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萨科拉作为西佛罗里达的首府,这就是这副鸟样子了,刘放吾明知道不能抱有什么太大期待,可是看到不如大唐一个镇子的首府,还是不由长叹了一声。倒是彭萨科拉人对于唐军的占领没有什么太大抗拒,他们本身对于西班牙和法国也没有太多亲近感,英国人更是外来者,现在只不过又换了一个主人而已,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在这里生活。彭萨科拉是一个堡垒化的固定贸易站,阿拉巴马的印第安人们经常南下到这里进行交易,不管是谁控制这座城市,他们都需要当地懂得印第安语和英法西语的克里奥人进行沟通。

甚至克里奥人还对于唐人带有一些好感,因为不同于这个时代所有欧洲列强的军队,唐军是真正在强调纪律性和执行的,虽然比起当年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的境界还有些距离,但是因为约束得当,所以唐人攻取彭萨科拉后,并未对这座城镇进行欧洲军队例行性的劫掠。为了利用当地资源进行补给,唐军向当地人购买了一些水果、肉类以及粮食,不同于英军或者西班牙军直接采用征用的模式。唐军很光明正大地计算了所有物资的价值。然后向当地人支付了大唐牡丹银元。

最起码。这支军队看起来更加讲理一些。而且日间唐军攻打乔治堡的时候,震天的火炮声光,让当地人颇为战战兢兢,这样的战争超出了他们的正常认知,所以他们对于唐人也是极为畏惧的。

英国人的乔治堡已经被毁,除了里面抢救出来了一些军事物资之外,是不可能继续用来居住了。倒是英军倒是还有一些简易房屋居住,没有在战争中被毁坏。为了维持唐军在此地的存在。势必需要在彭萨科拉修建新的防御建筑。

“虽然我们需要善待俘虏,但是利用战俘也是不怎么过分的吧,那些不列颠人有一千多呢,把他们编成建筑队,跟我们干活儿,等战争结束之后再放他们回去。”副官柳振龙大喇喇地向自己的姐夫建议道。

对于这个建议,刘放吾倒是并不抵触,他点点头道:“我们的人力归根到底还是不太足,海军陆军现在加起来只有两千多人(两艘海军护卫舰现在在费城),运输船队携带来了大量的物资。但是船员人手却比较有限。我们需要在彭萨科拉兴建一个维持性的基地,而我们的部队还有任务。周围西佛罗里达几个沿海堡垒我们都需要摧毁,我们不能分兵屯驻在多个地方,但是我们也不能让英国人跟我们同时存在于佛罗里达,只能是利用俘虏和当地人,为我们进行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了。”

柳振龙也是道:“当初司令您执掌帅印,从洛杉矶带领远征军出发,还觉得对付敌人摧枯拉朽,可是现在看来,战场上确实没有什么困难,但是除了打仗,其他的都是困难啊。”

刘放吾微微一笑,道:“咱们是先抵达佛罗里达的,后面国内还有大量的支援将会陆续赶来,开拓局面虽然多艰,但是只要我们唐人在佛罗里达立住脚,便不会出现西方人那般,来回更换土地的所属权,而这里也能成为我们子孙繁衍生息的土地。”

刘放吾是少数携家带口穿过来的,他家中还有幼子,待幼子成长起来,不会有任何来自另一个位面的记忆,就会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大唐人。刘放吾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有一种很强的使命感,他是为了无数像是他小儿子一样的大唐后裔而努力着,为了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拥有最好的土地、最好的资源,为了延续这个民族的繁荣,为了让中华文明发扬光大。

抱着这样的想法,刘放吾有着比一般民国众军人对于这个国家更深的感情和认同感。也许正是因为他的这些心理活动,所以他才会极被信任,担任远征军的统帅。

英军在彭萨科拉被占领的第一个晚上过得绝对不踏实,因为居住的设施有限,唐军占据了一些房屋,所以很多英军不得不住在唐人提供的帐篷里。而且这第一个晚上,唐军也不是很放心,所以这些英军都被用塑料手铐绑住了手,然后铺上什么军用摊子,直接凑合着过了这么一夜。

虽然待遇不算好,但是唐人还是按时按点给英国人发放了食物。也许是因为盎格鲁萨克逊民族在烹饪上实在令人捂脸,所以晚上部队炊事班做的大锅饭给俘虏们,居然把一些俘虏幸福得要掉泪。这也并不意外,后世英国是中国留学生的第二大目的地,但是无尽的鱼和炸薯条让美食之乡的中国孩子们一把辛酸一把泪。不知道有多少英国老外来到中国后,混着签证过期不愿意离开,宁愿吃地沟油水煮鱼,撸致癌物的烤串。

大体上,龙虾兵俘虏们的感受跟那些赖在中国的老外是差不多的。尼玛为什么给俘虏的饭都比我们平时吃的要好吃啊,尼玛真的确定国王陛下的军队里的厨子是会做饭的吗?

