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皇朝-第2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如今还剩下不到一万蛮族骑兵还在大渝国境内游荡,戚光义正率领胸甲骑兵继续追击,想必不用一个月这批来犯之敌便会全部被歼灭之。”

    议政殿上,罗权朗声说道。

    在阿奇格逃往长安方向的第三天他便率领一部分士兵返回青州,经过十天的跋涉他终于回到青州。

    路上的时候他得知戚光义已经寻找到一路蛮族骑兵,激战之后,一万蛮族骑兵半数被杀,半数被俘。

    所以回到青州,他第一时间向萧铭汇报了此事。

    议政殿中的大臣俱都松了口气,他们这段日子也是担心又使不上劲。

    斐济说道:”皇上,博多被杀,蛮族主力尽数被消灭,剩下的这一万人蛮族骑兵在大渝国人生地不熟的,不出几日或许就能被消灭,此次巴蜀之危机算是解除了。“

    ”斐阁老所言极是,还望皇上不必过分担心,影响了龙体。”庞玉坤说道。

    萧铭一直为此事担心,有时候朝堂上也是无精打采的,大臣们看在眼里,心中担忧,此时不免相劝。

    眉头舒展了一些,萧铭说道:“虽然如此,在蛮族肆虐期间,巴蜀遭受的损失惨重,数十万百姓惨死,上百万百姓流离失所,这件事对大渝国的改革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一个天府之国本来能为朝廷提供大量税赋,如今朝廷却是要运粮救灾了。“

    议政殿中的大臣沉默了。

    萧铭说的话一个字都不夸张,蛮族此行的目的十分阴险,劫掠的同时他们还将能烧的东西全部烧了。

    如此一来这造成大量的百姓无家可归,马上就能够收获的粮食也被焚烧,让百姓的日子难上加难。

    “皇上,至少巴蜀初步建立的生产队起到了不少作用,很多百姓都逃入了深山避免遭受到蛮族的屠戮,损失的财富还可以回来,但是百姓才是巴蜀最贵重的。“斐济说道。

    罗权附和道;“皇上,的确如此,蛮族的屠杀主要发生在松州,雅州和通往益州的城池中,村子里的百姓虽然也有伤亡,但是大部分都得以幸免,而且蛮族掠夺的东西都被我们缴获,将这些东西还给百姓,倒是可以让百姓把冬天过去。”

    萧铭点了点头,这对他来说是个坏消息中好消息了,此次驰援去的还很及时,否则巴蜀只会遭受更多的损失。

    简单说了巴蜀的情况,萧铭的眼中忽然闪过一丝狠厉,他说道:“蛮族亡我大渝国之心不死,一日蛮族不灭,大渝国一日难安,为了大渝国的安危,我们必须反击蛮族,让其不能再如此猖狂下去。”

    庞玉坤闻言,面色凝重地说道:“皇上三思,切勿中了敌人的奸计,密卫传回来的消息十分蹊跷,此次蛮族借道吐蕃乃是受到他人指使。”

