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当自强-第3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大部分在外面走上那条路的,最好的结果就是找一个同样在外打工的,一起凑合着过日子,偶尔还要应对家里无休止的要钱。

    顾晓晓也不急,就在门外僵持着,没有强行进门,她还找了个石墩子,悠闲的坐在了那里,无视周围人异样的眼光。

    毕竟,虽然这是刘春花的家,但她要是带着人强闯的话,被安一个强闯民宅的罪名就不好了。

    顾晓晓坐了还不到半小时,路东头,几个人簇拥着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儿,朝他们的方向走了过来。

    顾晓晓远远看了一眼,倒是有印象,这似乎刘家族里一个长辈,跟刘家还是没出五服的亲戚。

    在乡下,要是哪家出了什么事儿,不管是亲戚之间还是父母子女之间,大家都会自发的将本姓里的长辈请来调和。

    顾晓晓之前只顾着防刘家和孙家了,如今见人簇拥着刘家一个长辈来了,才想起这么一出。

    不过,刘春花记忆中,这些长辈留下的可不是什么好印象。逢年过节要磕头,压岁钱只有男丁才有,她不愿嫁到孙家时,也是这些长辈轮番来施压教训,逼着她听家里话的。

    若知是劝说刘春花怨气恐怕还没那么大,但她几乎是被人绑着绑到孙家的,帮着刘耀祖他们做这事儿的,当然是那些所谓德高望重的长辈家的男丁。

    所以,人来了顾晓晓也没动弹,只是琢磨着,对方年纪大了,她待会儿要记得口下留情,别把人刺激到医院去了,又多添许多麻烦。

    眼看着族亲来了,刘父刘母眼睛亮了起来,老远就喊到:“刘公,您老来了,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这丫头简直太不像话了。”

    虽然说是本家,但由于刘耀祖实在太混,刘春花一家在族里名声就是个臭头,但要是牵涉到大事儿,族里长辈还是要管上一管的。(未完待续。)

第六八四章 逃离24

    刘公年纪近八十了,走起路来颤巍巍的,他是老刘家年纪最大的长辈了。

    他脸皱的的像核桃一样,瘦骨嶙峋的手背上布满了老人斑,被两个年轻小伙子扶着,眯着眼睛吃力的打量着顾晓晓。

    眼看她坐在石墩上岿然不动,刘公还没说话,他旁边两个小伙子先愤愤不平的开口了:“刘春花儿,老爷子来了,你还坐在那里不动弹,有能耐了啊。”

    一个话刚落地,另一个哼了声接到:“这脸皮得比城墙还厚了,在外面喝了几年猫尿,回来就死乞白赖了。”

    顾晓晓任凭他们讽刺也不搭话,将手机拿了出来,自顾自的看起了手机报推送。山里信号不好,不然她还能上个网页找点儿东西消遣一下。

    刘父刘母眼巴巴的瞧着来人,本家人到了他们也多了几分底气,冲着几个穿西装的人吼道:“我跟你们说,我可是刘春花她妈!”

    旁边刘父赶紧加了句:“我是她爸!”

    “她在外面就是有天大的出息,她也是我闺女,这世上还没有当娃儿的打爹妈的,你们替她做事儿,要遭天打雷劈的。”

    顾晓晓掏了掏耳朵,打了个哈欠,意兴阑珊的斜了刘父刘母一眼。他们从见面叫嚣到现在,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词汇量实在是太匮乏了。

    刘公手里拄着龙头拐杖,他艰难的走到了大槐树中,皱巴巴的脸黑沉沉的盯着顾晓晓,将拐杖往地上一砸,喝到:“混账东西,还不给我跪下。“

    如果不是刘公身体黑瘦,这一拐杖砸下去,自己差点被带的摔倒,那还是很有几分气势的。

    顾晓晓印象里,当初刘耀祖十五六岁四处闹事儿,被人撵到家里骂时,刘公也曾出面教训过他。

    不过,刘耀祖死猪不怕开水烫,随便他们教训,照样跑出去偷鸡摸狗不亦乐乎。

    刘家的宗族权威遭到了挑战,又没人想搭理刘耀祖这个烂人,刘公干脆不管他了。

    “为什么要跪下,诸位,我今日回家是来拿身份证的。这是个人私事,大家要是想看热闹尽管看,要是想插上一脚,那就等警察来了,一起到派出所坐坐。”

    顾晓晓神情似笑非笑,故意提高了声音,让周围凑热闹的人也一并听着。

    刘耀祖听到她这样说的,气的用脚起踹拦住她的保镖大声喊着:“柱子,三旺,你们过来帮帮忙,把这几个傻大个儿弄走,不能让这些外人骑在咱村儿人头上啊!”

