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双目光向坐在下首的杨师道望去,杨师道脸sè平静地喝着酒,仿佛发生的一切都和他毫无关系。

房间里,元寿的脸sè极为忧虑,杨元庆的心理毒箭不仅shè中了别人,更是shè中了他,他觉得自己就是当年的贺若弼。

“浦台兄,你觉得有这个可能吗?”

张瑾也叹了口气,“君心难测,我也不知。”

张瑾当然知道杨元庆是出言吓唬他们,杨元庆若真有yīn谋,他就不会提醒众人,可问题是确实有这种可能,杨广在等机会再次打击关陇贵族,只不过没有告诉杨元庆而已。

直觉告诉张瑾,杨广若真对关陇贵族下手,要么是元寿,要么就是自己,他们两个主谋中必有一人。

“我们的计划就这样结束吗?”尽管难以启口,元寿还是问出了这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张瑾沉默半晌,点了点头,给元寿一个肯定的答复。

“我不甘心!”元寿狠狠一拳砸在桌面上。

“这不是你甘不甘心的问题。”

张瑾看了一眼外面大堂,淡淡道:“杨元庆一箭穿心,人心涣散,已经凝聚不起,至少今晚不能再谈此事。”

张瑾又深深看了一眼元寿,犹豫良久,还是忍不住说出来,“元兄,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我们几十年的jiāo情,有什么话不能说?”

张瑾苦笑一声,“元兄,我们对付山东士族,其实真不该从杨元庆下手,他和圣上瓜葛太深,又有乐平公主的后台,若斗不下,反受其害”

元寿低头不语,张瑾迅速瞥了他一眼,心中暗忖,‘莫非他真是挟大义报sī怨不成?’

“元兄,一定要对付杨元庆吗?”

“哎!”

元寿长长叹息一声,语气里带着无尽的沉痛,“我元家和杨元庆仇恨确实难解,但我不会让大伙儿替我报sī仇,我会继续对付杨元庆,但和其他关陇贵族无关,浦台兄,你有什么建议就直说吧!”

张瑾点点头,“既然如此,我就直说了,山东士族绝对是关陇贵族大敌,但这不是一早一夕便能解决,我们可以缓一缓,等这次谶语风bō过去后,我们再重新开始,下一次,我打算对付崔伯肃,从他着手对付山东士族。”

“可以,我完全同意!”

张瑾提到谶语风bō,使元寿蓦地想起一事,他迅速看了一眼大堂,低声道:“浦台兄,我在想杨元庆最后说的那句话,他很感谢李家,莫非谶语是李渊所为?”

张瑾一惊,“不会吧!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说不定他想浑水mō鱼呢?”

元寿yīn**:“你不是说李渊此人貌忠实jiān吗?看他装病,我就觉得此人有问题,我们要不要问一问?”

张瑾沉yín半晌,摇了摇头,“我们毕竟没有证据,问起来,怕大家尴尬,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隔阂。”

此时元寿已经不想再对付什么山东士族了,他一心就想除掉杨元庆报仇,他就想知道,到底是谁编的谶语,最后嫁祸给元家,这涉及他切身利益,现在他隐隐猜到是李渊,他怎么可能还忍得住。

“无妨,我就试探他一下。”

他立刻吩咐站在mén口的一名shì卫,“去把李家的建成公子请来!”

片刻,李建成忧心忡忡地走了进来,在他身后,窦衍也跟了进来,他极重义气,唯恐李建成受到什么不公的指责。

李建成上前施一礼,“建成参见两位世伯!”

元寿瞥了一眼后面的窦衍,笑呵呵道:“就一点小事想问问贤侄。”

“世伯尽管问,建成知无不答。”

“很好!”

元寿本来就对李渊极为不满,他一直认为李渊对他侄子元尚应之死负有极大责任,是李渊和杨元庆合谋害死侄子,尽管李渊屡次解释,他依然不信,若不是看在族弟元弘嗣的面上,他根本就不会与李渊和解,现在他想到李渊可能在背后害自己,他心中对李渊的怒火又再一次燃了起来。

元寿也不转弯,便直接问道:“杨元庆走的时候,说谢谢你父亲,贤侄能不能告诉我,他说的‘谢’是指什么?”

