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卑职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去去去去去!什么时候了,你个狗日的还在这里拍马屁?给老子滚远点。”

本以为郇猛能说出什么有营养的话,给他争争面子,谁知道,这小子上来就是一顿马屁。

陈忠不由大怒,却也没有太多办法,忙看向李元庆,“元庆,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便是。这,这闹的,儿郎们没有目标啊。”

李元庆一笑,看向许黑子,“许兄弟,你来说说吧。”

许黑子点了点头,出列来到沙盘前道:“镇江此战,我军虽处于逆境,但多少也都有些收获。这几天,我也在想。如果我是老奴,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取舍?众位兄弟都知道,现在毛帅已经撤到了铁山区域,而我军也来到了朝鲜境内,下一步的主要议题,便是老奴究竟会不会侵入朝~鲜。若是侵入,我军该如何应对?若是不侵入,我军又该如何应对?”

许黑子这番话一出,帐内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被镇住了,陷入了思虑当中。

李元庆和许黑子相识一眼,不由都是一笑。

事实上,早在今天早上早些时候,会议召开之前,两人便已经提前有了一番深入交流。

这其实也是李元庆思虑了良久、却一直没有付诸实施的一个策略,那便是成立参谋部。

俗话说,‘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有着后世的经验,李元庆确实可以在大势上把握着方向,但一个人再强,能量终究是有限的。

像是李元庆此时这般,军政大权一把抓,看似风光无限,却也消耗掉了他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后世时,不论是杭州马哥、还是小米雷哥这些大佬们,一直在强调一个概念,‘制度,人尽其才’。

在大势上,李元庆自是要牢牢掌控着方向,但具体到琐碎的军务,具体到复杂的内政,李元庆显然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参谋制在后世时,早已经很成熟。

比如现在,若是有军官们可以提前将战局的发展做好规划,提前筹谋,无论是李元庆本人做决断,还是儿郎们去付诸实施,都会省却了很多力气,也更能保证儿郎们的安全和己方的主动性。

万一遇到麻烦,可以随时根据参谋们提前制定的方案来调整,又怎能不事半功倍?

说的再直白一点,这就是要成立一个有丰厚战争经验、又有智慧的智囊团,分担主帅的压力,将任务更明确。

良久,孔有德出列道:“将军。依卑职之见,我军不宜贸然进入朝~鲜腹地。我长生营虽有军阵之忧,但此时天气恶劣,后金主力又尽至。没有到最坏的程度,我军不宜先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卑职的意见,我军可以先逼近铁山,一边整军,一边静待事态的发展,随时调整,让儿郎们可以休养生息,根据形势,做出更正确的决断。”

