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底在耍什么花样。”

张盘和陈忠都是点头,此时这般状态,李元庆所言是最好的方式了。

三人下了城头,长生营这边也被安排好了驻地,就在北墙西边的一块民居空地,有几口深井,位置还算不错。

简单寒暄几句,李元庆调了2个把总的兵力,到城墙上参与巡夜、防守,便直接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休息。

只可惜,心中杂念不少,李元庆翻来覆去,始终无法安然入睡。

来到帐外的井边,让守夜亲兵打了一桶深井凉水,用力洗了几把脸。冰冷的凉水触碰到皮肤,这才让李元庆的心神渐渐安定下来。

长长吐出一口气,李元庆也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之所以这么紧张,或许,就是因为那个当初在沈阳城有过一面之缘的死胖子啊。

若只是莽古尔泰和岳托,就算他们势大,李元庆并不虚,但~~,镇江一役,这死胖子真的给李元庆留下了不少阴影,若不是李元庆当时当机立断,果断溜号,恐怕……

在莫名的烦躁中昏昏睡去,刚要睡熟,却有亲兵禀报,“报将军……………,北城方向,鞑子有异动。”

李元庆不敢怠慢,赶忙披甲,来到了城头。

张盘和陈忠已经过来了,看得出,两人昨夜也没有睡好,包括很多士兵,都有黑眼圈。

过万的鞑子,有形无形的,给人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见到李元庆过来,张盘忙指着前方道:“元庆,你看,从早上开始,这几部鞑子便开始调动,看样子,他们似乎不着急攻城啊。”

李元庆朝着张盘的手指方向看过去,在前方不远,镶红旗大概三四个牛录,正在挖沟堆墙,似乎并没有进攻的意思,而是在修建防御攻势。

而另一侧,正蓝旗的两队披甲鞑子,正在不断变换调整队形,看样子是要攻城,可他们并没有什么攻城器械。

陈忠道:“这些狗鞑子搞什么鬼?要打不打的。”

李元庆眯起眼睛,扫视向远方。

昨天晚上,摄于能见度,看的并不清晰,此时白天,艳阳高照,由北向南看,正好避开了刺眼的阳光,可以看的很远。

凝视了良久,李元庆缓缓吐出了一口长气。

后金军的旗帜似乎比昨夜多了一些,看这模样,似乎还有更多的后续兵力,在朝着这边赶过来。

这他娘的。

李元庆最可怕的预料,很可能已经成了真。

旅顺现在很可能已经被摆上了台面,自己这三部,恐怕已经成为了后金贵族们的大菜啊。

李元庆来到垛口前,小心朝下查探。

脚下护城河的水位很深,或许有海水掺杂,颜色呈深蓝偏黑,至少应该在3、5米深。

只不过,河面并不宽阔,仅仅10米出头。

旅顺抵海而建,但这个时代,因为条件和人文观念所限,华夏民族的城池,很少直接建在海边,旅顺是个小堡城改建,由于位置的关系,突破了一些这种观念,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暴露在陆地上。

除了北面完全处在陆地上,由城墙隔开,南面、东面各有一部分,与陆地有很深的牵扯。

南面在背后还好些,若后金军从这东面陆地进攻,将会给守城明军带来极大的困难。

但让李元庆欣喜的是,张盘这边居然还有3门土炮,都是那种老掉牙的货色,李元庆也叫不出名字,不过,看其外表,都被擦得很亮,看样子,应该是经常保养。

李元庆忙道:“张大哥,这几门炮,还能用么?”

张盘一愣,片刻才反应过来,“应该还能用。不过都有些年岁了。”

李元庆点点头,“炮手在哪里?来。打一炮试试。”

虽然数次摩擦,但对于李元庆的本事,张盘早已是深深信服,加之李元庆和长生营数次救过张盘和旅顺部的性命,这些旅顺部的士兵们,对李元庆也非常尊敬。

此时,李元庆此言一出,片刻,便有5、6个炮手急急跑了过来,“小的等见过李将军。”

李元庆对他们点点头,“这炮能打多远?朝狗鞑子打一炮试试。”

一个年纪约莫40出头的老炮手忙道:“李将军,这是老式土炮。已经有几年没用过了。小的也不知道能打多远。您几位还是先退后,让小的来操作,免得伤了几位将军。”

李元庆有些无言,炮手对火炮都没有信心,又怎能指望它们杀伤敌人?