    ”正是因为有人从中作梗,朕才要收拾蛮族,否则等蛮族强大起来将更加难以对付。“萧铭说道。

    在巴蜀之乱期间王宣派人送回了一份情报,当时庞玉坤和斐济都在,他随口告诉了二人。

    王宣的情报中明确提到在金帐汗国的盛都出现了金发碧眼西方人,而且这个西方人还在贝善身边。

    根据这份情报,他很容易就判断出这是继倭国之后英国的另外一项阴谋。

    在欧洲习惯了使用平衡政策的英国人将这一套带到了亚洲。

    他们先是去倭国,接着再去金帐汗国的目的很明确,这就是在陆地上和海洋上同时限制大渝国的发展。

    这个世界的欧洲无论是在科技上还是政治上显然都比他那个时代的欧洲要成熟的早。

    不过这也给他带来了麻烦。

    在他看来,或许是大渝国科技的发展引起了英国人的警惕,或许是他和荷兰人的合作激怒了他们。

    无论是哪一样,现在的英国人对他都是不友好的。

    所以他现在必须想办法让英国人的策略落空,不能再给英国人时间扶植金帐汗国和倭国。

    “庞首辅担心的确多余了,如今大渝国的军队已经今非昔比,此次平定巴蜀之乱,火器的威力显露无疑。“罗权自信道。

    萧铭点了点头,他的自信正是来自征虏火枪的装备。

    可以说,现在的大渝**队已经是标准的火器部队了,无论是装备和训练水平都不输给西方军队。

    而蛮族现在不过是停留在封建时代的草原帝国,面对大渝国的先进的火器和战法很难招架。

    若不是蛮族生活在草原上,凭借马匹的机动力很强,他早就对蛮族发动进攻了。

    不过现在草原他依然不能去,大渝国的骑兵数量还是太少,但是蛮族的聚居区他却是可以去了。

    除了盛京之外,从山海关到长白山下分布着六座蛮族城池,这些六座城池延伸成一条直线。

    长久以来,蛮族正是通过这六座城池提供补给占领燕云十六州的,现在他要夺取这六座城池,从蛮族掠夺人口和牲畜。

    对他来说,大渝国越打越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他也要和他们一样,越抢越富。

    同时,这也是给巴蜀死去百姓最好的祭奠。

    “皇上,即便要打也不能在冬天,北方苦寒,而将士们的衣服单薄,那时恐怕战争还未开始,士兵们就会被冻伤很多。”

    见萧铭似乎打定了主意,斐济提醒道。

    “斐阁老安心,朕虽然很愤怒,但是还未昏了头。”萧铭说道,他可比这些大臣清楚冬天的厉害,不会愚蠢地在冬季同金帐汗国交战。

    牛和罗权都是老将,自然也知晓其中原因。

    大概摸清楚了现在萧铭的想法,罗权说道:”皇上,既然如此,此次押入青州的蛮族将领该如何处置?”

第七百七十章 军事编制

    “杀之,悬于山海关城门之外。“

    议政殿上,萧铭冰冷的声音如同冬日的寒风。

    他的话音一落,朝堂上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大臣们相互交换着眼神,接着一声高昂的“万岁”响起。

    萧铭俯视君臣,他略微思索便明白为何百官会有如此的反应。

    仅仅是在六年前,大渝国还处于向金帐汗国称臣的卑微地位,大渝国和金帐汗国的任何事情都属于极为重要的国之大事。

    尤其像是俘获金帐汗国将领这种事情,往往很多时候为了避免激化矛盾,他们会把金帐汗国的将领全部送回去。

    而现在他却如同当年金帐汗国处置大渝国俘虏将领一般对待蛮族,可谓是丝毫不给金帐汗国任何颜面。

    毕竟战场上拼杀死亡尚且情有可原,而他现在是直接杀俘。

    如此作为对金帐汗国来说是简直是**裸地羞辱,此番必然会引起他们的怒火。

    不过若是以前,这朝堂上或许会有反对的意见,但是在他登基的这两年中,他通过对外的战争的不断胜利在大渝国和朝堂上建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

    因为在大臣们心中,现在他便是大渝国指路的星光,他们只要勤勤恳恳执行他下达的任何命令,便能够走向复兴。

    正是因为这两种心态之间的轻微碰撞,大臣们才会在犹豫之后发出震耳欲聋的高呼声。

    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萧铭看向群臣。

    身为一个帝王就要将权利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而且他来自现代,拥有比大渝国甚至西方更加长远目光。

    他很清楚现在做什么是顺应时势,做什么又是背道而驰。

    定下蛮族俘虏的事情,萧铭让钱大富宣布退朝,但是将牛和罗权留了下来。

    众臣散去之后,萧铭对二人说道:”二位将军曾经是大渝国肱骨之臣,如今依旧是朕的左膀右臂,望两位将军能够在能够辅佐朕一起除了这北方大患。“

    牛和罗权闻言,同时躬身说道:“为大渝国平定北方的威胁本就是我等的本分。“

    闻言,萧铭点了点头。

    其实他这次让二人过来是为了军改的最后的一步,如今英国人和法国人都在干涉大渝国的内政。

    对他来说也许不需要多长时间就会这些西方列强开战,所以如今取得胜利最关键的一步便是实施近代军队的改革。

    思索了一下他说道:”今日朕将二位将军留下却是为了军改之事,在朕看来如今大渝**制已经无法适应火器部队的指挥,所以在战争之前朕准备实施新的军队体制……”

