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次日清晨,受到监军魏良的命令,锦衣卫百户徐先锋,总旗马山,小旗官刘传磊等七人,乘坐快船,先行返回京师。

李元庆回来长生岛已经快十天了,往上报的功赏,基本上也拟出了大致的条陈,他们要先行前往京师,通知京师方面。

快船是觉华岛水师的精品,日夜兼行到达大沽口,只用两天多一点。

船头上,马山笑着讨好徐先锋道:“爷,这李元庆实在太嚣张了。这简直是没有把皇上放在眼里啊。魏良这老狗,早已经与李元庆串通一气,还不知道吃了李元庆多少好处。这一次,回到京里,咱们必定要他们吃进多少,双倍的吐出来。”

徐先锋脸色有些阴郁,回身看了一眼同行的几个长生营水兵,低声道:“闭住你的狗嘴。不想活了?”

马山一愣,瞬间也明白过来,忙回身看向了身后已经消失在视野的长生岛,讨好的笑道:“爷,今天风不错,中午,咱们烤几条鱼吃吧?”

徐先锋笑着点了点头,“也好。不过,倒要麻烦那几位兄弟了。”

他说着,忙来到身后几个长生营水兵这边,讨好的笑道:“几位兄弟,这天气不错,咱们不如钓几条鱼来吃?”

一个长生营水兵忙笑道:“徐爷若喜欢,卑职马上就去准备。徐爷且在这安歇片刻,卑职去去就来。”

说着,这水兵赶忙返回了船舱。

徐先锋微微一笑,抬头看向远方的海面,心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李元庆,别看你现在风光,嘿嘿……”

但就在这时,船舱里忽然传来一声惊呼,“不好了,船舱漏水了!”

