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

李元庆不由一笑,“马大哥何出此言?在辽西,饷银待遇,比之我长生岛,可是要丰厚不少吧?只怕,这些兄弟们,若去了长生岛,很难适应啊!”

马世龙有些尴尬,犹豫了好久,这才笑道:“元庆,有些话,不一定要哥哥说的太明了吧?元庆,哥哥的苦,你想必是最明了的。”

李元庆不由哈哈大笑,“马大哥,此事,在小弟能力范围之内,小弟愿意尽力而为。只不过,马大哥想必也明了,在这方面,你我恐怕都无能为力啊!”

…………

离开了这小酒楼,已经是深夜了。

头顶上月明星稀,幽远缥缈,夜风也非常怡人。

回到下榻客栈的水岗前,舀了瓢凉井水,用力吸了一把脸,李元庆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酒意也一下子消散了不少。

今夜,与马世龙的酒虽然喝的还不错,但李元庆非常明了,两人,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作为将门子弟,马世龙有眼光,也有一定的能力,只可惜,从小到大无数的桎梏,早已经将他变得‘滑不溜手’,像是泥鳅一般,再没有半分锐气。

再直白点,他既想得好处,但却还不想担责任。

但这天底下,又哪来这么轻易的事儿?

今夜,话虽没有说开,但意思早已经明了了。

就如同后世的交通肇事,马世龙在柳河之败中,只能算是次要、甚至是次次要的责任,但大势在这里,这个黑锅,他却必须背下。

某种程度上,他也想反抗,只不过,却是想假李元庆之手,把他的心腹调离辽西。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李元庆与马世龙,又没有什么深交,又怎的可能把这臭熏熏的泥巴汤子往自己身上揽活?

更不要提,李元庆要这些‘老爷’、‘军痞’,又有何用?

山海关之地,虽然不大,只是军城。

但~~,辽东经略,辽东巡抚,按察使司,包括太监监军,等等等等,大大小小,怕不下十几个衙门。

在这样的环境里,就像十几只蜘蛛,牢牢纠结连绵起来的一张大网,马世龙只不过是一只‘小瓢虫’,又怎的可能逃脱的掉?

还是那句老话,‘破后而立,不破不立’。

就像是整个大明王朝。

辽西,在根子上,早已经烂透了。

要想在这种环境下,做自己想做的事,甚至,翻身,那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就算马世龙是将门,就算马世龙有孙承宗的支持,但这里不是宁夏,这潭水,他根本玩不转,也不可能玩的转。

又打了一桶水,盯着桶中幽深清凉的井水看了好一会儿,李元庆忽然一脚将水桶踢翻,“这狗日的世道啊!”

