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仅仅只是保住性命,却并非颜良最终的目标。

    身处在这样一个风云际会的年代,任何一个热血男儿都会有成就一番霸业的理想,颜良亦不例外。

    前世的他,自认身负才华,却因得不到好的机会,只能窝在办公间里受领导的气。

    如今转身重生,让自己有机会一展身手,大干一场,颜良焉能放弃这天赐良机。

    盘算之际,前方已遥见大营旗帜。

    不多时,颜良昂首阔步,率领着他的得胜之师步入大营。

    营中袁军将士,早就听说了颜良在白马挫败曹军奇袭的消息,无不为之振奋。

    众人听闻颜良归来,纷纷出帐前来观看,颜良所过,河北将士无不投以敬佩的目光。

    颜良在众人仰慕之下入营,因是袁绍尚在延津未归,颜良交割过兵马,与几位相熟之人打了招呼后,便回往自己大帐休息。

    他前脚刚进帐,便听身后脚步声传来。

    “恭喜颜将军挫败曹军诡计。”

    颜良回过身来,一名中年男子已走了进来,拱手见礼,一脸亲切的微笑。

    那人身长七尺,皮肤甚白,一对修长的手臂特别显眼。

    只扫量了一眼,颜良的脑海里本能的就蹦出了三个字:刘玄德。

第五章 玄德拍马

    眼前所站的这个人,就是历史上的蜀汉先主刘备。

    “刘使君。”颜良拱手见礼,看着刘备,他的心情却很复杂。

    凭心而论,颜良对刘备确实还是有些钦佩的。

    此人以织席贩履之出身,奋斗飘泊半身,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最终竟然在这世家称雄的时代,三分天下有其一。

    别的不说,光是这份百折不挠,能屈能伸的精神,就足以令人称奇。

    只是他那临行前的一番嘱托,却险些害得自己丧于关羽刀下,颜良对他这张乌鸦嘴自然深以为忌。

    不过颜良也知道这不能全怪刘备,他也是一片好心而已。

    只是刘备大概没料到,他那义弟为了履行跟曹操定下的土山之约,拼了命的想要立功,不问青红皂白就突下杀手。

    颜良有些疲惫,也不想跟刘备太过废话,便问道:“刘使君来找我,不知所为何事?”

    “是这样的。”刘备干咳了几声,笑容愈发和气,“将军临出征前,备曾嘱托将军打听我那二弟关云长,将军此番白马之行,不知可有云长消息?”

    颜良就知道他是来打听这事的,心说能没有么,我可是差点做了你那好义弟的刀下之鬼的。

    颜良微微一笑,“刘使君不来问我还差点忘了,昨日白马城外,一名面色赤红,头顶绿帽的敌将突然单骑冲阵,二话不说,冲我抡刀就砍,不知此人是不是刘使君的那位义弟。”

    “竟有此事?”刘备显得很吃惊,“就将军描述来看,此人必是云长无疑,可云长他应该知道我在河北军中,却为何还要与将军为敌?”

    刘备说这话是,像是在问颜良,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颜良锐利的目光,无时无刻不观察着刘备,他眼神中那一瞬间的动摇,怎逃得过颜良的眼睛。

    颜良感觉到,此刻的刘备,似乎是对关羽的忠诚产生了怀疑。

    他却深知关羽对刘备忠心不二,与河北军为敌,只是为了用功劳报答曹操的恩遇,才好问心无愧的投归刘备。

    刘备当初把家小都丢给了关羽,一人逃到了河北,当然不知土山之约,更不知关羽的难处,或许便是因此,才会对关羽的忠诚产生怀疑。

    “云长为何会如此我就不知道了,我只知道,昨日若非我反应及时,恐怕刘使君今日见到的就是我颜良的尸首了。”

    颜良的语气中,有几分冷嘲热讽的味道。

    刘备眸中的狐疑一闪而过,当即正色道:“云长对备忠贞不二,若闻备在袁公麾下,必然不敢与将军作对。我想定是那曹操忌惮于我,闻知我在袁公处,恐我相助袁公,故特使云长与将军对敌,好借袁公之手以杀刘备,望将军明察。”

    刘备说话时,总是洋溢着一股独特的魅力。

    特别是他的那双眼睛,总透露着真诚和热情,无论说什么,都会让旁人感受到,他是在为你着想,绝不是欺骗作伪,仿佛天生就拥有着号召力。

    颜良费了好大劲才从他这番话的感召中抽离,心说刘备这三寸之舌着实了得。

    如此一个人物,留着岂非祸患!

