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徐光启的小儿子,忙快步进堂来:“父亲,李军门,酒宴已经准备好了。”

徐光启哈哈大笑:“元庆,你是第一次来上海吧?走,去尝尝这江南菜,咱们边吃边聊!”

****************************************************************

第649章 南京!

~~~~~~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一顿酒宴,足足喝到了后半夜,但这还不算完,酒宴后,徐光启又拉着李元庆的手,来到了他的内书房,秉烛夜谈。

直到次日清早,天色都大亮了,李元庆提出告辞,徐光启这才反应过来,忍不住有些不舍的道:“元庆,你,你好不容易才来江南一次,何不多住些时日?关于日心说和浮力的问题,老夫还有些东西,没搞明白呢?”

李元庆忙笑道:“阁老,辽地战事密集,元庆此次出海,也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时间。能与阁老彻夜详谈,元庆也是受益良多啊!只是,此次的时间实在是太紧凑了啊!不过,待元庆此行从海外归来上海时,元庆恳求阁老,能去长生岛做客,看一看辽南的地瓜,看一看辽南的庄稼,看一看辽南的百姓们。”

徐光启不由哈哈大笑:“元庆,你这小子啊,还真是个小滑头啊!你这么说,老夫现在都意动了,迫不及待,便想去辽南看一看啊!看一看我大明广阔的疆土,看一看一直为我大明浴血奋战的儿郎们!不过,出海是大事儿,元庆,你做好完全的准备了么?”

李元庆忙笑道:“阁老,元庆一直相信。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嗯?”

徐光启一愣,片刻,却更是哈哈大笑:“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好啊!说的好啊!元庆,老夫就在这里,预祝你提早归来,在南洋,在大海上,扬我大明国威!”

…………

离开了上海城,李元庆的心情,也是极度的愉悦。

徐光启虽然是老了,有些过于沉稳,但他的阅历,他的处世哲学,他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却是远远超过了李元庆的想象。

甚至,有些打破了李元庆心中、华夏传统士大夫阶层的固有印象。

不过,此次南洋之行,时间虽是紧迫,但~~,所有的时间,还是完全掌控在李元庆手里的,莫说是在上海停留一天了,就算是停留一年,也都不是问题。

但李元庆却更为清晰的明了,‘过犹不及’啊。

此时,徐光启对自己的接受程度虽然很高,但~~,等级的差距摆在这里呢。

若李元庆在上海停留的久了,徐光启或许不在意,但~~,对徐光启的名声,却并没有太多好处。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李元庆此时虽然已经威震九边,扬威大明,但,想让徐光启这种近似于顶级的大佬,加入他的‘小店’,还是根本不现实的事情。

不过,让徐光启‘以技术入股’,分点小红利,李元庆还是很有把握的。

一夜虽然未眠,但李元庆的精神状态却是极好。

徐光启的开明,无疑让李元庆有了更充裕的信心,大明~,烂是烂了,但至少,还有很多精英阶层的精英们,并非就不想走出这个‘泥坑’。

赶到南京时,已经到了傍晚,加之一直下着毛毛的细雨,李元庆也有些疲惫了。

好在杨娇~娘在这边早有准备,亲兵的四百人,直接回到江畔的船队边休息,而李元庆则是换乘马车,带着一百名亲兵,到城里秦淮河畔的雾雨阁休整。

应天。

金陵。

南京。

这座千年历史名城,名字虽变了几次,但根子上,却并未有太多变化。

因为这里是老朱的发家地,因此,在大明的政治版图中,南京拥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南京就占去了多半富庶之地。

只不过,随着历史的推移,南京这边的政治版图,被不断的缩小,现在,谁来南京任职,更多的,就像是发配。

比如,原兵部尚书、辽东经略,现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王在晋。

老王本是正值精力充沛的年纪,却是被放在南京的冷板凳上,朝廷反倒是要用高第这种‘庸臣’,不得不说,这真的是历史的玩笑。

南京城很大,虎踞?盘,拥有帝王气象。

城池的规格,虽不如京师规整,有不少江南的‘湿润空气’,但~,其景致却非常精巧,尤其是在这初春的细雨中,更让人感觉别有一番风情。

马车里,看着李元庆一直挑着窗帘,看着窗外的景致,杨娇~娘不由笑道:“谁说的很累来着?怎么还有心情看这景儿?”

杨娇~娘已经快四个月了。

她的小腹已经微微鼓起来一些。俏脸上,也开始长起了一些密密麻麻的小碎雀斑。

原本就很是丰腴的身材,也稍稍有些发福,看上去,比以前稍微‘臃肿’了一些,但却更平添了几分成熟女人的娇媚味道,反倒比以前更加诱人。

