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相隔两里有余,但李元庆还是第一眼就认出来,这必定是老奴亲临啊。

这杆明黄色的旌旗,李元庆记忆实在是太深刻了。

当日在沈阳城,贺世贤和他麾下的千余精骑,就是倒在了向这旌旗冲锋的路上。

“嘶……”

李元庆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他之前已经想到了一万种可能,可却万万没有想到,老奴,居然,居然会来旅顺这种小地方……

这………………,这只能说明,旅顺已经足够引起老奴重视,并且已经到了可以让他亲征的地步了啊……

张盘和陈忠也都有些傻眼了,呆了好久,迟迟回不过神来。

而身边的这些士兵们,更是不知所措,呆呆的看着不远处的后金战阵,完全不知道该做点什么好了……

老奴亲临……

这,这在这片土地上,恐怕,没有几人能承受这种压迫力吧?

这简直就像是一个被神化了的魔鬼啊……

良久,陈忠终于回过神来,不由狠狠啐了一口,“哈。老奴这老狗居然亲自来了。哈哈,他还真是给咱们面子啊。也好,顺道将这老狗一块收拾了。省的咱们再杀去沈阳城。”

张盘也意识到身边情绪不对,忙大笑道:“不错。老奴这老狗,这是活腻了想不开,要给咱们送功绩来了啊!”

李元庆这时已经冷静下来,也笑道:“老奴能来,是咱们哥几个的面子啊。不错,非常不错。”

周围士兵们看到三个主将说的都这么轻松,压抑紧张的气氛不由消散了不少,加之有牛肉的底气,很快便有人开始说笑起来,遮天蔽日的乌云,来得快,去的也快,仿似并没有留下太多阴影。

三人各自安排亲信军官,负责城墙的正常运转,一起来到了北门的城门楼子顶端,居高临下的俯瞰着后金军方向的阵势。

这里是周围区域内的最高点,此时天气通透,可以看的很远。

两里之外,即便看不清人的相貌,但却也可以看个大概。

三人在这边看着后金军,后金军那边同样也在看着旅顺城。

老奴金盔金甲,骑在一匹高大的黑色骏马之上,这骏马足比普通的战马高出一头还多,在李元庆三人的视角上,老奴的身影被突出的格外清晰。

他的周围,足有三四十名八旗将领,牢牢将其护卫在正中。

这个距离,炮打不到,投石弩更打不到,双方都没有强有力的远程打击武器,只能互看着对眼。

老奴一边看着旅顺城,一边拿着马鞭,对着旅顺城这边指指点点,身边,几个将领正点头哈腰的对他解释着什么。

老奴偶尔点头,没有太大的动作,常年居于上位者的气势,便是李元庆这边,也能清晰感受的到。

“这条老狗,他究竟想要干什么?”陈忠竟然都开始有些按耐不住性子,低声啐道。

张盘脸色也是极为凝峻,“元庆,老陈,鞑子这次怕是要来真格的了啊。咱们必须要加倍小心啊。”

身为辽地一线将领,又经过了这么多次鏖战,陈忠和张盘的眼界、思维,自然比普通士兵要高出百倍。

老奴亲临,这几乎就意味着,后金全国主力,基本上都出动了。

以一国之力,来打旅顺这个小城……

而且,是旅顺几乎就不可能有援兵的情况下……

李元庆这时已经彻底冷静下来,反而看开了,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淡淡笑道:“老奴能来,这很好嘛。这事儿要传到朝廷里,也能给咱们增加点身价。”

“元庆,这都啥时候了,你还有心思想这?”

张盘不由苦笑,“要是城守不住,朝廷跟咱们又有啥关系呢?”

陈忠却是极为了解李元庆,一见李元庆这云淡风轻的模样,忙道:“元庆,你脑子活,是不是有什么好办法了?”