**************************************************************

第365章 人不能忘本

跪求红票,订阅!小船多谢!

~~~~~~

李元庆收到徐先锋一行人的船只沉没的消息时,就快要到正午,此时,他和魏良正在官厅内,陪着刚刚赶过来的陈忠和监军张启亮喝茶。

陈忠在几天之前,便得到了李元庆返回长生岛的消息,他本要尽快过来,与李元庆大醉几场,奈何之前李元庆送给他的一个小妾,正好为他添了个宝贝女儿,便拖延到了现在。

“将军,船只沉没,锦衣卫的徐百户、马总旗、刘小旗等七人,尽数,尽数被大海吞没,正好赶上有风暴,兄弟们相救也根本无门啊!恳请将军责罚!”

几个水兵百户、总旗跪在地上,拼命磕头。

李元庆不由大怒:“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这么点事情都做不好?来人,给我拖下去!重责100军棍!”

“是!”

片刻,便有十几个如狼似虎的亲兵大步冲进来,就要将跪着的几个水兵带走。

陈忠忙道:“元庆,你这是何必?海上有风暴,这是谁都无法预料到的事情。咱们又不是神仙?这几个儿郎能活着回来,已经是老天爷保佑了啊。”

张启亮也忙道:“李将军,这只是个意外吧?何须对儿郎们如此大动肝火?”

魏良心中大喜,面上却忙保持着苦脸道:“李将军,徐百户他们几人,真是,真是……哎,这都是老天爷的旨意啊!您还是不要苛责这些儿郎们。杂家会尽快向朝廷表明一切。”

张启亮忙道:“李将军,杂家也会附议。”

李元庆却冷声道:“犯了错就是犯了错!岂能随便就逃避?来人,把他们几个拖下去,重责30军棍。”

几个水兵赶忙拼命磕头,“谢将军恩赏!”

很快被亲兵们拖了下去。

李元庆笑道:“陈将军,张公公,您看,好好的心情,都被这些不懂事的给毁了。酒宴已经准备好了,咱们是不是先去酒宴?”

陈忠和张启亮虽然不明白其中猫腻,但李元庆的面子,他们怎的会不给?忙笑着跟着李元庆来到了酒宴。

…………

一顿酒宴尽善尽美。

只不过,有魏良和张启亮在,李元庆和陈忠自是无法放开,基本就是浅尝辄止,应付场面,到了晚上,才是兄弟俩好好喝一杯的时候。

令亲兵送陈忠和张启亮去前院的客房休息,李元庆笑着送魏良来到了官厅门口。

魏良还有些不放心,忙低声道:“李将军,儿郎们手脚可曾利索?”

李元庆微微一笑,低声道:“公公且放心。他们都被割破了喉咙,已经喂了鲨鱼。”

魏良这才放下心来,忙大喜道:“李将军,明日早上杂家再过来,具体商议报功之事。”

“公公慢走。”

看着魏良离去,李元庆微微一笑,大步返回到官厅内坐下。

片刻,牛根升快步走了进来,低声对李元庆耳语几句。

李元庆淡淡点了点头,“让这几个儿郎先去复州避避风头,好好休养!”

“是!”

牛根升离去,李元庆拿起茶杯,淡淡品了一口。

这次动手的水兵,都是三岔河时就跟随李元庆的老兵,手脚干净利索,就算是大罗神仙,也绝难查得出马脚。

只是可惜了,浪费了一条觉华岛的快船。

到了李元庆今时今日的地位,想挑李元庆马脚的人,不知凡几。

但李元庆却并不是靠着祖宗的余荫、拍马溜须走到今日,他之所以能到今天,完全就是踩着无数鞑子的尸骨上位。

既然徐先锋这些人要寻死,李元庆又怎能不成全他?

到了此时,李元庆早已经不再是孤身一人,长生岛近4万军民,广鹿岛2万多快3万,加之复州、金州,早已经与李元庆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

无论是谁想挡道,李元庆绝对会毫不犹豫,彻底将其从肉体上消灭!

这时,商老六快步走进来,低声对李元庆汇报道:“元庆,辽西那边的战马,已经上船了,估计三五天便可顺利抵达。”

李元庆点了点头,“商大哥,此事,你多盯着点。绝不能有丝毫意外。”

商老六忙用力点头,“元庆,放心吧。我已经派人盯着。对了,你准备什么时候去辽西面见阁老?”

李元庆思虑一会儿,“等礼物先到了吧。咱们先把这边的报功事务处理完。”

“嗯。”商老六点点头,转身离去。

看着商老六的背影,李元庆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当初,李元庆给孙承宗的保证,是3000匹战马,但北地之行并未完全达到预期,李元庆没有深入蒙古腹地,自然无法拿出这么多战马,便先给孙承宗1000匹,顺便再附上1万两现银。

这一来,李元庆的诚意绝对算是足够了。

以孙承宗的性子,必定也能包容李元庆的苦衷。

但朝廷报功方面,却还有一些枝节需要细化。

