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5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旁,陈忠哈哈大笑:“元庆,咱们进城吧。今晚总算可以在城中睡个安稳觉喽!”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却稳妥道:“大哥,前方先用火力铺路,把这些狗鞑子驱散了,咱们不着急。”

陈忠自是明白李元庆的意思。

这些儿郎们,那可都是宝贝啊,都是未来部队的铁架子啊,自然是越少伤亡越好。

忙笑着点点头,“元庆,放心吧。我亲自去盯着。”

说完,陈忠一拉马缰,大呼道:“鸟铳、火器都给老子招呼着,把这些狗杂碎压死。”

明军这边早有准备,片刻,鸟铳齐鸣,硝烟飞溅,原本有些安静的战场,瞬时又噪杂起来。

杨妙才这时已经稍稍缓过了一些。

以前,他也听过李元庆的长生营火器极为犀利,包括加入到此次军校的队伍中,他也能感觉到,儿郎们对自己的火器有着充裕的自信,但毕竟没有‘眼见为实’啊,杨妙才心中还是有着很大的顾虑。

鞑子毕竟不同于别的,他们的声名,可是已经响彻大明十几年啊。

萨尔浒,抚顺,开原,辽阳,沈阳,广宁……这一场场惨痛的失利,几乎已经把明军的脊梁都给打断了啊。

但此时,等杨妙才真正亲眼见识到了长生营的火器之威,见识到了辽南明军诸部的协同配合能力,杨妙才这才意识到,也无怪乎李元庆年纪轻轻,便能立下如此功业了啊。

尤其是李元庆近乎是‘刀枪不入’的铁石心肠……

也无怪乎就算是凶名盖世的鞑子,也不是他李元庆的对手了啊。这真是……恶人还需恶人磨啊……

如果放在以前,杨妙才一定会认为,这是李元庆的不地道,小人心思,我堂堂皇明,泱泱华夏,推崇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又怎的能如此暴躁残忍呢?

但此时,有了亲身亲历战场的体验,杨妙才这才回过神来。

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杨妙才此时甚至都能想象,当年的萨尔浒,辽阳,沈阳,广宁,怕,怕都是文臣大佬来做决断,而他们的思维,跟他杨妙才之前,又有何异?

若是这般,那~~,前方的儿郎们,又,又拿什么,跟这些穷凶极恶的鞑子对抗?

连自己的生命都不能保全,反倒要去成全大佬们的大义,又怎的可能会打胜仗?

李元庆之前说的话,话虽不好听,但道理,却是无比……无比的明智啊。

如果推崇‘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何,为何你们这些大佬不顶在前面,而是让这些卑微的大头兵顶在前面?

为何,战争一失败,甚至还没失败,只是稍稍露出颓势,你们就跑得比兔子还快?