    看着眼前这一代枭雄,颜良猛然间动了几分杀心。

    此人非同一般,既然自己早就知道他的厉害,何不趁机除之,也算替自己先除去一个极强的对手。

    此念一生,颜良便有心将关羽之事透露给袁绍,借袁绍之手除了刘备。…;

    不过这念头方才产生,就给他当场否定。

    历史上袁绍,在颜良文丑两员爱将都被关羽所杀之后,依然被刘备的言辞感染,不忍心杀之,况且颜良现在还活着,袁绍更不可能因为关羽一事就杀刘备。

    既然杀不了刘备,何不干脆作一个顺水人情,多一个暂时的朋友,总比多一个大厉害的敌人要好。

    想到这里,颜良哈哈一笑,“刘使君说得有理,我还在奇怪云长的举动有些怪异呢,赶情都是中了曹贼的奸计,还是刘使君你最了解曹贼。”

    刘备暗松了口气,大义凛然的表情,马上又变得温和起来。

    “备当年蛰伏于曹贼手下,为的就是摸清他的底数,说句大话,天下间没有比我更了解此贼的。”刘备口气很大,语气也有点得意。

    不过,那得意只一瞬便收敛。

    他移步凑近颜良,小心翼翼道:“颜将军能识破曹贼的诡计,刘备打心底里佩服,只云长之事,颜将军在袁公面前,不知会……”

    刘备没把话说完,而是眉毛微微挑动,做了个暗示。

    “刘使君放心,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不会跟袁公说的。”颜良自然领会他的言下之语,顺水推舟卖了刘备一个人情。

    刘备眼中掠过一丝喜色,急忙长身一揖:“颜将军深明大理,备在此谢过。”

    看刘备那样子,这番谢倒是出于真心。

    这也难怪,自刘备投奔袁绍以后,以审配、逢纪为守的河北士人就一直排挤他,而这些人又很得袁绍的信任。

    譬如那审配,方今袁绍南征时,就奉命辅佐其子袁尚留守邺城,由此可见这些人在袁绍眼中的份量。

    如今若是给审配等人找到借口,他们难保不会借机打击刘备,而袁绍这个人又疑心重,最后虽不见得会拿刘备怎样,但给刘备脸色看却是再所难免的。

    颜良顺水人情,免了刘备的一桩难堪,他自然对颜良由衷的感激。

    打发走刘备之后,颜良终于可以好好的睡一觉。

    昨天跟关羽惊心动魄的一战,消耗了极大的体力,直到现在他已经一天一夜未合眼,精神体力已是相当的疲惫。

    颜良迫切的需要休息,因为他还要养精精蓄锐,准备应付另外一个人物。

    那个人,就是袁绍。

    傍晚时分,被荀攸之计诱往延津的袁绍,终于率领着袁军的主力兵团,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

    吃饱喝足,精神恢复的颜良,便前往中军大帐去见袁绍。

    宽阔的军帐中,左右两边各点着八支巨大的火炬,映得帐中温暖明亮。

    大帐中央的巨大案几上,两翼两支着一根粗如儿臂的烛火,红光闪动下,案后那身着金甲,须发半白的男人,正在聚精会神的盯着平铺在案面上的巨幅地图。

    那是一张堂堂正正的脸,岁月留下的沧桑,难掩那一份依稀可辨的俊朗,那一双深邃的眼睛,流转着一种不凡的光泽。

    那是一种与生俱来,仿佛生来就高人一等的骄傲。

    眼前这个气度不凡的人,正是四世三公出身,拥有四州之地的天下第一大诸侯,袁绍袁本初。

    原先颜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印象中的袁绍总是一副纨绔公子哥,绣花枕头的形象,但穿越之后颜良才渐渐认识到,袁绍尽管没有曹操那么厉害,但同样是一个拥有着不凡人格魅力的枭雄。

