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当自强-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琼玉在下朝之后,对阳琼华和阳琼晚分别进行邀约,顾晓晓婉拒,阳琼华则爽快答应。

    今日朝上和稀泥的作答,顾晓晓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数年科举制度的出现,固然是社会一大进步,但它的提出推行实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渡过程,最重要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也要达到封建社会时期的小高峰。

    顾晓晓在不同时代的农耕文明待过,大部分封建王朝走的都是分封制、世卿世禄到察举再到九品中正,最后才会到科举制度。

    阳琼华妄图以一己之力不顾时代发展,进行跨越式前进,注定要失败,剧情中如此,现在仍是如此。

    不过这些只能放在心里想一想,她是皇女,天下人目光都在看着她们,若她今日在朝堂中做出反对科举的表率,那些位居底层的读书人不敢埋怨清和帝,绝对会将怨气转移到她身上。

    顾晓晓不是傻子,怎会冒着得罪读书人的风险,只为了打压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阳琼华。

    好的制度应该应运而生,若没有合适的土壤,强行植入只会营养不良枯萎。顾晓晓穿梭在不同的世界,哪怕身居高位,她也不会凭着个人的喜好,硬生生搞出科举制民主制度或者**来。

    青萝国目前还有贱民这一社会问题尚未解决,阳琼华实在太过好高骛远。

    禁闭解除之后,顾晓晓出府再也不用遮遮掩掩,到京郊皇庄和她私下置产的农庄次数也越来越多。

    当初双目无神衣衫褴褛的贱民,在顾晓晓的洗脑中,渐渐焕发出了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神采,同时她们的忠诚度绝对能接受考验。

    脱离贱民的身份,堂堂正正的站在太阳下,对她们的诱惑,比顾晓晓想象中还要强些。

    就在一切渐入佳境之际,顾晓晓接到了一封信,一封让她哭笑不得的信。

    只因这封信的主人,不是旁人,正是臻王府中双面间谍易水寒。以前的阳琼晚痴恋易水寒,寻找一切机会和他通信,为他的喜怒哀乐痴狂。

    自从顾晓晓进入任务后,她压根儿没想过和易水寒联络,对方等了两三个月终于按捺不住,主动托人送来了信件。

    易水寒写的一手赏心悦目簪花小楷,信中字不多,一首哀怨缠绵的问情诗,再加上寥寥几句问候。

    以顾晓晓的眼光来看,易水寒绝对是情场高手,不然也难以在三个皇女之间如鱼得水,骗取了阳琼华和阳琼晚的信任。

    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她和阳琼华相处那么久,能够不受女主光环影响,最后对她进行刺杀也是奇迹。

    为了避嫌,信上署名用的不是易水寒的名或者字,而是泠泠。顾晓晓拿到这封信后,突然想起来,以前双方信件都是及时销毁,但她穿过来时,阳琼晚刚收过易水寒的信,为了睹物思人没有及时毁去收藏了起来。

    顾晓晓依着原主记忆去搜索,果然找出了上一封信件,上封信中易水寒曾诉说在臻王府受到冷落,以及悔不当初的意思。

    两封信加在一起,就是一个证据。(未完待续。。)

    ps:  谢谢晓雨微寒、晕到~、云訫、yiyi&、芭蕉娃娃、仓夜、olivecai和季雨宣的月票,么么哒~~~陵子在努力克服拖延症,大家快扔票鼓励人家~

    克服成功的话,以后就不会拖到十一二点,还能加更啦!

第三五一章 女尊之炮灰皇女反攻计12

    阳琼晚看到这两份信,也许会对易水寒产生怜惜之情,顾晓晓将两封信看了几遍,只看到了机会。

    只要将两封信公布出去,臻王府会立即卷入丑闻之中,阳琼华抢了阳琼晚两次未婚夫,也该付出一些代价了。顾晓晓简直可以想象到当她看到这两封信时,脸上精彩的神情。

    易水寒将阳琼晚和阳琼华当做傻子看待,顾晓晓也不会手软,只是不知道多情的阳琼华到底会怎么做。以她优柔寡断的个性,她真的能会和易水寒划清界限么?