*****************************************************************

第574章 阁老,元庆乃信人也!

~~~~~~

清晨,从两具熟悉的娇嫩白皙的娇躯中翻出来,李元庆的心情已经明朗了不少。

此时,大势的确不容乐观,但对李元庆而言,对长生岛而言,一切都在可控、并且可预期的规范道路上前行。

即然不能改变大势,那李元庆便只能先做好自己了。

而李元庆也非常明了,在孙承宗去职之后,所有的一切,将会以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速度,飞快的走上‘轨道’。

昨夜,因为积郁,彩子和小莲都被李元庆折腾的不清,此时天色还尚早,大概还不到六点钟,李元庆也怕打扰了疲惫了一夜的两女休息,蹑手蹑脚的穿好了衣服,准备去外面活动下一下手脚。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在此时这个时代,无论是生产力,还是医疗水平,与后世的差距实在是太多。

很多事情,李元庆也只能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正如那句老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想要走的更远,有一副好身体,这才是所有一切的基础。

尤其是此时,李元庆的女人已经很多了,虽然吃得好喝的好,但在这方面,他却更不敢有丝毫怠慢。

李元庆也忘记了是谁,曾经有一句很有意境、却也是非常残酷的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大明。

尤其是明末。

或许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孙承宗的去职,就像是在一场深深的雾霾,稍稍逐渐透开了一丝缝隙。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么?

此时,他李元庆不过只是在北地经历风霜,还远未享受过江南柔风细雨的滋润。

十里秦淮,画舫丝竹。

究竟是什么样的女人,能让吴三桂这种贵公子,李自成这种铸铁汉子,刘宗敏这种泥腿子中的战斗机,抢破头?

又是什么样的女人,居然敢给李自成戴绿帽子,而且,还堂而皇之的跟人私奔跑路?

一个时代的落幕,却也注定是另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这些繁华,这些烟云,在此时,他李元庆已经占得了先机,拥有了最大的资本,又怎的会便宜了别人?

想着,李元庆的心中不由愈发畅快!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啊!

系好了扣子,刚要出门,虽然李元庆的动作已经很小心了,但小莲还是被惊醒,忙赤着身子,快步来到李元庆身边,腻在李元庆身上,小声娇声道:“爷,您醒了怎么不叫奴婢?奴婢来伺候您。”

李元庆笑着在她粉嫩的小脸上亲了一口,“怎么不多睡一会儿?昨夜,是谁求饶来着?”

小莲俏脸顿时羞红一片,低低垂下了头,片刻才道:“爷,您,您坏死了。”

李元庆随手把玩着她胸前挺翘的饱满,笑道:“去睡一会儿吧。等下,爷活动一下,来喊你吃早饭。”

“嗯。”

小莲乖巧的点了点头,却道:“爷不在,婢子也睡不着了。爷,您先下去活动吧。婢子穿好衣服,马上去伺候您!”

李元庆一笑,“也好。不要吵醒了彩子。”

“嗯。知道了,爷。您去吧。婢子马上就来。”

笑着走出门外,李元庆的心情愈发明朗。

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啊。

像是小莲,即便昨夜战斗极其激烈,但青春的活力,使得她并未有太多疲惫,反而是神采奕奕。

反观彩子,在这方面明显就不如小莲了。

不过,其成熟的韵味,却又是小莲比不得。

果然是花开百枝,各有芬芳啊。

这客栈不算小,占地占不多得十几亩。

与关外土地必须要紧凑、紧密相连不同,关内因为不用太过担心安全问题,建筑格局也就稍稍随意了一点。

事实上,山海关虽苦寒,但在大明,可一直都是个油水之地。

早年,要抵御北虏,现在,要抵御东奴,这过往的商队,可从未有少的时候。

只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地方也太扎眼了。

在没有足够的可以威凛天下的把握之前,李元庆就算对这里有心思,却也只能忍着。

李元庆住的是一个单独的小楼、小院,牛根升和亲兵们直接将这座客栈包下来。

这也是惯例,毕竟,李元庆的身份非同寻常,辽西也并非什么安生之地,这点银子,李元庆还是花费的起的。

小院太小,施展不开,李元庆直接来到外面的大院里,跑圈活动。

这时,牛根升和很多亲兵们也都起来了,纷纷自发的跟在李元庆的身后,绕着大院儿开始跑圈。

在岛上时,就算是刮风下雨,一个月三十天,士兵们也至少有二十五天,每天早上,都要进行一次五公里越野。

就算是段喜亮、官沧海、许黑子这样级别的高级军官,也不能例外。

李元庆这边,因为是最高领袖,自是要有一些特权,但每月十五天的五公里越野,却必须是要有保证的。

无他。

