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4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勇士们的威势!就算咱们在这些明人的眼皮子底下作乐,他们~~,也绝不敢出城半步!”

“呃?这……”

济尔哈朗这时也已经明白了皇太极的用意,忙道:“八哥,袁崇焕此人,也算是一个极有机心之辈,以前,八哥你不是评价他,说他像是曹操么?怎的还……”

“曹操?”

皇太极忽然一笑,“或许吧。或许以前我是说过这样的话。但~,小六儿,现在,我收回这句话。是我看走眼了啊。袁崇焕此人,呵呵。阿斗也。”

但济尔哈朗还是有些不放心,忙又道:“八哥,根据咱们之前的消息,宁远城此时怕是有不下万余精骑。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不要提,是袁崇焕这种机心之辈。八哥,这些事情,咱们还是不要做的太过分,点到为止便可啊。”

皇太极笑着喝了一口酒,点了点头,“小六儿,你说的不错。这也是此次,我并未将后面的俘虏女营带到这边的原因。吓唬吓唬宁远,让咱们的主力走远些,便够了。自然不用再多生事端。”

“八哥,那,那明日咱们还攻不攻城?出征已经快十天了,勇士们都已经有些疲惫了。”

“呵呵。不攻城?”

皇太极一笑:“咱们为什么不攻城?若是咱们不攻城,袁崇焕怕才是不会放咱们离去啊!”

济尔哈朗已经隐隐抓到了什么,但还是稍稍有些模糊,忙问道:“八哥,您,您是说……”

“呵呵。咱们若不给袁崇焕留下些功绩,让他对明廷交差,他又怎的肯轻易放过咱们?”

“这……”

济尔哈朗此时也想明白了事情的核心,却还是有些不解皇太极的用意,忍不住又道:“八哥,宁远城城高强厚,守卫严密,若是咱们攻城,勇士们,难免,难免要付出很大的损伤啊。”

皇太极看了济尔哈朗一眼,忽然微微一笑:“你麾下那两个牛录,不是还有不少忠于阿敏的刺头儿么?”

“呃……”

济尔哈朗忽然完全贯穿起来,一瞬间,背后的冷汗止不住的开始翻涌出来……

…………

次日清晨一大早,后金军便开始了推土攻势。

宁远城头上,袁督师正严密的观察着整个战局,眼眶里,已经布满了许多血丝儿。

昨夜,他几乎是一夜未眠,已经将城内的各项事务,基本都收拾的利索。

在此时,袁督师几乎有十成的把握,就算是皇太极亲临,就算后金军的营帐规模,怕不下两万人,也绝别想威胁到宁远城半分。

这时,赵率教快步小跑着过来,小心对袁督师禀报道:“抚台大人,鞑子的推土攻势已经逼近一里了,炮手们都已经准备妥当,咱们要不要先来一轮,给这些狗鞑子一个下马威?”

宁远城此时差不多有四十多门红衣大炮,北门这边,因为是主要防区,更是有十五门之多,这也是袁督师最大的底气所在。

与大明其他的文臣,只知耍嘴皮子喷人、晚上逗女人之外,就没有啥精通的了不同。

袁督师是东莞人。东莞毗邻澳门。

从幼时起,袁督师便得到了不少与澳门的葡萄牙人接触的机会,对于葡萄牙人这些西方人的犀利火器,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当然,以袁督师的脾气,肯定是看不起这些白毛猴子的。

但袁督师就算只是纸上谈兵,在这个时代,在整个大明的文人精英集团,都普遍堕落腐化、简直是一无是处的状况下,袁督师已经算是极为能干的有才能之士了。

否则,孙承宗也绝不会花了这么大力气,要力挺他袁督师上位。

说来这也是时代的悲剧啊。

孙承宗虽是堂堂的三甲第二名、榜眼及第出身,自幼又游历遍大明的山川大河、九边各地。

可惜啊!

孙承宗空有一身才华,但在兵事上,他却是真的没有天分啊。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

一个地方一二三把手,一把手大权一把抓,二把手行政一把抓,而老孙,却只适合做个三把手,管管党群,考察一下人事儿,平复一下各方的关系,却绝不能让他来做出决断,让他来拍板!!!

