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术性不算强的工作,而之后却可以换到足够的食物、衣服还有其他工具。而且涌向大城市的印第安人更多,我们不得不开设专门的学校和培训机构,培训他们的中文能力以及工作能力。这事儿也是真的奇怪啊,你瞧西方殖民者跟印第安人打得不可开交的,咱们虽然也打过几次印第安战争,可是到了现在,印第安人的归化速度有点让人吃惊了。可能差不多一代人的时间,下一代印第安人就跟咱们的小孩没什么两样了。”

白南道:“我觉得这个结果出现原因是多重的,我们大唐比刚到北美的欧洲人有着更丰富的资源,虽然我们在抢夺生存空间,但是我们却愿意为印第安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以及其他帮助。另外,我们在体貌上跟印第安人比较接近,也容易赢得他们的信任,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对于印第安人的歧视远不如西方人那么严重。而且很多人是诚心希望印第安的力量融入我们的,这当然跟我们的文化有关。当然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物质上的,原住民通过进入农场、进入工厂,获得了更棒的生活水平,不再忍饥挨饿,虽然一定程度上跟他们的风俗有差异,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比较现实的。这也导致了我们归化印第安人的速度超乎想象。”

105陈福仔在大唐

从福州来的移民陈福仔扛着锄头,提着一筐干粮,快步地往地里走。※%,这个时候正是傍中午头,农场的社员们都在凉棚里歇着了,这一段没多少树木,之前全是低矮的灌木,年初的时候全给平整了,现在是大片大片的良田。

“福仔你这憨货,怎么现在才过来,又上哪里玩了,我们快要饿死了!”生产小组的副组长带着笑意说道。

旁边有工友也笑道:“大哥还不知道福仔吗?这小子八成又跑去自己的地里看了。”

陈福仔连忙摆手否认道:“我没有,食堂那边说是要改什么气烧火,所以慢了一些,我才来晚了,我没有去自己地里瞅。”

他一边说着,一边勤快地将框里的干粮发给大家,发完干粮摸了摸自己已经光秃秃的后脑勺,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副组长笑道:“有什么好看的啊,一天不看个八遍不散伙。你那地里现在种的全都是苜蓿,就算是放那里管也不管,它都长得蹭蹭的,看了也白看。”

陈福仔有点腼腆地道:“我知道,我知道,就是咱一辈子也没有过自己的地,现在一下子有了十亩田,虽然今年没赶上时节,种不得粮食,但是总觉得新鲜啊。”

副组长啃着馒头,就着咸鱼和酱菜,道:“这立马就秋天了,你那十亩地回头可以种一茬冬小麦,麦子在咱们大唐比白米贵,收成虽然少了点,但也不赔。”

陈福仔从年中的时候抵达珈州,当时是极为忐忑的,在船上呆了好久,虽然攥着唐人给的三十块银元,可是怎么都觉得不踏实。直到来到大唐,见到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国家,最后还被领到这个农场,负责人指着一块集中的十亩田地对他说“这就是你的地了”,他才踏实下来。

只是陈福仔到的时候是初夏了,农时已经误了,农场更是统一给这些田种了苜蓿之类的作物,蓄养地力,同时也是为了给牲口提供饲料。当时陈福仔拿着地契,恨不得就躺在田里不出来了。农民对于田地的偏执,是极端到了一定程度的。

他所在的农场叫做羽哈维农场,之前叫野河农场,为了纪念约库兹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羽哈维,更改成了现在的名字。大唐农场跟苏联的集体农场是两回事,虽然大家同属一个农场,但是现在实行的还是责任田承包制度,农场里大都是单身光棍农夫,大家要么自己耕一片地,要么几个人合计着耕一片,农场有专门的农机和农具,比如陈福仔的副组长,就学成了开拖拉机的“绝活”,他拉着犁耙能耕别人几十倍的田,承包的地也有几十亩之多。甚至这样还有余力去管管别人,副组长也帮别人耕田,不过双方一般都会合计一下,抽一定比例的收成交给他作为报酬。

农场的田地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私田,属于个人所有,土地所有产出也归个人,这种田一般属于新移民的。还有一种是公田,属于农场大集体所有,对所有社员进行承包,往往抽取一个比较低的比例作为租金,耕种满十年归耕种者所有。

