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4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良却冷冷道:“朕早说过,关羽不过是徒有虚名。今落到朕的手中,只不过是原形毕露而已。还有那个刘备,朕早晚也叫他露出本来面目。”

    讽刺之后,颜良便传下旨意,命黄忠全力进攻,一个时辰之内,必须要拿下安阳城。

    号令传下,三万楚军将士精神大作,个个抖擞雄风,疯狂的向城上狂攻。

    沿城一线有数处城墙,已是有楚军突上城头,与汉军展开了肉搏。

    “敌人已经突上城头,再这么下去,这城池迟要早被全面突破,咱们该如何是好?”张南惊惶的大叫。

    焦触看看漫野的楚军,再看看对楼上的关羽,满脸的为难。

    死守吧,不用弓弩是根本守不住的,城池一破,自己和这五千士卒,就要统统为楚军杀光。

    若是投降楚军吧,自己的家眷都在邺城扣为人质,这么一投,一家百余口老小誓必要为刘备杀光。

    百般无奈之下,焦触只得叹道:“罢了,趁着楚军还未破城,咱们赶紧率军由北门而去,撤往邺城去见天子吧。”

    “弃城!”张南吃了一惊,“天子命我等死守安阳,咱们倘就这么弃城而撤,天子若是怪罪下来,却当如何是好。”

    “天子怪罪起来,咱们就把实情跟天子说了,到时天子见咱们是怕伤了他的兄弟,所以才弃城,想来就不会怪罪我们了。”

    张南想想也是,见眼下也别无可法,只得依了焦触的提议。

    于是二将当即弃了南门,率着几千残兵,从北门而出,狼狈的往几十里外的邺城逃去。

    不到半个时辰,安阳城头便即插上了楚军的旗帜。

    黄昏时分,颜良登上了安城头上,俯视着自己威武的军队,一队接一队的步入城中,心中何其的畅快。

    片刻后,关羽被从对楼解下,押到了颜良跟前。

    看到颜良时,关羽铁青着脸,也没有破口大骂,只是怒瞪着颜良,宣泄着他对颜良的愤恨。

    “关羽,你也不用恨朕,朕对你已经很温柔了,其实朕不久前就曾经刘备写过信,让他拿三个郡来换回你,只可惜啊,刘备对你没什么意思,朕的这封信一去就是石沉了大海。”

    颜良跟关羽提起了这件事,无异于在关羽的伤口上,撒下了一把盐。

    关羽刚开始时还心头一震,死寂的心里还涌现了一线希望,但随着颜良那句“石沉大海”,关羽刚刚燃起的希望火苗,便即熄灭。

    关羽的赤色的脸上,瞬间还闪过一丝震骇。

    似乎,关羽不敢相信,刘备竟然为了三个郡,就不肯来解救他于苦海。

    “不可能,天子不可能对我这般无情,我可是他的结义兄弟啊。”关羽的心中,另一个声音又自欺欺的安慰他。

    念及于此,关羽立刻肃厉起来,不屑道:“天子与我的情谊有多深,岂是你所能理解的,颜良,你休想离间我和天子的感情了。”

    到了这个时候,关羽竟还对刘备这么有信心,颜良不得不承认,刘备洗脑的功夫,的确是了得。

    一声冷笑。

    “既然你对刘备这么有信心,很好。那朕就先摧毁你的那点希望,再摧毁你这残躯,来呀。把他带下去,关入马厩。”

    左右亲兵一拥而上,将关羽粗鲁的拖了一去。

    颜良转过身来,面朝北方,扬鞭喝道:“传朕旨意,大军休整一晚,明早给朕直取邺城!”

    ……

    几十里外。邺城。

    皇宫之中,刘备负手踱步,满脸焦虑。似乎在不安的等待着什么。

    刘备所等者,自然是安阳之战的消息。

    安阳城乃邺城正南最大的一座城池,也是邺城防御体系中极重要的一环,如果安阳城能守住。邺城便将高枕无忧。

    此时的刘备。只能寄希望于焦触张南二人,能把颜良的大军拖在安阳城下越久越好,最好也像黎阳城一样,拖他个七八个月。

    刘备就不信,颜良他能连着十几个月,不知疲惫的征战下去。

    “陛下不必担忧,安阳城的城防不逊于黎阳,焦触和张南亦乃河北宿将。安阳城就算被攻破,也至少能拖颜贼三五个月。”

    身旁的诸葛亮。又在轻摇着羽扇,安慰着刘备。

    刘备停下脚步,坐回了龙座,情绪稍稍安稳了几分。

    刘备拿起了茶杯,刚刚想要喝上几口。

    正当这时,侍卫来报,言是焦触和张南弃了安阳城,已率军逃回了邺城,如今正在殿外求见。

    这消息,如晴天霹雳一般,狠狠的轰在刘备的头顶,惊得他手中的茶杯险些脱落。

    哐!

