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牛古董商-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威和唐豆二人大步流星的赶来,常威进院看到院子里闹哄哄的样子,忍不住黑下脸大声呵斥道:“你们想干什么?”

    常威的一句话马上令那些鼓噪的工人们安静了下来,人们下意识的往一旁退避着,躲避着常威的目光。

    刚才是见到财宝时的一时冲动,现在常威的出现马上令他们想到了手中的饭碗。

    常威的助理抹着一头大汗飞快的跑过来,一脸兴奋的举起手中的一根金条冲着常威结结巴巴的说道:“常总……这个柴房中有个密室……密室里全都是金条……好多……”

    常威瞪了他一眼,劈手抢过金条,喝道:“又不是你的,你兴奋什么。”

    ‘咯噔’,助理闭上了嘴。

    谁见到这么多金条不兴奋呀?那可是金条呀。刚才要不是他极力拦着,恐怕这些工人们就会一拥而入哄抢了这些金条。

    常威黑着脸扒拉开助理,马上换上了一脸笑容,举起手中的金条看了看,呵呵笑着递给了唐豆,笑道:“老弟,你明知道这个院要施工了,还不提前把你藏的宝贝转移走,呵呵,我看你这是故意拉仇恨,想让我们羡慕嫉妒恨呀。”

    唐豆还不太明白常威的意思,他下意识的接过金条,刚要开口解释,常威已经伸手搂住了他的肩膀,拥着他向柴房门口走去,嘴里小声的说道:“兄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出土的任何文物宝藏都归国家所有,这些人虽然都是我带来的,可是也免不了人多嘴杂,你就说这些东西都是你自己藏的,等回头我拿点奖金把这些人的嘴堵住,你放心,出不了毛病。”

    原来常威转的是这个念头,唐豆呵呵一笑摇了摇头,也没有答话,抬脚向柴房里走去。

    关于老百姓在地下挖出宝贝来的归属问题唐豆倒是比较清楚,只是刚才他并没有转这个念头,钱对他来说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东西,也没有必要因为钱的问题被别人诟病。

    常威落后一步,冲着助理说道:“告诉他们都把嘴给我闭严了,谁要是不想干了就给我滚蛋。”

    助理心领神会,马上开始召集那些工人们。

    进入柴房,柴房中徒空四壁,只有墙面上那个残破的墙壁引起了唐豆的注意。

    唐豆信步走过去,这时常威和设计师也跟了进来,设计师在一旁表功般的解释道:“刚才在测量的时候,我发现这间屋子的实际使用面积比其他的几间柴房要小一些,计算之后,这间屋子比隔壁的屋子小了最少五个多平方,我就怀疑这间屋子里藏有暗室,于是让工人们把这堵后墙给拆开了一个洞,果然在这后面发现了一个密室,密室中有一条通道,直通地下,我跟方助理还有几个工人下去看了一下,下面还是一个密室,密室中堆放了好几个大箱子,我们打开一个就发现这些金条了……”

    弯腰顺着破墙洞钻进密室,那个设计师早已殷勤的打开了手提的电瓶矿灯,密室中登时明亮了起来,只是密室中充满了潮湿的腐烂气味。

    密室中果然有一条台阶直通地下,密道的台阶和墙壁都是青砖垒砌的,由于潮湿的缘故,青砖上透出微亮的水渍,有不少地方生长着密密麻麻麻的苔藓,显然已经是有些年头了。

    密道不宽,只有一米多宽,并肩走两个人都很困难。

    常威从设计师手中接过矿灯,向密道中照了下去,很容易就看到了台阶下的地面,应该也就是在地下两三米的样子。

    没有了外人,常威说话也不再顾忌,他呵呵一笑冲着唐豆说道:“兄弟,你的运气实在是有些逆天了,买个房子都能挖出密室来。看你这房子的规模,估计应该是解放前那个大户人家的宅邸,这个密室恐怕就是那个大户人家的藏宝室了。刚才我看了一下外面的那面墙,那个墙应该是后来才砌的,跟其他两面墙没有衔口,估计是解放的时候住在这里的人来不及转移宝藏就匆匆逃跑了。”

    唐豆笑了笑说道:“我这个房子是原先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徐堪的寓所。徐堪是孔祥熙的门生,也是孔祥熙的左膀右臂。”

    常威忍不住脱口而出:“我靠,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的藏宝库呀,这里面的好东西肯定少不了,兄弟,咱俩下去看看?”

