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4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始热闹起来,街上摆满了卖菜的摊子,到处是讨价还价的声音,已开始有商队出现在街头,这便是经济开始复苏的兆头

杨元庆几人在主街上走了不到百步,便看见一座酒肆,杏黄色的酒幡上写着一个黑色‘酒’字

“就在这家吃午饭”杨元庆喜欢这家酒肆的名字,酒肆名牌挂在大门上方,写着‘雅斋’两个苍劲的大字,字迹颇有功力

杨元庆并没有穿军服,他穿一件丝麻混纺的青色布袍,头戴乌笼纱帽,腰佩长剑,手执一把纨扇

纨扇又叫轻罗小扇,此时折扇还没有出现,宫中和文人墨客们都喜欢拿一柄纨扇,男女皆宜,直到宋朝折扇出现后,纨扇才正式成为女人专用,在隋唐,大男人手舞一把轻罗小扇,也是很正常之事

他们走到门口,伙计便迎了上来,“几位爷,欢迎光临”

伙计眼睛很毒,他一眼看出他们五人的关系,中间这位身材最高的文士才是主人,旁边这位黑锅脸和有点腼腆的男人是手下,后面两位是保镖随从之类

杨元庆点了点头,“我们上二楼”

【求推荐票】

—://。。

卷十六铁马踏雪取河北第三十章酒楼遇故

更新时间:201311620:54:07本章字数:4966

伙计领五人上了二楼,酒肆里生意一般,正是正午时分,也只坐了一半人本章节由网友上传)

他们来到一处靠窗的桌前坐下,杨元庆笑问道:“这座酒肆市口不错,生意怎么不太好?”

伙计叹了口气,“现在已经不错了,去年少,惨淡经营了好几年,大家连饭都吃不饱,谁还想上酒肆,战争结束了,生意才慢慢好起来,不瞒这位公子,小店一共只有两个伙计,多了就负担不起,就算这样,本酒肆还是城内生意最好的一家”

“嗯”杨元庆点点头笑道:“有什么拿手的菜,尽管上来”

伙计迟疑一下,虽然有些话说出来,可能会把这五位宝贵的客人吓跑,但东主的规定他又不得不说

“很抱歉,小店只收隋钱”

隋钱就是河东通行的钱,含铜量很高,以前的旧钱已经逐渐不能流通,必须去官府开的邸店兑换,虽然朝廷给了河北各郡半年的过渡期,但商家们都不太愿意收旧钱了

不等杨元庆开口,程咬金‘啪’一声,重重将一锭五两重的银子拍在桌上,恶声恶气道:“没钱,只有银子”

银子虽然不是流通货币,但在隋末战乱时期,它和黄金一样,是最值钱的硬通货,伙计的眼睛里顿时闪烁出亮色,这几位爷居然有银子,财主上门了

“可以可以当然可以”

伙计的声音变得亢奋起来,“本店拿手好菜有几十种之多,山珍水味,鸡鸭鱼肉,样样齐全,不知几位贵客喜欢什么口味?”

“随便上十几样最好的”

杨元庆随口吩咐一声程咬金连忙接口道:“有没有粮食酒?”

自河北开战以来,他喝的酒全是果酒,着实喝腻了他想喝点粮食酒,他刚说完,裴青松却在下面轻轻踢了他一下程咬金猛地想起,杨元庆早下过令,大隋境内严禁用粮食酿酒,违令者斩,程咬金一下子醒悟过来,自己这不是害人吗?

他连忙改口,“没有粮食酒,果酒也行”

伙计有些为难道:“朝廷有禁令,严禁用粮食酿酒抓到就杀头,现在没有人敢用粮食酿酒,小店只有果酒不过地窖里还有几瓶从前留下的米酒价钱很贵,要一两银子一瓶”

程咬金胆怯地看了一眼杨元庆杨元庆微微点头,他立刻像猴子般地叫喊起来,“老子有的是银子,快去拿,拿三瓶酒来”

店伙计喜不自胜,飞奔而去,杨元庆这才用扇子对程咬金点一点笑道:“你小子今天居然肯破财请客,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先讲好,你别以为请吃一顿饭,就能拍我的马屁”

饶是杨元庆了解程咬金,但他还是猜不到程咬金此时的心思,拍长官的马屁固然是有那么一点儿,但并不是他请客的真正原因

真正原因是为了给娘子一个交代,万一娘子知道自己得了罗士信五百两银子,追问起来,他就可以说,银子都用来请总管吃饭了,那样娘子非但不会骂他,还会赞他懂得人情世故

所以程咬金今天才破天荒掏钱请客,他欠欠身,无比诚恳地说:“从仁寿四年认识总管,总管一直对我关照有加,这次抓住渊太祚得了赏银,我理当请总管吃饭,以报答总管昔日的恩情”

杨元庆一口茶差点没喷出来,自己以前对他那般照顾,给他钱都不知有多少,他花了五两银子请自己吃一顿饭,这就算报答了吗?

