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4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离平壤城还有多远?”杨元庆追问道。

“还有四十里,须行一个时辰。”

停一下来护儿又补充道:“恐怕总管速战速决的方案也不可能办到了。”

杨元庆一怔,“这是为何?”

来护儿手指前方,淡淡道:“总管看前方就知道了。”

杨元庆的目光从哨塔上收回,向来护儿的手指方向望去,他也看见了,前方水面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小黑点,相距他们约五六里左右。

“高丽水军!”杨元庆失声道。

‘当!当!当!’的钟声在桅杆上敲响了,士兵们纷纷从船舱里奔出,尽管隋军士兵在出发前已经进行过简单的水战训练,但遇到真正的水战时,他们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用箭或者石砲轰击对方船只,

真正的水军主力,还是来护儿从南方带来的五千水军,来护儿走到杨元庆面前,抱拳请示:“卑职愿领军和敌军水战,请总管同意!”

杨元庆已冷静下来,在他所有的计划中,都没有考虑到高丽水军,但高丽水军确实出现了,他只能面对,杨元庆缓缓点头,“希望来将军旗开得胜,打赢这一战!”

“卑职遵命!”

来护儿躬身施一礼,快步攀下帅船,上了一条小船,很快划到另一艘大船前,上了大船。

此时隋军大船的编队已经发生了变化,杨元庆的帅船停止前进,而其余战船也纷纷在江中下锚,由来护儿的副将船率领五十艘战船前去迎战。

这五十艘战船上的士兵,便是来护儿从南方带来的五千水军,他们大多是荆襄一带的人,水性娴熟,水战经验丰富。

杨元庆走到船头,注视着五十艘战船迎战高丽水军,他也不得不承认,他不可能样样精通,在水战上,他便只能做一名看客,好在有大隋第一水师大将来护儿迎战,让他充满了信心。

涢江水面上,高丽军的水师闻讯前来拦截隋军入侵,高丽军的水军是去年春天才组建,也只有五千余人,主要以千石战船为主,共有百余艘。

主要水战武器,主要是弓箭和石砲,而来护儿率领的五十艘战船大多是三千石海船,船体坚固,三倍于高丽战船,他们武器却要丰富一点,除了弓箭和石砲外,还可以用船头撞沉敌船,而且还有火油和拍杆两大水战利器。

五十艘战船呈菱形排列,和高丽军的战船越来越近,双方终于撞击在一起,这时,隋军大船上的拍杆高高地竖起了起来,在隋军士兵的一片呐喊声中,长达数丈的拍杆猛地落下,向对方的战船砸去。

‘轰!’地一声巨响,一艘高丽战船被两根拍杆同时砸中,船体断裂,江水汹涌而入……

—://。。

第四十二章局势混乱

更新时间:20132517:29:26本章字数:4329

拍杆是隋朝时出现的一种水战武器,其实就是一根长达数丈的巨木,装在船舷边,一旦发生水战,士兵们便会将它高高拉拽起来,然后猛地放下,利用拍杆落下的巨力砸碎对方船只。也就是大船围成一圈,将小船驱赶在包围圈中间。

虽然说起来简单,但这种战术需要默契的配合和熟练驾船技术。稍有疏忽,要么被小船钻空漏网,要么大船容易相撞。

来护儿的水军都是经过无数次的训练,包括对阵林士弘的几次水战,拥有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驾船技术。

三十艘大船开始合拢,十艘大船在外围补空,数十艘小船被驱赶在包围圈中。

此时高丽船只已经意识到隋军的战术,它们分头突围,企图从隋军大船的缝隙中冲出包围,但隋军默契的配合。使它们非但没有突围,反而被拍杆砸碎数艘,甚至还有两艘被撞沉。

来护儿目光阴冷地注视船围慢慢合拢,他见船围已筑成,便毅然下令东岸:“用火油攻击!”

火攻虽是水战中的传统战法。但使用火油却是隋军的优势,它使水军的火攻变得如虎添翼。

在每艘战船上都有一架小型投石机,能将三十斤重的石块投出百步远,水军使用火油罐。

这种火油罐是专门烧制,浑然密封,只有一个核桃大的孔。用木塞堵死。

隋军的这种火油罐威力巨大,随着长臂抛出,一只只装满火油的陶罐被抛射出去,砸在高丽军小船上。

陶罐碎裂,火油流满甲板或者船壁,很快被隋军士兵的火箭点燃,片刻之间,数十艘大船上都燃起了熊熊烈火。

这场海战只经过了一个多时辰便进入了尾声,百余艘高丽战船参战,却有八十余艘被砸毁或者烧毁。

其余十几艘战船向东奔逃,不敢再战,而隋军五十艘战船,只有一艘被石砲砸破一个大洞,因江水灌入而沉没。

这场力量悬殊的水面战役,很快便以高丽水军的惨败的告终……但此时,由烽火引发的警报已经便传到了都城平壤,三柱烽烟,便意味着有大军来袭,烽烟来自江边,要么是船队前来袭击,要么是新罗的军队打到了涢水南岸。

平壤守军并不知道敌军来自何方,但这并不能阻止平壤城内的恐慌,平壤城内一片惊恐,城门纷纷关闭,士兵们奔上城头,准备应战。

早有士兵飞奔进皇宫,前去禀报高丽王高建武,高建武今年约三十岁,从去年十月底登基至今已接近一年。

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考虑如何从渊氏家族手中夺回权力,他并没有考虑外敌的入侵。

高丽的敌人主要来自于隋朝中原大陆和半岛南方的新罗,但中原内战正激烈,隋军无暇入侵高丽,而新罗在上个月新王登基,在稳固住权力之前,新罗军队不可能这么快入侵高丽。

所以当烽火消息传来时,高建武一下子惊呆了,他不知敌人是谁?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入侵高丽?

