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6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尼古拉二世一死,这是……’蒋肇聪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十二月党人起义”这几个字。对欧洲历史有相当了解的人都知道,1825年12月26日发生在彼得堡的一场由3000多名军官、士兵参加的旨在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宪政的军事政变,就是俄国革命历史的开端。

当时俄国秘密革命团体“北方社”就利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去世之后,他的两个兄弟(亚历山大一世没有子嗣)因为皇位继承问题发生争执(不是争做皇帝,而是发扬风格互相让来让去让了25天)的机会煽动兵变发难的。

“又是一场12月党人起义?”蒋肇聪试探着问。

“将会有更大的规模,而且一定会成功!”涅恰耶夫道,“沙俄现在的困难要比1825年大的多……因为尼古拉二世的愚蠢,整个国家都陷入了严重的灾难。旧的由于废除农奴制改革而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还远没有结束,新的由于战争而带来的苦难又接踵而至了。”

实际上,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给俄国人民带去的苦难早就结束了。但是这项改革给俄罗斯帝国的稳定所带来的破坏却仍然在继续。

前文已经介绍过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后所实行的农村公社制度,这大概算是后世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起源,而且还是类似于“联产责任承包制”的改良集体化——土地集体所有(也有部分是地主所有,公社租赁,再分配给农户)加定期重分再加上农村公社自治。

但是这种貌似和后世中国的“联产责任承包制”非常类似的制度却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俄国此时的农村公社自治是玩真的!俄国的贫下中农真的可以用投票去选举公社领导人和决定公社重要事务。

而且由于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定期重分这两项制度的存在,严重制约了俄国农场主(富农)阶级的诞生,造成了俄国贵族地主在改革后退出农村基层政权之后,新的农村中上阶层无法产生,俄国农村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贫农自治”。在眼下的俄国农村,实际上出现了贫农自治和普遍贫困这两大问题。贫农自治造成了没有统治阶级可以压制俄国底层农民,而普遍贫困又使得俄国农民对沙皇政权普遍不满。这就给了俄国民意党在俄国农村发展势力的良机,也让沙皇政权渐渐失去了统治基础。

‘俄国最大的灾难就是民意党吧?’蒋肇聪心里这样想着,脑袋却是点了又点,“是的,是的,沙皇的愚蠢造成了俄国的灾难,同时也给俄国革命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大明的太上皇和皇帝都非常精明……所有人都拥护他们,而且也不可能被暗杀!”

这些年,随着大明帝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朝廷的财入也越来越多,锦衣卫和新成立的神盾卫的特务数量自然也翻倍又翻倍,再加上宫廷总管局管辖的御前侍卫和大内高手,朱上皇的警卫工作和被暗杀的亚历山大二世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不过,就算朱济世的警卫和亚历山大二世一样松懈,蒋肇聪也没有想过要搞暗杀,他的社会党和涅恰耶夫的民意党可完全不是一码事。

“好吧,既然你们是这样认为的,那就说说金钱的事情。”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涅恰耶夫才重新开口。

“应天方面已经准备好了1000万金法郎,存在了墨西哥美洲银行的一个秘密账户中。”蒋肇聪压低声音道。

现在罗马帝国虽然恢复了,不过古罗马的货币却没有恢复,目前罗马帝国最基本的法定主币有两个,金法郎和银比索。前者的含金量是0。3(比历史上要高一点)或者4。5克白银,而银比索的含银量是22。5克,比历史上西班牙帝国发行的墨西哥鹰洋要低一些,两者的比价正好是1银比索兑换5金法郎——实际上这两种货币在发行之初就考虑到了挂钩和兑换方便的问题,因而银比索和金法郎之间的兑换价格是法定的而非浮动的,在罗马帝国境内的银行将这两者进行兑换也无需支付佣金或手续费,两者完全可以视为一个国家的两种主币。

“1000万不够,再多给2000万吧。”涅恰耶夫思索着道,“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革命成功后可能还要打内战,到时候还需要借钱。”

“没有问题,3000万金法郎,一个星期内就能到账……您要在彼得堡提取吗?”

