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牛古董商-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豆本来还举棋不定要从苏东坡获得的这些宋神宗赵顼赏赐中挑选什么带回去。这一回也不用考虑了。

    当然。唐豆绝对想把宋神宗赵顼赏赐给苏东坡的这些宝贝全都带回去,可是那样做也忒不厚道了,还是等苏东坡当上工部尚书之后再徐徐图之吧。

    唐豆嘿嘿一笑,将这个他已经基本确定是哥窑的八棱贯耳尊轻轻放下,冲着一旁的苏澔说道:“和仲兄正忙着修书,我就不多打扰了,等回头你跟和仲兄说一声,就说我把这只尊给拿走了。”

    苏东坡字子瞻。又字和仲,不过非亲近之人却只是称呼苏东坡的第一个字。只有关系非同寻常的亲近之人才会称呼苏东坡为和仲,唐豆童鞋当然是属于跟苏东坡关系非同寻常的人之一。

    苏澔听到唐豆要这只尊,急忙开口说道:“伯父已经吩咐过了,先生尽管取用就是。我这就帮先生找个箱子装起来,敢问先生尊府在何处,在下把这只尊给先生送到府上去。”

    唐豆呵呵一笑:“不必子风相送了,你就帮我把它装起来就好。”

    苏澔急忙找来一只木箱铺好锦垫将那只尊放进去,唐豆抱起箱子,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噔的一下子穿越回了空中别墅。

    返回别墅之后,唐豆又瞬间往返远古时期,等到他抱着木箱再次出现时,手中的木箱已经变得古意怏然了。

    瓷器虽然无需做旧,但是装着瓷器的木箱和铺设的锦垫却需要做一下,不要轻视了这些细节的辅助作用。

    唐豆压抑着自己的兴奋打开木箱看了一眼,换好衣服抱着木箱直接下楼开车返回了秦淮河畔的那处宅子。

    唐豆抱着木箱进入大宅,直接向秦彦培等人居住的院落走去,在经过院中园的时候,见三位老爷子正坐在碧波湖畔的八角亭里品茶聊天,急忙一脸笑意的走了过去。

    远远的,周老就见到唐豆抱着木匣兴致冲冲的样子,忍不住冲着秦彦培和杨一眼呵呵的笑了起来:“秦院长、名远,估计这小子又收到什么好物件拿过来献宝了。”

    秦彦培抬头望向正走来的唐豆,笑道:“估计差不了,这小子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唐豆嘿嘿傻笑着远远就打起了招呼:“外公好,杨伯伯好,师父好。”

    “小子,是不是又收到什么好物件了?告诉你说,如果低于那枚福禄寿财花纹钱的物件你最好还是甭拿出来丢丑。”周老呵呵笑着说道。

    唐豆笑道:“嘿嘿,这物件估计师父你以前也没见过。”

    “哦?”周老来了兴趣。他知道自己没见过的古玩多了去了,可是能够让这小子兴奋成这样的东西,估计可能又是一件国宝级的宝贝。

    一旁的杨一眼眉梢一挑,冲着唐豆说道:“是什么东西?拿过来。”

    唐豆献宝一般小心翼翼的木箱放在了石桌上,伸手打开,开口说道:“是一只八棱双耳尊。”

    瓷器类是古玩中流传最多的品类,流传至今的精品多出自于宋代五大名窑和清三代名窑,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也不稀罕,如今唐豆竟然跟周老说估计他以前也没见过,估计这只八棱双耳尊的来头恐怕也不简单。

    唐豆把箱盖打开,把早就已经准备好的手套放大镜分别送到三老手中,乖乖的站在一旁等着三老上手鉴定。(未完待续。)

    ps:  感谢lkkspp朋友的588打赏,鞠躬。

    感谢其他朋友的点赞支持,鞠躬。

第155章 一只小蝌蚪

    【补上保底更新,拼命码字中,还欠着月票一更和1200均订一更,大家千万不要催,鞠躬】

    又是杨一眼先上手,看来,这不仅仅是秦彦培周老二人对杨一眼眼睛盲了的照顾,估计在杨一眼眼睛没有盲之前,秦彦培和周老都已经默认杨一眼的鉴赏水平要高过他们二人,因此才会自觉的分出主次。

