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庆笑着重重握了握商老六的大手,“商大哥,这些时日,辛苦你了。”

作为长生岛政务的一把手,几乎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压到商老六的头上,尤其是这些时日,各种大事、琐碎事务不断,在这个位置上,商老六又怎的可能轻松了呢?

商老六一笑,“还好吧。元庆。这么晚过来打扰你,主要是有几件事情。一是王大毛、曹继舟他们的船队,马上就要到达长生岛。这些儿郎们的封赏,毛皮货物接收,需要你来定夺。二是马上就要开春,捕鱼季又要来到,具体这方面的大势,也需要你来拿主意。第三,登莱方面传来了消息,四月初,是沈有容老爷子的大寿,给咱们发来了请帖……”

已经是晚上,差不多八点来钟了,商老六显然也不想浪费李元庆太多时间,直接将事情报上来。

李元庆缓缓点了点头,“王大毛、曹继舟他们船队的事务,按照正常程序来走就行。至于功赏嘛,王大毛升为千户,曹继舟升为副千户。其余儿郎,按照镇抚司报上的功绩仔细核查后上报,我会亲自批复。至于捕鱼季么。”

李元庆顿了一下,“现在咱们岛上人口一下子多了这么多,还是继续加大规模吧。通知王海,争取从镇江裔移民中招收一些有捕鱼经验的百姓加入,待遇平齐来办就是。至于沈老爷子的大寿……”

李元庆不由陷入了深思。

没有记错的话,沈有容今年已经六十八岁高龄了,按照物理规律,老爷子怕是距离大限已经……

若派别人去,就显得李元庆对此事重视不够。

长生岛之所以能避开登莱的纠缠,沈有容在其中可是出力不小啊。

“老爷子的大寿在月初,时间可是很赶啊。这一来一回,怕是要花上半月。商大哥,此事,你是什么意思?”

商老六道:“元庆,此事怎么说呢?去也去的,不去也不去的。这人情往来的,咱们要依靠登莱的还有很多啊。”

李元庆缓缓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商老六的意思,“即刻给沈府发函吧。我会如约抵达,明日便启程。”

商老六笑着点点头,刚要离去。

李元庆却笑道:“商大哥,还有件事,我思虑已经良久了。”

商老六一愣,笑道:“元庆,何事?”

李元庆一笑,“关于岛上政务的事情。我已经决定,成立政事署。商大哥,你以准副将之衔,统领政事署。马管家以九品文官职,升任政事署副署长。旗下,分别设立农事、民事、商事、政事、海事、教化、基建、军械诸科。各科科长名单,先由你们政事署的这些人商议讨论,嗯~~,争取再从民间拉拢一部分士绅进来。等我从登莱回来,详细考察后,确定名单,明确职务。”

商老六虽对此早有准备,他也知道,这个政事署一把手的头衔,落到他的头上基本没有跑,但真正听李元庆发了话,明确了他的身份,他还是有些无法言语的兴奋。

更关键的,他此时还是参将,李元庆这句话,就是明确了他未来的副将身份。

副将啊。

莫说是在长生岛,便是整个辽地,甚至是整个大明,这都算是有名有姓,能排的上号的人物了啊。

“元庆,你这,这……呵呵。你倒真是会当甩手掌柜啊。”

李元庆自是将商老六的表情变化看在眼里,不由笑着重重拍了拍商老六的肩膀,“商大哥,长生岛是我的,也是你的,也是咱们的儿郎们的。所以,太多太多的事情,咱们没有逃避的理由,只能是拼命尽力而为啊。”

商老六深以为意的笑着点了点头,“不错。元庆,放心吧。这件事,我会尽全力而为。”

…………

送走了商老六,李元庆的精神也轻松了不少。

当领导,看似简单,却又极其不简单。

要给属下放权,但却要更懂得收权,牢牢把握住事务的核心。

而这么多年下来,对这其中的奥妙,李元庆已经玩的越来越纯熟了。

这时,小莲也和几个侍女将酒菜端过来。

饿了大半天了,李元庆很快就是一阵风卷残云,将两斤羊肉、几盘子小菜,吃的干干净净。

小莲在一旁捂嘴偷笑。

从小就被李元庆买下,她虽是侍女,却一直在伺候张芸娘,与李元庆的感情,也很深厚。

她虽是名为侍女,实际上,却是相当于府上的半个主人,‘明码标价’的如夫人待遇。

这种先天性的优势,根本无人可以撼动。

此时,宽敞的官厅内只有她和李元庆两人,她也不必再顾及太多规矩,少女的天性,自然而然便流露出来,忍不住笑道:“爷,您慢点吃。婢子给您倒酒。”