“当然,能转到彼得堡更好。”涅恰耶夫笑着道,“蒋同志,我想你忘了说应天方面的条件了。”

“条件?”蒋肇聪摇摇头,“没有条件!应天方面是无条件支持您的。”

“无条件?”涅恰耶夫一愣,他本来以为对方会提出索取乌拉尔山以东的领土作为支持民意党人的条件。

“是的,没有条件。”蒋肇聪笑了一下,“实际上,一个由民意党人领导的红色斯拉夫,就是对大明支持的最好回报了。”

涅恰耶夫哈哈笑了起来,“我明白了,中国皇帝看来是真正懂得我们民意党的!”他的笑声突然中止,语气已经放沉,“不过最后他还是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未完待续。。)

248040611734704

第1446章胡安大帝?

皇宫御花园中张挂的彩灯一盏盏的被小心的摘了下来,折叠后收进箱中。

已经是太上皇帝的朱济世就坐在御花园的一个八角凉亭中,看着女官和侍女们收拾因为新皇即位庆典才挂起来的彩灯,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就在旁边陪伴着。现在已经是孟秋时节,地处应天远郊的温泉宫已经非常凉爽,不像南京城内还在酷热笼罩当中。

退位后的朱济世比之前更悠闲了几分,和历朝历代父防子,子谋父的皇家父子关系不同,处于皇权时代末期的新大明皇朝的父子兄弟们基本上是能团结起来的。因而朱济世的“把关”也非因为眷恋权力,而是真心想要让儿子坐稳天下。一般的大事,朱济世都很放心交给朱国雄和内阁,不再过问了。他的关心的事情就只有寥寥的几件,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现在就捧着几分南京紫禁城送来的奏折给朱济世念着——新的太上御书房并未任命大臣,而是由太皇贵妃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管起来了。

今天送来的揍折回报的就是四件事情,一是北美大会战的准备,大战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一声令下了!对于北美之战,朱济世也没有什么好多交代的,自有胡安这个军神和大明战时大本营去操心——实际上,大明国内没有人担心北美打不赢,上次胡安用120万人打垮了美国的180万大军,这次用170万打200万还愁不胜?

二是澳大利亚战役的准备,这件事情更不担心。英国人在澳洲的兵力有限。不过就是二十多万人的澳新军团。那么点人要守卫一个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大陆还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岛屿根本是做梦。而且退避澳洲的英国东方舰队已经基本丧失战斗力。不对大明太平洋舰队构成什么威胁了。澳洲之战,有胜无败。

三是“大中华帝国会议”,就是一堆皇帝、国王还有国王代表在讨价还价,商量未来大中华帝国的各种制度安排。对于这件事关未来的大事,朱济世却不发声,让一般儿子们自己去谈——毕竟大中华帝国这个体系在朱济世活着的时候没有什么作用,这是确保他死后五华诸夏能够团结的制度安排,他现在多说也无意。他这个太上皇帝再厉害也管不了太多的身后之事。与其事事都安排好了,不如培养儿子们自己商量着办的习惯。反正他这个太上皇帝还在,下面这些一国之君们怎么都不会翻脸的。

三是爪哇国的事情——这件事情在大明的百姓看来根本就微不足道,一个弹丸小国而已。不过熟知内情的人却晓得爪哇之事其实非常难办,因为朱济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首先是把南洋诸岛和马来亚的土著统统——应该是基本上都迁移到爪哇去。这可是个一千多万人的“强迁”工程,百分之百要动用武力,搞不好要投入几十万军队去杀人放火,还要动用成百上千艘的各类船只,在北美大战结束之前是不可能开始的。现在不过是制定搬迁计划而已。

其次是经营爪哇国,和之前的搬迁相比。如何经营好这块南洋土著的“保护区”是个更大的难题。“法治国、儒治人、佛治心、地敛财”不过是大原则。真的要落实好,执行好。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这爪哇国,其实算是我大明的殖民地,论起殖民地的经营,我大明真是没有什么经验的。”朱济世听玛丽亚念完奏折,沉吟着就道。

“大的原则已经定好了,所缺的无非就是行政人才,只要不拘于华人,还是有许多经验丰富的殖民地官员可以聘用的。”

“任用白人?……倒是个不错的办法。”朱济世瞥了一眼给自己提建议的玛丽亚。克莱门蒂娜,“不过基督教不能再入爪哇了,那里一定得是佛国。”

如果不出意外,大中华帝国在战后就是世界帝国了,声威远超后世的美帝,自然应该吸引全世界的人才。治理爪哇如果需要用到有经验的殖民官员,招募白人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今天还有欧洲的消息吗?”