    杨一眼戴上手套将那个八棱双耳尊捧到自己膝盖上,细细的抚摸了一遍,甚至还捧起来凑到鼻子前闻了闻,微微点了点头说道:“看器形仿的是秦代青铜尊的风格,应该是北宋的物件。瓷质细腻,物件上没有丝毫烟火之气,估计不会有贼光,应该是老东西。可惜了,就是无法看到釉色和底款。”

    一旁的周老早就凑了过来,此时低声说道:“是素白底釉,图饰是垂柳飞燕。”

    杨一眼点了点头,只能在脑子里脑补手中的八棱双耳尊样子,叹了口气将尊小心翼翼的放到了石桌上。

    眼睛瞎了,好多宝贝已经不能亲眼得见,更无法说得更加详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周老和秦彦培谦让了一下,秦彦培将尊拿到了自己面前,翻转尊口看了一下底款,补充道:“底款是大宋元丰元年,是宋神宗赵顼时候的官窑器。”

    秦彦培眼睛突然一亮,伸手拿起石桌上的十倍放大镜凑了上去,口中惊咦道:“竟然是铁足。”

    “什么?”一旁的杨一眼和周老都惊呼出声。杨一眼更是出口道:“彦培,你可要看仔细了。”

    吃惊之下,杨一眼竟然直呼岳父老子的名字。只是人们都没有留意到这些,只有一旁早就对这个尊心中有底的唐豆忍不住咧了咧嘴,暗想假如自己回头跟杨一眼直呼名远,杨一眼会不会拿拐棍抽自己?

    这时的周老也顾不得许多,手中拿起放大镜凑到了尊口,和秦彦培两个人一个看尊底一个看尊口,也是惊呼出声:“果然是紫口。”

    秦彦培和周老的神情都变得激动了起来。秦彦培双手微微颤抖的放稳了八棱双耳尊,低声重复道:“紫口铁足,紫口铁足。”

    一旁看不到的杨一眼已经不耐烦的开口催促道:“快看一看是不是金丝铁线。还有器身上的图饰有没有浮雕感。”

    “有,都有。”周老肯定地说道:“是最珍贵的大器小开片形成的金丝铁线,图饰宛如浮雕,层次分明。再加上紫口铁足。这,这是一件传说中的哥窑瓷器呀。”

    杨一眼在一旁说道:“也不一定,清三代官仿窑和清晚期都曾经仿造过哥窑瓷,金丝铁线和紫口铁足也曾经仿造成功过,我曾经就见过一件清三代的仿品,仿造的官窑瓷几乎可以乱真。”

    唐豆在一旁咧了咧嘴,心说,这个尊可是我从北宋拿回来的。清朝的物件能出现在北宋么?

    但是唐豆这个话却是只能闷在自己心里,永远也没办法说出来。

    金丝铁线是指发生在瓷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

    釉面开裂原本是瓷器烧制过程中的缺陷。后来匠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有意识地让它产生开片,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残缺美。而传说中哥窑瓷的釉面开裂最为美丽,由于哥窑烧制瓷器所用的土含铁量较高,釉面开裂后露出的瓷胎宛如金丝一般,被人们称之为金丝铁线。尤其是大器小开片和小器大开片形成的金丝铁线更是弥足珍贵。

    同样也是因为哥窑用土含铁量较高的原因,在烧坯时发生了氧化,瓷器胚胎呈紫黑铁色,瓷器没有涂釉的底部就显现出瓷坯本来的铁色,因此被称为铁足。

    而瓷器釉彩较薄的口部则呈显出微微淡薄的紫色,被称为紫口,连在一起俗称紫口铁足。

    秦彦培闭目沉思了一下,睁开眼睛望着杨一眼说道:“名远,我听说你曾经收藏过几片哥窑碎瓷,除了金丝铁线和紫口铁足之外,哥窑瓷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没有?”

    杨一眼微微一笑,说道:“我确实是收藏过几片哥窑碎瓷,对哥窑瓷器也有一点心得,可惜呀,我现在无法亲眼目睹了。”

    秦彦培和周老两个人猛翻白眼,恨不得揪住这个老家伙狂扁一顿。

    我们谁不知道你现在看不到了,这不是问你有什么心得么,你这个老东西还卖上关子了。

    秦彦培更是无语,就差直接跟杨一眼摆出岳父老子的架子来了。

    杨一眼成功把两个老头憋出了火,哈哈一笑说道:“据我所知,哥窑瓷最主要、最奇妙、也是最令人称道的,是它釉色中的攒珠聚球,而且也是独一无二的,后人如何仿制都无法做到攒珠聚球的效果。”