    唐豆微微一笑,说道:“已经走到这了,不下去看看也实在是对不起自己了。”

    常威嘿嘿的笑了起来,是男人就曾经有过探宝寻秘的梦想,如今机会摆在眼前,如果唐豆不让他下去看一眼,估计他得跟唐豆急了。

    那个设计师急忙把手中的另一盏电瓶矿灯递给了唐豆,这两盏矿灯还是施工队准备工具的时候习惯性带来的,没想到还真派上了用场。

    常威望着那个设计师说道:“那啥,我跟唐总下去看看,你守在上面,别让别人下来。”

    设计师应了一声推出了那个破墙洞,跟门神一样往那一站堵住了洞口。

    其实就算设计师不在这站岗,那些工人们见到常威已经来了,估计也没有胆量再瞎起哄了。

    可着金陵城谁不知道常威是一个黑白通吃的狠角色,据说在没有发家之前就是一个混混,后来抓住了机会这才上岸洗白的,而且一跃成为了金陵市有名的民营企业家。

    可是毕竟常威草莽出身,有的时候做事也偏于极端,那些工人们可是知道惹恼了常威的后果是什么,谁敢再凑过来。(未完待续。)

    ps:  感谢小成早上几点、枫萧水寒朋友的588打赏支持,鞠躬。

    感谢love韩菲朋友的打赏支持,鞠躬。

第189章 六箱大黄鱼

    前面已经有人下到过这个密室,而且还拿了金条上来,唐豆和常威两个人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担心,一前一后拾级而下进入到密室之中。

    密室并不大,只有二十几个平方的样子,是水泥构筑的,由于深埋地下,显得更加的潮湿,甚至连地面的低洼处都存了一汪绿油油的积水。

    靠墙摆放着几只钢铁焊制的货架,此时已经是锈迹斑斑,烂得不像样子,其中一个放在货架底层的铁箱压塌了货架底梁倾斜下来,地面上散落着二三十根黄灿灿的金条,跟此刻唐豆手中的金条是一模一样的,显然这根金条就是从这一堆中捡来的。

    唐豆伸手掀开箱盖,又是十几根今天滚了出来,满满的一箱都是金条。

    常威拿了一根金条在手中点了点,笑道:“清一水的大黄鱼,真不愧是民国政府的财政部长,我看这一箱大黄鱼恐怕得有二百根。”

    人们所常说的大小黄鱼是指当时民国政府中央银行用作储备金的金条,大黄鱼五市两一根,重约158克,成色为991。0。

    金条雕刻的图案是孙中山头像,铸有‘中央造币厂制’的字样,背面铸有金条重量、成色、编号、等字样:

    小黄鱼一市两一根,重约31克左右,成色同样为991。0。

    大小黄鱼在某一段时期之内成为了人们口中最常见的形容货币的词汇,甚至在今日还有不少人习惯称呼金条为小黄鱼,只是很多人并不清楚真正的大小黄鱼之称只是指由民国政府中央银行铸造的专门用作储备金的金条。

    眼前的一箱大黄鱼虽然令唐豆感到意外,可是那种猎奇的惊喜也只是一闪而逝。

    连曹操的藏宝阁都给搬空了,他又哪里会真的去在乎几百根金条。

    唐豆扫了一眼这个密室,见到货架上还摆放着五个箱子。都是铁质的,跟地上散开的那个是同样的样式。

    唐豆用手中的矿灯照了一下四周,空旷旷的,只有这六只箱子,屋子里再无其他的东西,看样子主人在临走之时已经取走了大部分藏品。剩下这几支铁箱为何没有取走就不得而知了。

    唐豆见没有什么危险,伸手打开了距离最近的一个铁箱。

    还是金条。

    再打开一个,依旧是金条。

    唐豆索性一股脑将几只箱子全都打开了。

    金条、金条,全都是金条,整整六箱金条。

    唐豆这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黄金摆在一起,一时之间也有些傻眼。

    常威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了,一下子见到这么多的金条也有些愣怔,他粗略的估算了一下,这六箱金条按照市价差不多得价值五千万。

    两个人愣了半天。常威突然笑着搂住了唐豆的肩膀:“兄弟,哥现在不得不佩服你的运气了,你跟哥说实话,你这个宅子当初买的时候花了多少钱?”

