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贼平天下-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

    御书房。

    王旭正在批阅奏折,贾恢缓缓而来,他走进御书房后便将丫环们屏退,似乎有什么想说但又很难说出口的事情。

    王旭见此,笑了笑:“贾大人,有什么事就直说吧,是前线的军情吗?”

    “禀主公,不是。”

    王旭厮了一声:“你今日怎么婆婆妈妈的,有事就直说嘛。”

    贾恢环顾了一下左右,突道:“陛下,微臣发现了一桩大案,而此案的幕后主使者,很有可能是。。。。”

    “你不用说了,朕心里有数。”王旭打断了他的话。

    贾恢皱了皱眉:“陛下知道微臣要说什么?”

    “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王旭道:“朕只是想要提醒你一下,如果要参奏大臣,需要有确切的证据,否则,最好不说,如果人家告你个诬陷大臣之罪,你可是吃不了兜着走啊。“

    王旭一说完,贾恢义正言辞:“陛下,为了整肃朝纲,微臣何惧粉身碎骨!”

    不等王旭开口说话,贾恢便道:“臣要弹劾户部尚书文卿!”

    “前年和傲云天大战,吏部尚书随军出征,科举之事由文卿负责,他借此机会,敛的大量的钱财,帮助学子们作弊,中饱私囊。着实可恶。”

    王旭放下手中的奏折,看向贾恢:“你有什么证据么?”

    “微臣。。。微臣没有,此事正在调查当中。”

    贾恢道:“微臣是在十日前发现的,堂堂科举状元,竟然毫无德学,此事我已经交给都察院办理。不过都察院的人好像无心观察此事,故此,微臣前来请陛下降旨,责令都察院从速办理。”

    “这个旨意,朕不能降!”王旭道:“如果你能以一己之力查出大臣作弊,朕一定办,不过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朕是不会怀疑自己的臣工的。”

    “贾大人请想一想,文卿为我圣朝奔波劳禄了数年。我岂能凭你这一面之词,而降罪与他,这不是过河拆桥么?”

    王旭摆了摆手:“你先去吧,如果没什么事,就不要到这来了。”

    。。。。。。。。

    贾恢瘪了瘪嘴:“遵旨。”他缓缓退出御书房。

    王旭对这件事情漠不关心,贾恢很愤怒,不过仔细一想,他有十分的欣慰。

    王旭如此信任自己的臣工。对有功之臣易兴来,实在是大臣之服啊。

    不过这样一来。文卿的事倒是有些麻烦了。

    对于贪官,贾恢是不会放过的!

    御书房中,王旭陷入了沉思。

    王旭现在有点犹豫,他也很想把文卿给办了。

    他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对的。

    其实王旭心里有自己的打算,他并不是不想将文卿给办了,而是舍不得!

    为什么说舍不得呢?

    几个皇子一天天长大。而他也一天天老去,再过两三年,就三十岁了,这也就是说,他的儿子们即将继承王位。

    当然。这是后话,但是这时不得不提起。

    试想一下,皇子们登基应该是三十年后了,那是后王旭已经差不多六十岁,而天下应该也平定了,那时候新皇登基,缺少什么?

    缺少威望!

    王旭文治武功,平定天下,铸造出了很多超越时代的科技,依然是威极天下,可是新皇呢?那时候已经没有了反贼让他去剿,那也就是说新皇没有建立威望的机会。

    到那时侯,惩治贪官是最好的立威之法。

    如果新皇一登基,立刻jiou办理了文卿,那肯定是威望高涨,所有的文武大臣都诚服啊,那时候为了建立国家,肯定也是资金欠缺,如果抄了文卿的家,也会得到大量的钱财,这对于圣朝来说,真可谓是雪中送炭。

    正是因为以上亮点,所以,王旭很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把文卿给办了。

    不得不承认,文卿敛财是好手,连科举都产于了,都要大捞一把。

    。。。。。。。。。

    三日后,贾恢再次来到御书房。

    “陛下,两年一度的科举又到了,韩大人专注与文渊阁著书,无法参与,不知陛下有何打算?”

