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牛古董商-第3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楚抗秦?

    熊完狼子野心,比秦始皇一个稚子更为可怕,联楚抗秦等于是与虎谋皮。

    齐国就不用想了,而联燕抗秦则根本就没有意义,跟燕国联盟,等于赵国成了挡在燕国与秦国之间的一张挡箭牌,燕王喜自然是喜闻乐见。

    这么多年来,秦赵之间战争不断,在赵国推行胡服骑射最为强盛的时候,依旧无法奈何得了强秦,究其原因,基本都是因为燕国在后牵制所致。

    赵人攻秦,燕人必定伐赵,在背后做小动作。

    赵人伐燕,却又要担心秦国攻伐,不敢尽全力。

    赵国君臣一筹莫展,最终还是老将廉颇一锤定音。

    如今邯郸与秦近在咫尺,等于是睡榻之侧盘踞虎狼,随时都有遭到虎狼吞噬的危险,与其这样,不如孤注一掷,全力攻打燕国,只要能灭掉燕国,移都于蓟,方可保得赵国平安。由李牧领代郡十万兵先行,廉颇自领二十万军监视秦国动静,若秦国对赵国伐燕并无反应,廉颇则分兵支援李牧,争取一战消灭燕国,移都于蓟,这也是赵国险境求生的唯一办法。

    公元前247年四月,李牧攻伐渔阳,与燕王喜交战于蓟。

    秦国境内一片平静,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在故魏、故韩所在的河内郡、三川郡推行黔首自食田,又辟清河郡、东郡,同样施为,根本不理会赵国的伐燕之战。

    廉颇试探着抽调部分兵力支援李牧,秦国依旧没有任何反应,依旧在遵循着他们制定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按部就班的推行。

    廉颇大喜,分兵十五万亲自领军直扑渔阳,两路大军合一,昼夜不停攻伐渔阳。

    燕军大败,燕王喜死于乱军之中,太子丹率领余部降赵,赵孝成王册封太子丹为襄平君,发落至苦寒之地,燕国灭。

    公元前247年岁中,赵孝成王弃邯郸故都,移都于蓟。

    战国七雄,迄今为止只余秦楚赵齐四国。

    公元前247年岁末,楚国四十万军出莒城攻齐,齐不敌,向秦求援,使者在咸阳蹉跎数月不得见秦始皇帝,齐王建弃临淄退守即墨,与楚军僵持数月,粮尽,以人为食。

    次年,即墨城破,楚王熊完下令屠城,即墨城中十万齐人屠杀殆尽,齐王建被五马分尸而死,国相田单自饮毒酒身亡。

    齐国亡,战国七雄只余秦楚赵三国,形成三国鼎立之势,以亡掉四国的代价,换来了一个短暂的和平。(未完待续。)

第843章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悼襄王继位。

    悼襄王听信谗言,以廉颇年老为由,用乐乘替代廉颇执掌兵权。

    廉颇一怒之下在议政大殿上殴打了乐乘,乐乘狼狈逃窜,竟然躲到了悼襄王背后才免于继续被殴。

    廉颇告老还乡,率领亲信家将五百离开蓟城。

    途径邯郸故都,驻守邯郸的武安君李牧大开城门迎进廉颇,请进帅府吃酒,挽留廉颇,廉颇以返回故里为由拒绝了李牧的挽留。

    廉颇回到故里,却不料迎头见到笑呵呵的韩非。

    廉颇将韩非请进故宅招待酒肉,询问韩非不在秦国为何到此。

    韩非呵呵一笑,望着廉颇问道:“将军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大笑:“老朽年岁虽高,饭量却不会输你。”

    韩非笑道:“既然能饭,岂能告老?将军,悼襄王既然不容你,将军何不来我秦国共攘大举?”

    廉颇心动,却述说小秦始皇无争霸之心,连续数年各国征战不休,唯独秦国按兵不动不见刀兵。

    韩非哈哈大笑:“将军差矣,秦虽未动,却得韩魏二国,往投百姓达数十万之众。楚人多战,却只谋了齐国一地。赵国虽得燕国,却是苦寒之地,地广人稀,物产贫瘠。试问当今三国国力,哪一国能及得上秦国?秦国不动则已,一动则是雷霆万钧,横扫天下。莫非将军想要错过这叱咤天下的好时机么?”

    廉颇眉梢一挑,望着韩非问道:“左相的意思是?”

