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们的世界大战-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不是只有日军飞机被击落,这其中也有大明帝国的飞机。毕竟这种数十架飞机之间的大厮杀,总会有人因为过于密集的火力被击中。不过显然日军战斗机坠毁的更多一些,明军坠毁的飞机只有寥寥几架而已。

    毕竟大明帝国的战斗机拥有更结实的机体,同时也拥有更可怕的火力——4挺13毫米口径的机枪,对比日本的两挺8毫米口径机枪来说,火力强劲了可不是一倍那么简单。眼看着日本战斗机被明军压制,日军的飞行员们也是心急如焚。

    虽然在战斗机数量上日军看似有很大优势,可这种数量上的优势大多数都是因为日军起飞了不少双翼飞机。这些飞机在高空的战斗中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低空飞行阻止明军俯冲轰炸机的破坏。

    可是,随着大明帝国的俯冲轰炸机开始向龟城附近的目标展开攻击,日军双翼老式战斗机上的飞行员们就悲催的发现,即便是面对大明帝国的俯冲轰炸机,他们也根本不是对手。

    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虽然飞行速度比不上破空2型战斗机,可对付老式双翼战斗机还是绰绰有余的。加上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拥有一挺后射机枪,在格斗中往往更占便宜。老式双翼飞机更优异的低空性能,也在注重盘旋的轰炸机面前没有什么优势……

    结果在空战打响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之后,日军起飞拦截大明帝国空军的战斗机部队,就吃不消损失,开始撤出战场了。当然让日本飞行员放弃战斗任务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要死守的龟城定州等重要交通枢纽,实际上已经被一片黑烟淹没了。

    周于心驾驶着自己的战斗机,摆脱掉咬住他尾巴的日本神龙战斗机,然后利用更快速度的爬升恢复自己的高度。在两次战斗的过程中,大明帝国空军更灵活一些的四机编队获得了战场上的优势,在击落了日军21架神龙1型战斗机之后,仅仅付出了8架破空2型战斗机的代价。

    “整理队形!整理队形!掩护队友的尾部!”耳机里传来了战斗机部队前线指挥官的命令。于是周于心只能放过了那架试图攻击自己的日本飞机,开始向指定的高空区域集结。他的飞机在8000米的高度上非常灵活,比起日军飞机起来更加轻盈。

    日军飞机在尝试了几次与明军飞机在8000米左右的高度纠缠之后,就知道在这个高度上,自己的飞机不是敌人飞机的对手,也就放弃了继续纠缠下去的想法。往往明军战斗机爬升起来,日军就会放弃追击,改平自己飞机的飞行姿态离开。

    那些不甘心的日军飞机早就被击落了,现在剩下的日军飞行员,可都是有很多飞行经验的老手,和大明帝国的同行们一样,他们了解自己飞机的性能,比起云雀来还要狡猾上一倍。

    利用神龙1型战斗机的部分机动优势,这些日本飞行员已经成功的击落了好几架上当的明军战斗机。他们的表现也让明军战斗机部队忌惮起来,开始不再毫无顾忌的任由自己的飞机纠缠厮杀。

    可是在绝对的飞机数量上,日军还是太少太少了,这边虽然日军飞行员打的勇猛顽强,可是那边明军的轰炸依旧在进行着。缺乏足够战斗机扰乱明军轰炸机部队的日军发现自己只能和明军战斗机部队纠缠,根本无法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

    这种对拼消耗显然是明军最愿意看到的局面,毕竟日本神龙战斗机可没有明军新型战斗机那样庞大的数量。另一方面日军飞行员们也发现,即便只是纠缠明军战斗机部队,他们也逐渐有些吃不消了。

    毕竟他们和对方的飞机战斗是有损失的,而且损失比例相当高。几十架的损失已经难以承受,更何况他们还没有能够阻止明军的轰炸,就战斗目的来看,自己目前已经是输了。

    起飞作战的日本战斗机部队在猛攻了一阵子,发现明军轰炸机部队在战斗机的掩护下,根本无懈可击之后,就只能悻悻的脱离,放弃了继续战斗的念头。自身已经超过了50架飞机被击落坠毁,显然这种交换对于日本帝国陆军航空兵来说,是非常不划算的。

