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兵是长生营的宝贵资源,尤其是负责爆破的工兵,他们就算是普通士兵,待遇却也超过了小旗。

此时,每个工兵的身上都背着一床厚棉被大小的炸药包,兄弟们拼死给他们争取的时间,他们绝不敢浪费哪怕一分一毫。

很快,在一个总旗甲长的指挥下,十几个炸药包被叠在一起,甲长亲自布线,在刀盾兵们的护卫下,往外布出了几十米。

“这边已经准备妥帖。快给顺爷发旗语。”

“是。”

马上有旗手,对着顺子那边发去了旗语。

片刻,顺子的鸟铳兵战阵便传回了旗语,意思是,‘动手。’

这工兵甲长嘿嘿一笑,取出火石,迅速点燃了火信子,“嘿嘿,狗鞑子,尝尝老子土飞机的滋味吧。”

说着,他猛的点燃了引线,低呼道:“儿郎们,先退一步啊。”

周围不论是刀盾兵、长枪兵还是工兵,早都已经有了经验,飞速向后狂奔十几步,迅速趴在了地上。

城头上,许多鞑子只看到地面上一条火龙闪动,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只听‘轰隆隆’一声,城门处一声震天的巨响,巨大的气浪,简直想要把人震飞掉。

城头上一片鬼哭狼嚎,守卫的鞑子士兵,根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

但这时,城门已经被炸开,城墙都已经破损。

顺子哪还会犹豫?手中钢刀猛的往前一指,“儿郎们,冲啊。将军就在咱们身后看着,拿下复州城。”

“冲啊。拿下复州城。”

两部士兵们早就等不及了,如同一股大红色的洪流,迅速朝着复州城内涌了过去。

不远处,陈忠不由一笑,“顺子这小子,倒是老成了不少。这首功,跑不了了。”

李元庆一笑,“这小子还是年轻啊。看来,得早日给他说门好亲事,把这小子的心先安心来。”

虽然之前的军婚,顺子有很多的选择机会,也有几个好姑娘,但张芸娘却没有相中,她就这么一个弟弟,自然不能让他的婚事草率了。

李元庆对此虽有些不满,但顺子不是别人,李元庆便也默许了。

身为上位者,又怎的能没有一点特权?

陈忠笑着点点头,心中却是有了心思,若他这边能有好女眷与顺子联姻,两人、两部之间的关系,必定会更加密切。

一旁,孔有德却是没有时间考虑两位将军的心思,他的目光,早已经被前方的战阵吸引。

自从加入长生营以来,已经给他带来了太多的欣喜。

炸冰的时候,他参与了大部分的过程,对于火药这种东西,也有了更全面、更强的认识。

虽然早就预料到效果必定不错,但他却也没有想到,实际效果居然会这么好。

如果这般,只要能击溃后金主力,兵临沈阳之下,甚至拿下沈阳城,这都不是难事啊。

打回他的铁岭老家,似乎,也并没有这么遥远啊。

李元庆却是敏感的注意到了孔有德的神色,笑道:“小孔,此战你有什么感想?”

“呃?”

孔有德这才回过神来,忙道:“将军,火药真是利器也。若能好好利用,何愁建奴不灭?卑职也想早日打回铁岭老家。”

李元庆不由大笑,“你有这个心思便好。好好学着点。用不了多久,你就有机会施展了。”

孔有德闻言不由大喜,赶忙对李元庆磕了个头,这是李元庆有要下放他的意思了啊。

想想即将能真正掌军,孔有德的心里简直要欢喜的炸起来,“谢将军。将军对卑职的恩义,卑职永世不忘。”

孔有德恭恭敬敬的对李元庆磕了几个头。

李元庆笑着把他扶起来,“先不要谢的这么早。等下,你带100亲兵去城内督战,有什么感想,都记在脑子里,晚点我要检查。”

孔有德不由更喜,“卑职这便去准备。”

看着这小子风风火火的离去,李元庆的嘴角边也不自禁的翘起来。

在后来满清的军阵中,孔有德便是以知晓火器出名,作为满期的‘恭顺王’,皇太极确实也给了孔有德足够的支持,让他的光芒,闪耀这个时代。

此时,这小子对火器这么感兴趣,李元庆怎的还能不如皇太极?

