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牛古董商-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之后才会动身。

    怎么说这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杨一眼终于要再次走出三间房,唐豆和杨灯又怎么会勉强,再说了,他们也需要为杨一眼夫妇安排好住处,这件事儿也不能太仓促。

    杨灯的暑假只剩下了最后两天,难得的,杨灯带着唐豆划着一叶扁舟在微山湖游玩了一会儿,其实主要还是杨灯到湖里去采一些微山湖特有的水产,准备腌制出一些来留给杨一眼夫妇日常食用。

    傍晚,两个人划着小船返回三间房,杨灯到厨房忙活着准备最后的晚餐,唐豆陪着杨一眼夫妇坐在庭院里的大槐树下聊天,通过二蛋这件事儿,杨一眼对唐豆的观感又拔高了一个台阶,按照现在的势头,他已经是拿唐豆当成自己的准女婿看待了。

    比较丰盛的晚餐刚刚摆上桌,院门就被人轻轻推开,二蛋爸一脸愧疚一脸感谢的拎着一个不大的包裹从门外走了进来,依次向杨一眼,杨灯妈妈、唐豆和杨灯问好。

    杨一眼不良于视,杨灯妈妈不利于行,唐豆把自己当成了半个主人,站起身迎上二蛋爸,沉声问道:“大哥,是不是二蛋的病情又有什么反复?”

    二蛋爸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有些欲言又止。

    杨一眼招呼二蛋爸:“二蛋爸,你还没吃吧,坐下来一起吃点,娃的事儿要是不急就坐下来慢慢说。”

    村里人朴实,二蛋爸虽然在外打工多年,可是本性却没有丝毫更改,他憨厚的点了点头。

    杨灯急忙又打来一碗米饭端来一个板凳放在饭桌旁,而她坐的小凳子也很自然的放到了唐豆板凳旁边。

第41章 宣德炉

    大家都坐好之后,杨一眼招呼二蛋爸吃饭,不过大家只是拿起筷子意思了一下,都知道二蛋爸此来必定是有事。

    二蛋爸扒了两口饭,放下饭碗又是向唐豆感激了两句,许诺欠下的钱会尽快还给唐豆。

    唐豆笑笑说道:“钱的事儿不急,二蛋的病现在怎么样了?”

    二蛋爸脸上又浮上了愁云,犹豫了一下说道:“医生说二蛋的病要想根治的话最好是做造血白细胞移植,哦,就是骨髓移植。”

    唐豆点了点头,对某些类型的白血病来说,骨髓移植确实是最好的办法,当然对于医学上的事情他也不懂,他跟绝大多数的病人一样,走进医院就把自己的身体完全交给了医生,就算是被人当了小白鼠也毫不知情。

    “大哥,是不是钱不够?还差多少?”唐豆也不想兜圈子,直接开口问道。

    二蛋爸愁眉苦脸的说道:“医生说,全套手术做下来,再加上后期的恢复治疗,恐怕还需要四十万左右。”

    四十万可不是个小数,前面唐豆已经为二蛋垫付了二十万元的费用,如果再加上这四十万那可就是六十万,估计二蛋爸就是开一辈子货柜车也还不上他这笔钱。

    唐豆只是微微顿了一下,就从一旁的挎包里掏出了支票本,笑了一下说道:“钱不是大问题,只要能把孩子保住了,花再多的钱都值。”

    钱还真不是什么大问题,最少对唐豆来说是这样的,跑到任何一个朝代随便捡点垃圾回来就能卖几千块钱,运气好一个物件就值几百万,几十万块钱在他眼中现在还真算不上什么。

    唐豆虽然有点当了冤大头的感觉,但是也并没有犹豫,谁让二蛋妈对杨灯一家有恩呢。

    面对唐豆即将支出这样一笔巨款,杨一眼一家全都沉默了,他们心中比谁都清楚唐豆为什么会这样做。

    看到唐豆拿起笔来要开支票,二蛋爸急忙伸手按住了唐豆,焦急的说道:“大兄弟,我不是要跟你借钱,你已经帮了我家太多了,我就算脸再大也不好意思再向你张嘴。”

    唐豆笑了一下:“大哥,我还是刚才那句话,只要孩子没事,花再多的钱都值,你就不用再跟我客气了,你要是实在觉得过意不去,你可以等孩子病好了以后慢慢还给我。”

    二蛋爸焦急的把面前的饭碗推开,把一直放在脚边的那个包袱拎了起来,放到了自己的膝盖上,三把两把解开包袱,露出了一个双耳三足巴掌大小的铜香炉。

    宣德炉?

