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认为,仅s1型自动步枪,我国现在已经制造了超过十万支,足以武装唐军甚至之后我们要武装的武卫军。而陆军的七七式战车,我们也接近完成千辆的生产。这些装备如果继续大量生产,可能会带来资源的浪费,因为我们根本用不上这么多东西。我认为为保证我军事供应,一方面是减少装备的生产,转而加大研发下一代武器,比如被列为重点项目的s10半自动步枪猛火型自行火炮等;另一方面,我们的军事供应应该增强军民功用的部分,比如被服副食品等。这些补给品的生产与民品是不分家的,我们可以在优先保证军方供应的情况下,利用产能继续生产供给国内和国外的民品,实现产能的最大效率利用。”

在这个问题上,内阁基本上是相同意见。现在谁都能看出大唐将会出现新一轮的外贸膨胀,而大唐体制就要求内阁,必须要先一步预料形式,做好领头人,提前带着大唐调头行驶。即便如果再度进行产能结构的调整,是明显的朝令夕改的情况,因为年初才进行了一轮改造,现在又要改回去一部分,但却又是不得不做的。

当然在之前的改造中,一些企业在结构上进行了改革和精简,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爆军工产能也为军队提供了相当充足的储备,是不容否定的。

民政部长刘天又道:“可是现在问题是,我们能够预见到,外部的需求正在急剧扩张,而受限于我们的劳动力人口,我们此时能够扩张的商品供应,发展到1782年基本上就到极限了。而我们的市场需求会一直增长,但依靠我们自身已经无法跟得上这种需求。所以,现在又回到了我们之前设计杜鹃计划的初衷上来了,我们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人口现在北直隶已经在手,我们把几十万八旗扔到南固威岛上去开矿种地了,那么现在我们必须把视线重新投回国内了,我认为应该命令远总指,加强移民招募的力度,我们现在的船运运力已经增长到一个十分可观的程度了,从天津港到长滩港,我们一个月至少能够运送两万到三万名移民,他们中即使只有三成能够最终成长为产业工人,对于我们国家工业化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

赵大岭道:“华北地区的人地矛盾相对比南方地区要弱一些,而且这一回我们直接抽走了八旗的经济利益,仅京畿地区就空出了大片的土地,相对来说,移民招募的难度可能不小。”

刘天道:“我觉得远征军可以在山东一带想想办法,山东是清末闯关东的源头,在这里至少我们能带走一百万人吧。”

不管刘天的想法是不是太乐观,大唐本土的劳动力短缺恶化,已经迫在眉睫,所以要求白南在一年内往国内输送至少二十万新移民的政策也全票通过了。未完待续。。

279战事总结

“那么我们下面开始讨论远征军进展的问题。%し根据四天前东亚发回的情报,我军已经基本控制了北长城一线,包括马兰关、古北口、居庸关在内的多个关口,已经被我军牢牢控制。陆军的神武团也在四天前成功抢在福康安之前,夺取了山海关。”赵大岭将议题转入了下一个。

刘天不由笑道:“这一下倒是又把他们挡在关外了,就是这次恐怕没有吴三桂给他们开关了。”

有几位大佬脸上也是带着笑容,显然对于局面是很乐观的。

赵大岭又道:“至我们近两个月前夺取京城,现在并未有什么清军集结大股力量对我们发动袭击。南直隶尚有一部分清军,但是他们却保持谨守阵线,并没有向北一步。推测是之前我们发动了一轮驱逐作战,使得清军大受震动,在没有什么兵力优势和胜算之前,是不打算在发动什么挑衅了。离直隶最近的山东虽然出现了大举招募勤王军的情况,但是并没有真实的军事调动,而山西的情况复杂一些,新出现的混元教义军已经开始给清军造成更大的紧迫感。最为严重的情况,大约应该还是东北那边,福康安已经联络吉林将军和隆武、黑龙江将军傅玉,纠结了东三省的清军,如果不出意料,至少是三万军队。不过福康安的先头部队还是慢了一步,我军在抢占山海关之后,立即出关将其先头部队两千人击败。从而占据了战场优势。”