    接着,萧铭详细向二人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结合现代陆军的体制,萧铭准备在步兵中设立军团,军,师,旅,团,营,连编制。

    其中一个军团由两个军组成,一个军由四个步兵师,两个骑兵团组成,每个军设立军长一名。

    而师则辖两个或者三个旅,旅辖两个团,每个团则有三个营,每个营有九个连。

    一个连一百二十人,而这一百二十人正是火枪手一个阵列的标准配备,如此一来,上下协调,火器部队才能在指挥上得心应手。

    以前他旧的编制足够在大渝国国内使用,没必要,但是如今大渝国马上就要走向海外殖民的道路,他可不想再任何方面处于劣势。

    除了陆军,骑兵同样遵守军…师…旅…团…连这样的体制,而炮兵的体制也相应做出了改变。

    这就是给每个不同的等级的军队配备不同数量的火炮,按照他的想法,一个营配备八门野战炮,一个团是二十四门野战炮,一个师就是七十二门野战炮,一个军二百八十八门野战炮。

    萧铭在讲解的时候科技晶石的效果让二人更加清晰地了解这个编制,甚至将这个编制的优势也说了出来。

    牛和罗权虽然感觉怪异,但是也深以为然,以前大渝国的军制是为了冷兵器战争准备的。

    因为双方需要的是人数众多的战阵。

    而随着征虏火枪的列装,这样的灵活的编制更适合战场上战术的灵活应用。

    “皇上,若是如此,鲁飞,罗宏等人的官职将是?”牛问道。

    萧铭喝了口茶,缓声道:“军团长乃是战争时期才会设立的职位,至于鲁飞,叶青云,罗宏现在与军长相当,而现在他麾下的士兵数量也大致相当,至于不够的便在此次征兵中补充吧。“

    罗权说道:“如此,他们麾下的将领便按照师,团,营,连给予官职。”

    “正是。”萧铭说道。

    牛和罗权对视一眼,其实大渝**队在武器上革新之后,他们对军队其他的变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而且在军事学院他们也了解了一些现在西方军队的编制,萧铭现在提出的编制大体上和西方军队没有多少差距。

    ”皇上,末将回到军机部便着手准备此事。“牛说道。

    萧铭点了点头,这时他看向罗权,现在的罗权刚刚被启用,身份上还有些尴尬。

    这一下将他提到军机部恐怕会有人有意见,毕竟这几年的战争中罗权可没参与。

    于是他说道:“还要一事,除了军队的编制需要改革之外,军机部下还要再增设一个官署,名为参谋部。“

    “参谋部?”牛一脸的疑惑。

    其实总参谋部的雏形出现于17世纪中叶的普鲁士。

    当时在欧洲瑞典陆军备受各国推崇,于是普鲁士在组建部队时,仿效组建了一个军需总监部,这便是最初的总参谋部。

    在当时,军需总监部的主要职责是,担负工兵勤务、选择行军道路和宿营地、构筑阵地等任务。

    到了腓特烈大帝时代,军需总监部又增加了传令,为行军部队指路,以及为将帅们起草报告和文书的任务。

    在第一次瓜分波兰的作战中和1778年的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中,军需总监部又接受了后备部队的计划和领导工作,直到1817年,普鲁士的军需总监部正式更名为总参谋部。

    虽说现在萧铭身处十八世纪,但是此时的欧洲在文化和军事方面却超过不少,所以在他看来这个参谋部有必要成立以统筹军队的行动。

第七百七十一章 幸灾乐祸的楚王

    时间从朝阳初升到中午。

    议政殿中萧铭同牛和罗权又详细说了这参谋部的事情,在他解释下,二人十分赞同成立这个制定战争计划,统筹安排后勤的机构。

    他们都是沙场老将,自然能够看出其中玄妙,而且如此一来也能够掣肘将领们,免得他们在战场上胡来。

    而决定建立这个机构之后,萧铭把罗权安排了进去,牛主官军机部,罗权负责参谋部,二人相得益彰,相互配合就足够了。

    当然,他们最终的决定还是要到他手里的,只有他批准的作战计划才能够实施。

    说起来,此次的军事改革倒是让他将军队抓的更紧了。

    ……

    临安,楚王已经得知蛮族在巴蜀被击败的事情,坐在凉亭中和李察喝着茶,他颇有些不高兴。

    李察注意到楚王的表情,他端起茶水轻轻喝了一口,这种在欧洲只有富人才能喝得起的茶叶他在这里却能够天天喝上。

    “殿下,还在想金帐汗国的事情吗?”李察问道。

    楚王站了起来,他怒道:“这金帐汗国可真没用,怎么这么快就被打败了,以前他们不是很厉害的吗?“

    李察忽然笑了起来,“楚王殿下,以前那是金帐汗国没遇到过火枪和火炮,如果我们法兰西人有六万人在巴蜀同样能够轻松击败金帐汗国的骑兵。”