不过他也知道,想让程咬金掏钱请客,简直比杀他还要命,这恐怕是他平生第一次,已经很不错了

杨元庆笑着点点头,“好那我就领你的人情”

这时,两个伙计端了酒菜上来,程咬金连忙抢着给杨元庆斟酒,他在外闯荡多年,这种人情世故要比裴青松这种书呆子不知强过多少倍

虽然杨元庆笑着说不准他拍马屁,但程咬金却知道,没有谁不喜欢被别人奉承,尤其这种私下场合,是和总管搞好个人的天赐良机,他怎么能不抓住,他心中对裴青松的清高充满了鄙夷,这个书呆子

这时,一个尖利的女人声音从三楼传来,语气里充满了愤怒,“要老娘说多少遍,你们两个懒鬼,三楼这几座的客人都走了快半个时辰,怎么还不来收拾?”

两个伙计无奈答应道:“来了,来了,哎呀东主别生气,我们也在忙呢”

两名伙计只得分一人上去收拾,杨元庆却微微一怔,这女人的声音怎么有点耳熟

程咬金和裴青松的酒杯也同时放慢了,他们也觉得这女人声音有点耳熟,似乎在哪里听过

这时,楼梯声响,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妇人从楼下下来,穿一条洗得发白的细布长裙,袖子挽起,双手叉在腰上,身体有点发胖,腰粗得跟水桶一般,长着一对粗眉毛,嘴唇稍薄,颧骨高高耸起,给人一种尖利刻薄的形象,杨元庆看见了她,一下子愣住了

妇人从三楼下来,一名伙计连忙向她施礼,“东主”

妇人重重哼了一声,“还不快去收拾”

她目光一转,正好看见了杨元庆,眼睛一下子瞪大了,旁边程咬金见她这副摸样,咧了咧嘴,痛苦地低下了头,他无比美好的青春回忆啊裴青松却失口喊出:“幽姐”

这个酒肆的女东主正是杨元庆近十年未见的裴幽,裴矩的长孙女,忽然在酒肆相见,让杨元庆惊讶万分,不仅是为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相见而惊讶,多是为她的变化而惊讶,裴家的长孙女,竟然变成了一个泼辣的女商人,而且她容貌的变化

当年还不觉得她难看,可现在.杨元庆心中长叹一声,岁月是把杀猪刀,这话果然不错

裴幽毕竟当了多年的酒肆东主,已经见多识广,她立刻反应过来,杨元庆是在微服私访,另一人是她族弟裴青松,她当然认识,还有一个低着头的黑脸汉子,他又是谁?

裴幽慢慢走上前,向杨元庆施一礼,笑道:“你这个贵人,怎么会到清河县来?”

杨元庆也笑问道:“堂堂裴家长孙女,怎么当垆卖酒?文君既有,相如又何在?”

裴幽哼了一声,“简直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以为这里是丰州?这里可是清河郡,高鸡泊离这里只有五十里,是天下乱匪最烈之地,冯孝慈被杀时,你知道死了多少人吗?被杀死、饿死,战乱时候,能活下来就是万幸了,你以为天下女人都能像你家娘子那样养得身娇肉贵,我靠自己双手挣钱养活一家人,你敢嘲笑我吗?”

杨元庆心中歉然,连忙让出一个位子,“大姐请坐”

裴幽当初一直有点嫉妒敏秋嫁给杨元庆,但经过多年的生活蹉跎,她对杨元庆的好感和对敏秋的嫉妒早已无影无踪

她听杨元庆叫她大姐,倍感有面子,这可是楚王啊实际上就是大隋的皇帝,她给自己倒了杯酒,便问杨元庆,“敏秋怎么样?”

“她还好生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

杨元庆尽量说得轻描淡写,不想刺激裴幽,他话题一转,反问她:“你怎么在这里做掌柜?”

裴幽瞪了裴青松一眼,“你没说吗?”

裴青松张口结舌道:“我也不知道幽姐在这里”

“哎”

裴幽叹了口气,“看样子,我的出嫁是没有人关心了”

裴幽将酒一饮而尽,有些伤感道:“我在大业五年嫁给了清河崔氏子弟,从老家闻喜出嫁,估计敏秋也不知道,我丈夫很好,学识渊博,善良体贴,第二年我生了一个女儿,第三年生了个儿子,当时,我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之人,可惜我丈夫是书生,到了天下大乱,才知道什么叫百无一用是书生”

杨元庆给她倒了一杯酒,“他现在还在吗?”

