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牛古董商-第4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忌讳,我太忌讳了。

    我跟你进大营奉茶,那就是私通叛党,同样也是要杀头的罪名,就算我是当今驸马恐怕当今圣上也容不下我。

    看到桓温踌躇不前,唐豆了然的不再邀请,他呵呵一笑,冲着桓温说道:“桓大人既然不愿入营,在下也就有话直说了。在下有一事相求,还请桓大人答应。”

    桓温头皮发麻的望着唐豆说道:“唐王有话请讲。”

    桓温依旧跟唐豆称唿唐王,暗示他并不承认唐豆这位新晋的唐皇。

    唐豆微微一笑也不计较,望着桓温平和的说道:“桓大人,大唐与大晋同宗同祖,大家都是三皇五帝的后裔,我希望你我两国之间同仇敌忾,共同抗击胡狗。”

    这算是唐豆对桓温、对江南汉人发起的邀请了。

    桓温尴尬的笑了笑:“下官同样对胡狗恨之入骨,可是君命难违,如果圣上下令对胡人宣战,桓某必定身先士卒,率领儿郎们与胡狗浴血沙场。”

    唐豆一笑对着桓温点了点头:“我相信桓大人的爱国之情,我们大唐在江北作战,三面临敌,背托汉水。我不希望背后受到敌人的攻击,尤其是来自汉人兄弟的攻击,还请桓大人以及司马聃以大局为重。”

    桓温老脸一红,刚才他听闻唐豆自立朝廷,心中确实是电念一闪,冒出趁着唐豆羽翼未丰之际铲除后患的想法,却没想到被唐豆直言挑明了。

    桓温尴尬的咳嗽一声:“唐王请放心,你我同宗同祖,同室操戈岂非让胡狗笑话,我桓温绝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

    唐豆一笑把住桓温的手臂:“那样就好,我也相信桓大人不是不识大体的人。桓大人,你真的不要进大营喝杯水酒么?”

    桓温苦笑着推辞道:“唐王莫要害我背负上一个私通乱党的罪名。”

    面对桓温的直率,唐豆忍不住哈哈大笑着说道:“酒来,我要敬桓大人一杯。”

    佟冰婉托着早就备好的酒水飞快上前,唐豆亲自把盏为自己和桓温倒满酒杯。

    酒香四溢,桓温却是满嘴苦水。

    司马兴男上书给司马聃,极力劝说之下,司马聃竟然真的下旨册封唐豆为唐王,拜平虏将军,赐假节,领江北诸军。

    唐王是虚的,平虏将军是虚的,领江北诸军更是虚的,但是却等于承认了唐王的存在,而今唐豆不仅拒绝了司马聃的册封,更是自立朝廷,视朝廷于不顾。

    桓温感觉自己被架到了一个大火盆上,万一司马聃下令征讨唐王,那么他刚才给唐豆的一切承诺全都变成了笑话。

    饮罢杯中酒,放下酒杯,桓温冲着唐豆拱手道:“下官公务繁忙,就不多打扰唐王了。”

    渡江而来,刚刚上岸没说两句话就托辞离开,唐豆对桓温的心态心知肚明,他微微一笑冲着桓温拱手:“送桓大人。”

    桓温转身,看到背后的二十艘战船,犹豫了一下,勐地转过身来望着唐豆说道:“唐王,甭管将来结果如何,你率兵在江北与胡人作战均令在下钦佩。在下此来带来二十船军需粮草,其中半数为当今圣上赏赐,半数为襄阳百姓攘助,委托下官带来赠予唐王。如今这二十船军需在下就留给唐王,助唐王一臂之力。”

    唐豆抱拳肃然道:“多谢桓大人和襄阳百姓,这份重礼我收下了,请大人返回襄阳之后代我向襄阳百姓致谢。”

    桓温摇头叹了口气,冲着唐豆抱了抱拳,转身大步走上来时战船。

    一旁的谢奕谢安兄弟已经停止了争执,谢安向佟冰婉讨过酒水,满斟一杯双手递给谢奕。

    谢奕注视着谢安,轻轻叹了口气,没有伸手接谢安手捧的酒杯,沉声说道:“你好自为之吧。”

    谢安冲着谢奕拜伏在地,双手高举酒杯,泪光朦胧的说道:“请兄长满饮此杯,代我在父母膝前尽孝。”

    谢奕盯着谢安,终于从谢安手中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掷杯于地,至于他是否用此举告知谢安一些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眼见谢奕转身跟随在桓温身后踏上跳板,谢安突然一把拉住身旁的佟冰婉,也把她拽得跪在了自己身旁,冲着跳板上的谢奕喊道:“请兄长告知父母,小弟已经为父母讨了一房儿媳,她是大唐的破虏大将军,她的名字叫佟冰婉。”

