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庆不由莞尔,忙笑道:“大哥,这又不是啥难事?放心吧。等今天打完这一仗,我便让两部长枪兵一起操练。你我弟兄,何分彼此?”

陈忠不由大喜,“嘿嘿。这还差不多。不过,元庆,照这架势,后面的鞑子应该也发现事情不对了,他们应该不敢再这么冲了。”

李元庆冷冷一笑,“城头上已经有百来级鞑子首级,也不少了。这些可都是正白旗的精锐,还有一个牛录章京,该让皇太极肉痛一阵了。”

…………

这时,听到城头上明军的欢呼,底下的鞑子也发现了情况有些不对劲,他们也不敢再贸然往上冲,忙将角楼继续推向前,希望利用角楼的高视野,查探城头上的战事。

但这不看还好,一看到实情,角楼的鞑子不由一阵哇哇大叫。

城头上,那些后金军的尸体,正在被明军清理,明军直接割下了他们的头颅,拆下了他们身上的铠甲,脱掉了他们的衣服,然后再把一具具赤条条的无头尸体,狠狠的从城头上扔下来,发出一阵阵欢呼。

“这些卑贱的泥堪。你们都该死啊。”

“狗日的明狗子,有种你们出来。”

“李元庆,你个没卵子的腌货,有种滚出来,跟爷们堂堂正正的干啊。”

“……”

城下,伴随着长生营士兵们有些令人发指的举动,后金战阵中骂声一片,简直要将李元庆的祖宗十八代都卷一遍。

而明军也丝毫不示弱,老奴、皇太极,包括代善、阿敏、莽古尔泰这些后金王公的名字,直接被踩在了地底下,一文不值。

但城下的后金军骂阵虽然凶,可谁也不敢再继续往城头上冲,云梯纷纷被明军推倒,他们也不敢理会,只能躲在掩体之后,继续使用不花钱的言语攻势。

可这边骂阵正酣,身后不远处的后金主力战阵,皇太极这一众后金王公贵族,却个个脸色铁青。

皇太极此时所在的位置,距离城头已经不足四百步,他倒想上近前来查探具体形势,但他也害怕明军有重型远程打击武器,不敢盲目上前。

此时,虽然距离不近,但今天太阳很好,视野极好,他自是清晰的看到了城头明军的狂妄动作。

居然敢这般对待他麾下的勇士,简直不能忍啊。

不过,皇太极是何人?

即便泰山压顶,他依然保持着足够的冷静。

李元庆之所以有这般动作,就是为了激怒他。

片刻,他忽然一阵冷笑,“李元庆此人,当真算的上是天下英雄。若我大金能得此人,何愁天下不定?”

莽古尔泰不由无言,“八弟,你,你是不是被气糊涂了啊?李元庆这鸟厮,活剐了他都不解恨啊。他算个屁的英雄?”

皇太极有些疲惫的一笑,“今天,是咱们输了。来人,传令退兵吧。下午再谋打算。”

“喳。”

片刻,低沉的鹿角号声响起,还在城下的正白旗精锐,犹如潮水一般退了回来,但掩体下的三旗杂役兵,却并未撤退,依然留守原地。

旁边,代善看了身边的皇太极一眼,微微露出一丝冷笑,但转瞬即逝,他又看向了复州城头,脸色逐渐阴郁,眼神有些复杂。

何和礼表情也是十分凝重,摇了摇头,拔马回头,直接返回营地,不再看这边。

…………

看到持续了一早上的后金军居然退却了,城头上明军一阵欢呼。

躲在城门楼子深处的魏良和张启亮也听到了‘鞑子退兵’的动静,忙急急从里面赶出来。

魏良急急问李元庆道:“李将军,战事如何?鞑子退兵了?”

李元庆一笑,“托两位监军大人的洪福,鞑子退了。不过,只是主力退了,还有一部分兵力,正留在城下。”

听李元庆说完前半句,魏良刚要松一口气,但一听后半句,居然还有鞑子在这里,吓得他赶忙把气收回来,但这太急促,呼吸一下子卡住了,不由连连咳嗽。

李元庆忙帮他拍打着后背,“公公,您没事吧?”

