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贼平天下-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恢和文卿刚一走进文渊阁,王旭便跟来了,三人是前后脚到的。

    突然。三人同时看见了令人震撼的一幕,那就是平日里自恃文才出众的慕容元此刻竟然像个学生一样站在韩书画身旁聆听教诲,韩书画要写字,他立刻就将毛笔递上,而且还帮着研磨,神情比在王旭面前还恭敬。

    “这韩书画到底是何许人?”贾恢看向王旭。

    王旭也搞不清,反正不同寻常了。

    众人走进大堂,两人立即起身,王旭微笑着摆手道:“在写什么呢?”

    韩书画将毛笔缓缓放下。道:“回文王,属下闲来无事,随便写写。”

    拿起桌上的那一页宣纸看了看,上面正写着四个大字‘千竹八杰’,字迹潦草,别具一格,王旭点了点头,就凭这四个大字。那韩书画的书字,绝对是名副其实!

    “千竹八杰。知道什么意思吗?”王旭看向身后的文卿和贾恢,问道。

    两人同时摇了摇头,不明白这四个字的意思。

    “呵呵,你们可是文渊阁大学士,连人家写的什么都不知道,真是可笑至极!”

    两人愧恨无极。拱手道:“我等才疏学浅,愿听文王教诲。”

    王旭脸上肌肉猛然抽了抽,自己要是知道就不问人了,这不是给老子难堪吗;不过王旭此人脸皮特别厚,他不在乎。

    “本王可不是文渊阁的人。不知道很正常,你们可不能不知道,慕容先生,你说给他们听听。”

    慕容元微笑着道:“回文王,在宝安郡的千竹山上有一个书院,名叫千竹书院,那里是天下间文才精英的汇聚地,就如同现在的文渊阁,这在我大陆上是很出名的。”

    慕容元似在回忆:“十年前,属下也曾是千竹书院的学子,只是后来因为家族矛盾,才退出了书院;在当时,有着八位所有人公认的天才,也是书院文才最出众的,人们都叫他们‘千竹八杰’。”

    原来如此,贾恢和文卿一阵汗颜,身为读书人,竟然连千竹山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太不应该了,看来还是不够博学啊。

    王旭恍然大悟,他在心中默默的念道着千竹八杰四个字,既然被所有人公认为天才,那定是有什么过人之处了,若是能收到帐下,那真是如虎添翼啊。

    王旭突然来了兴趣,来到一旁坐下,道:“你仔细说说,他们有何过人之处?如今身在何方?”

    慕容元道:“此八人中,有五位是年近六十的老者,时隔十年,恐怕他们现在已经离世了;其余还有两位一个叫鹏远,一个叫司徒迹,两人都是帝都皇城内的大家族之人。”

    “还有一位。。。。”说道这里,慕容元神色无比恭敬,佩服道:“这一位才是真正的天才,位居八杰之首!属下记得那时他才十五岁,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天文地理、兵法战策,无所不通,连其他七位都佩服不已,经常和他比试,但是没有一人能胜他。”

    听到此处,王旭终于坐不住了,如此人才,当真世间少有了,特别是那最后的‘天文地理和兵法战策’,正适合现在的乱世啊,若是将其收到麾下,那自己的实力真能提升一大截,如虎添翼都不足以形容,应该是龙生双翼,肯定能直上九霄。

    “快说,他叫什么名字?在什么地方?”

    慕容元看向一旁的韩书画道:“那位童子名叫韩书画。”

    众人大惊,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少年就是当初的那位童子,真是人不可貌相啊,贾恢和文卿同时朝韩书画拱了拱手,以示尊敬。

    韩书画礼貌的还了一礼,微笑着摇头道:“那都是些虚名,不足为信。”

    王旭此刻看向韩书画的眼光又变了,人才,竟然就站在自己的面前,还是主动来投靠自己的;曹操曾说过,乱世之中,兵马钱粮都是次要的,欲成大事,首在英才,英才比什么都重要,那是一个势力的根本。

    “好,有书画相助,何愁我西都大业不成!”

