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5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建成勉强笑了笑,站到一座高台上,高声对士兵们喊道:“所有的士兵们,朕便是大唐帝王,特地来看望大家。”

城头上一片寂静,近万双眼睛注视着李建成,在他们记忆中。似乎从未见过皇帝亲自来鼓舞士气。

李建成又振作精神高声喊道:“朕要告诉大家。我们库房内有充足的粮食,足够支持一年,而隋军粮食却不足,他们支持不了多久就会撤军。我们的巴蜀也没有失去,唐军还在和隋军作战,我们也取得了胜利。大家要有信心,最困难的时刻一定会过去!”

城头上还是一片寂静,没有人欢呼,这是陈叔达忽然鼓掌起来,他暗示一下侍卫们,侍卫也纷纷跟着鼓掌。终于带动了城头的士兵们。城头上顿时响起一片掌声,有人振臂高呼。“大唐陛下万岁!”

“万岁!”

城头上欢呼声响成一片,李建成脸上有点涨红,士兵们的欢呼让他感到兴奋。

他又视察一圈城头,鼓励士兵们振作起来,在他的鼓舞之下,原本低迷的士兵终于有了一点起色,城头开始忙碌地进行防御战备。

李建成下了城头,却见萧瑀匆匆赶来,“陛下!”萧瑀喊了一声,神情显得有些紧张。

“出什么事了?”李建成心中有点不安地问道。

萧瑀走上前低声道:“今天臣亲自去清点库存粮食,发现只有十五万石粮食。”

“什么!”

李建成大吃一惊,急问道:“可太府寺的账册上明明有四十万石存粮,还有二十五万石哪里去了?”

“微臣也追问了太府寺梁颂,他也不是很清楚,又追问下面的人,才知道这四十万石粮食是包括了广通仓的二十五石万粮食,他们没有分账,实际上长安的库存里只有十五万石。”

李建成顿时急了,“那朕下旨调十万石粮食平定粮价,已经扣除了吗?”

萧瑀摇摇头,“还没有动,如果再调十万石粮食平抑粮价,我们太仓里就只剩下五万石粮食了。”

李建成沉默了,五万石粮食分给四万军队,每人只有一石多一点,连同他们家人,也就够吃一个多月,更何况城内还有五六十万民众。

他叹了口气,转身向车驾而去,萧瑀又跟了上来,压低声音道:“陛下,其实城内有些大户家里还有不少存粮,臣估计,这些大户存粮加起来,至少有二十万石。”

李建成停住了脚步,迟疑一下道:“你是说关陇贵族?”

萧瑀点了点头,“独孤家、窦家控制了长安的粮食和盐,还有长孙家,他们府中都有巨仓,屯钱粮何止千万,如果能”

不等他说完,李建成摆了摆手,“不要再提此事!”

李建成心里很清楚,一旦动了关陇贵族的利益,长安城立刻就守不住了,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打他们的主意。

“那十万石粮食还下拨平抑米价吗?”萧瑀又问道。

李建成叹了口气,“那就先下拨三万石!留十二万石待急用。”

他上了马车,在侍卫们的护卫下向东宫去了,萧瑀无奈地摇摇头,只得赶去太仓放粮。

务本坊独孤府大门前,一辆马车缓缓停下;车窗已开,窦轨探出头,有些惊讶地望着独孤府门前的变化,原本排列在台阶下的两排列戟已经撤掉了,十六名站在府门前的侍卫也不见了踪影。

窦轨忽然醒悟过来,这是独孤府开始摆姿态了,他心中暗暗思索,这样的话,自己府上也该撤去列戟了,跟独孤府好好学一学。

马车缓缓停下,早等候在府门前的独孤惟明快步下来,独孤惟明是独孤怀恩之子,是宫中千牛侍卫,昨晚李建成关闭内宫后,独孤惟明便被遣散回家,听说窦轨来访,独孤怀恩便命儿子替他在门口迎接。

独孤惟明上前施礼,“窦家主在上,晚辈惟明有礼了。”

窦轨下了马车,笑着点点头问:“你父亲在吗?”

“父亲在,在书房等候窦家主,请家主跟我来。”

独孤惟明领着窦轨在府内走去,窦轨其实是想来找独孤震,听说独孤震生病了,使他心中有些失望,而独孤良奉旨去了巴蜀,他只能来找独孤怀恩了。

“你们家主身体可好点了吗?”窦轨不露声色问道。

“家主病得很重,主要年事已高,请王御医看过,王御医让我们准备考虑后事了,哎!”独孤惟明长长叹了口气。

窦轨默然无语,不多时,独孤惟明便将他领到了书房前,他敲了敲门,“父亲,窦相国来了。”

“请进!”