裴幽瞪了他一眼,“你什么意思,他当然还在,唉那个死人,怕丢脸不肯出来经营酒肆,只好老娘来抛头露面,整天累死累活,就为了挣点小钱养家糊口”

“可是你嫁给清河崔氏啊”杨元庆忍不住感慨道

“清河崔氏有屁用”

裴幽恨恨骂道:“谁让这个家族离高鸡泊这么近,张金称的刀可不认什么名门世家,照杀不误,刚开始一两年,崔家到处施舍粮食,沽名钓誉,到最后家族自己也没米下锅了,但又死要面子,不肯求援,从前年开始分家产,各房子弟自谋生路,我丈夫是嫡子,分得了这座酒肆,他除了肚子里有点墨水外,什么都不会,不屑经商,只好我来出面支撑了,唉苦撑两年,要不是战争结束,我真的也要撑不下去了”

杨元庆这才明白这里面的原委,看来战争时期,世家也同样难以幸免,他心中有些难过,便问她,“你有困难为什么不告诉敏秋?”

“你们在丰州,我怎么去求援,再说,我丈夫是个要强之人,他宁可饿死,也不会去向别人求助,不过他若饿死,我就带着儿女回娘家,我才不管什么崔家的颜面”

裴幽絮絮叨叨说了一通,她的目光一直很奇怪地瞥向程咬金,她早已忘记了当年的一面之缘,见对面的黑锅脸唉声叹气,一脸痛苦不堪的样子,她的一对粗眉毛不由一挑,“这位黑脸将军,你是哪里不舒服么?”

—://。。

卷十六铁马踏雪取河北第三十一章清河崔氏

更新时间:201311620:54:07本章字数:4610

杨元庆理解程咬金的痛苦,他记得程咬金曾经很喜欢裴幽,不过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三年,他居然还能放在心上?

一转念,杨元庆便明白了,程咬金并不是旧情难忘,而是裴幽的改变让他有点难以接受,但他杨元庆不也一样吗?

不过,在乱世中靠双手养家糊口的裴幽,却加令人尊重,想到这,杨元庆取出一份自己名帖递给她,“有什么困难就去找当地官府,有我这张帖子,他们会买帐,另外,你去招一个掌柜,你毕竟是我的大姨子,让人知道我杨元庆的大姨子竟然当垆卖酒,你让我的脸往哪里搁?”

裴幽吃吃地笑了起来,“把你搬出来做招牌,这样我酒肆的生意会好:;看小说最快)”

“别胡说”

杨元庆心中微微有些不悦,“你回家去相夫教子,要不然你们就搬去太原,敏秋自然会扶衬你们,你若实在想开酒肆,就去太原开,你就在幕后经营,不要再抛头露面了”

裴幽的脸色也沉了下来,极不高兴道:“我又没求你,我的事情要你管吗?”

她哼了一声,站起身向三楼走去,又回头吩咐伙计,“他们的酒钱就免了,算我请客”

她‘噔噔噔’快步上楼去了,不再理会杨元庆,杨元庆心中着实有些郁闷,又喝了几杯闷酒,起身道:“我们走”

他背着手向楼下走去,两名亲兵和裴青松也起身走了,程咬金却忙得手忙脚乱,将剩下的半壶酒咕嘟咕嘟喝尽,又夹了两口菜,走了几步,又想起什么,摸出一锭五十两的银子,指指三楼,塞给了伙计“这个给你家东主,告诉她,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他飞奔向杨元庆追了出去,他们离开酒肆,向城内走去,裴幽站在三楼窗边,凝视着杨元庆的背影,她低低叹息一声她又何尝想过这样的生活只是人在乱世,她也身不由己

“东主”

伙计走到裴幽身旁,将银子递给了她“这是他们付的酒钱”

裴幽眼睛一亮,接过这锭大银子掂了掂,足足有五十两之多她顿时心花怒放,不愧是楚王,连吃顿饭都这么出手阔绰

“你知道那个高个子男人是谁吗?”

裴幽得意地对伙计道:“告诉你,他就是楚王,也是我妹夫”

伙计一下呆住了,嘴张大了,半晌道:“东主,你既然有这样的贵人妹夫,我们干嘛还这么苦?”

“说得倒也是啊”

裴幽眼珠一转对伙计道:“这个‘雅斋’的名字老娘早就不喜欢,从骨子里冒酸气,从今天开始,咱们酒肆改名叫‘元庆酒肆’,又响亮,又大气”

“这个名字真不错,不过”

伙计有点担心;“要是惹恼了楚王该怎么办?”