    佟冰婉没想到谢安突然发疯,她的一张小脸腾地一下涨红了起来,不过,她只是动了一下身子,却没有从谢安身边站起来。

    谢奕回头望了一眼谢安身边的佟冰婉,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好,好。”

    谢奕大步走上战船,桓温挥手命令开船返回襄阳,来时浩浩荡荡,回时却是孤帆独影,那二十船军需均留在了江北,桓温知道,这恐怕是自己唯一能为江北抗胡作出的一点贡献了,当今皇上司马聃只想苟安江南,根本没有进取江北之心,满朝文武也没有几个愿意跟胡人开战的。(未完待续。。)

第940章 第二道《杀胡令》

    唐王成立大唐的事情爆炸性的传播了出去,司马聃听闻桓温的汇报之后,只是笑着摇了摇头。

    在司马聃心中,这个所谓的唐王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一道《杀胡令》,一首《满江红》,为唐豆赢取了好大的名声。

    可是那又能怎么样?就凭你手底下那么几个女人还想自立朝廷?

    太儿戏了。

    桓温匍匐在地向司马聃请命:“臣愿领兵剿灭叛逆。”

    并非是桓温出尔反尔,在司马聃面前,他主动说出愿领兵剿灭唐豆,轻松一句话就洗脱了他与唐豆勾结的嫌疑。

    唐豆因为一道《杀胡令》已经成了千万汉人心中的民族英雄,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唐豆用兵?

    桓温不过就是这么一说罢了,他是司马聃的女婿,如何揣摩不透司马聃的心思。

    果然,司马聃挥挥手说道:“这个唐王甚懂如何蛊惑民心,一道《杀胡令》甚至连朕都坐立不安。如今这个唐王民望甚高,如果咱们对他出兵讨伐必定会触犯众怒。只要他不渡江南下,且由着他折腾好了,我估计用不了两个月胡狗就把他灭了,如果他渡江南来,咱们也就有了说辞,到时再动手也不晚。”

    桓温匍匐在地恭维道:“父皇圣明。”

    司马聃笑笑抬手道:“你起来吧。那二十船军需送给他,也表明了咱们的抗胡决心,这件事儿做得不错,朕不会怪责你。不过朕怎么听到坊间有人传说这个唐王是天上的仙人下凡,你见过唐王,他是否真的是天上仙人下凡?”

    唐豆带领着数千女子一路南行,最后追随者达到了万人之众,途中遇到大小战斗无数,唐豆鬼魅般的身影自然被不少人见到,而且谢安那些兵卒以及那些女兵们装束古怪,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犹如神助一般。虽然她们并没有刻意宣扬唐王乃是上界仙人,可是她们也并没有故意遮掩,总之在朦朦胧胧间,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唐王的来,随着这些百姓渡江南下,这个消息也就被传扬开了。

    听到司马聃询问这件事情,桓温笑着说道:“父皇真相信这世上有仙人存在么?依臣所见,唐王这个仙人下凡恐怕就跟秦始皇帝神龙出世得水德而兴、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是一个道理。臣见过唐王两次,不过就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后生罢了。”

    听到桓温这么说,司马聃呵呵笑了起来:“莫说这个唐王倒是深蕴蛊惑民心之道,若是真被他发展起来,恐怕还真的会成为朕的心腹大患。”

    桓温笑着说道:“胡人可不是面泥捏的,就凭他那几百个女子,呵呵……他能否活过明天都令人堪忧。”

    司马聃忍不住哈哈的笑了起来。

    司马聃和桓温预料唐豆的大唐存活不了多长时间,可是桓温刚刚从健康返回襄阳,马上就接到一个令他膛目结舌的消息。

    短短二十几日的时间,江北唐王竟然率军收复了穰州、新野两地,如今大唐已经迁都穰州,国土面积比立国之初已经扩大了数倍,唐豆称之为解放区,而百姓们却称之为江北大唐。

    “这怎么可能?就凭唐王手中那点人,竟然可以攻取穰州和新野?”桓温目瞪口呆的望着谢奕问道。

    谢奕苦笑着望着桓温说道:“大人,你不知道唐皇这一道《杀胡令》的号召力有多大,如今襄阳城中最少已经有上千人渡江北上响应唐皇号召,就连军中也有不少人偷偷熘过江,投到了唐皇麾下。”