看着眼前最熟悉的俏脸儿,嗅着她身上淡淡的处子幽香,李元庆忽然发现,原本那个稚嫩的小丫头,此时,已经长大了啊。

***************************************************************

第533章 下雨天

跪求订阅支持。小船多谢。

~~~~~~

政事署的事情很快便在长生岛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暴’。

迁徙时最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随着宅邸逐渐建成,田地开始耕种,商业逐步开始恢复运作,各人收获红利的日子,也已经到来了。

俗话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但~~~,读书又是为了什么呢?

此时,李元庆居然公开了政事署的官职,并明确将会将其纳入编制,对官员本身的要求又没有太多限制,长生岛这些镇江裔的豪绅们,又怎的还能坐得住?

这就相当于李元庆给了他们一架登上快速路的阶梯啊。

不过,镇江裔的豪绅们已经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火力全开’,长生岛的‘坐地户子’们,尤其是那些有文化、又有经验和资历的账房先生,德高望重的本土乡绅,包括大批受伤、或是退役的军官、士兵们,也没有闲着。

谁又肯让这些大好的官职,白白落入那些镇江裔豪绅手里?

一时间,长生岛风云际会,暗流涌动,各人都在拼尽最大的全力,争取获得更多的支持和筹码。

但此时,李元庆却已经踏上了前往登莱的快船,正立在船头,享受着初春还有些寒冷的海风。

对于长生岛的际会风云,自是尽在李元庆的掌控之中。

这其实就像是一潭平静的湖水,总是平静,看似是稳定,但也严重缺乏变化。只有水分子之间不断的发声碰撞摩擦,才会产生更多的动力,从而,爆发出更强的能量。

而李元庆牢牢掌控着军权,掌控着大势,便相当于在他们身上穿上了一根线,随时都可以把他们提起来,亦或是放下去。

如果是放在寻常,沈有容过寿,而且并不是六十、七十这种‘准点’大寿,李元庆其实不用亲临。

但此时,沈有容已经六十八岁,这位抗过倭、援过朝、平定过台湾的老将,时日~~,真的不多了。

加之随着阉党逐渐势大,袁可立屁股底下的宝座也开始不稳了,登莱属于他们老哥俩之间的时代,已经开始飘摇。

对于强势的袁可立,说实在话,李元庆完全没有什么好感。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位大佬身上虽然官僚气息极重,但却也颇有手腕,某种程度上,他也算是一代文人的标杆。

加之在东江时代,袁可立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

他强势时,李元庆或许可以直接不甩他面子,但此时,他已经势弱,在这方面,李元庆就必须要更加注重了。

当然,依照袁可立的性子,即便是被去职,这老头恐怕依旧强势……

而沈有容,虽已是老迈,但他的根子还在,不出意外,即便沈有容去职,登莱总兵的宝座,恐怕还是要落到他的子嗣头上。

登莱的水军虽说与长生岛和东江已经无法相提并论,但这块肉,却也绝对不小啊……

李元庆忽然想起了沈有容的一首诗,‘把剑专从飞将后,壮心直欲扫妖凶’。

他或许老了,甚至已经昏聩,但他的功绩,却绝不能被抹杀。

‘斩断骨头还连着筋’。

沈家的根子虽已经移到了登莱,但在南方,他们拥有的影响力,却同样不容小觑啊。

初春的海颇为平静,没有太多惊涛骇浪,五艘战船护卫着李元庆的坐船,一路向东南行驶。

甲板上,海风有些凉,但已经不是寒冬透彻骨髓的那种凉,稍微有些温润,不知不觉间,已经融入了春天的柔和。

“爷,您喝茶。”

正看着遥远的海面出神,一声熟悉的软语却打断了李元庆的思虑,小莲端着一杯热茶,如同一只娇柔的小黄鹂,出现在李元庆身边。

自从那日、发现了小莲似乎还有些不太惊人的风情,李元庆便上了心,此行,特意点名让小莲随侍。

小莲还是小女孩性子,虽然出身孤苦,但自被李元庆买下之后,她一直在张芸娘身边伺候,名为侍女,实际上,跟张芸娘论姐妹也差不多,不说是顿顿锦衣玉食吧,却基本上也差不多。

而依照李元庆府上的条件,恐怕,她比寻常大户人家小姐的生活,也绝不落下风,甚至,还要超出不少。

小姑娘正值天真烂漫的年纪,此次能跟李元庆出来,她也是极为开心。

毕竟,府里生活虽好,但她的活动范围却只是在岛上,此时正值初春,在大海上,感受着这舒适的海风,看着这蔚蓝的大海,她心情又怎的能不美?

