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驻马太行侧-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兀�

    然,全旅官兵自旅长岳维汉将军以下,绝无任何怕死畏战之情绪。

    刺刀营全营官兵五百余人更是已经全集写下遗书,此等壮举,尤胜于古人抬棺出征,其气节之壮,胆气之雄,古今罕见,有此英勇之将士,阵地无忧,徐州无虑,中华民国绝不会灭亡,中华民族也终将取得最终之胜利!

    …………

    武汉,汉口码头。

    “卖报啦,卖报啦,徐州大战爆发在即,赵欣怡小姐战地日记再续新篇!”报童背着满兜刚刚刊印的申报号外,正沿街叫卖,不到片刻功夫,报童兜里的百余份报纸就已经被哄抢一空,许多没有买到报纸的行人纷纷拉住旁人,争相阅读。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娘伸手拉住旁边的年轻人,颤巍巍地问道:“大兄弟,你跟俺说说这报纸上都说了些啥?有没有敢死营的消息呀?”

    “敢死营?”年轻人顿时目光一凝,道,“大娘,你问这干吗?”

    老大娘满脸自豪地道:“俺家狗娃上次写信回来了,说他在敢死营当排长。”

    “你儿子在敢死营当排长?”年轻人闻言顿时肃然起敬,急忙翻到报纸的第四版,一边问道,“大娘,你儿子大名叫什么?”

    老大娘大声道:“我儿子叫王牧。”

    “王牧!?”年轻人顿时目lou哀伤之色。

    就在报纸的第四版,年轻人在分期公示的阵亡将士名单中找到了王牧这两个字,职务也的确是敢死营的排长!

    老大娘关切地问道:“大兄弟,找到俺家狗娃了吗?”

    “找到了。”年轻人强忍热泪,道,“大娘你看,这是立功将士名单,你儿子的名字就在上面呢,他立大功了!他现在是英雄,大英雄!”

    老大娘欣然微笑道:“呵呵,俺家邻居也是这么说的。”

    说罢,老大娘又颤巍巍地走了,路过大世界门口的抗日救亡募捐处时,又颤抖着双手从怀里摸出十块银元,毫不犹豫地放了进来,又往前走了十几步经过拐角时,老大娘却又弯腰从路边捡起一块溅了污水的白面馒头,擦了又擦然后送进了嘴里。

    不远处,年轻人顿时热泪盈眶,旋即转身头也不回地走进了附近的募兵处。

    …………

    北平,清华园。

    老教授“鬼鬼祟祟”地走进了教室,一使眼色,早有两名学生离席起身,守到了教室的前后大门外,剩下的学生顿时便呼喇喇地涌了上来,一下就将那老教授围了起来,老教授微笑着道:“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样好东西。”

    说罢,老教授就从长衫夹层里摸出了一份翻刻的报纸。

    北平虽然已经沦陷了,伪自治政府也彻底沦为了日寇的走狗,在这里,国民政府的所有报纸几乎全部被禁止刊印,但在暗处,各大爱国人士还有军统、中统以及**的地下办事处都仍在坚持刻印传播爱国报刊以及杂志。

    老教授这次带来的赫然就是载有赵欣怡最新战地日记“深入火线”的号外,学子们顿时就如同渴了三千年的旅人,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外围的学生看不到,就要求里面的学生将内容大声朗颂出来。

    老教授脸上不禁lou出了欣慰的笑容。

    想当初,他选择留在北平继续任教时,几乎不为所有人理解,昔日的好友、学生纷纷与他反目成仇,甚至骂他是汉jian、走狗、卖国贼,他都忍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聚拢并且引导沦陷区的年轻学子们,他愿意背负一世的骂名。

    “咣当!”紧闭的教室大门突然间被人重重踹开,老教授和年轻学子们急扭头看时,只见一队日军宪兵已经虎狼般冲了进来,守在大门外的两名学生急上前试图拦阻,却不由分说就被日军宪兵用枪托砸翻在地。

    两名宪兵大步上前,一把就架住了老教授。

    旁边的年轻学子急欲上前救人时,日军宪兵明晃晃的刺刀已经迎了上来。

    老教授顷刻间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大限,当即大声疾呼道:“同学们,何以为国家,何以为民族?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同学们,是时候放下课本了,到战场上拿起武器跟侵略者战斗吧,同学们,宁死不做亡国奴哇……”

    老教授很快就被日军宪兵带走了,慷慨激昂的声音也渐行渐远,终于再听不见了,可年轻的学子们却个个热泪盈眶,心绪激荡,一位面容黎黑,身强体壮的学子猛然握紧拳头,神情狰狞地道:“我决定了,现在就动身,我要去徐州。”

    另一位戴着眼镜,长相斯文的学子道:“我要去山西,参加八路军!”