    刘备将茶杯摔在了案上,惊怒道:“朕叫他们二人死宁安阳,他二人不得朕旨意,焉敢擅自弃城而逃,他们是找死吗!”

    诸葛亮也是惊讶不已,劝道:“陛下先莫动气,不如先将此二将宣入问一问是怎么一回事。”

    刘备只得暂压下怒气,喝令将两个逃将传入。

    不多时间,焦触和张南不安的步入殿中,跪伏于前,山呼万岁。

    刘备猛一拍案,厉声斥道:“求等好大的胆子,不得朕旨意,竟敢擅弃安阳重镇,还敢回来见朕,就不怕朕将们们军法处置吗!”

    皇帝一怒,阶下那二将吓得均是一哆嗦,面露慌张之色。

    “陛下息怒,臣等本来是万不敢弃守安阳,今弃城而归,却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焦触慌忙解释。

    “弃城而逃,分明是尔等胆怯,还敢狡辩不成!”刘备更加愤怒。

    焦触忙道:“臣等本是决心死守安阳,只是临战之时,楚军忽然将骠骑将军绑在对楼上,推向了城门,臣等只怕误伤了骠骑将军,故不敢放箭反击,才使楚军得到肆无忌惮的攻城,臣苦战不敌,却才不得不弃城而退,为陛下保存了几千将士的性命。”

    听得焦触的解释,刘备顿时就没了脾气,但脸色却变得愈发的阴沉。

    颜良残暴卑鄙,使出这等手段攻城,刘备也已习以为常,让刘备感到愤怒的是,关羽竟然还厚颜无耻的活着,给了颜良用他做挡箭牌的机会。

    “关云长啊关云长,你给朕损兵失地,丢尽了朕的江山和面子也就罢了,如今做了俘虏,还要来祸害朕,实在是可恨啊,你怎么还死啊,朕要你死——”

    刘备神思愤慨,咬牙切齿,拳头握得咯咯作响。

    蓦然间,刘备厉声喝道:“来人啊,将这两个临阵脱逃的胆小之徒,给朕拖出去斩了。”

    号令下,众御林军士一拥而将,不容分说的将二将拖走。

    “陛下饶命,臣是不敢伤了陛下的兄弟,所以才弃城的呀~~”焦触委屈惊恐的嚎叫。

    “陛下恕罪,若非怕伤了骠骑将军,臣等绝不敢弃城而走啊,请陛下恕罪!”张南也惊恐的大叫。

    刘备却无动于衷,怒瞪着二将被拖走。

    接着,刘备厉声喝道:“速传旨意给诸城守将,今后但凡颜良拿关羽做挡箭牌者,诸将无需顾虑,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敢有误了军机者,立斩不赦!”(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六章 向我开炮!

    刘备虽未点明,但那一句“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却在明确无误的告诉他的臣子,为了守住城池,不必顾忌关羽生死,该杀就杀。

    此令一出,众臣尽皆震惊,无不为刘备的铁血暗生寒意。

    刘备这也是被逼急了,以前他还可以装着对关羽情深,但是现在,颜良把他逼到这个份上来,他若还要继续装下去,就只能眼看着一座座城池和壁垒被颜良攻破。

    刘备已没有选择,为了保住他的江山,他只有撕下自己的面具,露出本来真实的面目。

    “颜贼啊,竟是这般残暴卑鄙之徒,竟把朕逼到这个份上,可恨啊……”