就像……你的老婆孩子都在国外,却……

名不正则言不顺啊。

杨妙才的心中一片凌乱,但这时,堡城城门已经被明军肃清利索,明军骑兵,山呼海啸的朝着城中奔涌而去。

****************************************************************

第855章 带把的汗血宝马!

~~~~~~

城门被破,就像是游鱼被抽去了脊髓,剩下的悬念已经不大了。更不要提,此时的青台峪堡中,几乎就没有什么反抗之兵了。

看着儿郎们鱼贯而入城内,李元庆的心神也放松下来,笑着看向杨妙才道:“妙才兄,此役感觉如何?”

“呃?”

杨妙才还沉浸在天人搏斗之中,好半天,这才回过神来,不由苦笑道:“李帅,这兵事,实在,实在是……”

杨妙才一时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的心情。

今天,李元庆用此役,彻底打碎了他这三十年人生的认知,一时之间,杨妙才的‘小天地’,仿似已经崩塌了,迷茫,找不到方向。

李元庆笑着看着杨妙才,却并不着急。

来到大明已经快要十年了。李元庆已经完全适应了此时大明的精英士大夫阶层的思维方式。

华夏民族,神之后裔。

自古以来,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多少英雄豪杰,风流人物。

远的不说,单单只是说百年前的盖世大儒王阳明,他对‘心学’的造诣,对儒道的理解,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知,几乎可直逼孔孟。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惜啊。

种种原因纠结,形成了错误的舆论导向,让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在此时,早已经变了味,简直风马牛而不相及。

就算是杨妙才这种真正有才学、也有能力的才子,因为要追求仕途,要科举考试,就算他们在某一瞬间,会产生疑惑,甚至是疑问,但~,有前程的金光大道摆在前面,他们怕很快就会‘找准’方向。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屁股决定脑袋。

哪怕是雄才伟略如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恐怕,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用铁血杀伐定下的儒道治国之略,到了此时,竟然会变成了这个味道……

他们的龙子龙孙,怕是到死也不会明白,没有铁血杀伐,又怎的能有后面的儒道治国?

李元庆非常明白,冰冻三尺,远非一日之寒那。

以武力横扫牛鬼蛇神容易,但~~,想要改变天下人的思维方式,让大明、让华夏的教育模式恢复正轨,走向文明发展的健康道路,却远非一时一地之力可以轻易改变。

不过,这却并妨碍,李元庆在这迷乱纷杂中,种上一颗还有些微弱的‘小树苗’。

正如太祖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但此时的大明,此时的华夏,却是正处在‘雨季’之中。

星星火点,怕很难在整个大势中孤独的顽强生存下去,很容易就会被磅礴的雨水浇灭。

她必须需要被保护,被呵护成长。

所以,对杨妙才,李元庆充满了足够的耐心。

这时,前方的喊杀声已经停息了不少,原本嘈杂的夜,渐渐开始恢复宁静,只不过,原本有些寂寥的火光,此时却繁盛了不少,将有些迷茫的夜,照的仿似跟白昼一样明亮。

陈忠哈哈大笑着策马奔过来,“元庆,发财了啊。这堡子里,足有二百多匹战马,还有十几匹种马,还有一头汗血宝马的种马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元庆,真是连老天爷也站在咱们这边啊。”

李元庆登时也是大喜:“大哥,太好了啊!哈哈!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啊!大哥,走,咱们去看看那些种马。”

二百匹战马,的确可以让李元庆高兴,但还够不到能让李元庆兴奋的程度。

但~,十几匹种马,尤其是还有汗血宝马的种马,对李元庆而言,包括对整个大明而言,那简直是千金都不换啊。

此时,便是李元庆也没有了平时的淡定,率先策马朝着堡中奔去。

陈忠、牛根升一众人,忙纷纷跟随在李元庆身后。

片刻,杨妙才这才反应了过来,忙也急急跟在了队伍身后。

青台峪堡并不大,周长也就五六里。

不过,当年,在野猪皮还没有兴起时,大明朝廷为了加强对这边蛮夷的统治,在这些屯堡上,还是下了不少力气的。

堡墙都是砖石结构,包括街道,也都是石板路,比后来辽西兴建的屯堡,那简直要好上几十万倍。

