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当自强-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带花儿看大夫吧。“

    她小心翼翼拿出一个小布兜,里面铜元挤在一起,哗哗啦啦的响着。

    顾晓晓用原主的记忆分析过,这里4分钱就能买一斤米,一块银元折合10角100分,若按银元算则是300枚。所以这五十枚铜元,应该算一角多,足足能买几十斤米。

    民国就这点儿不好,货币老是换,新度量衡单位混着旧度量衡单位,一不小心就会搞出个乌龙来。

    “谢谢。”

    剧情中最后帮了细娘的人,正是桑二娘还有她先前说的两个邻居,顾晓晓紧紧握住了钱袋子,她现在很需要钱,有这些个铜元在手,她总能多想些法子。

    桑二娘面冷最硬心软,又是个矛盾的人,前一刻还在安慰顾晓晓,后一刻站起来将手一甩:“一个小丫头片子,天天当个宝贝疙瘩似的捧着,以后嫁出去了,不还是要到别人家里做奴才。”

    她说完话没停趟儿就走了,顾晓晓跟她打了个照面,又结合原主之前和桑二娘相处的情形,判断出桑二娘相比细娘公婆来说,能算上个好人,就是她嘴巴厉害孤儿寡母的,为了护着孩子,平时凶了些,所以细娘不太敢和她接触。

    在这种情形下,桑二娘还能将辛苦攒下的铜元借给细娘给花儿看病,足可证明她的好心肠了。她对女子身份不喜,不也是另一种对命运的控诉么。

    顾晓晓轻轻将花儿放在了木板架起来的稻草床上,摸到角落里在土墙缝里摸了又摸,终于摸出了几枚快生锈的铜元来。

    细娘为人懦弱,又是童养媳家里银钱几乎从不经她手,她藏下这几枚银元,还是以前公婆给小丈夫玩耍时,不小心滚到角落离得,这一存就是这么多年。

    将铜元收到一起后,顾晓晓往口袋里塞了十几枚,剩下的全被她又放到了隐秘的小洞里,在外面堵上了土坷垃,小洞前面堆着杂物,一般人注意不到这边。

    弄好这些后,顾晓晓半跪在地上,摸了摸花儿的脸,解开了她的衣裳,拖着伤了柴门。

    杨家独门独院,家里打了口井,这也使得细娘平时省了不少事儿。要是家里没有井,她就得到几百米外的公用井台上排队担水,洗衣淘米做饭用。

    所以镇上也有人羡慕细娘,羡慕她在自家就能用上水。

    顾晓晓身上还是很疼,不过骨头没伤着,她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杨父杨母打了细娘后,拍拍手去了同村的亲戚家赴宴,也算改善生活中了,带着他们的大孙子。

    桑二娘都没份儿,细娘更没份儿了,家里没人,顾晓晓办事也方便了些。

    她拿了粗布帕子和木盆,打来了水,在灶上烧了热水,冷热交替着为花儿擦洗敷身子。

    这样做还是有些成效的,花儿滚烫的身子温度降下去了些,身体也没之前抽搐的那么厉害了。顾晓晓再接再厉,又找了针,在花儿手指头上放了血,将她体内热毒往外逼。

    没有药的情况下,顾晓晓只能采用这种笨法子,也是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老法子。

    好在花儿情况一直在转好,顾晓晓这才拿了破被子,将她小小的身子遮住,轻手轻脚的出了柴门,打算除们一趟看能不能找些草药来。

    花儿退了烧,但年纪小容易反复,总得吃些药材好,顾晓晓要出门碰碰运气,要是能找到有用的药材,省几个铜元总是好的。

    四五月的天,天喧暖着,细娘身子骨太单薄又受了伤,一阵微风吹过,顾晓晓都觉得骨头缝里透着凉意,疼的像有人拿着小刀子剐一样。

    纵然如此,顾晓晓也忍着,想在这个不太平的世界活下去,她要一口气提上来,遇到任何艰难困苦都不能泄气。

    玉清镇地方很大,说是镇其实就是个大村子,顾晓晓瘦瘦小小的在街上走着,街坊邻居有人见了叫了她一声,有人见了她只当没看到。

    细娘性子弱,在乡下这地方,善良和淳朴得吃饱以后才能有,吃饱之前大家都是动物,性情温和的就是兔子,性情残暴的就是老虎,大部分则是狐狸、鸡一样的人物,只能欺负比自己弱小的。

