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白南真的以如鸦片战争时期英法那样来,他可以打完之后,留下一个烂摊子,让清政府自己去解决。可是唐人毕竟也以中华自居,就不可能那么不负责任,他需要在北方周旋很久,所以也必须打造一个良好的防御态势。

“就看着这些清兵在城下面转悠,真的是难受啊,团长,咱们还是不出战吗?”神武团参谋刘志雨有些焦躁地问道。

团长谢金武却是不紧不慢地笑了笑,道:“我们才是防守的一方,优势也在我们一方,为什么要召集呢?”

刘志雨道:“下面可是三万清军啊,只要把他们击溃了,那么关外就没有足以对我们形成威胁的敌人了,我们的防守才会变得更加轻松啊。”

谢金武不认同地道:“东北这一批八旗军被击败了,我们北方还有内蒙古扎萨克的王公们,说不定外蒙古的王公们也会想凑凑热闹,仗肯定是打不完的。况且,我们这边只有五百人的兵力,对手却有三万多人,我们守城都觉得兵力不足,还要主动进攻么?”

刘志雨对清军多少有些轻视,他道:“他们都是软脚虾,只要我们依靠城防和炮兵打一阵,必然能取得不错的战果。”

谢金武摇头,“你这是想要战功啊,不能意气用事。关外八旗有着大量的骑兵,而我们都是步兵,如果我们出关战斗,即便清军面对我们的优势火力蒙受了损失后撤,可是我们却不能深入追击,因为一旦清军杀一个回马枪,我们的步兵就会脱离我们城防的支援,最后就会被清军吃掉。我知道我们一直都在获胜,而且对清军有巨大的优势,可是队伍里现在越来越浮躁,你这种想用五百人击败三万人的念头,就是左倾冒进主义,是要不得的。”

刘志雨等着大眼看着谢金武,带着点怪怪的笑容,道:“团长现在都会用左倾冒进主义这种词儿了啊。”

谢金武嘿然一笑道:“本来不会这么多年也该会用了,说的也差不多就是这么个道理。”

刘志雨也知道让神武团守城的士兵出战是不太现实的,他又问:“那咱们就这么看着清军天天在这儿晃悠么?”

谢金武道:“远总指的命令是让我们守住长城,而不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且我们战斗第一位的是保存自己实力,就算取得了什么惊人的战果,以己方巨大牺牲来换取,都是不值当的。况且,福康安现在也是濒临山穷水尽,他能发兵来攻打我们,可是只要他对于我们的长城防线没有办法,最终他的后勤会吃紧,三万八旗军只有一拥而散一个下场。我们何必浪费我们的精力和弹药呢?”

谢金武很明白这个道理,他是谨慎的军人,也正是因为这个特征被白南看重,任命他作为长城防线的指挥官。谢金武也严格贯彻了白南的要求,命令自己的部队把守好各处关口,遥相呼应,严禁任何突击冒进的行为。敌人扣关,则狠狠地打,但是敌人如果不动,自己也坚决不动。

刘志雨作为参谋自然能够明白这一切,他也没认为自己能够说动团长做一次冒险的尝试。

“唉,看着敌人就在眼前却没法消灭,真是憋火啊。不过这些清兵也是真傻啊,咱们拿81毫米迫击炮打他们,到了4000米以外就不打了,他们还真以为咱们的城防火炮只有4000米射程,在5000米的地方设置营垒,真要打起来,他们布在前沿的这些士兵和工事,都得完蛋”刘志雨嘲笑道,山海关守军为了增强守备能力,添置了大量的机枪和火炮,唐军不是一直穷兮兮的kmt部队,远征军带来的各种武器都是大大超额的,可以就地替换。仅仅山海关这一处,神武团就获得了超过40门81毫米迫击炮,8门105毫米榴弹炮,足以对敌人造成严重损伤。

明明在自己的射程之内,却压着不打,不过是谢金武使用的一个小花招,而从这个设置就能看出,实际上谢金武也是考虑了出关反击这个路线的。

两人聊着聊着,突然军用专线响了起来,谢金武接起电话来,神色一变,口中连声道:“……是,是的……卑职一定协同兄弟部队行动……保证完成任务”

刘志雨听着他的话,眉飞色舞。未完待续

287战山海(上)

行进的七七式半履带装甲车发出吱悠悠的声音,毕竟跟后世那些步兵战车在技术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工业水平也不在一个档次,所以并不能指望这种战车像是布莱德利或者bmp3一样皮实耐操。