    若论家世出身,嫡出的袁术要比袁绍强,论军事才能,公孙瓒当年打得胡虏闻风丧胆时,袁绍还在洛阳当他的京城四少。

    但结果却是公孙瓒了,袁术忧愤而死,袁绍却成了天下第一大诸侯。

    抛开成王败寇的观念,客观的看袁绍,颜良深深的感觉到,眼前这袁本初,绝对是一个厉害的人物。

    只可惜,他的对手是曹操,一个更加了不起的枭雄。

    “末将拜见主公。”颜良心怀着谨慎,拱手上前。

    袁绍抬起了头,锐利如隼的目光中,似乎暗藏着些许阴霾。

    “我命你攻打白马,你不得我将令,为何擅自退回黎阳?”袁绍冷冷问道,言辞中分明流转着怒意。

    颜良眉头不禁微微一皱。

第六章 巧破谗言

    颜良立时就感觉到,定然是有人在袁绍面前抵毁自己。

    他扫了一眼袁绍左右,瞥见左首的郭图正捋着两撇胡子,两道眯起的眼缝中闪烁着得不易被人察觉的得意。

    右首处的逢纪,则面色凝重,暗暗的向他打着眼神。

    颜良顿时就明白,这一定是汝颖士人和河北士人间又在明争暗斗,殃及了自己这条“池鱼”。

    当年袁绍从韩馥手中连唬带骗得到冀州,靠的就是以许攸、郭图、辛评为首的汝颖士人的相助。

    不过袁绍得到冀州后,怕汝颖士人一党独大,便启用了审配、逢纪、田丰等大量的河北士人,一方面为了拉拢本地土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制衡汝颍士人。

    只可惜袁绍用人手段不及曹操那般严以律法,越是在两派间和稀泥,这两派就斗得越凶。

    本为汝颍士人领袖的荀彧,就是因为看穿了袁绍集团的这个致命缺陷,才毅然的投奔了尚处弱小的曹操。

    颜良乃河北人氏,同时又是掌兵的大将,自然也是汝颍士人打击的重点对像。

    “看郭图那表情,多半是他向袁绍进的谗言了……”

    颜良心中冷笑,顷刻间已有应对之策。

    “启禀主公,末将收到子远先生送来的情报,得知曹贼西向延津,故加紧攻打白马,想为主公分担延津兵势。谁料曹贼竟突然出现在白马,末将仓促之间奋力迎战,幸赖将士们用命,才勉强挫败敌军偷袭。”

    颜良从容辩解时,目光转向了右首的许攸,他这话中显然是指许攸情报不实。

    许攸的表情马就上变得不自在起来,假装不关己事的将头扭向一旁,不敢正视颜良的目光。

    颜良接着又道:“末将虽小胜一场,但曹操主力数倍于末将所部,且与白马城的敌人对末将形成夹击之势。末将只恐独力难支,万一有所差池,会折了我军锐气,有损主公的威势,故才决定稳妥为重,擅作主张退回了黎阳,请主公明察。”

    颜良这番话即委婉的提及自己击败曹军的功绩,又把责任巧妙的推给了许攸,可谓恰到好处。

    原本得意的郭图,脸色顿时流露出惊异与愤恨,他显然有点不太相信,看似粗旷不懂通变的颜良,嘴中三寸之舌竟如此了得。

    对首的逢纪却闪过一丝得意,马上拱手道:“主公,颜将军仓促之下还能击败曹军,扬我军之士气,实在是难得。至于他擅自退兵黎阳,确实也是为了全局着想,功过相抵,纪以为主公大可不再追究。”

    逢纪趁机为同属河北士人的颜良开脱。

    案几之后的袁绍,眼眸转了几转,本是阴冷的表情顷刻露出了笑脸。

    “子义为我军旗开得胜,此乃大功一件,我为什么要责怪他,我要重重的赏他才是。”

    袁绍脸变得倒也真是快,刚才还是副一质问的怒色,转眼间却又要赏赐颜良。

    郭图的脸色又是一变,那副丧气的表情,分明是诬陷落空,有些气急败坏。

    “末将能够小胜敌军,全赖部下将士用命,主公若要赏赐,就请赏赐那些血战的将士吧。”

    颜良把功劳推给了部下,将来自己若要成事,还要依靠麾下这些士卒给自己卖命,颜良为他们请赏,也是在拉拢部将们的人心。

    袁绍这个人出身名门,本身就一身傲气,最忌讳的就是属下在眼自己面前逞强邀功。…;

    当年鞠义之死,虽跟袁绍的性狭有关,但与其本身的张扬也脱不开干系。

    如今见颜良如贪功,如此的谦逊,袁绍打心眼里高兴,当即应了颜良所请,下令赏赐参加了白马之战的颜良所部。

    “主公,咱们这一次中了曹贼的奸计,情报方面的失误不容小视,这一次幸亏有颜将军,若换成别将领军的话,恐怕白马一役就要大败,介时若首战失利,军心士气岂非大受损伤。”