    龟城和定州两地在大明帝国的轰炸之下,已经变成了一片火海,俯冲轰炸机重点照顾了这两个城市的火车站还有铁路公路线,差不多将这些设施完全摧毁之后,才从容的返航离开。

    随着日军飞机的离去,大明帝国的轰炸机部队如入无人之境,一直到携带的燃油开始吃紧,才返航离开。甚至有些部队在返航的时候,还用机炮扫射了地面上赶路的日军。

    地面的防空炮火在数量如此庞大的大明帝国飞机面前如同呻吟,从头到尾只击落了四架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和一架巨灵神1型轰炸机。

    不过当明军轰炸机部队第二次起飞,对日军一线部队展开迟滞轰炸的时候,日军航空部队已经没有起飞迎战的能力了。日军主要的交通线4条被彻底瘫痪,大部分铁路都无法使用了。

    同时,日军在这一天损失了100架左右的飞机,阵亡了60名飞行员——神龙战斗机部队损失过半,基本上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能力。(未完待续。)

330腾云青龙

    “快!快!战斗机降落了!速度快一点!”在野战机场的草坪上,无数已经待命了许久的地勤人员随着喊声开始奔跑起来。他们携带着各种各样的设备,奔跑向机头螺旋桨还没有完全停止下来的战斗机。

    还不刚刚降落下来的战斗机停稳,这些地勤人员就用力的推着飞机的机翼,让这些飞机尽快离开跑道,为后面返航的飞机挪出跑道。

    然后,飞机的座舱舱盖被打开,坐在里面的飞行员疲惫的爬出飞机驾驶舱,然后就有年轻的学徒一样没有军衔的跟班,从这些飞行员手里接过一些零碎东西。

    飞行员身上可不是穿着简单的军装就可以作战的,可以说他们全身上下几乎每一件东西都是很讲究的科学设备。比如说他们要背着降落伞,带着保护头部的皮质飞行帽,准备风镜还有抵御寒风的皮衣皮裤。

    另外,他们的裤子还是特殊设计的,里面有一个类似热水袋的尿囊,在必要的时候能够让飞行员在飞机上解决排泄的问题。再加上武装带还有配枪,记录本以及手表等私人物品……经过漫长的战斗还有飞行,赶回基地的时候,下飞机对于这些飞行员们来说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把手里拎着的记录本丢给地勤人员,周于心在两名年轻地勤学徒的帮助下,卸掉了自己背着的降落伞。更多的飞机在降落着,整个机场都被一片忙碌的景象填满了,有一些战斗机的机翼甚至是发动机舱盖上都带着伤痕,地勤们还要维修检查这些飞机。

    “听说你又击落了三架日本飞机?呵呵,王牌飞行员的感觉怎么样?”走过来的一名机场的指挥官笑着上来和这架涂装着黑色战斗机的驾驶员说道:“一个小时之后由第二组飞行员顶替你们,好好休息一下。”

    地大物博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人口众多这个福利了。大明帝国在拥有如此广袤领土的情况下,自然也拥有着更多更可怕的人口福利。在一年的扩军影响下,明军储备了多达3万名以上的飞行员,虽然这里只有大约十分之一有各种新式飞机的飞行经验,可是飞行员储备上还是非常富裕的。

    即便是如此,这些飞行员们对于大明帝国的空军来说也都是宝贵的资源。因为空军甚至有计划在未来的两年之内,将这些飞行员扩充到现在的一倍——整整六万名飞行员储备,完全可以说是傲视群雄了。

    不过这只是一个遥远的计划,现如今这些精锐的飞行员们,还都是在纸面上的一些数据而已。可是即便是在辽东集结起来的精锐飞行员们,数量上也已经让对面的日本人感觉到了空前的压力。

    “这架飞机不能飞了!维修工!维修人员呢?子弹打在了发动机舱上,还有一发打碎了座舱玻璃,需要维修!”远处,一架飞机的旁边,负责检修的地勤学徒高声的呼唤着维修人员。

    将皮手套还有飞行帽递给了自己的跟班,周于心挠了挠头,侧过脸去看那架似乎负伤返航的战斗机,开口回答道:“没什么感觉,四架飞机的编队比日本的多机编队更灵活一些,如果可以的话,下一次试试两机编队……”