李元庆一笑,“办法?我倒真有不少。不过,咱们不着急。先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李元庆的镇定,给了陈忠和张盘不少底气,两人也只得耐住性子,继续探查后金方向的动作。

老奴大概在阵前站了一刻钟,便返回了后阵,很快,后金前阵这边,就开始忙活了起来。

看样子,他们是要推土,准备推过来。

后金擅长野战不假,但事实上,对于攻城,他们也并不外行。

通过与刘达斗的交流,李元庆基本上也了解了当日西平堡之战的全过程。

从早上开始,后金军开始攻城,西平堡近万守军,兵精粮足,却没有坚持到傍晚,最后,罗一贯自刎,雄城陷落。

从战术上来讲,罗一贯当时的布防并没有太大问题,只是,后金军兵力太多了,尽是主力,四面攻城之下,城内人手根本不够用,最关键的,罗一贯将太多的希望,都寄托到援军身上,而援军迟迟不至,也击碎他最后的心理防线,功亏一篑。

李元庆现在思量,西平堡失陷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主要有两点,是其根源。

第一,罗一贯虽有守城之心,但准备严重不足,他错误的预估了形势,没有做好最坏的打算。

再者,西平堡地势实在是太差劲了,周围尽是平原,根本无险可守。

的确,西平堡周围有不少大小军堡拱卫,但在那般事态下,后金大军主力围城,沙岭已经惨败,周围各人,谁敢出战?谁又有能力出战?去救援被围困的西平堡?

以老奴的精明睿智,他又怎的能放弃这种良机?

此时,李元庆三部,虽然没有罗一贯当时的配置,也没有那么多的盟友,但三部和旅顺城,却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三人都有守城之心,陈忠和李元庆先不必说,旅顺是张盘的老巢,也是张盘的命~根子,即便李元庆两部不出力,他也必须要拼命的。更何况,三部唇亡齿寒,骨断筋连,李元庆两部也不可能不出死力。

再者,旅顺地势险要,背靠大海,能守能退,远非当日的西平堡可比。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三部虽看似分散,但在此时这种事态,不论是陈忠还是张盘,在大势上,都不会反驳李元庆的意见,某种程度上,说三部已经连为一体,也并不为过。

天时地利人和,基本上旅顺都已经占齐了。

即便老奴亲临,那又有何妨?

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来溜溜才知道。

看到后金军开始推土的动作,三人心里都有了数,老奴并没有因为据有压倒性优势,就看轻了旅顺,而是要采取最稳妥的办法。

当日,在镇江城时,后金军同样是采用这种办法,围逼镇江城防线,从而逐个击破,打开缺口。

此时,李元庆三部没有强力骑兵,根本无法阻止后金军的动作。

而后金军方面从事这些苦力推进工作的,九成九都是汉人奴隶,根本不会影响到他们半点战力,只是需要消耗一些时间。

“元庆,咱们不能放任这些狗鞑子这么轻松了。这不过两里的距离,最迟两天,他们就会推到城下,到时,咱们可就被动了啊。”张盘已经有些急了眼,满头大汗。

陈忠也是急切的看向李元庆。

李元庆点点头,“不错。确实不能让他们这么安稳的推进。投石弩现在已经到了城头上,咱们去试试效果。”

张盘和陈忠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赶忙匆匆下了城门楼子。

城头上,六架投石弩已经架起来,对准了不远处的后金战阵方向。

看到李元庆三人过来,周围士兵纷纷磕头行礼。

李元庆摆手让他们起来,对陈忠的亲兵头子陈长友道:“长友,打几发试试。我要看看效果。”

陈长友是蓟镇人,早年曾在水师混过,对这种投石弩很了解。

他自然明了李元庆跟陈忠的关系,赶忙对李元庆磕了个头,“李将军稍待,卑职马上为您操演。”

说着,他忙招呼过几个士兵,开始忙活。

成祖朱棣时,郑和七次下西洋,大明的水师曾经强悍一时。

可惜,到了现在,两百多年过去,辉煌早已不在,留下的,甚至还比不上当年的残羹剩饭。

这种投石弩,说白了,就是放大了的弹弓。

只不过,工匠们在皮筋上做了个支架,可以防止打偏,但也仅此而已了。

很快,几个士兵抱着一块礁石,撑在了皮筋中央,五六人两边分别用力拖拽,将皮筋紧绷起来,陈长友估摸了一下力道,用手摸了摸皮筋,忙道:“发射。”

片刻,众人同时松手,只听“嗖”的一声,礁石带起一阵劲风,竟自飞向前方,划过一道并不优美的低沉抛物线,重重坠地。

李元庆迅速扫了一眼,差不多也就300步出头,不到350步。

“长友,还能不能再远一点?”