    其余的学子也纷纷表态,有要南下徐州的,也有要去山西参加八路的。

    面容黎黑的学子向眼镜学子道:“修文,人志有志,不能勉强,我们就此别过!”

    眼镜学子仍试图说服黎黑学子,劝道:“敬武,我承认宝山旅也是真正抗日的队伍,岳维汉将军更是一位令人钦佩的爱**人,可国民政府却已经烂到了骨子里,跟着这样的政府是没有出路的,只有中国**才能救中国!”

    面容黎黑的学子大手一摆,不以为然道:“我高敬武从来就不关心狗屁政治,党派之争跟我更是无关,值得国破家亡、民族危难之际,我只想当个像岳维汉将军一样的军人,在战场上杀鬼子,多杀鬼子,就这么简单!”

    说罢,高敬武转身就走,十几名志趣相同的学子也纷纷跟着离开。

    眼睛学子目送高敬武等十几名同学的身影消失在门外,不由得叹了口气,回顾身后几个同学道:“我们也走吧,这北平真是一刻也呆不下去了。”

    …………

    PS:两连更,晚上还有一章。

第152章 民族脊梁

    民国二十七年五月九日,上午六时。

    巨大的爆炸声笼罩了整个徐州城,日军野战重炮第五旅团开始了对城东火车站的猛烈炮击,在短短不到四十分钟的时间内,就将数千枚大口径榴弹倾泄在了方圆不过两公里的狭窄区域内,火车站的每寸土地几乎都被犁了个遍!

    当赵欣怡穿过低矮曲折的交通坑道,从刺刀营营部来到前沿阵地时,三连的百余名官兵已经全部从地面阵地撤入了地道,地面工事不足以抵御日军重炮的炮击,所以,官兵们只能暂时退入地道,等到日军炮击结束再重新上到地面。

    漆黑的地道里没有一点微光,谁也看不到谁,只有粗重的呼吸清晰可闻,浑浊的空气里夹杂着浓冽的汗臭味还有刺鼻的尿臭味,赵欣怡却似乎早就已经习惯了,这里是残酷而又血腥的战场,当然不会像皇家花园般充满诗情画意。

    倏忽之间,手电的微光从无尽的黑暗中亮了起来。

    旋即三连长的声音大声响起:“排头兵,马上进入警戒阵地!”

    赵欣怡赶紧摸出笔记本,借着手电筒的微光写下了“排头兵”三个字。

    赵欣怡加入宝山旅也有一段时间了,自然知道排头兵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排头兵不仅仅意味着列队时要站在队列的最右边,更意味着冲锋时得冲在所有人前面,撤退时则落在所有人后面,行军时还得走最前面,以吸引敌人火力。

    总而言之,最危险的任务总是由排头兵去完成!

    譬如在日军炮击结束之前进入警戒阵地,对于排头兵来说几乎就是必死的任务!

    虽然警戒阵地也有地道相连,但通往警戒阵地的地道又浅又没经过加固,随时都可能被日军重炮轰塌,排头兵很可能还没进入警戒阵地就会被活埋,既便顺利进入警戒阵地,也仍然是九死一生,因为警戒阵地得率先与敌接触,从而迫使敌人提前展开攻击队形。

    昏暗的微光中,两名老兵猛然起身,先后将手中的烟头狠狠掷于地下,旋即转身一言不发走向不远处的地道口,细心的赵欣怡发现,这两名老兵的长相非常相像,几乎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看样子应该是兄弟两人。

    就在俩老兵将要进入地道时,三连长却忽然道:“等等。”

    那两名老兵闻声顿步,旋即回头以冷漠地眼神盯着连长。

    三连长皱了皱眉头,道:“大龙、二龙,你们兄弟俩去一个就行了,至于谁去谁留下你们自己决定,要快!”

    “大哥,我去!”

    “老二,我去!”

    兄弟俩顿时开始争执起来。

    不远处,赵欣怡忍不住芳心一颤,这兄弟俩争的可不是什么美差,而是死亡啊!