    那地面指挥官愣了一下,然后苦笑了一声之后点了点头,开口无奈的说道:“你呀,就是一门心思的钻进了飞行上,要不然当个大队长都绰绰有余了。”

    ……

    这边的明军飞机返航,另一边的明军飞机出动,20架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带着炸弹滑跑起飞,然后赶赴前线去执行对日军前线的轰炸任务。这些飞机携带的炸弹非常多,每一架都挂载到了极限水平,他们要轰炸城干,花岩等地区,阻断日军第20师团南撤的道路。

    在这些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出动的同时,明军正面的第1集团军也向河对岸的日军发起了自己的猛烈攻势。和第2集团军强渡鸭绿江的时候不同,挡在他们正面的,仅仅只剩下日军第5师团的殿后部队了而已。

    虽然这些留守的日军手里有非常坚固的永备防御工事,虽然他们在这里留下了很多抢运不走的重型火力,可是因为留下的兵力实在有限,所以明军渡河的时候遇到的抵抗非常的有限。

    范铭手下的第1营装甲部队在浮桥上冲过,开上敌人的阵地的时候,明军第1集团军的损失也不过只有千余人,和第2集团军损失直逼4000比较起来,真的可以用轻松来形容了。

    看着眼前几乎被弃守了的钢筋混凝土永备防御工事,范铭真的有些为这些日军的投入惋惜。构筑的非常科学合理的机枪阵地,配合上加固的隐蔽碉堡甚至是反坦克炮塔,如果这些设施都能够发挥作用,可能第1集团军也会在这里丢下上千具尸体吧?

    “营长!禁卫军第1步兵师那边传来的消息,他们已经打穿了这条防线,我们可以从他们占领的阵地上通过,向纵深前进了。”身边装甲指挥车内的无线电操作员放下了听筒,探出头来对站在一座碉堡前面感慨的范铭喊道。

    “让1连发动坦克!出发!”听到了自己手下的喊声,范铭抛开了自己的感慨,下达了作战的命令。他身边的一辆正在休息的2号坦克紧跟着他的命令发动起来,发动机排出的黑烟让范铭不由自主的眯起了眼睛。

    这年月可没有什么环保排量的说法,发动机本身设计还有燃烧不充分等问题,都会造成坦克排气管喷出黑烟。不过这对于装甲兵来说并不算什么致命的问题,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的抱怨估计也起不到督促改进的效果。

    毕竟改进的措施都是装甲部队自己提出来的,而步兵的指挥官们可不会轻易的提交这种越俎代庖的改进建议。毕竟很多军官还有残留的旧思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他们的处世哲学里还是很有地位的。

    远处,浮桥之上还堆满了运输各种物资的汽车以及骡马,更远处的阵地上,一队队的大明帝国士兵背着自己的武器,正在军官的带领下,翻越日本守军遗留下来的各种防御工事。兵强马壮的明军第1集团军主力,已经在鸭绿江对岸站稳了自己的脚跟。

    小镇水丰对面的鸭绿江江面上,大明帝国的工兵们已经开始建设一条真正的大桥,这条大桥采用钢铁以及砖石的混合结构,并列两条铁轨还预留了一条人行道。如果这条大桥通车,那么明军的渡河速度将更快。

    一辆2号坦克从范铭的身边经过,卷动的履带碾过了一条被推倒了的铁丝网。战壕里还有没来得及处理的明军已经日军士兵的尸体,因为寒冷所以空气中倒是没有那种难闻的血腥气息。

    营部的铁牛装甲指挥车也已经发动起来,范铭踩着半履带装甲车后车身下面的履带,翻身跳进了装甲车内。他站在敞开的后车厢里,露出半个身子,冷眼看着装甲车翻越过的一条战壕内,那些早就冰冷消失掉的生命。

    从辽东战场上一路尸山血海走过来的范铭,早就已经对眼前的一切麻木了。他不是多愁善感的类型,也真的无法让自己一直保持怜悯的心态。当他第一次负伤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白,这里最不需要的就是怜悯。

    敌人也向他开火,他能活下来的唯一理由,就是依靠运气还有足够强大的武器。所以他能做的就只是漠然的看着那些已经死去的敌人还有友人,然后在下一秒把他们还有他们身边的泥土砖石一起忘记。