    韩非呵呵一笑,冲着廉颇说道:“将军,我们正在制定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我受公子和秦始皇帝委托,诚心前来邀请将军能够前往秦国共襄大业。”

    “公子?左相说的可是咸阳别宫中的那位?”廉颇望着韩非问道。

    韩非呵呵一笑点了点头:“正是那位,临行之前公子还特意叮嘱在下,务必要将廉将军请至咸阳。刚才在下询问将军老矣尚能饭否,就是公子令在下问询将军的。”

    廉颇哈哈大笑了起来:“老夫一餐能食三大钵,儿郎们,莫解行装,咱们跟随韩左相到秦国去饱食战饭。”

    史书记载,廉颇被悼襄王弃之不用之后,曾客居魏国,后来又被楚人迎到楚国为将,不过却再也没有什么辉煌的战绩。

    唐豆知道廉颇虎老雄心在,必定不甘心默默无闻的度过余生,因此在听闻赵王以乐乘取代廉颇的消息之后,就动了说服廉颇投效秦国的念头,而韩非口才天下无比,而且又身居要职,正是前去游说廉颇的最佳人选。

    就这样,行装未解的五百亲信家将又跟随着廉颇踏上了前往秦国的路程,而此时,咸阳别宫内的唐豆确实也在为秦国制定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秦国的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只有一个主题:统一中原,建立一个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经过将近四年的和平发展,秦国的富裕早就已经不是赵楚两国所能想象的了。

    赵楚两国都知道秦国在大量栽种一种叫做玉米的新生作物,粮食产量高得吓人,某些县里竟然建造起了五万石的粮仓储存粮食,更加骇人听闻的是,秦人在饲养战马的时候,竟然在战马的草料中也添加了粮食,使得战马膘肥体壮,远胜于一般的战马。

    赵楚两国也想方设法搞到了一些玉米种子,但是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大面积耕种的地步,不过就算如此,粮食问题也已经不再是赵楚两国最担心的问题了。

    这四年中,秦国还大兴水利工程建设,先后建成了郑国渠、完善了都江堰,增强了关中和巴蜀等地防洪灌溉能力,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这四年中,秦始皇还大力促进商业发展,贸易活跃,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和进步,最为重要的是铁器的应用得到了普及,被广泛用于工农业。

    经过四年,小嬴政也已经长大成了一个十四岁的壮硕少年,不过他却依旧像以前一样依赖唐豆,这令唐豆非常的头疼。

    此时小秦始皇正赖在唐豆身边,笑嘻嘻的冲着唐豆说道:“师父,廉颇如果真的同意来秦国了,那我该给廉颇安排个什么职位好?”

    唐豆没好气的屈指在小秦始皇的额头上弹了一下:“你是皇上还是我是皇上?这种事儿自己决定。”

    小秦始皇嘿嘿笑着搂着唐豆的胳膊:“师父,廉颇虽老,但是作战经验丰富,我想委以廉颇参军之职,辅佐蒙骜,你看行不行?”

    唐豆望着小秦始皇,宠溺的伸手揉了揉他的脑袋,摇了摇头说道:“政儿,你已经十四岁了,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用不着什么事情都来问我,师父不可能扶着你走一辈子。”

    小秦始皇泄气的低声哦了一句,唐豆一笑说道:“你刚才安排的不就挺好么,廉颇的价值就在他的经验上,人尽其长,物尽其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所在,作为你,只需要发现别人的长处,并把他摆在合适的位置上,那样你就会获得成功。”

    小秦始皇眼睛一亮,低声重复了一句:“人尽其长,物尽其用。师父,我明白了,这和你跟我说过的上人劳人、中人劳智、下人劳力有异曲同工之妙。”

    唐豆呵呵一笑:“触类旁通,不错……”

    唐豆话还没说完,大殿的门被推开,已经出落得如同出水芙蓉一般袅袅婷婷的皓月公主快步走了进来。

    看到皓月公主红红的眼圈,唐豆心紧了一下,急忙站了起来:“皓儿,怎么了?”

    皓月公主哇的一声哭着扑到了唐豆怀里:“公子,先王他,归天了。”

    唐豆楞了一下,诧异的问道:“异人死了?”

    皓月公主趴在唐豆肩膀上使劲点着头,唐豆愣了片刻,急忙望向一旁的小秦始皇。

    异人不过三十几岁,按照史书记载的内容分析,异人极有可能是死在吕不韦的毒害之下,可是如今吕不韦早就被自己铲除了,异人也早就已经移居雍城,不再过问政事,想必他应该过得非常悠闲才是,怎么会突然暴毙呢?

