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皇朝-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意思,弑君篡位乃是死罪,老臣对皇上忠心耿耿,自然是要替天行道。”赵王朗声道,一副义正言辞的模样。

    这一刻太子即便再傻也明白了,他吓得脸色苍白。

    “叮叮当当。”就在太子迟疑不定的时候,太子的身后响起一阵兵器落地的声音,太子身后的禁卫全都丢下了冰刃。

    为首的禁卫将领说道:“殿下,弑君之事和我等无关,这都是太子一人所为,赵王饶命。”

    “嗯,只要你们能为本王效力,本王免你们无罪。”赵王哈哈大笑。

    太子前有断臂之痛,如今又担上了弑君的罪名,这一刻他的身体剧烈地颤抖着,恐惧在他心中快速弥漫,这时他响起了萧文轩的话。

    赵王是不可能让他当上皇帝的!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一切都是赵王的阴谋。

    想到这,他完全陷入了绝望,为了求生,他涕泪横流地说道:“舅舅,我可你的外甥呀,舅舅,求你饶了我吧。”

    赵王不为所动,他对将领们说道:“还愣着干什么,将太子押入大牢等待新帝登基后裁决。”

    “是,殿下。”

    一众虎狼般的士兵立刻蜂拥上前将太子抓住向外押去,路上太子哭喊着,但是没有任何人同情他。

    这时赵王问一众禁卫说道:“皇后和十三皇子在什么地方?”

    “殿下,皇后娘娘和十三太子都在东宫之中被严加看管。”禁卫将领说道。

    “带本王过去。”赵王说道。

    禁卫们点了点头,起身带着赵王向东宫而去,在禁卫的引领下,赵王到了东宫中的一间偏殿。

    “殿下,皇后就在这里。”

    赵王点了点头,迟疑了一下,他推开了偏殿的门。

    “婉容。”

    偏殿中,赵皇后正抱着十三皇子在低低唱着一首歌曲,声音悲戚。

    门外的动静让她抬起头来,看见来人的面容,她忽然冷笑起来,“原来是赵王,恭喜赵王殿下,这么多年筹谋再今天终于实现了。”

    赵皇后的冷漠让赵王心中一阵难受,他说道:“婉容,你为何要这样对我说话,我们可是一家人。”

    “一家人?”赵皇后冷笑起来,“既然你来了想必是皇上一定死了,太子没有跟来,想必是被你以弑君之罪关押起来吧,你来这里又岂是为了我,而是为了我怀中的十三皇子吧?”

    被赵皇后全部说中,赵王的脸色有些僵硬,他说道:“婉容,你和萧文轩不过是夫妻,可是我们才是血肉骨亲,如今我们赵华得了天下,难道你不高兴吗?”

    “我该高兴吗?”赵皇后眼中带着仇恨,“我的夫君死了,儿子也马上要死了,怀中的婴儿不过沦为你的傀儡,将来同样生死未知,你却问道高兴不高兴。”

    赵王一窒,他说道:“婉容,为了这天下,一切都是值得了,我知道你失去的很多,但是你却为赵家族人换来了至高的皇权,等十三皇子大了一些,我便让他禅位于我,我保证不会杀他。”

    “你休想。”赵皇后的眼睛忽然变得赤红,她勐地举起了怀中的婴儿,“我就是摔死他也不会让你的奸计得逞。”

    赵王一惊,他立刻紧张地说道:“婉容,你这是何必,难道你真的忍心将自己的亲骨肉害死吗?我答应你,不让他禅位,辅助他为皇帝可好?”

    赵皇后摇了摇头说道:“我不相信你,你休想得到皇位,你只会是大渝国的乱臣贼子。”

    说罢,她勐地将怀中的婴儿摔去。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五章 青州议论

    ps:还有两章稍晚一点。

    “嘎嘎……”

    一阵婴儿哭泣声忽然响起,正要摔下婴儿的赵皇后忽然迟疑了一下。

    母性让她的心一阵不忍,就在这时,赵王抓住了时机,突然伸手抓住了赵皇后手中的十三的皇子。

    赵皇后大惊,但是这时已经晚了,赵王的力气很大,根本不容她去抢夺。

    将十三皇子抱在坏中,赵王的脸色勐地冷了下来,他对一众侍卫说道:“看住皇后,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见她。”