    贾恢道。

    王旭想了想,说道:“就派文卿去,他以前当过科考学政,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闻言,贾恢一万个反对:“陛下,此事是万万不可啊。”

    “上一次的科考,我们已经丢失了很多人才了,河西郡、古西郡很多地方的县级官员都没有真才实学,这一次如果还让文卿插手,那不是更严重了么?”

    “你不是正想抓住文卿的把柄吗?这一次我就任命你为监察使,专门负责检查科举有无营私舞弊的现象,如此,你正可监督文卿,一旦抓住他的把柄,朕一定严办。”

    王旭缓缓说道。

    贾恢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陛下,此次科举是帝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覆盖河西、古西、帝都三地,异常的重要,三郡的县级官员有一大半都要从中更换,所以,微臣是义不容辞。”

    “不过微臣有个要求。”

    王旭道:“说吧。”

    贾恢道:“借张猛一用。”

    借张猛?

    王旭皱起了眉头:“贾大人,这是可科考,又不是打仗,你把张猛叫去干什么?”

    “陛下不必多问,微臣自由妙用。”

    不多时,王旭道:“好吧,就依你,接下来的可靠,以文卿为主考,你为监察使,这一次科举,一定要为国家选几个有用的人才。”

    “陛下放心,宝安郡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儒士的摇篮,人才是有,只要文大人不使绊子,我们一定会满载而归。”

    王旭笑道:“好吧,你去和文卿准备吧,搞好科举之事。”

    。。。。。。。。。。。。

    夜晚,文卿府上。

    房中,只有文卿和贾恢两人。

    “贾大人来访,不知所为何事?”

    贾恢暗自冷笑了两声:“文大人,我昨天听到一句话,不知其中意境,今日特来讨教。”(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一章 科举(2)

    夜晚,文卿府上。

    房中,只有文卿和贾恢两人。

    “贾大人来访,不知所为何事?”

    贾恢暗自冷笑了两声:“文大人,我昨天听到一句话,不知其中意境,今日特来讨教。”

    “何话?”

    贾恢道:“原话是‘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什么意思?”

    “恕在下愚钝,不知道这时什么意思。”文卿略微一想,便知道了贾恢的意思。

    他已经知晓,贾恢可能知道了上次科举之事,不过文卿不害怕,因为他做的天衣无缝,连督察员都查不出来,更不要说是贾恢了。

    没有证据,一切都等于零!

    “文大人,你、我心知肚明,你的所作所为,并不是能瞒得过所有人,总有一天,你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贾大人多虑了。”文卿呵呵了两声。

    。。。。。。。

    过了一会,沉默片刻,贾恢突然叹了口气,说道:“文大人,科举是国之大事,就算是我求你了,你就不要打科举的主意了。”

    文卿哈哈大笑了起来,他看了看屋外,见没有人,突道:“贾大人,对不起了,我已经在打了。”

    “不过你抓不到我的把柄,皇上一向信服真理,不会听你这一面之词的。”

    文卿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足见他已经把形势看的非常的透彻,深知王旭不会降罪与他,所以,他才敢跟贾恢这么讲话。

    “你。。。。”

    贾恢无言以对。

    文卿笑道:“自古有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素,书中车马多簇簇。这科举这么大一份肥肉,我怎么可能放弃呢,呵呵。”

    “你那个书中啊,黄锦屋啊,颜如玉啊。车马多啊,都是让人家向你。。。。”贾恢愤慨之余,又停了下来:“哦,我明白了文大人,你是想让那些学子来贿赂你这个考官对不对?”

    文卿道:“贾大人可别这么说,你有证据么?如果你要是在皇上面前这样说,我可要告你个诬陷大臣之罪。”

    。。。。。。。。。

    两人的谈话不欢而散,最后贾恢愤愤的离去。

    十天后。

    帝都科考院。

    这里由三个文渊阁的大学士主持,负责科考事宜。属于副考官。

    科考院设立在城西,外城。

    三个大学士汇聚在屋内,正在商量着什么。

    “文大人还没有传来消息么?”