陈长友忙道:“李将军,这皮筋年岁有些久了,卑职不敢再用力拖拽。若是好牛筋的话,应该还可以再远出个几十步。”

李元庆默然点了点头。

他还是高估了这简易投石弩的威力。

这东西,毕竟跟火炮没法比,先天性的劣势,使其更容易受到环境、风阻之类的影响。

但三百步出头,也不算近了,若操作的好,一样可以杀人。

而且,这操作并不算复杂,只有士兵有力气就可以。

“长友,这事儿,我就交给你了。从现在开始,这些个士兵,都由你带着,给我好好练,每一发,都必须打到300步之外。练得好,本将重重有赏,听明白了么?”

“是。卑职明白。”陈长友不由大喜,李元庆的慷慨,那可是出了名的。

张盘和陈忠却都有些不解李元庆的用意,他们实在想不出,靠这些破东西,就能抵得住老奴的精锐大军?

李元庆却急急拉着两人走下了城墙,低声道:“两位哥哥,现在,我有一件重要事情,咱们必须尽快去办。”

************************************************************

第181章让他们多活一会儿吧……

~~~~~~~

下午,旅顺城内忽然升腾起这样一条消息,因为守城需要,李元庆李将军,将出高价,大量收购城中的陶罐、瓦罐,各种油类,只要是密封性好的容器,各种牲畜,上到猪羊,下到鸡鸭老鼠,只要有货,就有银子拿。

与此同时,李元庆也派出船队,分别前往广鹿岛和长生岛,大肆采购各类容器和牲畜。

傍晚,北墙长生营驻地,李元庆已经收集到了不少的陶罐、瓦罐和牲畜,也付出了不少银子。

张盘不解道:“元庆,你,你这搞这些干什么?还花费了这么多银子……哎,哥哥真是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啊。”

一下午,两千多两银子出去了,就换来这么点东西。

陈忠也非常不解,“元庆,这,你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

看着急切的两人,李元庆不由一笑,“无妨。两位哥哥,这事儿,我也没有太大把握,就权当试一试吧。若是没有效果,这银子我出了。若是有效果,能帮咱们守住城。您二位当哥哥的,可不能眼看着小弟自己掏银子吧。”

张盘和陈忠见李元庆这么说,不由都是一笑,张盘忙道:“元庆,你放心,不管有没有用,这银子哥哥都出。”

陈忠也忙点头。

李元庆笑了笑,“这事儿,先不急。还得费些功夫。两位哥哥,你们先去吃饭,好好歇会儿。待会儿这边有了眉目,我还有重要事情,需要两位哥哥帮忙。”

两人点点头,各自离去。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李元庆的眼睛微微眯起来。

这个时代,老百姓以吃菜籽油为主,动物的脂肪腥油,那是高端货,逢年过节,老百姓才舍得买一点。

旅顺本就贫瘠,加之孤悬海外,关内各种物资到了这边,价格基本上都得翻番了。

老百姓的食用油,甚至很多都是鱼腥油。就是用鱼身上的肥膘,炼出来的油,拿来炒菜……

这一下午,旅顺满城的菜籽油加起来,刚刚装满两个小陶罐,李元庆估摸着,可能还不够20斤……

好在上午张盘令人宰杀了20多头耕牛,还有不少牛油、肥膘没有用,都被李元庆带到了这边。

这样算,用投石弩抛投完全意义上的‘燃~烧~弹’,肯定是不行了。

这价格实在是太昂贵了,最关键是,即便现在李元庆有银子,也买不到这么多东西。

好在陶罐、瓦罐收集了不少,肥猪也有几口,若是能匀和一下,倒也勉强可以造一些。

至于鸡鸭、老鼠,它们这点肉,实在是有些不够看啊。

动物脂肪,哪怕是猪的肥腻脂肪,直接燃烧,效果并不好,还得进行熬炼。

这一来,这些菜籽油也要用去多半。

事到如此,就算咬着牙,勒紧裤腰带,李元庆也只能硬撑下去了。

营地里,几口大锅被烧的正旺,几个火兵先倒入少许菜籽油熟锅,随后,将牛油、脂肪,猪油脂肪之类的各种大油,丢到锅里一起翻炒,‘滋滋啦啦’直冒烟气。

若是食用,这种混杂的味道根本没法闻,但这是杀器,自然不用计较这许多。

这些大油,熬制的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

李元庆让官沧海亲自盯着这边,随意吃了几口饭,便带着许黑子,来到城头上查看外面地势。

