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银行是有创造货币的功用!3000万的款子只是账面上划来转去,其中一多半并没有提现,还是躺在银行金库里面动也未曾动过——仅凭着这个汇丰银行点石成金的本事,在这场三国大战之中,朱济世的大明便已经稳操胜券了。

……

紫禁城,养心殿。

已经瘦得皮包骨头的大清道光皇帝两眼凸出,好像死鱼一样,死死盯着刚刚从山西回来的祁寯藻,咬牙切齿地道“才200万两?这帮山西老坑当朕是叫花子啊!”

祁寯藻吓得腿一软,噗通一下就跪倒在地,心里面想着,道光爷啊,那可是200万两银子!有给叫花子200万两的吗?

“祁寯藻!你看看这个,那帮广东的行商是怎么报效朱逆伪朝的。”说着话,道光皇帝就将一份《大公报》丢给跪在地上的祁寯藻。

祁寯藻拿起一看,眼珠子也凸了出来了。广东的行商预备帮朱逆的朝廷筹集800万银元的商税,比那帮山西老坑子整整多出3倍!而且朱济世也没有给他们官帽子做回报,完全是“无私奉献”啊!另外,广东的洋商也给了400万银元的商税!这朱逆怎么就这么招商人喜欢呢?

“这这这……皇上,这山西的晋商可没有广东行商那么多银子啊!”祁寯藻是山西人,虽然出身世宦之家,但是和晋商之间还是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这一次能筹集到200万两的巨款,也都是一帮晋商卖他的面子。可没想到道光皇帝仍然嫌少,祁寯藻也只好硬着头皮替晋商解释。“晋商的报效可不止200万两,山西巡抚徐继畲奉旨办团练,所需银两也都是晋商们筹措的,总数也不下200万两……”

“那都是为了保全他们的山西老家不被粤匪蹂躏!”道光皇帝怒吼着。其实不是他要大发雷霆,是他的国库里面真的没有银子,空得都可以跑马了!满清同朱济世和太平军的战争已经打了两年多,早就把户部还有道光皇帝的内帑银子都花光了。晋商、盐商那里都已经压榨过几回了,各种各样的加派加征也不知道搞出来多少,官帽子更是卖出去好几万顶。可依旧是入不敷出。无奈之下,穆彰阿、耆英还提出了发行大钱和纸钞救急的办法。但是谁都知道,这不过是引鸩止渴!

可即便是引鸩止渴,也仍然无法满足天文数字一般的军费开支。而且朝廷正常的岁入,随着朱明和太平军地盘的扩展而日益减少。先是广东、湖广、福建(施德霖已经退守福州城,福州以西和台湾岛全部落入朱明之手)、江西基本的税收基本丢光,河南西部、南部不是被太平军占领,就是乱成一团,自然也不可能收税了。

而江浙、山东、四川、甘陕等地,虽然没有被朱明和太平军占领,但是各地督抚为了募集团勇,也开始截留税款。解入北京城的道光28年的秋税预计要比道光26年减少三分之二以上!

“这怎么办?朝廷已经没有银子了,惠王和僧格林沁的20万大军还在等米下锅,要是军饷发不出来,老八旗还行,新八旗和绿营兵还肯打吗?”

道光皇帝真的急了,他现在已经孤注一掷,把老本都投入河南战场了,要是兵败,后果不堪设想啊!

“皇上,扬州的盐商有银子啊,当年白莲教起事的时候,扬州盐商就捐了550万两银子。而且朝廷还有帑本在扬州盐商那里,现在可以收回,上千万两总是有的……”

祁寯藻也不是和这些盐商有仇,只是为了保住和他亲近的晋商,不得已把盐商抛出来顶包了。

“好好好,是该收回帑本了!”道光皇帝按着太阳穴,“几乎忘记还有这笔银子了……”

所谓帑本就是在盐商周转困难之际,朝廷用皇帝老子的内帑出借给盐商而形成的本金。实际上盐商的周转怎么会困难?就算有困难,也是没完没了的捐纳报效造成的。而帑本的利息又是极高的,远远超过向钱庄票号融资的成本。这帑本其实就是皇帝搜刮盐商的一个借口而已。

“晋商的报效也不能少于五百万两!”道光皇帝咬着牙加价,“不过朕不是朱逆,不会白要他们的银子,朕给他们官,给实缺官儿!”