半晌,魏良这才喘过了一口气,“李将军,杂家没事,没事。”

说着,又看到了城墙上残留的还没有去除掉的血迹,忍不住又‘哇’的一声,哇哇大吐起来。

旁边,张启亮虽然比魏良稍微强一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直勾勾的看着城头上的鲜血,腿肚子都在哆嗦。

李元庆和陈忠相识一眼,冷声道:“两位监军大人身体不适,来人,快扶两位监军大人下去休息。”

“是。”

黄国山赶忙带人亲自扶着两人又回到城门楼子里休息。

旁边,孔有德不由低声笑道:“这他娘的还要监军?监个屁的军。指望他们,黄花菜都要凉了。”

刚才城头肉搏,孔有德一直在李元庆身边随侍,自是看的清清楚楚。

刚开始,他还为长枪兵们捏着一把汗,但到后来,他都恨不得亲自上阵了。

心里对李元庆的崇敬,也更上一层楼。

此时,见李元庆居然要陪着笑脸对这两个尿骚~味弥漫的监军说话,他怎的能有好气?

“小孔,慎言。”李元庆不由踢了孔有德一脚。

“呃?是。”

孔有德也反应过来,忙笔挺起身体,垂下了头,大气也不敢出。

李元庆一笑,“你小子,是不是火气太旺盛了?看到城墙上这些血迹没?你带人去清理干净。”

“啊?”孔有德有些无语,他可是亲兵头子,居然要去干这活……

但李元庆下了令,他怎敢不从?忙耷拉着脑袋,带着几个亲兵去下面找辅兵来帮忙。

看着他离去,陈忠笑道:“小孔这小子不错。他这年纪,当亲兵也是委屈了他。”

李元庆一笑,“大哥,人不磨不成器。不压压他的性子,他还不翻了天?”

陈忠一笑,“也是。对了,元庆,皇太极吃了这么个大亏,你说,下一步,他该怎么办?”

天天跟李元庆呆在一块,陈忠早已经被李元庆改变良多。

他现在也很喜欢,用逆向思维,来思考问题。

***************************************************************

第264章 细节决定成败

感谢巨蟹、说梦吃人、天下纵横、朋越、身上一直小强、赤色黎明等兄弟的捧场和月票。

感谢诸位兄弟的指正和建议。

明末大家都太熟了,小船也不是超人,难免会有笔误和错误。

大家的提议,能改的小船会抽时间修改,至于与小船不同意见的,小船也会抽时间单独回复。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大明的史料,是辫子朝的御用文人修改撰写,各方面出入很大。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出来,小船这边,基本上以东江本部的《东江疏揭塘报节抄》为主。

这个东西,一说起来,不是几十字、几百字能说清楚的。

小船以后有时间,尽量写几个番外篇,也算是换个角度,从真实历史上考量,

如果王在晋的提议被付出实施,大明又是怎样?

如果毛帅不死,又会怎样?

如果后金被困在关外,皇太极早弊之后,豪格能不能斗得过14,15?