    “呼!”迎着河畔上冬天猎猎的冷风,一面巨大的旗帜被十几名工兵努力的竖起,这面巨大的战旗上有着一条在天空中蜿蜒盘绕的巨龙,通体都是青色的花纹,装点着白色的祥云。这是皇帝陛下御赐给第1集团军的腾云青龙战旗,也是这个集团军最引以为傲的资本。

    “皇帝陛下万岁!”路过的所有士兵,在走过这面战旗的时候都要右手按在胸口,发出最大声音的高呼,这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甚至盖过了远处还在隆隆作响的炮声。

    大明帝国最能打的军队,在鸭绿江边终于走上了战场,辽东之战后享誉天下的帝国第1集团军,赫赫有名的“大明第一军”!这支部队拥有第1装甲军,第1步兵军,还有禁卫军第1军!

    仅仅是看番号就能猜到这支部队有多么可怕,新军最先组建的第一支部队,即便是分出了无数军官士兵到其他部队,它依旧是整个大明帝国第一个组建起来的装甲集团军。大明帝国陆军半数军官都在这里接受过培训,或者压根就在这里服役一直到升职调任其他部队。现在它来了,距离后撤的日军第2军主力,只有几十公里而已。(未完待续。)

331扩大

    一辆通体黝黑的豪华汽车缓慢的停靠在了紫禁城的大门外,副驾驶上身着双排纽扣军衣的副官先一步下车,拉开了汽车的车门。穿着体面燕尾服的男人钻出了后排,脸上的大胡子在寒冷的北风下根根抖擞。

    副官将皮大衣披在了这个外国男人的肩膀上,然后这个大胡子就迈开大步,走向了象征着大明帝国绝对权力的殿堂,这座全世界最雍容华贵的红墙大院——紫禁城。

    站在这座宫殿面前,任何人都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它向你展示的就是这里那个乾坤独断的主人至高无上的权力威压,为了营造出这种气氛,这里的任何一块砖任何一堵墙都被反复的推量考究,从不吝惜工本费用。

    现如今,因为天启皇帝的改革,这里已经不同于当年那样的封闭与神秘,可依旧还是这个帝国精神层面上的象征和符号。虽然每天都有很多人进出这里,可每一个人都无疑是真正意义上的权贵。

    被巨石铺设得非常平整的宫道上,和这个外国人擦肩而过的两个人,停下了脚步侧过身子看了看这个急着走进宫城的老外。其中一个穿着华美官服的中年人对身边的一个穿着西装的同伴开口说道:“看,俄罗斯人显然也是坐不住了,要打这场战争的,可不只是我们啊。”

    那穿着西装的男人侧过脸去看大胡子外国人的背景,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也难怪他现在的心情如此只好,因为这场战争可以说就是在他的产品的推动下,才这么急匆匆的打响起来。

    说话的这个刚刚坐上兵部采购部门管理位置上的,正是蚩尤武器公司的董事长谭锦成,他如今可是皇帝陛下跟前的红人,掌握着很多武器的直接采购权。当然辽东战事给他带来的好处远不止于此,身上的这身官服无疑也是辽东之战大获全胜的福利之一。

    “我倒是觉得,如果莫斯科公国急着对外开战,我那些设备还能再买出去至少5000台。”穿西装的中年人提起自己的生意来那可是很有几分得意的模样,他可是整个大明帝国工业板块的基石,有世界工业发动机之称的王氏机床工业集团的大股东,王亚东。

    虽然说蚩尤公司是整个帝国最大的军火公司,生产出来的武器摧城拔寨威力强劲,可生产这些武器装备的机床,却大多数都是由王亚东这个看起来和武器生产半点关系都没有的人之手。

    王氏集团是大明帝国内数一数二先进的机床生产企业,麾下的各个子公司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大明帝国的工业化最开始由皇室操纵的企业推动,可继承其发展衣钵的,却是这个歌王氏集团。

    今天谭锦成跟着王亚东去见皇帝朱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朱牧需要在上海山东旅顺等地再建三个大型船舶生产公司,前期的投入需要这些重工业集团的大力支持。同时因为前线传回的消息,朱牧已经见识到了先进战斗机和轰炸机对战局的影响,希望可以将新式飞机的产能再提高一倍。

    这些东西可都是需要钞票支撑的,也是资本集团非常愿意看到的。战争让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紧俏的商品,大明帝国在南北两面的军队如同是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