“皇上,您说给他们实缺官?”祁寯藻吸了口气,定定看着道光。清朝一直是有卖官这桩生意的。不过卖的是官,不是缺!实际上就是个空头官衔,既没有地方去上任,也没有俸禄可拿。

“对!给他们实缺,让他们去捞个够……都是四川和江南的肥缺!所有的县、州、府、道都明码标价!都可以卖!”

祁寯藻有些明白了,四川和江南都是朱济世刀口下的地盘。这一次朝廷的20万大军和粤匪的几十万大军在黄河边上会战,即使能赢也必然是惨胜,之后再无力量去保四川、保江南了。所以现在最好趁着这两块最肥的地盘没丢,尽可能的从那里多捞一点油水吧!(未完待续。)

5101048307952414

第344章变局,欧洲革命求月票

公历9月份的广州,日头仍然显得火辣异常。广州的街道,却是更加熙攘繁华了。大明王国的百姓们穿着各种各样的服装——有明朝式样的,有清朝的长衫马褂,还有西式的洋装礼帽,在街头摩肩擦踵地涌动。现在的大明只管男人的辫子女人的小脚,不管国民穿什么衣裳——这个年头对平民百姓来说,衣裳可是一笔财富,朱济世要逼着人家把长衫马褂丢了改穿什么汉服,非惹出民怨不可。

不过男人脑袋后面的辫子还是要管一管的,也不是不能留。而是要缴税!自古未闻的辫子税终于在朱大王统治下的大明诞生了。这辫子税其实不高,凡是留着辫子的男子,要通过关卡、城门,一律要交纳一个银元的税!呃,不重吗?真是不算重,因为普通老百姓没有谁舍得为一根破辫子交税的,都早早剪了以示效忠大明了。而那些忠于满清的士大夫,绝大部分都被剥了身价跑去北方了。现在还留着辫子在大明境内到处晃悠的都是从事“明清贸易”的商人,他们要没这根辫子到了大清朝境内就多少有点麻烦,所以情愿缴税。反正他们也不在乎这点银元。

另外就是女人的小脚了。这个事儿比较麻烦,鼓励放足的谕旨已经下了好几道,但是几百年养成的审美观也不是靠几道谕旨就可以改变的,而且也不好用强,也没办法用强,总不能派锦衣卫冲到人家家里去看人家闺女裹不裹脚吧?所以只得靠宣传慢慢改变人们的思维了。审美观的改变,当然是从皇家和贵族开始,凡是朱明皇室和贵族家的女儿一律不许缠足——理由很简单,因为贵族女子将来都是皇子婚配的候选人,只要缠了足就失去同皇子婚配的资格!

同时,朱明皇室的宫女和女也一律不选缠足女子。这朱明的宫廷是不用太监的,但是也不能任由男子随便出入后宫吧?这事儿搁在西方没什么,放在中国是要遭人闲话的。所以宫中就只能用宫女和女官来伺候后妃了。锦衣近卫军里面还有一个女营,大多是些十六七岁的客家女孩子,穿着大红颜色的飞鱼服,在明王宫中四下巡逻,瞧着倒是十分养眼。

哦,对了,明王宫中还有一百多个穿着和服的日本小萝莉,一部分是德川明子从日本带来的侍女;一部分是朱济世的日本家臣的女儿或是妹妹,家臣的女儿充当主君的侍女本就是日本国的传统。而且日本人也没有什么贞C观念,这些低级武士家庭出身的女孩子就算被主君睡了也不要负什么责任,除非怀上孩子。

两个穿着大红官袍的大明朝臣脚步匆匆走进了王宫大门,为首的正是内阁首辅,左丞相左宗棠和军师罗泽南。几个正在王宫院子里面洒扫的日本萝莉冲着他们深深鞠躬,态度无比柔顺。左宗棠家有贤妻,自然看也不看她们,罗泽南则忍不住多瞄了几眼。日前,朱大王已经送了两个日本小萝莉给他当妾了,还都是没的完璧,现在又瞧见几个绝色,好像是新来的,可惜不好意思再开口讨要了……

“罗山兄,走这边儿。”左宗棠拉了一下罗泽南的袖子,指了指王宫偏殿的方向。罗泽南尴尬一笑,摇摇头就大步走在了前面。

他和左宗棠来宫里是和朱济世讨论大事儿,可不是看女人的。

“王上,您急招我等入宫,是有什么要事吗?”左宗棠和罗泽南走进偏殿,就看见朱济世和杜兰夫人、罗香菊两人围着一个西式小圆桌子在聊天喝下午茶。

“赐坐。”朱济世吩咐伺候的宫女搬来两把西式圈椅,让左宗棠和罗泽南坐下,才从小圆桌子上拿起一张法文书写的信筏挥了一下,笑着说“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的信,今年2月,法国发生。2月24日,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宣布退位,奥尔良王朝垮台,现在法国又成为共和国了!”