    顾晓晓让擅长摹写文书的手下,模仿易水寒字体将信抄了两份,送到了臻王府和宁王府。

    将信送到之后,顾晓晓有些遗憾,她往两个王府安插的探子,还在外围混着,打听不到隐秘的消息。不过,据传回来的消息说,皇长女倍受打击拿着书信找易水寒亲自对峙,府中好生闹腾了一阵。

    与之相比,宁王府就安静的不像话了,但在拿到信的第二天,阳琼玉就登门拜访了。

    和本书中头号反派打交道,顾晓晓压力有点儿大,她将信送到阳琼玉手里,只不过给她一个警告,免得她行事肆无忌惮。

    阳琼玉带着礼物上门,顾晓晓也不好将她赶出去,只能备了酒宴,貌合神离的演起了姐妹情深。

    宴席摆在花厅中,顾晓晓不太喜欢看男人跳舞,所以只请了乐师在一旁助兴。

    美酒佳肴,阳琼玉面如冠玉白衣飘飘分外俊秀。她先就朝堂形势说了几句,接着将话题引到了信上:“贤妹,姐姐知道你心里不痛快。可谁让你我不受母上喜爱。长姐行事再无章法,母上最看重的还是她,二姐知道你心里的苦,我陪你喝了这一杯。”

    顾晓晓浅浅的抿了一口,做出惆怅的模样。阳琼玉来府里进行慰问,一句话总结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表情到位一丝不苟。比她还要演技派。

    看起来她是会错意了,阳琼玉大概是自信心过头,竟没半点想到这是阳琼晚在对她示威。还以为她是在求助。

    阳琼晚不开口,阳琼玉又斟了一杯酒叹气到:“没想到易公子倒是个有情有义的,只是三妹你将信送到臻王手里,虽然出了口恶气。他的日子却不好过了。难道。你是打算趁机讨人,怎么说她是皇女侧夫,哪怕臻王同意,母上也不会同意的。”

    “二姐想多了,昨日种种似水无痕,我与易公子有缘无分,昨日种种已然忘怀,归还书信也算了却一桩心事。至于送到宁王府。只是让二姐做个见证人罢了。”

    顾晓晓云淡风轻的说着,不失时机的闪过一抹落寞眼神。

    她的表现让阳琼玉暗喜。忍不住前倾了身子,待开口时,朝堂下看了眼说:“三妹,让乐师先下去吧。”

    “你们下去吧。”

    乐声戛然而止,花厅中只剩下顾晓晓和阳琼玉两人,她凑近了身子压低了声音,顾晓晓不由自主的朝后退了退。

    阳琼玉的眸子闪闪发亮,顾晓晓从中看出了一种叫野心的东西。

    “你真的甘心么?”阳琼玉的眸子里像有火焰跳动,温润如玉的伪装,在这一刻被短暂剥离,她用极具诱惑的语气说:“你真的甘心喜欢的人被阳琼华夺走,甘心她有一天坐上那个位置么?”

    剧情中,阳琼玉就是这样一步步引出了阳琼晚的恨,从而使她站到自己这边,一起逼宫谋反助她登位。

    “皇姐,你没事儿吧?未来储君之位自然游母上定夺,岂有我们做儿女的置喙余地?”

    顾晓晓伸出手去探阳琼玉的额头,做出一副大惊小怪的样子,紧张的一幕一下子滑稽了,阳琼玉眉毛跳了下,手放在了膝盖上不自觉的揪了上去:“三妹,你真的不恨么?”

    阳琼玉还不死心,顾晓晓斟酒之后,潇洒一笑:“不提也罢,你我难得聚一次,不如喝个痛快。”

    模棱两可的话让阳琼玉表情放松了许多,为了打消尴尬将话题岔到了最近朝堂争论的热点,科举制度的利弊。

    阳琼晚在这方面没什么建树,顾晓晓也没表现的太突出,附和着阳琼玉的话,偶尔说些中庸之语。

    这次会面后,顾晓晓对阳琼玉这个人多了重了解,她最大的弱点就是自负。她太相信自己的能力,低估了穿越后的阳琼华,同时政见太过保守。

    阳琼玉为了争取朝臣的支持,站在了守旧派一边,这也意味着,她登基后很容易受老臣左右。剧情中她登基了好几年,也没有将朝堂所有势力整编到手中。

    敌人有弱点,对顾晓晓来说是件大好事。

    不出顾晓晓所料,在她信送出几天后,京城中果然流传起臻王侧夫给她戴绿帽子之事。不过由于当初阳琼华强抢民男的名声太恶,骂易水寒的人很少,许多人幸灾乐祸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那几日上朝,阳琼华的脸黑的像锅底炭,看顾晓晓的眼神,恨不得将她吃掉。不过易水寒倒没被休弃,还在臻王府好好待着。