    王旭激动道:“传令,摆宴,我要为书画先生接风洗尘。”

    韩书画顿感受宠若惊,其实他远没有慕容元说的那么风光,如果有那么风光,还会流落到河西郡当乞丐吗。

    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在他身上彻底的体现了。

    自从离开千竹山云游天下之后,韩书画多处碰壁,他本想着凭着自己的好本事能好好的干上一番事业,可是,天不遂人愿,伯乐一直未出现。

    当他游历到河西郡后,正遇上河西郡王爷招募人才,举行科举;他一见就心动了,当即报了名;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竟然落榜了,没有高中!

    他是个倔强的人,为了下一次的科考,他在河西郡足足又呆了三年,悲剧的是,这一次他又落榜了,后来打听才知道,都是那些贪官搞的鬼。

    一气之下韩书画准备离开河西郡,不过恰在此时,王旭造反、神仙酒、文渊阁等等接连而出,这又吸引了他,随即,韩书画开始暗暗探访西都,并了解王旭此人。

    感受到文王对自己的那份宠爱和厚意,韩书画连连推诿,但是王旭坚持要大摆宴席,他也只有应允了,这份殊荣,连贾恢和慕容元都没有得到过,确实也太隆重了点。

    宴席上,王旭将西都所有的高级将领都给韩书画介绍了个遍,尤其是介绍孙钰和张猛时,更让韩书画大开眼界,还有狗蛋也是令人惊奇,这让韩书画不由感叹,西都真是人才倍出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九章 东郡锦衣卫

    五天后,密室中。

    叶雄此刻正在向王旭汇报锦衣卫的各项工作。

    叶雄道:“主公,清原郡已经被胡灵和苗臧攻下了,不过胡灵此人太过狡诈,他不愿和苗臧共同分享一个郡,将苗臧赶到南郡地面上了,并承诺,苗臧若是攻打南郡,他出兵相助,苗臧无奈,只得应允。”

    王旭深吸了一口气:“好啊,没想到这个胡灵会有这么厉害,我一直以为他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但是从他这些成绩看来,堪称是一代枭雄啊。”

    叶雄道:“胡灵攻下清原郡已经是十天前的事,他将苗臧赶跑之后,立即整合了原清原郡的五万降卒,加上自己原来的十几万兵马,现在他的兵力达到了二十三万,清原各县更是被他洗劫一空,王城金银钱粮堆积如山;可是,他的实力是强大的,百姓就受苦了,清原郡现在遍地是流民,多数百姓无家可归,惨不忍睹。”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胡灵如此糟蹋百姓,难成大事。”王旭道。

    王旭拿出了一份地图,这份地图是军机处绘制的全国地图,天下九郡都在其中,看了看南郡和清原郡,王旭笑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胡灵下一步就该收拾苗臧了,只要苗臧一拿下南郡,那就是他的死期,终究还是要被胡灵被消灭了。”

    叶雄笑道:“主公真是意境深远,说的极有道理;南郡和清原郡接壤,是胡灵的大后方,他岂能让苗臧在他背后虎视眈眈,他二人反目是迟早的事;不过我担心,恐怕等不到他二人反目。就要面对朝廷大军的讨伐了。”

    叶雄继续道:“北郡传来最新战报,陆阳现在已经无计可施,城中的百姓都全部被他推出城去御敌了,他现在的兵力已经不足五万,正在困守内城,但是。余渊每日攻击猛烈,照此下去,不出半月,陆阳必亡!”

    王旭皱了皱眉,陆阳若是亡了,那余渊就该来攻打西都了,到那时就麻烦了,想要攻打河西郡,难上加难。说不定还会腹背受敌处于险境。

    “余渊所部现在还有多少兵马?”

    叶雄笑了笑:“他也是损失惨重,连续攻城一月,步兵大多战死,还剩兵力约二十五万上下,加上清原郡那数万人,可战之兵不足三十万。”

    三十万!这个数字也是可怕啊,以王旭现在的实力,一样不能与其硬拼。再加上五十里外还有马兰的十几万大军,和朝廷精兵交战。就只有死!

    陆阳就是下场,若是自己没有陶罐武器,恐怕已经被马兰给消灭了,这一点王旭很清楚。

    王旭一直在静静的听着,脑中不断的思考。

    叶雄道:“另外各郡锦衣卫都行动了起来,挑唆流民和山贼造反。效果很好,如今造反的队伍数不胜数,特别是吴郡和宝安郡,两郡的造反队伍多达十几只,都在攻占城池。官府整天都在派兵镇压,但是他们刚消灭了一只,另一只又起来了。”

    叶雄将所有的工作汇报完毕,旋即道:“主公,不知我们何时攻打河西郡?”