****************************************************************

第446章 陈继盛到来

~~~~~~

有人开了好头,接下来的事情便顺利了许多,各人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陈忠和张攀不由都是目瞪口呆,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他们的这些看似木讷的儿郎们,竟然也会有这么多想法。

甚至,他们有很多想法,让人简直精神一振。

比如,有人甚至主张,伪装成鞑子,洗劫附近的朝~鲜村庄,让朝~鲜官方出面,把压力推到后金身上,从而逼的后金不得不出兵,从而将战场聚集在朝~鲜的土地上……

李元庆也有些咋舌。

这计策看似粗俗,但若真要实施,十有八~九,能变成现实啊。

老奴和一众后金王公权贵们,此时怕早就窝了一肚子火,面对明军,他们可能还有些忌惮,但面对泥腿子朝~鲜人,他们又怎的可能还会留手?

但此计漏洞也有很多,比如时间差。

若此时去洗劫朝~鲜的村子,手脚做的干净,明面上似乎挑不出毛病,但此时大江还未封冻……时间久了,必定会漏出马脚。

但若是等大江封冻,恐怕,明军这边也没有了动手的时间。

加之大明是天朝上国,朝~鲜的位置又如此重要,从大局上来讲,此计不利用长久,有些太过于功利了。

起码在现阶段,李元庆的影响力,还镇不住这个场面,他自然不会选择。

不过,气氛已经被带起来,军官们愈发活跃。

一切尽在李元庆的掌控之中。

…………

很快,四五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与毛文龙那边已经联络上,天气虽是严寒,但营地里却是一片火热,经过了刚开始最难熬的适应,辅兵们已经跟上了战兵的节奏。

张攀的辎兵们虽还有些差距,但也正在走上轨道。

加之营地里吃得好,喝的好,明军一片士气如虹。

官沧海和买炭的船队也赶了回来,与主力汇合在一起。

至于参谋部这边,在李元庆的掌控之下,长生营率先开始实施并明确。

当然,以此时的事态,完全走上正轨是不可能的,主要还是以官沧海、许黑子、黄国山、孔有德、顺子、李三生、刘达斗等等这些骨干军官为主。

就是在他们的职务后面,再加上了一个参谋的头衔,让他们在管理他们本部事务的同时,又兼顾大局的参谋。

按照李元庆此时的地位,已经具备了开府的资格,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李元庆也不想贸然,参谋部暂列为长生营的临时编制,等这边大局稳定之后,回到岛上,再重新进行精细规划。

陈忠这边,也将他的几个心腹将官挂上了参谋的头衔。

有了此战的功绩,加之他的声望,升为总兵,几乎是十拿九稳,李元庆既然这般做,他当然要效仿,至于管不管用,是不是只学到面子、没学到里子,那就需要时间来验证了。

与李元庆和陈忠相比,张攀这边无疑要寒酸不少,只能矮子里拔将军,提拔他的几个心腹亲兵,挂上了参谋的头衔。

不过,有李元庆的力挺,加之陈忠的帮衬,张攀升官,也只是时间问题,他的春天,就要来到了。

参谋部具体部署之后,各部将官便不用再整日汇聚在一起,他们直接对各自的主帅负责。

这一来,也省却了李元庆三人不少的时间,也能让这些将官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练兵当中。

…………

一晃已经到了十一月中,天气愈发寒冷,近海已经封冻出了十几米,整个世界都被银装包裹。

好在长生营在破冰方面,已经有了很深的经验,在这方面,暂时倒没有大碍。

而营地里,积雪也都被扫干净,儿郎们的操练依旧在继续。

大江这边,已经封冻了一半,但江中区域,差不多还有个两三百米的激流,这般状态,至少还要五六天,后金军才有理论上可以过江的可能。

傍晚,忙完了一天,李元庆回到帐中,也有些疲惫。

这几天,他身为主帅,也亲自加入到了儿郎们的操练当中,跟着战兵一起训练,没有任何区别。

这倒不是李元庆矫情、做作,而是身份越高,李元庆越是明了身体的重要性。

后世有句话说,“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以前年轻,为了拼搏,李元庆也没有时间照料自己的身体,但此时,屁股底下那把椅子已经不同,眼界便更为不同,他的目光,也看的更为长远。

只有好好活着,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他才有领略这个世界更多风光的机会。

大帐里,念儿已经放好了热水,看到李元庆回来,忙欢喜的迎上来,“爷,婢子服侍您洗澡。”

李元庆一笑,亲热的捏了捏她的小脸,“吃过饭了么?”

念儿忙笑道:“还没。等爷洗完澡咱们一起吃。”

李元庆不由哈哈大笑,“也好。”

“嗯。”念儿乖巧的点点头,俏脸上满是欣喜。

这些时日,她终于体会到了做女人的乐趣,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黄鹂,笑意始终挂在她的小脸上。