**********************************************************

第257章 坚壁清野!

~~~~~~~

在这个时代,城门便是城池的生命线。

一旦被突破了城门,不论是城池防御还是城内的军心,都会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

此时,明军士气如虹,而后金军方面,并没有太多兵力防守,随着城门的突破,这些鞑子也不敢再恋战,连老婆孩子也顾不上了,纷纷夺路而逃。

李元庆这边也不派人追赶,放任他们离去。

但复州是大城,城内也总会有些看不清局势者,零碎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了中午,这才结束。

顺子和十几名将领,从城内迎出来,迎接李元庆一行人入城。

由于是明军的突袭,老奴的撤离计划此时还没有完全实施,城内不仅留下了大量的鞑子家属,还有近两万百姓和不少财物。

这些东西,自然已经沦为了李元庆和陈忠的私产,当然,财物部分,两位监军大人也是少不了的。

大概在下午3点左右,两部主力尽数入城,对城内的各项工作,也迅速展开。

在李元庆的计划里,复州,包括复州周围的这一片广大区域,都将要变为战场,因为李元庆也不确定,这场战争到底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后金方面,又会下多大的筹码。

因此,城内这些民众,包括周围区域内的民众,都不可能留在这片区域。

从控制了局势开始,对城内百姓的迁移工作,便已经开始展开。

李元庆和陈忠在之前早已经做好了功课,士兵和辅兵们都已经有了口号,‘复州城凶险,鞑子必定会发起凶残的报复。哪如退到辽海上,投靠毛军门,有吃有喝,安居乐业?’

若真有不识抬举的人,李元庆也不会客气,能劝阻的,还是尽力劝阻,实在无法劝阻的,李元庆只能送他们一程。

此时这般状态,与大局相比,个人的生命,实在是微不足道。

与此同时,李元庆也派出了快马,迅速联络南信口方面,令许黑子的第三千总队直接登陆,开始运送各项物资。

复州城破,南信口附近的鞑子,已经失去了支撑,不成气候,若他们要硬来,儿郎们自是也乐意送他们一程,顺便还能割点首级换功绩。

战略大局在之前便已经部署好,魏良和张启亮也没有异议,很快便迅速开始执行。

另一方面,几波信使,飞速奔向旅顺和皮岛,将前方的信息,在最短时间内告知毛文龙和张盘。

复州城就像一架巨大而缓慢的机器,昼夜不停的运转起来。

…………

三天之后,沈阳城,老奴也得到了复州被克的消息。

沈阳城的‘皇宫’还没有修缮完成,但老奴已经迫不及待的住了进来。

此时,在议事的大殿内,几十个王公贝勒、头人将领低头侍立两边,大气儿也不敢喘。

这他娘的。

这刚刚开春还没几天,他们这边还没有动作,辽南竟然敢率先发难,这,这简直就是不将他们放在眼里啊。

老奴脸色相当的疲惫,毕竟不是年轻的时候了,昨夜一番鏖战,已经消耗掉了他多半体力,本想今天好好睡一觉,谁知道天还没亮,便被这个消息惊醒了。

老奴阴沉着脸,冷冽的扫视着众人。

众人无人敢面对他的目光,纷纷更恭谨的垂下了头,生怕触动了他的忌讳。

“哼。”

良久,老奴忽然冷哼一声,“怎么了?都哑巴了?被这李元庆吓破胆子了?”

代善忙小心出列道:“汗阿玛,李元庆这厮卑鄙阴险,此次他取复州,相当果决,恐怕是经过了深远的筹谋,咱们必须要谋定而后动。”

上次旅顺守卫战吃了大亏,代善也长了记性,但他简直恨李元庆入骨,这种时候,自然不可能放过李元庆。

只不过,代善老谋深算,他知道此时该说些什么。

一旁,阿敏和莽古尔泰都哑了火。

他们虽也是大贝勒,但旅顺守卫战的教训,不可谓不惨痛,尤其是阿敏,到现在也没有缓过气来,他虽恨不得生食了李元庆的血肉,但此时,他却不敢轻易表态,生怕老奴把他派去辽南围剿李元庆。

老奴淡淡扫视了代善一眼,并未说话,而是看向了他身边的皇太极。

皇太极神色相当凝重,他当然看到了老奴的目光,思虑片刻,这才出列道:“汗阿玛,李元庆此人有勇有谋,辽南四卫,虽对我们没有大用,但这个势头,却要不得,须得尽快将其铲除。”

老奴点了点头。

今年,后金的势头总体上处在良好状态,他本不想有太大的动作,毕竟,他年纪大了,一辈子吃了不少苦头,也该到了好好享受享受的时候了。

但奈何,李元庆首先给他送上了一份‘大礼’,他怎的能不接着?

但他此时身体状态并不太好,也没有要亲征李元庆的心思,便只能在他的儿子中挑选人选了。

“你有什么想法?”老奴看向皇太极的眼睛。

在他的这些儿子里,代善老成持重,但进取心不足,阿敏、莽古尔泰虽然勇猛,但他们太勇了,并不能让老奴放心,老七阿巴泰倒算是有勇有谋,只可惜,他的身份太低,不足以服众,十二、十四、十五,年纪还太小,剩下的,便只有沉稳却又果决的老八了。

皇太极怎的还能不明白老奴的意思?忙恭敬跪地磕头道:“汗阿玛,我们不能再放任李元庆这般发展下去了,此次,儿臣愿率兵为汗阿玛铲除此患。”