    事还不算完,郭图主动挑衅,逢纪要反守为攻,矛头直指许攸。

    许攸早年就追随袁绍,在袁军中一直负责情报工作,他手下的情报网络号称遍布大河南北。

    袁绍被逢纪这么一挑动,脸色刷的又拉长下来,转几许攸质问道:“子远,你的细作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么重要的情报都会失误,险些坏了大事。”

    “主公,这个……”许攸表情有点委屈,似乎有难言之饮。

    颜良却知道许攸有点冤,这一次的白马之险,其实跟他真没多大关系。

    曹操当时的确率主力虚攻延津渡,许攸安插在南岸的细作,只是如实的将曹军动向上报而已。

    至于后来曹军突然转向,却因延津与白马相及太近,细作们还来不及把新的情报送往北岸时,曹军就已经杀到了白马。

    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袁绍误判了曹操的用意,自己中了人家的计,做了错误的布署,面子上过不去,便趁机把责任推给许攸。

    “这个逢纪,对袁绍的心思拿捏的要真准,手下人都把心思用在了对付政敌身上,袁绍不败才怪了呢……”

    颜良不动声色的权衡着利弊,眼见许攸那副尴尬样,忽然间产生了一个念头。

    “主公,末将以为,我军中计这件事,倒与子远先生并无关系。”

    此言一出,不光是逢纪,就连郭图和许攸本人都是一惊。

    逢纪那边连连皱眉,许攸则是面露奇色,他们自然不解颜良为何要为许攸开脱。

    颜良却有自己的算计。

    许攸此人号称“满腹经纶”,官渡之战,一条火烧乌巢的妙计,轻轻松松就摧毁了袁家王朝。

    这样一个足智多谋之士,自然是河北士人的眼中钉,此刻留守后方的审配等人,估计正在琢磨着拿许攸家人贪财之事来打击他。

    这也就是说,许攸早晚要背叛袁绍,那他与自己就可以算得上是“志同道合”之士。

    既是这样,他便有将许攸收为己用的机会,颜良若要自立为雄,最需要的就是人才,若能将许攸这样的大才收入麾下,足抵十万雄兵。

    所以他要帮许攸说话,借此赢得许攸的好感。

    “子义,你这话什么意思?”袁绍的语气中有些不悦。

    “延津与白马相距较近,许先生的细作根本来不及把新的情报及时送抵主公手上,白马之事,末将以为怪只怪曹贼太过奸滑。”

    颜良以一个政敌的身份,公正的说出了许攸的心声,许攸的脸上不禁掠过几分感激。

    袁绍的表情却越来越阴沉,显然颜良的解释在他看来,与其是说曹操奸滑,倒不如是在称赞对方的智谋多端。

    这让袁绍听着很刺耳。

    颜良早就算定了袁绍心思,马上又冷笑道:“只可惜曹贼的奸滑,在主公面前也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主公四海归心,挟大义的旗号,十万雄兵挥师南下,即使昨天的白马之役,曹操以奸计占了点小便宜,但最终也是蚍蜉撼树,难敌主公堂堂正正之师。”…;

    袁绍这下听着就舒服了,一句“跳梁小丑”,把袁绍听得是心花怒放,一脸的阴沉跟着就散了。

    如日中天的袁绍眼中,天下诸侯皆如蝼蚁一般,在他眼中,曹操可不就是跳梁小丑嘛。

    颜良的话,正是点中了袁绍的基点。

    “哈哈——”袁绍捋须大笑,“子义言之有理,我十万大军辗压南下,任曹贼使阴谋诡计,焉能抵我天威。”

    袁绍被马屁拍得爽到,把对许攸的责怪也抛之了脑后,当即下令全军渡河,再攻白马。

    军议结束,暗自庆幸的许攸和一脸恼火的郭图一同归帐。

    “子远,你说那颜良何时变得如此通达诡辩,明明是咱们设计他,最后却反被他哄得主公如此高兴。”郭图一脸的狐疑。

    许攸也奇道:“是啊,我也觉得不可思议,颜良素来有勇无谋,今日在主公面前的表现,实在是令我大感意外。而且,还有一点我搞不明白,他为何要主动为我辩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