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4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建成连忙扶起他,“不必多礼,这件事是我不察,我会着令各地官府,不准再抓捕从高丽放回的士兵,隋朝救人,我们却抓人,这会冷了天下人之心?”

“殿下是宽厚之人,愿大唐的官员都和殿下一样,那便是我们小民之福”

正说着,一名侍卫跑了过来,禀报道:“太子殿下,齐王来了,说有紧急事情”

李建成看见不远处的官道上停着一辆马车,旁边还有百余名骑马侍卫,便站起身向马车走去,很快来到马车前,李元庆已从车上走下来,他见大哥建成一身乡农打扮,腿上还沾着淤泥,不由笑道:“大哥怎么变成了老农了?”

李建成叹息道:“不事耕作,不懂悯农,若天天坐庙堂,怎知民间疾苦,算了,不跟你说这个,你有什么要紧事?”

“大哥请上马车详谈,和我的军队有关”

兄弟二人上了马车,李元吉便把昨晚封德彝找他之事详细说了一遍,李建成眯着眼睛,忽然问道:“你和封德彝很熟吗?”

“和我见过两次,关系很一般,不跟他和宇文谙关系不错,但宇文谙也没告诉过我,我昨晚也很奇怪,他为什么来找我,为何告诉我这件事”

李建成缓缓摇头,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他不是找你,他其实是为我而来,你明白吗?他知道你会调头来找我”

李元吉这才恍然,他顿时有一种被利用之感,半晌恨恨道:“我说他怎么会突然对我热情起来,原来只是托我带话,却又不明说,此人竟如此心机,令人不喜”

李建成微微笑道:“这很正常,你也不要怪他,他深受父皇宠信,如果他明着来找我,会使父皇生疑,从而影响他的仕途,此人很会做事情”

“好就算我不怪他,那这件事该怎么办?老二打我军的主意,我该怎么应对?”

李建成冷笑了一声,“他是想借这次中原之战的机会,把所有军权都夺过去,今天是你的军,过几天又会调我的关东之军,他动什么心思我清楚得很,哼他休想如意”

—://。。

卷十六铁马踏雪取河北第三十九章妥协援兵

更新时间:201311620:54:43本章字数:4885

关中地区一共由三郡组成,西面是扶风郡,中间是京兆府,东面则是冯翊郡,其中扶风郡的军队是李世民的势力,被称为关西之军,而冯翊郡的军队则被称为关东之军,自然是李建成的势力)

冯翊郡的驻军主要有三处,一是永通仓,有驻兵一万,由大将盛彦师率领,其次是蒲津关,也是驻兵一万,由大将常何率领,还有就是潼关,驻兵一万,由大将罗艺率领

罗艺在归唐后,受到唐廷冷遇,李渊封了他一个闲官,王爵也不了了之,但太子建成却再三举荐他,终于说服了李渊

在太子的建议下封为潼关主将,罗艺也投桃报李,主动归顺为李建成派系,成为李建成手下得力的干将

正是盛彦师、何常以及罗艺等三人鼎力报效,使李建成拥有了自己的嫡系军队

加上四弟元吉的三万兵和叔父李神通的三万关内军,李建成拥有了近十万军队,还有朝廷百官的支持,使他的势力要强于二弟李世民

但此时李建成却多了一分忧思,他忽然发现秦王竟然利用中原大战的机会,开始吞噬他的军方势力,令他极为不满,李建成也无心再继续视察夏种,当天便返回了长安

李建成直接回到了皇宫,此时已是下午时分,天气十分炎热,李建成站在武德殿前等得满头大汗,这时,一名老宦官匆匆跑来,“太子殿下”

老宦官气喘吁吁跑近,行了一礼,“让殿下久等了,圣上请殿下觐见”

李建成擦一把额头上的汗快步向御书房走去,他似乎想到什么,放慢了脚步,等宦官走上前,小声问,“增兵之事,圣上已决定了吗?”