李元庆笑着在她的红唇上亲了一下,“累啊。怎的不累?不过,南京是个好地方啊!我这还是第一次来,就算累,也要好好看看这里的风景。”

在此时这个时代,没有人比李元庆更了解南京的战略意义了。

可惜,就算是‘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崇祯皇帝,却究竟是没有迈过这个坎儿,走出这一步。

而南明的小朝廷……

杨娇~娘自是不明白李元庆内心的真正想法,乖巧的依偎在李元庆怀里,笑道:“元庆,南京雾雨阁这边的院子还算不错,你若喜欢这里,咱们在这里多住些时日便是。”

李元庆当然明白杨娇~娘的心思,她怀孕了,再几个月就要生产了,自然不能跟随船队出海,自是想李元庆留下来,多陪她些时日。

事实上,对杨娇~娘,李元庆的心里,充满了愧疚。

这个娇媚的女人,出身虽然极低极低,几乎已经到底了,但她却是用她的人,她的心,她的生命,帮李元庆把另一片天空撑起来。

杨娇~娘上次生三郎之时,李元庆便没有在她身边,而此次,恐怕更是……

感受着杨娇~娘身上最熟悉的体温,最熟悉的香味,李元庆忽然贴着她的耳边笑道:“娇~娘,我忽然发现,把你的肚子搞大,有点太着急了啊。”

“嗳?”

杨娇~娘一愣,片刻却反应过来,俏脸不由一片晕红,“元庆,你~……都多大的人了,还跟毛孩子一样毛躁……”

但心里,杨娇~娘却是甜蜜至极,她故作羞怒的轻轻掐了李元庆一把,低声道:“元庆,南京雾雨阁这边,头牌虽然都不太红,但好资质的却有不少,今晚,你要不要见识一下?”

“嗯?”

李元庆一愣,心中一时不由也有些意动。

十里秦淮。

单单是这四个字,就代表着多少啊!

此次来到南京,若是不去见识一下,着实也说不过去。

可惜的是,此行,李元庆的家眷来了不少,虽说大多数还是在船上,但此时,张宝珠、任颖儿、婉儿、彩子她们,却是已经先行赶去了秦淮河边的雾雨阁小住……

李元庆的身体毕竟不是铁打的,这事情,还真是……

想了一下,李元庆一笑道:“娇~娘,这事儿,先缓一缓吧。咱们先吃饭。对了,你派人先把我的名帖给王大人送过去,晚点我去拜会。”

杨娇~娘没想到,李元庆居然拒绝了自己这个充满诱惑力的提议。

后世,有人说,男人想要得到全部的女人,而女人,则想要得到她最重要男人的全部。

对于李元庆,杨娇~娘简直比李元庆肚子里的蛔虫,还要更了解李元庆。

但此时,已是休闲的时光,李元庆却是拒绝了她这么有诱惑力的提议,由此也可知,李元庆此时的压力,究竟有多大。

对于此次出海,他绝不敢怠慢分毫啊!

“哎!”

杨娇~娘深深叹息一声:“元庆,其实,哎……身体才是本钱啊!有什么事,也不急于在这一时啊。明天再去拜会王大人不行么?”

李元庆笑着把玩着杨娇~娘的小手,缓缓吐出一口长气道:“娇~娘,时不我待啊!在这个局中,该走的过场,那是绝不能轻易怠慢啊!”

杨娇~娘有些无力的点了点头,乖巧的依偎在李元庆身上。

…………

南京的雾雨阁,占地足有四五十亩,位于十里秦淮最繁华的中段,比京师的雾雨阁,足要大上一倍还多。

还是那句老话,‘屁股决定脑袋’。

在京师,就算你有权有势有银子,做事情,却也不能太过分,总要留点余地,给别人留条活路。

但在南京,作为大明在江南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的商业,已经是极度发达。

换句话说,政治方面,虽然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你有银子,有资本,基本就可以办到你想办的任何事!

而有李元庆的强力支撑,无论是来白的、还是来黑的,杨娇~娘又会怕谁?

不过,秦淮河边的雾雨阁占地虽大,但格局却一直牢守着李元庆坚持的‘中庸之道’,门脸非常淳朴,绝不出跳。

整个门脸,大概在十五间左右,在整个秦淮河畔的‘销金窟’中,算的上是大的,但却并不算是顶尖。

主要是杨娇~娘虽然将这一段、足有一里多、小二里的门脸,全部买下来,但却并非都是自己用。

南京的雾雨阁,还是跟京师一样的规制,前脸,中规中矩,旁边的门脸,都租给了别人,而后院,才是别有洞天。

这也使得,南京的雾雨阁,一直‘不温不火’,非是有品、有权、有才的真正豪族勋贵,很难见识到里面的真章。

在这方面,李元庆也非常支持杨娇~娘的做法。

简单直白来说,南京的雾雨阁,就是京师雾雨阁的‘后备人才培训中心’,这里主要是培养人才为主,生意维持正常的收支就可以,并不要求她去赚钱。

当然,仅是这一里多、小二里的‘门头房’,一年到头下来,就已经足够给李元庆创造小五万两的纯收入了。

更不要提,杨娇~娘还养着二十几艘高规格的花船。

仅是这些租金收入,就已经可以让很多豪族咋舌了。

杨娇~娘本还想让马车,载着李元庆在这周边巡视一圈,巡视一下他的产业。

只是,看李元庆疲惫的模样,杨娇~娘也说不出的心疼,一行人便先回雾雨阁后院休息。

*****************************************************************

第650章 重设辽东巡抚!