在万历爷之前,包括万历年间,这些主管的官僚们,就算敢贪,就算胆大包天,怕也要顾及一些影响。

至少,明面上和构架上的主体,他们是不敢乱来的。

万历爷虽然不喜欢上朝,但他的眼光,他的决断,他的魄力,可远非他后面的子孙可比。

谁要敢糊弄他,怕就得先把小命儿交出来,让万历爷拿去炼丹玩玩……

但辽西这边……

天都快要塌了,谁还有心思顾及这些……

堡子中马厩很分散。

主要是这种屯堡,基本上就是后金的权贵主子,赏给麾下奴才的私人财产。

战马也是一样。

不到战时,都是各人饲养,不会聚集起来。

儿郎们发现种马的地方,是在青台峪堡的主人、隶属镶黄旗麾下的一个牛录章京后院里。

李元庆一行人赶到这牛录章京府上时,他已经被儿郎们捆的跟粽子一样,被儿郎们用刀架在脖子上,跪在府门前迎接李元庆一行。

如果换在寻常时候,牛录章京可是不小的官了,怕是比明军实职游击含金量还要高些。

但此时,有种马在里面,李元庆又怎的还有心思理会他?直接鱼贯而入。

青台峪堡外表虽还算光鲜,但实质上,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堡内的大多数建筑,都是夯土结构,只有堡子中间这一部分建筑,是坚实的砖石结构。

当然,中心区域自然也是真奴的聚居区。

青台峪堡在大明统治时,是千户所,而且还是大千户所,此时这牛录章京的府邸,便是当年的千户官厅,看模样,似乎这牛录章京还有扩建,非常的宽敞敞亮,后院也是极大。

李元庆一行人很快便找到了马厩。

“我日他个姥滴哟。这狗鞑子还是真有钱啊。就这么一个牛录章京,居然养了这么多马,还都是好马!艹!”

陈忠忍不住狠狠啐了一口。

这牛录章京后院的马厩里,怕至少不下百多匹马。

而且,尽是好马,就算与此时李元庆和陈忠几部中最好的战马相比,也绝不落下风,甚至,还要好出一些。

尤其是马群中,一匹高大的枣红色汗血宝马,简直犹如一个王者,鹤立鸡群,正好奇的打量着李元庆这一行人。

李元庆的目光瞬间便被它吸引,再也移不开半分。

但这汗血宝马仿似发现了李元庆眼神中的欲~望,有些不悦的打了响鼻,高傲的看向了一旁。

“呵呵。有意思。”李元庆不由一笑。

陈忠这时也看到了这匹枣红色的汗血宝马,眼睛里登时精光四射,嘿嘿嘿的直笑,“元庆,看到了没?哈哈哈!这厮带把儿呀。看着还挺结实啊!哈哈哈!就为这小子,咱们这一趟,那就没白来啊!”

李元庆心情也是极度愉悦。

物以稀为贵。

更不要提,是汗血宝马这种马中的超级顶尖极品了。

尤其是还是种马。

这他娘的别说是千金了,就是万金、十万金,那也绝对不换啊。

李元庆掏出雪茄盒,丢给陈忠一颗,自己也点燃一颗,小心靠近了这汗血宝马,仔细观察着它,不敢引起它的不悦。

陈忠也跟在李元庆身边,跟李元庆一起,小心观察着它。

身后的儿郎们,则是一边警戒着,一边偷偷的打量着这匹汗血宝马。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这汗血宝马,体格上就比寻常的战马高出一头还多,尤其是它们马中之王的气势,那简直就是天生的明星。

更不要提,这厮还是个带把的种马了。

它的确是高傲的本钱。

哪怕在后世,生来也是最高傲、最富贵的王者。

汗血宝马的出名,早在汉代时,张骞出使西域,便已经有了明确的记载。

这种宝马,脖子上流出的汗水,呈血色,因此而得名。

它们的体型非常饱满矫健、又非常匀称,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姿态非常轻盈,简直就是天生的奔跑者。

尤其是汗血宝马极度耐旱,一天只需喝一次水,非常适合长途跋涉。

在后世时,一场由英帝国举办,赛程为三千两百公里,赛期为六十天的赛马长跑中,参赛的五十四匹汗血宝马,无一例外,全都完成了比赛。

也就是说,如果从京师出发,抵达巴黎,或者是伦敦,只需两个月,最多,绝不会超过半年。

事实上,汗血宝马的天才能力,早已经无需对世界证明,因为它们天生就是马中之王,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存在。

此时,虽都是雄性动物,但李元庆和陈忠,却是直勾勾的盯着这匹汗血宝马的宝贝打量着。

不得不说,这匹汗血宝马的本钱,的确是非常雄厚,让人看一眼,便感觉非常的有……有‘安全感’。

陈忠生怕惊了它,却还是忍不住嘿嘿直笑,“元庆,宝贝,宝贝啊!这可真是咱们的造化啊!”

李元庆此时虽也是大喜,却已经冷静了不少,低声笑道:“大哥,别吓着它。它现在已经是咱们的了。对了,这小堡子里,怎么会有如此宝贝?咱们把那个牛录章京招过来,好好问问。”

陈忠也反应过来,嘿嘿笑道:“也好。咱们正好跟这个狗杂碎打听一下,哪里还有这种宝贝,都他娘的全收了!”

***************************************************************

第856章 前~戏……

