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联想起了同样身材高大的朱济世。

“我是大帅的代表。”李鸿章开口道。

大帅和朝廷已经不是一体的了!阿礼国当然知道军阀是怎么回事,他曾经在印度和土耳其当过外交官,遇到过许多形形色色的“大帅”,都很难打交道。除非出兵把他们彻底打服……

“李将军,你明白大英帝国的实力吗?”深吸口气,阿礼国强压下怒火,冷冷地道。

“我知道,”李鸿章目光炯炯地看着阿礼国,“你们大英帝国就奈何不了朱济世,他已经在大明的国土上禁烟了,而且还在和俄罗斯帝国商量着要瓜分满清!”

“可是你和林大帅不是朱济世,这里也不是明国的土地!”

李鸿章笑了起来“阿礼国爵士,上海是不是大明的国土,您说了不算,林大帅说了才算。”

551412477933631

第325章礼送北上第四更求月票

江宁将军衙门。

朱明王朝的南京,在满清的正是名称是江宁,理论上是两江总督衙署所在。但是林则徐上任后就没有到过江宁,只是守在上海,全力看着国内和国际的风云变幻。而在江宁城当家作主的人,就是江宁将军塞尚阿。现在满清的形势只能用风雨飘摇形容,这位身肩江南半壁安危的塞大军门自上任以来,眉头就没有舒展过一刻。

“鹤翁,林穆翁真是越老越固执,完全不管朝廷的处境,一心只想着他的身后之名。要是惹来洋人的坚船利炮,道光21年的祸患就在眼前。要不我们联名弹劾他?”

说话的是白斯文,在确定林则徐铁了心要禁烟后,他就立刻启程来了江宁见塞尚阿,现在塞尚阿手里的八旗兵是满清在江南的武力支柱,大概也只有塞尚阿能制约一下林则徐了。

塞尚阿苦笑着放下手中的折子,瞧了一眼坐在一边,只笑不说话的白胡子老头潘世恩“弹劾什么?林少穆已经飞报朝廷,准备派曾国藩、江忠源、郭嵩焘等员带三万湘勇北上勤王,而且洋枪洋炮俱全,都是久练精锐,一应军饷开销都由两江自筹。这个折子递到北京,皇上只会嘉奖,就算林少穆有再大的不是,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白斯文恨恨地道“林穆翁麾下就是曾涤生心中有皇上有朝廷,那李鸿章根本就是目无君上之徒。他在……他在同英人交涉时说上海是不是大明的国土,得他和林穆翁说了算!”

塞尚阿还是苦笑,这大清朝廷现在就是个过河的泥菩萨,如果不能把百万粤匪挡在北京城外,这个道光29年有没有都成问题。上海的事情,还不就是林则徐和李鸿章说了算吗?

而且他们现在禁鸦片也有理,洋鬼子说好了帮忙压制朱明的,现在这个忙是越帮越忙。被英国人请来助拳的俄国公使干脆和朱明的使臣眉来眼去,商量要瓜分大清朝!

想到这事儿,塞尚阿的脸色一下难看起来。望着白斯文道“恩铭,你和俄国人接触过了?”

白斯文看来眼坐在塞尚阿身边的潘世恩潘老狐狸,老狐狸眯着眼睛好像在打瞌睡的样子。塞尚阿笑道“芝老(潘世恩字芝轩)是三朝元老了。”

白斯文叹口气道“已经接触过了……只是俄国人的要价太高,他们要新疆、西藏、喀尔喀蒙古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满洲地盘……”

“还要喀尔喀蒙古?”塞尚阿容色凝重,“有没有商量的余地?就割新疆和西藏不行吗?”

“鹤汀,恩铭,你们可不要病急乱投医啊!”潘老狐狸忽然睁开眯着的眼睛,看着塞尚阿和白斯文,“国际上面的事情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新疆和西藏给了俄罗斯。英吉利不会有意见?他们的印度可就紧挨着西藏呢!到时候可别英吉利支持朱逆。俄罗斯支持大清。两相抵消之下,还是白白卖了国!”

塞尚阿脸色一动,冷冷道“可朱逆的使臣已经勾搭上了俄罗斯,如果咱们不卖。朱逆可就要和俄罗斯夹攻大清了!”