宦官低声道:“好像还没有”

李建成心中有数了,这件事父皇还是要听他的意见他又加快了脚步

隋唐的皇帝和清朝皇帝不一样,隋唐皇帝很难做到一言堂,他必须要听取下面重臣的意见,甚至要费劲口舌说服相国支持他否则内史省和门下省不盖大印,皇帝连圣旨都传不下去

当然,皇帝也自有他的权力,若相国实在不肯妥协时他就撤换相国,换一个听话的相国比如中唐时的李林甫和杨国忠

到了晚唐,皇帝为了扩张皇权,不惜动用宦官来架空相权,结果自己反而成为宦官的傀儡,这话说起来就长了)先回到李渊

此时李渊也在等待太子归来,他之所以没有立刻答应宇文士及增兵之事就是因为他知道,要想再增兵,必须得到太子的支持,他很清楚军队中的派系结构

作为皇帝,李渊并不反感这种势力派系,而且他很支持这种派系的存在这就是帝王之术的核心,对臣下分而化之这样臣子们就只有彼此间的倾轧,而无上进之心,自古以来,领导者无不谙熟此术

当然,李渊也要守规则,既然是李建成的势力,他就要征得李建成本人的同意后,才能考虑增兵,而且这种话也不能明着说,只能远远近近兜圈子,说一些光面堂皇的理由,这就是政治,台上的话永远只是一种借口,只能通过最后的结果来了解事情真相

李建成走进御书房,深深施一礼,“儿臣参见父皇”

李渊见他皮肤晒得颇为黝黑,便笑眯眯问:“去咸阳视察如何?”

“回禀父皇,现在正是农忙时刻,儿臣也和农人一起下田插秧,体验农耕之苦,深有所获”

李渊听儿子竟然和农人一起下田插秧,大感宽慰,便点点头笑道:“皇儿能如此深入民间,体验乡人疾苦,朕深感欣慰,朕希望李氏宗室也能像皇儿一样,多巡访民间,不要高高在上,过几天朕要和他们好好谈一谈”

“父皇有此心,是大唐民众之福”

两人说了几句,李渊的话题便转到了中原战役上,他微微叹口气道:“现在中原大战不利,长渊县后勤重地被隋军偷袭,主将史大奈被俘虏,孝恭那边又遭遇尉氏县惨败,虽然这两败都未伤及根本,但士气却受到打击,连朕都感到很沮丧,不用说军中将士,形势对我们很不利啊”

“那父皇怎么打算,是决定撤军回来,还是继续打下去?”李建成小心翼翼问道

李渊沉思片刻,“你二弟和孝恭都有撤军的想法,但朕不想就这么放弃,如果一仗不打,就这么放弃,朕也觉得难以向国人交代,可是又没有取胜的把握,你二弟的意思是,希望我们能适当增兵,两三万即可,皇儿觉得是否可行?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李建成思考了一路,早已胸有成竹,他不能说不增兵,如果秦王失败,会因此把责任推给他

但他也不能一口答应,那样他的势力就会由此削弱,最好的办法就是军队撤回,可明摆着父皇不肯撤军,那么他也只能用一种变通的办法

“父皇,儿臣其实最担心之事,就是杨元庆把我们唐军主力都拖在中原战场上,然后他用数万精兵从关内直扑长安,那时长安空虚,我们该如何抵挡?”

“这.”

李渊也犹豫了,这确实是个问题,隋军已经在之前破坏了停战协议,那么他们偷袭长安也能成为现实

李建成又道:“就算隋军兵少,攻不下长安,但只要他们杀入关中,这对中原唐军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打击,那时唐军士气已乱,仓惶撤退,反而被隋军追击,必会惨败,若隋军主力一路追进关中,形势就极其危险了”

半晌,李渊脸上露出失望之色,无奈问道:“皇儿的意思是说,支持他们撤军?”

李建成摇了摇头,“儿臣也不是这个意思,儿臣是说,让增援军队出潼关,并不一定要参战,主要以势压迫隋军,同时增加唐军士气,屯兵阌乡县或者函谷关,一旦关中危急,便可立刻撤军,不知父皇以为如何?”

李渊明白了李建成的意思,他是怕自己的势力被秦王吃掉,这时,他忽然也生出一个念头,难道秦王要求增兵,就是在打这个主意吗?