“传我的命令,城门即刻关闭,所有军队上城防御,再动员全城军民,准备参与协防。”

高建武连续下达了防御指令,这时,高丽次相乙支文德上前劝道:“大王,臣感觉很可能是隋军前来进攻。”

“隋军?”

高建武一怔,他有些不相信,“盖苏文的情报不是说,隋军在进攻青州窦建德军吗?怎么会来进攻高丽?”

“大王,杨元庆一向善于诡计,臣怀疑进攻青州不过是他的疑兵之计,用来迷惑唐朝,也是迷惑我们,更重要是新罗王才刚刚登基,无论如何,他们不会来进攻我们,只能是隋军。”

高建武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疾走,眼睛里充满了焦虑,他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他们的手下军队才两万余人,能抵得住隋军的进攻吗?

乙支文德是高丽国仅次于渊太祚的重臣。善于谋略,文武双全,虽然此时形势危机,但他头脑却很清醒,知道该怎么办。

他见高建德心中焦虑,便劝他道:“大王,隋军必然是有备而来。我们没有准备,这场守城战必然会艰苦,臣建议去向盖苏文求救。请求他发援兵,这是击败隋军最有效的办法。”

高建武实在不愿意去求渊氏家族,他知道盖苏文的人情不好欠。一旦他派兵来救援,自己则要付出十倍的代价,着实令他感到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至殿前禀报:“大王,大事不妙,江边传来消息,我们的水军不敌隋军战船,已经全部覆没了。”

这个消息顿时把高建武惊呆了,果然是隋军,而且他的水军竟然全军覆没。他心中顿时感到一阵撕裂般的剧痛,重重坐在榻上。

乙支文德也有些着急了,他再一次劝道:“大王,下决心吧!要不就来不及了。”

高建武叹息一声,终于点了点头。“次相,这件事就麻烦你跑一趟,告诉盖苏文,如果他能率军来援,我可以封他为莫离支。”

到最后,高建武还是做出了一个最不情愿的决定。派人去向盖苏文求援,请求他出兵支援平壤……平壤城内已是一片大乱街上到处是奔跑的士兵,所有的官员都出动了,在挨家挨户敲门,动员城中青壮上城协助守城。

一名年轻男子一路飞奔,跑进了‘雅’字旅舍,他一边跑,一边紧张得大喊:“掌柜!掌柜!”

旅舍内不相关的客人都不满伙计的恶劣态度和馊饭烂菜,纷纷退房走了,旅舍内只剩下几十名隋军斥候乔装成的商人。

隋军第二批乔装商人也到了,约十余人,加上第一批商人,以及馆舍伙计,使得隋军在旅舍中的累计兵力达到五十人,成为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

此时,斥候头领吴阶正和李掌柜坐在内堂里商议对策,他们也得到了消息,隋军已经快打到平壤,这令他们极为振奋,但同时也很紧张。

吴阶率领斥候潜入平壤就是要配合隋军攻城,这是他们的任务,现在城门已关,他们已经在城内,那么下一步他们就是要在隋军攻城时发挥作用了。

“我们的兵甲都没有带,李掌柜已经安排妥当了吗?”这是吴阶最担心的问题,手中没有武器,他们怎么和高丽军战斗。

李掌柜笑着摆摆手,“武器兵甲根本不用担心,当年隋军丢下大量兵甲武器,使得高丽国内兵甲泛滥,家家户户都有,而且很便宜就可以买到,我已经准备好了。”

李掌柜站起身笑道:“我带你去地窖看看吧!免得吴校尉不放心。”

吴阶刚要说话,就在这时,一名伙计飞奔而至,“掌柜,有大事!”

“什么事?”

伙计气喘吁吁道:“高丽官员正在挨家挨户动员,要求所有的青壮都去协助守城。”

李掌柜一惊,连忙道:“这可不行,大家快躲进地窖。”

吴阶却沉吟一下,“其实也无妨,我们就去协助守城,然后大家集中到一个地方,李掌柜看怎么样?”

李掌柜想了想,这样也好,他便取出一张地图,指着正南面的城门说:“到时打起仗来肯定很混乱,我们就集中南城楼东,那里有一块石碑,很容易找到。”

吴阶点了点头,“就这样办,我去告诉所有弟兄,你去告诉伙计们。”

这时,一名伙计跑来,“掌柜,有官员来了,要求所有人参战。”

李掌柜快步走了出去,只见一名官员站在大门处,他立刻上前行礼,“这位官爷,小店里都是些商人,不是高丽人,他们也要协助守城吗?”

官员一摆手,毫无商量余地道:“大王的命令,城内所有青壮都参加守城,不管是不是本地人,所以商人也要出战……。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