潘世恩嗤地一笑“不就是那个姓吴的侍郎随口而言嘛,如果朱逆和俄罗斯真谈妥了,现在俄罗斯还会和咱们谈?还少要大半个满洲……世上会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塞尚阿一怔,细想下也觉得潘世恩人老成精,这眼光就是够辣。“恩铭,芝老说的有道理,和俄国人的谈判……还是拖一阵子再看情况。”

潘世恩又插话道“求人不如求己,大清的天下,还得依靠自己的兵马!粤匪眼看着就要北上了……鹤汀。不如把江宁的八旗新军也带去开封大营吧。多一份力量总能多一份希望。恩铭,这些时日你已经买到了不少洋枪洋炮,我再给少穆写个条子,让他拨给你5000条洋枪,都带去北京给朝廷吧。和俄罗斯的交涉。等打完了粤匪再说不迟。”

听了潘世恩这番话,塞尚阿和白斯文心下忽然雪亮起来,潘老狐狸是在礼送江宁八旗新军北上啊!连带着还算忠于朝廷的曾国藩一起打发走。这两江地面上可就只有林则徐和李鸿章的兵了!

要是北边的大战有什么万一,江南只怕可以立即易帜附明!

这两人,果然是有了贰心!不,不仅是林则徐和李鸿章,只是整个江南士林,都已经做好开门迎降的准备了!

……

就在塞尚阿和白斯文这两位旗人大员在为是否弃江南北上而为难的时候。林则徐、李鸿章、刘勋还有即将离开江南北上勤王的曾国藩,都聚集到了宝山的练军大营之外,一处新开辟出来的靶场里面,全军上下,包括几十名洋人教习,各个都官服军服整齐,簇拥着林则徐,仔细打量着一门又粗又短的大炮。

这是一门12磅榴弹炮,是兰芳行仿造法制1835年式12磅榴弹炮制造出来的,没有什么稀奇,只不是一件非常普通的武器,在售价上面还比1826年式12磅加农炮便宜一些。这一次汇丰行出售给江南练军的武器之中,就有6门这样的榴弹炮。

不过堆放在这门12磅榴弹炮旁边的几枚炮弹却非常引人注目,这是一种装有软质木托的奇形怪状的炮弹——这种炮弹名叫霍奇斯基榴弹,是杰森中央实验室的研究员霍奇斯基在1847年的时候发明的。据说灵感来源于底部扩展弹,两者之间的原理大同小异,都是利用软木质木托增强气密性从而获得较远的射程,同时还可以在发射时对空心榴弹起到一个缓冲作用,而且发射出去的榴弹由于轻质木托的原因会造成头重尾轻的“羽毛球原理”自稳结构,使得弹道更精确。不过真正让霍奇斯基榴弹成为一种令人生畏的可怕武器的,还不是它的精确性和远射程,而是填装在这枚12磅榴弹内的7盎司铵油炸药!其爆炸威力相当于70盎司的黑火药,比起普通的12磅榴弹大了整整十倍!

虽然霍奇斯基和杰森实验室现在还没有开发出瞬发引信,仍然给霍奇斯基榴弹安装了性能糟糕的普通木质锥形信管。不过巨大的爆炸威力,已经彻底改变了榴弹炮作为战场点缀的悲惨命运。

几个洋人军官,正将一枚霍奇斯基榴弹填装入炮膛,之前他们还点燃了木质锥形信管内的引信。随后又将大炮瞄准了几百仗外的一排木头人。

观看的江南练军军官们则议论纷纷。

“这个朱济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送林穆翁两百发炮弹玩?”

“大概这个炮弹威力特别大吧,想用来吓唬咱们。”

“呵呵,不就是开花弹嘛!洋人那里多的是,可那玩意据说威力小还容易哑火,可有可无的东西……”

“你又没听那个姓吴的朱明大官说?这个霍什么斯基弹的威力极大,相当于洋人现在使用的普通开花弹的十倍!”

“不过价格也是十倍,听说在西洋国家的军队当中也不多见,也就是朱明用得起……”

林则徐和李鸿章背着手也伸长脖子在看打炮,手下们的议论,都没有入耳。他们当然知道朱济世托人送来200枚霍奇斯基榴弹的用意。

这是在向自己示威啊!如果这种炮弹的威力真如朱济世在亲笔信中所说的那么大,可以一炮毙伤数十人,这天下归属还有什么疑问吗?

551952497934417

第326章开门迎降第一更求月票

“轰隆隆……”

所有人的心头都是一阵,巨大的轰鸣声响起,然后就看到10盎司的铵油炸药爆炸的冲击波卷起漫天烟尘,12磅的炮弹瞬间化作数十枚飞舞的破片,将威力波及范围内的木头人像稻草一样割倒在地。

只是一炮,就让整个靶场鸦雀无声了。

过了不知道多久,才有人吸着凉气儿嘀咕道“他娘的,这一炮真能打死几十号人啊!这个仗还怎么打?”