主要是李元庆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虽是斩落了一些鞑子首级,但却也伤了之前大明的盟友叶赫部,在这方面的细节,必须要处理妥当。

否则,这虽然不至于对李元庆造成太大的影响,但被朝廷御史的‘疯狗帮’们盯上,可不是一件好事。

加之东江毛文龙这边,现在还没有准确的战事消息,李元庆也不急于这一时。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辽南的粮饷此时规模已经算是不小,李元庆自然没有必要出这个大风头。

此次北地行的报功,李元庆选择低调简化处理。

天启小皇帝和魏公公那边,李元庆也必定要想好应对的说辞。

在官厅休息片刻,李元庆来到了婉儿的院子里。

在李元庆的妻妾里,若论容貌、性子,无一人可以与婉儿媲美。

再加之婉儿的娇弱可人,懂人心意,她也是李元庆最为宠爱的女人。

可惜,婉儿刚刚生产两月,还没有完全恢复,李元庆也不敢对她完全放的开。8

来到婉儿的小院儿,侍女纷纷行礼。

按照李元庆后宅的规模,正妻张芸娘拥有十二个使唤丫头,婆子、奶娘、厨娘数人。

渠敏秋是平妻,她拥有十个丫头,婆子、奶娘、厨娘也与张芸娘同样。

至于彩子、婉儿、藕儿这些妾室们,待遇则要差上一点。

她们只有四个贴身丫头,婆子两人,没有厨娘。

但婉儿为李元庆生下了长女如意,她的待遇便直线般水涨船高,拥有丫头八人,婆子三人,奶娘一人,厨娘一人,加之她本身的四个贴身丫头,已经与张芸娘平齐。

不过,这些丫头,本就多半是杨娇~娘的雾雨阁培训出来,她们也与婉儿更亲近。

张芸娘和渠敏秋知道李元庆最心疼婉儿,也不会太计较这方面。

此时,婉儿和如意正在午睡,除了门口当值的三个侍女,其他人也去休息午睡。

李元庆并没有让她们惊动婉儿母子,悄悄来到了婉儿的床边,脱掉衣服,直接钻进了婉儿温暖幽香的被窝。

如意虽然睡的很熟,但婉儿却很快就感受到了李元庆的到来,又羞又喜,低声道:“爷,您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李元庆一笑,将婉儿揽在怀里,让她枕着他的手臂,轻声笑道:“想你们娘俩儿了。别动,我看看如意。”

“嗯。”

婉儿俏脸满是欣喜,轻轻挪了挪娇躯,让李元庆可以看到正在里面呼呼大睡的如意。

正值盛夏,如意只穿了一件小布衣,肚子上盖着一床柔软的小棉被,嘟着小嘴,睡的正香甜。

李元庆的心瞬间也被融化了。

这是他的女儿,也是他的长女。

某种程度上,李元庆对他这个长女的爱,甚至超过了李定北和二郎。

感受着身边的母女俩,李元庆也完全放松了下来。

谁又曾想到,曾经高高在上的婉儿姑娘,现在已经成为了他李元庆的禁脔,并且已经生下了这么漂亮的女儿?

握着婉儿柔弱无骨的小手,李元庆在她的俏脸上亲了一口,“婉儿,辛苦你了。”

婉儿一笑,温柔的靠在李元庆的肩头,“爷,能有现在的日子,婉儿做梦都没有想到。谢谢您。谢谢您给了婉儿新生。”

李元庆一笑,“能拥有你这样的仙女儿,才是我的福分啊。”

婉儿这时却感觉到了李元庆的身体变化,俏脸一片羞红的水润,低声道:“爷,您若喜欢,碧儿、丝儿她们,都可以伺候您的。”

碧儿、丝儿四女,都是婉儿在雾雨阁的贴身丫头,也算是通房丫头。

在这方面,出身雾雨阁的婉儿,规格比渠敏秋都要高。

李元庆却一笑,“你小脑袋哪来这么多鬼主意?爷现在就想抱着你们娘俩睡。”

“嗯。”婉儿芳心更喜,小鸟依人的靠在李元庆的怀里。

…………

从婉儿这里出来,天色已经黑下来,李元庆直接来到了官厅客堂,陈忠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笑道:“元庆,北地这些时日,累坏了吧?”

李元庆一笑,“还好吧。”

说着,他对牛根升一摆手,“让他们上菜。”

“是!”

酒宴早就准备好了,很快,在念儿的带领下,几个窈窕的丫头开始上菜。

与陈忠喝了几杯酒,暖了暖场,李元庆直接抛出了正题,将东江部将官的要求,对陈忠叙述了一遍。

陈忠闻言不由眉头紧皱,半晌,他才道:“元庆,咱们都是本部中出来的。本部的兄弟们,不容易啊!这件事,能帮一把,咱们还是帮一把吧。”

李元庆重重点了点头,“大哥,我明白啊!做人,最重要的,不能忘本啊!可惜,东江本部资源匮乏,咱们必须得想个别的办法才行。”

**************************************************************

第366章 新与旧

感谢小强哥、肥嘟嘟、炽天使1972兄弟的月票。小船多谢。

努力不一定会有结果,但不努力一定没结果。

小船会继续努力,跪求红票、订阅支持!