    王旭掐指算了算时日,现在战船应该全部都打造好了,赵龙的水军也训练了一月多,虽然和精锐水军无法比,但是也只能如此了,成与不成,俱凭天意。

    王旭之所以敢让赵龙以两万新兵对战河西郡的五万精锐,并不是赵龙有多大的能耐,而是王旭自己有办法,相信有陶罐相助,水战的把握大多了。

    “给我传令赵龙,让他五天后把战船准备好,到时我大军前往小亭湖登船,之后,驰入长江,直取河西郡。”

    “诺。”叶雄激动的拱了拱手,随即退出密室。

    。。。。。。。。。。。。。。。。。

    东郡。

    锦衣卫董廉这天走到了一座府门前,这座府门上书两个大字‘袁府’。

    袁家是东郡最大的旺族,其家主袁天来更是在东郡任丞相之职,他要是答应劝说杨明造反,那事情就成功一半了。

    董廉微笑着抬脚而进,不过这时,两个看门的小斯将他拦住:“走开,袁大人今天不见客。”

    董廉微微笑了笑,从袖口中掏出了二十两白银,递给两人,道:“麻烦两位小哥进去通禀一声,就说霍言将军帐下门客求见。”

    霍言,东郡水军统领,相当于王旭封赵龙的大都督,主管东郡所有的水军,位高权重;如今霍言已经被董廉劝动了,答应劝谏杨明造反。

    两个小斯眼球一亮,高兴的接过白银,随即道:“大人在此稍后,小的这就进去通报。”

    不多时,小斯出来了,十分恭敬的将董廉迎进了袁府。

    袁天来时年五十三岁,为人正直,做官清廉,官声口碑极佳,是两代老臣,正因如此,杨明十分倚重;袁天来说的话,他大多都会听。

    见一人正在大堂中端坐,董廉快步走了进去,来到袁天来面前,他恭敬地行了一礼:“见过袁大人。”

    袁天来皱眉道:“老夫和霍将军向来无甚交往,你今日来此何干?”

    董廉微微笑了笑,道:“袁大人,在下好歹也是霍将军帐下门客,这就是你的待客之道吗?”

    袁天来不耐的挥了挥手,示意董廉落座,随后他又叫人端来了两杯清茶。

    “这下可以说了吧。”

    董廉不慌不忙的品了一口茶,随即道:“袁大人,霍将军让我来问一问,对于朝廷让我东郡上缴双倍的金银钱粮一事,您怎么看?”

    袁天来皱眉沉思,他实在不明白霍言这是什么意思,据他所知,霍言从来不关心内政的,霍言每天的任务就是剿贼,除此别无其他,今日为何会派门客突然造访呢?

    “那霍将军怎么看待此事?”

    董廉直接道:“我们将军说了,朝廷欺人太甚,这是公然藐视我东郡文武,所以,将军要向王爷谏言,出兵征讨帝都!”

    袁天来豁然起身,惊喝:“什么?大胆!”

    他确实被董廉此话给吓了一跳,竟敢扬言造反,这不是找死吗。

    董廉笑道:“袁大人,您这么吃惊做什么,现在天下间造反的人还少吗?我们东郡沃壤数千里,雄兵数十万,为何就不能造法呢?”

    袁天来一甩袖袍,怒道:“你今天所说,老夫全当你是在开玩笑了,你请吧,不送。”

    董廉道:“霍将军说,想让王爷同意出兵之事,非丞相大人上书谏言不可,所以。。。。”

    “来人送客!”袁天来鼻息哼哼,打断了董廉的话,愤怒的走出了客堂。

    董廉无奈,被两个小斯赶出了袁府。

    劝说失败!(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章 西迁

    次日朝堂,霍言将军率先开言,他现在异常的兴奋,身为战将,就该沙场建功,每天只是打打水贼,那多无趣。

    霍言一提出,大殿中所有的文武都相继跪了下去,表示附议;他们都是被锦衣卫蛊惑了的,武将很好劝,董廉没有废多少口舌,而文官,董廉也是软硬兼施,有的利诱,有的威逼,总之,全部搞定。

    “王爷,您就下令吧,我们反了!”

    “就是,朝廷还想要双倍的粮饷,我们一分也不给他!”

