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庆看了顺子一眼,顺子点点头,忙对身后不远处的商老六打招呼,让他带人过来。

商老六眼见这边得手,忙迅速带人冲了过来,李元庆这边的两名士兵也快步跟了过来。

“看好马厩,准备动手。”李元庆低声道。

商老六会意,低声道:“陈忠他们应该马上过来了。”

李元庆点点头,“已经是瓮中之鳖,等他们过来再动手。”

很快,陈忠也带人冲了进来,看了看门口的两条死狗,不由对李元庆竖起了大拇指,“元庆,不错。”

两条狗虽是畜生,但却是看家护院的好帮手,若不是李元庆果决,果断将其除去,就算里面的人大意,但它们若是叫个不停,很快也会发现不对劲。

“陈大哥,咱们一起,莫要放跑了一人。”李元庆低声道。

已经控制了院子,里面的人就成了‘瓮中之鳖’,到了分功绩的时候,李元庆自然不会独吞。

陈忠不由大喜,按说李元庆此时独吞下功绩,他也没有办法,毕竟,他的速度慢了,但李元庆既然分给他一半,他又怎的会不识抬举?

“元庆,走。”

说着,陈忠和李元庆一马当先,率先冲向了房屋门口。

这些房子,都是简易的大木屋子,有点类似于后世建筑工地上的简易窝棚,也没有单间,就是一通趟。

李元庆和陈忠几乎同时踹开门口,大喝“杀鞑子啊”,便率先冲进了屋内。

身后的士兵们鱼贯而入。

这屋子虽很大,但只有十几张木板床,里面燃着火炉,一冲进来,一种男人特有的汗臭和脚臭味,扑面而来。

此时已经是深夜,除却守夜人,谁还会在这时候全副武装?

加之他们也不知道李元庆这边到底有多少人,完全懵了,瞬间便被李元庆和陈忠斩杀几人。

“别杀,别杀。爷爷饶命,爷爷饶命啊。我们都是汉人。”有几个反应快的,连滚带爬的从床上滚落下来,赶忙跪倒在地上,双手举起来,想磕头却不敢,害怕让李元庆这边认为他们有反抗之意。

李元庆和陈忠对视一眼,不由都是一笑,大局已定。

“把这些狗汉奸都给我绑了。”陈忠大笑道。

片刻,陈忠和李元庆身后的士兵,如狼似虎般冲上前来,将这六七个汉军旗士兵捆绑的结实。

陈忠笑着对李元庆道:“元庆,你来审?”

李元庆一笑,“陈大哥,这活儿我可不熟,你来吧。外面那两条畜生就这样死了可惜,不如填了咱们的肚子。这几天在船上,嘴里都要淡出鸟来了。”

陈忠当然明白李元庆的心意,不由大喜,低声道:“元庆,你放心,这次,哥哥绝对不会亏了你的功劳。”

李元庆笑着点点头,快步来到了门外。

商老六和顺子也快步跟了出来,顺子还有些不解,低声道:“哥,人是咱们抓住的,你咋不去审?”

李元庆看了顺子一眼,“功劳少不了咱们的。走,去把两条畜生收拾利索,也是物尽所值。”

…………

很快,两条看门狗便被去皮抽筋,商老六取了驿站的大锅,拿来食料,炖满了整整一大锅。

狗肉味极其鲜美,可谓是动物中的极品,尤其是对男人,很快,浓郁的狗肉香味,就飘散在院子里。

这时,陈忠也从屋子里出来了,笑着对李元庆道:“元庆,你这好手段啊。哥哥我还想再审问详细点,都耐不住性子了。”

李元庆一笑,“陈大哥,战果如何?”

陈忠嘿嘿一笑,“问题不大。娘娘宫那边的人手不多,现在他们主力正在北线,三两天之内,赶不回来。”

李元庆不由大喜,“这下咱们的时间宽裕了。去向将军汇报吧。”

陈忠笑着点点头,“哥哥马上就回来,这狗肉你可得给我留着点。”

“哈哈。放心吧。”

…………

陈忠很快回来,而且不只是他,张盘、尤景和、王辅几人,也跟了过来。

陈忠还有些不好意思,“嘿嘿。元庆,我可没乱说,是他们自己闻到的狗肉香味。”

李元庆不由一笑,“嘿嘿。都是自家弟兄,见者有份。只可惜没有酒。”