不过,有总比没有强。

几个炮手废了好大力气,才填上炮弹,老炮手又拿了块破布,仔细擦了擦炮膛,这才跑回去捻了捻引信,指挥几个炮手调对了半天,哆哆嗦嗦取出了火石,点燃了引信。

“几位将军快退后,最好捂上耳朵。”老炮手赶忙大呼。

本来众人对这火炮就没啥信心,他这一呼喊,众人顿时退出去几十步,捂上了耳朵。

李元庆也只得退后十几步,贴在了垛口边的城墙上,小心观看。

片刻,引线已经燃到了炮膛,‘嗤嗤’直冒白烟,却迟迟不引爆,仿似要炸膛一般,吓得周围众人又是连连退后。

李元庆不由也摇了摇头,这他娘的也能叫火炮?

但还没想完,忽然‘轰隆’一声,炮膛发出一声巨响,一枚黑乎乎的炮弹,骤然朝前方飞出去,划出一道黑乎乎的烟线。

众人目光几乎就是随着这道黑乎乎的抛物线,一直到其落地。

看到其终于落地了,众人这才都松了一口气。

老炮手不由大喜,“托几位将军的洪福,小的几人幸不辱命。”

李元庆有些无言,片刻才回过神来,忙摆手对旁边的黄国山道:“赏他五两银子。”

“是。”黄国山赶忙让亲兵去取银子。

片刻,银子取来,交到了这老炮手手里。

他不由眉开眼笑,露出了一口老黄牙,“谢李将军。谢李将军。”

李元庆扫视不远处黑乎乎的炮弹,大概不到一里,也就是400米左右,而且是实心弹,恐怕也就跟投石机的石块差不多,杀伤力非常非常的小,远远低于李元庆的预期。

但有总比没有强啊。

这边,旅顺城头上试炮,对面后金军也被吓了一跳。

主要是火炮的轰鸣声,在这种空旷的天气里太刺耳了。

对面的后金军眼见这火炮就这效果,纷纷放声大笑,对明军这边做起了各种侮辱性的动作。

明军这边也不甘示弱,一阵国骂加各种手势回击。

李元庆却完全不理会周围噪杂,笑着对这老炮手道:“老人家,城里还有多少炮弹?咱们把这几门炮都试试。若试的好,本将绝不吝惜赏赐。”

老炮手不由大喜,赶忙对李元庆磕头,“小的愿为李将军效力。”