裴幽得意洋洋道:“我巴不得他恼了最好勒令我们改名,这样一来,我们酒肆名声加远扬,生意只会好”

伙计竖起大拇指赞道:“东主果然聪明,我这就去找人写横幅”

他转身要走裴幽却叫住他,“不要去花那个冤枉钱店名我自己会写,你下午去李阿爹的小店做个牌匾,他还欠我们三吊酒钱,就让他做牌匾抵账,再顺便买二十根爆竹来”

裴幽取出杨元庆的名帖,上面有他的亲笔签名,正好可以利用这个签名做招牌,而且等杨元庆走了,她要去拜访郡衙和县衙,把官府的生意也拉过来

裴幽泼辣果断,当天下午,在一声声爆竹炸响中,‘元庆酒肆’的招牌挂上了大门,招牌下面的题字落款竟然是楚王杨元庆,引来无数旧食客捧场庆贺,就在这天下午,酒肆破天荒坐满了客人

杨元庆当然不知道他已经成为了裴幽的商机,他还在考虑怎么帮一帮裴幽,冲着敏秋的面子,他也不能袖手旁观

一刻钟后,他们来到了崔府,清河崔氏也是天下五姓七望之一,门下优秀子弟层出不穷,相国崔君素便是清河崔氏的重要人物,崔氏的老宅也本不在城内,而是在离城十里外的清河乡崔家村,因为战乱而迁进城内

在天下各大名门世家中,清河崔氏受隋末乱战冲击最大,这是因为,清河郡一直便是隋末乱匪造反的风暴中心,高鸡泊离清河县不过数十里,在持续数年的战乱中,清河崔氏子弟死伤过半,经济基础被彻底摧毁

为保存家族余脉,清河崔氏一分为三,一部分被家主崔伯肃带去洛阳,另一部分跟随崔君素去了丰州,剩下子弟则由三弟崔平素率领留在清河县

在三支崔氏族脉中,最惨的却是去了洛阳的崔伯肃一支,饱受洛阳饥荒,三十余名子弟,病饿而死了十几人

而留在清河郡的一支却因为崔平素病逝而陷入一盘散沙,生活的艰难使他们不得不放下世家的清高,各房子弟分割家产,各自谋生,裴幽一家便分得了已经关门歇业酒肆,又重开张,开始艰难的打拼创业

洛阳王世充发动兵变后,已官任纳言的崔伯肃不愿为王世充效力,率领二十几名崔氏子弟返回了清河郡,而此时,是窦建德主政河北,比较重视民生,经济有所恢复,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

崔伯肃返回崔家欲重振家族,但家族的一些烦恼却由此而生,被分割出去的财产怎么办?若重收回势必会引起留守一系的强烈反对,可如果不收回,崔家就会四分五裂,而且对洛阳一系和丰州一系的族人也不公平,他们本该也有一份,但在分家产时,却没有考虑他们的利益

虽然崔伯肃以战乱为平拖延此事,但随着河北战事平息,经济开始迅恢复,崔家内部的矛盾也开始凸显出来

崔伯肃已经五十二岁了,他在洛阳做得很不顺心,被卢楚一党和王世充党同时架空,只有一个虚职,没有半点实权,重要是,洛阳管辖地域狭小,宰相还没有县令忙,在洛阳他实在是无所事事

崔伯肃和杨元庆私交极好,他有意去投奔杨元庆,怎奈族弟崔君素已占据高位,他再去就难以获得高职,只得把心思又放回家族,不料家族之事为烦恼

房间里,崔伯肃正和几名家族长者商讨收回族产之事,他已经下定决定,一定要尽快解决此事,否则清河崔氏就将彻底消失

大方向已经决定,现在只是用什么手段收回的问题,以最大程度减少家族内部矛盾

“家主,我建议还是要适当考虑他们的利益,毕竟这么几年,他们也不容易,把产业维持起来,他们付出了很大的辛劳,不能这样说拿走就拿走,这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我认为应该适当给他们一点补偿”

一名家族长者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另一名长者却怒道:“他们白白占用了几年的家族产业,不问他们收取占用费已经不错,还要补偿他们,这让别的家族子弟作何感想?绝不可能再补偿什么”

“你去了洛阳,当然什么都不知道,清河郡这些年有多少店铺关门歇业,多少商铺成为废墟,你以为他们是占便宜吗?北城那座雅斋酒肆被二郎之妻裴氏一个人硬撑了起来,每天都要忙碌到半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