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庆虽不明了其中的大概,但只看马公公此时谦卑的态度,便也能猜到多半了。

右协、东江本部的失利,必然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

否则,无论是朝廷、皇上,还是辽地的数百万子民,都交代不过去。

但毛文龙是东江的定海神针,不论是天启小皇帝、还是魏忠贤,绝不会做出这自毁长城的事情。

而陈继盛这边,先有功,再犯过,拿他开刀,也绝不不智。

说到底,到了此时,不论是辽西的关宁将门,还是辽南的李元庆,亦或是毛文龙的东江本部,都已经做大了。

俗话说得好,‘有兵就是草头王’!

天启小皇帝宽厚,魏忠贤更是明白人,他们很难有袁督师这种魄力,直接拿堂堂朝廷一品大员的首级祭旗。

再者,打仗,谁又能保证能永远不败?

胜败本就是兵家常事。

如此一来,多种原因纠结,上下齐动作用,马公公这个中间环节,便被突出了出来。

所有的责任,都可以推到这厮的头上,一个‘监军不利’,便可承担下所有的罪名。

不论是皇上、朝廷,亦或是毛文龙,对各方面,都会有了交代。

关键是马公公这厮之前实在太过倨傲,在东江本部中的口碑,基本可以说是差到了极点。

在这种时候,谁又可能为他说话?

再直白一点。

此时,朝廷上下,虽说不上公正严明,清廉似水,但天启小皇帝宽厚,对辽事尤为重视,而魏公公更是明白人,最底层出身,对于底下这些杂碎猫腻,怎的可能瞒过他的眼睛?

马公公若是想像后来的高起潜一样,在巨鹿放了卢象升的鸽子,害的明军惨败,卢象升阵亡,却跑到崇祯皇帝面前哭了几句鼻子,便把这件事情糊弄过去。

这绝无可能!!!

天启小皇帝或许能被他糊弄过去,但魏忠贤,必定会取了他的狗命。

下面又有毛文龙顶着。

如此,马公公此时,已经是必死之局。

也无怪乎他此时会如此这般低三下四了。

“马公公,您,您这是何必呢?有话好好说,快点起来。”

李元庆忙伸手要把马公公扶起来。

但马公公却像是癞皮狗一般,死死抱住了李元庆的小腿,“李帅,李帅您要是不救奴婢,奴婢可是就没了活路了啊!奴婢情愿死在李帅您的面前,也绝不愿意落到他们手里啊!李帅,李帅,奴婢混了这些年,还有个十几万两银子,只要李帅肯救奴婢,奴婢愿将全部家财,全都奉献给李帅啊!李帅,李帅您一定要救救奴婢啊……”

李元庆的眉头不由紧紧皱起来。

这马公公,还真是跟死狗一样了。

不过,这厮倒是个明白人,看的很明白,此时,天下间能救他的,除了李元庆,还真没有别人了。

李元庆只要给魏忠贤上个折子,稍稍为这厮开脱一下,虽不至于让马公公直接无罪,但至少可以保住他的小命。

若是李元庆力保,保住马公公现在东江本部监军的职位,也不是不可能。

只不过,李元庆为何要这么做?单单只是十几万两银子么?

“起来说话。”

李元庆忽然猛的一发力,一脚把马公公踢开,竟自坐回到一旁的椅子上。

马公公赶忙像狗一样爬了过来,“李帅,您不救奴婢,奴婢就跪死在这里哟!”

他说着,又要过来抱李元庆的小腿。

李元庆脸色却一凛,“你要不想死,就给老子乖乖听话!”

“呃?是!”

马公公赶忙一个机灵,爬起身来,恭敬侍立在李元庆面前,头要弯到腰上,大气儿也不敢喘。

李元庆淡淡喝了一口茶水,冷冰冰道:“马公公,马爷,您想我怎么救你?”

马公公一愣,瞬间大喜,“李帅,只要您跟魏公公阐明一切,奴婢再给魏公公上个密折,此事,必可波澜不惊。李帅,您……”

李元庆却笑着摇了摇头,“马公公,您说的这,李某也无能无力啊!”

马公公也反应过来,忙狠狠抽了他自己两个嘴巴子,“李帅,瞧奴婢这臭嘴。奴婢该死,奴婢该死!只要,只要李帅能保全奴婢的性命,奴婢愿将全部家财奉上。奴婢在河间老家,还有……”

…………

马公公最终怀着希望离去。

李元庆来到窗口,打开了窗子,深深的呼吸着窗外带着青草气息和湿咸海风味道混杂的空气,凝神看着寂寥的夜空,久久深思。

马公公到现在,看似是一颗弃子,却未必就没有作用。

俗话说得好,‘锦上添花,岂如雪中送炭?’

