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冒险精神足的客家人,能种田、能经商,诞生过诸多牛人,是潜在移民群体。但实际上,来到清朝一看,这里的顽固和腐化的程度超乎人的想象。连外国人雇佣清人做事都不可能,别说有组织地带人出洋移民了。

如果是乱世,官府对于人口的控制力下降,自然成功率高一些,可是这个时期恰恰是清代对人民控制力最强的时候。

“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现在主要还是我们撒出去一些专员,比如林方这样‘业务熟悉’的人,去各地偷偷地招募移民,只是这个行动上必须隐秘小心,不能太大规模,引起清官府的注意。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久,我们在这里逗留一个月,等贸易结束后,能带走多少人是多少人。我会让林方注意组织移民,等我们下一批船队到达之后,直接拉走这些移民,前往我们加州的本土。”白南说道。

林有德点头道:“似乎也只能这样了。”

常斌插科打诨地开玩笑道:“不如直接扮作海盗,登陆抓捕几个村子的人,带走就是。”

且不说这个行动有没有可行性,但是被抓走的人产生的逆反心理,就已经足够麻烦的了,移民这种事情还是需要自愿。

白南拍了拍常斌道:“歪主意甭想了,你还是主要盯一盯,香港的水寨修筑情况吧。”

常斌道:“杨真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到香港了,到时候这寨子还是他的,看来之后我们还真得用他这个太监海盗撑场面呢,官方做事真是麻烦,还是当海贼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白南道:“你要不也留下来当海盗?”

常斌连忙摆手道:“还是算了,我好不容易当上了海军陆战队的军官,海军陆战队现在就我官儿最大,我官瘾还没过够呢,当什么海盗啊。”

白南也是没有想到,原本只是海军司令邓希夷布下的一招闲棋,可能要在之后起到重要作用了。走官方路线的商船队,最多只能完成贸易任务,而招募移民这种事,就非常不够看了。反而,无孔不入的海盗却能够完成非常多的事情,比如招募起流落的船民,甚至宣传移民等事务。

清中期的广东海盗麾下人员有三四万之多,他们还都交联本土亲友,如果杨真能够发展到这个程度,那么至少能为大唐带来十万移民。

除了靠杨真做事,白南的思维还进行了深度发散。在和平的地方难以在官府控制下获得稳定的移民,那么在战乱的地区呢?

白南的主意就打在越南身上了。1771年,越南爆发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西山起义。出身农民兼作小生意的阮文岳、阮文侣、阮文惠三兄弟,在西山邑建立屯寨,举起义旗,史称西山军。而在西山起义之前,越南后黎朝已经是常年战乱,各地割据势力连年混战,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阮氏三兄弟窜起,呼应广大越南贫苦农民,乃至少数民族、华侨等族群的诉求,向腐朽的官僚地主阶级宣战。

越南虽然面积不算大,人口也不多,但是此时也是有千万人口规模的。此时越南人在文化上跟中华文化还有着亲近,特别是越南汉字仍旧是越南的官方文字。形象上,越南京族人也与汉人没太多区别,很快便可以融入。

当然,白南重点需求的是“越南新娘”。白南没有去过越南,但是后世网络上传播的段子他也看过不少,比如越南男人不是耕作,打牌抽烟,越南女子勤劳能吃苦,田里主要的活儿都是他们做的。再加上网络上流传的什么“越南瑶瑶”、“拳击妹”之类的美女,很多国人都觉得越南女子貌美、身材好。白南那个时代,花几万块钱买越南新娘的人大有人在。不止是国内,甚至西方国家还有花几万美元,购买高档新娘的老外。

加州那边的男女性别比例仍旧是失衡状态,即便是加入了很多印第安女性,仍旧堪忧。如果白南能够在战乱的越南,带回一部分越南女性,那显然是非常有利的事情。

082卖出买入

白南想出了这个馊主意,便立即给国内去了一个信息。好在这个时代电磁环境没那么复杂,白南一路从大唐过来,相继在夏威夷瓦胡岛、威克岛、马里亚纳群岛都设置了无线电基站,再加上收发器功率足够,所以足以传递到大洋彼岸,只是靠谱程度还需要打个问号,时灵时不灵的。