~~~~~~

京师的建筑,以高大、威严、大开大合为主,而南京这边的景致,则是精巧、秀丽为主,是情是景,是景是情。

杨娇~娘的品味,李元庆自然不会怀疑。

从侧门进入雾雨阁后院,随处可见亭台楼阁,回廊流水,尤其是满眼的绿色,再夹杂着这细碎的小雨,让李元庆的疲惫,也恢复了不少。

雾雨阁的后院极大,至少,也在三十多亩的规格。

李元庆和杨娇~娘虽然常年不在这边住,但杨娇~娘还是规划出了很大的私密空间。

除了后院前方,有十几座小楼,是预留出来的未来头牌的闺房,其余的大部分地方,都是属于‘私密空间’。

此时,李元庆就在这私密空间的最核心,后院的正堂中,陪着他的几个娇妻美妾吃完饭,小莲小荷也在此列。

小莲也已经怀孕了,本来,李元庆不想让她跟着过来,以免动了胎气,但这小丫头可不想跟李元庆分开,拼命也要黏在李元庆身上,李元庆也只好让她跟着,等到这边的事务处理完毕,让她跟杨娇~娘一起返回江北,再返回长生岛。

张宝珠、任颖儿、彩子、婉儿,也包括小莲小荷诸女,都是第一次来到江南,都是很兴奋。

江南这边的饭食,主要以清淡为主,更为精致,与北地的口味,尤其是长生岛的口味,截然不同。

但杨娇~娘早有准备,这边早就预备好了几个京师的厨子,在饭食方面,除了几道象征性的江南小菜,众人都没有感觉到丝毫的异常。

舒服的吃过了晚饭,喝了几杯小酒,张宝珠提议,几女一起去逛园子。

众女都知道张宝珠在李元庆的心里,地位远超常人,在这种事态,她们自然也是不会反驳张宝珠的意思,一行人莺莺燕燕的便开始逛这几十亩的大园子。

杨娇~娘看着李元庆还在发呆,不由微微娇笑:“元庆,王大人那边已经准备好了。距离咱们这边不远,你现在过去,早些回来。晚上,要没人伺候你,我来给你安排。”

说着,杨娇~娘笑着对李元庆抛了个飞吻,带着几个娇媚的侍女,赶忙去追张宝珠她们。

李元庆不由有些无语,这他娘的,还‘反了天了’?