林则徐回头看了眼李鸿章,见他还勉强绷着泰山崩于面而色不变的气度,轻声笑了下道“怪不得他们不把英吉利放在眼里,原来是有这样的军国利器啊!”

李鸿章苦笑了下“督帅,属下听说朱济世在欧罗巴时是个发明家,这霍奇斯基榴弹里面填装的铵油炸药就是他发明的……”

林则徐也捋着胡须叹息道“原本以为西洋的奇技淫巧没有什么了不起,现在看来人家的心思原来都用在打仗上了,这武器真是愈造愈精,说是日进千里都不为过。”

“穆翁,要不属下再去见见吴春秋,向朱明多买些这种开花弹,如此万一英夷真打过来,咱们也不是没有一点胜算了。”

林则徐又是一声长叹,朝李鸿章道“老夫终是年迈了,将来的两江是要交到你手上,同洋人同朱明的交往现在都交给你,必须把握好尺度,不能出什么岔子了!你我都是读圣贤书的,别的话我就不多说了。”

李鸿章冲着林则徐躬身一揖,没有说话就转身离开了。有些话虽然不明说,但是李鸿章如此聪明之人哪里还会不明白?林则徐、潘世恩这一代人,该得到的荣耀、地位和财富,都已经从满清那里得到了。现在当然可以守着牌坊求个忠臣不二的名节——当然前提是朱明不会收了他们的家产,再把他们的子孙打入另册,来个几代不得出仕,甚至是贬为奴隶贱民。

所以这两全之策。就是自己不投降,但却培养出个大投降派。这个角色原来是曾国藩的,但是人家一心要当大清的奴才,志不在此,所以就轮到25岁的李鸿章来飞黄腾达了……扣掉曾国藩要带走的3万湘勇,林则徐手下的6万练军,再加上两江之地,可都是李鸿章日后晋身的本钱。来日为朱明立下全取江南的大功,怎么都是封王的前程,有他这个王爷在上面遮风挡雨。林则徐、潘世恩这等晚清名臣自可悠游度日。他们的子孙后代照样会在新朝得到重用。所谓忠臣孝子好爸爸都给他们占全了。真是一举数得啊!

吴春秋此时早就在上海总督衙门的会客厅里等了好一会儿了。他这些日子还在忙着搞外交。同英吉利、法兰西、美利坚还有俄罗斯的使臣轮番见面,也时常登门拜访林则徐和李鸿章。

四国联合干涉的事情已经被他用联俄反清给破坏掉了,现在林则徐又在两江闹起了禁烟运动,让列强对满清王朝能否在江南实行有效统治都起了疑问。包括英吉利公使阿礼国在内。对扶植满清的可行性都产生了怀疑——如果满清已经不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还有可能击败咄咄逼人的太平天国吗?如果北京被太平天国占领,那么一切扶植满清的投入都会打水漂!当然,对俄罗斯来说,这样情况或者是求之不得的……

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都产生出来了。满清在退往关外之后会不会沦为俄罗斯的附庸?满洲、喀尔喀蒙古、新疆和西藏会不会成为俄罗斯的殖民地?而在汉族最基本的地盘之上,会不会出现太平天国和朱明对峙的局面?而太平天国对于列强又持何种态度?

而这个好像信奉基督教异端的造反集团似乎被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仇恨,一旦北京沦陷,满清退往关外依附俄罗斯。两江地区的汉族儒家势力肯定会倒向朱明,看来中国最富裕的几个省份。早晚都会被朱济世所控制了!

所以在权衡再三后,英吉利公使阿礼国在日前已经向吴春秋表示,可以接受朱明政权统治中国南方地区了。不过前提是朱明必须继承《南京条约》、《上海条约》(白斯文所签订)中满清的外交义务。吴春秋对此,则是不置可否,因为他知道。大明能否全取江南的关键不是列强的态度,而在林则徐、李鸿章、潘世恩等人。

会客厅外突然响起了杂沓的脚步声,接着就是李鸿章的戈什哈推开房门,吴春秋抬眼一瞧,就见一声便服的李鸿章笑呵呵地走了进来。这段时间,李鸿章已经不大穿官服了——从七品的官服穿出去实在丢人,手底下的营头们见了也泄气,老大都只有个芝麻官儿,自己还有什么前途?