李元庆倒不是稀罕他的银子,只是,若能在此时拉他一把,有很大的机会,可以把这厮捏在手里。

尤其是宫内……

不过,此时,形势未明,还远不到李元庆出手的时候啊。

肉虽好吃,但关键是能吃到肉,还不能弄脏了自己的衣服。

…………

次日清晨一大早,李元庆便去官厅跟毛文龙辞行,直接返回长生岛。

皮岛这边,该走的过程都走了,李元庆也给足了毛文龙面子,兄弟们之间也交流过了,李元庆也不想过深的牵扯到东江本部内部的争斗中,早点离开,便是最好的选择。

近一年没有回家,李元庆也想家了。

他的嫡长子李定北,走时才刚刚满月不久,现在,怕是都能跑了。

还有诸多娇妻美妾,也等着他的雨露滋润……

海面上风很柔和,加之货船都已经清了仓,速度飞快。

两日之后,李元庆的船队已经抵达了长生岛海域,远远的,便看到两艘西式风帆船,急急朝这边靠了过来。

牛根升众人都是大惊,立刻号令船队做好了战斗准备。

李元庆却并未有太多惊慌,他一早就看到了船首悬挂的血色赤鹰旗,笑道:“不要慌,是咱们的人!”

不多时,两艘战船急急靠了过来。

很快,他们放下了小船,一个熟悉的身影,急急跳上小船,朝李元庆的坐船划过来。

片刻,杨小船急急爬上了大船,快步跪倒在了李元庆面前,“将军,小船回来了!”

说着,眼泪再也止不住,拼命磕头。

李元庆不由哈哈大笑,“回来是好事?哭什么!快起来!”

说着,李元庆亲手把杨小船扶起来,亲热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黑了不少,也瘦了。不过,比以前更加精壮了!小船,好汉子!”

杨小船用力抹了一把眼泪,脸上也露出了止不住的欣喜,忙为李元庆讲述了他这些时日的行程。

从杭州、泉州,一直到澳门,杨小船的船队收获颇丰,但为了李元庆更深的目标,他又带领船队前往了南洋,甚至一直绕过了马六甲,到达了锡兰海域。

本来,杨小船在约瑟夫的怂恿下,还想去阿拉伯湾和红海区域,但若要去那里,怕又要拖上一年,杨小船直接拒绝了约瑟夫,返回了马六甲。

在马六甲和雅加达呆了几个月,花费了数不尽的心思,这才终于完成了李元庆交代的任务。

他们不仅成功买到了三艘西班牙快船,还购得了20门红衣大炮,各种小口径火炮三四十门,并招募了五六十人的‘雇佣军’。

也无怪乎牛根升众人会这般紧张了,乍一看不远处西班牙战船上的白毛番鬼,着实是吓人一跳。

“约瑟夫那厮呢?怎么不见他来见我?”李元庆笑道。

杨小船忙道:“将军,这厮在雅加达勾搭上了一个荷兰贵族娘们,现在正在岛上如胶似漆呢。”

李元庆不由大笑,“很好嘛。走,咱们先回岛上再说!”

“是!”

…………

杨小船已经在附近海域徘徊几天了,官沧海的主力船队与昨日返回,他就料到李元庆就会在这几天返程,便一直在这里守候。

这西班牙风帆船是快船,比明军的战船速度要快上一半,李元庆一行人刚抵达南信口码头,码头上已经人潮入海,数不清的百姓早已经在码头等候,等候着李元庆凯旋归来。

看到李元庆下了船,商老六、马管家,和官沧海他们昨日赶到的一群将官们,赶忙上前来迎接。

“卑职等见过将军!恭迎将军凯旋而归!”

众将哗啦啦跪倒一地。

“恭迎将军凯旋!将军公侯万代!”

“恭迎将军凯旋!将军公侯万代……”

周围百姓也哗啦啦跪倒一片,简直接天蔽日。

就算李元庆站在码头的高处,却仍然一眼望不到尽头。

这时,李元庆却在人群中,看到了几个最熟悉的身影,一个约莫一岁出头、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穿着开裆裤,虎虎的朝李元庆这边跑过来。

在他身后,响起了李元庆最熟悉的一个女声的焦急呼喊:“定北,你慢点呀。娘追不上了!小心摔跟头呀!”