?奥尔良王朝垮台……这个和大明有关系吗?左宗棠和罗泽南互相看看,都是一脸茫然。这法国虽然和满清关系不错,但是满清王朝也不靠法国支持才存在到现在吧?而且现在阻止朱明北伐的主要是英国,不是法国啊?要是英国发生,或许对大明的好处更多吧?

朱济世静静看着左宗棠和罗泽南,见他们俩都是一脸迷茫,心里就微微叹了口气,这个时代中国的士绅,无论多开明,对国外的事情还是不大关心,更不会去考虑国际变局对中国内政的影响有多大。

“法国是欧洲一系列的开始!”朱济世淡淡地道,“欧洲各国的者素来是有串联的,而且还会互相模仿学样。现在奥尔良王朝覆灭,一定会鼓舞英国和德意志邦联的者。”

“王上,您的意思是……英国也会有人造反?”左宗棠的脸上露出感兴趣的表情,要是英国乱起来,朱明想怎么北伐,可就没有人管了!

“英国的朝廷比法国朝廷有力量多了,不会轻易倒台的。”朱济世摇摇头。他在英国呆过很长时间,知道英国的贵族和资产阶级都是拥护政府的。不像法国贵族分成奥尔良派、正统派、波拿巴派互相斗争,而奥尔良派又是三派当中最弱的,所以很容易被打倒。

罗泽南望着满脸微笑的朱济世,蹙眉道“既然英国的朝廷不会出问题,那王上为何面有喜色?”

什么思维啊?朱济世听了罗泽南的话心中苦笑。自己又不和维多利亚争天下,她的朝廷出问题对自己有好处吗?济世行在欧洲的生意可做得很大啊!至于中英争霸……现在考虑这个问题还太早呢。

“在法兰西国内,波拿巴派的势力很大,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父女、德纳芙女伯爵都是波拿巴派的成员,而波拿巴派的领袖拿破仑三世又同我有旧。我估计,拿破仑三世会在不久之后当选法国总统,将来还会复辟波拿巴王朝当上法国皇上。”

“这……倒是好事。”左宗棠道,“如此,法国就不会支持满清了吧?”

“不会。”朱济世笑道,“玛丽亚。克莱门蒂娜信中转达了拿破仑三世的意思,希望在他成为法国总统之后能促成明法两国结盟。”

“同盟?这个拿破仑三世不会想拉我们一起和英国开战吧?”左宗棠有些担心地道。

“应该……不会吧?”朱济世不大确定,不过历史上英法之间肯定没有再爆发过战争。他思索了下,摇摇头又说“无论如何,同法国结盟肯定是有好处的。另外,刘相在俄国同沙皇尼古拉一世见过面了,沙皇表示可以考虑同我们结盟共同反对满清。”

听到这话,左宗棠的眉头蹙了起来“沙俄对新疆、喀尔喀蒙古还关外满洲之地都虎视眈眈……如果要同我们会攻满清,或者会对这些土地提出要求吧?”

朱济世笑了笑“不止,还有西藏。这些俄国人对土地的贪婪几乎是无限的!”

“王上,您难道真想联俄?”左宗棠的语调又些凝重。

朱济世摆摆手“联俄是不可能的,因为俄国向巴尔干和中东扩张的步伐肯定会招来和英国的冲突。而我们不能站在英国的对立面,否则我们的对外贸易就会出大问题……不过,同法国的结盟,同俄国靠拢都是我们同英国讨价还价的本钱。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大幅度突破之前同英国的约定,向湖广、两广和闽赣之外的地盘用兵了!”(未完待续。)

5101435217953028

第345章大清还能留着吗?求月票

国际上面的外交,左宗棠和罗泽南二位不说两眼一抹黑起码也是半瞎。不过中国国内的“三国演义”怎么个玩法他们倒是门清。两人互相交换了下眼色,便有了主意。

“王上,下一步该向何处扩张还得看太平天国和满清在河南打成什么样子。”左宗棠拈着胡须道。“如果太平天国大胜,咱们就得考虑先取两江之地,据淮守江以确保不败之势,而后西进四川、云贵、广西。”