虽是出征在外,条件多有不允,但她却是可以独占李元庆,享受李元庆的温柔和疼爱。

木桶只是临时的松柏木制成,也没有时间晾晒,还有很多松柏木本身的味道。

不过,在这种环境,李元庆也无法奢求太多。

靠在木桶里,感受念儿的小手温柔的擦拭着他的身体,李元庆的身心也渐渐放松下来。

想要活得更好,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想要改变历史,改变整个华夏民族的命运,他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啊!

而这所有一切的关键前提,便是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

很多时候,也由不得李元庆不藏拙啊。

“爷,您,您转过身去,婢子帮您梳头。”

念儿的话打断了李元庆的思虑,李元庆不由一笑,“好。”

说着,他转过身来,任由念儿服侍。

此时,各方面的生活条件虽有落后,但李元庆基本上早已经适应,唯独发型,让李元庆很有些诟病。

在平时还好些,但一旦到了战时,长发髻就算被包括的严实,却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累赘。

不过,儒家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李元庆虽然不爽,却也不敢直接剃个平头,冒天下之大不讳。

说到底,想要改变,想要让整个民族都进步,他还是需要更大的权利啊!

洗完了澡,看着念儿娇羞的模样,李元庆的眼睛和身心很快也热了起来。

两人早已经熟悉万分,念儿怎的不懂得李元庆的心意?轻声道:“爷,婢子来服侍您。”

说着,窈窕的身子已经伏了李元庆的身下。

李元庆一笑,随手把玩着她的青丝,眼睛微微眯起来……

…………

室内的温度极具升高,旁边烛火下的影子形形绰绰,伴随着念儿最本能的轻吟,仿似一副柔软的泼墨山水画。

这时,却有亲兵在帐外大声禀报,“将军,东江的陈继盛、陈将军过来了。正在客帐等候。”

李元庆不由眉头一皱,念儿俏脸一片红晕,忙小声道:“爷,您,您先去忙正事儿吧?”

李元庆一笑,“我知道了。让陈将军等我片刻。”

说着,他贴在念儿的耳边低声道:“这才是最大的正事儿。”

念儿俏脸愈发红润,大眼睛里娇媚的快要滴出水来,忙用力抱住了李元庆宽阔的肩膀,“那爷您,您快点吧。”

李元庆一笑,动作却骤然凶狠起来。

…………

一刻钟之后,李元庆这才缓步来到了客帐。

所谓客帐,就是相当于府中的客厅、外书房,接待客人之用,不过,以此时李元庆的规格,他还真没有这东西。

这客帐,是他的亲兵们的帐篷。

来到这边,陈继盛已经等候多时了,一看到李元庆过来,不由大喜,“元庆,这么晚了,真不好意思,打扰你休息了吧?”

李元庆一笑,“大哥,好久不见。咱们兄弟,哪来的这么多生分?”

陈继盛一看李元庆这态度,不由更喜,“元庆,上次的事情,哥哥还没来得及谢谢你呢。”

辽南商行分红的红利,陈继盛早已经收到,他这声‘谢谢’,李元庆绝对当得起,却笑道:“大哥,咱们兄弟,说这些可就见外了。对了,大帅那边现在怎么样?”

陈继盛脸色也郑重了起来,忙将本部这段时间的状态,包括义州之战的经过,简要对李元庆叙述了一遍。

这时,亲兵奉上了酒菜,李元庆亲自给陈继盛倒了一杯酒,又给自己倒了一杯,碰杯饮尽后不由赞叹:“大帅的心智,大帅的手段,我真是望尘莫及啊!”

陈继盛不由哈哈大笑,“元庆,你也不必这般妄自菲薄。其实,本部并没有占到太多便宜。”

李元庆笑道:“但大帅此计,却是给后金主力带来了沉重打击。”

两人相识一眼,不由都是哈哈大笑。

事实上,从义州没有被攻克,李元庆便明了,毛文龙并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

但他和皇太极都宣称己方获得了大胜,李元庆便明了,这两位爷,怕是半斤八两。

但正是因为毛文龙这个‘大胜’的消息,使得镇江城的战事迅速结束,李元庆才得以脱身。

在大局上的作用,不可估量。

放眼天下,这手段,这果决,怕也只有毛文龙能做得到了。

陈继盛吃了几口菜,笑着为李元庆倒满了一杯酒,“对了,元庆,此役,你们在镇江城下,可有什么收获?缴获到鞑子首级了么?”

李元庆一笑,“还算可以吧。有1500级入账。”

“什么?”

陈继盛一愣,脸色不由大变。

李元庆被吓了一跳,“大哥,这是怎的了?有问题么?”

陈继盛忙道:“元庆,当然是没问题。瞧我这性子,我自罚一杯。”

看着陈继盛喝酒,李元庆忽然也反应了过来,沉吟片刻,这才问道:“大哥,义州此役,本部缴获了多少鞑子首级?”

陈继盛不由一阵苦笑,“元庆,跟你们比,可是差远了啊!本部此役只有不到五百级。”

“什么?”

这次倒轮到李元庆大惊失色了。

**************************************************************

第447章 鱼死网破?

感谢书友25324315兄弟的月票。跪求订阅,小船多谢。