**************************************************************

第179章老奴亲临

~~~~~~

张盘不明白李元庆为何会对这几门破土炮费这么大心思……

毕竟,刚才试炮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根本没个卵用,除了这东西能打的稍微远一点,搬块石头都比它好使。

但李元庆既然这么做了,区区几门破土炮,几个老炮手,张盘自然要给李元庆这个面子,忙于陈忠继续观察后金军阵地,讨论防务。

李元庆直接让老炮手将剩下两门炮抬到了北墙西边,李元庆的防御范围,继续试射。

幸亏李元庆没有抱太大希望,一门哑火直接炸了膛,另一门倒能发射,但射程,最多也就300步……

不过,李元庆还是厚赏了这几个炮手,给了他们十几两银子,暂时把他们划归到自己治下,这个面子,张盘还是会给的。

来到两人这边时,已经是上午,火兵已经做好了饭。

张盘赶忙邀请李元庆过来吃饭。

三人吃完饭,张盘终于忍不住心底的疑惑,问道:“元庆,你搞这些破土炮做啥?没个卵用啊。”

李元庆一笑,“现在或许没卵用,但以后,也许咱们就能用到。对了,张大哥,陈大哥,我观鞑子今天不像是有攻城的意思。东面那块地,我有些不放心,最好,咱们还是多挖些工事,有备无患。”

东面是陈忠的防御范围,陈忠忙点点头,“我也有这个意思。正好,吃完饭,我便去安排人手。”

张盘道:“我这边劳力还有不少,也让他们去帮忙。”

李元庆点点头,不再多言。

下午,旅顺东门城门打开,几百号壮汉一起,开始挖掘新工事,主要便是挖壕沟。

挖壕沟这种东西,古往今来,都是最好的防御工事。

首先,挖出的壕沟,可以形成阻隔,阻隔敌人,直接进入己方阵地,再者,壕沟里挖出来的泥土,可以筑墙,形成另一道阻隔,省时又省力,且有非常直接的效果。

旅顺底子不薄,张盘又令人在外围设置了不少拒马、钉子,又在前面的地面上挖了不少大坑、陷阱,足以抵挡后金军好一阵子了。

李元庆并没有参与工事的修建,但却一直在这边观察地势。

东面陆地不远,就连着大海。

有一瞬间,李元庆甚至有一个冲动,能不能将壕沟挖到海边,与护城河连起来,引海水倒灌。

但只片刻,李元庆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海水有潮汐,旅顺城实在距离大海太近了,城池虽然坚固,但怎可力敌大海之力?

一个不小心,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夜幕降临,后金军方面始终没有任何进攻性的动作,只是有不少哨探,倒城下这边来窥探,但他们很谨慎,远远的观看,大都在二三百步之外,张盘虽然有几个骑兵,但这种情况,却绝不敢出去跟他们硬碰硬。

三人这时基本上已经摸清了后金军的意思,他们短时期内应该还不会攻城,而是要等待什么。

但越是这般,反而比直接攻城,更让人紧张。

就像是你站在一颗大树下,知道大树要倒,你可以躲开,但大树却迟迟不倒,你根本不知道要往哪个方向躲……

这他娘的。

吃过晚饭,三人继续商议应对之策。

张盘道:“元庆,这般局势,咱们就这么坐以待毙,也不是办法?依我看,咱们能不能派出一队精兵,夜里来次袭营?后金战马很多,草料必定很多。一旦咱们烧毁了他们的草料,他们就不能再在外面耗着了。”

陈忠忙道:“元庆,此事可行啊。当年,在镇江城时,你不就是这么干的么?现在马上就要入秋,天气干爽,天干物燥,真是放火的好时机啊。”

李元庆思虑良久,却是摇了摇头,“两位哥哥,放火是个好办法。但现在,却不好下手。”

张盘忙道:“元庆,这是为何?”

李元庆道:“此时天干物燥不假,天气也极为晴朗,这般天气,夜里看的很清楚。咱们的人,怎么过去?过去的人少了,很难完成这个任务。过去的人多了,必定会被后金军警觉,一旦发生交战,损失大了,咱们得不偿失啊。”

陈忠重重点了点头,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他只想到了好的一方面,却没有想到坏的一方面。

正如李元庆所言,三部这边的依仗,只有城池和大海,根本不具备这种突袭能力。

而且,后金营地远离海边,从海路走也不现实。

一旦进攻不利,不但损失~精锐,对军心,也将是个不小的打击,这是三部很难承受的结果。

张盘也深深明白这一点,长叹一声道:“元庆,被鞑子这样掐着脖子,哥哥我真是很难受啊。”

李元庆一笑,“敌强我弱。后金主力都来了,咱们退一步,也没有什么不光彩的。只是不知,东江本部方面,会不会给咱们支援啊?”

听李元庆说起本部,两人都是一愣。

片刻,张盘摇了摇头道:“元庆,恐怕很难啊。大帅也很难啊。恐怕顾及不上咱们。”

陈忠也点点头。

李元庆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张盘能想到这就好。

毛文龙在此次盛夏攻势中虽然收获颇丰,但本部事务繁杂,又隔着几百里之遥,贸然来救,绝非明智之举。

以毛文龙的精明和睿智,他必定不会选这步棋。

三部,想活下去,只能是靠自己。

李元庆也完全理解毛文龙的立场,并不会责怪他什么。