    他这么一喊,刘父来了劲儿跟着喊到:“耀娃说的对,咱们村儿能被外来人给蹲到头上撒野不成,乡亲们,把这些人给赶走啊。”

    乡下最注重的就是面子,听父子俩这么一说,顿时觉得大家伙儿在这里眼睁睁的看着外面人逞凶,传出去大家还以为大杨村儿好欺负呢。

    乡下人做事儿也没啥章法,大家一琢磨都想争个面子,几个男人就从看热闹的人群里走了出来。

    刘公怒喝之后,见顾晓晓还敢顶嘴,气的扬起了拐杖就要往她脑袋上砸去。

    顾晓晓眼明手快,一把抓住了拐杖呵呵一笑:“您老年纪大了,有这功夫,不如在家里抱抱孙子。跑出来跟人打架,万一伤着就不好了。”

    她说完后,松开了拐杖,将手机装好,朝刘家大门走去。

    刘耀祖见有人站出来帮他们,激动的喊到:“耀娃我在这里谢谢大家了,以后要是谁家在县城里遭欺负了,一定得跟我说。我刘耀祖虽然不成器,在县城里还是有几个兄弟的。”

    招呼完之后,他提起拳头就往保镖身上砸嘴里还喊着:“让你们到大杨村装大爷我,欺负我们村儿没男人么。大家伙儿,咱们一起上,把这几人给收拾了。”

    警察还没来,刘耀祖煽动者大家跟她带来的人动手,顾晓晓岂会坐视不理。

    她上前灵活避过保镖,将刘耀祖胳膊一抓再一转,然后把他背着手拉了过来,将头往下一按:“刘耀祖,我劝你还是安生点儿等警察来吧,别在这里挑拨离间。”

    说完后,顾晓晓朝刘耀祖屁股上踹了一脚,他踉踉跄跄连滚带带爬的扑到了院里地上,吓得院子养的鸡四处逃窜。

    收拾完刘耀祖后,顾晓晓拍拍手转头对围上来的村民说:“今儿这事儿大家也看的清楚,打开门这是我跟刘家的事儿,关上门这也是刘家的私事儿。要说欺负到大杨村头上,我也没这心思,大家是想先跟我动动手,一会儿一起到派出所喝茶,还是在旁边看个热闹,随你们挑了。”

    先前还想出手帮刘耀祖的人,见顾晓晓轻飘飘的就将一个大男人制住,还让他在人前出了个大洋相,一个个也踟蹰了。

    要论起来,他们平时跟刘家可没啥交情,在刘耀祖身上吃的亏还不少。

    真的要为刘家的家事儿,闹到派出所去么,几个人面面相觑,打起了嘀咕。又想着一个大男人,被刘春花当着这么多人面,踢成滚地球,这人可就丢大发了。

    正当大家犹豫的时候,突然有孩子欢呼到:“警察来啦,警察来抓坏人啦。”

    小孩儿们又蹦又跳的叫着,先前还围在刘家门口的村民哗的一下子就散开了。乡下人很少有报警的意识,在他们印象里,警察就是抓坏人的,到派出所就是摊上事儿了。

    来的警察一个年纪四十多岁,一个面容青嫩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

    四十岁的老警察人还没站住,就有人上前亲热的给他递烟,叫着杨哥,也有人给小警察塞烟,他脸唰的就红了。

    被叫做杨哥的笑着拒绝了烟,用带着极重方言的普通话说:“别,改天一起坐坐,今儿有正事儿呢。”

    两个人都穿着警服,杨哥有些中年发福的样子,年轻点儿的警察瘦的像竹竿儿一样。

    “是谁报的案啊?”