    “是,殿下。”黑色盔甲的士兵立刻将偏殿的门关上,只留下赵皇后声嘶力竭的哭声。

    赵王走到门外,对身后的将领说道:“你现在立刻去城中为十三皇子找一个乳母,不得延误。”

    将领抱拳应了声,带着一队人马离去。

    这时,又一队骑兵在他面前停下,一个将领从马上下来说道:“殿下,珍妃等人估计坐着天上的东西跑了。”

    赵王这时抬头看向天空,之间两个巨大的物体从天上缓缓飘过,在巨大球体的下面篮子里是一些穿着精美服饰的妇人。

    “这想必就是元良口中的热气球吧,哼,这齐王倒真不一个简单的对手,不过元良说过这热气球飞不了多远,你现在立刻带着一队人马去追。”赵王望着天上的气球说道。

    将领领命而去,不多时又一个将领回来汇报,说道:“殿下,长安码头有青州商船离去,码头上的人说这些商船运了不少士兵和官员离去。”

    “青州商船。”赵王的眉头皱了起来。

    现在他对萧铭的态度有些复杂,因为目前赵地的火枪和火炮都是从青州购买的,这次齐王派人前来救援,若是得罪太深,这军火生意自然是没法做了。

    不过想到如今他们已经掌握了火绳枪的锻造方法,加之这次又俘获了不少长安城的火炮,于是他说道:“你们同样派出一对人马沿着河岸去追。”

    “是。”将领领命而去。

    这时赵王看了眼热气球,又看了眼码头的方向,不禁有些迟疑,他现在有些拿不准这珍妃到底是跟着船走了,还是跟着热气球走了。

    只是如此一来他派出的追兵只能兵分两路追击。

    又看了眼热气球,赵王向石桥走去,萧文轩死了,但是在十三皇子登基之前必须为萧文轩举行国葬,这是皇家的礼仪不可废。

    而在国葬之后他们才能够举行登基大典,当十三皇子扶上皇位开始他对大渝国的统治。

    对于这些繁杂的礼仪他自然是懒得过问,不过他已经派人将长安的官员召集起来,有这些人,萧文轩的葬礼就能顺利完成。

    想到马上就能够控制长安,赵王的脸色变得越来越愉悦。

    而在此时,承载长安城逃亡的青州商船已经顺着急流走了很远的距离。

    遥遥望着长安城中的烽火,罗权和斐济心情复杂。

    “此真乃国难,大渝国之耻辱。”斐济神情难过,语气有些低沉。

    罗权的心情同样低落,他对斐济说道:“如今事实如此,再多的扼腕叹息都没有用,你现在还是想想到了青州如何和萧铭说这遗诏的事情吧。”

    “不止如此,这么多朝臣跟着过来,到了青州也是一个问题。”斐济摇了摇头。

    罗宏这时说道:“殿下最近刚刚通过政务改革,这封国内的官位空缺很大,说不定殿下倒是很欢迎,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罗权问道。

    “在青州的时候罗信和我说过,其实殿下不反感青州之外的官员,但是想要在青州的官场任职就必须在博文学院学习,而且通过相关的考试才行。”罗宏说道。

    斐济点了点头,“这个儿倒是和我说过,既然入了青州,自然要入乡随俗,何况现在的殿下马上就要变成陛下了。”

    说道这个,三人的神色有些阴郁。

    罗权说道:“如今赵王占据了长安,必然会扶持十三皇子继位,若是如此陛下的遗诏岂不是没用了。”

    “不仅如此,当年陛下让齐王签下的投名状还在御书房,赵王更是可以拿着这个昭告天下,不承认皇上现在的遗诏。”

    罗宏则是说道:“其实遗诏不遗诏已经没有什么意义,现在天下大乱,各自为政,即便没有遗诏,齐王也是皇家正统血脉。”

    “嗯,你说的不错,现在这个情形说遗诏是真也是假。”斐济说道,“等了青州,我们和齐王商议此事再说。”

    三人说话的时候,长安大乱的消息迅速向大渝国各处传递出去。

    这次三皇子和四皇子各自逃亡,逃亡的路上他们将太子谋逆的消息宣扬出去,一时间皇家土地上的百姓人心惶惶。

    而李三的消息在密卫的八百里加急下三天之后就抵达了青州。

    当打开来自长安的密信之后,萧铭的心中一阵波澜起伏大渝国乱了!