农场的主要作用一是促进农业生产合作,在粮种分发、农业新技术推广、农机推广、作物统筹种植计划等方面提供给农民们个人所不具备的一些便利,这就比个人进行单纯的农业生产更具优势。再有就是组织田地承包和土地开荒的事情了。实际上现在的农场更像是一个基层行政单位。

当然,在农民小有家财之后,也可以自行购置土地,买地分买熟田和荒地之分,荒地更加便宜,甚至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每亩几块钱都是买得到的。

一群人吃着午饭,也在八卦着,有点见识的副组长说道:“你瞧光咱们农场,开垦出来的土地就翻着翻地变多,打的粮食也是越来越多了,粮价说不得也得跌,倒是这个粮食跌了,咱们也没有什么损失,国家统一购粮,粮价都是稳定的,我是算了,这一年一亩地,种上个两季,搞个小轮作什么的,刨去承包费,也不用留自家口粮,然后卖出去,差不多一亩能赚个一百二三十块钱,咱们农场平均差不多每人是十亩地,这就是每年1200块钱了,这个收入比得上成里那些做工的了,而且十年之后,这地就成咱们自家的了,多好。”

陈福仔一算这笔账,也是超级激动,道:“敢情咱们大唐,全都是地主了啊。”

有人对副组长道:“大哥你可是一个人耕了四十多亩田啊,那岂不是一年收入五六千,太厉害了!”

陈福仔也是崇拜地看着副组长,在他想来,自己家乡福州的那些地主们,也绝对不可能一年有五六千唐元的收入,这唐元是等于一克黄金的,虽然陈福仔过来也有一两个月了,但还是没搞懂一克到底是多重,反正他知道他拿着的牡丹银元,一个能换一块二毛五的唐元。又约么是一个等于八钱多银两,5000块的收入就是4000块银元,放到大清国去,就是每年三千多两银子了!

这个比绝大多数满清官员名义上的俸禄都要高了,更比得上许多的富商,寻常的地主家也绝对赚不到这么多钱。

陈福仔已经是满眼小星星,心道:“大唐真是一块宝地啊,我若是跟副组长学了开农机,过几年也包上几十亩地,岂不是也能一年赚个几千两银子?”

不过副组长却又说了,道:“不过你们看着吧,这会儿说是征兵,又从各农场抽走了上千人,但却影响不着咱们各农场生产。之后来大唐的新移民也越来越多,虽然丁口变多了,吃的粮食也多了,但是种的田也更多,再考虑什么农业技术进步之类的,粮食是肯定越种越多。就算国家有个统一收购,不至于谷贱伤农,但是这肯定也有个底线。粮价最后肯定要跌,一个人种个几亩田,肯定不如到城里做工合适,再说城里不是说环境也好,机会也多吗,年轻人都愿意去城里闯。”

陈福仔连连摇头道:“我就不,我觉得能自己耕田就很好了。之后再讨个老婆,生几个娃娃,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

有人笑道:“你这憨货,还想着找媳妇呢,咱们这边别的不多,就是光棍多。每个星期都有什么相亲会之类的东西,不过姑娘都是些土著女子,还有刚来的越南女子,只是这些女的来咱们大唐都是要过好日子的,寻的夫君第一等就是机关上工作的、大企业的管理干部什么的,第二等是军人、教师、大夫什么的,第三等则是普通工人们,最末则是咱们这些侍弄土地的了。”

副组长又嬉笑道:“你以为咱们组长这两天离了农场去干吗了?还不是在洛杉矶相上了一个越南姑娘,人反正是没见过,组长他说是长得俊。虽然组长跟咱们大伙儿一样也是个农民,但是人家多少也算个小干部不是,再加上相亲是需要王八对绿豆,得看对眼,所以就找上了。”

又有人说:“你像是那些越南来的姑娘,多也是农家子女,所以有田有地的,可能更喜欢些,比起印第安那些女子,这些越南妞多少还清秀些。”

副组长又道:“等着吧,组长回来八成就要建新房了,不跟咱们这伙儿光棍住了,到时候他叫大伙帮他盖房,可得狠宰他一顿,这可是咱们组第一个成亲的。”