还有满清所谓的数代明君问题。

小船很想与朋友们交流,但书里明显不是地方。。。

哎,说着说着又多了。

最后,跪求收藏和订阅。

有能力的朋友,尽力支持下小船的正版订阅。这个很关键,是小船的最根本。

没有能力的朋友,也请点击一下、收藏一下本书,小船同样感谢。

……又说多了。。跪求支持。

~~~~~~

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曾经一句道破了世间的真谛。

而后,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赫胥黎在《进化论与伦理学》中,将这个概念进一步细化。

华夏的先行者严复,在翻译的过程中,将这个理论,总结为八个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想要发展,想要壮大,想要获得更高等级的文明,唯有不断创新、进取,探索未知世界,改良本身的不足,一路向前。

正如华夏古之先贤的总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此时,李元庆深深明了,不论是他还是皇太极,复州,都是两人不得不跨越、也根本无法回避的一个节点。

皇太极要拿下复州。

他必须要拿下复州,甚至,要取下李元庆的首级,用这些,来证明他的荣耀,彰显他的实力,从而为之后的夺嫡,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而李元庆同样要守住复州。

只有守住复州,他才有复土的功绩,才能彰显他的声明,才能稳固他在天启小皇帝、在大明民间的声望,从而,让他有更坚实的基础,在东江本部的竞争中,在与关宁集团的竞争中,有更多的底气,有更多的话语权,在未来庞大的辽饷中,分到属于他的一杯羹。

无论皇太极表现的多么冠冕堂皇,多么高大威猛,用什么手段,但这个节点,他必须要跨越。

“呵呵。大哥,怎么?你等不急了?”李元庆笑眯眯看向陈忠。

陈忠有些无言,“元庆,被这些狗鞑子在下面围着,我这浑身就不自在。他娘的。什么时候,咱们能出去跟他们光明正大的来一场。看这些狗鞑子还敢这么猖狂!”

李元庆不由一笑。

今天的大胜,也带起了陈忠的豪气,正如赵老二所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不过,李元庆深深明了,今日在城头上近乎毫发无损的大胜,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太多了,并不能真正反映长生营的真实实力。

后金军这是以己之短,攻长生营之长,哪怕他们准备的很充分,先天性根子上的劣势,就摆在这里,怎的可能讨的了好处?

但野战却与守城完全不同。

50多个牛录的后金主力,人人有马,战兵甚至一人双马、三马,即便长生营能列阵相对,但不说别的,仅是机动性,后金主力就能把长生营溜死。

连他们的影子都抓不到,又谈何杀伤他们的主力?

但复州城的防御,不说固若金汤,却也相差无几,后金军除非比长生营高出一个文明等级,否则,只要长生营力守,他们机会并不大。

此时,李元庆倒并不担心复州城,皇太极想玩,那就在这里陪着他玩就好了。

但李元庆却非常关切东线的金州张盘部,以及皮岛毛文龙主力的状态。

说到底,天启三年东江部的春季攻势,复州城,只能算是一颗棋子,充其量就算是一颗比较重要的棋子。

虽然李元庆在复州城下吸引了后金50多个牛录的主力,四大贝勒来个三个,但以李元庆此时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将这50多个牛录全部吃下,在大局上,还是要依靠毛文龙东江本部主力的动作。

想着,李元庆缓缓吐出一口长气,“大哥,我倒不担心复州这边,但大帅和张盘那边……”

陈忠一愣,但片刻便明了了李元庆的思虑。

此时,通过上午这一仗,明军的士气已经完全被提起来,监军魏良和张启亮也完全被两人压制,复州城方面没有问题,但本部跟张盘那边……

“元庆,大帅何等英明?咱们这边的情报早已经发送到皮岛,大帅必定不会浪费这个机会的。至于金州……”

陈忠想了一下,“皇太极和代善、莽古尔泰的主力都在这,张盘那边暂时应该不会有危险。你也不用太过担心了,咱们只需守住复州城,张盘就处在了安全状态。”

李元庆点了点头,“但愿吧。”

片刻,李元庆一笑,“大哥,先不说那么远了,今日,儿郎们打了胜仗,咱们自是要好好犒劳一下。这边你来盯着吧,我去下面让火兵整些好菜。”

陈忠忙道:“别,元庆。你累了一上午,就在这歇着,这事儿我去。”

说着,陈忠一笑,急匆匆奔下了城头。

此时这般状态,两人两部就是打定了要打持久战的准备,复州的粮草贮备非常丰厚,两部吃喝同样,资产都汇总在了一起,不论是陈忠去还是李元庆去,差别都不大,都是士兵们的最高荣誉了。

想来陈忠今天憋了一上午,却没有用武之地,也想借着这个机会活动活动,李元庆自是不会跟他争这个。

这边,孔有德已经带着几十个亲兵和辅兵清理城头,他们一个个提着水桶,将清凉的井水浇到城头上,再用布子擦净,随后撒上一些生石灰消毒。