对于白南的想法,内阁给予了支持,反正白南的目标主要是越南女性,对于缓解本地性别比例失调还是很有帮助的。

这个馊主意白南不会自己去做,于是他说给了常斌。这位海军陆战队连长一听这事儿,整个脸都笑开花了,道:“白中校,这事儿就交给我吧,给我一个月时间,我就算弄不来八百一千的越南姑娘,也弄来个一二百人的。”

白南对于常斌也是无奈,这货似乎可以天生把事情讲得无比猥琐。当然,白南也知道自己想的这个馊主意确实也算不上光明正大。

于是白南留在广州,常斌则返回到了香港,带了六十名陆战队士兵,乘坐毛文龙号护卫舰,前往越南进行人口拐卖,哦不,移民招募。另一边,已经变得对大唐死心塌地的林方,则带着自己的一众手下,去了嘉应州,招募客家移民。

却说白南虽然知道越南现在正处于西山起义的战争中,国内割据势力以及农民军正斗得欢实,但是具体什么进展,白南也并不清楚,毕竟他对于越南的历史只知晓一个大概,不能做到像中国历史一样熟知。所以常斌这边就麻烦一些,面临着一些不可预知的困难。

好在常斌在越南也算是能放开手脚,不像是在清国一样处处受制,处于战争中的越南对于民间的管制力远不及处于康乾盛世的清国,就算常斌大喇喇地在越南土地上招募移民,其官府知道了估计也不会阻止,来阻止了常斌也能带着船舰和士兵打回去。

而在清国,白南不得不憋着一股恶气,这一次的通商任务他必须完成,收集相关的情报,了解清朝现实的行事。如果说打就打,且不说就算打了,白南带着一百个陆战队员也不可能占领广州,这样一来,大唐带来的四船货物就没有了着落。战祸一起,清国人民会本能地抵制作为“侵略者”的大唐,为之后的行动带来更多困难。这样白南想要带走更多移民反而更加不能实现了。

白南从候鸟计划没有开展之前,就酝酿过对清的战争了,虽然以十四万人的大唐共和国,谋划对清的战争,有些以蛇吞象的味道,不过白南深信这种战争是能够胜利的。可是,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是街头的混混打架,也不是后世愤青们敲敲键盘解气的东西,即便无视战争的死伤,单纯现实主义的角度考虑,战争爆发的动因,战争的后勤和成本投入,战争之后产生的各方面影响,不做细致考虑,贸然动武,可能就是一次莽撞的决策,带来的就是灾难性的后果。

当然,在广州的经历使得白南更加确信一件事,想要从外部利用清国的资源,只有一个方法——战争。

可是,白南不会现在就挑起一场战争。他要给大唐充足的时间准备,并让内阁进行充分的论证,考虑清楚战争该如何进行,以及战争结束后大唐如何发展和利用清国。

白南在广州停留一个月的时间,其行动是受限制的。虽然官府的人没有直接盯着他,不过这个任务被同文行潘家的人给代行了。不管白南做什么,都会有同文行的人跟着,名义上是听从使唤,实际上就是个监视人。

毕竟白南本身就是华人,汉话没有什么问题,也能听懂粤语,在广州自己行动都不会出问题。还有一个白南不得不忍受的事情,就是因为唐人没有发辫,所以出门必须戴帽子,似乎这些清人认为,没有辫子的男人十分有碍观瞻。

出去了几天,这里不能去,那里不能去,白南已经熄了自己收集情报的心思,这事儿还是得交给手下人去做。至少林方这些本时代的人,又在当地很有联系,从他们那里获得的情报可能会更多。

不出门的白南就呆在潘家修身养性了,他倒是搜集了不少好东西,都是些不怎么值钱,但是后世罕见的玩意儿。他挑了几样,准备回去送给许可馨作为礼物。

白南正坐在潘家大院的客房里喝茶,潘有度就带着喜色颠颠地来了,他道:“白大班,你交托的货物,潘某已经为你置办齐了,这是单子,你过目一下。”

潘有度奉上一张清单,这潘家做事极为精细,就是一张货物的清单,也用的是上等纸墨,甚至还装裱成了一个卷轴。

白南大致浏览了一遍,道:“就是这些东西了,多谢潘掌柜了。”

潘有度这些日子觉得白南虽然行为举止上像是西人,但本质上还是华人那一套,交流起来比那些金毛番鬼要容易得多,于是潘有度道:“生分了,潘某略长白大班几岁,不如我二人兄弟相称,我唤你一声鹏徙贤弟,你叫我称呼我的字便好。”