老奴点了点头,满是褶皱的老脸上稍稍露出了一丝笑意,“李元庆和陈忠近万人,我给你50个牛录,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皇太极赶忙磕头,“是。”

…………

复州城,李元庆得到后金出兵的消息,已经是三月十七。

这近十天过去,复州城这边坚壁清野工作,基本上完成了大半,长生岛这边的各项物资,也像是蚂蚁搬家一样,流水线般运往城内。

南信口距离复州不足百里,即便不用骡马,辅兵们来回运送,三天便可以一个来回,压力并不算大。

另一方面,复州人口的处理工作,却要麻烦不少。

好在李元庆提前有所准备,将这些人口带到南信口简单筛查一遍,直接送到皮岛。

这倒不是李元庆和陈忠不想留下这些人力,只是眼下大战在即,两人都没有精力顾及这些,安置工作相当繁琐复杂,还是交给毛文龙更为妥帖。

皮岛毕竟人才更多,方式也很完善,这些人丁交上去,报到朝廷,也是李元庆和陈忠实打实的功绩,也算是两全其美之策。

这一来,复州附近数百里的区域,除了城内和羊官堡,基本都变成了无人区。

而金州方面,张盘也没有犹豫,三月初十,他的旅顺部也大举出动,顺利拿下了金州,与复州遥相呼应。

此时,复州城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根据前方情报显示,后金主力抵达复州,大概还要3天,这也是李元庆、陈忠两部准备的最后3天了。

受伤的西门早已经被修补妥帖,不仅如此,在复州城四面,此时已经挖掘了数道壕沟,与护城河和河水连接在一起,将复州变成了一座半水城。

而城内,包括官厅,所有的建筑几乎都被拆除掉,全都用来修缮、修补城池,留下的空间,则是用来贮存粮草物资。

虽然士兵们和辅兵们的劳动量都很大,但此时绝不是吝惜人力的时候,李元庆和陈忠基本都是在一线督战。

而随着后金主力的临近,士兵们和辅兵们也感觉到了压力的骤然加大,干活也更加卖力。

三天之后,后金大军的各种旗帜,如约出现了北面的旷野上。

已经是三月二十了,就算北风也不再那么寒冷,吹在人的身上,猎猎作响,却是柔和了不少。

北门城头上,李元庆、陈忠、魏良、张启亮,以及两部几十名主要将领,在一线观察后金主力的动向。

李元庆、陈忠这些将领们倒没有什么,战争,早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液,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魏良和张启亮却是满脸紧张,李元庆跟两人挨的很近,明显感觉到两人身体都在颤抖,原本并不算是太过浓郁的尿骚~味,也比平时大了不少。

‘这两个腌货,不会是露尿了吧?’李元庆心中暗暗揣测。

旁边,陈忠看了李元庆一眼,似乎也是这个意思。

魏良也觉得他的表现太过不淡定了,忙开口道:“李将军,这,这些鞑子,今日会攻城么?”

李元庆一笑,“监军大人,鞑子远道而来,必定疲惫。他们也要休整,今日应该不会攻城。”

“哦?不攻城?那便好,那便好。”

魏良明显松了一口气,张启亮也是如获大赦,手臂明显稳当了不少。

陈忠笑着看向前方道:“没有老奴的王旗,老东西没来。不知此次,是谁人领军。”

李元庆一笑,“管他狗日的谁领军,只要到了这里,就别想讨了好。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陈忠不由大笑,“最好这次咱们能抓住个真正的贝勒王族。”

李元庆笑着回应,眼睛,却是盯向了不远处那面正白旗的王旗。

…………

对面,皇太极和代善、莽古尔泰,也在数十名八旗将领的簇拥下,打量着复州城的形势。

老奴虽是任命了皇太极为此战主将,但代善和莽古尔泰也各带本部精锐出征,阿敏因为要应对宽甸深山里的陈继盛,他的镶蓝旗并没有来,也让阿敏长出了一口气。

他可是不想再碰李元庆的眉头了。

“这李元庆,真是好狠的心那。”代善眉头紧紧皱起来,他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天时间,复州区域,已经变成了无人区。

这一来,他们就算再想推土填沟,一时倒也不好找人手了。

莽古尔泰脸色也不好看,看向皇太极道:“八弟,这李元庆居然把水引进了壕沟里,他究竟是想干什么?”

皇太极却是波澜不惊,微微一笑道:“这是准备要打持久战啊。这倒是有意思了。他想困守孤城么?”

若是李元庆摆出了打不过就跑的态势,皇太极说不定还会有所顾忌。

毕竟,李元庆的长生营方阵很紧密,就像是刺猬一般,而复州距离海边太近,他也没有好手段,在短时间内完全吃下。

但此时,李元庆居然摆出了固守的意思,怎的能不让皇太极欣喜?

这就像是猎人去抓兔子,本来兔子很狡猾,滑不溜秋的,很难逮到,但此时,兔子却是挖了个窝,把自己困在了里面……

“呵呵。传我军令,大军就地扎营。二哥,五哥,咱们不要在这傻愣着了。走,去喝一杯。儿郎们也要养精蓄锐。”

************************************************************

第258章 以不变应万变