    看到那古雅浑厚的造型,唐豆和杨灯的心中就是一动。

    宣德炉是明朝宣德年间铸造的铜香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红铜铸成的铜器,由宣德皇帝亲自督造,一共铸造了三千个,样式仿造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等名窑的瓷器款式,铸成之后陈设在皇宫的各处,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

    当然,这是说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宣德炉,是宣德炉的鼻祖,是极为罕见的,寻常百姓也是只知其名未见其形。

    如今人们看到的宣德炉大多都是后期仿制的,其中也不乏精品,尤其以明正德年间和清乾隆年间的仿品制作更为精美,也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

    不过到了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仿品无论是从品质上还是从器形上都与前期作品无法比较,也彻底沦为了普通的民间用品。

    二蛋爸将膝上那个宣德炉放到了桌上,望着唐豆说道:“大兄弟,我听说你是卖古玩的,你看我这个宣德炉值不值钱,要是值点钱的话我就抵给你。”

    这倒也是个办法,唐豆也不想让二蛋爸欠着自己这个人情,既然是买卖,那么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而且还可以解了二蛋爸的燃眉之急,何乐而不为之。

    唐豆笑笑,并没急着上手,而是望着二蛋爸说道:“这个主意不错,正好我店里还真缺少宣德炉。冒昧的问一句,大哥这个宣德炉是怎么来的?”

    问出处也是有讲究的,正经古玩行是不收脏东西的。

    二蛋爸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不瞒大兄弟,这个宣德炉是我跑车的时候在外省的路边买的,大家不都说收藏古董可以升值么,咱除了开车以外也没别的本事,就想着收藏个东西等将来二蛋上大学的时候拿出来卖掉。那天我正好遇到一个老农在路边卖这个东西,我买的时候这上边还都是泥巴呢,老农说是无意中从土里刨出来的。”

    听着二蛋爸的讲述,包括杨灯妈妈在内脸色都变得有些不正常了。

    唐豆咧了咧嘴,心中暗骂这个坑爹的全民收藏年代。

    杨灯更是不顾忌讳,伸手将二蛋爸面前的那个宣德炉拿了起来,翻过底部看了一眼,忍不住好看的眉头就皱成了一道小小的川字。

    看到杨灯的表情变化,二蛋爸紧张了起来,忍不住开口问道:“妹子,难道这个宣德炉有假?”

    杨灯欲言又止,正准备把手中的宣德炉递给老爸摸一下,唐豆急忙伸手抢了先,呵呵笑道:“我看看,我看这玩意不错,一上眼心里就透着喜欢。”

    唐豆津津有味的翻看着那个宣德炉,甚至从包里将放大镜和微型强光电筒都拿了出来,又是哈气又是用手指弹炉壁侧耳倾听,非常专业的样子。

    “不错,胎质细腻,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是个好物件。大哥,这东西我要了,你开个价吧。”唐豆笑呵呵的把宣德炉放在了自己的手旁,望着二蛋爸说道。

    “你……你真要了?”二蛋爸脸上喜色闪现。

    唐豆笑道:“当然。”

    这时杨灯张开了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唐豆不动声色的用膝盖撞了一下她,杨灯犹豫了一下闭上了嘴。

    二蛋爸犹豫了好半天,这才小心翼翼的望着唐豆问道:“大兄弟,你看这个东西值不值四十万?”

    唐豆呵呵的笑了起来:“大哥,这物件你要是只卖四十万那可就卖亏了,这样吧,这个宣德炉我给你六十万,不过我只开四十万的支票给你,至于剩余那二十万我可抵扣掉了,你觉得怎么样?”

    “好好,实在是太好了,就算大兄弟不说,那二十万也是要还的。”

    唐豆一笑,开了一张四十万的支票递给二蛋爸,二蛋爸连饭都没顾得吃,连夜赶到余州去了。

    二蛋爸走了,杨灯终于忍不住小声嘀咕道:“这个造假的也太不专业了,连省一德都不知道竟然就敢仿造宣德炉。”

    古玩行里的人尽人皆知,宣德炉底款的德字心上没有一横,故而有省一德之说。

    唐豆又用膝盖碰了一下杨灯,拿起那个宣德炉翻过来指着底款冲着杨灯眨眼说道:“你再仔细看看,看走眼了吧,那是一道划痕。”

    杨一眼轻轻摇了摇头,沉声说道:“小子,别做戏了。这个炉子放到桌上的时候声音沉闷空洞,你伸指弹的时候更是充满杂音,应该这个炉子上的沙眼不少吧?如果今天这是一个局的话,你已经被套了。”

    看来什么事儿也瞒不过目不能视的杨一眼,唐豆暗暗给杨一眼挑了一个大拇指,微微一笑说道:“杨伯伯,如果今天这是一个局的话,在您有能力把那个孩子从生死边缘拉回来的情况下,您会不会心甘情愿被套一下?”