    阳琼华对科举的执拗程度,超过了顾晓晓的想象,在近四分之三人的反对下,她依旧锲而不舍的谏言,改变人才选举方式。

    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者,阳琼华做出了让步,提出了可以察举和科举相结合。

    争争吵吵间到了秋季,清和帝已经明确表示暂时不会考虑科举制,阳琼华却在民间找了许多读书人联合签名,向朝廷请命。

    原本已经搁置的话题,冷饭新炒又升起了热度。

    就在这时,突然曝出了阳琼华偷偷跑到皇庙与从榕私会,最后一次还被寺中人抓了正着。

    阳琼华前科太多,皇庙中不止有得到高师,还有先皇侍君,她一个小辈偷偷潜入进去,扰了佛门清净不说,还让皇室跟着蒙羞。

    清和帝这次是没办法再包庇阳琼华了,她直接将阳琼华召入宫中,让她在宫中关禁闭,着人看管让她每日写悔过书,抄修身养性的经文。(未完待续。。)

    ps:  谢谢▔▽▔的打赏,肿么感觉两千字的章节内容太少了,难道写习惯了4千字章……啊,今天吃的有点多呀~~~一份盖浇饭,一个卤鸡腿,一个煎香肠,额外一份米,一份虾球,一份鸡米花,一包瓜子………………嗷嗷,为了不让陵子在寒冷的冬天饿肚子码字,大家支持正版,顺便投个月票呦~~

第三五二章 女尊之炮灰皇女反攻计13

    为了平息丑闻,清和帝下令从榕剃度,从此皈依佛门,并将他送离皇庙,在皇陵清守一生。

    对一个青春未艾的年轻男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一惩罚更残酷。他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付出了一段错误的情,将用漫长人生为代价。

    皇陵不比皇庙,与京城相隔着遥远的距离,且有死士进行镇守,除非阳琼华登基成为新帝,否则绝无可能再和从榕见面。

    阳琼华和从榕第一次闹出丑闻时,满城风风雨雨,她被人参了不少折子,二皇女党甚至上书她不堪为储。但还不到的半年的功夫,阳琼华不仅没有吸取教训,而且变本加厉,这次参她的人更多了,许多中立派也站到了皇长女的对立面。

    其中固然有阳琼华于男之上不检点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她一直坚持科举,触动了朝中大部分人的利益。

    阳琼华被关禁闭后,清和帝在将大力支持科举制度的官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斥责以及降职,缘由当然不是因为支持科举,而是一些鸡毛蒜皮类似于违制失察之类的小错。

    但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看出朝廷态度鲜明的反对科举,且皇长女被关禁闭,也无人敢做出头椽子,带头蹦跶挑起人才选举制度之争。

    这其中若无阳琼玉动的手脚,顾晓晓是万万不信的,算起来离她进行逼宫也没几年了。顾晓晓可不想像原主一样,被人拉出去当枪使。最后没落得半点好处。

    她的封地在北疆,但除了每年封地的固定税收进账个贡品,那里跟顾晓晓没半点关系。如何就藩。到封地去发展出完全属于自己的势力,成了顾晓晓的头号难题。

    清和帝疑心病太重,对于三个女儿保持着警惕心,将兵权政权全都抓到手中,直到逼宫之际才将这些交付给阳琼华。

    想要顺利就藩,对顾晓晓来说是一个挑战,首先她要证明自己的忠心。其次还要让清和帝放松警惕,但以清和帝的性格,为了牵制三位皇女。她是不会轻易让三皇女到封地的。

    北疆并不太平,前有外族虎视眈眈,后有当地将领各自为政,即使到了北疆想要将几股势力整合在手中。难如登天。若顾晓晓庸碌一些,恐怕连政治核心都难触到。

    当初闭门思过时,顾晓晓已经研读过青萝国的水文地理,对北疆也有一定了解。北疆的气候和环境让顾晓晓想起了天凤国,她细细一想,比较曾经的天凤和青萝国,竟发觉两者之间还有些微妙的相似。

    天凤国曾出现过女帝,不过只走到了男女平等的那步。青萝国却一口气借着天时地利人和,打了翻身仗。直接转变成女尊男卑的时代。

    想起在天凤国的经历,浮现在顾晓晓脑海中的第一个人就是翼王白砥,巧的是他的领地在北方,而她的领地在北疆,两个地方气候和地形十分相似。

    回忆像雪花一样席卷而来,铺天盖地,全是两人相处的情形。感慨之余,顾晓晓突然发现,她有了经验样本可以参考了,白砥当初走上的不就是夺位之路,虽然他最终没有登基,而是推了十六皇子上位做了摄政王。