~~~~~~

“奴才巴达鲁,见,见过李帅。”

不多时,青台峪堡的主人、隶属镶黄旗麾下的牛录章京巴达鲁,恭敬的跪倒在了李元庆面前,额头都贴在了地面上,大气儿也不敢喘一口。

这时,巴达鲁早已经知道了,攻克他这堡子的,不是别人,正是闻名天下的李元庆。

巴达鲁今年已经五十七岁了,早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对于厮杀争斗这种东西,他早已经看透了。

李元庆的声名,李元庆的行事作风,在后金全国,早已经不是啥子秘密。

巴达鲁虽然大半截身子都已经入土了,但他还不想死,更不想连累着他的几个儿子、十几个孙子、孙女儿,跟他一起陪葬。

因此,巴达鲁非常明白,在李元庆这种天下枭雄面前,耍横,那是没有半点作用的,只有死路一条。

在之前,早已经有无数血淋淋的案例,摆在眼前。

的确。

那些勇士们,的确是用鲜血染红了他们的荣耀,证明了他们的勇武,但此时,他们衣冠冢上的坟头草,怕是都要一人多高了啊……

李元庆点燃了一颗雪茄,大马金刀的坐在了将官们搬来的一张太师椅上,饶有兴趣的打量着眼前这个老鞑子。

他的金钱鼠辫已经花白,前半边脑门子,充满了老迈而又油光的褶皱,身形虽还能勉强看出些当年孔武的架子,但此时,却不过是枯萎老树、雨后黄花,已经步入了生命末期。

“你的汉话说的不错。抬起头来。”李元庆笑着吐出一口浓雾,言语虽轻,但里面的威严,却是绝不容有半分质疑。

“是。”

巴达鲁哪敢有半分怠慢?忙稍稍抬起了头,恭敬看了李元庆一眼,忙又谦卑的垂下了目光,绝不敢与李元庆对视。

李元庆笑道:“你之前在大明当过差?”

巴达鲁一愣,忙恭敬道:“李帅明见,万历年中、奴才还年轻时,曾经在李家门下当过差。”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不错。你也算是受过朝廷教化之人,应该也是懂得一些是非的吧?”

巴达鲁忙恭敬道:“李帅,奴才,奴才是受过朝廷教化不假,但,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奴才绝无反抗大明之意,只可惜……”

李元庆笑着摆了摆手,“你这堡子,有多少人?有多少田地和人口?”

一旁,杨妙才看着李元庆像是拉家常一般,对这老鞑子的问话,眉头不由紧紧皱起来。

李元庆的言语虽看似没什么力道,很是寻常,仿似还有些轻飘飘的,但杨妙才却能感觉出来,眼前这老鞑子,看向李元庆目光里的那种畏惧感,却好像是深入骨髓深处里的。

仿似,哪怕他说错了一个字,李元庆就会即刻取了他的性命,他根本生不出半点反抗之心。

仿似,在李元庆的面前,他就像是一只最卑微的蝼蚁,根本不可能生出半分反抗的余力。

这……这真是……

杨妙才忽然想起了早些年、流传在大明的一个传言。

传说,当年沈阳李家在鼎盛时,李成梁无意间放了一个屁,竟然活脱脱把一个蒙古台吉给吓死了……

原本,杨妙才以为,这肯定是无中生有的笑谈,徒增别人笑料而已。

放个屁怎的可能把人都吓死?

这肯定是哪个不要脸的,想抱李家的大腿,没脸没皮的拍马屁而已。

但~~,此时,活脱脱的现实就摆在眼前,杨妙才的心中,忽然升腾起了一丝无法言语的异样。

眼前。

此李家虽然非彼李家,但,这两位爷的威势,就算有些差距吧?怕,怕是……也相差不了多少吧?

若是这般,那……

一瞬间,杨妙才只感觉到背后的冷汗都渗出来。

他本以为,他是三晋才子,东林新贵,大明年轻一代文人中的佼佼者,对万事,皆已经了解通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洞悉华夏数千年的文化精髓,对于官场那一套,也早已经玩的顺溜。

但此时……

杨妙才心中止不住的失笑啊。

他本以为,他已经经历过残酷的政治~斗争,对一切事物,早已经可以看的风轻云淡,宠辱不惊。

可惜啊。

可笑啊。

在真正强大的威势面前,在真正强势的实力面前~~,那些卑微的、就像是狗肉摆不上大台面的小手段,算的了什么?

怕真的连个屁都不如啊……

这时,李元庆已经听完了巴达鲁对青台峪堡形势的解释,缓缓点了点头,笑道:“女真人,我见过不少。不过,像你这么精于政务的,却是头一个。”

“奴才不敢。”

巴达鲁的头垂的更低了,老泪都流出来,“李帅,两国相争,各为其主啊。李帅,奴才一把老骨头了,绝非是好战之人,但,但大势是这般,奴才也是没有办法啊……李帅,您,您可以去打听,对于奴才麾下的汉人奴隶,奴才从未有过任何虐待。李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