揍折听完,自然就是各方面的情报信息了。锦衣卫和太上御书房每天都会送上简报,让朱济世可以知晓天下大事。

“有不少,马蒂尔德跑了趟德国,和俾斯麦、威廉一世见了面,然后就乘坐罗马海军的巡洋舰直接去美洲了。”马蒂尔德访问德国是大事,无论怎么低调都不可能满过锦衣卫布在德国的眼线。只是她和俾斯麦、威廉一世讨论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俄国呢?”

“还在拼命自救,神罗外交大臣安德拉希伯爵到了彼得堡,被安排住进了皇村。”

“一对难兄难弟!”朱济世神采飞扬,“看他们怎么被罗马和德国修理!”

马蒂尔德访德的使命用脚后跟都能想出来,一定是拉德国去对付俄罗斯和神罗的。而罗马加德国的组合,真要打起来,恐怕只有中华能够对抗,神罗和俄罗斯铁定死路一条。

“神罗看来是要被折腾散架的,俄罗斯应该能换块牌子继续维持的。换成民意党上台搞赤俄也不错,一个英国、一个赤俄,再加上德国和罗马的矛盾,欧洲无论如何团结不了啦。”朱济世嘿嘿冷笑,不过心里面却在想,‘有拿破仑四世这个得意忘形的家伙在,罗马帝国一定会被坑死的,等罗马散了架,世界就是中华说了算啦!’

玛丽亚哼哼哈哈的应声,头却有点疼。罗马帝国是顶多大的帽子她还能不知道?凭法国的实力,要当欧洲老大哥是没有问题的。无论神罗还是德意志都会追随。英国虽然是根搅屎棍,但多半也会两头不得罪。可是现在法国成了罗马帝国——不再是老大哥,而是要当爹了!

“可惜现在巴枯宁死了,我们没有办法掌握民意党更多的内情了。”玛丽亚轻轻叹了口气,转移着话题。

“民意党的内情,《革命者教义问答》里面不都已经说清楚了?俄国人有的好吃苦头了!”

玛丽亚淡淡一笑,又翻动手中的简报,似乎看到了什么,眉头微微蹙起“杰森,美洲似乎出了些小小的变故。”

“和北美大战有关?”

“不,是巴西发生了军事政变,共和派趁着佩德罗二世前往罗马参加罗马帝国成立庆典突然发难。马蒂尔德紧急返回墨西哥可能就是因为此事吧?”

“还有这样的事情?”朱济世一皱眉,微微摇头,却没有多说什么。

“另外,大公教会教宗和拿破仑四世都正是承认东华王的合法身份了,这应该是马蒂尔德请求的结果。”

“合法身份?”朱济世一怔,心想朱胡安难道是不合法的?

“合法子女的身份。”玛丽亚补充道。

……

“石卿,北美之战到底有多少把握?”

南京紫禁城内的奉天殿经过一番改造之后,已经成了个巨大的作战指挥中心,墙壁上悬挂着巨幅地图,显示着各个战场上的交战各方态势。大殿中央则是四张巨大的沙盘台,南洋诸岛、澳大利亚、北美和印度四大战场的形势一目了然。

电话线、电报线和无线电报的天线全都架了起来,一整个偏殿被改成了电讯中心,滴滴答答的电报声音还有叮铃作响的电话响成一片。进进出出的都是陆军、海军的参谋,传递消息,发布命令,好不热闹。

大明宣武皇帝朱国雄刚刚和诸王以及诸王代表开完了会,就直接进了奉天殿,见到石达开就问了起来。

“东华王的电报说是必胜。”

“此事岂可全推给东华王一人?!”朱国雄恙怒于心。大明陆军现在有100多万人在北美,全部交给了东华王朱胡安指挥——而且这些军队中的大部分官兵在出征之前都被告知,在战后将会安置东华!实际上他们已经是东华的军队啦!

宣武皇帝倒不是舍不得这100多万军队,事实上运他们回国再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退伍安置需要花费的资金是天文数字,不如都安排在东华省事,反正东华的良田沃土多得分不完。

真正让宣武皇帝担心的是东华王脱离五华诸夏体系独走的可能性——在今天的和诸王的会议上,东华王的代表,同时也是北华王的朱亨告诉宣武帝,拿破仑四世刚刚封东华王朱胡安当了罗马帝国亲王和帝国元帅,并且允许他使用波拿巴姓氏,还请求罗马教宗宣布朱胡安是马蒂尔德的合法子女!