    因为,他不知是翼王白砥,更是宋北呀,他选择了摄政王之路,为的只是和她多相处一些岁月。哪怕对他们来说,自从走上时光管理者道路之后,岁月已经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

    顾晓晓从凌乱纷杂的记忆中整理出可行的改良生产力的方法,以及能够在本朝推行的惠民政策。梳理过后,顾晓晓茅塞顿开,重新燃起了斗志。

    朝堂上,阳琼华被关禁闭后,几乎成了阳琼玉的个人专场,有人上奏折请立二皇女为太女,清和帝不置可否,言称立储不急于一时。

    清和帝的偏心让阳琼玉心态愈发偏激,她暗中寻求援助,明里暗里拉拢顾晓晓,并且许下事成之后封她为世袭罔替最高品级的亲王。

    为了解二皇女的大致计划,对其有所防备,顾晓晓态度从抗拒慢慢转向暧昧,透露出皇长女和二皇女之间,她自然不会支持仇人。

    阳琼玉以为三皇女已经站在了自己这边,离龙椅又近了一步,行事风格开始趋向霸道。却不知,顾晓晓所说的仇人,她也是其中之一。

    在经过精心筹谋后,顾晓晓终于找到了就藩之法。清和帝留她在京城的最大作用,便是以她来牵制阳琼华和阳琼玉,从而达到平衡。

    只要她想办法破坏掉这份平衡,清和帝势必要改变主意。而破坏这份平衡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让清和帝意识到阳琼玉的力量已经不可小觑,再纵容她独自做大下去,有朝一日她将不得不让位。

    既然阳琼玉到处点火,那么顾晓晓就要把这把火给引到她身上,让她试一试引火**的滋味儿。

    就在顾晓晓想方设法布局,让阳琼华在清和帝面前露出马脚时,宫里突然传来皇夫的懿旨,姜侧君身体有恙,准她到宫中探望。

    阳琼晚的生父姜乐在剧情中一直扮演着背景板一样的人物,顾晓晓进入任务之后,两人宫里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至于宫外,姜侧君进宫二十多年,省亲不超过三次。

    姜侧君性情柔顺情感内敛,是一个传统的美男子。虽然顾晓晓能感觉到他浓浓的关怀和爱意,但两人之间着实没什么共同话题可聊。

    每次见面,多是从天气冷暖谈到衣食住行,再谈她瘦了还是胖了,或者颠倒过来。

    阳琼晚两次订婚都波折不断最后无疾而终,清和帝将阳琼华关禁闭后。对她这个受害者没有任何补偿措施。姜侧君作为阳琼晚的父亲,对她的终身大事十分关心。

    每次姜侧君提到阳琼晚的年纪,还有她在婚事上的曲折。兀自抹眼泪时,顾晓晓都觉得自己尴尬症要发作了。

    听说姜侧君身体有恙,顾晓晓在宫外寻觅了上好的药材,入宫时经过繁琐的程序带了进去,即使宫中什么药材毒不缺,顾晓晓还是想尽一片孝心。对于姜侧君来说,女儿的关心本身便是灵丹妙药。

    由于清和帝后宫并不充盈。所以姜侧君虽然不受宠,仍然居于一宫主殿之内。

    清思宫一如既往的冷清,顾晓晓提着药和点心。沿着宫道朝姜侧君的居住的梨清殿走去,心下有些凄然。

    一国之君若是专一到一生一世一双人,顶着压力霸道的独宠一人撤去后宫,这是真正情深意重。像清和帝这般。心里只有皇父。却又娶了贵君侧君放在后宫,吉祥物一样冷落着,他们的日子又何尝好过。

    姜侧君上着紫色窄袖上襦,下穿海蓝色绣着石榴花的马面裙,长发用玉簪挽起,手扶着明柱殷勤探看,待见到顾晓晓时,惨白的脸色浮出一抹笑意。

    “外面风大。君父快些进殿,仔细爱惜身体。”

    顾晓晓疾走了两步。上前搀扶着姜侧君的胳膊,只觉他身子轻飘飘的,心下更加酸楚。

    姜侧君看到女儿,眸中漾起笑意:“无妨,为父刚出来,咳,咳咳……”

    他一句话还没说完,急促的咳嗽起来,惨白的小脸憋得通红。顾晓晓一边给姜侧君捶背通气,一边加快步子,将他往屋里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