屋里传来独孤怀恩的声音,窦轨走进了书房,只见独孤怀恩正坐在桌上写着什么,见他进来,独孤怀恩连忙起身施礼笑道:“礼数不周,怠慢窦相国了。”

独孤怀恩是独孤陀之子,是李渊表弟,也是窦轨同辈,不过他比较年轻,只是四十岁出头,原任工部尚书,年初礼部尚书杨恭仁调去荆襄后,他便改任礼部尚书,虽然不是相国,但也是位高权重之臣。

昨天晚上,他和重臣们一起拥戴李建成登基后,今天便在家休息,不料窦轨却来访。

窦轨客气了几句,两人分宾主落座,一名侍女进屋给他们上了茶,窦轨却没有心思喝茶,叹了口气道:“刚刚得到消息,隋军西路的十万大军已经杀到陈仓县,估计明天就抵达长安了。”

窦轨曾任扶风郡刺史,在扶风郡那边有一点人脉,消息很广,朝廷还没有得到这个消息,他便先得到了,独孤怀恩半晌才道:“这样一来,明天就会有二十五万隋军围城了。”

“不止二十五万!”

窦轨摇摇头道:“还有杨元庆北线的八万主力,还有城南的程咬金部,估计明天都会到达,这样就有三十四万大军围城了。”

独孤怀恩沉默了,他不知道窦轨来找他做什么,只能以沉默来应对,窦轨今天当然是有目的而来,他瞥了一眼独孤怀恩,试探着问道:“难道独孤尚书不觉得唐朝已经大势已去了吗?”

独孤怀恩笑了笑,“这个恐怕不是我觉得,而是所有人都这样认为。”

“独孤尚书说得不错,今天我遇到萧相国,他也是这样认为,他说现在所做所为,都是为了护卫大唐的一个尊严罢了。”

“是的,三十四万大军围城,而我们只有四万人,最多一个月,隋军必然破城,甚至还不用一个月,只要隋军猛攻城池,最多三五天,我们就坚持不住了。”

这时,窦轨从怀中摸出一份请愿书,放在桌上,推给了独孤怀恩,“这是我联络一部分大臣写的一份请愿书,希望唐朝能以一种体面的方式结束,已经有一百余大臣签字,希望独孤尚书也能考虑考虑。”

独孤怀恩翻看了一下,说是体面结束,其实就是劝李建成开城投降,上面签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前面二十几人,全部都是关陇贵族,独孤怀恩心中暗暗恼怒,原来窦家竟瞒住独孤家族,和这么多关陇贵族暗中有联系。

他沉吟一下又道:“如果只以我个人的名义附签,没有问题,可如果是家族的名义,恐怕我还要和家族商量一下,明天上午再答复相国,你看怎么样?”

窦轨呵呵一笑,“那好!我们就一言为定。”

—://。。

第九十二章隋唐大战(二十二)

更新时间:20134239:03:23本章字数:5129

窦轨先告辞了,独孤怀恩命儿子独孤惟明送他出门,他自己则匆匆去了后院,来到一间静室前,他恭敬地禀报道:“家主,我是怀恩。”

“进来!”

房间里传来独孤震的声音,不过并没有生病的虚弱,声音还比较响亮,独孤怀恩推门进去,只见独孤震正坐在坐榻上看书,笑眯眯地看着他。

独孤怀恩慌忙跪下,行了一个拜礼,“怀恩拜见家主!”

独孤震不过是在装病而已,这个关键的时候,他作为独孤家主,并不想抛头露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沉寂下来,让独孤怀恩代表家族对外活动,他则在幕后指挥。

“窦轨走了吗?”独孤震问道。

“他已经走了,回禀家主,窦轨来是拿了一份**,劝说李建成开城投降,已经有一百余名官员签字,他希望我们也签字。”

独孤震摇摇头叹道:“太子殿下昨晚才登基,他今天就请愿投降,这让李建成情何以堪,他也太急于立功了。”

“可是侄儿看见**上五个相国已经签了两个,还有一个裴寂,侄儿只是有点奇怪,为何要等签了一百多人才来找我们?”

独孤震冷冷笑了笑,“我若没有猜错的话,窦轨的名字应该是第一个,裴寂是第二个,是吧!”