    说话之人四十岁左右,名叫凌源,是古西郡的才子,也是上一届的科考人才,是文卿一党的。

    凌源一说完,一旁的另一人拿出了一份纸张。缓缓说道:“文大人传来了一首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诗?什么诗?

    那人念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素,书中车马多簇簇;这文大人是什么意思啊?”

    听完,三人同时皱起了眉头。

    “这首诗的大意是劝学子努力进学,文大人为什么要说给我们听啊?”

    “这,文大人的意思是?做还是不做啊?”

    说话之人名叫刘利。也是一个大学士。

    。。。。。。。。

    sanren商量了一会,最终还是凌源猜出了文卿的意思。

    “哦,我明白了,文大人是要我们放手去做啊!“

    刘利道:“凌大人何以见得?”

    凌源道:“你们好好理理,宝玉、黄金、千钟素。车马多多,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两人恍然大悟,紧接着,三人同时放声大笑起来。

    。。。。。。。。。。

    南郊。

    这里有一间小平房,房中住着一队兄妹。

    “哥哥,粥熬好了,快吃吧。”

    房中,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端着一万稀粥来到了哥哥的案桌前。

    案桌旁坐着一个帅气的男子,约二十五六岁;他手里正拿着一份竹简看着。

    读书人,十年寒窗,当真艰难,他们付出的努力,不必武人少。

    “妹妹,辛苦你了,等我以后高中了,一定好好报答你。”

    “哥哥,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

    两兄妹是帝都境内典型的穷苦人,而且哥哥还是此次科举的学子。

    男子叫赵巾元,女子叫赵焱,两人自小父母双亡,哥哥读书、妹妹以卖酒为生,以前生意很好,可是自从王旭推出了文王仙酿后,她就少了很多的收入,日子过的更加艰辛。

    “哥哥,听说又要开恩科了,你有信心高中么?”

    闻言,赵巾元自信道:“当然能高中了,这一点我心里还是有数的。”

    “如果。。。如果没有高中呢?”赵焱突道。

    赵金元想了想:“那我就去死!”

    。。。。。。。。。

    。。。。。。。。。

    半月后,榜文一发出,各地的学子都在向帝都赶来,他们都是来参加考试的。

    与此同时,在科考院,文卿和贾恢一起来到了这里。

    “距离这一届的科考时间,还有五天,各位要做好准备啊。”

    文卿是领头人,他看向两旁站着的凌源等人,说道。

    “这个科考,是我朝第一大事,陛下决心要选几个有用的人才,所以,必须要杜绝那些营私舞弊的现象!诸位应该以身作则啊。”

    三人齐声应答:“当然当然。”

    贾恢一直坐在一旁,他微眯着双眼,好象没有看到这一切,因为他知道,这些都是表面功夫,是做给朝廷百官看的,文卿对于科考,肯定还有其他的打算,只是他现在还没有抓到把柄而已。

    “贾大人身为监察使,可要好好的督察啊,我们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还望多多指点。”文卿突然微笑道。

    贾恢冷笑了一声:“那是当然,就算文大人不说,我也会尽心尽责!”

    屋内的气氛有些压抑,似乎夹带着火药味,众人都没有说话,不多时,贾恢起身离开,前往都察院,他要让都察院的人也行动起来,务必抓住科举的罪行。

    。。。。。。。。。。。。。

    “贾大人大驾光临,我督察员蓬荜生辉啊。”

    看到贾恢冲冲忙忙而来,杜厄起身相迎。

    两人来到内屋,贾恢直接开门见山,说道:“杜大人,科举之事迫在眉睫,你们都察院就没有什么打算吗?”(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二章 科举(3)

    “贾大人大驾光临,我督察员蓬荜生辉啊。”

    看到贾恢冲冲忙忙而来,杜厄起身相迎。

    两人来到内屋,贾恢直接开门见山,说道:“杜大人,科举之事迫在眉睫,你们都察院就没有什么打算吗?”