    宁可自己去死,也要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这是何等的大无畏,何等的大豪迈?

    敢死营有此将士,宝山旅有此官兵,中国有此军人,又何愁打不败日本侵略者?

    “大哥,我去!”赵二龙神情狰狞。

    “我去!”赵大龙蛮横地道,“我是老大,我说了算!”

    “好吧,大哥我听你的。”赵二龙似乎妥协了,或者是退缩了。

    赵大龙拍了拍兄弟的肩膀,拎起步枪转身就走,然而没等他迈出两步,后颈部便遭到了重重一击,顿时眼前一黑软软地瘫倒在地,迷迷糊糊间,似乎听到他的兄弟在说:“大哥,小弟去了,替老娘送终尽孝就拜托你了。”

    “各位弟兄。”赵二龙一枪托将自家大哥砸翻在地,旋即双手抱拳,团团作揖道,“我赵二龙先走一步了,来世我们还做兄弟!”

    说罢,赵二龙转身就冲进了地道入口。

    感动的泪水顷刻间就模糊了赵欣怡的美目,借着手电筒的微光,赵欣怡在笔记本上迅速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就在赵二龙转身冲入地道的那一瞬间,我从他那并不强壮的身上看到了一个民族的脊梁,是的,他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正是像赵二龙这样千千万万的中**人,铸成了打不折的民族脊梁。”

    “是的,我哭了,哭了个稀里哗啦,哭得毫无形象,但这不是悲泣,而是喜极而泣,我从未像现在这般自豪,我为有这样的战友而感到深深的自豪,我为中国有这样的军人而感到由衷的庆幸,中国必胜,中华民族……一定强!”

    …………

    上午七时,日军炮击终于结束。

    当赵二龙好不容易爬出长长的地道上到警戒阵地时,日军居然已经抵近到了离他不足两百米的距离,两辆九五式轻型坦克在前引导,那滚滚的履带就像流水般碾压过来,巨大的引擎轰鸣声更是几乎震碎他的耳膜。

    坦克后面,足足两个中队的鬼子兵正猫着腰急速跟进。

    精锐师团的老鬼子果然厉害,步炮协同更是让人不寒而栗,要知道这可不是野炮联队的小口径野炮,而是重炮旅团的大口径重炮啊,就这,鬼子步兵还敢将他们的攻击发起线推进到两百米以内,简直让人无法想象啊。

    赵二龙却没时间去惊叹日军的战术素养,抬手就是一枪。

    几乎是同时,刺刀营另外两个连的警戒阵地也同时开火了,只听叭叭叭三声枪响,两百米外顿时就倒下了三个鬼子,正埋头急进的鬼子兵纷纷停下脚步,单膝跪地再举起步枪对射起来,后续跟进的重机枪组也迅速开始构筑临时阵地。

    在前引导的那两辆日军坦克一边前进一边缓缓调转炮塔,37mm主炮的炮口很快就瞄准了赵二龙所在的警戒工事,一股冷气顿时从赵二龙脚底冒起,又瞬间弥漫全身,下一刻,赵二龙狂嚎一声转身就扑进了身后防炮坑里。

    只听轰轰两声巨响,赵二龙藏身的警戒工事顿时瓦解,弥漫的烟尘中,大量碎砖烂泥垮塌而下,瞬间就将赵二龙埋在了废墟里,等赵二龙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从废墟里爬出来时,日军坦克都已经冲到眼面前了,鬼子兵的大头鞋几乎就踩到他的脸上了。

    “你姥姥!”赵二龙的眼睛一下就红了,旋即拉响了早就捆好的集束手榴弹,又弹身跃起扑向眼面前的那辆日军坦克,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战场上顿时就腾起一团巨大的烟尘,日军坦克又往前勉强行进了几米,右侧的履带便拖落了下来。

    …………

    八百米外,刺刀营全体官兵已经及时上到了地面阵地。

    由于警戒阵地的有效阻击,日军为了避免无谓的人员伤亡,被迫提前展开攻击队形加以攻击,虽然日军很快就扫清了前沿的全部警戒阵地,但就这片刻的耽误,却给了**充足的反应时间,**官兵已经及时从地底上到了地面阵地。

    日军的攻势很快就遭到了遏止,每前进半步都必须付出极大的伤亡。

    日军的重炮虽然摧毁了**构筑的几乎所有的地面工事,可倒塌的残垣断壁仍旧给**提供了绝佳的掩护,再加上无处不在、四通八达的地道网络,**往往可以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在意想不到的位置,每每令日军疲于应付。

    激战至上午十时,日军终于不支败退,旋即又是大规模的报复性炮击。

    不过**也不是傻子,早在日军拖离战场之前,他们也及时退入了地道,因此日军的炮击并没能对**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

    …………

    漫长的一天终于过去。

    在徐州上空盘旋了一整天的日军轰炸机终于飞走了,怒吼了一整天的日军重炮也终于消停了,整个世界突然间沉寂了下来!