平时多流汗,战事少流血。

说的不好听一点,体力好了,在战场上,就算是逃命,也会有更多的机会。

跑了小半个时辰,约莫已经跑了十几里地,李元庆已经满头大汗,东方,映着巍峨的关墙,太阳已经从寂寥的海面上缓缓露出了头。

李元庆笑着对身边的牛根升摆了摆手,“根升,儿郎们各自活动吧。今天强度不要太大,晚些时候咱们要赶路离开。”

“是。”牛根升一笑,赶忙带着亲兵去另一侧操练。

他早就看到了,一身亲兵制服的小莲,正端着一杯凉茶,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呢。

李元庆自也早就看到了小莲娇俏的身影,笑着走到她身边,“丫头,站这么久,累了吧?”

小莲甜甜一笑,“爷跑了这么久,才是累了吧?爷,茶已经温了,刚好喝。您喝点吧。”

李元庆一笑,接过茶杯,大口喝了几口,笑道:“走,陪爷去洗澡。”

“嗯。”小莲乖巧一笑,忙快步跟在了李元庆身后。

在夏天洗澡,自不用像冬天那般讲究。

此时,虽然已经快要立秋了,水温已经有些凉,但李元庆还是喜欢用冷水,他很喜欢冷水冲刷在身体上的这种刺骨感,能让他的脑子,他的神经,更为清醒。

洗完了澡,小莲赶忙帮李元庆擦拭身体。

不过,或许昨晚跟马世龙肉吃的太多了,两人还一人吃掉了一条牛鞭,李元庆小兄弟的心思,不由又有些活跃起来。

小莲自是感受到了这一点,擦着擦着,她很快俯到了李元庆身前……

看着小妮子期待的眼神,李元庆怎的还不明白她的心思?

低声对着小莲耳语几句,小丫头俏脸微红,忙乖巧的解开了衣服,伏在了一旁的水桶上……

…………

愉悦的晨练完毕,舒服的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李元庆在小莲和彩子的服侍下,换上了崭新的一品大红官袍。

昨日,跟孙承宗的感情也叙过了,对于未来的规划,两人也初步达成了共识。

今日,便到了呈上礼金,和告辞的时刻了。

事实上,如果条件允许,李元庆倒是想亲自护送孙承宗回高阳老家,只不过,孙承宗的地位太过突出了,他要走,辽地各个阶层代表,都要来送行。

在这个节骨眼上,李元庆并不想与辽西方面,产生太多的纠结,自然是低调行事为妙。

至于马世龙那边,如果他能把事情压下来,就算递给李元庆千儿百八的关宁军他的嫡系,李元庆也愿意接着,给他们一口饭吃。

正如那句老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都是吃辽地这碗饭的,李元庆非常明了,活的滋润的,注定只是寥寥的少数,只有金字塔顶端的那一小撮人。

哪怕他马世龙是孙承宗第一批带到辽地、身份也是最高的武人,但李元庆却非常明了,这里,他说了可不算。

此时的关宁之中,将门虽是不少,但真正的坐地户子、地头蛇,只有一家,那便是祖家。

祖大寿,自他的祖父辈开始,便已经在辽地扎下了根子。

当年,他仅是游击职,去驰援沙岭之时,就已经带了近万的骑兵,在这方面,又有谁能跟他比?

更不要提,此时的祖家,祖大寿、祖大弼、祖大乐兄弟数人,都是子侄昌盛。

别说是宁远了,便是大凌河,前屯,也包括山海关这边,哪个要害部门,没有他祖家的门人?

甚至,就是祖家的子侄!

便是当年的李家后裔,现在,也只能仰仗他家的鼻息。

至于吴家。

那更不用提。

吴三桂的亲生母亲,正是祖大寿的嫡亲妹子。

这种盘根错节,马世龙只挂了个虚名,本身能力又只是寥寥,能保住他嫡系的利益就不错了,又怎的还能奢望其他?

…………

李元庆赶到孙承宗的官邸时,正巧碰到了另一位熟人,孙元化。

孙元化是今晨赶过来,风尘仆仆的,眼睛中还有泪痕,看得出,孙承宗的离职,对他打击也很大。

都是熟人,孙承宗也没有避讳李元庆,直接将李元庆和孙元化招在了一起,温言勉励。

而通过孙元化的嘴里,李元庆也知晓了,袁督师正在赶来的路上,怕是中午就能到。

赵率教、满桂、祖家、吴家,还有辽西各方面的代表,在下午差不多也能到。

李元庆也不避讳孙元化,恭敬的拿出了他的礼金,一万两银票,交到了孙承宗手里。

一看这礼金,莫说是孙元化了,孙承宗都被吓了一大跳,“元庆,这,你这是何意?这礼金太厚重了,老夫可不能收。元庆,你该不会也是学那些人,要喝兵血吧?若是如此,老夫可决不饶你!”

李元庆忙恭敬对孙承宗磕头,“阁老,您不要管这银子元庆是从哪里来。这只是元庆的心意,就算您要打要骂,元庆也绝无二话。”

孙元化也没有想到李元庆竟然会这般耍起了‘无赖’,但他怎的能不了解李元庆的为人?

又怎的能不了解李元庆的心意? ,o

若这银子不干净,李元庆又怎敢拿给孙承宗?

片刻,他深深叹息一声道:“阁老,元庆真乃信人啊!您家大业大,回去需要照顾的地方可绝不少,这银子,您就收下吧。”

孙承宗老眼里也有泪花涌动。

他虽是离任了,但根据大明的惯例,他这离任的份子钱,怕也绝不会少。

正如孙元化所说,孙承宗已经年近七十了,子孙一大把,大部分人,都是要靠他来养活,他又怎的能不缺银子?

原本,孙承宗预计,他也就能收个一两千两的礼金,却没有想到,李元庆一人,就给了他几乎可以安享晚年的礼金啊。

****************************************************************

第575章 隔岸而观火!

感谢剑无双双、白云过隙兄弟的月票。小船多谢。

跪求正版订阅支持!!!