白南笑道:“宪臣兄是十三行中最有影响力的行商之一,那小弟便厚颜套这个近乎了。”

潘有度谦虚道:“愚兄在做生意上,并无太大天赋,同文行今日一切,都是父亲一手打拼出来的。再说十三行中,能人辈出,如蔡家、陈家,都比愚兄强。愚兄也就是仗着父亲的余荫,才勉力能跟其余几家竞争一下。”

白南当然不信潘有度说的这话,这一次潘家作为大唐商船的保商,接过了大唐货物中的大头。原本广州十三行的行规中,任何一艘外洋商船,不得一家独吞,最多只能占一半。但是潘家却精明,他们选了货物中价值最高的一半,比如玻璃、兵器、皮具等,其余的一半却要其他各家分摊。

不过即使如此,广州十三行这么多家行商,差一点没接下白南的货,因为其价值实在太过巨大了。以往西洋商人来广,大都是一条帆船,载货有限。白南带来的货船载重几千吨,而且还是四艘,货物的价值又高,自然价值巨大。

广州十三行各家东拼西凑,几乎榨干了自己手上所有的流动资金,甚至还出现了变卖田产来买唐货的情况。而潘家人也是下了决心的,他们吃进的货物最多,价值也最高,手中银钱自然不够了,如果不是官府有规定,外国人不能购买大清土地和房屋,恐怕潘有度就会抵押上一些田产和宅院给白南了。潘有度最终还是跟白南打了个商量,了解了白南的需求之后,先去搞了一批货物来,抵了白南的账。

白南所要求的返国货物主要是茶叶,而且数量惊人,甚至惊动了整个广东的茶叶市场。生活在大唐的可是一帮正经华人,华人对于茶叶的需求量是令人吃惊的。穿越后一整年的时间,随着茶叶的消耗,人们对茶叶日思夜想,甚至白南离开洛杉矶的时候,还听到有人庆幸,终于能喝茶了。

白南采购的茶叶种类很多,西人购茶主要是红茶,以武夷红茶居多。而大唐的华人对茶叶的需求是多样的,绿茶是主流,红茶也不错,有云南的茶砖也要。而且白南船上地方多,敞开了装茶,采购量巨大,一时间使得整个广东茶叶价格还上涨了,福建、江西的茶商闻风而动,开始顺着水路向广东输茶。

除了茶叶以外,白南还收购了大量的丝绸,丝绸也算是一种战略纺织品,以前的大炮发射需要用丝绸装发射药,只不过大唐的技术水平略高,用不着丝绸了。尽管如此,丝绸仍旧是极高档的材料,大唐有着更先进的纺织和成衣制造手段,这些丝绸制成衣服后,在当地销售价格不菲,出口更是可以大赚。

除茶叶和丝绸外,第二大宗的货物就是药物了,虽然大唐现在还是走的西医,不过华人偏好使用中医解决一些并不特别严重的病痛,后世的中成药大卖,似乎人们觉得听到了草药的名字,就没什么副作用了。

再就是还有零零散散地类似樟脑、猪毛、麝香一类的货物,数量不是很大,白南是觉得可能有用就买了来。当然让白南认为比大宗茶叶还有价值的,就是他特地嘱托了潘有度,给他收集了数量极多的植物种子和幼苗。

这些种子和幼苗有的是蔬菜,大唐国内的蔬菜很多还是船队里带来的,种类不是很多,很多常吃的蔬菜就没有,比如黄瓜。还有就是一些药材,虽然不清楚这些药材能不能种的活,反正能种出来都是赚到了。粮食作物的种子比较难搞,像是北方的粟米、高粱之类,南方少种植,只能交代潘有度代为留意一下了。

这样计算下来,白南发现,由于唐货的价值高、数量大,所以出售了之后再购买清国货物,还有大量盈余,使得回程的时候,白南不得不拉着一船的银子。实际上他还带来了不少的银币,几乎都花不出去了。白南倒也想采购一批粮食,不过潘有度告诉他,清朝官府是限制粮食买卖的,特别是出售给他这样的外国人。除了必要的口粮,超过一定数量,官府禁止粮商出售给他们。对于粮食的着紧,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贯的。

