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快!”蔡瑁惊叫了一声。

    张仲景摇了摇头,以示无奈。

    蒯越却依旧冷静,顿了一顿,“那就请张先生尽你所能,尽可能的延续主公的性命吧。”

    “此乃医者本份,蒯大人请放心。”张仲景拱手道。

    蒯越想了想又道:“还有,关于主公的病情,还请张先生务必要保密,此事关系重大,若稍有透露,就会危及我荆州安危,希望张先生能够明白。”

    蒯越叮嘱之际,语气中还暗含着几分威胁之意。

    张仲景却只淡淡道:“老朽只管治病用药,其余之事一概不问,蒯大人放心便是。”

    “那就有劳张先生了。”蒯越这才满意。

    张仲景拱了拱手,遂以配药为由,先行告退。

    房中,再无外人。

    “看来主公是活不过几日了,异度,你看我们该怎么办?”

    蔡瑁略有些不安,额边还浸出了几滴冷汗,当此变故之时,他还是得靠蒯越来拿主意。

    蒯越却无一丝慌意,只平静道:“有什么好担心的,江陵城尽在我们的控制之中,主公故去,我们只需拥立二公子为荆州之主便是。”

    “可是主公眼下气若游丝,连一个字都说不出,如何立下遗嘱传位于二公子?”蔡瑁下意识的往屏风那头瞄了一眼。

    蒯越一声冷笑,“主公宠爱二公子,此乃人尽皆知之事,纵无主公遗命,立谁为荆州之主,难道你我还做不了主吗。“

    一语点醒,蔡瑁的忧虑之色渐褪,取而代之却是一抹诡笑。

    “爹爹,爹爹——”

    二人正会心而笑时。内中忽然传来刘琮的叫声。

    二人对视一眼,忙是赶往了内室。

    却见刘表不知何时已醒,整个身子颤抖不休,干瘪的嘴巴蠕动着,似乎想说什么话。

    蒯越忙是上前,俯身坐下,万般关切道:“主公。属下等皆在此,主公可有什么吩咐?”

    刘表气喘得如肺被撕烂一般,嘴巴越张越大。隐约已挤出了几个声音。

    蒯越俯下头去,耳朵贴上去细听。

    “琦……儿……琦……儿。”

    当蒯越听清楚刘表含糊不清的话时,眉头不禁微微一皱。

    吱唔了半晌。仿佛又大耗了一番余下的生命,刘表转眼又昏死过去。

    刘琮大惊,急忙大喊大叫,叫传张仲景前来。

    内室之中,不多时便又忙成一团。

    蒯越却拉扯着蔡瑁出得外面,寻了个僻静处,沉声道:“你可知方才主公嘴里在喊些什么。”

    蔡瑁一怔,面露茫然。

    “主公在喊大公子的名字。”蒯越神色凝重的说道。

    “当真!”

    蔡瑁神色一变,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主公这个时候想见大公子。莫非是病糊涂了,想要立大公子为储不成?”

    蔡瑁越想是越害怕,似他一心扶持刘琮,这么多年来没少排挤刘琦,若是给刘琦当上州牧。他蔡家还怎么在荆州立足。…;

    “异度,不想主公临死前竟会如此,我们该怎么办才是。”蔡瑁着急道。

    蒯越踱步左右,凝眉沉思起来。

    半晌,蒯越停下脚步,眼眸中已多了几分决毅。

    “大公子留在江陵城就是个患祸。眼下我们要马上想办法,将他驱逐出江陵。”

    “这倒是个办法,主公见不到大公子,就算他想改变主意也无用,可是,如今主公病重,该当如何才能把大公子赶走。”

    蒯越嘴角掠起一丝得意,“这还不简单,咱们就假借主公之命,以长沙叛乱方平,需当有信任之人去镇守为由,任命大公子为长沙太守,勒令他即刻前去上任便是。”

    蔡瑁微微点头,深以为然,笑道:“此计甚妙,大公子一去长江,江陵城纵有些支持他的人也群龙无首,咱们到时拥立二公子时就再无阻碍。”

    这两个一文一武,荆州的支柱,州牧的左膀右臂,便是相视大笑。

    ######

    江陵城外,浩淼如烟的江上,一叶扁舟正顺流徐行。

    船头之上,一人负手而立,远望浩浩长江,眉宇之中,闪烁着几分深邃。

    那矮瘦的男人,胡须枯黄稀疏,皮肤黑中带黄,像是长期缺乏营养,他的相貌不仅称不上平庸,甚至还有几分丑陋。

    但是,再仔细看去,那一双细小的眼睛却半开半阖,精光四射,平整的额头上还有一条刀刻似的深深皱纹,仿佛蕴涵着看破世事的阴郁沧桑。

    “公子,前边就是江陵城了,听说刘州牧把州治迁到了这里,咱们要不要入城去新州治的热闹。”

