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驻马太行侧-第3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公、卫立煌将军也从青岛急飞西安,做岳维汉的思想工作。

    到了最后,驻防日本的池成峰也不远万里飞回了西安,后来据池成峰的警卫员在回忆录里透露,池成峰最后甚至不惜掏枪威胁,结果还是没能说动岳维汉,岳维汉态度坚决地辞去了党内、军内的所有职务,正式宣布退出现役!

    对于岳维汉的选择,举国哗然,没有任何人能够理解。

    事实上,岳维汉之所以选择在风华正茂的时候退役,的确是有所考虑的。

    首先,岳维汉在党内、军内的威望太高,他的光芒甚至已经盖过了**。

    抗战胜利后,许多国人都不知道**是何许人,却绝对没有人不知道岳维汉是谁,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岳维汉那就更加没法比了,尽管**胸襟过人,不在乎这些,但是岳维汉知道,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最高领导人!

    所以,在**和岳维汉两人之间,必须要有一个人退下来,**才刚刚在党代会上当选**中央总,同时当选中华民国主席,五年任期才刚刚开始,自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退下来,那么,就只能是岳维汉退下来了。

    其次,岳维汉也是要给国家领导人立个榜样,逼他们不要迷恋权势!

    权力这个东西就像是鸦片,你没有接触过也就罢了,可一旦尝过个中滋味,一般人是很难再放下的,那种大权在握、千军万马因你而生,又因你而死的感觉,的确使人留恋,除非是有大毅力的人,否则是很难真正放下的。

    **成为执政党后,采取了民主集中制的执政方式,这种方式有利有弊,有利方面是行政效率大大提高了,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上重点工程,不利方面就是最高领导人容易眷恋权势,不愿意把权力交接给下一任领导人。

    历史上的**就是如此,他本应在两届任期满后将最高权力交接给刘主席,可事实上他却没有做到,直到1976年去世,中国的最高权力都始终掌握在**手中,期间数任国家主席,都只是傀儡而已,这种现象当然是不合适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岳维汉选择退役是为了国家权力能够顺利交接。

    因为在中国官场,存在一种很奇特的补偿现象,如果两方势力角逐,当其中一方势力主动以高姿态做出让步时,另一方势力碍于游戏规则,是必须予以补偿的。

    譬如岳维汉,他主动辞去党、政、军职,**当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所以当他两届任期满后,就必须补偿岳维汉,在确定人时,就必须首先考虑岳维汉一系的人选,这个人选其实已经是呼之欲出了,就是四野总政委邓公!

    所以说,岳维汉采取的其实就是以退为进的策略,逼迫**在两届任期满后,将权力真正交接给下一任国家领导人,从此为中国最高权力的顺利交接确立一个榜样!这个,才是岳维汉真正在意的。

    民主集中制最怕的是什么?

    最怕的就是世袭、最高领导终身制!

    岳维汉此举,就是要将世袭制和最高领导终身制扼杀在萌芽状态!

    不过最终,岳维汉还是没有彻底退出军界,考虑到岳维汉的特殊情形,由**提议,全体委员同意,特设了名誉副主席一职,本来是没有名誉副主席的,这个职位是专门为岳维汉而设的,而且还是所有领导职务中唯一的终生制职务。

    后来,这样的任命就成了常态,每当一任最高领导人卸任后,就会自动当选为的名誉副主席,直到去世。

    …………

    时间进入1946年年底,德国人率先研制出了原子弹!

    早在一年前,德国人就已经研制出了射程超过5000公里的v4导弹,其杀伤范围覆盖了美国东海岸的所有大中城市,在此前一年时间内,从未遭受过战火的美国人终于遭到了德国导弹的袭击,并且伤亡惨重。

    1947年1月7日,一枚携带核弹头的v4导弹命中纽约市中心!

    霎那间,巨大的蘑菇云就从纽约市中心腾空而起,强烈的冲击波将爆炸中心的十几个街区瞬间夷为平地,数以百万计的纽约市民为爆炸产生的高温、强光以及声波所杀伤,其中直接死亡人数就超过了五十万!

    几乎是同时,另一枚同样搭载了核弹头的v3导弹在巴尔干半岛前线爆炸,前线美军的十六个步兵师、八个坦克师外加四个重炮师瞬间遭到重创,德、俄联军趁势反击,盟军顿时兵败如山倒。

    次日,又一枚携带核弹头的v3导弹轰炸了伦敦。

    值得庆幸的是,仅仅两天后,美国人也同样研制出了原子弹。

    此时,德国的空军力量已经丧失殆尽,美国空军已经可以随意轰炸德国本土了。

    1947年1月9日,也就是德国以原子弹夷平纽约后的第三天,两架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在八架喷气式战斗机的护航下飞临柏林上空,并在高射炮的射程之上投下了两枚分别命名为“胖子”以及“小男孩”的原子弹。

    巨大的爆炸过后,整个柏林几乎被夷为平地!