    “主公已经亲命您为监察使,我们还有必要插手吗?”杜厄道。

    贾恢道:“当然有必要了,为了科举的公平公正,为了给学子们施展才华的机会,你们必须插手啊,也只有你们,才能做到最好。”

    “贾大人且放宽心,我们都察院会全力配合的,有什么需要你尽管吩咐。”

    。。。。。。。。

    贾恢点了点头。

    接下来,两人商量了很多关于整肃科考的计策,最终,贾恢满意的离去。

    这些事情,王旭都看在眼中,不过他不打算管。

    文卿如果连这都掩饰不了,那1就白做贪官了,还是文渊阁大学士呢,对付贾恢,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再说了,如果文卿真的被抓到了把柄,那最好,乘此机会,干脆就将他正法了算了,如此,也像家会说的那样,整肃朝纲!换天下太平。

    。。。。。。。。。。

    新的一天,西平关传来消息。

    雪域人竟然退军了,退回了阿里城,在阿里城驻军,虽然还是有进军的迹象,但是前线也算是基本太平了。

    一场大型的会战,就这样艹艹收场,王旭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耶闽忠手上可是有六十万大军啊,可是他见识到王旭强大的火力之后,果断的退军。

    由此可以看出,耶闽忠是个男子汉。能屈能伸,省时度事,倒是个棘手的敌人,如果他日真的有南下的实力,肯定是一场浩大的战争。

    不过王旭不惧,就算耶闽忠再强大。也没有圣朝强大,区区十几万人就将雪域人挡在了西平关外,如果全军出动,雪域之地立刻就会平定。

    其实王旭不是没有考虑过,率领大军过长江,直取雪域,这样一来,也稳固了后方,可以安安心心的发展。为平定其他诸侯做准备。

    但是大军一动,耗时耗粮,得不偿失,搞到最后,也是两败俱伤,而且数十万大军西征,遥遥四千里,没有一两年的功夫。是无法得胜归来的,而在这期间。蔡文卓、东郡、高权等人会不会来犯呢?这谁也不知道,如果帝都有失,那就亏大了。

    所以,思来想去,王旭还是不打算西征,静待其变吧。也许以后强大了,就那十几万人就能平定雪域之乱呢。

    。。。。。。。。

    永和宫。

    耶闽研这几天都在这里,她似乎已经呆习惯了,从不考虑会雪域之事。

    对于这个小郡主,王旭也是喜爱。和之前的香月一样,王旭把她当作亲妹妹看,不过这个妹妹有点淘气,没法和香月比。

    现在的后宫,真可谓成了赌场了,王旭一进永和宫,便见张雪、温孟良、耶闽研趴在桌子上,连昭阳都来了,四个人轮流坐庄斗地主。

    王旭手上拿着一副新作的麻将,大步流星的跑了过去。

    “旭哥哥,你也来啦。”

    耶闽研微微一笑。她脸上出现了两个小酒窝,煞是好看。

    “在这玩的怎么样,习惯吗?”王旭也坐了下来。

    耶闽研现在可没有时间搭理王旭,她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手中的牌。

    一旁的张雪、温梦良等人也是一样,现在这几人见到王旭都习惯性的不行礼了,因为大家都知道,王旭是不在乎这些的,也不会因为没有行礼而怪罪谁。

    “把桌子上的扑克都收起来吧,今天教你们玩点新花样。”

    王旭自顾自的笑了笑,将手上提着的一个箱子拿了出来,里面装着很多用胶制造的方块,模型和现代的一模一样。没什么区别。

    见到新鲜的玩意,四人同时眼前一亮,张雪本来在一旁站着观战,她当即将桌上的东西都瘦了起来,准备玩玩王旭所说的麻将。

    早在西平关的时候,他就在开始期待了,今天总算是如愿以偿。

    。。。。。。。。。

    在王旭的讲解下,众人一直玩到晚上八点,直到天黑了才收工。

    坐了一天,所有人都腰酸背痛的,不过都不打算休息,因为耶耶闽研兴致很高,总是吵闹着想到外城走走。

    自从回到帝都,她就没有出过皇宫,第一次提出出去逛街的要求,众人无奈答应。

    八点半左右,王旭、张雪、温孟良、耶闽研、昭阳、还有一队乔装打扮的羽林军跟着,一行人走出皇宫,出了内城,来到外城。

    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