复州地处平原,河流众多,地下水系很丰盈。

井口一般打四五米深,便能出好水。

但为了防止后金军耍什么见不得人的坏心眼,李元庆两部来到复州城后,还是在城中打了几眼深井,至少20米以上,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而在城头这边,刚才仗是打痛快了,但收拾战场的工作,却也丝毫马虎不得。

此时已经进入初春,天气开始回暖,不论是人还是动物死亡,用不了多久,体内便会开始滋生细菌。

在后世时,初春也是流行病感冒多发的季节,在此时,李元庆更不敢大意分毫。

但此时毕竟没有后世那么先进的医疗条件,只能用最土的办法,用生石灰来杀菌了。

包括刚刚割下的那些鞑子首级,验明正身之后,马上就要用生石灰消毒,简单做些防腐措施。

这他娘的可不仅仅只是死人头啊,而是切切实实的功绩和银子啊。

很快,孔有德他们已经把城头这边收拾的干干净净,微风拂过,水迹很快便干了,青灰色的砖墙比之前还要干净不少,根本看不出半点惨烈战斗的痕迹。

孔有德嘿嘿笑着来到李元庆身边请示,“将军,卑职已经打扫完了。”

李元庆看了他一眼,淡淡点点头,“还不错。小孔,你来说说,打完仗为何要打扫战场,还要撒上石灰?”

“呃?”

孔有德不由一愣,思虑半晌也说不出所以然。

李元庆一笑,仔细将原因对孔有德解释一遍。

孔有德闻言久久回不过神来,半晌才道:“将军,这,这打扫战场还有这么多讲究?”

李元庆笑着踢了他一脚,“小孔,你不要以为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看着不起眼的体力活。细节决定成败。刚才,你看着儿郎们是将无头的尸体丢到城下了,但城墙上的血迹还在。这些血迹,如果不处理,一样会对儿郎们产生巨大危害。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旦这些尸体、血迹发生腐烂,引起瘟疫,你说,这仗还怎么打?”

孔有德额头上都渗出了冷汗,赶忙跪地磕头,“将军,卑职知晓了。”

李元庆笑着把他扶起来,“小孔,你还年轻,记住,凡事,要多看,多想,多动脑子。去吧。去看看饭食准备的怎么样了?儿郎们可是都饿了。”

“哎。卑职马上就去。”

被李元庆教育了一顿,这小子反而更加神清气爽,螃蟹般快步朝着城下奔了过去。

看着他的背影,李元庆不由失笑着摇了摇头,年轻真好啊。

但恍然,李元庆也反应过来,此时,他不过也只是23岁而已,正值春秋鼎盛。

从沈阳一路走到现在,仗,李元庆也打了不少,人也杀了不少,功绩也立了不少。

麾下的儿郎们,也不是不勇,也不是不够坚韧,但李元庆却总感觉他们少了什么。

今天,通过孔有德,李元庆也发现了这一点。

不论是将官还是士兵,他们的知识,实在是太浅薄了。

哪怕是后世小学生都能知晓的基本生活常识,他们却全然不知,毫无察觉。

李元庆也明了,一支军队的成长,不仅仅是战斗力和装备的提高,在这些基本常识上,也绝不能拉下。

细节决定成败。

想要走的更远,他所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这时,鞑子首级的统计已经出来,黄国山兴冲冲过来跟李元庆汇报,“将军,今日上午儿郎们一共斩首113级,其中,真奴82级,白甲24级,红甲31级,还有牛录章京1级。将军,这可真是大胜啊。”

李元庆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淡淡一笑,“我军伤亡呢?”

黄国山嘿嘿一笑,“将军,儿郎们只有4人轻伤,其中一人还是因为动作太急了,扭了脚。没有阵亡将士。”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

多日而来的辛劳总算没有白费。

艰辛的付出,终于迎来收获时节了。

“国山,马上去将战果禀报两位监军大人。”

“是。”

已经跟随李元庆一年了,黄国山怎的不明白李元庆的心意?忙快步向城门楼子里奔去。

按照大明功赏的惯例,这113级首级,又足够李元庆再升一级,踏上副将的宝座了。

不过,还有陈忠这边要匀过去一些,暂时还做不得数。

很快,下面的饭食也准备妥当了,火兵们纷纷提着冒着热气的木桶,提着成筐子的碗筷,朝着城头上走过来。

此时已经是晌午1点多了,一上午的鏖战,士兵们早已经是饥肠辘辘。

看到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饭食,士兵们怎还忍得住,不由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看向这边。

李元庆打开一个食桶一看,是大骨汤炖腊肉,分量不少,饭食则是粗面馒头和菜窝头,颜色搭配还不错。

陈忠笑着走过来,“元庆,我已经吩咐好了,儿郎们每人加了2两肉,一个窝头。”

李元庆一笑,“大哥辛苦了。”

又压低声音道:“两位监军大人那边准备好了么?”

陈忠有些不爽,低声道:“早就准备好了。一盘咸鱼煎鸡蛋,一盘蒸腊肉,还有骨头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