~~~~~~

走出孙承宗官邸的大门,差不多已经到了十点钟,孙元化代表孙承宗,将李元庆送出了门外。

“元庆,一路珍重。”

孙元化笑着拍了李元庆的肩膀,很有力道。

作为一个文人,能与一个武官这般亲近,尤其还是在这种公众场合,孙元化也算是给足了李元庆面子了。

李元庆一笑,看向孙元化道:“孙大人,元庆听得有句俗话,一直不吐不快。”

孙元化不由也一笑,“元庆,你说。”

“呵呵。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惜,元庆还从未有过与孙大人痛痛快快喝一场的机会哩。他日,孙大人高升之时,可切莫要忘了通知元庆啊!”

孙元化不由哈哈大笑。

李元庆这话,已经是近乎于赤~裸了,孙元化这般精明人,又怎的听不明白其中深意?

尤其又有孙承宗的例子在前。

李元庆这样的人不交,那还有什么样的人值得交?

“元庆,借你吉言了!若有这一天,本官一定会亲自派人通知你!”

两人相视一眼,不由都是哈哈大笑。

…………

回到客栈这边,一切早已经收拾利索。

马上就要迎来关宁集团给孙承宗送别的高峰,李元庆自也不会再在山海关久留,招呼一众人马,翻身上马,一路向东。

传说中的宁远大捷即将来临,孙元化屁股下面的这把宝座,已经是摇摇欲坠。

不过,他要想登上登莱巡抚的宝座,短时间内,怕未必能成行,去京里再磨练两年,应该不可避免。

但这也是一件好事情,避开了袁督师的锋芒,也能让孙元化的心境更加沉稳一点吧。

正如那句老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潮水不退,谁也不知道,谁到底穿没穿底~裤。

站的远了,‘隔岸而观火’,想必,很多东西,他也能想的更通透。

中午时分,就快要海边时,前方忽然有十几骑急急奔过来,看模样,是长生营的亲兵。

李元庆也策马来到了队伍之前,查探形势。

片刻,十几个亲兵急急翻身下马,跪倒一地,领头一个亲兵把总恭敬禀报道:“将军,京里已经传来消息,要您即刻进京,参加封赏。消息是安公公亲自过来通传,您不在岛上,他已经在回京师的路上。”

李元庆不由一愣,想不到,在这个节骨眼上,封赏的事情居然有了眉目。

李元庆也翻身下马,将这亲兵把总招到一旁,仔细了询问了一番。

这把总赶忙将他知道的消息,一一对李元庆叙述了一遍。

听完,李元庆不由微微冷笑。

与他所料的基本无二。

朝廷方面,并未有对李元庆、陈忠和毛文龙三人,拿出什么真正有诚意的封赏,倒是银两方面的空头支票开的不少。

陈忠将在广鹿岛总兵后缀之后,加一个都督佥事衔,李元庆则是由原来的都督佥事提一格,升为右都督。

毛文龙已经是左都督,太子少师,他再往上提,至多也就是太子少傅。

不过,毛文龙此事还没有定论,此时还不详实。

而李元庆虽是由正二品的都督佥事,升为了正一品的右都督,但这只是虚衔中的虚衔,他早就享受正一品武官待遇了,实际位置,并未有丝毫变化。

尤其是李元庆最想要的辽南镇总兵官,朝廷方面,只字未提。

不过,即便是如此,李元庆,陈忠,毛文龙三人的恩宠,此时,怕也是已经要冠绝大明了啊!

毛文龙和陈忠已经在进京的路上,李元庆也不好再怠慢。

思虑片刻,李元庆最终决定令船队直接开往大沽口,而他们一行人,则是由陆路,直接前往京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