薛岳老于军阵,说道:“福康安率领的三万大军。也就是样子货,虽然可能关外八旗军的战斗力是这个时代八旗中最强的,里面还夹了很多鄂伦春等其他民族仍比较凶悍的战士,不过,我们占有山海关,有地利。再加上制约福康安的最大因素并不是兵力。而是后勤。福康安用了一段时间才完成出兵,是因为在之前的制度下,没有朝廷他就不能完成出兵,福康安终于整合了盛京的力量,并协调好了吉林和黑龙江的兵力,这才出兵。而后面的麻烦仍将会继续,三个驻防将军的权属不明确,必然会持续争夺领导权,毕竟勤王大功谁都想排在前面。再就是现在关外的储备和经济情况。恐怕不足以支持关外清军进行长时间的作战。如果他们无法突破山海关,僵持长达数月,那么后勤困难将自动让他们崩溃,缺少军粮、军饷。进入冬天后没有足够的御寒被服,这都足以让关外清军消解。”

赵大岭显然也是认同这一点的,他点头道:“话虽然这么说,但是我们还是要时刻警惕福康安做出什么令我们麻烦的举动吧。”

实际上,福康安可是喊出了十万大军的旗号。这是以为唐人一点都不了解清军的兵制,且说就算没有情报系统,穿越众的历史资料里也有很多记录的。他们确切地知道。乾隆年间,盛京驻防八旗兵一万六千余名,总辖于盛京将军,分驻盛京、辽阳、开原等四十座城池边门。吉林驻防八旗兵九千余名,统辖于吉林将军,黑龙江驻防八旗兵和索伦达呼尔等共七千余名,辖于黑龙江将军。东三省共有驻防八旗兵三万五千余名。

所谓的十万大军根本就是骗人的,关外一直作为满清王室的自留地,限制汉人的移居,甚至没有绿营的驻防。也就是说,这三万军队就是关外清军的全部了。甚至此时和隆武、傅玉以及福康安的三路军队尚未完全汇合,福康安倒是自己率军提前开拔,但他并未带走全部的军队。

清代的行军打仗虽然繁琐程度尚不及后世,但是仍旧事情繁多,加上办事效率的问题,福康安很难一时保障一个三万人规模的大军出征的能力。即便他是盛京的驻防将军,统领军政大权,但在中式的封建制度下,一个驻防将军由能力在朝廷地支持下进行一场大规模战争,但是他自己想要利用本省的能力进行大战,却是极为困难了。

而且本身关外开发程度低,人口也少,甚至兵粮很大程度来源于外地的运输,清代有大量的关外兵粮来自海运,而现在大唐海军已经彻底阻止了任何往来渤海湾的航船了,不会有运粮的船舶从南方抵达关外。也就是说,福康安不仅无法支持三万大军持续作战,甚至很快他就可能无法养活的起三万大军了。关外是没有绿营的,倒是有汉八旗,汉八旗可是也不事生产的,不像绿营有军户是在屯田。所以说这三万张嘴就足以让福康安的军队自动烟消云散。

关外情形有些跟大唐类似,人口实在太少,此时讽刺的是这个场景很类似明末时期,人口不足的关外清军一心杀入关内,可惜大唐军队跟明末没有战斗力的明军一点也不像。

邓希夷开口道:“现在这个情况跟我们之前预想的还是有出入的,我们之前认为至少会有一些封疆大吏组织起勤王军队来,与我们进行比较大规模的战斗,但是现在看样子,连一个能够服众、可以呼吁所有勤王力量的人也没有。”

姚维春笑道:“再过十多年,可能福康安能有这样的实力,可是现在他只是一个年轻人。阿桂可能现在有一定这样的能力,但是阿桂现在已经在札幌了。在所有的位置上,没有一人具备能总揽大局的能力。这也跟清朝高度集中的君权有关系。朝廷已经被我们掀翻了,几乎所有的封疆大吏都是各自为战的,甚至有人现在都无法掌控自己本省的力量。我们甚至可以保险的估计,用不了多久,各地会涌现出一部分这个时代的‘曾国藩们’,自筹经费、自行招兵,以团练为基础,打造以传统封建忠君思想和道德观打造的地方军队。而且汉人重新获取兵权和能力几乎是不可阻挡的情况了。”