想通这一点,李渊的心中有些恼火了,这已经到什么时候,事关大唐的前途安危,他们兄弟二人还在勾心斗角,完全不顾大局

李氏兄弟的不和,其实很大程度上也和李渊的刻意挑拨有关,但到关键时刻,李渊又希望他们兄弟能够捐弃前嫌,同心共力,这就和希望马儿跑得快,又希望马儿不吃草一个道理

恼火归恼火,李渊也无可奈何,他知道这是建成的让步,如果自己不答应,恐怕满朝文武都会跑来施压,要求撤军

“好皇儿说得也有道理,就按照你所言来办”

李建成随即又道:“儿臣保奏元吉为主将,率三万军兵出潼关支援弘农唐军”

李建成思虑慎密,他知道如果让罗艺带兵前去,以二弟的狠毒果断,极有可能会杀人夺兵权,而让四弟前去,就不会出现这种后果

李渊沉思良久,他没有同意李建成的建议,“元吉去不太妥当,还是换一员主将”

虽然援军只是去壮声势,牵制隋军,但就怕形势危急,需要支援的时候,如果是元吉为将,极可能会不理睬秦王,导致最后兵败,李渊在这一点上并不糊涂,他心知肚明

父亲的反对使李建成有些无奈,他想了想,“那儿臣建议让何常为主将”

唐王朝增派援兵一事在一番内部的讨价还价后,终于达成了妥协,李渊随即任命蒲津关主将何常为左武卫大将军,率三万军出潼关支援弘农唐军,使中原之战增添了几分变数

而与此同时,窦建德所控制的青州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在历城县,一首儿歌在街坊酒肆之间广为流传,‘幽州有妖道,自言伏魔神,驾云出白海,落凡为青帝’

这首儿歌颇为诡异,就像是一种谶语,在坊间流传了数天后,终于传到了窦建德的耳中

中原大战爆发,作为旁观者,窦建德一直在密切注视着战局发展,他最大的期望就是隋军战败,残兵退回河东,这个时候河北空虚,他便可以重杀回河北,重振帝业

但窦建德已经被杨元庆杀破了胆,尽管此时河北兵力确实空虚,只有大将秦琼率两万军驻扎在东郡,他依旧不敢北渡黄河一步,除非杨元庆被唐军大败,那时他才会生出胆量

房间里,窦建德站在沙盘前仔细地推演中原大战可能出现的结果,但推演的结果着实令他有些沮丧,他也发现唐军处于一种不利的局面,隋军已经掌握了战略主动

这时,门外有亲兵禀报:“王爷,孔先生到了”

窦建德收回了思路,他找孔德绍来,是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情,便点点头,“请他进来”

门开了,窦建德的谋主孔德绍走了进来,躬身施礼道:“卑职参见王爷”

“先生不必多礼,请坐”

窦建德请孔德绍坐下,又命人上了茶,这才从桌上取过一份报告,递给孔德绍,“最近历城县内出现一首谶语,颇为怪异,我百思不得其解,能否请先生替我解读一下”

孔德绍接过报告,只见上面写着:幽州有妖道,自言伏魔神,驾云出白海,落凡为青帝’

—://。。

卷十六铁马踏雪取河北第四十一章屈突中计

更新时间:201311620:54:44本章字数:4926

襄城郡汝水北岸,一支约两万人的唐军正沿着河水向东北方向疾行,这支队伍是由屈突通率领的东线唐军,屈突通的目标很明确,寻找到徐世绩的军队,并一举击溃或者歼灭它

但斥候的情况似乎并不支持屈突通的野心,他至今未能准确判断徐世绩的军队究竟在何方?

这让他十分为难,如果他不能在五天之内找到隋军,他所携带的粮草将消耗殆尽,事实上他只有三天时间,他不可能饿着肚子返程

昨天他终于得到一点线索,有人告诉他的斥候,两天前在汝南县附近发现了大队隋军,这个消息让屈突通欣喜若狂,立即挥师向汝南县进发

汝南县和南方的汝南郡并不是一回事,汝南郡的郡治叫汝阳县,靠近襄阳,而这里的汝南县只是襄城郡下的一个小县,位于汝水之南,城池破旧,人口仅千户,这些年屡遭盗匪洗劫,人口已锐减到不足三百户

第二天下午,屈突通率两万唐军抵达了这座平原小县,屈突通眯着眼遥遥打量数里外这座破旧的小城,城墙低矮,周长不过七八里,一些重要的军事堡垒还要比它大一些,这时,十几名唐军斥候飞奔而至,为首旅帅在马上抱拳禀报:“启禀老将军,县城已几乎是空城,隋军在城内驻扎了近十天”

屈突通眉头一皱“怎么会是空城?”

旅帅回头一招手,几名士兵将一名老者带了上来老者战战兢兢道:“启禀将军,隋军如狼似虎,城中人都吓得逃跑了,只剩下十几个老骨头不想离家”

屈突通有些不解“隋军不是一向军纪严明,怎么会变得如狼似虎?”