李建成摇摇头,“小侄也很困huò,刚才一直在想此事,或许是官场上之事,小侄不太了解,准备回去问问父亲。”

李建成借口不知,想把此事推掉,但以元寿的jīng明,他怎么可能推得掉。

“是吗?可他说的是‘你们心里明白’,而不是‘你父亲你心里明白’,我觉得你应该知道。”

元寿紧紧盯着李建成的每一个表情,眼睛一眨不眨。

李建成苦笑道:“我只是一白丁,官场之事我哪里会知道?要不然就是汾阳宫之事,我父亲顺利筑成,使他也能免责,除此之外,别的事情我一概不知。”

“不是吧!贤侄。”

元寿盯着李建成,yīn险地笑道:“我怎么感觉杨元庆的语气是在说一件见不得人的事,难道是谶语?”

元寿试探地向李建成打出一拳,李建成脸上毫无表情,摇摇头,“我不懂世伯在说什么?”

旁边却惹恼了窦衍,他是练武之人,脾气火爆,不由怒喝一声,“元内史,你这样污蔑人,你有什么证据?”

他声音极大,惊动了外面大堂上的客人,客人们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很多人都起身向侧堂走来。

张瑾连忙拉一把元寿,让他不要再说了,但元寿怎么可能被小辈喝一声,就吓得噤若寒蝉,他的面子往哪里放?他可是堂堂的内史令,内阁宰相,元氏家主。

元寿脸沉了下来,“窦公子,此事与你无关,请你出去!”

“元家主,我好歹是你请来的客人,你既然这样无礼,我就告辞了!”

窦衍一把抓住李建成的手腕,“建成兄,我们走!”

他不容分说,将李建成硬拖出了房间,大步向外走去,他大声对众人道:“元内史毫无证据,硬说那个谶语是李家所编,实在是无礼之极,这个寿酒不喝也罢,我们先走一步。”

他将李建成拉出了大堂,李建成这才挣脱了他的手,低声道:“这样走太无礼了,会得罪人。”

窦衍哼了一声,道:“别傻了,他们要去跳火坑,我们不趁此机会跳下贼船,难道还要陪葬他们吗?快走吧!”

李建成想到元寿的怀疑,他心中无可奈何,只得跟随窦衍离开了元府。

只见大堂内传来独孤器的声音,“时辰已经不早,那我也告辞了!”

杨元庆书房里,杨八郎将一份清单递给了杨元庆,“公子,这就是元家在京城的全部产业,我都查清楚了。”

杨元庆接过清单仔细看了一遍,很快找到了他想要的内容,他指了指清单问道:“这上面的内容,和崔使君确认过吗?”

“下午给崔使君看过,他说完全正确。”

杨元庆又翻了两页,眉头一皱道:“米价怎么又变成了斗米三百钱,我去伊吾之前不是已经打压到斗米一百二十钱吗?”

杨八郎躬身道:“听说和陇右打吐谷浑有关,陇右和关中那边米价暴涨,京城的米价自然也跟着涨了,崔使君说,京城民众颇为抱怨。”

杨元庆只是随口问问,他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你去休息吧!”

杨八郎施一礼,退下去了,杨元庆铺开奏章纸,提起笔,凝神想了想,便开始奋笔疾书,写一份奏折,明天早朝,他要和元寿当朝对质,这是他的风格,既然他已掌握了主动,他就会连续出击,绝不给元寿半点喘息之机。

这时,绿茶在mén口道:“公子,马车已经准备好了。”

杨元庆想了想,只得放下笔,回来再写,他披上衣服快步向外走去,又问道:“夫人情况怎么样了?”

裴敏秋昨晚受凉感冒了,躺了一天依然不能起chuáng,让杨元庆颇为歉疚。

“比上午稍微好一点,夫人知道你忙,让你别担心,她明天就能起chuáng了。”

时间已经很晚,杨元庆来不及去探望妻子,直接走到外院,马车已等候多时,他登上马车,吩咐道:“去京兆尹崔使君的府邸!”

御书房,杨雄陪同着儿子杨师道,正在向杨广详详细细回禀今晚在元府发生的事情,当杨师道说到杨元庆要求与元府决斗时,他紧张得停了下来,但杨广却面无表情,不为所动。

“关陇贵族的反应呢?”他语气冷冷淡淡地问。

杨师道连忙躬身道:“回禀陛下,关陇贵族再也没有人谈对付杨元庆和山东士族,他们都只谈论风月。”

杨广看了一眼杨雄,“你认为这是谁的计策?杨元庆还是裴氏兄弟?”