    露出本来面目的刘备,却在暗暗咬牙切齿,毫无用处的诅骂颜良,把这一切都归咎于颜良的逼迫。

    刘备的旨意,很快便传出邺城,传给了守备诸壁垒的诸将那里。

    众汉将听闻刘备这道旨意,亦无不是大为震惊,均为刘备的铁石心肠而震动。

    而此时,拿下了安阳的颜良,却已率领着他的大军,由安阳而发,浩浩荡荡的继续向北挺进。

    一天后,楚军进抵邺城以南二十里的铁岗壁。

    从邺城四周二十里外起,刘备便用几年的时间,筑起了多达三十余座大大小小的坞壁,坞壁与坞壁之间,又掘以深沟,形成了一道交错贯通的防线体系。

    这些坞壁或依山峰,或依河水。皆据以险要,并统统改用石头而不是土来筑壁,并在壁中屯聚粮草。

    这几十处坞壁中。大者屯兵三五千,小者屯兵七八百,星罗棋布的盘踞在邺城四周。

    而楚军眼前这座铁岗壁,则是邺城正南最大的一座坞壁,内中屯兵四千,守将乃当年孙权麾下大将太史慈。

    这铁岗壁依铁岗山而建,此山虽只是平原间的一座小山。但汉军的壁坞背山而立,易守而难攻,其坚固程度。其实不逊于安阳和黎阳这等坚城。

    楚军逼营下寨,安营已毕后,颜良还是用老办法,命黄忠以三万精锐进攻。将关羽绑在对楼上。继续充当挡箭牌。

    隆隆的战鼓中,三万楚军肃杀向前,向着那背山而立的石壁,汹汹的逼近。

    军阵最前方,高大的对楼上,关羽依旧被绑在那里。

    这时的关羽,满腔的羞愤,不断的挣扎。口中一个劲的骂着颜良。

    颜良却驻马闲立,冷笑的看着关羽这面盾牌。被缓缓的推向汉军的枪口。

    城头上,太史慈脸色沉沉,扶剑而立,眉头紧紧的皱起。

    太史慈的身边,还立着一个书生模样之人,那人,正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

    诸葛均才资平庸,跟着诸葛亮投奔刘备麾下,多年来也没建立什么功勋,如今也是凭着诸葛亮的裙带关系,方才得了个不小的官位。

    此番诸葛均正是奉了刘备之命,来到前线向太史慈宣示旨意,以防临战之际,太史慈因为忌惮关羽而误了军情。

    壁外处,楚军汹汹逼近,很快已进入了弓弩的射程范围。

    这时,对楼上的关羽,突然放声大吼道:“对面的汉军听着,不要管我,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为了天子,赶快放箭啊~~”

    这一次,关羽出人意料喊起了“向我开炮”。

    不过,这一次关羽却不是因为抱了赴死的决心,而是有了安阳的经历,关羽已知道,汉军将士顾忌他的安危,断然不会冒险向他这边射击。

    所以关羽才敢不畏生死,口出“狂言”,反正汉军也不会向他放箭,这样的话,世人将知道他关羽不畏死的英名,使他不致于遭人议论。

    城头上,汉军们面面相觑,皆不知该如何是好。

    太史慈眉头愈深,暗暗的咬牙,满脸的为难。

    这时,诸葛均沉声道:“太史将军,楚贼已进入了我军弓弩射程,太史将军还不下令放箭,更待何时?”

    “那可是关将军啊,箭矢无眼,本将若是一下令,关将军就有可能被我军误伤呀。”太史慈为难的说道。

    诸葛均却冷冷道:“我当知道那是关将军,可陛下的旨意说得明白,叫我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难道太史将军打算抗旨不遵不成?”

    面对诸葛均的质问,太史慈不知如以应,他只能缓缓的拔出剑来,做出准备下令的架势。

    只是,眼看着关羽越来越近,太史慈却始终下不了这道命令。

    城外处,楚军已逼近了七十余步。

    诸葛均这时就急了,厉声道:“太史将军拒不执行陛下的旨意,难道想步焦触和张南二人的后尘吗!”

    这般威胁,顿时令太史慈身形一震,一丝寒意袭上心头。

    焦触与张南二人,不就是因为顾忌关羽,没敢放箭而失了安阳城,所以被天子无情的斩首么。

    那时天子还没有下这道“该怎样就怎样”的旨意,如今旨意已明明白白,若他太史慈竟敢不从的话,天子不将他军法处置才怪。

    念及于此,太史慈眼珠陡然之聚,将手中长剑愤然一划,高喝道:“弓弩手,给本将放箭,狠狠的射杀敌寇。”

    号令虽下,但那些弓弩手们却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先放这第一箭。

    “太史将军叫你们放箭,你们都聋了吗,快放箭啊!”慌张的诸葛均,激动的向着左右的弓弩手吼叫。

    士卒们却不把他的话当回事,个个皆望向太史慈。

    汉军们的视若无睹,激动了诸葛均,愤怒之下,诸葛均猛然拔剑,竟是将一名犹豫的弓弩手,就地斩首。

    鲜光飞溅中,一颗人头飞落城下。

    左右的汉军士卒见得这一幕,无不大惊失色,个个惊得是目瞪口呆。

    太史慈大怒,惊怒道:“你疯了吗,为何要杀自己士卒?”