独孤怀恩想了想,点头道:“确实如此,窦轨的名字在上面第一个大字,作为牵头人,下面第一个小字是裴寂,后面连续二十几个都是关陇贵族。”

“这就对了,窦轨现在是一门心思想表现,想做关陇贵族的头子,劝唐朝投降做功臣,然后在新朝中占据高位,他想法很担心,我能看透。”

独孤怀恩咬一下嘴唇,“家主。。。。。那我们独孤家怎么办?”

独孤震迅速瞥了他一眼,依旧不露声色问道:“那你想怎么样?”

独孤怀恩低下了头,显得有点胆怯,其实他明白家主的意思,要尽量低调,低调到无声无息最好,但他骨子里不赞成低调,他希望能维持独孤家的影响力,更不希望窦家一家独大,这样会影响到独孤家族在新朝的地位,确切说是他独孤怀恩的地位,他心中很是难受,但他又不敢反对,今天窦轨拿来一份**,他才意识到,独孤家族落后了。

他再也忍不住,便鼓足勇气道:“家主不想当关陇贵族的领头人,侄儿能理解,只是侄儿觉得,我们也不用这么低调,应该所有作为,否则我们在新朝真的会没有地位。”

独孤震目光平静地望着这个侄儿,心中涌起一种说不出的失望,原本独孤怀恩将是下一任家主,可是此时,他却似乎闻到独孤怀恩身上有一股烧焦的味道,四十岁的人了,还是这么毛躁、浅薄,家主的重任能交给他吗?

独孤震心中叹了口气,耐心地给他解释道:“独孤家之所以低调,并不是没有作为,我们已经三次和杨元庆暗中接触过了,而且我们在隋朝还有高官,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现在这个时候,不要太急于媚隋,这会让人感觉到我们对旧朝的不忠,反而会让杨元庆瞧不起我们,你看看韦家、杜家、苏家,这些关中士族,有几个跳出来表现自己的?怀恩,我们的目光要放长远,我们要让杨元庆尊重独孤家族,所以一些有失原则的事情不要做,宁可默默无闻。”

“可是至少要让杨元庆知道独孤家存在吧!”独孤怀恩还不能接受宁可默默无闻的方案。

独孤震心中失望之极,自己说了半天,他居然一点都不明白,一心想出风头,独孤震心中恼火起来,看来独孤良的建议的是对的,独孤雷更适合做独孤家族的家主,要比这个浅薄的独孤怀恩好得多。

但他心中还是克制住了不满,沉思一下道:“好吧!现在外面饥民颇多,独孤家族就赈粥济民,这独孤家族就存在了。”

独孤怀恩心中极度失望,他要的是和窦家的一样的作为,而不是赈粥济民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家主,能不能。。”

“浑蛋!”

独孤震终于勃然大怒了,重重一拍桌子,“我决定的事情,不准再顶嘴,速去赈粥济民,把所有的存粮全部拿出去济民,你若不干,我就让别人去干!”

独孤怀恩从未见过家主发这么大的火,吓得不敢再说话,战战兢兢退下去,他不敢再有怠慢,连忙去安排家人准备赈粥事宜,家主吩咐是把所有粮食拿出来济民,那至少要搭二十座粥棚,要知道独孤家族的府库里有几万石粮食。

独孤震目光阴沉地望着窗外,他不知道这个独孤怀恩怎么会如此愚蠢,如果没有眼光,替杨元庆把长安民心稳住,这就是天大的功劳。

次日中午,西线的十万大军在裴仁基和盛彦师的率领下,抵达了长安南城外,开始扎下大营,一个时辰后,杨元庆率领八万军主力抵达长安西城,连同程咬金的一万前军,三十四万隋军将长安城团团包围。

城上斜阳画角哀,长长的号角声在长安城头吹响,充满了悲声,数万守军望着城外一眼望不见边际的大营,这种大军围城的震撼让每一个士兵都心生绝望,这个时候,就算李建成再来安抚军心,也无济于事了。

军营中军大帐内,杨元庆听取了李靖和裴仁基的汇报,这时裴仁基躬身笑道:“卑职在大震关抓到了长孙无忌,殿下可要见他?”

“他愿意投降吗?”杨元庆问道。

裴仁基摇了摇头,“卑职劝过他,他不肯投降,或许殿下劝他,会不一样。”

杨元庆点点头,“把他带上来!”

片刻,几名士兵将绑缚着的长孙无忌带进大帐,长孙无忌率一万军在大震关抵御西线十万隋军,但由于部将献关,军队迅速溃败,长孙无忌装扮成商人逃跑被隋军认出并抓了起来。

杨元庆看了一眼长孙无忌,吩咐左右,“给他松绑!”