杨雄看不出杨广的态度,至始至终,杨广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也没有一点恼火,杨雄心中一点底都没有,只能按自己的感觉来回答,他小心翼翼道:“臣也说不清楚,只是一种直觉,两位裴相国似乎没有这么锋利的思路。”

杨广的脸上还是没有任何表情,他看一眼杨师道,“继续说下去。”

杨师道心中生出一丝嫉妒,不管圣上对杨元庆是心怀不满还是赞赏,这种对一名大臣的关注却是极为少见,杨师道和杨元庆同岁,又是皇族,他却得不到圣上的这种关注。

不过杨师道很聪明,心中虽然嫉妒,脸上却不敢显lù,更不敢从语气中表lù出,又将后面发生之事说了一遍,杨广眉头皱了皱,“不可能是李渊编的谶语,李渊此人胆小怕事,他没有这种胆量。”

杨广背着手走了几步,眯眼望着屋顶,半晌他徐徐道:“估计是元寿想让李渊弹劾杨元庆杀元尚应之事,李渊便病倒了,杨元庆应该是为这个谢李渊。”

杨雄连忙接口,“应该如陛下猜测,只是杨元庆说得模棱两可,很容易让人误会。”

“哼!”

杨广冷哼一声,“那是他故意,就是为了挑起元寿的疑心。”

杨雄一脸恍然大悟,满脸谄笑道:“陛下英明!微臣自愧不如,陛下,既然关陇贵族再无联合之意,这件事应该告以结束了吧!”

“不!”杨广轻轻摇头,“杨元庆既然打完伊吾还要打处月,所以按照他的xìng格,这件事并没有结束。”

说到这里,杨广脸上终于lù出了唯一的表情,那是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所以真正的斗争应该在明天早朝,朕很期待!”

—://。。

卷三一入京城深似海第二十四章朝堂对质

更新时间:2012113017:29:49本章字数:5550

第二十四章朝堂对质

五更不到,夜sè依然深沉,杨元庆便悄悄起chuáng了,他很小心,尽量不惊动身旁的妻子,但悉悉索索的穿衣声还是将裴敏秋惊醒。TXT电子书下载**

“夫君,你这么早起来做什么?”裴敏秋的感冒还没有完全好,声音有点发瓮。

“今天我要参加早朝。”

“你不是可以休息三天吗?”

“今天早朝要议论西域置郡,我必须参加,昨天殿内监已经送来了朝牒。”

杨元庆见妻子要起身,连忙将她按住,“你继续休息,我稍微收拾一下便可以了,让绿茶帮我梳头。”

“这怎么行,宫中nv官告诉我,朝礼是大礼,有失仪态要被殿中御史弹劾,还是我来吧!”

裴敏秋挣扎着坐了起来,穿上了衣服,杨元庆mō了一下她的额头,已经不像昨天那样滚烫。

敏秋抿嘴一笑道:“已经好了,昨天躺了一天,骨头都躺得疼,起来走走反而好。”

天浓黑得俨如一团漆,正是夜sè最深的时候,但京城各坊已有星星点点的灯光亮了,这都是准备参加早朝的官员,早朝是京城朝官的一件苦差事,卯时一刻(五点左右)朝会开始,但对于官员们,至少五更就要起chuáng,若有朝会有事,还要起来得更早,之所以早朝,也是为了不影响白天的正常工作。

杨元庆稍微梳理一下,便出mén了,他昨天下午接到了殿中监文牒,今天要朝议庭州置郡,要求他以yùmén道总管的身份参加旁听,以备朝会时咨议。

杨元庆没有坐马车,而是带着他的七名铁卫骑马而行,刚出家mén,便听见后面有人叫他,“元庆!”

杨元庆一回头,只见身后数十人护送着一辆马车疾速驶来,车辕上挂着一盏灯笼,闪烁着橘红sè的灯光,上面用黑字写着‘太仆杨’三个字,这也他的祖父杨素被称为‘杨太仆’有点相似,不过那个太仆是尚书左仆shè,而这个太仆却是指太仆寺。

这是杨义臣的马车,杨义臣官任太仆寺卿,也被朝臣们称为杨太仆,这说明杨素的影响力已经消退了。

马车在杨元庆身旁放慢了速度,和他同步而行。

“元庆,你是前天回来的吧!”杨义臣笑眯眯道。

杨元庆点点头,歉然道:“回来后一直忙碌,也没有时间去拜访世叔。”

杨义臣打趣地笑道:“我知道,昨天中午你不是忙得把元敏的tuǐ给打断了吗?”

他忍不住微微笑了起来,杨义臣是杨素的老部下,又和杨元庆在突厥之战,以及平杨谅战争中并肩作战,jiāo情深厚,他对杨元庆也格外关心。

“元庆,谶语果真是元寿所为吗?我是说,你有没有什么证据?”