    。。。。。。。。。。。。。。。

    杨明吞了口唾液,心道今天这是怎么了?真是见鬼了,竟然所有的官员都同意造反,这种怪事还从未出现过。

    杨明强自稳了稳心神,道:“你们这是做什么?我杨家一向忠心耿耿,岂能朝廷!”

    看向掌管府库的何立,杨明道:“何大人,上供给朝廷的粮饷准备的怎么样了?”

    何立出列道:“回王爷,府库空虚,百姓拒征,文臣实在无法凑齐两万两黄金和二十万旦粮食。”

    “王爷啊,反了吧,现如今天下大乱,正是我东郡崛起的好时机,只要王爷一声令下,这天下就是您的了!”

    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杨明沉思,不过他只犹豫了一下下便恢复了过来:“造反之事无须再议,本王死也不会背反朝廷!”

    霍言出列道:“王爷,您是担心朝廷势大不可敌吗?”

    霍言自信道:“只要王爷下令,末将数日内便能将宝安郡、北郡的水军击败,此两郡唾手可得!”

    东郡大将军乃是杨明的叔父,名叫杨月。时年五十五岁,他出列道:“老臣愿立下军令状,三月内攻占宝安郡!”

    疯了!全部疯了!

    杨明扫了一眼大殿中的众臣,他没有看见丞相,心中一喜,当即道:“这么大的事。必须要丞相点头才行,他是我东郡元老,先王逝世时曾言,让本王多聆听他的教诲,所以,出兵之事,当从长计议!”

    杨明一句话将所有大臣的谏言驳回,随即拂袖而去。杨明不是不想造反,谁都想当皇帝!但是他觉得。造反根本就不可能获胜,弄到最后,只能是自取灭亡!

    他不想将先祖的基业付之一炬,如果东郡真的毁在了他的手里,那他就真成了千古罪人了,死后也无言面见列主列宗。

    劝说杨明没有成功,董廉微微有点发怒,这是多大的功劳啊。绝对不能半途而废!

    两个县令将朝廷之事给董廉一说,董廉道:“既然非要那袁天来出面不可。那我们就必须说服他!”

    小旗道:“总旗大人,袁天来此人甚难对付,他对杨家一向忠心耿耿,曾言,宁愿直言死于谏,不愿谄媚图荣华;由此可见。此人不为任何金银钱粮所动,请总旗大人明言,我们该怎么做?”

    董廉想了想道:“既然财富不能动其心,那我们就来硬的;你二人,今晚带两旗人。前去把袁家族人全部给我绑了,特别是袁天来的两个儿子,一定要绑来,他若不肯劝谏杨明,老子让他断子绝孙!”

    两个小旗眼眸一亮,拱手道:“遵命!”

    。。。。。。。。。。。。。。

    西都,夜。

    承乾殿中,所有的官员都来了,今夜就是前往小亭湖的日子,之所以选在晚上撤离西都,一则是为了避过马兰,二则是要避过城中的数十万百姓。

    现在王旭在西都百姓的心中可谓是神一般的存在,在百姓心中威望极高,若是百姓听说王旭要西迁,那肯定会追来,到时就麻烦了。

    大殿中,官员足有数十位,上至孙钰、贾恢等人,下至蒋飞、刘阳还有另外两个县令,全都来了,众人都知道了王旭的意图,皆振奋不已。

    王旭来到殿中坐下,直接命令道:“廖云,着你率本部人马前往城南外的山谷埋伏,如若马兰追来,你全力阻击,待日过正午,你再撤去,到富春县西面长江岸边待命。”

    “诺。”廖云出列道。

    王旭点了点头,继续道:“着孙钰率本部为前军,率先开拔,乾仓率兵为后军,押运粮草辎重;其余诸位,整顿兵马,随我一起西行,三更时分,西迁,前往小亭湖!”

    众人拱手:“诺。”

    安排完毕,王旭看向韩书画,笑道:“书画,你有什么要说的么?”

    韩书画微笑道:“禀文王,书画无话可说,祝愿文王功成名就,一举定河西!”

    王旭道:“那好,那就借你吉言了。”

    “诸位,都去准备吧,三更时分,所有人西门聚集。”

    “诺。”

    韩书画看似庸庸散散,他实则很关心此事,昨晚他已经替王旭算了一卦,卦象显示,此行凶险异常,但是所幸并无大碍,最终能化险为夷,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