陈福仔也是过了二十岁了,老大不小的应该成个家了,来到大唐虽然吃好住好,还有了自己的田,可是找不到媳妇那就麻烦了,陈福仔合计道:“我们老家吃不上饭的人家不少,很多家里的女儿养不活就卖了,咱现在怎么也是有田有地的人了,实在不行,我再回一次福州,带一个姑娘回来成亲。”

众人一听不由哈哈大笑,副组长说道:“好志气啊,记好了,你要带姑娘回来,可得替我也带一个。”

“还有我,还有我。”

陈福仔说道:“我们村和四里八乡,没地(8○○ΤxΤ ˋc○Μ给人耕种的佃户可多了,租子收的又高,一遇上荒年就可能吃不上饭,多少家原本有田也最后欠了债抵了,村里那么多户人家,能够吃饱饭的可能一成都不到,我来大唐之前,也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顿顿吃饱,还有自己的田地。咱大唐地多人少,若是能带来更多的移民,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就好了。”

副组长笑道:“那是,要不然你小子也不可能来我们农场不是?”

陈福仔也是心悦诚服地笑着,心里想,等着自己种两年地,攒下一点钱,便回自己的家乡去。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到时候能讨一个同乡的媳妇,也能宣传宣传带几个老乡一道来大唐生活,算是为大家尽了一份心力。

而就在这个时候,由三艘船组成的商船,再度从长滩港,朝着广州进发了。不管杜鹃计划进行的如何,现阶段与清贸易还要搞,移民还得偷偷运回来。

106交换

在洛杉矶徘徊了一段时间的西班牙国王特使阿方索终于打算回国了,不过这位先生在回国之前又砸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了大唐内阁的讨论。※%,

“……西班牙诚感大唐共和国科技之先进、文化之昌明,故而西班牙希望派遣留学生来大唐进行学习交流,同时西班牙希望购买包括大唐先进武器在内的各种科技产品,如果大唐共和国能够满足我们小小的要求,我认为唐西之间正式建交一定能够完成。”

在面见郑和的时候,阿方索可谓是情真意切地表达道。

这个内容的提出也让唐人知道了,西班牙是能够接受开放自己的殖民地港口以供唐人进行贸易的,但是西班牙希望获得足够的好处。已经摸到近代国家门槛的西班牙,充分认识到了科技和工业的重要性,虽然西班牙在工业革命中一直敬陪末座,但是也总比亚非拉那群根本认识不到问题严重性的国家强。尤其是现在再未的卡洛斯三世,算是西班牙一个世纪以来,十分有执行力、励精图治的一位君王,在他任内西班牙进行了不少的改革,也取得了很多进步。所以此时此刻,西班牙希望能够从大唐取经,也不会是令人意外的事情。

在内阁讨论的会议上,大部分阁员都旗帜鲜明的反对阿方索提出的建议。其中以民政部长刘天的发言最为典型,“我们大唐一共就这么十几万人口,而且发展速度并不算快,我们赖以生存的就是绝佳的地理位置和超越时代的科技水平了,西班牙王国的土地是我们大唐共和国的数十倍,人口也是我们的数十倍,即便吸收我们的文化和科技需要一段时间,但是之后掌握了这些东西的西班牙,就会成为我们巨大的竞争对手,也许西班牙不足以威胁我们的本土,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我们获取资源和其他殖民地的战略,就会大受影响!”

姚维春对于西方历史也比较了解,他也道:“我们还要注意到一个问题,这个时代的欧洲人,还是缺乏民族国家意识的,所以国家之间人才的私下交流是很常见的一个事情,哥伦布是意大利人,麦哲伦是葡萄牙人,他们却都受雇于西班牙,开辟了新的天地。这个情况跟咱们国家春秋战国时期很像,一个人才如果有一些想法无法在自己的国家得到实现,他们会去到别的国家,很可能就被重用了。所以,如果我们的文化技术如果传播到了西班牙,那么也用不了多久,整个欧洲都是我们传播过去的东西了。”