朱国雄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联想到了马蒂尔德这个罗马帝国西部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的权力和地位了。

他还知道朱济世很不看好罗马帝国和拿破仑四世,认为这个帝国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因为拿破仑四世的得意忘形而垮台……可是谁都知道,只要马蒂尔德还在,只要朱胡安手中掌握着强大的武力,罗马帝国的“西帝国”就能维持,马蒂尔德又拥有继承奥古斯塔和波拿巴家族之长的名分。那么等到马蒂尔德驾崩,罗马帝国的“西帝国”会归谁所有?墨西哥王国、新法兰西王国又会归谁统治?要是朱胡安得到了奥古斯都的名分和墨西哥王国、新法兰西王国的地盘,试问自己这个大明皇帝还怎么压东华王一头?到时候恐怕不是东华王,而是东华大帝了!(未完待续。。)

2414295311737280

第1447章一旦罗马崩溃

“东华王毕竟只有二十多岁,比子钟大不了多少!”

听到朱国雄说出口的理由,石达开却是一笑“皇上还请放心,东华王和子钟皇子不同,东华王十八岁开始就带兵打仗,至今已经大小十数战,吃过苦头,打过硬仗,更指挥过一百二十万大军的阵仗,况且还有桂山王(韩四)在他身边,应当坏不了事的。”

“应当?!”朱国雄的脸色更加阴郁。

“而且罗马帝国女恺撒马蒂尔德一世是东华王的生母,原先属于墨西哥帝国的罗马军团都会听马蒂尔德的命令,至少又是百万之众。其中还有几个颇为精锐的外籍军团。一旦东华王处于不利,马蒂尔德一世不会不理的。”

正因为这层关系,才让朱国雄不放心啊!可是现在又不能明说。

“朕当然知道,只是万事都需做两手打算。万一美洲出现变故,大本营可有应对的办法?”

“大本营还有一个紧急增兵的计划,准备在未来2个月再向北美派遣40万大军,只是如此一来就要影响到澳大利亚战役了。”石达开有些为难地看着朱国雄,“澳洲作战需要这40万兵的……”

朱国雄也无奈的叹息了一声,暂时放下了对胡安的担心,“澳洲是最大一块肥肉,无论如何都是吃到嘴里,决不能有闪失。可不能再像印度军那样了。”

“请皇上放心,此次担任南华方面军司令官的是石镇吉,他是久经战阵的宿将。不会有失的。”石达开连忙拍着胸脯保证道。

朱国雄点点头。刚想再询问一下南华方面军的情况。一个上了些岁数的参谋就捏着份电报急匆匆而来,“皇上,石帅,北美军的急电。”

石达开接过电报一看,浓眉也一下拧了起来。

“怎么啦?”朱国雄问,“不会是北美军的部署出了漏洞?”

‘仗还没打呢,有漏洞也不会知道的!’石达开心说,‘这位宣武皇帝真是一点不懂打仗啊!’

“皇上。不是北美军部署的问题。”石达开恭敬的将电报纸双手递给了朱国雄,“是拿破仑四世和马蒂尔德让胡安布置平叛事宜。”

“平叛?”朱国雄一愣,“平哪儿的叛?”

“巴西,巴西刚刚发生政变,军方趁着佩德罗国王前往罗马突然发动政变,宣布巴西为共和国了。”石达开皱着眉头道,“现在罗马帝国派在美洲的国王和其他重要人物都去罗马参加帝国成立庆典了。只有东华王在美洲,所以拿破仑四世和马蒂尔德一世就想让东华王出手……”

“东华王同意了?”朱国雄不等石达开说完,就立即追问。

“东华王已经准备动身去墨西哥城了……”

“糊涂!”朱国雄脸色阴沉,“罗马帝国本来就是我们要拆散的。现在巴西闹共和不正合了咱们的心思,他怎么还要帮着拿破仑四世去平乱?万一再耽误了北美大战如何是好?”

石达开一想。觉得也是这么回事儿,朱胡安这事儿的确有些不地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