但这小子却浑然不顾,一直跑到了李元庆身前,这才抬起了头,咬着手指,饶有兴趣的打量起了李元庆。

***************************************************************

第359章 儿女双全!

感谢ajaj兄弟的月票!小船多谢!

勤奋的小船怒求红票和订阅!

~~~~~~

“定北,快叫爹!你爹爹回来了!”

张芸娘这时赶忙跑过来,小心抓住了李定北的小手。

李定北却直接不理会他娘亲,似乎对李元庆的佩刀非常感兴趣,他忽然一把挣脱了张芸娘的手,跑到李元庆身前,靠着李元庆的腿,用力伸出小手,要去够李元庆的刀柄。

可惜,李元庆身高马大,他这小不点,怎么可能够得到?

试了几次,见还是不行,他赶忙转过头,看着张芸娘,小手却是用力指着李元庆的佩刀,奶声奶气的含糊不清道:“娘,娘,要,要……”

周围众将都被这小子逗乐了。

商老六笑道:“元庆,定北这孩子,有你的风范啊!”

李元庆哈哈大笑,一把将李定北抱在怀里。

感受着他稚嫩的身躯,娇嫩的皮肤,血浓于水的强烈亲情,直接从心底深处喷发出来。

李元庆溺爱的亲了亲李定北的小脸,大笑道:“小子,还不快叫爹?叫爹爹,爹爹就把刀给你玩。”

李定北似乎也感受到了父亲的溺爱,好奇的打量着李元庆的脸孔。

片刻,他的小手忽然抓向了李元庆下颌上的胡须,奶声奶气道:“爹,爹,刀,刀……”

李元庆不由哈哈大笑,高高把李定北抱在怀里,让他坐在自己的肩头上,居高临下的扫视着众人,大笑道:“诸位父老乡亲,感谢你们对元庆的支持啊!今日起三天,长生岛大开流水宴,人人有份!也算是我儿子的满月酒了!乡亲们都要来啊!”

李元庆的声音并不算太大,但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人群都被引爆了。

“将军万胜!”

“将军恩义!”

“将军公侯万代!俺们一定要吃将军的喜酒啊!”

“……”

人群欢呼如浪,李元庆对商老六使了个眼色,示意商老六来安排此事。

商老六赶忙点头,表示他知道了。

此时,有着在北地的收获,李元庆可谓是财大气粗,莫说区区三日流水宴,就算是接连开上三个月,一年,也绰绰有余。

人群的欢呼声还在继续。

张芸娘的俏脸上也挂满了欣喜。

李元庆对李定北的宠爱,让她彻底安下了心,她的主母地位,再无人可以动摇。

生完了孩子,张芸娘的身材比以前丰腴了不少,尤其是常年居于上位,吃得好,用得好,她的皮肤仿似也比以前更细腻许多,洁白的光彩照人。

李元庆一时也有些眼热。

张芸娘自是明白李元庆的心意,笑着上前来对李元庆行了礼,低声道:“哥,还有敏秋她们。”

李元庆也反应过来,将李定北交给张芸娘,笑着朝前方的渠敏秋几人走过去。

这时,李元庆才注意到,渠敏秋和婉儿怀里,一人抱着一个襁褓。

“这,这是……”

李元庆不由大喜。

渠敏秋不由白了李元庆一眼,娇声笑着对李元庆行礼,“妾身见过将军。”

旁边,婉儿、彩子、藕儿几女也赶忙行礼。

但尊卑有别,李元庆忙快步走到了渠敏秋身前,小心查探渠敏秋怀中的婴~儿,有些激动道:“是儿子还是女儿?”

渠敏秋白了李元庆一眼,低声娇声笑道:“你猜?”

“这……”

李元庆有些无语,这他哪能猜得到?

小孩子似乎刚刚满月,正在熟睡。

看李元庆有些手足无措的模样,渠敏秋也不再捉弄李元庆,低声娇笑道:“是个调皮的小子。我给他起了个乳名二郎。元庆,二郎还没有起名呢。”

李元庆自是明白渠敏秋的意思,笑着点了点头,“这个我得好好思量一下。待咱们回家再说。”

渠敏秋大喜,乖巧的点了点头。

李元庆又来到了婉儿身前,小心看向了襁褓里面。

婉儿的身材倒并没有丰腴太多,还是那么飘飘似仙子,不过,怀中的襁褓,却是让她多了几分人间的气息。

看到李元庆过来,她赶忙抱着孩子对李元庆深深一个万福,“妾身见过将军。”

声音却似是有些无力。