    以前细娘出门总低着头不爱跟人打招呼,顾晓晓低着头寻草药,也没人怀疑哪里不对来。

    顾晓晓运气很好,或者说玉清镇气候地域不错,到处都是绿油油的植物,还真让她找到了几种清热败火还有调养身体安神的草药。

    好在她出门前提着篮子,一路拿小铲子挖了不少,小篮子满了掉头回家。

    花儿正病着,肯定等不及草药晾干了,顾晓晓只能直接煮湿的,桑二娘看到了嫌弃的骂她,是不是又不哪个郎中骗了,抓了一把新采的草药给她。

    顾晓晓憨憨的笑了笑,还好她之前采草药时为掩人耳目,一路采着野菜放在最上面。桑二娘怒气不争,又数落了两句,调头走了,反正在她眼里细娘是无药可救傻到家里去了。

    熬出了一大锅气味不明粘稠的药汤之后,顾晓晓闻着苦味儿就有些作呕,这种东西,小孩子能喝下去才怪。

    但花儿必须喝,不喝身子就好不了,顾晓晓只能拿小木碗撑着,将花儿扶起来,手把手的喂她。(未完待续。)

    ps:  大家的订阅、打赏、月票都是支持陵子码字的动力~!谢谢大家,将心比心,每天码字到深夜,木有任何反馈的话,哪里能咬牙坚持下去。

第五一四章 民国苦命童养媳4

    让顾晓晓意外的是,花儿闭着眼睛张着小嘴,竟然无意识的将粘稠的药汁喝了进去,虽然苦到皱眉头却没抗拒的意思。

    她回头想了想,花儿病了这几天粥饭吃不进去,细娘虽然爱护她,可不懂如何帮孩子退烧降温,喂的饭自然进不到她肚子里去。等于她饿了两三天,可不是什么都能咽到肚子里去。

    这让顾晓晓有些心酸,饿到这份儿上,这孩子是受了多少罪。她虽然没有生过孩子,但对于弱小有着天生的怜悯,做为人子知道母亲对孩子的牵挂。

    花儿迷迷糊糊的喝完了药,又迷蒙着叫了声娘,顾晓晓拍着她的后背,轻声唱着歌将她哄睡着,自己肚子凑起了热闹敲鼓似的唱起歌儿来。

    细娘不眠不休的照顾花儿,又被公公婆婆毒打了一顿,饭也没能好好吃到嘴里,肚子不饿才怪哩。

    杨家老两口防着细娘,粮食都在屋里头锁着,灶火房里就放了一些麸子还有一小把青豆面。顾晓晓饿的厉害,只能拿水活了青豆米做成饼子,又煮了碗麸子配着野菜,那滋味儿着实是难以下咽。

    星际时没有滋味儿的营养剂一直受人诟病,顾晓晓有空总弄些新鲜蔬菜和肉类解解馋,如今噎着嗓子吃了这些,她才怀念起从前滋味儿来。

    莫说原主托付,就算为了自己,顾晓晓也要想办法尽快摆脱这悲催的处境。细娘在公公婆婆手里讨生活,动辄被打骂。还吃不饱穿不暖,顾晓晓是一天也不想多待的。

    弄了些东西果腹之后,顾晓晓开始盘算。这个类似于民国的世界,到底有没有修真一说。眼下玉清镇虽然太平,也没听说国家有什么大的动荡,但撇过去局部说燃就燃起来的战火,哪怕待在镇子上也称不上多安全。

    天下动荡,到处都是流民,流氓小混混横行霸道。顾晓晓要想和杨家脱离关系就得有自保的能力,不然孤儿寡母走到路上,就是别人眼中的大肥肉。

    出了虎穴再入狼窝可不是顾晓晓想看到的局面。她想在这乱世中走出一条生路来,拳头要硬钱包要鼓。

    细娘是被拐卖的,她对这件事很敏感,每当被公公婆婆打骂时。她都会想。如果没有和亲生父母走散她会是什么光景。

    说来也怪,细娘脑海里没有关于爹妈的印象,但她牢牢记着自己是和家人冲散后被人拐卖的。

    这也算细娘的愿望之一,顾晓晓少不了要替她寻一寻生身父母。可是天大地大,没有全国户籍联网没有dna比对,在离乱年代找出细娘的爹妈来又岂会是容易事儿。

    半下午的时候,杨父杨母两人挺着肚子回来了,两人红光满面。先说今天见的新娘子屁股大好生养,她公婆以后可以抱大孙子了。接着又说了同桌人家长里短的闲话。

    花儿降了温又吃了药睡了好一会儿,终于睁开了眼,瞧见娘亲眼睛中含着泪花,猫儿似的叫了声:“娘娘。”

    细娘不通文墨,杨父杨母也不喜欢这个孙女儿,平时对她动则斥骂。花儿要是哭闹,兜头盖脸就是拳脚,所以她一个小小的三岁孩童,养成了怕生的性子,不敢大声哭闹,见了爷爷奶奶就立马收了声,到现在话都说不利索。