    “什么是攒珠聚球?”秦彦培和周老不约而同的问道,他们虽然也是古玩行中的巨擘存在,可是却从未听说过攒珠聚球这个说法,估计这个说法也是杨一眼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

    这一回杨一眼不卖关子了,笑着说道:“哥窑瓷中之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般,满布在器物的内外壁上,我称之为攒珠。实际上真正哥窑瓷的釉内气泡不仅仅只是攒珠,还显现出一种比攒珠稍大一点的,是几颗小气泡凝聚而成,比珠大,我称之为聚球。真正的哥窑瓷有大小不同的两种气泡,其排列形式不是间杂错落,而是较为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聚球气泡比攒珠气泡数量要少得多,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内壁,像一个很厚的环。除了金丝铁线和紫口铁足以外,攒珠聚球是鉴别真假哥窑的重要依据,你们俩个仔细看看,这个尊上是否有攒珠聚球的气泡?”

    这一回连唐豆都手举着放大镜凑到了八棱双耳尊跟前,在十倍放大镜之下,釉面底下隐藏着的小气泡显而易见,果然跟一颗颗小水珠一般星罗密布。

    而正在观察尊内壁的周老突然瞪大了眼睛,低呼道:“秦院长你看这里,果然有一圈大些的气泡排成了一个圆圈,实在是太漂亮了。”

    杨一眼的眼角抽搐了一下,又抽搐了一下。

    这小子拿来的这件瓷器竟然真的是传世哥窑的瓷器。

    妈的,这个臭小子为啥不在二十年前拿给我看,这样的传世之宝我竟然没有办法一睹风采。

    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唐豆童鞋还是一只小蝌蚪呢。

    杨一眼突然后悔起自己当年的意气用事来,早知道在二十年后会遇到这个小子,而这个小子竟然能够源源不断的拿出来一些传说中的宝贝,自己当年是不是就该忍下一口气,留下双眼亲眼目睹这一件件国宝出世?(未完待续。)

第156章 利刃部队特种兵

    【庆祝均订超过1200大章加更,还欠一章月票加更,让老三休息一下吃完‘早点’再继续码字】

    三个老头似乎是怕这件国宝在外面被风吹日晒一般,小心的收拾起来拿回屋子里继续欣赏去了,

    唐豆被三个老头轰了出来,准备打电话约一下那位宝岛泉界的巨擘朱博年一起吃个午饭,那天朱博年买走那个赑屃的时候,唐豆曾说过登门拜访的话,朱博年也应了下来,而且他也想跟这些在业内享有盛誉的多接触一些,这样对他以后的发展也是大有好处的。

    唐豆刚掏出手机,接过电话就响了起来,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等了三声之后,唐豆接通电话:“你好,我是唐豆,请问你是哪位?”

    电话中传来一个男人硬朗的声音:“唐先生你好,我叫**,我们是秦中队长介绍过来的,我们现在已经到了金陵,请问你现在有没有时间?”

    原来是秦奋给介绍的保安到了。

    唐豆也没有想到秦奋的办事效率这么高,他呵呵一笑说道:“你们来了几个人?现在在什么地方,我去接你们。”

    “不必了唐先生,你告诉我们地址就好,我们自己打车过去。我们一共来了四个人。”

    唐豆一笑也不再勉强,将自己这处宅子的地址告诉给了**,自己则向门口走去,眼前有事,先不忙着给朱博年打电话了。

    唐豆站在门口等候了十几分钟。一辆出租车停在了门前,四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从车里钻了出来,两个魁梧一些。一个个头稍矮却是更加的精壮,另外一个则显得瘦弱了一些,不过双眼却显得更加有神。

    其中那个精壮的年轻人冲着正走下台阶的唐豆敬了一个军礼,开口问道:“请问您是唐先生么?”