    “这么说金帐汗国完了?”楚王紧张道,他现在最喜欢看见的就是金帐汗国将萧铭给灭了,如此他便可以稳坐南方江山了。

    皱了皱眉头,李察说道:”殿下想多了,大渝国北方拥有广袤的草原,萧铭想要短时间灭了他可没这么容易,而他们若是打起来却是我们乐意见到的,如此以来殿下便有更多的时间准备了。“

    楚王闻言点了点头,其实从萧铭登基之后他便一直生活在恐惧中,因为他清楚一旦萧铭空出手来,他就是下一个死的藩王。

    所以这段时间一来他将自己的信任都给了法兰西人,只是为了能够活下去,保住父辈的基业。

    甚至他已经开始考虑李察向他传播的法兰西思想,只要他能够强大起来最终战胜萧铭,他愿意同商人分享权力,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度。

    而正是听从了李察的这个建议,现在很多商人凝聚到了他旗下,为他出钱出力。

    在北方战乱不断的时候,他的封国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

    “你说对,只希望金帐汗国能够将萧铭死死缠住,这样一来对我们就越来越有利。“楚王的心情好了一些。

    李察自得地吹了吹茶水上的热气,在得知北方的大渝国皇帝拥有燧发枪和火炮的时候他们一度担忧过。

    但是从现在纷乱的局势看来,这位大渝国皇帝似乎困境重重,如今再加上英国人的平衡战略,大渝国更像是一头困兽。

    尽管这位皇帝拥有数目不少的军队和先进的火器,但是被英国人陷害了无数次的法兰西人明白,当一个陆地国家陷入和周围国家的战争时,这个国家崛起的速度会被大大削弱。

    而这样一来,他们便有机会将东亚也变成他们的势力范围。

    “所以趁着现在,殿下要趁机壮大才是,我们希望殿下对我们法兰西的贸易不要再有隐瞒。”李察的话中带着丝丝威胁的意味。

    他清楚现在这位楚王的软肋被他们死死抓住,所以在楚王面前不再呈现卑微之态。

    楚王眼中的不自然一闪而过,他是猴精一样的人物,吃了苦头的他可不想把鸡蛋都放在也篮子里。

    暗中,他已经派出商人和其他西方国家接触,法兰西想要一家独大是不可能的。

    而且对萧铭的恐惧也让他有了一丝疯狂的想法,即便他死了,他也要把萧铭拖到同这些西方国家的战火中去。

    ……

    青州。

    一辆辆拉着蛮族将领的囚车从青州城出发前往山海关。

    道路两侧的百姓知道这便是蛮族将领之后,纷纷拿起自己能捡到的东西扔向这些蛮人。

    生在青州,长在青州,他们对蛮人十分痛恨,现在恨不得将这些蛮人扔到油锅里,让他们体会一下被油炸的滋味。

    在蛮族入侵的青州的时候,可是青州百姓被蛮族这样取乐过的。

    马上的蛮族将领依旧凶狠的劲不减,他们对着街道上的百姓怒瞪双眼,不时发出威胁的吼声。

    但是他们换来的只是警卫的一顿鞭子和百姓们更加剧烈的反击。

    这种混乱一直持续到这批蛮族将领被运出青州城为止。

    接着,车队在路上颠簸了七日抵达了山海关,负责看押的警卫将俘虏交给了雷鸣。

    同这些俘虏过来的还有萧铭的口谕,看了口谕之后,雷鸣松了口气。

    他本来是担心萧铭会将这些人归还蛮族的,但是口谕上命令让他安了心。

    于是他吩咐身边的亲卫说道:”准备三十六个木桩,在山海关城门外将这三十六个木桩沿着道路两侧立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