    杨一眼被唐豆问住了,推己及人,如果把自己换在唐豆的位置,自己会不会心甘情愿掏出这六十万,而且事后人家还不会知道是自己帮助了他们?

第42章 深入了解一下

    又到了离别的时候,杨灯的眼眶有些湿润,在母亲的催促下这才依依不舍的坐到了车上。

    另一旁,杨一眼板着唐豆的肩膀,使劲捏了一下,沉声说道:“小子,我把灯交给你了,你要是敢欺负她老子饶不了你。”

    唐豆哪会不知道杨一眼这话里代表的是什么意思,除了忙不迭的应着以外,就会咧开大嘴傻笑了。

    上车,大切诺基消失在深深的芦苇荡里。

    杨一眼扶着杨灯妈妈的轮椅,空洞的眼睛望着汽车消失的方向,低声说道:“这小子人品不错,咱们也该放心了。”

    杨灯妈妈轻轻的拍了拍杨一眼的手:“你想好了,真的打算要到金陵去了?”

    杨一眼点了点头:“哪怕你的腿只有一线希望,我也想要去试试。”

    杨灯妈妈莞尔一笑,她知道杨一眼虽然看不到,但是会知道自己笑了。

    做了一辈子夫妻,杨灯妈妈哪会不清楚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杨一眼自己一颗对古玩执着的心,不过杨灯妈妈自然不会将这话说出来。

    这个死老头子能够低下头来接受别人的帮助,已经是顽石点头的事情了。

    虽然杨灯妈妈觉得唐豆和杨灯挺般配的,可是在她心中依旧觉得女儿受了委屈,如果没有她和杨一眼拖累,唐豆和女儿走到一起那才是真正的完美。

    路过余州的时候,唐豆和杨灯特意到附属二院探望了二蛋,二蛋依旧住在重症观察室,二人只见到观察室外等候的二蛋夫妇,一番让人流泪的感激之后,唐豆询问了一下二蛋的病情,得知正在为二蛋骨髓配型,结果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出来。

    唐豆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二蛋夫妇,叮嘱他们有事情一定要记得给自己打电话,这才与杨灯驶离了余州。

    这一次来去匆匆,几次路过余州都是蜻蜓点水,连走马观花都算不上,令唐豆多少有些遗憾。

    余州是苏江省的第二大城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汇之地,自古以来就有北国锁阴南国门户之称,是兵家必争之地,已经有超过两千六百年的建城史,被称为千年帝都。

    也正是因为这种厚重的历史沉淀,余州的古玩市场在全国古玩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唐豆原本打算返程的时候到余州古玩市场转转的,没想到发生了二蛋这件事情,如今也没有什么心情了。

    坐在车上,一直到驶上高速杨灯也没怎么说话。

    唐豆望着杨灯呲牙一笑,讨骂的喊道:“老婆,想什么呢?”

    果然,唐豆的称呼换来杨灯好大的白眼珠子,如果不是因为唐豆正在开车,估计杨灯肯定会发飙的。

    好一会儿,杨灯望着唐豆突然说道:“唐豆,我觉得我还不了解你。”

    大切诺基猛地一晃,唐豆急忙把车靠边停到了紧急停车带上。

    我靠,这话说的,这可是要分手的节奏呀。

    唐豆紧张兮兮的拉住了杨灯的小手:“老婆,我要是做错啥了你说出来,我改还不成么?”

    杨灯小脸煞白煞白的,半天才回过魂来,使劲掐住了唐豆的胳膊:“你吓死我啦,你会不会开车,一惊一乍的。”

    唐豆一脸的苦瓜:“你还吓死我了呢,你说你还不了解我,是啥意思?”

    “你这个笨蛋~”杨灯使劲拧着唐豆的胳膊,咬牙切齿的说道:“我说我还不了解你,是说你有的时候傻的可爱,有的时候又精明得让人捉摸不透。”

    唐豆咧开大嘴嘿嘿的笑了起来:“原来是这样呀,我还以为你要跟我分手呢。怎么样,你老公是不是比想象中的要优秀得多,你要不要再深入了解一下?”