    桓温敏锐的注意到,谢奕现在已经以唐皇来称唿唐豆了,看来唐王的号召力已经影响到了他身边的人。

    谢奕望着桓温接着说道:“咱们汉人向来就不缺乏英雄好汉,只是缺少一个引子。如今,唐皇这道《杀胡令》就是一道引子,把这些忍辱偷生的英雄好汉全都唤醒了。据报,野王太守张进、左卫将军王鸾、洛阳杜艾、叛臣王国、崔宣均被汉人所杀,这只是有名有姓的人物,名声不显被杀的胡人以及叛臣不计其数。”

    “王国、崔宣也被杀了?”桓温吃了一惊,这二人都是东晋旧臣,一个曾经是南阳太守、一个曾经是李炬长史,叛节投降了胡人的赵国。

    谢奕点了点头说道:“江北汉人虽被胡人屠戮几近灭绝,可是隐匿各处的汉人加起来恐怕也有上百万人,如今整个江北四处都有战事,唐河女子方氏在胡人府中为奴,她用一把柴刀一夜之间宰杀了那家胡人三十二口,将首级悬挂在府门之外。就连方城也曾一度被汉人攻陷,城中胡人被斩杀数千,余者越城而逃……”

    谢奕滔滔不绝的数说着,桓温倒吸了一口冷气,望着谢奕问道:“胡人有何反应?”

    听到桓温询问,谢奕叹了口气说道:“据说咱们汉人也战死了不少,有些地方胡人对汉人进行了清洗,但凡黄肤黑发者一概杀之。”

    桓温和谢奕正在谈论间,这是一名小将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冲着桓温抱拳说道:“大哥,江北传来消息。”

    襄阳与江北一水之隔,江北有何消息总是襄阳第一个得到。

    看清进来那员小将是桓温的二弟桓云,桓温急忙说道:“快讲。”

    桓云冲着谢奕叉手一礼,望着桓温说道:“大哥,江北刚传来消息,石遵效仿唐皇发布了《杀汉檄》……”

    “杀汉檄?”桓温谢奕二人脸色同时一变。

    桓云疾声说道:“石遵杀汉檄,胡人庶民杀汉人一人可得百钱或羊十只,有官爵在身者,杀一人进位一等,文可至太守,武可至牙门。”

    “糟了,江北汉人危矣。”桓温失声喊道,已经来不及咒骂胡人竟然拿汉人跟羊比较。

    谢奕皱着眉头说道:“就算石遵没有发布杀汉檄,江北汉人也如猪狗一般任胡人宰割。如今石遵发了这道杀汉檄,也许物极必反,反而令那些忍辱偷生的汉人不在隐忍。”

    桓温皱眉想了一下,轻轻点了点头,也许事情发展真的会如谢奕所料,江北汉人本来就已经没有了生路,如今就算为了保命,他们也得迫不得已拿起刀枪了。

    桓云接着说道:“大哥,唐皇同样又发布了一道《杀胡令》。”

    “唐皇又发布了《杀胡令》?”桓温吃了一惊,下意识的也跟随着桓云谢奕称唿起了唐皇。

    桓云傲首挺胸大声说道:“唐皇《杀胡令》:内外六夷,踏足中原者,斩!”

    听到如此威武霸气的《杀胡令》,桓温和谢奕二人忍不住同时吸了一口冷气。

    内外六夷,踏足中原者,斩!

    这道《杀胡令》,比之汉朝陈汤说的那句‘凡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毫不逊色,甚至更加霸气。

    桓温谢奕还在愣怔,桓云却向桓温抱拳正色说道:“大哥,我要渡江追随唐皇。”

    “什么?连你也要渡江?”桓温被桓云的话吓了一跳。

    桓云冲着桓温说道:“不仅是我,我们已经商议过了,三弟四弟五弟也要跟我一起渡江去寻唐皇,如今正是报国之时,风头不能都让谢安那小子一个人抢了。”

    “混账,你以为渡江是儿戏,那是要跟胡人拼命的。”桓温忍不住骂了起来。

    桓云冲着桓温咧嘴一笑:“你同意我们也去,你不同意我们也去,三弟四弟五弟已经备好船在江边等我了,我来就是告诉你一声,你就自己缩在襄阳做你的安南将军吧。”

    说罢,桓云转身大步流星而去,头也没回一下。

    桓温指着桓云的背影,气得手臂颤抖的连声骂道:“反了,反了,都反了……”

    桓温虽然是桓云的长兄,可是向来他也约束不了自己这个桀骜不驯的二弟。

    望着桓云大步离开,谢奕嘴角抽搐了两下,望着桓温说道:“大人,咱们是不是也该做点什么?”