    唐豆笑了笑说道:“一千多万。”

    常威捶了唐豆一拳,笑道:“这要是按照你们古玩行里的说法,算不算是捡了个大漏?”

    唐豆笑了笑:“应该算是吧。”

    两个人说笑了几句,又仔细检查了密室,见并没有其他的东西。也失去了兴趣。

    这些黄金虽然诱人,不过以常威的身家来说。最多也就是羡慕一下唐豆的运气,价值五千万的黄金虽然可观,但是他还不足以令他产生点别的想法。

    两个人说笑着走出密室,见到密室外的阳光时两个人都站在原地闭上眼睛恢复了一下,这才睁开双眼。

    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自然惊动了很多人。连三位老爷子都赶来了。

    周老望着刚刚睁开眼睛的唐豆问道:“密室中放了些什么东西?”

    唐豆笑了笑说道:“就是一些黄金,五两的大黄鱼,应该是民国中央银行出的。”

    周老又问:“有多少?”

    唐豆估算了一下说道:“一共六箱,每箱应该是二百根,应该是一千二百根吧。市值应该在五千万左右。”

    周老失望的追问了一句:“就这些东西?”

    唐豆点了点头:“就这些。”

    一旁的杨一眼笑道:“徐堪当了这么多年的财政部次长、部长,手里存点黄金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只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临走的时候不把这些黄金带走,又不是很多,以他的身份带走还是很方便的。”

    另一旁的秦彦培笑了起来:“徐堪不是不想带走这些黄金,而是他已经没有时间再把这些黄金带走了。1948年9月到1949年11月,徐堪临危受命担任了财政部长,一直在为了挽回金圆券所带来的经济崩溃而奔波于重庆、黄浦和金陵之间,忙得焦头烂额,任期之内推出的银圆券也没有获得成功,一夕之间变成了废纸。1949年4月20日,我们解放军百万雄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渡长江,4月23日金陵已经宣告解放,当时远在重庆的徐堪恐怕也是没有料到解放军的进军速度会如此快,恐怕已经来不及想自己家里这些事了,等到他想起来的时候恐怕已经是为时已晚,只能仓促的令人砌起来这么一堵墙遮掩。所幸的是,这么多年这堵墙后的秘密竟然没有被人发现,还真是一个奇迹。”

    唐豆等人钦佩的在一旁点着头,看来秦彦培这故宫博物院的老院长也不是浪得虚名,虽然这一番话只是分析,却也是依据着史实分析得合情合理。

    唐豆还在消化着秦彦培所说的这些信息,秦彦培却已经转向他开口问道:“豆子,这批黄金你打算怎么处理?”

    唐豆嘿嘿笑一笑,毫不犹豫的说道:“本来我还没打算好怎么处理,不过我却知道这些黄金突然冒出来不是什么好事,我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秦彦培杨一眼和周老三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钱帛动人心不假,可是如果不懂得取舍,就算是赚到再多的钱恐怕也只是镜花水月一场而已。

    一旁的常威听出来点不同寻常的味道,他吃惊的望着唐豆问道:“兄弟,你是啥意思?”

    唐豆呵呵的笑了起来:“没啥意思,该是我的就是我的,谁也夺不走。不该是我的我也不惦记,这批黄金跟我没啥关系。”

    “呃~”常威突然发现自己不认识唐豆了。

    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买房子买的大龙地产尽人皆知,跟自己初次见面就揩了自己一个停车位的家伙么?(未完待续。)

    ps:  三千大章写着好累,而且字数相差不多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灌水的嫌疑,放弃了。

    不再限定两千或者三千一更,跟着感觉走,一个段落该结束的时候就结束,如果觉得意犹未尽就接着写,不强求字数非得要达到多少多少。

    朋友们看了这么久应该也清楚了,老三的一更两千四五百字的有之,甚至两千七八百字的也有,多的时候三千三四百字,以后还是这样写了,这样老三写起来轻松一些,朋友们看着也不会觉得段落太生硬。