    幽暗的地道内,老兵们或躺或坐,或吸烟或擦枪,从容镇定。

    少数新兵则显得神情亢奋,似乎还没从白天的激战中回过神来,他们的耳畔似乎仍然充啻着大炮的怒吼,子弹的呼啸还有鬼子兵临死之前的哀嚎,他们的眼前,也仍然还是那硝烟弥漫、断肢残躯漫天飞舞的恐怖景象。

    旅部电讯室里,嘀嘀嘀的电报声响成一片。

    角落里,赵欣怡正在紧张地整理她的战地日记,不远处,美国妞海伦正以无比羡慕的眼神看着她的这位中国同行,海伦也很想深入火线,只可惜岳维汉坚决不允,无论海伦使出何种手段,谩骂、色诱、威胁、软语相求,一概无效。

    赵欣怡忽然抬头,向海伦报以善意的微笑,海伦耸了耸肩,无趣地别过头去。

    赵欣怡笑笑,继续她的日记:激战竟日,我宝山旅之外围阵地岿然不动,日军先后发起六次集团冲锋,皆为我军所挫败。粗步统计,今日共击毁击伤日军坦克六辆,毙伤日寇两千余人,然我军伤亡也不小,单单刺刀营就伤亡过百,全旅伤亡更是高达六百余人!

    今天就写这里吧,拍完电报我还得连夜重返火线,我现在的位置是在最前线。

    再过两个小时,刺刀营就将向正面之敌发起夜袭,我将有幸随军行动,亲眼见证这次伟大的决死反击,明天上午,我将向大家发回最详尽最真实的战地报道,谨在此预祝我们可爱的**将士马到功成,旗开得胜!

第153章 巷战!

    宝山旅旅部,地下作战室。

    刘毅匆匆走了进来,向岳维汉道:“旅座,李玉龙要搞夜袭。”

    “我就说嘛。”岳维汉轻哼了声,道,“李玉龙这小子果然是存心的,刺刀营可是我们宝山旅的拳头部队,怎可能一天就丢掉半条街嘛?”

    徐州火车站可不是单独的建筑,站外原本还有繁华的商业区,只不过现在整个商业区已经全部废弃,剩下大量仓库还有楼房倒是个打巷战的绝佳场所,刺刀营故意弃守半条街,显然是为了把日军引进来,然后再跟日军打巷战。

    刘毅笑笑,道:“跟着旅座您久了,李玉龙他们都成人精了。”

    岳维汉摆了摆手,道:“你还别说,先让出半条街将鬼子的有生力量引进来,然后再跟鬼子打巷战不断地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这还真是个好主意。”

    “谁说不是?”刘毅点了点头,大声附和道,“如果两军拉到效外打野战,日军拥有绝对优势的大口径火炮,更有大量小口径曲射炮,既便是在两军缠战时也能提供火力支援,这样的话我军的伤亡绝对要超过日军。”

    说此一顿,刘毅用力挥舞了一下拳头,接着又道:“可如果在城区打巷战,小鬼子的火炮优势就将荡然无存,而我军战术灵活、反应快捷的优势就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前数月我们练的又是巷战和地道战,彼消此长之下,小鬼子肯定不是对手!”

    …………

    城东火车站,地下坑道。

    刺刀营所有排长以上军官已经全部聚集到了营部,十几个连排长往那一站,站在旁边的赵欣怡少校立刻就感受到一股杀气扑面而来,毫无疑问,这十几个连排长大多都是身经百战的铁血老兵,而且军龄绝对在五年以上!

    这在整个**战斗序列中是个奇迹。

    经历了华北溃败、淞沪溃败、南京之战以及徐州溃败之后,别的**部队的老兵数量已经非常之少了,倚为战斗骨干的连排军官也都很少有超过两年军龄的老兵,大多数军官入伍都还未满两年,或者就是刚从军校毕业的学员。

    既便是锐气尚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