~~~~~

陈忠自是非常明了东江本部的现状。

皮岛这几年发展势头是不错,但皮岛的地势实在是太小了,养活的人口却是太多。

到现在,在皮岛,基本上稍微有点平坦的空地,不是种粮食、就是住人。

东江本部这些将官们,之所以死缠上李元庆,有九成,就是看中了李元庆和他陈忠在长生岛和广鹿岛搞的盐场。

但以皮岛的地势,又哪来的空地方,兴建盐场?

再者,毛文龙在上头,盐场又怎的运作?

最关键的,即便毛文龙点了头,但本部的盐场,这些将官们,利~~又从何而来?

尤其是陈继盛右协兵败后,毛文龙也接连吃了几场败仗,他现在恨不得立刻就找回这场子,又怎的可能有时间来弄这些?

陈忠用力喝了一口酒,叹息道:“元庆,这事儿真是难为你了。本部的这帮弟兄,还是太着急了啊。”

李元庆也抿了一口酒,看着陈忠的眼睛,“大哥,本部的弟兄们看的起我李元庆,我李元庆就得接过这个担子啊!”

“哎!元庆,这他娘的……”

陈忠用力啐了一口,却忽然发现,他实在不好再多说什么。

若再多说,岂不是毛文龙的不是?

李元庆自然看明了陈忠的心思,笑道:“大哥,来,先不说这烦心事儿,咱们来干一杯。”

两人接连喝了几杯酒,陈忠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有些失神的道:“元庆,咱们弟兄,有些话,我也不避讳什么。大帅,大帅他真的有些老了啊!”

李元庆点了点头,却并未立刻表态。

在陈忠面前,即便是谈论毛文龙,他现在也不会再避讳太多。

两人、两部的利益,早已经牢牢的联系在一起,几乎很难被分隔,李元庆并不担心、也不害怕,陈忠会出卖他。

东江到了现在这个程度,虽还处在鼎盛时期,但太过迅速的扩张,各种利益纠结,加之东江本身底子并不够厚,很多看似细微、实则致命的矛盾,已经开始渐渐显露出来。

最直白的来说,东江现在作为整个辽地,甚至是整个大明最具有包容性的军事集团,资源实在是太少了,但麾下将官们,却又太多了。

李元庆初步估算,东江此时现在仅是千户以上的军官,至少不下四五百人。

但东江的实职编制,恐怕,百多人都很难容下。

形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很复杂,但其实也很简单、很直观。

辽地三部,李元庆的辽南是刚刚独立出来,并没有赶上天启元年、二年、广宁军溃败之后的大爆发逃亡。

在沙岭、西平堡兵败后,广宁军十几万大军几近全军覆灭,百姓伤亡更是惨重。

但事实上,百姓伤亡惨重是真的,广宁军兵败也是真的,但对广宁军内部大大小小的军头们来说,虽是巨变,但实际上,却并未伤及到他们的骨骼。

有着沈阳城逃亡的经历,李元庆深深明了,他们在辽地的接连兵败,真正受伤的,只能是老百姓。

军、兵,尤其是军官们,与老百姓们相比,他们实在是拥有太多太多的资源。

当初,后金兵困沈阳城时,若李元庆不是大头兵,就算明知后金军将要在明日破城,他也很难有机会在最佳时机逃出来。

否则,他最大的噩梦就不是后金军了,而是同胞的明军。

比如西平堡之战,刘渠等人的三万余主力,在沙岭被后金军围剿时,周边附近,至少有不下十万余的明军,完全有机会救援,但从头到尾,直到刘渠等人兵败身死,也没有哪怕一支援军来救。

沙岭兵败,西平堡沦陷,广宁军其他的十余万所谓精兵,只知一路逃窜,兵败如山倒。

但他们有后金主力的消息,老百姓们怎的会有?

等老百姓们反应过来,后金主力的屠刀已经举到了他们身前。

手无寸铁的他们,又如何反抗如狼似虎的后金主力?只能是沦为猪羊,被全部宰杀。

广宁之战,真正死在后金军手里的明军,只不过是屈指可数。

尤其是大大小小的军头们,除了被充作炮灰的、抓了典型的,其余很多人,都未曾真正伤筋动骨。

后来,后金主力撤走,一把火烧了广宁城,赵率教趁机收复了前屯,开始大肆在前屯招兵买马,意图恢复。

但赵率教是关宁的老牌将门子弟,怎的可能会看上太多广宁军的溃兵、泥腿子?

除了少数有用之人,被赵率教留下来,其余的大多数,要么,卷着家财、铺盖跑路,逃回关内,要么,去皮岛投靠了新兴的毛文龙,混个一官半职。

毛文龙自收复镇江后,圣眷正浓,威势冲天,魏公公也很看好他,加之皮岛并没有文官监军,着实是提拔了一大批人。

李元庆和陈忠,就是当时的受益者。

但他们两人却只是‘之一’。

再之后,包括沈阳、辽阳的明军溃兵残留,有诸多军官,后来都到了皮岛,融入了东江体系。

毛文龙‘海纳百川’的思维并没有错,只不过,重重原因限制,皮岛资源有限,他并不能将这些汇聚的百流,发挥出最大的威势。

说到底,这还是时代的局限性。

尤其是现在东江本部中,只要稍微差不多、有点本事能力的,或者会钻营的,基本上都加入了毛文龙的义子大军。

此时,在皮岛,放眼望去,‘哗啦啦’一大片,全是毛文龙的义子家丁。

这让那些真正有能力、却又不善于往上钻营的将官们,又该如何自处?他们又何时才能等到机会?

当初在镇江城,也幸得李元庆心狠果断,果断放弃了镇江城,逃到了广鹿岛,对毛文龙形成了既定事实,随后又簇拥他去皮岛,这才勉强一只脚跳出了这个圈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