    诸葛均却冷冷道:“这厮不尊军令,我自然要杀了他,以正军法。”

    “要杀也当由本将来杀,你凭什么对本将的部属下杀手。”太史慈愤愤不平道。

    诸葛均冷哼了一声,昂然道:“我乃奉天子之命而来,身负监军之职,自有权力处置不遵圣意之徒,这就是我的资格。”

    诸葛均搬出了刘备来压人,几句冷冷的话,便将太史慈的质问给压了回去。

    太史慈心中愤怒,却又拿诸葛均没有辙,没办法,谁让他是天子派来的人呢,以诸葛均的权力,别说是斩鐏一个小卒,就是把他太史慈当场拿下,也并不违制。

    “太史将军,你我还是不必再做无谓的口舌之争了,楚贼马上就要逼近城池,我奉劝你还是赶快让你的部下放箭,否则,一切后果都要由你一人来承担。”

    太史慈身形猛的一震,不禁陷入了沉默之中。

    沉默半晌,太史慈只得强压下怒气,暗叹一声后,默默的转过身来。

    他将长剑高举在手,厉声道:“天子有圣旨在此,一切有守城为重,弓弩手速速放箭,天子若是怪罪下来,一切责任由本将担当便是。”

    太史慈不想让士卒们背负心理负担,便将所有的重担,都一人扛下。

    汉军士卒们,终于开始不再犹豫,一支箭接一支箭的射将出去。

    转眼间,成百上千的箭矢,如雨点般向着城外的楚军袭来。

    楚军早有准备,忙是将所持的盾牌举起,顶着城头飞蝗的箭雨,继续前进。

    而对楼上的关羽,这个时候却陷入了无尽的惊骇中。

    关羽万万没有想到,铁岗壁的汉军,竟然全然不顾他的性命,竟然是真的向他放箭了。

    “难道陛下……他竟然真的不顾忌我的性命了吗?”关羽的脑海嗡嗡作响着。

    箭矢,依旧在呼啸着从身旁抹过,很显然,汉军为了抵御楚军的进攻,已完全不怕误射他关羽。

    此时的关羽,心如刀绞,几有一种万念俱灰的痛苦。

    往昔岁月的画面,如闪电般从眼光划过,他想起了桃园结义中,刘备那“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他想起了这十几年里,自己为刘备东征西讨的辛苦,他想起了为刘备所牺牲的三个儿子……

    诸般种种,曾经让关羽引以为傲的记忆,如今却又刀子一般,狠狠的切割着关羽绝望的心。

    “陛下啊,你怎么能这样对我,我是你的兄弟啊~~”关羽向着北面放声嘶吼,仿佛在向刘备质问。

    回应关羽的,只有那呼啸而至的箭矢。

    几百步外,颜良看着这场面,却根本不觉得惊奇,仿佛早有所料一般。

    他冷笑了一声,扬鞭道:“刘备终于是撕破脸皮了,哼,让他射死关羽就不好玩了,传朕旨意,暂且鸣金收兵吧。”

    铛铛铛~~

    金声旋即而响,三万攻城的楚军,迅速的有序的撤离了战场。

    而精神倍受打击的关羽,也在被误射之前,被楚军活着带了回来。

    城头精神紧绷的汉军们,终于长松了一口气,自以为成功逼退了楚军,避过了一场血战。

    诸葛均看着退去的楚军,庆幸之余,眉宇间又流露着几分得意,好似这场逼退楚军之功,全是自己的。

    而太史慈却无丁点高兴,脸色反而愈加的阴沉,望着远去的关羽,太史慈暗暗的叹了一息。(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敢叛逃试试

    楚军退去,颜良策马径直回往御帐。

    还帐后,颜良召集了诸文武,共商破铁岗壁之策。

    商讨来商讨去,众人的建议,无非都是围壁强攻,二十万大军把铁岗壁夷为平地。

    颜良并没有急于下令攻城,却问这铁岗壁的守将,乃是何人。

    臣下们一回答,颜良才知,守城之将原来竟是太史慈。

    一提到太史慈,许多遥远的回忆,渐渐浮现脑海。

    平江东,灭孙氏,杀周瑜,那仿佛已经是很久以前之事,而自鲁肃被关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