不过,看到几女这般融洽,李元庆的心里,也是非常的惬意,忙招呼?奴,收拾东西,去拜会南京兵部尚书王在晋。

王在晋此时虽已经去势,在未来、在崇祯一朝的格局中,也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但此人还是有些能力的。

先不说其据守山海关的策略,就单单是他的《三朝辽事实录》,就已经足够他名垂青史。

可惜,‘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政治智慧,‘选路站队’,大势所趋,种种原因纠结,使得他,注定无法将他的抱负施展开来。

他的身上,也具有一些浓郁的悲情色彩。

王在晋的府邸距离秦淮河不远,也就小半个时辰的车程。

之前,已经有仆从过来递上了李元庆的名帖,王在晋也有所准备,早早就有奴仆在府门外等候。

待看到李元庆的车马、亲兵过来,奴仆忙快步进去禀报,王在晋亲自出门迎了出来。

“呵呵。李帅,稀客,稀客啊!你怎的会有时间,来到南京?”王在晋笑着迎了上来,热情的看着李元庆。

虽不似徐光启那般中门大开,但以王在晋现在在职南京兵部尚书的身份,能亲自出来迎接李元庆,也绝对是给足了李元庆面子。

李元庆忙恭敬行礼,笑道:“王大人,咱们可是多日未见了啊!”

王在晋不由哈哈大笑:“李帅,这真是一壶浊酒喜相逢啊!来,进府里来谈。我已经令人备下了酒宴,咱们好好喝一杯。”

李元庆一笑,令牛根升呈上了礼单,笑着跟在王在晋身后,进了府里。

王在晋此时虽然已经有些‘过气’,但在礼节上,李元庆却并未有怠慢,基本跟徐光启一样的规制,现银一千两,黄金一百两,皮毛杂货若干。

折合起来,大概在四千两出头的规模。

这倒不是李元庆有钱没处花,是因为李元庆很明了,王在晋的日子,绝没有表面上那么舒坦。

换句话说,这人有点‘轴’,不是玩的特别溜的那种人。

再直白一点,这厮不太会捞钱,日子过得并不太滋润。

如此,在这方面,李元庆自然不会小气了。

来到客堂,喝了几口茶,叙了叙旧情,两人之间并不算厚重的交情,又慢慢被拾了起来。

但从奴仆嘴中,得到了礼单的详情之后,王在晋也是大吃一惊,忙道:“李军门,这,这怎的使得啊?这……”

李元庆笑着道:“王大人,明人不说暗话!这是我李元庆的孝敬,也是整个辽南的兄弟们,孝敬给王大人的一点心意。”

若是李元庆明摆着与他套近乎,王在晋就算接受,心里或许也会有疑惑,但~~,李元庆说是辽南的兄弟们,给他王大人的孝敬,瞬间,王在晋简直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啊!

忍不住长叹息道:“李帅,难得,难得啊!难得辽地的儿郎们,还记得我啊!”

李元庆也有些说不出的感慨。

在‘学术’上,王在晋无疑是成功的。

他的《三朝辽事实录》,为后人研究明史,尤其是明末这段历史,提供了强有力的考究。

而他的依山海关据守之策,在后世,也已经被论证,这应该是最贴切的,解决明末辽事问题的方案。

可惜啊!

造化弄人!

他最终还是一个失败者。

虽不至于穷困潦倒,但~,满腔的热血,一身本领,无数沟壑,却是要硬生生的被清冷的江风和丝丝的细雨,消散在江南这‘杀人不见血’的风刀之中啊。

“大人,辽地的儿郎们,一直记得您!若有时间,您可以回辽地看看。百姓们也很想念您啊!”

王在晋重重点了点头,“李帅,有机会,王某一定会去的,一定会的……”

王在晋好半天,才从忧虑的情绪中恢复过来,李元庆也和他慢慢打开了话题,当然,一切还是以辽事为主。

谈到此次宁远之战时,王在晋也是大为感慨:“李帅,哎!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此事,朝廷处断不公啊!宁远之战的主战场,明明是在觉华岛,却……”

王在晋有过在辽地的亲身体验,他自是明白,其中猫腻和细节,忍不住为李元庆扼腕叹息。

李元庆却很从容,笑道:“大人,此事,卑职也曾仔细思虑过。主战场,或许是在觉华岛。但~,若无袁大人主持大局,运筹帷幄,此战,也很难有这样的效果。”

王在晋缓缓点了点头,“袁崇焕么?此人,倒也有几分本事。不过……”

他看了李元庆一眼,却并未继续往下说,笑道:“李帅,寒舍简陋,咱们边吃边谈。”

…………

离开了王在晋的府邸,已经是深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