李元庆笑着接过茶杯喝了一口,顿时一股清新的幽香,贯彻胸腹。

看着身边小莲娇嫩的俏脸儿,李元庆不由一笑,“五夫人那边在干嘛?晕船好些了么?”

此行,李元庆不仅带着小莲,还有五夫人任颖儿和她的几个侍女。

一方面,李元庆总要给任家些面子,再者,旅途寂寞,没有佳人相陪,岂不是白白浪费这大好时光?

只不过,因为此行是快船,速度比寻常安稳的坐船要快上一倍,任颖儿身体稍弱,有些不适应这种节奏,来到船上一天多了,她有些晕船,只得呆在船舱里休养。

李元庆的第二个重要用途,暂时只能搁浅了,好在,还有眼前的小莲。

小莲哪里能想到李元庆的心思?忙笑道:“爷,五夫人刚刚睡下,已经好了不少,想来,明天就能没事了。”

李元庆一笑,随手抓住了小莲的小手,“海上风大,爷有些乏了。走,回舱里,给爷揉揉头。”

小莲俏脸微红,但身为贴身侍女,她早就适应了与李元庆这种程度的亲密接触,忙乖巧的笑着点了点头。

来到船舱,李元庆舒服的躺在软榻上,小莲赶忙乖巧的伏在李元庆身边,卖力的为李元庆揉起了头。

嗅着她身上淡淡的幽香,感受着她小手刚刚好的力度,李元庆的精神很快便完全放松了下来,静静思量起之后的布局。

按照此时朝中的大势来看,沈有容和袁可立这老哥俩的去职,恐怕已经是不可避免。

不再今朝,便在明日。

登莱的局势有波动,同样也是不可避免。

只不过,李元庆现在肩膀太小,手里资源,尤其是文人方面的支持,实在太少,他想往登莱插棋子,还很难实现。

但商业上,有沈家这条线的串联,加之之前和袁可立的默契,再进一步,问题应该不大。

尤其是东营的油田,也就是现在属于莱州府中部的这一大片土地,李元庆是志在必得。

此时,大明虽然已经有了对原油的运用,但其用途,还非常简单,远没有发挥出其‘黑色黄金’的价值。

最为直接、也最为简单的,便是瓶子式‘燃~烧~弹’。

经过精心提炼后的火油燃烧程度更高,也会更充分,有了手~榴~弹的熟悉运用,投手们在这方面,已经是驾轻就熟。

下一步,李元庆也准备进一步加大投手的培养力度,甚至,争取能跟后世一样,将投掷‘手~榴~弹’,当做士兵们的必训科目。

而且,有了稳定的火油获得渠道之后,投石机,也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攻城的时候。

此时,长生岛的私盐行当收入虽然不多,但一年也能有个六七万两银子入账,若全用来购买原油,就算能维持平衡,还是太过奢侈啊。

甚至,李元庆已经听到消息,因为他李元庆大量收购这些原油,莱州府的那些豪商们,已经在图谋对原油涨价。

这他娘的怎的能忍?

此行,必须要尽力与袁可立达成妥协,先入为主,在下一任登莱巡抚到任之前,把这些事情坐实。

当然,想做到这些,沈家的支持,那是必不可少的。

此时,马上就要进入四月,按照之前的计划来推算,毛文龙对老寨的图谋,恐怕已经开始下手了。

李元庆这边的时间,真的很紧张啊。

正思虑着呢,船身忽然一阵晃动,小莲被吓了一大跳,一声娇呼,本能的扑到了李元庆怀里。

李元庆也被吓了一跳,忙将小莲的娇躯抱在怀里稳住,大声对外面呼喊道:“怎么回事?”

片刻,传来牛根升熟悉的声音,“将军,外面有风浪,好像要下大雨了。”

李元庆眉头不由一皱,将小莲扶到一旁的床边坐下,“你在这等着爷,爷出去看看。”

小莲有些害怕,小手紧紧的抓住了李元庆大手的手指,“爷,您,您小心一点。”

李元庆不由一笑,忽然用力在她的小脸上亲了一口,贴着她的耳边道:“在这等着爷。爷马上就回来。”

小莲怎的还能不明白李元庆的心思?俏脸不由一片羞红,忙乖巧的点了点头。

虽然还有些没有准备好,但这一天,她早已经无数次畅想过了。

而这一刻,在不久之后,很可能就会变成现实……

想着,小莲精致的小脸儿愈发红润,忙用力扶住了旁边的床檐。

此时,外面的天空,电闪雷鸣,一片阴郁,仿似由正午,直接来到了黑夜。

但在航海方面,长生营早已经有了丰厚的经验,牛根升忙对李元庆解释道:“将军,应该只是大雨,不是风暴,不会有太多大碍。”

李元庆点了点头,“减慢速度,保持稳定航行。随时与护卫船保持联络。”

“是。”

李元庆刚刚走进船舱,豆粒大小的雨点便像是倒豆子一般,疯狂的倾泻下来,直砸的船上的木板‘噼啪’作响。

回头看着仿似神魔乱舞的天空,李元庆的心情却是极度愉悦。

与其他人不同,自幼,李元庆便非常喜欢下雨天。

此时,能与小莲这样的小美人聊聊人生,谈谈理想,岂不是人生一大美事?

想着,李元庆邪魅的一笑,大步朝着船舱里走去。

***************************************************************

第534章 浪子

感谢七夜倾城雪、恋分歧、皓月当空兄弟的月票。小船多谢。