    在见识了原子弹的巨大破坏力之后,罗斯福总统和希特勒终于意识到,这场战争再这样继续下去,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结果只能是德、美、英、俄等西方国家集体回归到石器时代,而中国将会成为整个二战的唯一战胜国!

    1947年1月10日,德、俄、美、英等国代表终于坐到了谈判桌前。RO!~!

第542章 中东战争(大结局)第542章 中

    经过长达半年的艰苦谈判,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

    以美、英为的盟军正式退出欧洲大6以及亚细亚半岛,法国、西班牙、卢森堡、比利时以及土耳其等国遂即以加盟共和国的身份并入了德意志联邦,与此同时,德军也正式从非州撤离,轴心国的势力基本上被限制在了欧洲大6。

    俄国迫于德国的压力,与中国及朱可夫的“苏俄”签订了停战协议。

    从此,俄国陷入了长达三十余年的分裂,以莫洛托夫为总统的沙俄控制着后世俄罗斯的欧洲部份,以朱可夫为主席的苏俄则控制着中亚以及乌拉尔山脉以东的部份区域,至于历史上沙俄从中国所攫取的领土,则无条件归还了中国。

    此外,还实际占领了大半个西件利亚,往东直至白令海峡。

    整个二战,最大的赢家毫无疑问是中国,中国不仅没有被战争所击倒,甚至还在战争中壮大了起来,在收复了伊梨、外蒙紫古、乌梁海、远东等遭到沙俄侵蚀的领土后,中国的版图已经扩展到了15oo多万平公里。

    此外,东南亚的缅甸、暹罗、越南、柬埔寨、老挝、新加坡以及马来半岛都已经建立了由当地华人主导的政紫府,并且各华人政紫府已经正式向国民政紫府提出请求,请求以加盟共和国的身份成为“中紫华联邦”的一员!

    1948初,中紫华联邦正式成立,共有中华民国、缅甸、暹罗、越南、柬埔寨、老挝、新加坡、马来西亚、朝鲜等九个加盟共和国,版图过了24oo万平方公里!

    世界格局开始进入三足鼎立的时代,与刚刚合并的德意志联邦相比,美国无论是工业规模、人口基数还是科技水平都全面落入了下风,至于曾经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国,则完全沦为了二流国家,不得已,美国只能与中国合作,共同抗衡德国。

    从五十年代开始,美、德开始了疯狂的军备竞赛,投入极大的财力扩充核武器、以及维护庞大的战斗部队,中国则采取最明智的做法,在五十年代初原子弹试爆成功后并没有大规模地扩充核武器,而是将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了军事科技的更新之上。

    到了六十年代末,中国的尖端军事科技就逐渐追上了美、德的脚步。

    到了七十年代末,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世界工业规模的迅膨胀,能源尤其是石油的供应开始变得紧张起来,美国、德联以及中紫华联邦几乎同时盯上了中东,一场为了争夺能源的代理人战争很快就爆了。

    1979年7月,刚刚当选伊拉克总统的萨达姆。侯塞因在德意志联邦的支持下,悍然下令入侵伊朗,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伊拉克军队,比游击队强不了多少的伊朗国民军很快就败下阵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大半国土沦丧,德黑兰也失守了。

    美国和中紫华联邦遂即决定干预这场战争,经过紧急磋商,双方敲定,由美国提供海军、空军,由中国提供6军,均以志愿军的形式介入战争,中美介入后,伊拉克军队很快就在伊朗中部城市克尔曼附近遭到重创。

    德意志联邦遂即也全面介入了两伊战争,同样是以志愿军的形式。

    由于中、美、德三国都是有核国家,都能够确保互相摧毁,因此谁都不敢明目张胆地以本队的名义介入战争,都只能以志愿军的形式往中东派谴军队,结果就以伊拉克、伊朗为幌子在中东打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代理人战争,史称——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名义上虽然只是一场代理人战争,可实际上,各参战国都尽了全力!

    中紫华联邦方面,参战主力是由四野第3集团军改编的第18集团军,堪称是中国最精锐的王牌部队,除了第18集团军这支王牌精锐,其余的第15集团军、第43集团军也是建国后两次大裁军中保留下来的精锐部队。

    美国方面,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几乎倾巢出动!