姚维春的分析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同。直到大唐将朝廷这个存在从方程式里剔除掉之后,一切旧有的模式都不存在了。没有人曾经想过这个帝国是如此的脆弱,对于各地的掌控力如此弱。这当然不是真的,因为手术刀般精准、而且力度之大地将京城攻克,将朝廷连根拔起,将几十万满人困在京城之中,这种事情根本就不是正常人能想象的。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帝国群龙无首,就算有再强大的力量,也无法汇聚起来。

乾隆年间,八旗军虽然比入关时增多了一些,不过主力是在京城,约十万人左右。可是这十万八旗军队是最早瓦解的,大片被击毙,大片被俘虏流放。而除了关外的三万多关外八旗军,关内其他地方还有驻防八旗军四万五千人,但分散各地,战斗力有限。伊犁将军下属尚有一万多驻守西域的八旗军,而这波人基本可以排除在外了,因为他们在没有外界兵粮支援的情况下,甚至都无法从新疆走到中原来。

对于那些满大人来说,麾下数千的八旗军,可以说是他们的命根子了,是根本损失不起的东西。满城中都是这些兵丁的家属,此时的满大人们一定是如临大敌,这些八旗军如果不出意外,甚至都不会出现在正面战场上,因为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八旗军打没了,就算最后满清朝廷留住了,那未来这个帝国也不再是满人的了。

勤王肯定是要勤的,但是满大人们一定会让汉人打汉人,撺掇起渴望升官发财、建功立业、忠君报国的汉人们,建立起地主团练武装,或者说狗腿奴才武装,对唐军发动反击。

不过此时,大部分满大人还没有回过神了,一些人甚至严格控制自己治下,生怕有些人跳出来就把自己给拉下台来。此外就算是有人编练团练,或者更进一步类似湘军、淮军这样的地方性军队,那么也绝对不会是很短暂的事情。曾国藩练湘军算比较快了,也用了半年的时间,而这仅是他被批准练兵到开始出动的时间,实际上湘军用了更长的时间才成军。

当然湘军的战斗力绝对是令人瞧不上眼的,对于唐军而言,就算出现一个才具数倍于曾国藩,搞出了军容数倍于湘军的勤王力量,在大唐军队面前也只是从一只普通的蚂蚁,变成了一只稍微壮一点的蚂蚁。

同时勤王军一方会招募团练武装,而唐军也会搞仆从军。白南的办事能力和效率只会比那些有雄心壮志的清人更强更高,而且他手中可以动用的资源也太多太好,所以毫无疑问武卫军会更快地编成。那么到时候湘军淮军们就更不是威胁了。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尚未掌握到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主团练武装,唐军的主要敌人还是八旗军和绿营军,而且是没有集合力量、握紧拳头的八旗军和绿营军。(未完待续。(。))

280应对天地会

赵大岭又谈道:“我想,除了八旗绿营和未来的团练民勇以外,我们现在还有一个麻烦,那就是那些觉得天命在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家伙们。混元教已经不是唯一一个冒出来义军组织,华北中原川楚都出现了一些规模比较小的民乱,跟白莲教是脱不开关系的。我们绝不希望这种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适度稳定能够进行正常生产经济生活的清国。当然,除了白莲教之外,实力最强,而且势力最大的一家起义军,跟我们大唐也分不开关系。”

说到这里,谁都知道说的是谁了。坐在这间会议室里的人都知道,已经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天地会义军,虽然仍旧没有攻克桂林把守下的广州城,但是周遭的番禹南海东莞新安等县城已经被天地会义军所攻破,在闽粤两省一些局部地区,估计至少有四五千灵活机动的天地会义军,到处袭击,局部一些县城也已经被攻克。

会议室里出奇的沉默,广东可以说是大唐最为重视的一个省,人口众多商品经济发达,也是大唐最先开发的出口市场。即便是白南成功推了嘉庆上位,傀儡清国朝廷开始运行,广东也是大唐不容有失的重要贸易场所。所以在杜鹃计划中,大唐不希望广东遭到太大的破坏,使得经济力出现太巨大的下滑。

可是现在天地会义军冒出来了,杨真和郑继的部属都不是什么好鸟,虽然喊着反清复明,但是义军每过一地,对于当地的破坏都是比较严重的。虽然到不了烧杀抢掠的地步,但是遭受损失也是严重的。