是。

辽西的确是孙承宗从辽阳救下了赵率教,而后,由赵率教收复前屯后,聚拢前方辽民,打下的根基。

某种程度上,也是老孙最大的功绩。

当然,谁也不能否认,身为当朝帝师、阁老的孙承宗,是个真正的忠义爱国者,真正的民族英雄。

但在兵事上,在手腕上,莫说与于谦、张居正相比了,便是与熊廷弼、王在晋相比,他也是差之千里。

孙承宗在辽西的策略,基本就是一位的笼络为主,却鲜有狠厉手段严惩。

但要知道的是,这是军队,这是部队啊!

慈母多败儿啊!

没有规矩,没有军法,又哪里能成方圆?

更不要提。

所谓的辽西将门、或者说辽地将门集团,在沈阳、辽阳、广宁接连三役大败中,早已经被打断了脊梁,怕是骨髓和大筋,都已经被鞑子抽走了。

因为……………………

敢战的将门,敢战的将门子弟,几乎都已经在这三役中尽数力战身亡……

老孙把辽西大势,甚至把大明的国运,交付到这么一帮超级‘马拉松冠军’选手手里,这还能有了好……

可恨的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啊。

而历史,就这样,轻飘飘的跟华夏民族、跟华夏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跟华夏民族数百年的国运,开了一个让人根本不好笑的玩笑……

此时,听到赵率教的小心询问,袁督师却是缓缓摇了摇头:“不着急,再等一会儿。鞑子的主力还没有上来。杀这些猴子没什么用。赵帅,炮营你亲自盯着,随时等候本官的命令!”

“是!”

赵率教不敢怠慢,忙匆匆赶去红衣大炮区域,准备再仔细检查一遍,生怕出现任何纰漏。

前方,后金军的杂役像是蝼蚁一般,差不多能有个三四千人,正在缓步的往前推进。

只不过,在他们的身后,却只有寥寥的真奴在督阵,仿似并不着急。

如果换做李元庆在这里,怕只一眼就能看出来,狗鞑子的战意并不强烈,这明显不是要下死力攻城的节奏。

此时,袁督师的确也看出了一些不对劲儿,可惜啊,他的眼力,他的经验,又怎能跟身经百战的李元庆相比?

即便鞑子只是杂役在推土,却已经给了袁督师极大的心理压力。

仿似,一个不小心,鞑子就会冲到城头上来,将他的美梦,将他的小命儿,全都收走。

不过,袁督师毕竟不是凡人。

此时,紧紧是凭着本能的感觉,他便已经意识到,此时绝不是开炮的好时机,过早的暴露宁远城犀利的火力,很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攻城中,让鞑子有足够的防备。

他必须要再耐心忍耐一会儿。

可袁督师并不知道的是,后金军主力常年与李元庆和长生营对战,对火力,尤其是对火炮的防备,早已经相当完善。

若不是为了给他袁督师留一点薄面儿,给他袁督师一个台阶下,能让他这种选手,继续留在辽西,而不是换上一个像是李元庆这般的强势人物,皇太极怕是连这点杂役,也绝不会留给他。