~~~~~~

“元庆,想不到……哎,这真是……当初,当初我真该跟你到这边来啊。”陈继盛忍不住一阵扼腕叹息。

虽早就料到长生营战力强横,李元庆也早已经今非昔比,但李元庆此次直扑镇江城,孤军深入,在陈继盛的潜意识里,还是感觉,李元庆有些太过于托大了。

加之,本部主力尽出,毛文龙也是斗志满满,摩拳擦掌。

两相其重,陈继盛自然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毛文龙。

但此时,事实却是摆在眼前,他忽然意识到了,他错了,而且错的离谱。

李元庆这时却已经冷静下来。

毛文龙虽是雄才伟略,有着远超越常人的机智和战略眼光,但摄于东江本部军队的根子,很多事情,远非表面这么简单。

这几年时间,东江本部虽像是滚雪球一般,飞速壮大,但其根子,还是广宁军时那一套,或者说,本部的各项分布、安排,还是明军那一套老旧的机制。

即便毛文龙此时也分外重视火器在战争中的运用,但方方面面使然,皮岛的工匠们,显然无法达到长生岛军器坊的规制和标准。

再加之这落后的战斗和论功方式,有500级首级进账,实在是已经不少了。

甚至,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证明了毛文龙的能力。

按照寻常明军作战的过程,想要获得鞑子的首级,首先要杀伤鞑子,再把鞑子冲散,而后才有机会割首级。

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依照后金军的机动性,明军很难占据有利的主动权,往往,明军一杀伤鞑子,就开始争着抢着割首级,恍然置战阵与不顾,最终,胜势也很可能因为涣散的争功方式,导致败仗。

此次,东江本部能在义州城下全身而退,即便付出了一些小伤亡,但这已经足以证明毛文龙的能力。

而长生营早在几年之前,就完全改变了这种以首级来论功的方式,各项建军的理念,也逐步向后世的先进军队靠拢,在结果上有差别,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陈继盛接连喝了几杯酒,这才平复了一些,“元庆,张攀那边……”

李元庆想了一下,还是决定告诉陈继盛实话,“大哥,张大哥那边,有500级入账。”

“呃?”

陈继盛一愣,脸色瞬间一片涨红,想说些什么,却终究是无法说出口,再次陷入了沉默。

看着陈继盛说不出苦闷的脸,李元庆的心里一时也有些恍惚。

当年,他率先坐上右协副将的宝座,是何等意气风发?但现在……

正如那句老话啊,‘岁月是把杀猪刀啊。’

尤其是此时,他迫切的想要扳回当日在宽甸的失利,这就更……

片刻,李元庆亲自为陈继盛满上一杯酒,笑道:“大哥,此时战争只是刚刚开始,咱们还有很多机会啊。”

陈继盛也反应过来,有些讪讪笑着看了李元庆一眼,“元庆,哎。你瞧我这老脸。哎,不说这个了。对了,元庆,下一步,你有什么打算?”

李元庆思虑片刻道:“大哥,大帅那边,是什么计划?我这边,总要跟着大帅来走。”

陈继盛当然明白李元庆的意思,有些欣慰的一笑,“元庆,我来之前,大帅便说,你绝不会忘本。果然还是大帅更了解你啊!”

李元庆一笑,却并未接这话茬,静静等待着陈继盛的下文。

陈继盛脸色郑重了一些,缓缓道:“元庆,来时,我与大帅商议了好久。大帅的意思,后金主力云集,我军还是处于势弱状态,贸然妄动干戈,实属不智。但此时,我东江、辽南两部主力皆是尽出,这场仗,不过是刚刚打响。咱们完全可以静观其变,拖到年后啊。”

李元庆眼睛不由微微眯起来。

陈继盛这话虽是说的含蓄,但李元庆却是瞬间便明了了其中的意思。

毛文龙的想法很明确。

此时后金势大,与其硬罡显然不合算,但这样放弃,却也着实太过可惜,最好的方式,就是拖着。

看老奴究竟敢不敢入朝~鲜。

老奴若入朝~鲜,战场拉到朝~鲜境内,大明朝廷方面,绝不会置之不理,便会派出更多援军。

加之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