    唐豆笑着迎了上去,自我介绍道:“你们好,我是唐豆,欢迎你们到来。你一定就是**了。”

    那个精壮的年轻人握住了唐豆的手,握了一下说道:“是,我叫**。他们三个分别是余常军、张勇盛和郭强。”

    余常军和张勇盛。郭强也举手敬礼然后跟唐豆握了手,唐豆笑着说道:“欢迎欢迎,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至于这敬礼么咱们以后就免了。来。我带你们去见一下我的家人。大家先认识一下,然后咱们再坐下聊。”

    **他们自然是没有异议,依次到车后尾箱中拿出自己的行李,依旧是跟在部队一样,四个人的行李都是军用行李包,看上去就跟刚退伍回来的一样。

    唐豆趁机将出租车钱付了,笑呵呵的带着四人走进了院子,一边走一边介绍着:“这是前院。有十几间房,有的时候我住在这里。现在也没住什么人,只有从京城来的三位朋友暂时住在这里,你们等一会自己挑选一下房间,随便住……”

    前院住着跟随秦彦培一起来的马梦清军医和他的助手江平,还有那位秦爱国派来的年轻军人。另外就是贺斌了,不过贺斌这时候赶回黄浦去安排唐豆那些拍品拍卖的事情,还没有回来。

    唐豆一次性就给了贺斌那么多的东西,可是贺斌却绝不会将这些宝贝都一次性的拿出来拍卖,他也要研究一下哪件拍品该上什么拍卖会,哪件拍品值得专门办一个专场拍卖会,哪件拍品应该私下里召集几位藏家过来交易,这里面的道道多着呢,反正这些事唐豆不懂,也不用唐豆操心。

    唐豆随手推开一间房子的房门,带着四人走了进去,说道:“你们先把行李放在这儿吧,等过一会儿咱们再回来安排,我先带你们转一转。”

    放好行李,唐豆带着**他们穿过院中园走到后面一进院落,边走边介绍着院子里的情况。

    其实不用唐豆介绍,**他们四人从进入这个院门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留意观察了,他们都是从秦奋担任中队长的二炮特种部队退伍的职业特种军人,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已经养成了先观察地势的习惯。

    二炮特种部队的正式名称是利刃特种部队,属团级编制,下辖特种作战中队、特种侦查中队等,与我军其它十一支特种大队在编制上存在很大差异。

    利刃特种部队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就连很多军事迷都不知道利刃特种部队的存在,这主要是因为利刃部队存在的特殊性。

    利刃特种部队主要负责核武器和导弹的押运、安全防卫等任务,责任重大。因此也就限定了选拔时的高标准和高淘汰率,能够进入到利刃特种部队的军人,无一不是军中的精英,人人都能适应海陆空三栖的作战要求,对于特种战术的要求也格外严格。

    利刃特种部队从未与我军另外的十一支特种部队同台较技过,但是其他那十一支特种部队的将士心里都清楚,利刃特种部队的战斗力在我国所有部队之中绝对是当之无愧排名第一的,毕竟他们守护的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武器。

    不过话说回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利刃特种部队的战士服役期虽然是普通战士的两三倍,可是终归也有退伍复员的时候,无论他们心中有多少的不舍,也只能脱下军装服从军队的安排。

    退伍之后的老兵除了能打能杀之外,甚至还不如普通人在社会中混得如鱼得水,大多不是忍气吞声的为人打工,就是扛起锄头回家务农。

    秦奋为唐豆挑选的这四个人都是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他知道唐豆这小子绝对不会亏待了自己这些曾经的兄弟。

    进入后院,秦彦培他们三个人还在房间里围着那个被他们命名为‘北宋官窑金丝铁线垂柳飞燕八棱双耳尊’的官窑瓷热议,而秦杰则在厨房里忙和着为这一大家子人准备午饭。

    唐豆带着**他们走进三位老爷子所在的房间门外,让他们稍候一会儿,自己走进屋冲着三个老头说道:“外公,杨伯伯,师父,我给你们介绍四个人,他们是秦奋介绍来的,以后就负责咱家这个院子的保安工作。”

    被唐豆打断,而且唐豆又提到了秦奋,秦彦培皱了皱眉说道:“秦奋搞什么鬼,住得好好的,非得要把这也搞成部队大院。”

    唐豆咧了咧嘴说道:“外公,是我请秦奋帮忙找来的。这个院子有些深,平常的时候我怕照看不过来。”

    秦彦培想到了杨一眼一家的情况,点了点头,望着唐豆说了一句:“你有心了。”

    唐豆笑了笑走出去将**等人带进来,分别作了介绍。

    **他们听闻秦彦培竟然是秦奋的爷爷,不由得肃然起敬,站成一排齐刷刷的给秦彦培敬了一个军礼,当然,也没有漏下周老和杨一眼二人。

    秦彦培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你们现在已经不是军人了,用不着再这么紧张,放松一些,以后就拿这儿当成自己的家好了。”

    秦彦培招呼着四个人坐下一起说了一会话,相互了解了一下,也就到了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