众人不由大喜,狗肉也差不多了,很快便开始分食起来。

这时,马厩那边也检查完毕,不仅有九匹好马,还有不少的草料,足够这九匹马吃上几个月。

几个亲兵军官这时都吃的差不多了,尤景和又喜又恨道:“建奴狗日的还真是奢侈,小小一个军驿,居然有这么多好马,这些早料,又要多少老百姓的血汗。”

李元庆笑道:“听说狗救过老奴的命,老奴不吃狗肉,建奴就不敢吃狗肉。今天,咱们就替他开开荤。等有一天,打下了沈阳,老子一定炖了老奴的马。”

众军官不由都是哈哈大笑,陈忠道:“元庆,听说老奴的马,那可是万里挑一的良驹,你要炖了,岂不是可惜?”

众人又是大笑。

不过,虽是在说笑,但军驿的防卫工作,众人却不敢有丝毫怠慢。

很快,天色放亮,毛文龙的主力也靠了岸。

李元庆这些军官们,恭敬候在一旁,等待着毛文龙检阅此战的成果。

这些汉军旗士兵们已经被绑的跟粽子一样,一夜惊吓、疲累,他们都已经是憔悴、疲惫不堪,看到毛文龙过来,也知道是主将过来,赶忙拼命求饶,“大人,我们也是汉人啊。被鞑子奴役,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啊。”

毛文龙看了他们一会儿,这才道:“某可以不杀你们。我王师已经开始反攻辽地,你们可以回去,告诉你们的主子。”

这些汉军旗听说能活命,不由大喜,拼命磕头,“大人放心,我们一定会把消息带到。”

毛文龙冷冷一笑,“给他们松绑,放他们离开。”

“将军,这……”毛承禄有些不爽,这些狗日的汉奸,能放了?

毛文龙却道:“放人。”

士兵不敢怠慢,忙给这几个汉军旗士兵松绑。

这几个汉军旗士兵又惊又喜,又害怕毛文龙反悔,赶忙屁滚尿流的逃了出去。

“将军,这是何意?”毛承禄还有些不解。

毛文龙一笑,对陈忠道:“情报都出去了没?”

陈忠忙道:“回将军,昨晚上就已经出去了。”

毛文龙点点头,“这些人,死不足惜,但毕竟也是我汉人子弟。我们的情报虽然已经出去,但这里毕竟地广人稀,让他们活着回去,也可以帮我们宣传,顺便帮我们造势,让他们的主子害怕。”

毛承禄这时也明白了毛文龙的深意,不由恭敬拱手道:“将军英明,卑职佩服。”

李元庆也是微微点头,毛文龙此招,回报应该很快就会显现。

…………

果然,从上午开始,从四面八方涌过来的溃兵、流民,纷纷涌向这小小的军驿。

在后金军的奴役下,他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一听到王师的消息,哪怕是冒着被杀头的风险,死也要死在路上。

毛文龙当即令人在驿站支起了数口大锅(都是船上用具),煮粥赈济这些溃兵、流民,来者不拒。

不过,在暗地里,他却吩咐各亲兵军官,仔细筛查,防止有可疑之人,混入其中。

由于溃兵、流民越聚越多,怕是已经超过千人,李元庆这些军官和士兵们,也开始忙的脚不沾地,一方面,要赈济这些人,另一方面,却也要维持治安,仔细筛查,防止有人趁机使坏作乱。

毛文龙此时站在屋前的台阶上,抚须看着眼前的人头攒动,满是沧桑的老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意。

辽事虽然崩坏,但民心,依然在大明这边。

这一次战争虽小,但不仅壮大了他的威势,充实了他的力量,也更坚定了他的奇袭之路,深入敌后。

白天还好说一些,流民溃兵们有口饭吃,还能保持安静,但晚上,睡觉就成了大问题。

好在此时已经进入夏天,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就算是‘天为被、地当床’,也没有太多大碍。

但这必定不能给这些流民、溃兵们足够的安全感,李元庆偷偷向毛文龙提了一个建议,可以将马厩里的草料拿出来,作为流民、溃兵们的暂时铺盖。

毛文龙想了一下,当即应允,草料虽然很珍贵,但在此时,与民心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临近半夜,前方情报网再次传来好消息,驿站汉军旗士兵的消息很准确,此时,后金军在辽西一线的主力,都在北线、海州一带,要赶到这边,至少还需要三天时间。