这个时候,白南表达了看法,他道:“开放西班牙留学生就学大唐,以及出售军火给西班牙,我们其实都可以对这些事情进行限制,以使得我们可能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首先,就像是19世纪清朝派去国外的公派留学生,有多少人呢?其实数量不算大,我们可以主观性地限制西班牙赴唐留学生的数量,比如一年我们只开放十个人来。而且,这十个人中,我们可以让他们大部分时间去学我们的汉语,学我们的诗词歌赋,或者学我们的传统哲学之类的,至于理工科的内容,我们仅开放极其小的一部分给他们。包括我们向西班牙输出的技术产品,也可以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比如说这个时候瓦特刚刚改良了蒸汽机,我们就直接将这个蒸汽机卖给西班牙人,不管他们是想要开矿还是想要打井,都无所谓,我觉得甚至性能更好一点的也无所谓。但是,像是我们的内燃机,我觉得就不能那么轻易出售给他们了。我们可以专门设立一个标准,什么样的东西可以出口,什么样的必须保护,这样一来有法可循,而且我们还可以获得西班牙庞大的殖民地市场。”

赵大岭点点头,道:“那么军火出口也是差不多的吗?我们只卖略先进于他们使用的武器一点的东西,而我们制式装备则决不能让他们碰到。”

白南笑着点头,“差不多如此,其实北方工业的人已经考虑到这个事情了,他们前后设计了两款以我们的标准来说是老掉牙的武器,一种是sc…1步枪,虽然是线膛枪,不过是前装,使用的是米尼弹;另一种则是采用纸壳定装弹的后发击针枪,基本上是结合普鲁士人的德莱赛m1841步枪搞出来的,定型为sc…2。这种武器咱们是肯定不会列装的,那么它们就只有一个用途了,那就是出口给西方人。”

刘天盘算道:“米尼弹前装枪、纸壳弹后装击针枪,嘿,这两种武器确实算得上古董了,比起咱们的s1步枪差了不少,无论射程、精度、射速上都不占优势,再说咱们还有成堆的机枪。倒是比起欧洲人现在使用的燧发枪,已经是好用很多了。”

白南又道:“我们还可以铸造一些类似拿破仑滑膛炮的火炮类武器给欧洲人,这些东西对我们基本上形不成什么威胁,因为欧洲人本身也拥有类似的武器了,但是却又比欧洲人用的更好一些。其实我是能理解西班牙人的想法的,七年战争失败,西班牙的国力受损很严重,历史上过不了多久西班牙人又要跟葡萄牙打,如果能够得到更好的武器,西班牙有希望在欧洲重新树立自己的威望,至少让法国人正视、让英国人忌惮。”

王景弘担忧地道:“那么我国的这些武器,西班牙人能够仿制吗?”

刘天本身是军人,也懂得一些军事装备历史的问题,他说道:“应该问题不大,其实米尼弹,后装击发枪一类的东西,说白了其实是设计上的突破,一层窗户纸的事情。当然还是有技术难度的,比如枪管的材料强度,钻膛线的加工工艺,还有发射药和底火的化学水平。但是我相信,这两种武器,包括白南说的拿破仑滑膛炮,对于现在的欧洲人来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技术难度。当然,如果是我们采用金属定装弹,加工工艺要求更高的s1步枪的话,我认为一二十年内,如果欧洲没有重大的工业突破,是无法成批量制造的。”

王景弘道:“也就是说,这种军火买卖,很可能就是一锤子的事儿,我们卖过一次,他们学了这技术去,之后就不会再买了。”

白南说道:“这却不一定,就算西班牙人能仿制,短期内也没法大量仿制,这些武器没有大量装备,也就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不差钱的西班牙人必然会一面向我们大量采购,一面又加紧自己的仿制的。当然这种生意我们不一定只跟西班牙一家做,法国人来买我们卖,荷兰人买我们也卖。”

工业部长梁振海问道:“那英国人来买呢?”

“这就不能卖了。英国和这些欧洲国家相比,是我们最直接的敌人,我们大唐跟英国基本不存在利益的契合点,而且英国是工业革命最如火如荼的地方,我们的产品到了其他欧洲国家,可能短期内不会产生什么效用,但是英国人无疑会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起来,从而挑战我们的地位。”白南表情严肃,正在极速扩张为新一代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无疑就是大唐最大的竞争对手了。

赵大岭沉思了片刻,说道:“卖吧,西班牙人想要,欧洲人想要,我们就卖。军火是个暴利行当,每一支枪的成本最多一块钱,但是我们却可以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