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5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上党地势险要,倘若一旦有失,颜贼就可以绕过我正南面的防线,直插晋阳城侧后啊。”贾逵惊声疾呼。

    “上党的重要性,朕岂会不知,岂用你提醒。”司马懿瞪了他一眼,似是埋怨他说废话,又似在埋怨他没能识破颜良计谋,为自己分忧。

    贾逵面露惭色,微微低下头,不好意思再出口。

    “颜贼啊颜贼,没想到我百密一疏,终于还是中了你的奸计,我不会让你轻易的拿下上党,绝不会!”司马懿咬牙切齿,暗暗的发誓。(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章 左右为难

    壶关。

    云梯林列,喊杀之声震天而起,数万楚军正对壶关城发动猛烈的进攻。

    这壶关城北有百谷山,南有双龙山,两山夹峙,中间空断,山形似壶,且以壶口为关,故得名壶关。

    颜良驻马而立,正指挥着他的大军,对壶关口进行猛攻。

    这壶关口横截面狭窄,南北不过数十步之宽,敌将王凌虽只有晋兵五千,但这五千人却足以布列在这数十步宽的关城上。

    楚军虽众,但一次性能够投入作战的兵力,却不过数千人而已,有效攻击兵力形不成优势,故对壶关口的进攻,并不能占据上风。

    想反,守城的晋军,反而是稍稍占有优势。

    进攻从清晨到午后,壶关城下已是尸枕成藉,楚军付出了数千人的代价,却依然无一人能登上壶关。

    强攻不成,颜良不愿徒损士卒,只得下令收兵。

    还往御帐,颜良召集众文武,商议破城之计。

    “那壶关口实在太狭窄,我军没有办法发挥人数上的优势,这般强攻下去,显然非是明智之法。”老将张任道。

    众人纷纷点头,赞成张任的说道。

    “陛下,不如掘地道,暗中穿城而过,从内发动突袭如何?”徐晃进言道。

    颜良未言,徐庶已摇头道:“壶关地面坚硬,掘地道极为不易,且又耗费时日,非是上上之策。”

    “那……”徐晃想了想。又道:“那就等破城炮运来,强行将壶关口攻破,一举杀入城中。”

    “我看这壶关城乃就地取山石所彻。其城墙必极为坚固,纵使是破城炮,只怕也不易击破。”徐庶又否定了徐晃的提议。

    “那这怎么办才好,咱们这般大费周折,好不容易杀到壶关,若不能尽快拿下此城,倘使晋军援兵赶来。据住了北面险要,那咱们的速战之计岂非落空。”张任焦躁道。

    此时,一直沉默的颜良。轻咳了一声。

    众将知道,天子已有主意,众人忙是噤声,纷纷望向颜良。

    颜良大手往地图上一划拉。“传朕旨意。留四万兵马围壶关,其余兵马尽数北上,给朕攻取上党全境。”

    颜良的豪然之语,令在场大楚文武们精神一振,眼前蓦的是豁然开朗。

    “我军有绝对的兵力优势,若能迅速将上党诸县拿下,既能阻断晋军援军,又能把壶关变成一座孤城。令其军心瓦解,不战而败。陛下此计,当真是一举两得啊。”