士兵们给长孙无忌松了绑,长孙无忌仰头站着,不理睬杨元庆,杨元庆淡淡道:“你不是什么特殊人物,之所以对你优待一点,是看在你父亲的面前,我和你父亲有很深的交情,我不想杀他的儿子,你投降吧!我给你一郡太守之职。”

长孙无忌感觉杨元庆并没有欺辱自己的意思,他叹了口气,躬身行一礼,“父亲也给我说过,说你将来成就非同寻常,却没想到竟成就于斯,多谢殿下好意,若你能念父亲旧情,请放我为民。”

“你是要去找李世民?”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我不知道秦王殿下去了哪里?既然唐朝已败,那彼此缘分已尽,我也没有跟随他的必要了,我不投降隋朝,就是给他最后的交代,请殿下成全。”

杨元庆沉吟片刻,便吩咐左右亲兵,“赠他五百两黄金,放他离去。”

“多谢殿下!”

长孙无忌行一礼告辞而去,杨元庆望着他走远的背影,心中有些遗憾,不由摇了摇头,此人确实有才华,可惜不为自己所用。

这时,又有士兵在帐外禀报,“启禀殿下,程将军带来十几名县令在大营外求见,都是京兆府的县令。”

杨元庆一怔,程咬金这是搞什么名堂,他想了想道:“先把程咬金召来。”

很快,程咬金来到大帐,他心中有些忐忑,他虽然夺金锁关,从铜关道杀入关中,但他在关中晃了近十天,也没有立下什么大功,李世民也没有因为他的入关中而退兵,他更攻不下长安。

无奈,他只得率领军队,一个县一个县的逼降县令,一连逼降了十几个县,然后把这些县令带来大营向杨元庆请功,也不知道这次自己能立下什么功,得到什么封赏?

这一次,程咬金恭恭敬敬单膝跪下,抱拳道:“卑职程咬金向殿下交令!”

杨元庆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家伙从来就是站无站样,坐无坐样,连行个礼也是歪东倒西,今天怎么变成如此正经?

“你交令也罢!怎么还带一群县令来,这也是我给你令吗?”

程咬金的黑脸胀成紫脸,呐呐道:“不是我要带他们来,是他们缠着我,一定要我带他们来拜见殿下,否则他们就要跳河自刎,我没法子。”

杨元庆哈哈大笑起来,连忙旁边的亲兵也忍不住扭过头去捂嘴偷笑,杨元庆点点头令道:“先把县令带进来,让他们别帐休息片刻,等会儿再见他们。”

说完,杨元庆又吩咐左右亲兵道:“把那匹乌骓马牵来!”

亲兵牵来一匹通身漆黑的战马,正是程咬金从回纥人所献战马中喜欢上的那一匹,杨元庆走出帐,拍了拍战马,对程咬金笑道:“这次夺取铜官道,扫荡关中,你立下了大功,这匹马就赏你了。”

要是往常,程咬金肯定欢呼一声,跳上前牵马,可今天他不想,他瞅了一眼战马,尽管他心中十分想要这匹乌骓马,但是他心中还有更想要的东西,他低下头,小声道:“殿下。。。。。这匹马我不要,可以赏给别的将士,能不能就封我个什么爵位?”

杨元庆哑然失笑,原来这小子想要爵位。

他点了点头,微微笑道:“你立下了功绩,爵位是可以升一级,封郡公,不过明年我打算让李靖去灭高丽,你也可以跟随他前往高丽作战,只要你能在高丽立下功绩,我会封你为鲁国公。”

程咬金大喜过望,他迅速忘记了刚才自己说过的话,接过缰绳,拍拍这匹战马的长脸,笑着嘴都合不拢了,“殿下之赏,卑职怎敢不要,只是殿下怎么知道我喜欢这匹马?”

—://。。

第九十三章隋唐大战(二十三)

更新时间:201342320:53:28本章字数:5185

长安围城已经过去了近十天,隋军始终没有发动攻势,从一开始,杨元庆便没有打算攻城,唐朝已经大势已去,唐军已经没有任何希望,或许刚开始他们还有点茫然,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只会越来越绝望

第十天上午,长安的东、西、南四面城墙外,各出现了十架巨大的投石机,巨型投石机高达两丈五尺,被数十头牛拉拽着,轰隆隆向城墙挺进。

城头的士兵顿时紧张起来,当当敲响了警钟,早已被折磨得筋疲力尽的唐军士兵再次奔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