后金军的推土攻势并不快,很是稳当。

一直到午时中刻,不过才推进到城下八百米左右的位置,筑起了几道简易的土墙。

要知道,此时,土地刚刚经过初春太阳的炙烤,早已经完全化冻,表面看似有些坚硬,但实际上挖起来,根本就不用费力气。

若是后金军主力想攻城,只要一个上午的时间,后金大兵怕是已经冲上城头了。

但此时,袁督师却浑然不觉。

***************************************************************

第818章 本官誓与宁远城共存亡!

~~~~~~

一直熬到了快要傍晚,袁督师期待的后金军主力大举攻势,这才姗姗来迟。

济尔哈朗麾下两个镶蓝旗主力牛录打头,镶黄旗两个汉军旗牛录紧随其后,一个正黄旗主力牛录押后,约莫两千出头的战兵,在近三千杂役的簇拥下,借着夕阳的余晖,蜂拥冲着宁远城头冲过来。

激昂的鹿角号鸣声,将黄昏有些垂暮的暮气,一下子震退了不少,城头上明军也纷纷从淡淡的懒散中回过神来!

“抚台大人,鞑子来了啊!”

赵率教极为兴奋的冲到了袁督师面前。

袁督师此时本已经有些体力透支,有些支撑不住了,但一看到后金军主力居然顶上来了,他瞬间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荣光重新焕发在他的脸上。

“哼!皇太极这蛮夷,倒也略知些兵事,想要借着暮色偷袭本官?哼哼!哪有这么容易?赵率教,火炮不要给本官犹豫了,给本官狠狠的打!只要鞑子敢上前来,一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袁督师的个子虽然极为瘦小,但一身大红色的官袍,加之他独有的威凛气势,在此时城头上晚风的映衬下,倒也别有一番威势。

“是。抚台大人您瞧好便是,卑职马上去安排。”

赵率教虽是辽西的最高军职,但在袁督师眼里,他不过只是一只听话的狗而已。

袁督师发了话,赵率教可绝不敢怠慢分毫,赶忙去招呼炮营那边。

不多时,‘轰轰轰’,凄厉的火炮轰鸣,就像是要刺破天空的闷雷,骤然在宁远城头上轰响起来。

一颗颗黑黝黝的炮弹,借着晚霞的余光,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剧烈的抛物线,竟自砸向蜂拥而来的后金军阵中。

可惜啊。

在经过了几乎整整一天的运作,从一里半到城下半里之内,后金军杂役已经堆起了数道低矮的土墙。

这些土墙看似简易,但用来应对宁远城上明军的红衣大炮,却是相当的好用。

一看到开炮,这些后金军士兵纷纷躲入土墙之后躲避,绝不冒头。

这时,‘轰隆’一声巨响,一颗黑黝黝的炮弹,竟自划过一道抛物线,砸到了一里外后金军的一道土墙头上,瞬间便在土墙上砸了一个大坑。

但后金军这些土墙修建的十分‘妖娆’,面对宁远城的方向,是一个侧切的斜面。

炮弹砸到了墙头之后,并没有往墙后继续翻腾,而是一下子陷进去不少,猛烈转动几下,‘扑通’一声,跌落到了墙前。

虽然威势不小,将土墙砸的一阵晃动,将后面的鞑子吓得不轻,但却并未对这些鞑子造成真正的实质性危害。

“砰磁…………”。

旁边不远,又是一颗炮弹落下,却几乎是跟刚才这颗一个模样。

只要不是哪个鞑子悲催的直接被红衣大炮的炮弹砸到头顶上,有这些土墙的阻隔,根本不可能对这些鞑子造成真正的伤亡。

此时。

在正面战场东北角一里多点之外,一道低矮的土墙之后,皇太极并没有挂王旗,他的王旗依然还在战阵正中,但此时,他却正在这里,跟济尔哈朗和十几个后金将领一起,仔细观察着明军的火炮攻势。

后金军从小便学习骑射,一般的后金勇士,目力都是极好。

只不过,在这个时代,因为营养的不均衡,很多人,都有夜盲症。

但这对皇太极和一众后金军将领们而言,问题显然并不大,到了他们这个程度,自是不愁吃喝。

此时晚霞映彩,能见度刚刚好,在他们这个角度,可以将正面战局看的非常清楚。

眼见两轮炮击,几乎没有对后金军主力造成任何损伤,皇太极不由大喜:“小六儿,你这个办法,真不错呀。”

济尔哈朗心情也是极为愉快:“大汗,奴才这都是被李元庆逼出来的啊!若安州之役,奴才也是用这个战术,想必,一定能减少勇士们不少的伤亡啊!”

皇太极笑着点了点头,却道:“小六儿,你不能一直沉浸在过去的自我苛责之中。过去的,便都过去了。正如他们汉人那句老话,吃一堑,长一智。正是因为你的经验,咱们今日在这宁远城下,才避免了勇士们更多的伤亡。”

济尔哈朗其实已经释怀了不少,但在皇太极面前,哪怕是皇太极曾经是他最信赖的八哥呢,他却也保留了一丝安全的谨慎。

伴君如伴虎啊。

皇太极的这些手段,济尔哈朗简直是叹为观止。

忙笑道:“大汗,宁远城头上的这些明军火炮,发射速度很快,而且炮弹极大,应该是他们的红衣大炮无疑。这种大炮,远距离威力的确惊人,但一旦进了五百步、三百步之内,他们却没有了威势。只待咱们的勇士们突破到三百步,便无忧红衣大炮的威胁了。”