    桓温楞了一下,急忙点头快步向书案走去:“对对对,我要马上拟奏折,将江北之事禀报皇上。”

    谢奕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鼻子,无奈的摇了摇头。

    我说的做点什么,可并非是给皇上写奏折……(未完待续。。)

第941章 杀奔长安

    江北穰城,空气中充满了血腥的味道。

    穰城,原本是东周时期的穰国,物产丰饶,国富民丰,后被纳入楚国,自五胡乱华始,穰城就沦为了羯族人的乐土,城中两万户汉人近十万人,唐豆收复这里时,城中仅余汉人不足五千。

    羯族人怕汉人造反,城中的青壮男子被羯狗屠戮殆尽,老弱幼小也被杀绝,仅留下了青壮女子服侍他们,供他们淫乐、食用,到唐豆带领谢安司马瑶等人解放这里时,城中幸存下来的汉人女子已经不足五千人。

    十万人被杀的仅剩下了不足五千人,其中血泪罄竹难书,幸存下来的这不足五千女子,每一个身上都背负着血海深仇。

    可是,就是这五千女子,在唐豆攻克穰城之后,竟然在一夜之间斩胡首三万,如今城外胡首堆积如山,就算如此,依旧难消女子们被灭家受辱的仇恨。

    大仇得报,女子们匍匐在破损的城门楼前,向着伫立在城门楼上的唐豆等人痛哭膜拜。

    司马瑶望着唐豆咬牙切齿的问道:“王,咱们下一步往哪儿杀?”

    现在司马瑶心中只剩下了一个字,那就是……杀、杀、杀,杀尽胡狗,还我河山,救我姐妹。

    唐豆眼睛红红的望着城门楼下衣不遮体的女人们,毫不犹豫的说道:“长安,兵贵神速,你们休息一下马上出发前往长安,平定长安之后咱们东进洛阳,直扑邺城,不能再让江北的汉人多受一天的苦了。”

    “好,我这就去通知姐妹们马上出发。”司马瑶飞快的奔下城楼。

    唐豆转向谢安,开口商量道:“安石,你处事稳重,不如你跟在后方缓慢而行,安顿好我们一路解放的地区。”

    谢安听到唐豆要把自己留下马上急眼了:“唐皇,你走过之处胡狗尽绝,你可怜可怜我,就把战后安顿的事儿交给婉儿处理吧,她处事可要比我细腻,我愿带领儿郎们先行一步奔赴长安。”

    谢安话音刚落,一旁的佟冰婉已经不依不饶起来:“我是唐皇任命的破虏大将军,既曰破虏,怎能留在后方。”

    “我还是左丞相、护国大将军呢。”

    唐豆头疼的看着争吵起来的小两口,急忙挥手干净利落的说道:“冰婉善后,安石与司马瑶一起奔赴长安,你们要快一点,我先行一步。”

    唐豆并不想将逆转五胡乱华这段史拖太长时间,在这个年代的每一分钟,他的心都在滴血,如今他就是想以雷霆万钧的手段迅速结束这一段史,正如他所发布的第二道《杀胡令》所说:内外六夷,踏足中原者,斩!

    这句话并非唐豆原创,而是出自那位被他一刀咔嚓了的石闵之口。

    石闵与羯族人反目之后,发布的第一道杀胡令即是:内外六夷,敢称兵仗者斩之。

    唐豆对这道杀胡令做出了修改,什么敢称兵仗者斩之,还要等胡人拿起兵刃来你才杀么?只要他敢踏足中原,管他为何而来,一概杀之,最少在这个时期,中原境内的所有胡人都该杀。

    唐豆对石闵(冉闵)杀胡令的更改更加霸气,更加符合现在中原的现状,胡人都是食人的狼狗,对这样的畜生就不能有一点心慈手软。

    听到唐豆马上就要飞走,谢安急忙一把拉住唐豆,一脸哀求地说道:“唐皇,你给我留几个,长安那么大,你一个人怎么杀得过来,要不你跟我们同行吧……”

    唐豆拿开谢安的手,黑着脸说道:“咱们每多耽搁一分钟,就会有无数汉人兄弟姐妹遭到胡狗的屠戮,你们一路行来,遇到小股羯狗尽可歼之。注意安全,莫要给我添麻烦。”

    谢安苦着脸松开了唐豆的胳膊,他知道唐豆说的是事实,随着《杀胡令》和《杀汉檄》的出现,汉胡已经是水火不容,就算是平民百姓只要见到异族,为了自保也会拼死杀死对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