    徐庶啧啧赞叹,显然是附合颜良的意思。

    “司马懿想援上党,门都给有,速传令给文远他们,命他们率退往河东的兵马,急速北上,再攻介休。”颜良冷笑着,又下了一道旨意。

    此番颜袭上党郡,率领的乃是他的十余万中军,而十余万外军尚滞留在河东一带,以吸引司马懿的注意力。

    颜良命外军再伐介休,就是要牢牢的拖住司马懿,令他无法抽兵援救上党郡。

    号令传下,诸军尽发。

    张任、徐晃等擅长山地攻坚的诸将,各率兵马北上,绕过壶关城,直取上党诸县。

    因是上党兵马尽集于壶关,其余诸县守备空虚,而司马懿的援军又未及赶到,楚军所过之处,几乎是望风而降。

    数日间,屯留、潞县、襄垣、铜鞮等诸县,几乎兵不血刃,尽为楚军所陷。

    当徐晃率领着一万兵马,杀至上党郡最北面的涅县时,正与晋将王昶所率的万余晋国援军相遇。

    徐晃可算撞了个正着,当即率军出击,与那王昶大战一场。

    楚军何其精锐,徐晃又乃当世名将,那王昶岂是对手,半日激战,晋军损兵数千,大败而退。

    徐晃一场大胜后,也不追击,只按照颜良的旨意,拿下了涅县城,堵住了晋军南援上党的通道。

    此时的司马懿,已率军赶回了都城晋阳,正巴巴的等着王昶的捷报。

    苦等数日,司马懿没有等来捷报,却等来了狼狈败归的王昶,还有他的数千残兵。

    得知楚军攻陷涅县的噩报,司马懿是大惊失色。

    “涅县一失,楚军便可长驱北上,直接绕过我南部防线,从东面攻入太原郡,直逼我帝都侧后,陛下,形势对我们十分不利啊。”大臣王基忧虑的叫道。

    晋国群臣们,一时间议论纷纷,情绪都相当的紧张。

    司马懿沉吟片刻,咬牙道:“看来朕必须御驾亲出,亲率大军夺还涅城,打通南援壶关的通道不可。”

    “报~~”司马懿话音方落,便有军士匆匆奔入,伏地奏道:“介休急报,河东楚军再度北上,十余万大军又向介休攻来,胡遵将军请陛下速发援兵驰救。”

    楚军再犯介休!

    这个惊人的消息,令在场众臣无不骇然变色,纵使是司马懿,也眉头一皱,闪过一丝惊色。

    司马懿算是明白了,颜良在南面用兵,分明是要牵制住他的主力,叫他无暇去分兵救上党郡。

    “可恨啊,朕手中兵力太少,这些颜贼实在狡猾,又抓住了朕的软肋!”司马懿暗暗骂道。

    大殿中,顿时是一片的沉默,一种左右为难的情绪,在众臣间流转。

    眼下以晋国的兵力,在救上党,还是援介休上面,只能选择其一。

    援介休吧,上党一旦全境失陷,楚军就可以长驱北上,直接从东面进入晋阳侧后,其威胁之大不言而喻。

    但若去救上党,正南面就将面临楚军十几万大军的远狂攻,一旦南面防线失守,楚军的大军正可从大道上,畅通无阻的直接杀奔晋阳城南。

    两头的威胁都让晋国如芒在背,让兵力捉襟见肋的司马懿,不知该顾那一头。

    倘若司马懿只是一个臣子,他还能冷静下来,客观的分析判断,但身为皇帝的他,这时却有些失了阵脚,一时难以想出两全之策。

    “陛下,臣以为,我们当集中兵力,驰援介休!”关键时刻,贾逵断然进言。

    司马懿身形一震,急抬起头来,望向贾逵,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南面乃大道,楚军一旦攻陷,其粮草军需,攻城器械,便可畅通无阻的运抵晋阳,显然南面大道更为重要。”

    “至于上党方面,虽可威胁我侧后,但其郡道路艰险难行,楚贼运粮不利,必不能发全力。”

    “况且,楚贼虽攻陷了上党大部分县城,但壶关城却还掌握在我们手中,以壶关之险要,加上王彥云的忠勇,臣想必能保得壶关不失。楚贼只要一天拿不下壶关,就不敢进犯晋阳,如此,只要能拖到开春降雨,则楚贼必不战而退。”

    贾逵洋洋洒洒的一番话,说得司马懿思路通畅,转眼豁然开朗。

    “对啊,朕差点忘了,壶关可是天险所在,颜贼纵有百万大军,只要王凌在坚守,他就绝对拿不下,只要壶关在,朕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司马懿拍案而起,精神很快振作了起来。