    德意志联邦方面,也出动了两百多万地面部队,武器装备也都是最先进的,从天上的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到地上的新虎王坦克,从新式自行榴弹炮到远距离巡航导弹,可以说除了洲际导弹和核弹头,德意志联邦几乎把所有的家当都拿出来了。

    太空中的侦察卫星也次参战,并在战争中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绝对是一场高强度、高烈度的大规模战争,伊拉克和伊朗这两个苦主早就已经靠边站了,他们现在唯一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战场。

    从本质上讲,中东战争就是一场霸权之争!

    无论是中紫华联邦,德意志联邦,还是美国,都有各自的考虑。

    对于美国人来说,最好是中、德双方能在中东拼个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利,所以从头到尾只有海军和空军参战,既便是在最吃紧的时候,美国人的海军6战队也从未有过投入地面战斗的打算。

    对于德意志联邦来说,则是为了拓展生存空间。

    如果能够打赢,德意志联邦就将获得丰富的石油资源,国家展的空间将更加广阔,藉此压过美国成为界界唯一的霸主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既便打不赢,失去的也不过只是区区一个伊拉克而已,伤不到德意志联邦的根本。

    对于中紫华联邦来说,更多的是出于未雨绸缪的考虑。

    道理是明摆着的,一旦让德意志联邦控制了中东,那么德军的兵锋就会直指中亚,中间虽然隔着印度,但以印度的积弱,根本就不足以缓冲德军的兵锋,这样的话,中紫华联邦就要直接面对德军的地面威胁了,国家环境就将极大恶化!

    因为对于中紫华联邦来说,来自德意志联邦的6地威胁,要远远大过美国的海洋威胁!

    美国的海空军虽然厉害,可与中国本土之间终究隔着广阔的大平洋以及由日本、琉球以及台湾构成的外围岛链,有着很大的缓冲,而且,光靠海、空军是灭不了中国的,可德意志联邦的地面部队一旦大规模入侵,结果就不好说了。

    退一步讲,既便中紫华联邦打不赢这场战争,大不了就是中东落入德联之手,结果也绝不会比不出兵更糟糕,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时任中紫共中央总、国家主席兼军委主席的华公毫不犹豫地签了出兵的命令。

    不过,战争进程的演变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战前,所有的军事学家、军事爱好者以及各事院校的专家教授普遍认为,这将会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不打个十年八年的绝不可能分出胜负,中、美、德三方也同样已经做好了长期斗争的心理准备。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仅仅六个月后,中东战争就结束了!

    除了在德军刚刚参战的前三个月,曾经给造成极大被动外,到了中后期,德军就再没有任何机会了。

    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一个人,一个世界级的军事天才!

    这个人就是时任国民革紫命军第18集团军司令兼前敌总指挥的徐少云上将!

    28年前,国民革紫命军第39集团军刚刚光复缅甸时,徐少云还只是个刚刚入伍的新兵蛋子,23年前中日战争刚刚结束时,徐少云都还只是个小小的少校参谋,中俄战争期间,徐少云又被调入三野某集团军担任作中校营长,次年晋升上校团长。

    中俄战争结束后,徐少云进入西安6军大学深造,当时,岳维汉是西安6大的校长,粟总也兼着高级指挥系的主任,在西安6大,徐少云获得了粟总及岳维汉的赏识,6大比业,徐少云就直接进入第18集团军,担任57重装师少将师长。

    仅仅五年后,徐少云便晋升上将,并当上了第18集团军的司令官。

    事实证明,岳维汉和粟总的眼光是极具洞察力的,徐少云的确是一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在中东战争中,在双方几乎拥有同等装备、同等兵力以及同等后勤保障能力的前提下,愣是把一场原本应该是势均力敌的战争打出了一边倒的结果!

    进入伊朗的一百多万德军几乎被全歼,所有的重装备丧失殆尽。

    此时,德意志联邦只有两条路走,或者吞下失败的苦果,全面退出中东,或者进行战争总动员,将中东战争升级为第紫三次世界大战,可在核阴云的笼罩下进行第紫三次世界大战是不可想象的,德意志联邦最终选择了前者。

    198o年1o月5日,中东战争正式结束,德军惨败!

    凭借中东战争的显赫战绩,徐少云于十多年后晋升元帅。

    元帅并非正式军衔,只是在岳维汉退役之后,为了表彰岳维汉在抗紫日战争中的突出贡献才专门设置的荣誉军衔,级别要比五星上将高半格,自设立元帅衔以来,只有岳维汉一人获此殊荣,不过现在,却要加上一个徐少云了。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中东战争结束后,德意志联邦竟然解体了!

    因为在此前与美国的军备竞赛中,德意志联邦已经耗尽了国力,其国民经济的展已经形严畸形,中东战争遭到惨败后,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矛盾全面爆,再加当时的德意志元表现软弱,联邦顿时就解体了。

    德国解体后,世界就进入了中、美两强争霸的格局。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