~~~~~~

后金军并未急于推土填沟,发动攻势,而是将战阵连绵的舒展开来,在复州城北、东、南三面,结起了连绵起伏的营帐,却唯独没有在西面布阵。

夜幕已经降临,城头上风很大,魏良和张启亮都已经去休息,李元庆和陈忠靠在篝火边,观察着后金方面的布阵。

“狗日的这是想围三缺一啊。这皇太极,也不过如此么。”陈忠不屑的冷笑。

进兵复州,他和李元庆已经筹谋了数月,准备相当的充足,可谓是兵强马壮,皇太极这厮,竟然还想用老套路,怎的可能占得了便宜?

李元庆却并没有理会陈忠的话,仔细的观察着后金军的布阵。

复州城是大城,城墙很高,大概在十一二米,去掉垛口的高度,城头平台的位置,至少也在十米往上。

而城外四周尽是平原,站在李元庆此时这个角度,可以清晰的俯览着周边的概况。

经过了一个下午的忙碌,后金军的战阵基本修建完毕,由北向东、向南延伸,将复州城包裹其中,唯独露出了西门的一块区域,就像一块月饼,被从西面咬掉了一口。

此时,后金营地方向,灯火延绵,通过灯火的分布,可以很清晰的看清他们的布阵情况。

北门外一大片广袤的区域,灯火密密麻麻,怕不下五千人的规模。借着依稀的火光,可以依稀看清,正白旗的王旗,正在北风中随风轻摆。

由北往东,火光逐渐稀疏,但隔着一小段距离,便有一小团火光,一直延绵到东门方向,又一片后金主力的战阵之中。

在这些小团的火光之间,时而又有不少后金哨骑,来回巡视而过。

东门和南门那边,李元庆还没有来得及去巡视,但料想,应该也跟这边是差不多的布局。

以点而带面,再由面连起点,这也是后金惯用的一种布阵方式。

而此时皇太极这布阵,联络点更多,更为紧凑,让人很难找到破绽。

他们根本就不畏惧明军出去偷营,只要不是大雨大雾天气,平地上能见度极高,不论明军去哪一面偷营,这么密集的联络点,他们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聚集起反击力量。

而明军没有马,一旦被他们反应过来,面临的就是灭顶之灾。

“大哥,皇太极这厮,咱们决不可小瞧了。这是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