    身后,一名书僮问道。

    “江陵城是非之地,不去也罢。”

    那公子干瘪的嘴唇微微蠕动,浑厚之中弥散着几分自信。

    “不去江陵,再往前就是夏口了,听说那黄太守也是当世名将,公子要不要去会会他。”书僮又道。

    那公子咧了咧嘴,似笑非笑,“黄祖比本公子还骄傲自大,不见也罢。”

    书僮皱了皱眉头,“江陵也不去,夏口也不去,那咱干脆就回襄阳老家吧,公子外也游历这么久,也该回家看看了,听说襄阳那个新崛起的颜良可是个厉害角色,说不定就是公子想见的明主。”

    “颜良么……”

    那公子低眉不语,双眼微合,似乎陷入了沉思。

    半晌之后,那公子道:“襄阳倒也不急于回去,蜀地既已游过,干脆就顺流东下,再去江东瞧瞧吧。”

    书僮无奈的叹了一声。

    扁舟一叶,轻快而行,过不多时,巍巍江陵城已消失在身后的江雾之中。(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八十章 黄祖变聪明了

    时间转眼已是三天之后,江陵城依旧戒备森然。。。

    蔡家的嫡系布满四门,城中各条大街,不时的有一队队巡逻的士卒经过,这一城的士民,隐约已经感觉到似乎要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江陵南门外,一队人马正徐徐的向岸边码头而去。

    刘琦一身落寞,默默不语的走在队伍中,不时的回望一眼江陵城,望城兴叹,依依不舍。

    “大公子,没什么好留恋的,我们还是尽快上船南去吧。”

    并骑而行的诸葛亮,轻摇着羽扇,却是一派淡然。

    刘琦咬牙切齿,恨恨道:“父亲大人病危,可恨蔡瑁蒯越二人把持州府,竟不让我去见父亲,实在是可恨之极。”

    诸葛亮却淡淡道:“州牧被颜良那厮如此一气,只怕已无力挽回,蒯蔡二人是怕州牧大人立大公子你为继承人,所以才假借州牧之命,外放公子你为长沙太守。”

    听得诸葛亮此言,刘琦的脸上恨色愈重。

    “蔡蒯两个小人固然可厌,颜良那厮更是可恶之极,若是父亲当真给他气死,我刘琦发誓必亲取他人头为父亲报仇。”

    刘琦恨得是咬牙欲碎,满脸的愤恨。

    “那颜良竟能想出如此歹毒之计,亮竟也难以料到。不过眼下江陵乃是非之地,大公子留在那里也是危险,与其身处险地,干脆将计就计去往长沙赴任。”

    听得诸葛亮的劝说,刘琦的怒意缓和了许多。却又不甘道:“我这一走虽然脱离了险境,可是一旦父亲有不测,蔡蒯二人必会伪造父亲遗命,立刘琮为荆州之主,那个时候,我岂能屈居那小儿之下。”

    诸葛亮冷笑了一声,不以为然道:“大公子赴任长沙后。自可纠结长沙之兵,再加上黄祖的江夏之兵,到时候蔡蒯二人若当真敢伪造州牧遗命。大公子大可提两支兵马直取江陵,把那州牧的位子夺回便是。”

    诸葛亮这一席话,却令刘琦有如茅塞顿开一般。黯然的精神陡然间一振。

    孔明说得没错,长沙那里尚有族弟刘磐的一支精兵倾向自己,再加上黄祖的江夏兵,以蒯蔡二人区区几万江陵兵马,焉能是敌手。

    你们用卑劣的手法夺走我的州牧之位,我刘琦便以牙还牙,用武力夺回属于我的东西!