    杨哥夹着公文包,走到刘家门前,扫了一眼顾晓晓还有一脸怒容的刘耀祖和刘父刘母。

    这些人里,他就认识刘耀祖,因为隔三差五的就有人报警,告刘耀祖偷东西,让他们头疼不已。

    所以瞧见刘耀祖的第一眼,他就觉得,**不离十又是这浑小子犯事儿了。

    顾晓晓往前走了一步,很有礼貌的开口:“警察同志你好,是我报的警,情况是这样的,我的身份证和户口本被家人扣了,他们坚决不给我。”

    扣押居民身份证是违法行为,顾晓晓一开口就点名了要害,她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让两个警察有些意外。

    刘母听到这么说,来了气,朝着两个警察嚷道:“警察同志啊,你们可得给我做主啊。这死妮子结婚了,不好好过日子,不吭声的跑了,让我们在亲家面前丢了个大人。现在又回来闹腾着要身份证,我们这做父母的怎么能看着她胡闹下去啊。”

    清官难断家务事,当警察的最头疼的就是遇到家长里短的纠纷。一家人掰扯个不清楚,你要真是按法律按规矩办了,他们反而又嚷嚷着要自己解决,不愿意亲人被公事公办了。

    所以,在遇到这种事儿时,被叫做杨哥的警察耐下心来,好脾气的劝到:“都是一家人,不如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说说话。这位女同志,和父母沟通要讲究方面。“

    听警察这么一说,刘母大声到:“是啊,我们可是你爹妈,你怎么能不听话么,警察同志都让你听话了。”

    “……”

    顾晓晓耳朵有些痒,警察同志不过建议坐下来好好谈一谈,怎么就成了让她听话了?

    不过,屋子还是要进的,不然怎么能将身份证拿出来了呢,顾晓晓朝叫杨哥的警察点了点头重申到:“我希望能够取回自己的身份证,他们这是非法扣押。”

    两个警察听到她说出非法扣押四字,倒有些诧异,在乡下能碰上个懂法的,实在太不容易了。

    刘公眼看警察来后,自己被彻底忽视掉,怒道:“警察同志,这是刘家的家务事儿,我们自己能解决。”

    两个警察见他年纪一大把了,怕一句话不对刺激到他,遂赔着笑脸儿说:“老大爷,您放心吧,我们就是帮着调解下。大家伙儿都散了吧,该忙啥忙啥去,妨碍到公务就不好了。”

    杨哥在基层待了多年,办事儿熟门熟路的,他旁边的小警察,认真的观察着他的言行,学着劝告村民。

    大部分看热闹的村民都散了,但刘公坚持着要一起参与调解,刘父刘母也要求刘公参与,两个警察也只能顺了他们的意。

    顾晓晓倒不紧张,反正身份证她是拿定了。刘家要是不同意,她就告他们一个买卖妇女罪,就不信治不住他们。

    刘家屋里陈设跟刘春花被迫嫁出去时没两样,不,顾晓晓打量了一下,准确来说应该是更破了。

    农村的房子,就一个特点,那就是宽敞。

    十来个个人进了屋子里,也不觉得挤,只是刘家凳子不够用,刘父殷勤的将凳子搬给两个警察,但被他们拒绝了。

    最后,只有刘公坐了椅子,其他人都选择站着,刚好面对面一排。(未完待续。)

第六八五章 逃离25(打赏加更)

    顾晓晓气定神闲,刘耀祖仨眼珠子都快瞪得凸出来了,刘公也是板着一张脸,只有两个警察同志面上带着笑。

    杨哥率先开口打起了圆场:“今天的纠纷,应该是家务事儿,女同志,跟父母沟通要讲究方法,他们可能不太理解你的想法。”

    “我在帝都上班,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身份证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他们也没权利扣押我的证件。”

    杨哥听着点了点头,向刘母说:“她说的对,在外面工作的确离不了身份证,就算做父母的也不能控制孩子的法定身份证件。”

    刘母一看警察在帮顾晓晓说话,急了眼儿:“警察同志,我可是她妈啊,她人都是我生的,这身份证我不能拿着,让谁拿着?”

    她的话,让两个警察有点儿哭笑不得,但杨哥常在农村做工作,知道他们的确是这样想的。

    虽然时代发展了,但很多农村人人还怀着孩子是我生的,就得听我话的思想。

    “老乡,孩子满十八岁以后,就拥有独立行事能力了,她的身份证也该自己保管了。您也该看开点儿,孩子大了总要离开父母的。”

    刘耀祖不服气了,硬着脖子说:“警察同志,你们这话说的可不对,养儿不就是为了防老,她这一下子窜到外面去,谁来养老人。”

    一个游手好闲,成年后一分钱都没往家里交的人,腆着脸说养老,顾晓晓真的叹为观止了。

    两个警察也有些哭笑不得,只能苦口婆心的继续进行普法,奈何在场的人除了顾晓晓之外,其余虽不能说都是文盲吧,但绝大多数都是法盲。

    长辈的觉得自己对孩子拥有绝对控制权,小辈的觉得,女娃儿就得听父母的,哪儿能自己跑那么远去。

    家务事儿调解起来就是一地鸡毛,但又不能不管,管起来吧,对方又胡搅蛮缠。

    眼看话说了一箩筐,一个小时过去,两个警察调解的嘴皮子都磨破了,刘家人还没松口的意思。

    顾晓晓在一旁听着,眼看刘家人说话越来越无赖,直接出言打断:“警察同志,违背妇女意志,强行包办婚姻,禁锢人身自由,应该是违法的吧?”