083夜上船

白南在广州期间,有时候是住在潘家大院,有的时候则是回到货船上居住。毕竟盘点商货,事务繁多,白南也不怎么得闲。潘有度倒是想请他娱乐娱乐,大有后世谈生意时泡脚、逛夜总会的模样,不过这时候也就是逛青楼,听听戏曲什么的,白南对此兴趣不大。

潘家这笔生意赚大了,有意结交大唐商旅,便提出为大唐商人建立会馆。这种会馆实际上有些像是外国商馆,甚至是领事馆,当然领事馆的特权是没有的。外国人可以于此居住,处理事务,当然高额的租金是要付的,而且物权也不属于外国人。

这种提议白南自然不无不可,感谢了潘家的帮助,建设大唐会馆需要一定周期,白南向潘家提供了一笔钱,由他们代为修建。潘有度却是想要拒绝白南的资金,不过白南坚辞让潘家收下,潘有度也只能收了白南这笔建设资金。

随着采办的茶叶等货物采购和装船接近尾声,白南也不能继续在广州停留了。虽然两广总督李侍尧对他颇有好感,但定法不可破,贸易完成后必须离港。令白南颇为满意的是,因为控制了香港的渔民,发放了封口费,所以香港已经被唐人控制的消息没有外传。

距离白南准备带领船队离开广州前三天,白南已经从潘家离开,完全居住在富邦号上面了。富邦号上已经屯满了茶叶等货物,四艘蒸汽轮船也得到了来自广西的煤炭补充,这也是动用了潘家的关系才搞到的。没有煤炭货船就不能,好在中国采煤历史已久,虽说量大了一些,但是白南使了银子,还比较顺利。

潘有度也据此了解到了,唐人的大船能够无风自行,靠得是一种燃烧煤炭的器物,他倒也想弄一两台来装在船上,但是航行所需煤炭数量大,而且喷出滚滚黑烟实在碍眼,再加上潘家本身并不经营远洋船队,所以最终也是作罢。

此时已经是三月底,白南没有赶上穿越后的第一个春节,他想大概国内会举行比较盛大的庆祝活动,说不定一次什么春节联欢晚会都会整出来。因为忙碌,白南甚至都忘记了春节是哪一天,倒是船上的水手们组织了一次聚餐,叫上了他,才记起原来春节已到。

月黑风高,还没有进入近代的清代广州,到了晚上虽然也有灯红酒绿,但却集中在一隅,像是码头港区这样的地方,寂寥无声,仅是孤独长夜。

只是总有人喜欢打破这样的寂静,或者趁着夜黑无人,做一点不怎么见得光的事情。

数个身穿水靠,偷偷潜入水下,出现在富邦号船下的家伙,无声无息地潜了过来。没有人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出现的,这时候的码头没有后世那种强聚光灯,只有少量的灯笼,漆黑一片。

“听我说,我们这次来是取人钱财,以资大事,这唐人与我等无冤无仇,也同为汉人,不可伤人性命。”一个故作冷厉,但却遮不住一派娇媚气息的女声说道。

“七姐吩咐,我等铭记在心。”

那蒙面的女子点头道:“如此,这边上吧!”

说罢,她率先抛出一只抓钩,直接挂在了富邦号的侧舷上面,这女子身姿矫健,犹如一只灵猫,从出水都不带一丝响动,她攀着绳索轻巧地顺着船身往上爬。反观那些男人,却比她笨拙几分,倒也是能勉力爬上这艘大船。

女子爬到顶端,露出半截脑袋,观察了一下甲板上,发现果然有人在值守。只不过这人似乎有些迷迷糊糊,而且脸孔也没有朝向这边。女子腾身一跃,如同一只轻盈的大鸟,几个箭步便来到这水手背后,猛地一记手刀,砍在他的后脑处,直接将其打晕。

女子打了个手势,后面的几个家伙也跟了上来。有一中年人踟蹰道:“七姐,这船怕是有上万料,寻找财物恐怕极难,不如我们抓了这夷商领头人,逼问他银钱都藏在何处。”

一个年轻点的贼盗低声笑道:“何叔,不必若此,这唐人带来的唐货近日在广州贩售,价值何止百万两,我听说为了支付这唐人的货钱,十三行几乎抽走了广州所有钱庄账面上的活钱,这唐人一箱一箱地将银子装走,估计这整船都装了银子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