左宗棠的“胃口”不小,几乎将半个天下都当成了下一步的目标。不过满清一旦破灭,这些地盘上的大清官儿多半会归附大明。收地是毫无问题的,困难在于之后的消化。如现在成为大明地盘的广东、两湖、闽赣之地,虽然保有了一半左右的封建士绅势力,但是毕竟扫除了另一半拥清的士绅——其中也有太平天国的功劳。因而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可供分配,朱明在地方上面的统治也较为巩固。但是纯粹靠招抚到手的地盘,想要使之成为巩固的根据地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了。

“另外,《讨太平天国檄文》也必须立即颁布天下,要让天下士子知道我们反对太平天国,保卫名教的立场。”左宗棠接着说道。

《讨太平天国檄文》早在朱济世收取湖广之地的时候就由罗泽南起草完毕,不过没有刊登到《大公报》上。朱济世担心这份檄文一旦公布,洪秀全就不会北上去和满清拼命。而是西进四川、陕西了。

“即使满清在河南惨胜,这《讨太平天国檄文》也应该登出来!”罗泽南接过话题道。“以满清现在的实力,能把太平天国挡在河南已经是极限,想要剿灭太平天国是不可能的。如果太平天国北上暂时受挫,他们极有可能向西发展,取关中为老巢,然后分兵掠四川、山西、甘肃,夺取财帛,裹挟壮士。预备再度北伐。而我大明,则须暂时留着满清去同太平天国争斗,所以得抢在太平天国之前取四川!这江南之地,暂时不要夺取,因为江南是满清的财源所在。”

“军师,你以为如何?”朱济世又看看左宗棠。

“若满清惨胜,咱是得先取了四川。”左宗棠不假思索地道。“四川天府之国,亚江南一等,比之广东犹胜一筹。如果被太平天国蹂躏一番,想要恢复恐怕需数十年光阴了。王上,您可别忘了当年张献忠屠川之祸!”

“也不知道太平天国和满清会打多久?”朱济世的眉头微蹙,“若取四川需要多少兵力?取江南又需多少兵?一旦《讨太平天国檄文》登出来。湖北恐怕也要留守重兵了。”

“取江南有个四万兵足够了,就让郑公和罗侯各领两万兵从福建、江西进军。我再亲自走一趟上海,当可说得林穆翁归附。”左宗棠笑着说。

罗泽南道“取四川要准备两个军,满清在四川还有些力量,如果太平军西进陕西。西安旗营也有可能南下四川避战……而且,取四川的速度一定要快。否则就让太平天国抢先一步了,到时候难免真要同太平天国开战!咱们刊登出《讨太平天国檄文》是为了声讨他们屠戮百姓,反对名教之罪,并不是真要替满清扛下太平天国这个祸害。”

“是得快一些,看来又得向汇丰银行多借个一两千万款子了……”朱济世苦笑,打仗可实在是个烧钱的买卖!

现在两湖闽赣四省不过刚刚到手,各项制度都未及建立,光复元年的田赋也都免除了,商税估计收不了几个子儿,而且缴获也没有取广东时那样丰厚。这四个省能把自己的官府养起来就不错了,这大明的二十几万雄兵,还只能靠广东,还有向汇丰银行举债支撑……如果说江南是满清财政上面的命根子的话,这汇丰银行就是朱明财政的聚宝盆了。如果满清那些洋务大员真懂行,大概会找人来挤兑汇丰银行吧?

……

就在朱济世琢磨着要利用欧洲的混乱局面突破英国的约束,扩张他的王国之时。他的那位老朋友,大英帝国的无冕之王阿尔伯特亲王,刚刚做完一场让人精疲力竭的床上运动。现在正坐在办公桌前,埋头翻看着一大堆有关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局势的报告。

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的确是鼎盛时期,也是19世纪世界的霸主。所以阿尔伯特这个“国王”需要关心的不仅是那个已经扩张成超级帝国的大英帝国,还有帝国的世界霸权。

但是这个世界霸主,并不能同后世苏联解体之后十几二十年的美帝相提并论。大英帝国毕竟受到其本土狭小和本土人口数量太少的制约,虽然统治着海洋,但却无力控制大陆,所能做的就是在几个大陆强国之间玩弄平衡术。

如果要比拼陆上力量,法国、俄罗斯甚至是普鲁士都能轻松击败英国——当然是单挑啦!不过英国人习惯躲在背后操纵盟国去围殴或遏制某个试图统治欧洲大陆的列强。比如围殴拿破仑的法兰西和遏制尼古拉一世的俄罗斯……而在欧洲革命之前,英国对俄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