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婵心计-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一听正了正身子,听到司徒晔这么明显的追捧的话,当真是挺得意,不过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他真的很想知道,对于防御干旱水涝他们有什么远见?

    此时书房内,婵儿给了司徒晔一个大大的白眼之后,拎起戒尺照司徒晔的手掌打了三下,本来说好的,由司徒晔来说,让皇上对他改观一下,但他竟然堂而皇之的将问题丢给了她!

    所以她才气愤的拿起戒尺,在司徒晔的手上第一次留下了戒尺的痕迹。

    皇上嘴角抽搐,让婵儿当他的夫子,真的是对的吗?她不是公报私仇吧?

    对于干旱水涝的事,自古就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是他,都不能很完美的做到防范。如今他们谈到了,却因为司徒晔没有提出很好的防范措施,就挨了三下戒尺,会不会太严格了?

    可是接下来婵儿的话,让皇上彻底改观了,不但对婵儿改观,也对自己让婵儿当司徒晔的夫子这件事甚为满意,而且还觉得是自己英明神武呢!

    “天灾,自古就有。虽然我们会有司天监来探测天象,但有句话不是说天有不测之风云吗?如果没有提前做好预防,就算知道了又如何?该怎么办呢?所以重点要在预防之上。”

    婵儿珉唇,不知当着皇上的面说出这些话,皇上会做何感想?他老人家不会一个愤怒杀了我吧?我的小命可真真如稻草一般了,随时都有夭折的可能啊!

    “先说旱灾,不论哪个朝代,旱灾都很频繁,而且发生周期还有缩短的趋势,由旱灾开始,就形成了一个范围广、时间长、危害大的灾害链…”

    司徒晔听到这里突然出声打断婵儿的话问:“什么叫灾害链?”

    婵儿不禁抚额,她都忘了,还当真以为自己是老师了,可是前一世她也不是老师,不过就是给别人做过家教而已,而且她真的很喜欢做教育工作,若不是为了爷爷,她会选择当教师。

    于是她轻咳了一声,脸上表情很严肃。

    “就是相当于一条绳子一般…然后把这三件事都串到一起去了,本来是一个小危害,但串到一起之后呢?那就不是小危害了。如果我们前晋国可以做到让百姓安居乐业,何愁不能一统天下?呵呵,不过我也知道一统天下,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单单解决一个旱灾水涝的问题。不过阿晔,你不希望天下百姓过的幸福吗?你父皇是皇上,你要尽孝,提出点好的建议为你父皇排忧解难,是你应该做的事。你心疼你父皇每日为国事操劳,那么你可以力所能及的让你父皇的子民生活富足,何乐而不为?也许我说的方法并不能解决所有,但积少成多的道理,我相信你懂,你父皇更懂。”

    婵儿脸上露出一抹忧愁:“我是一个女子,我从来不会去担心国家由谁来统领,我唯一担心的是他能不能让我们这些寻常的百姓生活富足,若可以,我们会感恩戴德,势必护之,相反,势必反之。这也正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阿晔,如果你是百姓,你怎么想?”

    司徒晔沉眉,他生来就是皇子,而今天却从婵儿的口中听到这句话,在他的心中激起了不小的反应,是啊,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还会在乎上位坐的是什么人吗?

    司徒晔这次出去历练,也听到了不少民声、民怨。那些老百姓们,有的甚至只知道皇上是政王,其他的事他们根本都不知道,也没时间去知道。

    他们只是有了什么不平,但得不到伸张的时候,他们会骂皇上昏庸无能,会骂天下乌鸦一般黑,可他们又有几个知道,他们的事有多少能传到政王的耳中啊!

    朝廷中若有人站出来为老百姓说话,提议,好的建议,皇上采纳了,然后老百姓会说这皇帝好,皇帝英明。这在司徒晔的眼中都是很片面的事。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父皇让他和七哥出去历练了,父皇是要他们明白一个道理。

    作为皇帝,他不是神,只是一个人,真的不能事事都想的周到细致,作为上位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国家太平,让百姓生活富足,还有就是不要偏听偏信。

    “最下层的老百姓们,根本不在乎上面坐的人是谁,他们只在乎他们能否生活安乐!这不是自私,而是人的本能!对吗?”