从京城一路开到山海关,都会不断有战车出现技术故障,必须停下来进行修理,平均没走三十公里都会出现一辆车趴窝。这并不能完全说明大唐工业水准的落后,不过确实,大唐工业从无到有,虽然掌握很多先进的东西,但缺陷也同时不少。七七式半履带车也是大唐实际上建造的第一型步兵战车,而且在之前的验证环节中并没有花费太久,因为战争紧迫而直接分配给部队了。必然有很多问题出现,所有的大唐军工工程师都是第一次设计这种武器,难免会出错,而且还会出不少的错。这样对部队和士兵就造成了一定的坑,不过考虑到即便是另一位面的二战时期,战车的妥善率也基本就是七七式战车的水准,大家也就心理平衡一些了。

大唐陆军为了对付这种蛋疼的情况,不仅会给出征的部队配属修理兵,而且还会强迫所有机械化步兵学习一定的维修知识,在需要的时候能派上用场。在战事重要的时候,甚至还会派出额外的战车,一辆车趴窝,步兵们立即换到另一辆车上去,保持部队持续不间断的前进。

如此时,猛虎团有两个机步营出战,却配备了85辆战车,即便是一路开一路趴窝,到山海关的时候也仍有额外的战车其中没有步兵搭乘。这也就是之前大唐采购了太多的战车,装备给了远征军。而且猛虎团在这些机械化步兵中也占了先发的便宜。后到的雪豹团的战车数量就少了很多,而且考虑到去岭南作战,并没有添加太多预备战车。大概也是因为广东的地形也不适合机械化步兵大范围展开作战。

谢金武从团部跑了出来,接见了前来的几位军官。两个骑兵团是全面出动,团长都来了,还包括苏穆里。猛虎团那边,团长琚国冲并没有前来,到达的是远总指的一位大校指挥官朱庭。陆军当中,迄今只有两少将,由于国防部长是总统兼任,所以缺乏更高阶的武官。至于国防部中装备后勤局军风政治局参谋情报局这样的司局单位。首长都是大校。而旅长这个级别也都是大校军衔,只有第二旅第三旅是有真正旅长的,第一旅旅长是缺员,而第四旅刚组建,由战区司令薛岳暂代旅长一职。

按照未来国防部的规划,国防部长将拥有最高的上将军衔,而三个局长总战区司令官则是中将军衔,分战区司令是少将军衔,旅长仍旧大校,团长仍旧上校。以此类推。也就是说,按照这种模式,现在大唐东亚远征军的总司令白南应该是一名中将。而薛岳现在的指派倒是合理的了。

朱庭是四十出头岁的年纪,现代众原维和部队中维和营参谋长。维和营实际上整个编制规模是比照团来的,所以朱庭作为参谋长,实际上是副团级,也就是正经的一个中校。朱庭平时不显山露水的,属于一块砖的类型,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曾经短暂地担任过传光团的团长,提拔之后就没有带兵。现在被白南又委任成为了混成旅的旅长,来指挥作战。

白南对于唐军的组织结构还存在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这次的作战,他抽调来自不同旅的部队编为一个临时作战混成旅。而原本唐军编组的旅级单位的意义就下降很多了。如薛岳将在华南展开的作战,也是同样的模式,雪豹团和两个步兵团组成第三混成旅,几乎属于纯步兵的婆罗洲卫戍军则没有编制混成旅。

朱庭作为北方战区第一混成旅的旅长,指挥机械化步兵和骑兵在内的机动作战力量,而神武荡寇雄威三团则组成第二混成旅,旅长由陆军第二旅旅长黄超担任,更证实了在实际作战中,原本的编制需要进行大的调整。

谢金武见了朱庭还是很尊重的,立即向这位大校敬礼:“神武团团长谢金武,听从首长的调遣。”

朱庭微笑着也回敬礼,说道:“这次的作战,白总司令的指示是,不求一举击溃敌人,对敌人进行震慑,如果有机会地话,可以重创敌人,我们不纠缠不追击,仅在限定的战场内,对敌人进行突击,能完全击败敌人,那最好,敌人还有能力重新集结,也不气馁。作战的目的就是让敌人胆寒,彻底认识到我们唐军的战力。”

谢金武听后不住点头,显然他与白南的看法是不谋而合的。现在唐军完全没有必要冒着风险追求完全击败福康安手中的三万清军,只要好好吓唬他们一顿,让他们畏首畏尾就好。

“首长您希望我们神武团怎么配合呢?”