更加让大唐揪心的是。现在天地会还没有攻破广州城,如果他们真的打进去了,满城的数万满人估计活命的不会有几个。不管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还是从开发大唐固威海外领的角度。大唐都不希望出现恶劣的屠杀事件。尤其是天地会和杨真的壮大,都跟大唐是分不开关联的。

坐在赵大岭右手边第一位置的郑和叹了口气。主动地站了起来,说道:“我想,杨真今时今日的实控,我是难辞其咎的,在这里我需要检讨自己的错误,过于强调我们明代众的身份和地位,而且助长了杨真的孤立主义,我需要负主要责任。我也甘愿付出代价。”

说罢郑和很郑重地弯腰九十度鞠躬。

大唐是十三万来自三个时空的穿越众一砖一瓦建设起来的国家,即便到今日,即便融合与日俱增,但是穿越众仍旧难免带有自己原本位面的理念和思想。但是总体而言,穿越众们都认同一点,那就是大唐好他们才能更好地生活。

赵大岭摇头道:“现在也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我相信,即便没有郑部长,杨真这种人早晚也会失控的。郑部长请坐下吧。”

郑和点点头,坐下来道:“毕竟他是我推荐的。如果现在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不是他,也许我们就不用面对今天这种麻烦了。”

赵大岭不是没有情报机关,郑和和王景弘当年一直没有放弃团结明代众。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明代众涣散得比较厉害。相当多的人都接受了新的生活,对于过去沉湎不多。明代众主要流向有几个地方,大批的明代众水手加入了海军航运公司,仍旧是水手,有一部分军人则转为了陆军,还有一部分人成为了工人农民。原本明代众的组织结构就是松散的,所以在穿越之后愈发的没有效力,所以最终大家都各自奔前程了。

杨真出奔变节以后。原本比较偏执的明代众,已经基本都去了香港。所以这几年郑和已经不再维持一个确保明代众利益的团体。从现实来看,穿越众印第安新移民。都在以自己的形式融入到大唐这个国家和社会中去,并没有谁的利益被刻意限制,氛围和环境都是相对公平的。

郑和也更加认识到,大明已经是一个过去式的符号,刻意回忆但不能沉浸,对于他而言,显然在大唐已经地位崇高权力不低,去徒劳开启一个什么新副本,没有丝毫意义。

其实郑和自己也明白,赵大岭等人不会因为早在几年前他对杨真说的话,而对他苛责甚至处分,他并未做任何危害大唐利益的事情,甚至这么多年来,杨真也没有主动联系过他。

刘天也算是打圆场道:“山头主义在咱们大唐从来都是不提倡的,我们一直都是要团结的嘛,天地会这件事情,跟郑部长没有直接关联,归根到底还是杨真个人的问题,我们一方面是疏于监管,一方面也是重视不足。”

王景弘作为明代众两大大佬之一,一直都没有在郑和致歉的时候表态,他这些年一直比较独来独往,深居简出,公务甚至也谈不上上心,更多是喜欢摆弄花鸟虫鱼,所有人都听过消息,王景弘将会在下一届内阁组成前,辞职养老,可以说是从穿越开始,王景弘这位老太监的心根本就不在争权夺利上面,他的态度更为超然,已经有些万物不动于心,所以各种不在乎了。

此时王景弘道:“当务之急还是商量出个章程来,天地会一事应如何处理,毕竟事关重大,我们商务部在广州铺设的贸易渠道是十三行,这要是广州城陷了,十三行也让天地会那群泥腿子给抢了灭了,咱们的损失可就大了,即便是间接地,未来重新铺开整个销售渠道,付出的投入绝对不少。”

赵大岭此时道:“此事内阁都是有责任的,我们在之前并没有专门提出处理杨真的事情,现在被他钻了空子了。不过,杨真怎么说还是跟我们一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他跟大唐的联系是不容易轻易斩断的。各位,如果我们派人去警告杨真,让他不要动十三行,你们说效果会如何?”

郑和摇头道:“以杨真的脾性,恐怕受了威胁之后立马就把十三行老老少少给屠了。”

“不管怎么说,我们还都是需要跟他进行接触的,不能真的看着他在广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