    就好比当初他希望和婵儿携手,两个人逍遥山水间一样,到时候国家由谁来做皇帝,他在乎吗?

    不,他不在乎,甚至他都不在乎,那个人是否能让国家安定,是否能守住前晋国的基业。

    “对,因为他们只是百姓而已,虽然想要大富大贵,但也不是想就能大富大贵的。说句大不敬的话,就算改朝换代了,他们依然只是最下层的百姓而已。但若现在的皇上能做到防患于未然,让百姓安居乐业,若有战事,年轻的人自然会自愿的投身军中,他们不为别的,就是担心下一个皇帝不能让他们的父母安居乐业!有这样的想法在,又何愁军中无兵?”

    “对啊!这样我们离战无不胜就更进一步了,唉?等等,咱们怎么说跑题了?”

    司徒晔突然想起,他们好像是在讨论旱灾水涝的问题啊!

    而书房外的皇上显然也吐出一口浊气,你们终于意识到你们跑题了?不过婵儿的话还真是有理,如果百姓自愿投军的人多了,在战场上自然无往而不利了。

    虽然做不到战无不胜,但也真的是更进一步了。

    太傅看皇上的样子,就知道皇上对这个说话的女子很满意,可是她是谁?一个女流之辈,竟然敢公然遑论朝政!难道是想要牝鸡司晨不成?

    只听婵儿说,“好吧,我们先就眼前如何防御水旱来说,以前的朝代,不乏因这而产生流民潮,社会动荡的,轻则是转为流寇盗匪,重则武装起义,甚至大规模起义,危机王朝。”

    皇上听完看了大将军一眼,大将军眼中含笑,她果然还是那么胆大,什么都敢说!他不信他们几个人的到来司徒晔没有听到脚步声,那么此时还这么说,必然是婵儿的主意了。

    “我们应该在现在和平之时,要做好防范。在灾害来临之时,我们不能因为做过防范措施了而什么都不做,依然要跟旱灾斗争,比如我们可以赈济救灾,移民就食,保护植被,改良作物,改进农耕技术等。”

    司徒晔本来是想要婵儿简单说说,可谁想到婵儿竟然能说出这么有意义的事来,可是保护植被,改良作物跟防旱什么关系?还有改进农耕技术,应该怎么改进?

    婵儿看的出来司徒晔的想法,毕竟这里是古代,很多他们都不会明白,若是一个现代人应该不会有任何疑问的:“其实自然本是很和谐的,可是随着农耕的开采,资源被破坏,才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如果不信,你可以请求亲自去巡视一下,看看那些开荒地严重的地方,是不是旱灾、水涝等灾害多一些?”

    这个问题都不用亲自去巡视,根据地方上上报以及赋税的情况也能分辨的出,看来是有关的。

    “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的。而水旱若是频繁,国家哪来那么多粮食去救济?所以重点还是在防旱抗灾之上。”

    司徒晔点点头,当然知道了,“如何防?”

    “我看过一本古语,书中提出通过‘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等方式‘以实仓廪,备水旱’这就是说让农民能有一定的粮食存储,这是重农以防灾的思想,也相当于藏富于民。”

第四十三章 千秋霸业

    司徒晔眉头皱起,藏富于民?不是应该藏富于国吗?

    “民富才能国强啊!而且又不是让你把所有的财富都藏到民间去,各地也要有自己的仓廪。然后派专人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巡视,这样防止官员私吞,虽然做不到万无一失了!”

    司徒晔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还有吗?”

    “除此,还有兴修水利,完善农业灌溉体系。不过这些我又不懂,只是在书上看过,具体怎么实施,是否可行,可就要看你们这些有能力的人啦!”

    司徒晔宠溺的伸手捏了捏婵儿的鼻子,此时他都忘记了,原本他们只是要随便说一说,让站在外面的几个人听一听罢了。可是说着说着竟真的以为自己是在上课,是在讨论问题了。

    “那水涝呢?”