    说着话,唐豆闭上眼睛把猪嘴拱了过去。

    杨灯小脸一红,使劲推开凑过来的唐豆,嗔道:“又开始没正经,快开车,还要赶回金陵呢。”

    唐豆摇头撒娇状:“不嘛,你吓了我一跳,你要补偿人家。”

    杨灯干呕了一下,伸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咯咯笑道:“恶心,快开车。”

    唐豆摇着头,猪嘴越拱越近,嘴里哀求着:“就一下,你都亲过我两次了,我还一次都没亲过你,这不公平。”

    杨灯小脸更红,慌张的张望着车外,娇羞万状的说道:“这是大白天呢。”

    唐豆嘿嘿一笑拉过半推半就的杨灯,啵的一声吻在了那对娇艳欲滴的红唇上。

    杨灯唔了一声,使劲推开唐豆,小脸跟被火点着了一般,红得发烫。

    唐豆心满意足,嘿嘿笑道:“你说的呀,晚上。”

    “谁说了?”杨灯惊慌的躲闪着唐豆的目光。

    这时,一辆长途大货车拉着长鸣从切诺基旁呼啸而过,副驾驶窗探出一个年轻小伙,满脸猥琐的冲着大切诺基喊着:“车震、车震、车震”

    “我震你妹。”唐豆把脑袋探出车窗冲着大货车背影骂道。

    大腿上猛地一疼,杨灯的小手使劲拧着一块肉转着圈,咬牙切齿的骂道:“都怪你。”

    唐豆大呼小叫的揉着被拧的地方,痛并快乐的重新发动了车子。

    车子驶上路,杨灯望着唐豆问道:“那个假宣德炉你打算怎么处理?”

    唐豆转头看了杨灯一眼,笑道:“我不是请了个毛爷爷像么,正好还缺个香炉,以后我每天给毛爷爷上柱香,孝敬孝敬他老人家。”

    杨灯苦笑着摇了摇头,要不说女人的心思是善变的呢,如果让她帮助二蛋一家,她绝对是一百个愿意,可是如果让她花六十万买一个一眼就是假货的破烂,她也是一百个不愿意。

    要说二蛋爸卖给唐豆那个宣德炉实在是假到不能再假的地步,连明清甚至民国的仿品都算不上,铜质粗糙,遍布沙眼,根本就是以翻砂法浇铸而成的,就这品相还有脸印上大明宣德的底款,估计制造这炉子的人本意可能就是批量生产供应老百姓烧香拜佛用的,没想到却被黑心的贩子当成了忽悠人的道具。

    在这个全民收藏的年代,其实最容易上当受骗的还不是二蛋爸这样对古玩一点不懂的人,他们一点不懂,所以也绝不会花大价钱购买他们自己也拿不准的东西,二蛋爸这个宣德炉就是花了五百块钱买的,估计要是再多的话骗子也就忽悠不到他了。

    古玩行中那些似懂非懂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藏家才是最大的消费群体,特别是那些事业有成附庸风雅学艺不精好为人师的二把刀,更是骗子眼中的肥羊,他们上当受骗一次可不是几百几千那么简单。

    杨灯沉思了良久,才望着唐豆说道:“好吧,我承认你的思想境界比我高,你是雷锋,我做不到拿出这么多钱买假货还买得心安理得的程度。”

    唐豆一笑,伸手握住了杨灯的手,把她的手拉过来放在排档器上,自己的手覆盖在她的小手上面,轻轻摩挲着笑道:“我不是说了么,我来钱容易,总要花在一些值得花的地方。”

    杨灯翻了唐豆一眼:“你以为你总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杨灯确实是挺佩服唐豆的运气的,捡漏捡了件宋汝窑的笔洗,自己跟着他又捡了玉石陈的翡翠葫芦,这两件东西就卖了一千多万,可是,这毕竟是偶然的,有些藏家一辈子恐怕都捡不到一次漏,向唐豆这样连续捡了两次漏的已经是传说中的事情了,怎么可能还会捡到第三次第四次?

    唐豆呵呵一笑,吃着小手的豆腐,满脸臭屁的说道:“我这人的运气一向不错,搞不好哪天还能捡到一个大漏,不信咱就走着瞧。”

    “切”,杨灯送给了唐豆一个白眼,小手却翻了过来,跟唐豆的五指扣在了一起。

第43章 叫什么来着

    中午过后,唐豆驾车驶下绕城高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