李元庆一愣,忙凑近她的耳边,低声道:“怎么了?不开心?”

婉儿咬着红唇小声道:“将军,妾身是个女儿。我给她起了个乳名叫如意。”

“女儿?”

李元庆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是大喜,忙小心凑到襁褓里,小心查探。

小女孩生的粉雕玉琢,虽然还很小,身上绒毛还没有褪去,但皮肤红里透白,看得出,她长大了,皮肤必然胜雪,完全继承了她娘亲的优点。

李元庆轻柔的在小如意的小脸上亲了一下,低声道:“我的小公主,乖乖睡吧。爹马上就带你回家。”

李元庆说的虽是轻飘飘,但婉儿的俏脸却是一怔,身子都微微有些颤抖。

公主……

这……

李元庆还以为她紧张,低声凑到她的耳边道:“只要你生的,儿子、女儿我都喜欢。别着急,咱们再努力就是了。”

婉儿俏脸瞬间一片晕红,却是乖巧的点了点头。

李元庆又与彩子和藕儿见过面,寒暄一番,简单诉说了相思之苦,随即大手一挥,返回官厅。

不远处早就准备好了马车,随着女眷们上了马车,李元庆也骑上了马,在一众将官亲兵的护卫下,在众多百姓们的注目礼中,直奔官厅而去。

…………

回到官厅,正是中午。

张芸娘和渠敏秋早已经为李元庆准备了丰盛的接风宴,外面自是还有将官们的宴席,但这顿饭,李元庆自是要在家里陪着老婆孩子吃。

只不过,一下子多了三个小生命,吃饭再不能像是以前那般随意。

二郎和如意还小,被他们的娘亲奶几口就睡了,但李定北这小子,却是充满了无穷无尽的精力,什么东西,他都要弄一下,碰一下。

尤其是李元庆的佩刀,本来他已经忘掉了,但来到这里,又想起来,围着这佩刀直转圈圈,根本没有吃饭的心思。

李元庆招呼他几次,可这小子根本不理会。

无奈之下,李元庆只得取下佩刀,让他自己玩。

但令众人吃惊的是,这小子居然真的把李元庆的佩刀抽开了一点,差点把张芸娘吓个半死,赶忙把他抱起来。

午宴虽然有点小波折,但一家人凑在一起,却是其乐融融。

刘巧和舒木蓉虽没有参与,但李元庆已经跟张芸娘知会了此事,用不了多久,她们两个,将会正式进门,成为李元庆的六夫人和七夫人。

吃过了午饭,李元庆本想去张芸娘房里休息一下,种种他的地,好好睡一觉,但有侍女过来禀报,商老六和马管家已经等候多时了。

李元庆也有些无语,这两个货,简直不能让人有片刻休息时间啊。

不过,离开长生岛这么久,岛上的事物,李元庆也需要心中有数,让张芸娘先去沐浴等他,快步来到了官厅。

看到李元庆过来,商老六和马管家赶忙行礼。

李元庆笑道:“你们两个啊!就不能让我睡个午觉?”

商老六一笑,“元庆,我本来也想让你好好睡个觉的。不过,这次北地之行,收获实在太大了。很多事情,必须得你点头,我们才敢去做啊!”

李元庆一笑,“行了,商大哥,我明白的,你们有的是理由!咱们说正事吧。”

商老六哈哈大笑,忙将长生岛、包括复州、金州的军务、政务,简单对李元庆汇报了一遍。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现在,整个辽南区域,都没有战事,颇为风平浪静。

长生岛先不必说,一切都已经有了规模,走在了正确的轨道上,复州、金州方面,没有战事,商老六和王海商议后,便决定在两城周围的肥沃土地上耕种。

此时,复州城区域,已经迁过去了600多人,金州方面,也有400多人。

当然,没有李元庆点头,这只是试点,土地也只是两城周边很近的区域,若要大规模耕种,甚至移民,还是得李元庆发话。

李元庆点了点头,“复州和金州,暂时维持现状便可。大规模耕种,等到明年春耕看看形势再谈吧。商大哥,马管家,我们现在的重心,还是要以长生岛为主,这是我们的根子。”

“是!”两人赶忙点头。

马管家又对李元庆汇报了官厅的政务和岛上的一些报账,都处在正常的轨道上。

盐场方面,每月大概能盈利一万两左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