    思绪翻转,刘琦的精神很快就振作起来,眼眸之中,更是迸射着热血。

    “孔明兄说得对。事不宜迟,咱们这就赶快去长沙吧。”

    心情大好的刘琦,再无犹豫,策马便向码头奔去。

    那一骑人马,匆匆的踏上前往长沙之路时。州牧刘表,尚躺在那冰冷的榻上,在生死间痛苦的挣扎。

    刘表感觉到生命正如退潮之水般,飞快的从身体中流逝,留下的,只有一具枯老的躯体。

    微微睁开的眼睛中。次子刘琮和亲信蔡瑁、蒯越几人,不时的进进出出,神神秘秘的,仿佛在酝酿着什么计划。

    刘表虽然昏昏沉沉,但他的一丝意味尚还存留。

    他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死了,在这临死之际,他最想见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长子刘琦。

    但每次睁开眼时,却始终不见长子的影子,刘表的心愈加的凄凉痛快。

    就这样,在痛苦的煎熬中,他也不知自己昏昏沉沉的躺了多久。

    某一天的清晨,当他再次醒来时,突然间觉得肺中如火灼般难受,他也不知哪里来气力,竟是突然间直挺挺的坐了起来,张口便喷出一股血箭。…;

    “主公醒来啦,主公醒来啦——”

    周围又是一片嘈杂混乱,当刘表从糊糊迷迷清醒时,发现自己正被次子和蔡蒯二人围观着,身边再无旁人。

    “主公,张仲景正在赶来的路上,请主公再忍耐片刻。”蔡瑁宽慰道。

    刘表摇了摇头,艰难的说道:“老……老夫已经没时间了……异,异度,由你来记录老……老夫的遗命……”

    众人神色一变,蒯越和蔡瑁对视一眼,二人知道,刘表这是回光返照,自知马上就要死去,所以才急着要立遗嘱。

    蒯越不敢迟疑,赶紧叫人拿来纸笔,自己挽起袖来亲自执笔。

    那刘琮却在旁泣道:“父亲春秋正盛,怎么可就立遗命,这也太不吉利了。”

    刘表却对眼前次子视而不见,只一字一句,断断续续的道出了他的遗命:

    我死之后,立长子刘琦为荆州牧,接掌荆州军政大权,以蒯越、蔡瑁、黄祖为顾命之臣,辅佐新主。

    这遗嘱一出,蔡瑁和刘琮顿时大惊失色。

    执笔的蒯越,更是手僵在了那里,不知该不该在写下去。

    他万万没有料到,苦心经营扶持了刘琮这么多年,最后时刻,刘表竟然还是选择了立长子刘琦为继承者。

    此时此刻,蒯越有种被戏耍了的感觉,他僵硬的脸庞中,渐渐涌起了恼色。

    刘表似乎神智已不清楚,也感觉不到周围渐渐冷峻的气氛,只是自顾自的又把遗命重复了一遍。

    干咳了一阵后,他又幽幽叹道:“异度、德珪,你二人辅佐老夫坐拥荆襄十余年,老夫对你们是既感激又信任,老夫眼下就要去了,万望你们念在咱们多年的主臣之谊,能继续辅佐琦儿。”

    蒯越和蔡瑁二人心中极不是滋味,只是“嗯嗯”的应付着刘表的叮嘱。

    “还有,颜良匹夫,老夫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尔等将来定要将颜良的人头取下,以祭奠老夫的在天之灵,切记,切记啊……”

    此言一尽,刘表身子猛的一抖。仿佛嗓子眼被什么堵到一般,整个人再也喘不上一口气来。

    那苍老的病躯挺了那么几挺,便是“哐”的躺倒在了床上。

    所有人的身子都跟着一震,看着床上一动不动的刘表,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蔡瑁最先回过神来,颤抖着伸出两根指头,往刘表鼻间试了一试。

    片刻后。蔡瑁摇头一叹,沉声道:“主公去了。”

    沉默。

    “爹爹呀,你怎能就这样去了。儿还来不及孝敬你老人家啊——”

    刘琮最先爆发出嚎陶的大叫,扑到刘表的尸身上就大哭起来。

    其余众婢女仆人等,皆也齐齐跪了下来。陪着刘琮大哭起来,整个内室中乱成了一片。

    蔡瑁却无一滴眼泪,赶紧将蒯越从内室中拉了出来。

    “果然不出我所料,主公真是病昏了头,临死之前,竟还真的立了刘琦为荆州之主,异度,这下咱们该怎么办?”蔡瑁紧张的问道。

    蒯越却冷笑一声,“主公立刘琦为荆州之主,又有谁知道呢。”

    说着。蒯越将那道手书的刘表遗命,当着蔡瑁的面,缓缓的撕碎。

    蔡瑁愣怔了一下,旋即嘴角也掠起一丝冷笑,原本一脸的担忧。已是烟销云散。

    看着遍地散落的碎片,蔡瑁的脸上却又流露出些许愧疚,叹道:“主公对我们也算恩重如山,我们这般违背主公的遗命,似乎有点忘恩负义。”…;