    “其实跟旱灾没什么区别,我刚刚说的那些也都适用与水涝,这都是防水旱的,水旱是什么?当然不可能是因为水多而形成了旱灾吧?怎么都觉得比较像无理取闹了。”

    想到她曾经读过的明朝的一个人在《知本提纲。修业》中总结的西北地区的农耕经验,她说:“每岁之中,风旱无常,故经雨之后,必用锄启土,籽壅禾根,遮护地阴,使湿不耗散,根深本固,常得滋养,自然禾身坚劲,风旱皆有所耐,是籽壅之功兼有干风旱也。至于适不适用,又适用咱们国家哪个地方,我不敢说,只能说大胆尝试,小心印证了。”

    “好,好一个大胆尝试,小心印证!”此时皇上听到这早已经按耐不住了。

    伸手大力的推开书房的门,然后满脸笑容的走了进去,此时婵儿和司徒晔一愣,随后两人对视一眼,好吧,他们都得了健忘症,真的把皇上在门外给忘的彻底了!

    婵儿立刻跪了下来,司徒晔起身行礼,“儿臣给父皇请安。”

    “奴婢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起来吧。婵儿你不用每次见朕都行大礼,朕特许你在非正式场合不用行大礼。”

    “奴婢谢皇上恩典。”

    说完婵儿起身,不用行大礼才好呢!她最不喜欢的正是行大礼呢!

    皇上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婵儿,一个女子竟然会有这样的心怀,这样的头脑,果然由她来教晔儿的话,晔儿肯定能成气候!

    “刚刚你说的话朕都听到了,很好。朕选你当晔儿的夫子没错。”

    说完抬眸扫了一眼太傅秦正鹏:“你不觉得有愧吗?”

    秦正鹏一听立刻下跪道:“臣有愧,臣知错。”

    皇上摆摆手,若说错,他这个当皇帝也有啊!他怎么就没想过这么多呢!可是他也有一问:“你刚刚那句话,是引用的吧?是哪本书中看到的?朕怎么从来没看过!”

    婵儿自然知道皇上说的是哪句,可是这话却让婵儿无法解释,明朝啊,现在怎么算都不可能是明代之后!因为明代之后,就是李闯王三天王朝,然后便是清兵入关,之后八国联军…

    想到这,婵儿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自己前世的生活已经是法律社会了,可是乡下的人依然会私下里用私刑,不知自己死后会不会有人替自己伸张正义?

    婵儿苦涩的在心中叹息,不会,应该不会有的。爷爷去了,那个男人却是害自己,害爷爷的罪魁祸首!

    “婵儿!”司徒晔看到婵儿也不知道在想什么那么出神,都没回答皇上的问题,他有些着急,于是出声喊她。

    婵儿这才回过神来,想起刚刚皇上问的话,她该怎么回答?有了!

    “回陛下,这个也是当初奴婢遇到那个隐世高人时看到的,他随身携带的书籍虽然不多,只有三本,可他说,他的所有学问都是从这三本之中获得的。当时奴婢好奇,就看了一眼。”

    政王听后点点头,倒也没再多问,看了一眼却偏偏看到这句,还能记住,只能有两个解释:一是婵儿的记性好,而且运气也好。二是她根本在撒谎,有什么是不能说的秘密。

    可政王不打算追究,他看的出来,婵儿是一心为了司徒晔好。

    “晔儿啊,好好跟着婵儿姑娘学,朕不希望你能成为多么聪明的人,但依着你善良的天性,朕只希望你可以好好的辅助以后的君王成就千秋霸业!同时朕也希望你可以安乐一生。”

    政王这句话在个人心中各有想法,听在大将军耳中那是为了保护司徒晔。

    婵儿听了心中泛着嘀咕,难道政王就不怕他这么说阿晔误会吗?

    而左相凌浩则听出一丝寄予厚望的意味来,但…这厚望怎么听怎么像是对司徒轩做太子有意,然后让司徒晔作为将才辅助司徒轩!

    而太傅秦正鹏则是觉得太子的位置肯定会不保,可听政王的话又不像对司徒晔寄予厚望的感觉,那么唯一就只剩下司徒轩了。可有什么事,政王还都想着司徒晔的态度,就好比现在一样,太傅这下是真的犯糊涂了。

    太傅秦正鹏是秦夫人的父亲,也是皇后一党的人,他是司徒晔和司徒轩的启蒙老师,由此也可看出政王不待劲现在的太子。

    但他也知道,皇后的叔父闻缚不会盲目的支持皇后。皇后一心想要让司徒轩当太子,闻缚是不会帮忙的。

    除非司徒轩做出了什么让闻缚刮目相看的事来,可是依着司徒轩的性子,太难了。

    司徒晔刚想要开口答应他父皇说的话,谁知就这个时候却听到门外传来一声非常熟悉却很棘手的叫声:汪!