此时,已经进入夏末,风暴过去,天干物燥,正是进行火攻的好时候。

不过,计划李元庆虽然已经拟定,但要实施,还需要更多周密的细节来完善,许黑子对这方面很精通,也是李元庆最好的助手。

两人在城头上走了一段,许黑子也用手仔细测量了不远处的地形,低声道:“将军,若想用火攻,紧紧靠这些大油,恐怕还远远不够。您看,这边的地势很低,海风很大,草很矮,也都很湿。即便把火源丢过去,也很难引燃周围,效果恐怕并不好。”

李元庆点了点头,这也是李元庆最繁琐的地方,旅顺靠近海边,空气湿润,周围草不少,但都很湿润,黏糊糊的,这般条件,想让它们烧起来,可并不容易。

“许兄弟,你有好办法么?”李元庆看向许黑子道。

许黑子想了想,低声解释道:“将军,我以前做活的时候,去过很多地方。有些王侯公孙的墓穴里,都有长明灯。他们这种灯,往往能燃烧百年而不熄,做这灯最好的材料,就是海中巨鲸的油脂。可惜,咱们现在虽在海边,却搞不到这种东西。”

李元庆点点头,鲸鱼助燃,他也听过,但现在设备太简陋了,除非鲸鱼自己搁浅,否则,很难捕获到。

“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许黑子忙道:“将军,不用这个。咱们可以用木炭。您还记不记得,之前咱们在海上,点燃衣服逃跑的那次……”

李元庆默默点点头。

单纯的衣服,燃烧力必然不能太持久,但若将衣服浸上大油,效果就不一样了。

此时,正值夏末,天气温和,人们也不需要太多衣服。

再将城下300米的范围区域内,铺上些木炭碎屑,这一来……

“许兄弟,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你马上去办。”

“是。”

看着许黑子匆匆离去,李元庆微微眯起了眼睛。

使用火攻,最好的材料,就是石油了,可惜,石油原油虽然已经被老百姓用来点灯,但旅顺附近,却并没有这种产出,而由于地形的关系,这边甚至连松树林都没有,至少要到几里之外,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不过,有许黑子的完善,李元庆对这个计划,又有了几分信心。

揉了揉太阳穴,李元庆赶忙收敛了心神,前往不远处的城门楼,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杀器,要张盘和陈忠帮忙。

来到了城门楼,两人正在对饮,李元庆不由一个机灵,赶忙把酒坛子收了起来,“两位哥哥,这东西,现在还有多少?我全都要了。”

张盘不由一愣,“还有2坛子,元庆,要喝咱们一起嘛。”

李元庆一笑,“两位哥哥,这酒现在是不能再喝了。走,咱们先去办正事。”

火器在大明应用早已经是很广泛,虽然鸟铳、火炮这方面,大明的工匠们投机取巧,让人不放心,但在火药方面,制作工艺却已经很成熟。

李元庆直接让张盘带着两人来到了旅顺的兵械库,庆幸的是,火药还有不少,至少有个千八百斤,都在阴凉干燥处存放。

李元庆捻了一点,完全没有异常,不由如获至宝,忙对张盘道:“张大哥,你这边工匠还有多少?我要多搞些这玩意。”

张盘已经习惯了李元庆的一惊一乍,忙道:“有几个。这玩意制造起来不复杂,不过,精品他们可搞不了。”

李元庆不由一笑,“我不要精品,我就要杂碎。越杂碎越好。”

…………

一晃,两天已经过去,后金军的推土攻势,已经推进到了旅顺城下百步之内,马上就要逼近护城河了。

天启二年八月初七。

清早,太阳刚刚升起来,后金阵营这边便一阵噪杂,在百来个汉军旗士兵的驱使、谩骂下,两千多个汉人奴隶,开始继续推土填沟,按照他们的进度,今天上午,应该就能填平护城河,将阵线推到旅顺的城头上。

城头上,气氛渐渐变得肃杀。

看着不远处的苦涩的男女老少们,再看看他们身后的后金鞑子,城头明军这边,不论士兵还是军官,脸上都不好看。

李元庆一大早就起来,站在垛口边,仔细探查着后金军的进度,手指,轻轻打着一首熟悉的节拍,“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将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