毛文龙不由大喜,时间的充裕,让他更有把握,将这些流民、溃兵们,消化在肚中。

****************************************************************

第37章声势骤起

~~~~~~~

两天时间,看似很短,但对于毛文龙来说,已经足够他做很多事了。

流民、溃兵们,大多是拖家带口来投,毛文龙自然毫不客气,将其中的近三百青壮,消化在肚子里,充作士兵、水手。

至于他们的家眷老弱,则是由四条船昼夜运送回三岔河西岸、明军的实际控制地,毛文龙此时有巡抚大人的‘金牌令箭’,加之收复子民,对地方官员来说,也是大功一件,他们为自己的利益,也必定会想办法安置好这些人的家小。

奇袭小分队的力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壮大了不少。

李元庆也收到了巨大的红利,与上次在广宁城挑人不同,此时,李元庆已经是副百户官身,又是此次小规模军事行动的‘当头炮’,理直气壮的挑选了二十名青壮,这一来,李元庆的直接麾下,已经接近三十人。

收拾完这些,已经是第三天的早晨,据探子回报,海州方向,已经有一支千余人的骑兵,正飞速朝这边赶过来。

毛文龙当然不会再停留,大手一挥,船队继续航向大海,连个后脑勺也没有留给后金军的骑兵们。

人员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四艘沙船上也热闹起来。

这些新加入的青壮,都是辽中、辽南人,家园受到了后金鞑子的洗劫,亲族被杀,对后金鞑子的恨意,简直滔天,充满了复仇的欲望,与此时还没有被后金攻占的辽西相比,他们更适合充做优秀的兵员,即便是做苦力般的水手,他们甚至也毫无怨言。

几天之后,船队已经进入了盖州境内,来到了辽东半岛的腹地。

老奴八旗铁骑虽然强大,但在海上,他们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无法打探到毛文龙部的下落,只能是干着急。

看着不远处的陆地腹地,毛承禄对毛文龙提议,可以效仿之前在三岔河的办法,再做一票,壮大队伍规模。

毛文龙想了一下,还是拒绝了这个提议。

主要原因很简单,收拢溃兵、流民,不是问题,但这里已经距离明军实际控制地太远,如何安抚他们的家小?

毛承禄虽然想故技重施,但也明白,毛文龙说的是正确的,家小不宁,便无法保证这些人为己方效力。

船队一路向南,与陆地保持着适当的安全距离,窥探着后金军在辽东半岛的形势。

李元庆这时却没有心思关心这些事,麾下这二十名新兵,各个都是青壮,最大的不超过三十岁,最小的也不低于二十岁,正是人生中最鼎盛的年华,加之他们对建奴恨意滔天,李元庆没费多大力气,便已经将他们的精气神提了起来,竖立了自己的权威。

傍晚,大军靠岸,在一处河口边取水。

人数的增加,也使得粮食和淡水消耗量极度猛增,幸得巡抚大人给的贮备粮食很足,否则,这真是个麻烦。

毛文龙决定暂时在这处河口停留一段时间,打探下三路招降人马的情况。

这个时代,辽地是苦寒之地,人口密度稀少,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内,只有几百万人,尤其是辽南区域,人数更为稀少。

大军在这种地势驻扎,除非八旗铁骑插上了翅膀,否则,就是面对面,大军也有足够的时间退回船上。

士兵们能回到陆地休整,精气神也高了不少,加之毛文龙对‘打野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士兵们的伙食也一下子提高了不少,整支队伍,士气如虹,人心高涨。

很快,前往杨于渭和单尽忠方向的信使,也通过情报网找到了这里,与毛文龙和陈继盛此前所料不差,两人有贼心没贼胆,并不愿意重归大明,拒绝了毛文龙的招降,毕竟,毛文龙只是个游击,与他们平级而已。

毛文龙对此倒没有太生气,杨于渭和单尽忠的态度,在他的预料之中,关键,还是要看陈继盛在金州这边的情况。

次日,陈继盛这边终于传回来消息,金州游击刘爱塔赤胆忠心,愿意归降朝廷,并愿意安抚金州一带人民,等待与毛文龙里应外合。