    “如果,他们今天不把身份证和户口本拿出来,我要告他们买卖人口。”

    顾晓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两个警察听她这么说吓了一跳,还是杨哥镇定点头道:“的确违法,还有贩卖人口可是犯罪,你的父母真的有这种行为,我们要严查不怠。”

    听两人这么说,刘父吓了一跳,慌张的说:“警察同志,您可不要听她乱说啊。我们自家嫁闺女,哪儿是什么贩卖人口。”

    刘母上前,伸出手就想朝顾晓晓的脸撕去,还恶狠狠的说:“我叫你胡说八道,你这个死丫头。”

    一说到犯罪,三个人都慌了,恨不得当即堵住顾晓晓的嘴。

    顾晓晓抓着刘母的胳膊,朝后一甩,冷言到:“你们自己做了什么,心里清楚,当初限制我人身自由,将我绑到孙家,强行让我嫁过去换亲的事儿,可是你们亲自办下的。”

    她言辞犀利,目光决然,直说的刘父刘母还有刘耀祖慌了神儿,不停的解释着,自家是嫁闺女不是贩卖人口。

    倒是杨哥说了公道话:“大家都想冷静下,就算是父母也不能强行干涉子女婚姻,更不能控制孩子人身自由。这位女同志,你确定要报案么?”

    在不了解具体缘由的情况下,杨哥办事儿还是很谨慎的。

    顾晓晓目光咄咄,扫了刘母还有刘父一眼再次道:“我说最后一遍,这身份证和户口本,你们给还是不给,要是不给的话,我现在就报案。”

    作为在派出所几进几出的人,刘耀祖对拐卖人口罪还是有点儿了解的,这要是真追究起来,可不是住几天就能出来的罪。

    他犹豫了一下,黑着脸对母亲说:“妈,把她的身份证和户口本儿给她吧,不过,既然她在外面赚钱了,赡养费是必须给的。”

    眼看身份证留不住了,刘耀祖又打起了赡养费的主意,他越看越觉得妹妹出去一趟后,说话做事儿都像有钱人了,以后要是能从她手里拿到钱,倒比她待在孙家划算些。

    虽然想起孙小妹,刘耀祖心里还是一阵肉疼,好不容易娶到的媳妇儿就这么没了。

    刘父和刘母还不太乐意,但看到顾晓晓坚决的眼神,再看到警察同志严肃的表情。

    他们在磨磨唧唧了一会儿后,心不甘情不愿的开口道:“身份证能给她,可是户口本儿上有我们一大家子人,怎么给她。”

    “我要把户口独立出来。”

    这是顾晓晓的第一步,先将户口分出来,下一步自然是将户口迁到帝都,趁现在落户还比较简单。

    刘父刘母被顾晓晓将话一堵,反复念叨着赡养费。顾晓晓为了早点儿办完事儿,不耐烦的说:“等你们老时自然有赡养费,不给你们就到派出所告去。”

    年轻点儿的警察立马接过话茬:“对,您二位不必担心,不给赡养费是违法的。”

    但至于什么时候给,给多少,这就是另一码事儿了。

    从上午折腾到下午,最后顾晓晓终于如愿拿到了身份证。两个警察同志认真负责的一直调解到最后。

    刘父刘母还不放心,反复追问了两个警察,明天什么时候办理分户,他们要在场看着,以免户口被偷走。

    什么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就是了,顾晓晓哂然。

    派出所离顾晓晓住的宾馆,也就十分钟左右的路程,户籍办理要在十点后才能办理,所以顾晓晓等到十点多一点儿,才带着几个保镖前往派出所。

    他们人刚到门口,顾晓晓就见到了堵在派出所门口的不速之客。

    只见一伙人气势汹汹的站在那里,除了刘父刘母还有刘耀祖之外,另一帮人不是孙家又能是谁。

    大白天的,孙宏鼻歪嘴斜在门口蹲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