    花儿虽然看着笨笨着,但在细娘记忆中她平时眼神清亮亮的绝不是天生就蠢的,只是病了一场看着恹恹的,眼睛红肿着没什么精神。

    “乖,娘在这日,花儿别怕。”

    “人呢,都死哪儿去了,爹娘回来也不知道接一下。”

    杨父杨母说着话走到了院子中间,杨母扯着嗓子叫了声,桑二娘的儿子他们的大孙子手一甩说:“爷,奶,我先出去了。”

    桑二娘刚闻声从屋里钻出来,扯着嗓子高声骂:“兔崽子又往哪儿钻,你屁股底下是有锥子扎着不能在家替人干把活咋了。”

    先前杨母本想数落大孙子,但被儿媳妇抢了先,脸一板训道:“我说老二家的,大旺年纪不小了也该说婆娘了,你这么凶他谁敢嫁过来。”

    桑二娘也不害怕,挎着胳膊说:“娘,这小兔崽子自己还没个人样,说啥媳妇儿,等他正儿八经的学门手艺去,再给定媳妇儿。”

    杨老头开口了:“我前几天跟老万打过招呼,过几天就让大旺去跟他学木匠。”

    一般来说做学徒年纪越小越好,师傅最喜欢带十岁左右的,能帮忙多干几年活,学东西也灵光。

    杨大旺十五岁了,现在开始做学徒已经算耽搁了,但杨家出了个杨天籁,不管是杨父杨母还是桑二娘自己,都情愿孩子多念些书能出息一些,也好将老杨家发扬光大。

    可事与愿违杨大旺偏生不是个读书的料子,偷鸡摸狗闯祸在行,读了那么久的书,也就能勉强认识几个人名儿,写几行字,读封文绉绉的信就磕磕巴巴的卡在那里了。

    桑二娘对孩子的希望破灭,只能想办法让他学门手艺免得以后衣食无着,偏巧杨大旺性子跳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刚开始在药铺做学徒嫌那边药味儿重,后来又去跟人学厨师,又嫌厨房油烟难闻,磕磕绊绊学学玩儿,到了十五岁实在拖不得了。

    杨父杨母也不敢再纵着大孙子了,一家子这才决定让他去木匠,嫌弃这个有味儿那个有味儿,学木匠总行了吧。

    顾晓晓在屋子里哄花儿也不出声,杨母却不让她如意,她骂骂咧咧的推开了柴门的门,掐着腰吼道:“鸡喂了么,猪喂了么,贼妮子就知道躲在这里偷懒,谁家童养媳跟你一样好吃懒做。”

    好吃懒做四个字对细娘来说绝对是污蔑。细娘的记忆中顾晓晓可是清楚的看到,她天亮就要起来干活,拾掇一家人的饭。还要管着清洗锅碗瓢勺,喂院子里的家禽家畜,除了桑二娘会给她搭把手,别人只会指挥。

    “娘,饿。”花儿害怕抓紧了顾晓晓的衣襟,将脸埋在她胸口,细声细气的喊饿。

    杨氏耳朵尖。往地上啐了一口骂道:“真是小讨债鬼,天天喊饿,除了吃会干什么。”

    这话就过分了。花儿被吓的缩着脑袋,顾晓晓分辩了声:“花儿才三岁。”

    这还是细娘头一次顶嘴,杨氏气的将身子往后仰,说了声:“好啊。你长本事了。还敢顶嘴了。”撸起袖子,就要拿竹棍抽顾晓晓。

    顾晓晓伸手一把抓住了竹棍,露出了胳膊上的伤说:“我胳膊疼的厉害,抬不起来,这才没有去喂家里的猪和鸡。”

    杨氏年纪大了眼昏,凑近了看了眼,细娘的胳膊上果然一道道的新伤重着旧伤看着有些可怕,这才念叨着:“真是娇气。我五六岁就开始割猪草喂猪烧饭干农活,哪儿像你们这么娇。”