皇太极这些年,对火炮的研究也是下了大力气,他淡淡笑道:“也许用不了三百步,勇士们到五百步的时候,这些明人的火炮,怕是已经发射不出来了!”

济尔哈朗登时也明白了皇太极的意思,不由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大汗英明啊!照明军这发射速度,他们的火炮很容易炸膛!一旦炸膛,嘿嘿……那可就有好戏看了啊!”

…………

此时,与后金中枢这边的一片轻松看戏不同,宁远城头上,袁督师却是满脸怒色。

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引以为傲、当做最大本钱的红衣大炮,在这些狗鞑子面前,竟然,竟然有些不好使了啊!

虽然红衣大炮的威力依旧极甚,压的狗鞑子抬不起头来,但~,便是袁督师也能看出来。

红衣大炮的威势是‘只打雷,不下雨’,‘只开花,却不结果’,看着威势惊人,但实际上,却并未对狗鞑子造成太过有效的伤害。

这……

一旁不远,正在炮营前督阵的赵率教也有些呆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

红衣大炮怎的都能不好使了?

狗鞑子这些看似丑陋无比、一推就能倒的土墙,在此时,竟然有这么大的威势?可以化解掉红衣大炮的威势?

这~~~,这仗还怎么打?

“大帅,炮膛已经过热,已经不能再继续发射了啊!必须要经过冷却,要不然,就会有炸膛的危险了啊!”

这时,一个炮兵千总急急奔过来,对赵率教汇报道。

“什么?这才几发啊?这红衣大炮就不中用了?”赵率教登时大怒,赶忙就要身手去试身前一根炮膛的温度。

“大帅小心啊!不要碰啊!会把手烫坏啊!”炮兵千总赶忙大呼。

好在赵率教正值壮年,反应相当迅敏,在感受到炮膛热度的一瞬间,他便极为迅敏的收回了手,忍不住狠狠啐了一口:“这狗艹的啊!他娘的,那就赶紧散热!都他娘的还傻愣着干什么?等着鞑子上来么?”

赵率教暴躁的踢了这炮兵千总一脚,飞速奔向袁督师身边。

袁督师此时已经有些慌了神,但城头上这么多儿郎都在看着他,他也只能勉强强撑住。

“抚台大人,红衣大炮已经不能开火了,咱们必须要准备肉搏!您,您先退后一步吧!城头交给卑职便可!卑职一定不会让狗鞑子冲上来的!”

赵率教急急来到袁督师身前表着忠心。

袁督师此时倒是真想立刻转头就走,但他非常明白,他绝对不可能这么做。

若此刻走了,他十几年的艰苦辛劳,怕都要随着这杀人不见血的北风,随风飘远啊!

那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祖大寿那种‘二把刀’,都能挡住狗鞑子,袁督师不相信,他比祖大寿英明神武一万倍,还能挡不住这区区几千的狗鞑子?

“退?”

袁督师忽然冷笑:“哼!城下就是宁远城的百姓,本官又能往哪里退?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赵率教,你亲自在一线指挥!本官就在这里看着!今日,本官誓与宁远城共存亡!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不愧是科班出身、读过书的人啊!

袁督师一番话说出来,就是漂亮,赵率教一时也有些愣住了。

但赵率教也非常明白,此时,他跟袁督师两人,包括朱梅这一众关宁势力,根本早已经退无可退!

有宁远城在,他们就有一切,若是城没了,那要他们还有个鸟用?

一瞬间,赵率教也狠下心来,猛的抽出腰间宝刀道:“抚台大人,您放心便是!今日,我老赵就算是豁出去性命,也不能让狗鞑子冲到城头上!”

片刻,赵率教亲自冲到一线城头指挥,袁督师则是来到了更高的城门楼子上,凝神观战。

很快,鞑子主力便在一众杂役的辅助掩护下,蜂拥朝着城头这边翻涌而来。

初春的白天,明显比冬天时要长了不少。

此时,虽然夕阳已经有一半、开始落到了地平线之下,但他老人家就是迟迟不下去,这也使得,整个天地,能见度还非常不错。

这些狗鞑子,至少,还得有小半个时辰的攻城时间。

袁督师忽然想起了天启五年时的宁远之战,老奴率数万后金军主力围攻宁远城,他也是在这里,凝神关注着整个战事。

只是,在当年,他的身边有李元庆陪伴,各个战场细节,包括整个战场的走势,李元庆都会仔细为他解释。

他虽有压迫感,却远非像是此时这么强烈。

而此时,赵率教虽是关宁将门中的佼佼者,也是号称身经百战,但袁督师却不知怎的,就是找不回当年李元庆在他身边侍奉时的那种‘一切尽在掌控’的感觉了。

“这他娘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本官怎的会想起李元庆那个泥腿子!”

袁督师不由狠狠啐了一口,心中愈发莫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