虽然忐忑,但是食物和帐篷还是大体保持了一些英国人的安定。然后在第二天,他们被打乱了建制,编成了不同的小队,被分发了大锤、铁锨之类的工具,然后在抱着冲锋枪的唐军监工的指挥下,开始在彭萨科拉建筑新的防御工事和指挥所。

这样不是没有问题,这些英军俘虏早晚还是要放归的,让他们修建这类设施,就是严重的泄密。不过刘放吾似乎也没打算用多久,等大唐民兵很新移民抵达,这些玩意儿还会进行改建甚至重建,问题就不大了。(未完待续。。)

170新领地里的印第安

彭萨科拉周围其他几个英国人据点也非常顺利地被拔除掉了,这些地方的英军守卫相对较少,唐军基本使用重炮轰击,然后派出之前被俘的英军军官来劝降,大部分英军都会很老实地投降。¥f,

这其实让刘放吾有一点接受不了,徐道润却是很理所当然:“这些龙虾兵虽然对英王是忠诚的,但是他们当兵打仗更多是为了营生,真的把命拼掉了就不好了。特别这里还是殖民地,不是他们的家乡,他们也知道即便自己顽抗坚持下去,援军一时半会儿也来不了,而且此时欧洲各国对于俘虏一般都比较优待,他们战后都能够返回故乡。跟咱们国家文化中被俘虏是可耻的不一样,英国人并没有这个心理压力。拼不过的时候光棍一点索性投降,应该算是一种常态吧。”

当然也不是所有英军都愿意不经过什么抵抗地向唐人投降,在彭萨科拉以西的莫尔比的夏洛特堡,英军在大唐远征军劝降之后无动于衷,甚至还“勇敢地”使用堡垒上的大炮跟唐军对轰。不过唐军火炮射程更远,所以英军什么也打不着。

于是大唐远征军发动了强攻,在炮兵的掩护下,步兵们进行了冲锋,在被击破的城墙中冲入了堡垒,为了应付这种攻击,步兵当中不少人都装备了汤普森冲锋枪以及山寨雷明顿霰弹枪,面对这样的火力,英军根本没法组织起什么有效的抵抗,最终莫尔比的英军被全歼。倒是大唐也蒙受了数人的伤亡,毕竟在近距离的交战中枪弹无眼。

唐军彻底捣毁了夏洛特堡垒。把幸存的英军士兵用船载到了彭萨科拉。有伤的给大体治一下。但是抗生素之类紧俏的药品就不要寻思给他们用了,最多做一下消毒处理什么的,也可能给输血一下,打个吊瓶。没有什么大碍的英军被踢进俘虏建筑队,继续在唐军士兵的监控下,建造各种设施。

“这样一来,我们基本上就控制住西佛罗里达了,虽然说北方密西西比和阿拉巴马广阔的内陆地区我们还没有涉足。但是以现在殖民者的定义来说,我们已经算是拥有这片土地了。”刘放吾看着手中的地图说道,这其实也是一件挺扯淡的事情,明明唐军千数来人占领了彭萨科拉一地,其他有别国驻军的地方都捣毁掉了,可是从势力范围角度来看,唐人已经控制了西佛罗里达地区。

刘放吾是知道楚白提交给大陆会议那份勘界的,这毕竟是内阁做出的决策,从彭萨科拉向北六七百公里的土地都是大唐所有,当然这片土地上还居住着几十万印第安人。这里的印第安人数量可是要比珈州印第安人更多的,主要有彭萨科拉附近的阿巴拉契亚人。西邻的乔克托人,北方的克里克人、阿拉巴马人、奇克索人。不过这一带的印第安人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已经跟西方殖民者相处了数百年,并慢慢接受了很多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并有相当数量的人与西方人通婚,这也就是那些克里奥人的来源了。