看到吴春秋起身相迎,李鸿章连忙笑着摆手“春秋兄别这么客气,坐坐坐!兄弟先给你道谢了,你送来的开花弹已经试过了,威力十足啊!若有数十门12磅榴弹炮和数千枚开花弹,就是英夷打来也无惧了。”

吴春秋笑吟吟地摆手“几十门大炮,几千发炮弹算什么?来日少荃兄来我大明,什么好东西没有?”说着他从官袍袖扣里面摸出一个信封递给李鸿章,“这是我家王上给你的亲笔信……少荃兄啊,穆翁已经垂垂老矣,只需考虑身后之名,你的大好前程可刚刚开始。如能举江南归明,将来我可要叫你一声王爷的,说不定还有入阁拜相的一日。”

……

“吴春秋又去两江总督衙门了?”英国公使馆内,阿礼国低声问了脸色难看的巴夏礼一句,后者默默点头。虽然屋子里的几个英国佬都绷着绅士风度,面无表情,不过内心却都是沮丧得要命。

这次上海和会搞砸了!不是一点点砸,而是彻底搞砸!本来林则徐、李鸿章这些人或许还对满清在西方国家干涉下苟延残喘抱有幻想。可是现在,西方国家中陆军最强大的俄罗斯干脆反水到了朱明一边要一块儿瓜分满清!这下谁还相信满清能活?一个朱明或是一个太平天国都够满清受了,再加个俄罗斯,真是死的不能再死了!既然满清必亡,那么林则徐、李鸿章又怎么可能不找退路?投靠朱明也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

“公使先生,现在我们在上海已经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了,除了和该死的俄国佬吵架!我想我们应该去北京,直接向道光皇帝施加压力!让他免除林则徐、李鸿章的职务并且赔偿英国的损失!”

说话的是马地臣,怡和洋行的大班。怡和洋行可以头号鸦片贩子,本想接着满清开禁鸦片的机会大捞一把,现在林则徐在两江一禁烟。怡和洋行的鸦片顿时就砸在手里了——这一回林则徐在两江禁烟的力度可是空前的,直接派练勇接管了江海关,还让魏源出任江海关道(林则徐私设的),还把原先负责缉私的长江水师统统改编成陆师,随曾国藩一起北上勤王去了。还另外抽调闽勇组建了一支小型水师负责缉私,如此一来,马地臣原来走私的路子也全断了,想要把鸦片偷运进来的难度增加了不知道多少倍。在这次的禁烟风暴中,怡和洋行的亏损自然也是极大的。

阿礼国把目光投向巴夏礼,后者也点头道“看来必须去和满清朝廷谈判了,无论是出于维持满清和维护大英帝国利益,都只能去北京和道光皇帝谈判。”

56715257936667

第327章借师助剿?第二更求月票

就在阿礼国、巴夏礼还有马地臣三人商量着要北上去找道光皇帝麻烦的时候。俄国使臣普提雅廷将军却已经乘坐在一辆西洋款式的四轮马车,到了北京城的德胜门外。车厢里面坐着的人,除了这位俄国将军,还有两位穿着长衫,摇着纸扇子的大清贵人,透过玻璃窗望去,这三人正低声交谈着什么。

“鹤翁,普提雅廷将军说,俄国在和咱们接壤的东西伯利亚地方上驻扎有重兵,都是最精锐的哥萨克兵,还有不少终于沙皇的布里亚特部落,全都骁勇善战。如果咱们拿出诚意,这些军队都可以借给咱们剿匪的。”

说话之人自然是大清道光皇帝的忠实奴才白斯文了,为了把普提雅廷这位俄国公使从上海拉来北京,他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了,而且还许诺可以让普提雅廷将军和道光皇帝当面讨论“西北边境问题”、“东北边境问题”和“借师助剿问题”。

而听他说话的,则是带兵北上勤王的江宁将军赛尚阿。当然,他的13000八旗新军并没有跟来北京,而是和曾国藩的30000湘勇一块儿慢腾腾北上的,这大军开动起可不如几个人轻车简从那么快。

至于白斯文把普提雅廷将军带来北京之事,赛尚阿也是极力赞成的。眼下这个时候可不是讨论礼仪、祖制这种废话的时候。要不把这位俄国大老爷请到北京,人家就去和朱济世商量怎么瓜分大清朝了!所以白斯文的这个差事在他看来,真是办得不错,果是大清栋梁啊……

“这……真的可行?该不会请神容易送神难吧?”

赛尚阿犹疑着问白斯文道。请俄兵助剿……听上去好像很不错,可是这俄兵会不会赖着不走或者打完以后再来个狮子大开口索取地盘?

“鹤翁请放心,下官不会让正牌的俄罗斯陆军到咱们的地盘上来,不过可以在俄罗斯的西伯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