朱庭道:“神武团以步兵为主,还有守城任务,所以我只借助你们的炮兵,对我们的突击部队进行火力的掩护。我知道你故意留了个尾巴,让福康安在山海关外十里地的位置搭建营垒,现在我需要你将这些营垒毁掉,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然后我们的猛虎团和猎骑团骁骑团的同志再出战。”

谢金武当然明白朱庭为什么要让他主持先行的炮击,因为山海关的大门就那么几个,就那么大小,猛虎团他们不可能直接从大门里出来就发动进攻,必须先进行集结,组成阵势,特别像是骑兵就更有这个必要了。那么,用炮击压住敌人,那么第一混成旅的部队就能比较从容地在城下进行集结,然后各自发兵去战。

“没问题,首长,我们城墙上所有的火炮都能够参与火力压制,不仅十里地上的营垒,就连后面的清军营寨我们也能打得到,看我们的吧”未完待续

288战山海(中)

站在临近山海关的高塔上面,傅玉拿着单筒望远镜眺望,这东西实际上还是大唐产的,不过却模仿了同时代的西方望远镜,外壳有些是经过细致加工的金属,镜片也没有磨得太别细致,不过也比此时欧洲人的望远镜更好。顶点小說,唐清贸易往来之后,清国有人上书,说明大唐生产的望远镜在军事上的重要价值,所以清廷向大唐采购了不少,都装备给了军官们。即便是唐清贸易最后被断,很多大唐商品被列为违禁或者限制之物,但军用望远镜则一直都没有受到冲击。

自然,唐人自己使用的军用望远镜要比出口大清的这些好不止一点。

傅玉虽然本领低微,但是也挺尽心尽责地,在黑龙江将军位上任职多年,可以说兢兢业业。即便此时对山海关几乎一筹莫展,但傅玉还是每日来到这里观察情况。

今天正在傅玉观察山海关那边时,他盼望已久的异状终于出现了。

“开关了,开关了”同样望到这一幕的很多清兵都聒噪起来,一些人甚至摩拳擦掌,认为能够好好教训一顿唐军,夺取山海关了。

傅玉先是吃了一惊,连忙下令道:“前营速速列阵,准备迎战,来人啊,去给福康安大将军传信,就说唐军已然按捺不住,出关求战”

傅玉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好机会,耐心守城的唐军拥有大量厉害的火炮,使得他们无法与唐军在均势的情况下进行决战,如果唐军主动出战,傅玉完全有信心靠着清军在前头修建的营垒进行一场防御战,待唐军攻击一无所获的时候,福康安和和隆武再率军杀出。将唐军在营垒之畔杀得大败。

只是傅玉想的是挺好,很快他就发现了几个出人意料的事情。

“那些那些是什么玩意儿”傅玉看着城门中缓缓开出的七七式战车,惊异不已,他确信自己没有看到牵引的牛马,也没有看到后面有人推着,这些军绿色的大家伙就这么自己从关内开了出来。

有一名戈什哈道:“听说唐夷攻打京城的时候。用了一种能自己行走的铁皮大车,刀枪不入,里面藏有唐夷士卒,以火器发射伤人,威力极大,许就是这个东西了。”

傅玉立即就心头一紧,他也听说过唐人铁甲战车的传闻,只不过在没有真正见过之前,傅玉总是心理安慰自己。那些有可能是以讹传讹,是那些失败的清兵瞎编出来掩盖自己无能的,可是现在亲眼所见,傅玉不得不感觉到恐慌。

“唐人铁甲战车颇为坚固,寻常弓箭和鸟枪都不能攻入,怕是需要大炮或者投石车才能毁坏此物,不如大人传信福康安大人,让他布置炮阵。待唐军攻来时,一举歼之。”傅玉的一个策士向他提出建议。

傅玉深以为然。不过也有些担忧,他道:“可是我们的营垒突出于前,被唐人围困的话,那么恐怕就有大麻烦了。到时候唐军不继续进击,反而先攻打我们的营垒,危险就大了”

他这话的道理很明白。可是也是无解的,傅玉此时集结部队,如果出营往后退却,极有可能还没等打,他这一营的两千人马就失去战斗力。到处乱跑,不能重新集结作战了。而且,在退却的过程中,很有可能被更有机动优势的铁甲战车攻击,那么还不如守卫营垒。