    异人死了,小秦始皇的脸上并没有露出丝毫的伤感,他只是楞了一下,即对唐豆说道:“师父,我回宫了,要跟娘商量一下怎么处理父王的后世。”

    唐豆咧了咧嘴,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这孩子也太淡定了吧,爹死了,竟然连一滴眼泪也没落下?

    看着小秦始皇大步走出宫殿,皓月公主抽泣着说道:“政儿真是可怜,从出生就没有在哥哥身边生活过,如今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了……”

    唐豆恍然,小秦始皇跟异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感情,他带着赵姬嬴政回到秦国之后,异人跟嬴政也不过是短短几个月的相处,相较起来,异人跟小秦始皇在一起的时间恐怕还不如跟自己这个师父在一起的时间长,这也就难怪小秦始皇跟他没有什么感情了。

    唐豆叹了口气,当初自己保异人三年不死,后来铲除了吕不韦,原本以为异人必定可以活到寿终正寝的,没想到如今只是过了四年,异人同样还是死了,看来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异人的寿命也就是到此为止。(未完待续。)

第844章 换鼎

    秦始皇为异人举行了隆重的国葬,楚国赵国均派出了使节前来吊唁。

    如今战国七雄仅剩秦楚赵三国鼎立,小摩擦不断,大战事却还没有发生,三国都在寻找一个微妙的平衡。

    异人过世,并没在秦国引起太大的反应。

    其实秦人对于异人的印象并不深刻,只知道他在赵国做了几年质子,返回秦国后也没有什么建树,继位秦王也只是几个月的时间,然后神龙出世就将王位传给了年方十岁的幼子嬴政,如今异人过世,除了有限的几个人之外,并没有多少人感到悲切。

    不过异人的葬礼依旧是办得轰轰烈烈,并未因此而打一点折扣。

    出殡之日,唐豆一身素服出现在灵堂,嬴政赵姬皓月公主等人见到唐豆亲自前来,情不自禁嚎啕大哭。

    唐豆在异人灵柩前四鞠躬,献上花束。

    赵姬邀请唐豆后堂叙话,唐豆叹了口气,跟随赵姬进入后堂,随后秦始皇出来,将韩非、蒙骜、李斯、王翦以及皓月公主几人都招呼了进去。

    秦国文武大臣不识唐豆者众,有人嗔怒唐豆在先王灵前竟敢不拜,向人询问这狂妄小子是何方神圣。

    有知晓者急忙告诫噤声,低语:“咸阳别宫”

    闻听之人无不色变,更有胆小者已经吓得浑身颤栗了起来。

    咸阳别宫居住何人早就已经不是一个秘密,就连权相吕不韦都因擅闯咸阳别宫而被斩了,而且当今当权的几人无不与咸阳别宫联系密切,更有人传出这位神秘的咸阳别宫主人根本就是上界下凡的神仙,是专程下界来庇护秦始皇帝的。

    或真或假,总之就是一句话,咸阳别宫之主绝对不能招惹。

    一刻钟后,唐豆飘然离去,被人目睹来到此地,他自然不会施展瞬移回到别宫,省得又多出来一些鬼怪乱神的猜测。

    随后,异人出殡吉时已到,嬴政扶柩而出,文武百官步行跟随,咸阳百姓空城而出送葬,场面恢弘壮大,令远观的唐豆都暗暗咂舌。

    异人出殡都已经是如此了,等到将来秦始皇那一天的时候,场面岂不是更加壮大?

    三日之后,嬴政在王宫设宴招待赵楚两国使节,感谢赵王楚王遣使前来吊唁,然后各修国书一封,着二使带回。

    楚王熊完看罢嬴政的国书之后,蹙着眉头将国书递给黄歇,开口问道:“春申君,你看这个小娃娃这是何意?”

    黄歇接过国书细细的看了一遍,笑着说道:“他想以二十万石玉米跟我们换取齐鼎,呵呵,不管他这是何意,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熊完奇道:“为何?”