美国人将这些较为温和,开化程度较高的几个民族称为文明五部落,大约也有一些泛指。当然比起东北部的莫西干、莫霍克,中部大平原地区的凶悍科曼奇、阿帕奇,这里的什么克里克、乔克托,简直温和得像是小白兔。

不过即便这些印第安人归化程度比较高,也基本上很少跟殖民者们冲突,但却在十九世纪被迫迁离自己的家乡,踏上那条著名的“血泪之路”,被赶到密西西比河西岸去。很多这一带的印第安民族在20世纪后都已经灭绝了,只有一些留有他们稀薄血脉的混血后裔。

当地的印第安人力资源,被内阁认为是具有开发价值的。比较开化的印第安人更容易接受唐人的现代生活方式,并且与唐人进行贸易和受雇佣。所以彭萨科拉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微缩版的殖民地政府,从珈州过来的行政官员,将吸纳一部分克里奥人,由他们帮助大唐政府沟通当地的一些印第安民族,与这些民族维持比较友好的关系,并且尝试招募这些印第安人作为农民和工人。

这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持久地进行努力,不过若是这里的印第安事务能够像珈州一样顺利,那么对于这一地区的开发将会简单许多。

其实当彭萨科拉被占领没几天,便有一些克里克人从他们的部落来到彭萨科拉,准备与英国人进行鹿皮生意。克里克人主要居住在佐治亚的西部,势力算是非常强大。在之前佐治亚的移民尝试向西迁移,但是遭受到了克里克人的袭击,英国因为看重与克里克人的皮毛生意,所以禁止殖民地移民们继续西迁,引发了移民们的很多不满。克里克人也一直站在英国人的一边,在另一个历史中,西班牙人加入战争后,对莫尔比和彭萨科拉进行攻击,就有克里克人组成的军队协助英军一起战斗。

克里克人想不到彭萨科拉的英国人居然被击败了,击败他们的并不是他们已经司空见惯的白人,而是跟他们肤色比较接近,但是五官略有不同的唐人。这有些让亲自前来交易的恩尼亚酋长(eneahmiko)错愕,他并没有带来太多的勇士,只有几十支燧发枪(英国人大量卖给当地印第安部落火器),可是当他看到一群白人被黄皮肤的唐人驱使着干活,成为奴隶(他自认为)的时候,这位比较有智慧的酋长似乎看到了什么厉害的东西。

恩尼亚对自己的族人说道:“看到没有,唐人,黄皮,像我们马斯科吉(克里克人的自称)一样,拥有力量,能够奴役白皮人,白皮人以前总奴役黄皮人,我们马斯科吉的一些人都变成了他们的奴隶。可唐人,黄皮,反过来奴役了白皮人,夺取了白皮人的土地,我们马斯科吉应该学习他们,拥有他们的力量,奴役白皮人!”

尽管本地区的印第安人具有一定的开化程度,甚至跟西方人的关系还不算坏,但是要说他们真心喜欢侵占他们土地的欧洲人那是绝不可能的。印第安人一方面厌恶仇视欧洲人,他们夺取土地,杀戮印第安人,而且很多时候背信弃义、出尔反尔,可是印第安人却有需要殖民者给他们带来的武器、金属工具、粮食、布匹等其他的商品。也正是因为开化程度比较高,使得印第安人实际上对殖民者的商品形成了依赖,才不得不形成了这样一种合作同盟的关系。

恩尼亚很清楚,在彭萨科拉的两千英军是当地英军最后的力量了,作为一个强大的克里克人部落的酋长,他的耳目众多,他清楚南卡罗来纳和佐治亚殖民地,叛党已经势大,而英军力量不足,如果英国人不再从海上派兵,那么大陆东南地区之后就没有英国人什么事儿了。美国人、唐国人以及当地的印第安人将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主要势力。

徐道润带着一个懂马斯科吉语的西班牙克里奥人,陪着自己接见了恩尼亚。徐道润这些年掌握了西班牙语,所以跟克里奥翻译交流没什么障碍,克里奥翻译显然知道恩尼亚是什么地位的人,慌忙以印第安人的礼节向他行礼。

“这位是强大的恩尼亚酋长,是下克里克两大部落的酋长之一。”克里奥翻译介绍道。

徐道润点头向恩尼亚示意,道:“欢迎酋长来到新的彭萨科拉。”

恩尼亚虽然很聪明,但是毕竟还是一个印第安人,喜欢直来直去,他道:“我是来这里跟英国人做生意的,但是英国人被你们击败了,我找不到以前的商人了,他大概成为了你们的奴隶在给你们修房子。”

徐道润笑道:“在我们大唐,并不存在奴隶,任何工作关系都需要支付相应的报酬。”

恩尼亚问:“那你们会给那些英国人支付报酬吗?”