就在傅玉决定自己守住营垒,待福康安的大部队上来接应的时候,唐人却替他做出了新的选择。

一声整齐却又雄壮的炮声,实际是几十门大炮同时发射,几十枚炮弹几乎同一时刻放出,而先前傅玉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炮弹直接打进了清军的营垒之中,爆破的弹药直接将一些清军搭的一些帐篷掀翻点燃,冲击波轰倒了不少人。最恶劣的是,一枚炮弹击中了傅玉所在那座瞭望高塔的一根塔柱子,高塔立即失去了平衡,开始向一边栽倒。傅玉惊叫地紧紧把着高塔上的副手,随着这高塔一同撞在了地上。这一下着实不清,傅玉觉得自己被摔得七荤八素,浑身上下不知道摔断了多少根骨头。不过他的运气也不能算完全太差,两名戈什哈在高塔栽倒的时候就在他身旁,变成了他的肉垫,当即都摔死了。

当然此刻的傅玉只能不住呻吟,他的腿脚断了,根本一栋不了,而原本认为安全的营垒内炮弹四处爆炸,让士兵们惊慌失措,甚至好一会儿都没有人反应过来跑去高塔里将幸存的傅玉救出来,一些士兵捂着脑袋趴在地上,更有人惊惶地乱跑,这样的更容易被炮弹炸死炸伤。

而就在后方清军大本营,福康安本来听说唐军出关求战,十分兴奋,但片刻间却又听到炮声大作,直接让他脸色煞白。

“好歹毒的唐人,居然留了一个罩门,却是对我们的暗算。前营两千兄弟,凶多吉少矣”

和隆武也是脸上写着恐惧的表情,他一身棉甲,却没有威武的气息了,他道:“傅大人说唐军出动了铁甲战车,需用大炮才能击毁,福将军是否将我们大炮全都集中起来,对付唐人的铁甲战车。”

福康安点点头道:“正当如此。”

不过他却并不怎么安心,清军的大炮,绝大部分是没有炮车清军用数头牲口拉着大炮。此时要用这些大炮作战,必须将大炮炮车挂上牲口,拉到需要作战的地方,然后再由士卒将其展开作战。清军几乎没有什么野战使用大炮的经验,所以他们也并不知道挖壕堑,搭阵地这样的事情。

清军行动速度很是迟缓,还没等福康安的炮队集合起来,那边在城头火炮的掩护下,唐军混成旅的集结已经基本完成了。福康安知道这时候不战,只有死路一条,立即下令,派遣八旗骑兵,冲击唐军骑兵,尽量避免与铁甲战车正面碰撞。福康安要求骑兵勇猛作战,顶着炮火向前冲,打出清军的气势。未完待续。。

289战山海(下)

福康安点齐八旗军共两万人,出营列阵。福康安手中骑兵比较多,所以他将左右两翼,都安排成骑兵,左翼骑兵约三千人,共十个牛录,是镶红旗和镶蓝旗的八旗兵;右翼兵力更多,共有十七个牛录,由吉林将军和隆武亲自统帅。福康安坐镇中军,旗下兵马超过一万人,有骑兵鸟枪兵步卒和炮手等。

福康安在帐中下令道:“左军前出,攻打唐夷马军,不求一战而胜,将其纠缠,右军伺机而动,将敌击破。”

“中军炮队尽速准备。”福康安虽然已经判定,唐军这次的出战,军力可能只有几十辆铁甲战车和一千余骑,但是唐军作战不按常理,他不能管窥蠡测,八旗炮队是他唯一认为能对付铁甲战车的武器,他必须稳住中军,不能轻举妄动,一旦中军行动开来,唐军的铁甲战车更容易找到机会,一举将他的中军击破。

福康安打得主意很明白,以骑兵对骑兵,八旗有骑兵近万,唐军必然不是对手,那时就需要用铁甲战车支援唐军骑兵,实际上福康安的想法是牵制住唐军的铁甲车,等中军炮队准备完成之后,再引唐军铁甲战车来战。只要能将唐军铁甲车击毁一半,那么清军就可以凭借兵力优势,将这股唐军彻底击败。

当然他的计划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果唐人把骑兵放弃,孤注一掷地派出战车攻入他的中军,他的炮队还没准备好,说不定就要吃一场大败,到时候福康安说不得只能丢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