    黄歇笑道:“我们楚国地大物博,可是粮草却是一直困扰我们多年的头等大事,究其愿意,无非是南方多涝,谷粟产量不高所致。去年我们有几个地方试种了秦国玉米,亩产竟然达到千斤,秸秆更可饲养家畜。这玉米可是个宝呀,如果我们能及时得到秦国这二十万石玉米,马上铲去地里的秧苗改种玉米,一季收成下来,要胜过三四季的收成,只需一年,我们将不会再为粮食担忧,等到我们粮草充沛了,以我楚国国力,谋秦虽然要费些周章,可是,若想兼并赵国,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等到我们兼并了赵国,就可以拥有百万之师,到时候谋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熊完楞了一下,眼中闪过戾色:“若我有百万雄师,必定要杀进咸阳鞭打那小娃娃一雪前耻。”

    黄歇深有同感的叹了口气,他知道熊完耿耿于怀的就是被秦国一座空营吓退伐齐二十万大军之事,而他同样也不能忘却伐魏之战。

    这两笔仇是一定要报的。

    黄歇冷笑了一声说道:“我虽然没见过咸阳别宫中那人,却也似乎也听闻那人好收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似乎韩鼎、魏鼎都被那小娃娃送到咸阳别宫去了。”

    熊完呲笑道:“齐鼎不过就是一坨铜疙瘩罢了,用一坨铜疙瘩换取二十万石玉米,这买卖做得划算。如果小娃娃喜欢,我把楚鼎也跟他换二十万石粮食,等到咱们破秦那一天,楚鼎齐鼎不照样还是我们楚国的。”

    黄歇哈哈笑了起来:“大王,你莫非忘了还有禹定天下的九鼎和秦国的秦鼎?”

    熊完伸手拍了一下脑袋,哈哈大笑着吩咐道:“来人,给秦国那个小娃娃修书,就说我同意换了。”

    黄歇提醒道:“大王,莫忘了耕种时间,此事拖不得,如果这二十万石玉米来得迟了,我们可就赶不及这一季的收成了。”

    熊完呵呵笑着说道:“忘不了忘不了,我这就令人将齐鼎连同书信一起送往秦国,我不信那个小娃娃会吞了我的齐鼎。”

    黄歇笑了笑:“虽然说一个已经废弃的齐鼎不值得算计,可是咱们还是小心为妙,跟秦国交易的时候,最好把地点选择在秦楚边境上。”

    楚王熊完和春申君在笑谈秦始皇换鼎之事,王后李嫣嫣手托酒肉走进来,见二人笑得欢畅,不禁笑道:“好久没见大王和君上这么开心了,什么事情这么高兴?”

    熊完哈哈笑着冲着李嫣嫣招手道:“王后来得正好,本王正想招呼人打酒来贺呢。”

    李嫣嫣娇笑着将酒肉放到熊完和春申君面前,把盏为二人满上,熊完扯住李嫣嫣的袖子将她扯坐在二人中间,却把她推到了春申君怀里,笑着说道:“王后应该许久没与春申君欢爱了吧,本王的睡榻今天就让给你们两个,今晚咱们三人大被同眠可好。”

    李嫣嫣俏脸绯红的使劲拧了熊完一把,娇嗔的呼唤:“大王又要作践人家……”

    黄歇呵呵笑着揽住了李嫣嫣的小蛮腰,探头在李嫣嫣小脸上亲了一口,冲着熊完笑道:“跟大王同眠,恐怕又要被大王的鼾声搅得彻夜无眠了。”

    熊完抓着李嫣嫣的一只小手笑着说道:“春申君此言不实,你彻夜无眠当怪责王后才是……”

    史书记载,秦楚结盟,楚顷襄王将太子熊完和黄歇作为人质派到秦国,秦昭王将他们扣留了十年,两个人乃是患难之交。熊完继位之后,任命黄歇为楚国令尹,封为春申君,赐给淮北十二县的封地。

    熊完无后,黄歇为熊完进献了不少美女,虽然进献了不少,可是熊完却依旧无法令那些嫔妃怀上身孕。

    熊完焦躁,又不想令王位被其他人夺去,与黄歇密谋借腹生子。

    黄歇宠幸李园之妹李嫣嫣,李嫣嫣有了身孕之后,黄歇将李嫣嫣进献给熊完,熊完得子熊悍,也就是后来的楚幽王。

    黄歇之献李嫣嫣跟吕不韦献赵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熊完是心甘情愿戴帽子,异人是不知情罢了,不过吕不韦却也是白费了苦心,没想到自己撒下种子却没有生根发芽,赵姬的儿子嬴政跟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还有一点不同的是,李嫣嫣成为王后之后,依旧是与黄歇暗通款曲,有时甚至是在熊完的授意之下,故意‘赏赐’给黄歇的。

    宫廷之吟乱,由此可见一斑,一言带过,不再细表。(未完待续。)

第845章 秦王索鼎

    同样是收到秦始皇回的国书,赵王和楚王的心情却是完全不同。

    秦始皇在回书中恭贺赵国平灭燕国,恭贺悼襄王继位成为赵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