    虽然喜欢在儿媳妇儿面前摆威严。将俩人儿都训得服服帖帖的,但杨氏跟细娘也没什么大丑,她受了那么重的伤,也不好开口再讨些什么。

    杨氏每次提起小时候,都有一肚子苦水倒,碎碎叨叨的杨家上下都知道她五六岁开始干活,还没扁担高就天天挑水了。

    论起来,杨氏也是童养媳出身,多年媳妇儿熬成了婆,终于熬死了她的婆婆和老婆婆,对于同是童养媳的细娘,却没半点同情心。

    顾晓晓又想了一念,何止没有同情心,杨氏简直比旁人对细娘还差,好像她当年受了那么大的罪,压抑着过了几十年,没人继承衣钵继续受虐待,她就会多不甘心似的。

    那些为奴隶的人,翻身成了奴隶主后,往往比从起的奴隶主还要凶残。

    这边顾晓晓感慨着人性,那边杨母骂骂咧咧了一阵,见她又成了闷子后,出去差使桑二娘将猪喂了院子打扫了。

    桑二娘可不是那么听话的,活儿虽然干了,但杨氏数落她的话,她原封不动的又还给了她,有儿子傍身,桑二娘根本不怕和婆婆吵。

    吵怎么样,她替杨家老二守了那么多年,难道她们还敢将她找个做娘的给赶出去。

    晚上时,杨家喝的是稀饭,在杨母的故意刁难下,顾晓晓就分到了两小碗儿快能照出人影子的饭,还有一块黑面馍馍。她把黑面馍掰开,揉碎了泡在碗里,喂花儿喝了下去,又哄着她睡觉。

    待花儿睡着了,顾晓晓将她搁在了床板上,开始舒展身子活动着拳脚。细娘的记忆里,村子里有过来化缘的道士和尚,乡下要是有小孩子无端发烧,或者大人又哭又闹,大家会去请神婆叫魂。

    除此之外,乡村里还有很多狐狸精勾引人,黄鼠狼上身的故事。

    这个时代的人还特别信神佛,不管穷苦人家还是有钱人家都热衷于烧香拜佛,求佛祖或者神仙保佑。

    经历了这么多任务之后,顾晓晓已经发现了,一个世界能不能修真的关键因素。除了气候和环境之外,和这个世界的居民关系非常大。

    比如顾晓晓在星际时代或者现代时,很少有修真的,现代又被称为末法时代,那些有心修真路的,最多不过培养些捉鬼怪的本事。

    修仙世界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要人口稠密,第二界中人要虔诚,越虔诚修真者能达到的境界就越高。

    民国正是破除封建扫除愚昧,崇尚科学和文明的时代,顾晓晓掂量着,这个年代应该能修真,但应该修不出经天纬地之能,能进入筑基期已经算了不得了。

    猜测再多不如行动,顾晓晓打开了柴房的天窗,盘膝坐下开始聚精会神的沟通起天地灵气来。

    足足两个时辰下来,顾晓晓才感觉到了一丝微弱的灵气,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个坏消息。

    好的是顾晓晓推测的没错,这的确是一个能修真的世界,坏的是细娘天资不足,体内很很可很能是双灵根或者三灵根。在能飞天遁地的修仙世界中,双灵根虽然不如单灵根纯粹,但在修炼一途上靠着勤奋和机缘也能弥补。

    但这是民国,一个礼乐崩坏社会变迁,科学由上而下普及的时代,人们的信仰之力正处于一个矛盾时期,社会混乱灵气和邪气各半。

    这是一个充满杀伐的世界,到处都是枉死的人,战场上的孤魂野鬼数不胜数,顾晓晓若是眼热做了邪修或者鬼修,以她细娘的资质根本无法维持心智。

    所以顾晓晓只能像蜗牛一样,慢慢的从引气入体开始,在修真这条路上爬。

    知足常乐,顾晓晓对目前局面已经很满意,修真对凡人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用灵气滋养经脉和**,她注定成不了什么大器,将连年来亏损的厉害的身子好好补一补,到时候练练功夫,好歹能保护她和花儿。

    夜总是过的极快,顾晓晓一直忙碌到快天亮,这才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连早饭都没起来做。

    杨氏心里一百个不乐意,大早晨的就过来将门拍的震天响。

    顾晓晓抱着花儿睡的正酣,听到了敲门声,只得起来将柴门打开。

    杨氏一脸怒气,凶巴巴的将顾晓晓数落了一顿,让她起来打扫卫生做饭去。

    她手上戴着银镯子,身上衣服用的崭新的洋布,上面印了叫不出名字的花来,将杨氏衬的洋气了许多。

    顾晓晓正打算拖着困乏的身子去干活,那边桑二娘的声音响起来了:“娘,饭做好了,过来吃饭吧。”

    一向不爱干活的二儿媳妇儿,难得干了一次活,杨氏眼前一亮,准备去看看媳妇儿有哪儿弄的不对,顺便挑挑刺。

    这就是杨氏,一个唯恐天下不乱,乱了就要乱上加乱的农村泼妇式的人。

    杨氏转了一圈儿后,终于找出了几处纰漏,心满意足的将桑二娘和丈夫骂了一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