    “殿下,怎么了?”

    庞玉坤,展兴昌,牛等人都在齐王府中,萧铭神色的变化被他们看在眼中。

    萧铭将密信交给了庞玉坤,“你们自己看吧。”

    三人闻言立刻凑在一起看了起来,当得知太子弑君,赵王带着玄甲铁骑和蛮族骑兵进入长安城之后,三人同时交换了一个眼神。

    他们不仅没有惊慌失措,庞玉坤则是对萧铭说道“殿下,以赵王的秉性,他必然不会让太子登基,恐怕十三皇子要沦为赵王的傀儡,如此一来,我们完全无需听从朝廷的调令。”

    “没错,此时之后恐怕不仅我们这么想,无论是魏王,雍王还是其他藩王,他们都不会再听从朝廷的号令,以前他便和朝廷貌合心离,现在自立恐怕只是时间问题。”展兴昌补充道。

    牛是个军人,一向是直来直去,他说道:“如今对殿下来说是个机会,天下大乱之际正是时势造英雄之时。”

    庞玉坤和展兴昌的话都比较委婉,但是牛的话就很直白了,明着说就是让萧铭拉山头,自己当大王了。

    “目前长安之事还未明朗,等李三回来我们再议论。”(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六章 众人相会 (补更一)

    船还在宽阔的黄河上飘着。

    当青州商船从长安码头离开一天之后,赵王的兵马出现在河岸上,当时当商船穿过一片绵延的山区之后,赵王的兵马再也没有出现。

    如今他们已经在河水中漂流了五天,按照李三的话,顶多还有两天他们就可以抵达青州码头。

    这些日子,他们都一直待在商船上,因为提前有准备,商船的船舱中都有充足的食物,这些食物足以保证他们能在船上生活。

    只是距离青州越近,船上的一众官员就越紧张,他们对齐王并不熟悉,同样也不知道会有怎么样的下场。

    这些天不少人都在刻意亲近斐济,这位斐中书是齐王的岳父,也许他能够为自己在齐王面前美言几句。

    船继续在河中飘着,下午的时候河岸边的突然出现了一队骑兵,这些骑兵穿着银色的胸甲。

    见到商船之后,这些胸甲骑兵指着船队比划了一会儿,接着一个人在岸边打起了旗语。

    商船上李三看见旗语和这些胸甲骑兵之后顿时大喜,接着让密卫将旗语打回去。

    得到明确的信息之后,胸甲骑兵开始沿着河岸跟着商船向青州而去。

    “斐中书,李三传来消息,他说这是青州军的胸甲骑兵,估计是齐王殿下派来保护我们的。”守在船尾的士兵过来对斐济说道。

    为了保证船上的信息通达,每个船的船尾都会有一个人负责传话。

    众人闻言顿时重重松了口气。

    斐济说道:“看来殿下已经得到长安的消息了,所以他才派遣这些胸甲骑兵出来保护我们。”

    船上的其他官员面露喜色,齐王的这番举动让他们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看来齐王对他们一行人很重视。

    有了胸甲骑兵的保护,商船上的氛围立刻喧闹起来,每艘商船上的人都相互议论着青州,同时萧铭的名字也被频繁提起。

    第七天的时候船队遥遥看见了青州码头,沿着青州码头一艘艘商船排列在河岸边,青州码头的繁华让他们十分惊讶,在他们看来,如今青州码头的繁华已经超越了长安码头。

    眼见马上就要到长安,商船上的人都站了起来,不同于昨日的议论纷纷,每个人的脸色都是凝重的,船上安静的可怕,所有人都在担心自己的命运。

    码头越发近了,这时众人看见了码头上的景象,一个穿着蓝色圆领长衫的青年正站在码头上。

    在他身边是四个姿色出众的美人,尤其是青年身边的女子更是倾国倾城,而在五人身边则是一些官员打扮的人。

    “是绿萝妹妹和紫菀姐姐。”琉璃在船上东张西望,看见了绿萝和紫菀之后她顿时大叫起来。

    碧水阁中的宫女这时也向码头的方向看见,发现紫菀和绿萝之后也是高兴的又跳又叫。

    琉璃则是直接进入了船舱,这些日子珍妃一直在船舱中,因为萧文轩的死,珍妃这些日子一直以泪洗面,得知萧铭就在码头上之时,她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斐济和罗权的船在第一位,当船在码头停靠之后,众人沿着倾斜的木板走了下去。