~~~~~~

“来了,来了。爷,小的看到帅旗了,是李帅的船!没错,绝对错不了。是李帅的船了来了啊!”

登州北岸码头。

一个身体似猴儿一般灵巧的汉子,正趴在码头边一艘大船高高的桅杆上,兴奋的朝着身下不远、码头的栈桥上大声呼喊。

栈桥上,沈有容的嫡孙沈晋,一身艳红的百户官袍,带着百多号仆从,早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在他们身后不远,还有五辆气派的马车。

“大马猴,你他娘的把招子给爷擦亮了。若要敢谎报军情,爷非得把你的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沈晋大声呼喝道。

这大马猴身手虽然灵巧,但招子却不太好使,用后世的话说,这厮可能是夜路跑的太多了,有点轻微的白内障,就这小半个时辰的功夫,这厮已经谎报了两次‘军情’。

这他娘的要是耽误了正事儿,杀他一百次也不解恨那。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但所谓的‘浪子’,其中又有多少无奈和心酸呢?

在没有遇到李元庆之前,他沈晋虽也算是豪门公子,只不过,种种条件所限,这厮至多也就能算是一个稍微大点、底子硬点的‘大混子’。

这倒不是沈晋不想努力,不想升官,不想赚银子。

只是,登州这破比穷地方,不说兔子都不拉屎吧,但只要是稍微能赚些银子的买卖,都早已经被各个豪族所把持。

沈晋虽是沈有容的嫡孙,但他不过只是圈养在笼中的‘金丝雀’,借着家族的基因,耍点小狠,斗点小手段,他还勉强算是玩的溜,但若真论到大势,论到赚银子,时代的局限性,加之本身的能力摆在这里,他又能怎样呢?

他也只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天无日头’的慢慢熬日子了。

但李元庆的出现,对沈晋而言,简直就像是‘平地起惊雷’,

盐场的迅速展开并运作,给沈晋提供了一个无法言语的优良平台,一个几乎完全为他量身打造的平台。

有正事儿做,而且还能赚钱、赚风光、赚前程,谁他娘的又傻到不去做、不好好去做呢?

对于李元庆给他的这个机会,沈晋也是相当珍惜,更是相当的卖力。

这短短几年时间,沈晋基本上已经将长生岛、广鹿岛,包括东江以及辽东一大片‘军产’的私盐,全都串联起来,虽还不能完全控制这些私盐的销路,但其一年的产值,最少也在二十万两白银以上了。

他沈晋轻轻松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