    当下,司马懿便传令,只拨一万兵马,守备晋阳东面的阳邑城,以防徐晃所部。

    司马懿本人,则再率大军离晋阳,南赴介休去抵挡楚军正面大道的进攻。

    同时,司马懿又派死士前赴壶关,以突破楚军的围困,将坚守的旨意下达给王凌。

    楚军围壶关未久,尚未能完成对壶关全面的封锁,且壶关夹城而立,晋国的细作可翻山越岭,偷入壶关,将司马懿的密旨送抵。

    本为慌张的王凌,得到了司马懿的叮嘱后,便稳下了心神,决心死守壶关。

    司马懿这一系列的动作,很快便有细作,报往了壶关的御营。

    颜良不得不承认,司马懿的这番应对之措,可算得上是他现在最好的选择,换作是自己,恐怕也会这么做。

    颜良也没有别的选择,只有下令全力攻打壶关,希图在开春雨季来临前,拿下这座上党雄关。

    只是,王凌对司马懿的忠诚,还有他抵抗意志的顽强,却超乎了颜良的想象。

    七万楚军围城一月,破城炮、水龙炮用尽,日夜狂攻,却生生的拿下不壶关。

    眼前的这座雄关,堪比益州的阳平关,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

    介休方面,司马懿率主力坚守,张辽等十余万楚军也进攻月余,却未能收到更好的成效。

    东西两路的楚军,陷入到了僵持的境地,似乎都被这太行山的险恶,挡住了前进的脚步。

    寒冬转眼即过,天气渐渐开始转暖,不知不觉中,那漫山遍野的覆雪,已开始出现了融化的迹象。

    大雪一化,再加上春雨一降,整个太行山原本就崎岖狭窄的道路,就要变得更加泥泞起来。

    倘若再时不时的发一场山洪,地利形势就对楚军将更为不利。

    必须赶在开春之前,尽快的拿下壶关。

    于是颜良下旨,调集了更多的破城炮,对壶关城进行密集的饱和式打击。

    日是近午,颜良驻马城前,看着漫空如雨的石弹倾落敌城,再看着尘雾散开后,依旧巍然而立的敌城,颜良的眉头,不禁深深凝起。

    “难道,这壶关城真是一块铁板,任凭朕使出浑身解数,都啃不下来么……”

    颜良冷视着敌城,脑海是琢磨着破城的手段。

    蓦然间,颜良的眼眸一亮。(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一章 最后一攻

    “停止攻城,回营。”颜良马鞭一扬,下达了撤兵的命令,勒马转身回营。

    还往大营,颜良将周仓唤来,给他下了一道密旨。

    周仓听到这个旨意,却是一脸茫然,似乎难以理解颜良的意图。

    “你原为黄巾出身,黄巾军中不乏道士,这个差使,正适合你去做,还有什么疑问吗?”颜良问道。

    周仓干咳了几声,拱手道:“黄巾军乃太平道所立,其中是混杂了不少道士,只是恕臣愚鲁,陛下要这么多道士,不知有何用处?”

    “有大用处,你不必多问,只需依朕对你的叮嘱去办好了。”颜良摆手道。

    周仓也不敢多问,只得告退而出,依颜良的旨意去行事。

    周仓前脚一走,颜良又下了一道圣旨,发给两河诸州的太守们,命他们发动一切力量依命而行。

    圣旨下达后,颜良便下令诸军息兵,各种兵马都暂时停止强攻,叫诸军将士们养精蓄锐,准备更激烈的战斗。

    号令传达下去,从西面的河东,到北面的代郡,乃至壶关一线,诸路的楚军,统统的停止了进攻。

    不觉中,息兵已愈一月。

    楚军上下,渐渐的开始弥漫起了焦躁的情绪,无论是将领,还是普通的士卒,都对这长时间的息兵,感到有些不解。

    众将士们原以为,攻久壶关不下,天气已然转暖。伐晋之役看起来是陷入了困境,他们的皇帝下令休兵,乃是为了撤退在准备。

    谁知。这一休兵就是一月,既不攻也不撤,只鏖兵于敌城之下,没有任何的作为。

    如此作法,自然令将士们心中开始产生狐疑与猜测。

    御帐中,颜良却在品着小酒,观着兵法。一副不急不躁,闲庭信步的样子。

    帐帘掀起,徐庶和法正相继步入。看二人那表情,都隐隐约约的写着几分凝重。

    颜良的悠然自得,与二人的凝重,却是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人对视一眼。彼此交流了一眼心事。

    徐庶轻咳一声。拱手道:“陛下,眼下初春已至,太行诸条山道很快就要变得泥泞起来,我军息兵以久,臣以为,是不是该做最后一试,对壶关城再发动一番进攻了。”

    “再在进攻,至少还能再攻二十余日。若待到春雨一降,山道变得泥泞时。那时恐怕我们就得撤兵了。”法正补充道。

    两位谋士的意见基本一致,要么赶紧攻,要么就干脆撤兵。

    颜良饮下一杯小酒,却淡淡道:“急什么,时机未到,再等几日吧。”

    两位谋士身形皆是一震,彼此对视一眼,眼眸之中,皆是狐疑不解。

    “陛下莫非已有破敌之策不成?”徐庶试探性的问道。

    颜良嘴角钩起一抹诡笑:“破敌之策是没有,不过朕倒是在酝酿一个方法,或者能破了壶关城。”

    破了壶关城!