自古成大事者,就该拿得起,放得下。

事事斤斤计较,又怎能成大事?

到了这一步,李元庆其实也很无奈。历史上,后金大举围攻旅顺,至少要等到几年之后。

但此时,由于李元庆的出现,东江本部,包括辽南李元庆三部,成长的速度有些太快了,恐怕,老奴都坐不住了。

发展快自然有巨大好处,但缺点却也显而易见。

那便是三部根基都不稳,各项物资缺乏,兵不精,甲不厚,武器也不够锐利。

这般状态下,据城力守,恐怕,并不是什么好选择。

但~~,若不守,三部无法对朝廷交代,无法对毛文龙交代,无法对东江的兄弟们交代,也无法对治下子民交代啊。

李元庆这时也有些体会到当年在镇江时,毛文龙究竟有多大压力了。

三人都久久没有说话,半晌,张盘道:“元庆,咱们哥仨,你脑子最好使。你说,现在这般,咱们该怎么办?”

李元庆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怎么办?无他。尽人事,听天命。该做的,我们一定要做好。其实,事情也并没有咱们想的这么悲观。后金虽然势大,但事实上,他们善野战,而不善攻城。辽阳、沈阳被他们轻举拿下,两位哥哥都知道其中猫腻。但这里是旅顺,民心都依附我大明。后金再想耍这种下三滥手段,绝没有这么容易。况且,旅顺位置险要,咱们又有6000多精兵,几千辅兵,有粮有人,慌个球?”

“对。慌个球?”

陈忠一拍桌子道:“老张,元庆,我看,我们是太紧张了。是自己把自己搞的太紧张了。后金军之所以不攻城,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做好准备,没有攻城的把握。他们看着是人多,但我敢打赌,真攻城时,只要咱们把他们打疼了,他们绝对不敢乱来。”

张盘也被提起了士气,“不错。老奴就这么点奴才,死一个,可能没什么。死十个,必定已经跟他沾亲带故。咱们只要据城力守,随便他们耍花样。”

李元庆笑着点点头,“两位大哥有信心,那这件事,便好办了。我有一个办法……”

…………

兵临城下的心理压力确实巨大,但李元庆三人相互鼓劲,这种压力便减轻了不少。

连带着,亲兵们也被感染,随即,越来越多的士兵也被感染,整个旅顺城的气氛,稍稍轻松了一些。

次日清早,李元庆一大早便起来。

昨夜,李元庆对张盘和陈忠提出了一个想法。

其实也很简单,既然没有退路,那就让己方的准备做的更充分。

在明军的战船上,大多都装备了一些投石弩,就是稍微改良后的投石机。

此时,三部并没有多少战船,李元庆这边只有1艘,陈忠也有1艘,张盘有2艘。

这4艘船上,差不多可以拆下来6具投石弩。

这些投石弩都是以良木和牛皮筋制成,并不是很大,拆解并不费事。

而旅顺城别的没有,海边的碎礁石却有的是,这就为城中提供了无尽的‘炮弹’。

张盘更是提出了一个有些疯狂的想法,把城中一些合格的房子都拆了,有很多民居的房梁,都是三角形的老沉木,即便比不上投石弩的木料,但用来应应急,应该也能凑合。

而城中还有二十几头牛,按照张盘的话说,“直接杀了取筋。顺便还能给弟兄们补补身子。”

在大明,私自宰杀耕牛,这可是属于犯罪行为。

但此时,谁还能顾及上这些呢?

一大早,各方便都忙活了起来,拆船的拆船,拆房子的拆房子,杀牛的杀牛……

李元庆也坚定了信念,旅顺,不能有失啊。

中午,火兵炖上了香喷喷的牛肉,诱人的香气,简直可以飘到几里之外,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

这个时代,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吃过牛肉。

李元庆三人也不吝惜,不管是战兵、辅兵、民夫,还是壮女,只要帮忙守城的,人人都有份。

当然,肉的数量会有差别。

一时间,整个旅顺城四处都是熟牛肉的香味,人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整个兵临城下的压抑气氛,完全一扫而空。

李元庆心情也轻松了不少,人心可用,大有可为啊。

这时,城头上却传来一个士兵的惊呼,“看,你们看那边。那,那是老奴的王旗啊。是,是老奴来了啊。”

**************************************************************

感谢肥du嘟、白云过隙、80963、带雨梨花、yaahoo007兄弟的月票和捧场,小船多谢。

跪求订阅啊。

回复书友天下纵横,投老孙是一条路,但在文官麾下,武将待遇可不高啊。

还有,你有没有发现,老孙现在才是兵备佥事,猪脚的资历,似乎比他还资深一点嘛……

第180章充分准备

~~~~~~~

后金战阵中,一杆明黄色的巨大旌旗,徐徐来到了前沿中央,数十名后金将领纷纷翻身下马,恭敬的让开了一条路,跪倒一片。

一个头戴金盔、骑着黑色骏马的男人,不紧不慢的走到了前方。

虽然相隔两里有余,但李元庆还是第一眼就认出来,这必定是老奴亲临啊。

这杆明黄色的旌旗,李元庆记忆实在是太深刻了。

当日在沈阳城,贺世贤和他麾下的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