“唉”

老者叹了口气“刚开始还好就在前两天,隋军索要粮食财物,要抓壮丁年轻妇人也要去犒军,城内鸡飞狗跳,城民本来就不多结果全吓跑了”

“那隋军撤到哪里去了?”屈突通心中有些沮丧,又来晚了一步

老者摇摇头“我确实不知,他们昨天下午离去,走得非常匆忙”

看来是隋军发现了他们的到来,所以仓促撤离,屈突通不能决定隋军是向南还是向北撤离,只有等斥候在附近打探了情况再说,他抬头看了看,见天色已是下午便命道:“传我的命令,大军进城休息”

唐军两万大军开进城内,片刻便将小小的县城住满,虽然稍微拥挤,但勉强还是住下了

他们得到了粮草收获这也是令他们颇感意外,他们竟发现隋军遗弃了不少物资,除一些军械外,居然还有一千多石粮食和两千担草料,这正好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屈突通骑马在城内视察,按照隋制这种小县城只能有两座城门,一座南城门,一座北城门,两座城门之间相隔约三里,也形成了城内唯一一条主街

房舍大半破破烂烂,不少房屋因年久失修而倒坍,每一间房舍都住满了士兵,屈突通看见一伙士兵正在井边打水,准备做饭

“水井检查过没有?”

屈突通高声问道,他非常谨慎,水井,房屋都要一一检查,防止隋军下毒,也要防止隋军堆积干柴、硫磺等引火之物

不过还好,他们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士兵们见主将来了,立刻回答:“禀报将军,水井已检查过,没有任何异常”

屈突通点点头,继续拨马前去各处巡察

夜幕渐渐降临,急行军两天的唐军皆已疲惫不堪,早早熟睡,城门也已关闭,一队队唐军在城头来回巡逻,戒备严密,在城外,近百名唐军斥候分赴十里范围内巡视可疑情况

今晚是阴天,没有星辰月色,厚厚的乌云遮蔽了天空,夜色浓重,使大地变得格外漆黑

大约一时分,一队二十人的唐军斥候正疾向城池奔跑,他们发现了异常,正急赶回城内禀报,此刻他们离城还有五里

就在二十名骑兵奔过一道低坎时,只听一阵破空的箭矢声,两边密集的箭矢向他们射来,二十名纷纷惨叫落马,两轮箭后,无一活口

这时,两万余隋军已渐渐向县城的两座城门处靠拢,借着浓黑夜色的掩护,城上守军并没有发现大队隋军靠近,但在缓慢的部署中,隋军一万弓弩兵已经封锁了城门

这时,几百名工事兵在距城池两百步外的平地上搭建什么物体,他们带有现成的零件,用巨木和绞绳构筑远程抛射武器,半个时辰后,十座巨大的庞然大物便出现在城池外,高大的支撑塔甚至比城墙还高

在搭建到接近完成时,守军终于发现了异常,有士兵飞奔下城,紧急向主将屈突通报道

屈突通刚刚睡下,但还没有完全睡着,尽管他也十分疲惫,但主将的压力使他有些焦虑,难以入睡,几十年从军生涯,他对危险有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警惕感

他也感觉这座小城池有点不对劲,但他又说不出是哪里不对,他检查了所有的可疑之处,甚至掘地三尺,看地下有没有埋藏什么东西,但他都一无所获

屈突通躺在榻上,脑海里一幕一幕闪过白天的情形,他一定要弄明白,自己的不安来自哪里?

忽然,屈突通蓦地坐起来,他想到了问题所在,白天那个老者说,隋军在临走前一天大肆抢夺粮草,勒索财物,如果隋军真的很需要粮食,为什么又留下了一千多粮食和两千多担草料,这就解释不通了

那么隋军这样一反常态地违反军纪,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逼迫城中居民逃离,他们不用劝说的方式,劝说的方式会让自己警惕,那隋军要做什么?把城中居民都赶走,留一座空城给自己

屈突通心中猛地狂跳起来,双股一阵战栗,他已经隐隐猜到了隋军的用意,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奔跑声

“我们有急事要禀报将军”

“可是老将军已经休息了,他太疲惫,明天再禀报不行吗?”

“不行怕明天就来不及了”

屈突通一下子站起身,打开门“发生了什么事?”

巡哨士兵上前禀报“启禀老将军,我们发现城外有异常情况”

屈突通心有些凉了,尽管他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但他已经意识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