毛文龙大喜,当即亲笔书写书信一封,交由信使带回,约定时日,共商大计。

消息传出,整个队伍都是大喜。

刘爱塔麾下有几千民众,士兵、青壮近千,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奇袭小分队的力量,将会直线扩大几倍。

但金州毕竟路途遥远,没有足够的准备,毛文龙也绝不会贸然。

…………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已经进入了六月,这些时日的操练,这三百多新招入的青壮,也渐渐适应了军队的生活节奏,有了军人的模样,但粮草这边,却有些不足了。

眼见就要进入六月中,毛文龙也不再停留整军,船队继续南下。

大明天启元年六月十八日,船队抵达了红崖子,这时,船队遭遇了逆风,行进速度缓慢,水也已经所剩无几,士兵们口渴难耐。

红崖子是一个把总兵力镇守,毛文龙当即令人前往,告知守将,希望能让船队派人去取水。

但红崖子百户官周永祚,严词拒绝了船队的要求。

无奈之下,毛文龙只得下令,船队继续前行。

没有水,而且逆风,士兵和水手们都是筋疲力尽,奇袭小分队遭遇到了出征以来最大的考验。

李元庆此时也不好受。

水是生命之源。

没有水,人的体力下降的格外厉害,仅是几天时间,李元庆的嘴上已经胀起了几个巨大的水泡。

而李元庆还是实职军官,有一些特殊的待遇,至于士兵们,那就更惨了,几天不喝水,甚至尿尿都尿不出来,这该是怎样的痛苦?

更可悲的是,老天爷也不开眼,六月的盛夏,居然连一滴雨都不下。

但环境虽然苦到了极限,但无论是士兵和军官,都甚少有人抱怨,对后金女真的仇恨,使得他们可以放下一切。

好在痛苦总是暂时的,六月二十三日,船队抵达了一个小岛,这岛名为猪岛,面积很小,没有守军,只有一个小村子,有充足的淡水资源。

船队登岸之后,村子里的几十户居民如临大敌,瞬间便逃跑的干净,却是留下不少牲畜,还有二十头牛。

毛文龙当即下令,宰杀全部耕牛牲畜,犒劳三军。

小分队瞬间军心大涨,多日来的苦涩和疲惫,瞬间消散,无论士兵还是军官,都大口喝水,大口吃肉,简直比过年还要畅快。

李元庆也是疯狂的补充着这些时日消耗的能量,并且,李元庆的麾下有一个新兵是渔民出身,在猪岛休整的这几日,李元庆仔细跟他讨教,学习捕鱼。

其实捕鱼这活很简单,此时正值盛夏,这里又地广人稀,也没有后世的过度捕捞,李元庆这种新手,很容易也就上手了。

眼见成果斐然,李元庆干脆中断了训练,令麾下所有士兵们,全都参与到捕鱼当中,收获不少。

毛文龙也没想到李元庆居然还有这本事,不由大为赞赏。

陈忠却笑道:“元庆这小子,本事多着呢。我看,由他来做这辎重总管,大家绝对后顾无忧。”

毛文龙却是一笑,一路走来,他显然更清楚李元庆的价值。

这小子看似不务正业,事实上,却处处替自己分忧,解决队伍的重大麻烦,这样的人,做辎重总管?那岂不是暴殄天物?

队伍在猪岛休整了七八天,七月初一,毛文龙决定继续出海,前往广鹿岛。

蔚蓝的大海上,碧波荡漾,经过了在猪岛的补充和修养,士兵们的精气神,又提高了一大截。

李元庆站在船头的甲板上,也是神清气爽。

奇袭小分队的过程虽有波折,但到了现在,声势已经起来,颇有锐不可当之势,到时再有刘爱塔部的加入,那更是如虎添翼。

自己费尽心机,踏上的这条大船,终于到了收获的时节了。

这些天,李元庆带麾下士兵们着实捕了不少鱼,供整支队伍五百来人吃上一月,都有余了。

中午,又是全鱼宴,鲜美的鱼汤味道,弥漫在四艘船上,让人只闻一闻,都有些胃口大开。

“哈哈,元庆,今天天气不错,咱们哥俩喝一杯。”陈忠笑眯眯端着一个小酒壶,来到了李元庆身边。

这些时日,由于靠岸地点没有城市,队伍的酒,基本已经不多了,陈忠不知从哪里搞来一壶,显然是想跟李元庆显摆。

李元庆也是大喜,这个时代,没有香烟,对于男人而言,酒是最好的伙伴了,也是最容易拉近男人之间距离的润滑剂。

“呵呵。陈大哥厚爱,小弟可就却之不恭了。”

陈忠大笑,“行了元庆,咱们哥俩谁跟谁啊。要不是你,哥哥也吃不到这么鲜美的鱼啊。来,走一个。”

陈忠大笑着把酒壶递给了李元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