杨义臣目光关切地望着杨元庆,杨元庆摇了摇头,苦笑道:“这种事情不可能有证据,好容易找到的证人也被元敏所杀,我就算知道是元寿所为,也没有办法。”

杨义臣眉头微微一皱,“这就有点麻烦了,今天朝会要议论此事,没有证据的话,这件事估计会不了了之。”

杨元庆一怔,连忙道:“可是我收到的牒文中并没有这个议题。”

每天朝会的内容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议题,由皇帝在朝会前一天决定,一般都是从奏折中挑一两件重要之事,让大家共议,殿中监会事先发牒文给大臣,让大家有所准备,另一种是临时议题,一般是突发事件,但也必须由部寺主官提出,不准越级上奏。

杨义臣笑了笑,“估计这是临时追加的议题,我也只是听说,不能确定。”

杨元庆知道杨义臣是在宫中长大,是杨坚义孙,他在宫中有关系,知道这个消息也并不奇怪。

杨义臣又压低声音道:“我觉得这件事是圣上借题发挥,估计是要严禁谶语。”

杨元庆默默点头,他觉得杨广的用意还不仅如此。

这时,他们已经快到了端mén,也就是皇城大mén,周围上朝的官员陆续多了起来,杨义臣目光锐利,他见后面一辆马车正疾速追上来,看了半晌,便对杨元庆笑道:“元庆,估计后面那辆马车里是你父亲,我就先走一步。”

杨义臣虽是杨素的老部下,但他和杨玄感的关系并不深厚,尤其杨广打压杨氏家族,这已是朝中的公开秘密,很多杨素的老部下都不敢过于接近杨家,杨义臣身为朝廷重臣,这方面他更加谨慎。

杨义臣的马车疾驶离去,杨元庆却放慢了马速,他不可能像杨义臣那样装作看不见,这毕竟是他的父亲。

杨玄感的马车疾驶而至,在杨元庆面前停下,车窗里lù出杨玄感瘦长的脸庞,笑道:“元庆,今天不休息吗?”

杨元庆在马上施一礼,“收到殿中监牒文,今天朝中要议西域置郡之事,所以也要参加朝会。”

杨元庆的目光落在身后一名骑马官员身上,年约二十六七岁,灯笼的微光映在他脸上,眉眼长得酷似郑夫人,这便是杨玄感长子杨峻,杨家的长孙,杨元庆已经近十年没有见到他了,杨峻最终因萧皇后的说情,被任命为礼部郎中。

在杨元庆印象中,杨峻从来都是很冷肃,一本正经,倒不像弟弟杨嵘那样轻佻,而且他也当了五六年上党县令,有一定资历,他升为礼部郎中,倒也是名正言顺。

杨元庆向他施一礼,“大哥,好久不见!”

杨峻微微点头,他深受母亲影响,同样也不喜欢杨元庆这个弟弟,只不过他表现得不像杨嵘那样lù骨反感,他毕竟是长孙,又师从大儒王通,有一定涵养。

“元庆,你回来后应该先来见见父亲!”尽管有涵养,但他语气中依然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冷淡。

此时的杨元庆已经历很多磨练,随着年纪渐长,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喜怒形于sè,但他的意志更加坚定,矛更加锐利,只是隐藏得极深,表面上看不见了。

他微微欠身笑道:“我刚回来,事情诸多,等有空再说吧!”

“那什么时候有空?”杨峻的语气有些严厉了,追问他。

杨元庆依然不冷不热道:“不是我有没有空的问题,而是我不想破坏你们母子之情,大哥,你不明白吗?”

尽管语气很平淡,但他的话却一针见血,令杨峻哑口无言,杨玄感心中叹了口气,尽量柔和地笑道:“元庆,你母亲那边,我会说服她,你今天过来吃晚饭,顺便带上你妻子,没问题吧!”

杨元庆沉默半晌,淡淡问道:“父亲,自开皇十一年后,你回过郢州吗?”

杨玄感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杨元庆调转马头,不再理会杨玄感,径直向皇城而去,杨玄感怔怔地望着他的背影,心中百感jiāo集,尽管杨元庆还叫他父亲,但他心里明白,他已经失去这个儿子了。

卯时一刻,宣政大殿内随着一声钟响,大隋天子杨广就坐龙榻,朝会正式开始,百官下拜见礼,“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杨广一摆手,“各位爱卿免礼平身,朝会开始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