    司徒晔顿时脸上滑下三条黑线,“儿臣谨记父皇的教诲。”

    说完转身,对着摇着尾巴跑进来的小猪吼道:“小猪,你跑进来干什么?是谁照顾的小猪?怎么让它乱跑?不知道我父皇胆子小吗?吓到我父皇的话,责任谁担!”

    皇上听到这句话顿时嘴角狠抽,谁告诉你,你父皇胆子小的?我说儿子呀,你就这么污蔑你父皇的光辉形象吗?

    皇上哪知道啊,在司徒晔的心中,他现在还哪有什么光辉形象了!

    ps:继续求收藏求推荐啊!!!!

第四十四章 良家之子

    就因为婵儿的那几句话,司徒晔对皇上最后的一点点害怕都没了!因为他知道,只要在他父皇能承受的范围内,无论他怎么闹腾,他父皇都不会真的生气。

    “晔儿,那明明是小狗,你怎么管它叫小猪?莫不是你脑袋被门缝夹了?猪狗不分了?”

    司徒晔脚下一个不稳,差点摔倒,我说父皇啊,在您眼中,您儿子就那么笨吗?

    此时一个宫女跑了进来,看到书房内这么多大人物,一时慌了神,直接就跪倒在地,浑身颤抖的话都不会说了。而小猪却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奔着婵儿就跑了过去!

    婵儿抚额,小猪,你要过来好不好找个时间来啊?她蹲下抱起小猪,走到宫女的面前:“先带下去,给它弄点好吃的,我看它昨天就对着红烧肉直流口水,去让人给它做点吃。”

    宫女接过小猪,但愣是没敢动,人家皇上还没发话呢!

    政王很无语,单独给小狗做红烧肉?他们的这小狗还真是…

    尊贵!

    “赶紧去吧。”政王自然也知道她是顾忌者自己的身份,于是摆摆手。

    看着她退了出去,政王才说起今天过来的目的:“朕今天来你这呢,有两个目的,一是关于贺护卫的事,朕还是有心让贺护卫跟着大将军,但贺护卫就是死脑筋,非要跟着你。”

    政王知道,贺一若是不放心司徒晔!但如今他身边有婵儿了,他才会再次提出。

    司徒晔看了看贺一若,他跟自己从十岁相识,到如今也有六年了,六年中,两人不仅吃在一起,玩在一起,甚至是犯了错,他都会为自己承担一半,三年前大将军和政王就有心让贺一若跟着大将军,让他学习一些行军之策,但贺一若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推辞了。

    司徒晔知道,贺一若完完全全就是为了他,他本身性子就有些散漫,用别人的话说,他还很善良,就算知道有些人对自己不是真心实意的好,但也不愿意去防着,去陷害。

    所以贺一若很担心他。

    “父皇,一若的事…其实我也很希望他能跟着大将军的,毕竟那样他才能有前途啊!可是我更乐意尊重他个人的意见,儿臣不想用身份去压他!”

    因为他是儿臣的兄弟呀!

    当然最后这句话他没有说出口,若此时只有他和皇上在,司徒晔会直接说的,但现在不是,而是还有相国、左相和太傅。

    其他人不说,就说那个太傅,他是秦夫人的父亲,他怎么可能不向着秦夫人呢?

    “好吧,这件事一会朕跟你和大将军、贺护卫再慢慢商量吧。那第二件事就是,过几日是你的生辰,你和轩儿已经都十六了,那也就是说到了娶妻的年龄了,朕已经跟你七哥说过了,现在就是差你这面了,三天之后,也就是十五的时候良家子就该进宫了,其中有秦太傅的二孙女秦敏君,凌左相的嫡长女凌环,这两人呢,都是才貌双全,我问过你母妃的意思…”

    政王抬头看着司徒晔,只见他脸色不变,一点动摇的意思都没有。

    “你母妃的意思是,让你从这批良家子中选出一个做正妃,同时呢,她求朕给了个恩典,让婵儿有了良家子的身份,虽然她是医家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