    两位谋士的脸上,俱是浮现出了震惊之色,仿佛不敢相信颜良所说的话。

    那可是壶关城啊,堪比阳平关一般坚固,无论破城炮还是水龙炮,都无法撼动城池。

    何况,城中的晋军粮草和柴禾,均是储备充分,根本无惧被长期围困。

    这样一座坚不可摧的城池,以徐庶二人的思维能力,实在想不出,还能有什么能破了城池的。

    “陛下……莫非是又造了更强大的破城炮不成?”徐庶猜测道,在他看来,似乎也只有这一种可能。

    “破城炮的攻击力已到极限,就算再改进也轰不破壶关城的。”颜良很脆否定了徐庶的猜测。

    徐庶又看了法正一眼,二人脸上的惊疑与茫然愈加,越发的猜测不出。

    法正只得一拱手:“恕臣等愚鲁,实在想不出攻破壶关城的办法,还请陛下明示。”

    徐庶也一拱手,以好奇的目光,望向颜良。

    “办法朕是有的,只是还不能确实是否可行,尔等且耐心的等几日,很快就会见分晓。”颜良也不是卖关子,只是他看起来也没有必成的把握。

    颜良不说,二人也无可奈何,只得按下心中的狐疑,等着颜良所说的“时机”到来之时。

    不攻不撤,楚军的休兵,依然在继续。

    两天后,一场春雨又至。

    王凌站在城头上,抬头看着漫天的雨雾,远望着灰蒙蒙的敌营,雨水打湿的脸上,却皆为得意。

    “颜贼,春雨已至,你还得撤兵,就等着被我拖死在这太行山上吧,嘿嘿~~”王凌冷笑着,喃喃自语。

    壶关被围已两月,坚如磐石,王凌挡下了无敌于天下的颜良的进攻,心中如何能不得意。

    如今春雨普降,楚军撤兵已成定局,王凌的那份得意,已经达到了顶点。

    他已经想着颜良撤兵后,司马懿对坚守壶关有功的他,大加封赏之时的荣耀。

    王凌,将以逼退颜良之功,从此名动天下,成为一代名将。

    “哈哈~~”想到开心处,王凌情不自禁的放声大笑了起来。

    城上左右的晋军,也一片的轻松,都沉浸在楚军将退,困境将解的得意之中。

    围城继续,转眼,已是七天之后。

    这七天以来,因为春雨普降,太行山路泥泞,后勤运输不利,使得楚军的补给断断续续,每日运送前线的粮草,已下降到原来的七成左右。

    粮草运输的不利,使得楚军将士的士气,很快从高峰,向低谷渐渐的滑落。

    是日,诸将尽集御帐中,有的向颜良慷慨请战,有的则建议不如撤兵。待秋后再北伐灭晋。

    徐庶和法正二人,虽知颜良已有计策,但多日未能实施。渐也开始有些狐疑动摇起来。

    一片议论中,周仓步入帐中,向颜良附耳低语了几句。

    颜良那淡漠如水的眼眸中,瞬间闪过一丝兴奋,猛然拍案,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众臣们吓了一跳,皆闭上了嘴巴。大帐中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望向了颜良。

    颜良环视诸将,冷冷笑道:“朕知道。尔等对朕不攻也不撤的做法,心中早就狐疑很久,朕也等的不耐烦了,今日。该是做一个了断的时候了。”

    猎猎的杀机。在颜良的身上,如火狂燃,那凛烈的杀气,令距颜良较近的将领们,都感到了丝丝的寒意。

    “传朕旨意,明日全军尽出,朕要一举攻破壶关。”颜良豪然喝道。

    众将的情绪都为之一震,沉寂了这么久。他们早巴不得开战,就算最后攻城不利。还是要撤兵,那也好过攻也不攻,直接就班师。

    徐庶和法正的心中,既是狐疑又是激荡,他们知道天子既是下令攻城,便必定“时机”已到,他们已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天子究竟有何奇策,能够攻破坚不可摧的壶关城。

    一场军议,在战意昂扬中结束,诸将散去,各自本部传达总攻的命令。

    一时间,三军精神抖擞,大楚的将士各各热血沸腾,巴不得早点一战。

    次日,天明。

    天空蔚蓝如洗,万里无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