    蒯越却道:“主公早已病昏了头,说不定他那时根本就不知自己说了些什么。况且我们即使拥立二公子为荆州之主,那也还是拥立他刘家的人,怎算得上是忘恩负义。”

    被蒯越这般一开解,蔡瑁残存的那丁点愧疚,瞬间已消失全无。

    内室中,刘琮依旧在嚎陶大哭。

    这时,蒯越与蔡瑁对视一眼,二人便一脸肃然的步入了内中。

    二人上前一步,拱手齐声道:“属下参见州牧大人。”

    刘琮一愣,哭声骤止,有些茫然的看着他二人。

    蒯越大声道:“先公既有遗命立主公为州牧,荆州百万子民,还翘首以盼着新主统领治事,主公理当节哀顺便,以大局为重才是。”

    刘琮茫然了一会,旋即明白了他二人的意思,那哭得红肿的眼眶中,悄然掠过一丝兴奋。

    #####

    新野。

    十天之后,刘表病逝的消息,终于传到了这里。

    紧接而来的,便是刘琮继承荆州牧的消息,也就是说,从法理上来讲,荆州七郡的主宰,已经变成了那个十几岁的小屁孩。

    一切尽在颜良和他的谋士们的预料之中。

    消息传来之时,颜良便即下令,命麾下各军严阵以待,只待时机一到,即刻发兵南下。

    除了留守宛城的五千兵马,还有镇守襄阳的六千兵马,以及新野的一千多驻军我,颜良此次能调动的兵力,已经多达两万五千。

    这百战精锐,只要颜良一声号令,就可以迅速南下,直奔夏口而去。

    大帐中,颜良凝视着长江两岸的地图,心中已经在勾勒着饮马长江的战略蓝图。

    脚步声响起,许攸匆匆而入,看他那凝重的表情,似乎有什么不好的消息。

    “子远先生,你可别告诉我,刘表那老家伙又诈尸了。”颜良冷笑道。

    许攸一怔,摇头苦笑,“当然不是了,老朽带来的是关于江夏的消息,主公听了恐怕会有些不高兴。”

    “再坏的消息本将也听过,说吧。“颜良丝毫不以为然。

    “最新情报,那黄祖似乎对我们已有防备,也不知是听了谁的建议,竟是在夏口往北的汉水沿岸,星夜赶建了几十座烽火台,这也就是说,即使我们的大军突袭南下,夏口城方面也会转眼就得知消息。”

    听得此言,颜良的眉头不禁微微一凝。

    “烽火台么,黄祖,你什么时候变聪明了……”(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寨对山寨

    欲取江夏,必先取夏口。

    如今刘表已死,刘琮继位,按照颜良和他谋士们的设想,接下来,身在长沙的刘琦和江夏黄祖,必会两路发兵,合击江陵以帮刘琦夺取荆州牧之位。

    眼下颜良借着攻许都为名,把军队暂时调往荆北,为的就是让黄祖掉以轻心,好放开手脚率军西征江陵。

    只要黄祖的水军主力一走,颜良的大军就可以突然南下,水军顺汉水南下,陆路骑兵长驱奔袭,不出两日就可以直抵夏口城下,趁着城中守备空虚,一举夺下夏口城。

    这个奇袭计划的关键,就在于夏口城没有防备,黄祖无法及时获得夏口遭袭的消息回援。

    但眼下黄祖在汉水上游沿岸数十里都构筑了烽火台,无抡良的兵马是从陆路,还是走水路,只要一出现,以烽火台传播的速度,不出一个时辰夏口城就能得到入侵的警报。

    那个时候,守军就能够提前做出准备,关闭城门,组织兵马上城抵抗,并向西征的黄祖主力发出求救。

    即使夏口的守军数量不多,但只要人心未乱,凭着夏口的坚城也能抵抗几日,只要扛到黄祖的主力水军回师,颜良苦心布局下的奇袭计划,便将就此泡汤。

    “黄祖把烽火台这么一设,咱们想要奇袭夏口可就难了,没想到咱们苦心设计了这么多,临最后时,却碰上了这么个大难题。”

    许攸摇头慨叹,冥思苦想。似乎不得破解之计。

    颜良站将起来,踱步于帐中,脑海中回想着那些深埋的记忆。

    他实际上并未有许攸这般绝顶智慧的头脑,但他却拥有着一个上下五千年的巨大记忆库,在那里,有无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