“不会,”徐道润直截了当地道,“他们是战俘,有义务在战胜军队的驱使下进行一些必要劳动,不过这种强制劳动不会一直持续,战争结束了,我们会将他们送走,他们仍旧是自由的。”

恩尼亚也不懂得弯弯绕,道:“真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明明你们可以强迫他们做事情。”

徐道润继续笑道:“可是在我们看来,被强迫做事的人往往效率最低,效率你懂吗?就是一个人一天可以做十件事,另一个人一天只能做一件事,十件事的人效率就是高的。”

这些话让克里奥翻译满头都是汗,马斯科吉语没有那么复杂,也不存在太多抽象词,所以他不得不使用徐道润的音译。

恩尼亚也不知道听懂没有听懂,他道:“怎么使用奴隶是你们的事情,如果你想要出售一些白皮奴隶给我,我很愿意接手。不过重点是,我来到彭萨科拉是想要做生意的,我的族人需要白人出售的商品,布匹、粮食、火药、工具,现在英国人没有了,那么你们是否有这些东西能跟我们进行交易呢?”(未完待续。。)

171鹿皮贸易

很快恩尼亚和他的族人们就惊喜地发现,唐人能够提供的商品似乎比英国人要更多,更好。±,英国人提供给克里克人的基本上都是一切比较粗制的金属工具,生铁居多,质量非常差。

唐人因为负责有很多营建性工作,而且还有贸易的考虑,所以带过来的东西真心不少。徐道润很快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商品,交给恩尼亚来过目。

恩尼亚首先选取的是一把斧头,在没有接触欧洲殖民者的金属斧头之前,印第安人伐木是非常麻烦的,他们用石斧要砍很久才能砍下来一棵树,有了金属斧头以后这个效率明显提高了。唐人的斧子跟英国人的一比,从卖相上就强一大截,首先这斧子是钢质的,明显要锋利很多,而且进行过表面处理,看上去冷光幽幽,立即觉得就是很厉害的东西,而且连斧柄的木头都经过比较好的打磨,完全不像是英国人卖得那么简陋。

恩尼亚挥舞着斧子砍中了一截木头,顿时发现斧子很轻巧地就进入了很深的一段距离,相信用不了几下就会将木头砍断,比英国人的斧子锋利太多。

“如果是伐木的话,用锯子可能会更好。”徐道润推荐道,他自然不会将唐人自用的电锯卖给印第安人,不过普通生产的锯子倒是没有太多问题。印第安人试验了一下,果然十分好用,三两下就把木头锯断了。

接下来是纺织品,印第安人的纺织能力比较低,虽然东南地区温度相对较高。但是克里克人也需要一定的御寒品。也是防止身体被什么东西划伤。显然唐人在纺织能力上跟英国人差距还是有的。主要是大唐现在只有本土的亚麻产地,却没有稳定的棉花产地。之前从美国弄来的一批棉花,立即被加工成了棉布和棉衣,很多都成了军用品。不过亚麻布透气性很好,对于气候相对暖和的佐治亚、佛罗里达等地,也是很好的东西。

比较重要的是,大唐的纺织印染水平要比英国人强,所以亚麻布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花色。看上去要艳丽许多,这明显比较对克里克人的口味。之前他们以物易物换取英国人的纺织品,其实很多都是旧衣物,而且色彩比较单调。

恩尼亚摸着唐人纺织的亚麻衫,觉得手感非常好,关键是也很好看。他套在身上,觉得果然舒服很多,看表情是非常满意。

粮食一类的东西唐人自然也有,但是却不敢卖给印第安人太多,因为自己的需求比较大。远征军司令刘放吾已经初步决定。当彭萨科拉稳定之后,他将派遣商船前往墨西哥和古巴。购买一些必要的物资补贴远征军和殖民地政府使用。

倒是印第安人也挺喜欢那些比较稀奇的大唐食品,为了提高军队保障力,后勤准备了数量巨大的斯帕姆午餐肉以及水果罐头,算是军人们的副食品,徐道润也拿出了一点给恩尼亚他们。

用开罐器打开午餐肉的罐头,恩尼亚还觉得一阵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