第190章 月亮走我也走

    面对着记者的长枪短炮,唐豆童鞋已经开始后悔仓促做出将这一批黄金捐献给国家文物部门的决定了。

    这么大批量的出土黄金捐赠本来就不是一件小事,再加上主管文物工作的赵副市长亲自推波助澜,这件事情马上就造成了轰动,甚至连相关的省领导都对此事做出了批示。

    看到越来越多的访客络绎不绝,而且访客的层次也高得令人仰视,而他们绝大多数都只是接着这件事儿跟三位老爷子拉关系套近乎。

    三位老爷子不堪其扰,面对如此情形,周老很干脆的一拍屁股回黄浦去了,说是担心周睿到了新的工作岗位怕他犯错误,去给他把把关。

    周睿从中央团委学习回来之后,市委组织部领导亲自找他谈了话,随后一纸调令,周睿被调到了黄浦市下辖惟一的一个县明崇县担任县长。

    明崇县位于长江入海口,由三个冲积岛组成,由于地理环境造成的交通限制,明崇县一直是黄浦市所辖区县中各项经济指标垫底的一个区县。

    周睿从市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长的位置上调任明崇县县长,行政一把手,看上去是是升官了,行政级别也从副处级提拔为正处级。可是他的这个提升却没有引起多少人的羡慕,甚至他在市团委几个比较亲近的朋友还劝说他不要去履新。

    去明崇县当县长,那还不如在哪个区当个副区长呢,明崇县的地理环境那么特殊,而且又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想要出政绩,很难。一屁股坐进去。以后想要挪挪窝,更难。

    周老找到合适的理由溜了,杨一眼也不含糊,大袖一抖,冲着唐豆说道:“出来这么长时间,得回三间房去看看乡亲们了。小子。等老子回来的时候把瓷窑给老子建好了,老子回来就要开窑。”

    秦彦培呵呵一笑:“早就想到名远的老家去看看了,一起走。”

    得,三个老爷子包括秦杰在内一转眼走了个干干净净,诺大个宅子又只剩下了唐豆和杨灯两个人。

    面对此情此景,唐豆童鞋忍不住咧了咧嘴,虽然说又能跟杨灯肆无忌惮的相拥而眠了,可是三位老爷子们这么做也有点忒不仗义了吧,当初赞成我把这些黄金捐赠出去的是你们。如今麻烦来了你们全都拍屁股走人了,也实在有点太那个啥了。

    月亮走我也走,唐豆冲着杨灯嘿嘿一笑,很没品的将家里和店里的事儿全都甩手交给了杨灯,自己溜到空中别墅,打开电脑查阅起有关和氏璧和传国玉玺的信息来。

    与其跟这些官老爷们打交道,还不如去跟古人们聊聊天呢,而且唐豆自从在曹操那儿听说和氏璧跟传国玉玺不是一回事儿之后。这心里就跟猫抓的一样难受,不把这件事儿搞清楚了。他肯定会寝食难安。

    查阅了半天资料,所得到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传说,毕竟这两件宝贝距离现在的年代太久远了,而且在那个年代也是传说中的宝贝,寻常人根本无缘一见,自然不会有什么完整的记录。

    唐豆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从源头上追查一下此事。

    和氏璧的源头是楚国卞和。

    传国玉玺的源头是秦始皇嬴政。

    唐都斟酌了半天,还是没有胆量去找秦始皇去求证这件事情。

    那部叫《英雄》的电影唐豆可是最少看了三遍,秦宫森严的戒备让他至今想起来都头皮发麻,虽然说电影都是被夸大演绎过的,艺术成分太高。也不能尽信,不过唐豆可是还清晰的记得自己跑到大明宣德皇帝那儿去抢那个宣德炉的经历,那可是触目惊心,刚一出现就被那么多的侍卫给包围了,如果不是他逃得及时,恐怕小命就留在锦衣卫手里了。

    大明皇宫已是如此,而且宣德皇帝还是一位太平皇帝,跟秦始皇这个开国之君根本就没法比,恐怕秦始皇的皇宫戒备会更加森严,唐豆可不想自己刚一出现还没看清身处何地就遭到乱刃加身。

    想来想去,还是先去找卞和看看和氏璧到底长得啥样靠谱一些,心里清楚和氏璧是啥样了,以后再找机会去看一眼传国玉玺不就全明白了么。

    关于传国玉玺的传说可是数不胜数,想要看到流失数次的传国玉玺应该还是有机会的,实在不行了就缠着曹操到许昌去找刘协要,就刘协那怂货他还敢不给曹操咋滴?

    拿定主意,唐豆从衣橱里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