    “爹。”见到斐济,斐儿激动地喊了一声,眼泪啪啪地掉下了来。

    罗权和罗宏则是看向了罗信,眼中也是一阵欣喜。

    收起激动的心情,斐济和罗权父子同时对萧铭躬身说道:“参见殿下。”

    “免礼,诸位受累了。”萧铭笑着对斐济三人说道,他看向这一队商船,如今逃出来的也就这些人了。

    在这种危难时刻,他们这么相信自己而逃亡青州足以说明这些人都是向着他的,而经过他了解,这些官员也基本上都是在长安的主战派官员。

    很多官员都在朝堂为他贡献过一份自己的力量。

    罗权和斐济对视一眼,斐济这时悲声说道:“殿下,老臣无能,皇上还是去了。”

    说到这个,罗权和罗宏同时露出悲伤的神色。

    萧铭心中叹息一声,他说道:“这件事本王已经知道了?太子弑君谋逆,赵王助纣为孽,这笔血债本王会为父皇讨回。”

    “殿下。”罗权和斐济闻言顿时眼中有些湿润,这句保证让他们心中一阵感动。

    在这时,越来越多的船靠岸,珍妃所在的船只也在此时停靠,在一众宫女的搀扶下,珍妃缓缓走了下来。

    见到珍妃,萧铭向前走了几步,躬身道:“母妃。”

    “铭儿。”见到萧铭,珍妃再也忍不住悲痛,扑倒萧铭怀中痛哭起来,而其他宫女也是轻声啜泣起来,她们身为女子,这些日子经地太多。

    萧铭轻轻拍着珍妃的后背,珍妃的抵达让他彻底安心了。

    他最怕的就是珍妃落入赵王手中,如此一来他对付赵王便束手束脚,毕竟在大渝国百善孝为先,即便是一品大员父母死了也要回家守孝三年的时代,这一个孝就是天下衡量一个人的标准。

    而这救珍妃的事情不仅是给他的意思,也是青州诸位官员的意思。

    “母妃,节哀,父皇在天上的英灵一定不想看见母妃过度悲伤。”萧铭说道。

    珍妃闻言点了点头。

    这时绿萝和紫菀上前搀扶着珍妃向一辆马车走去,这辆马车将带着珍妃前往齐王府。

    在珍妃之后下来的则是普通的士兵,这时罗宏将这些士兵重新组织起来。

    看见这些士兵萧铭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现在天下大乱,他缺少的便是士兵,而这次长安之乱不仅给他带来了一些优异的官员,还有这些优异的将领和士兵。

    斐济向萧铭行礼之后,斐儿立刻和斐济攀谈起来,而罗权和罗信也说起了家常话。

    剩下的官员从船上下来一一参见萧铭,同时萧铭也将庞玉坤等人介绍给了这些来自长安的官员。

    在码头上一番介绍之后,萧铭对斐济和罗权说道:“诸位我们还是入城再细说吧。”

    斐济和罗权点了点头,他正要和萧铭说说这遗诏的事情,而且现在长安之乱也需要和萧铭商议一下如何处置。(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七章 广积粮,缓称王(补更二)

    炽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

    不同于往日,青州码头今日因为来自长安的商船而忙碌起来。

    这次从长安逃到青州的百姓有七千余人,这么多人都需要安置在青州城中,在萧铭跟着斐济和罗权向青州城而去的时候,庞玉坤带着青州官员负责起这些官员在青州的衣食住行。

    此时通往青州城的水泥官道上,三辆马车正在疾驰,马蹄踏着水泥道路的清脆声音让斐济和罗权同时探出脑袋看向地面。

    “这想必就是青州的水泥路吧,冯侍郎曾经说过,果然名不虚传。”斐济说道。

    罗权也点了点头,“这青州似乎刚下过雨,这水泥路一点都不泥泞,简直比长安城的石子路还要干净。”

    斐济闻言点了点头,接着他看向入城的百姓,在百姓的身上都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百姓们的面容也都红润丰满,显然这里的生活不错。

    入城之后,斐济的眼睛更是闲不下来,他发现青州城中的商贾格外的多,而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