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5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她毕竟是李元庆的发妻,自幼一起长大,这种深厚的感情,却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后世有句俗话说,‘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张芸娘天生的条件虽不算出色,但她却是整个长生岛、包括整个辽南,最优秀资源的拥有者,更是李元庆嫡长子李定北的娘亲。

多年以来,养尊处优,高高在上,张芸娘的整个气势,包括她的身材、举止,各个方面,比之当年那个啥都不懂的小丫头,已经是天差地别。

尤其是她的皮肤,比之前要好了几倍,虽还是比不上渠敏秋、张宝珠、婉儿、任颖儿这样的天生丽质,但却也相差无几了。

她的整体身材,非常匀称,又正值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皮肤光洁而充满弹性,摸起来,手感非常不错。

尤其是李元庆在张芸娘身边这种放松感,是谁也无法比拟的。

此时,听着李元庆层出不穷的笑话,张芸娘已经有些笑的花枝乱颤,娇美的身子,热度已经上升了不少,俏脸上,仿似要滴出水来,下面,更是早已经一片泥泞。

李元庆却并不着急,笑道:“芸娘,你知道哥哥昨天为什么打你么?”

张芸娘这时已经接受了李元庆的节奏,已经没有那么紧张,却还是对李元庆道歉道:“哥哥,奴家是大夫人,不该跟他们争那些虚名的。只要定北能平安、健康的长大,娶妻生子,便已经是奴家最大的福分了。”

李元庆却笑着摇了摇头,“芸娘,不,这不是原因。其实,你没有错。但哥哥却不能不打你,你知道么?”

“嗳?”

张芸娘一时愣住了,片刻,才反应过来,“哥哥,你,你是说,一碗水要端平?”

李元庆笑着把玩着张芸娘胸前娇俏的饱满,“不错。我的芸娘长大了。娘亲为孩子着想,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绝不是错误。我也不会阻止。但~,这些事情,却必须要有一个限度。芸娘,你们必须要明白,什么可以碰,什么绝不能碰!你是大妇,便更要做到这一点,明白么?”

张芸娘这时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深意,不由重重点头,“哥哥,奴家明白了。军政事务,芸娘绝不会参与半分,也绝不会允许敏秋她们参与半分。”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芸娘,这就对了。记住,这是所有一切的底线。也是咱们夫妻之间的一个约定。好么?芸娘?”

“哥哥。奴家明白。谁要跨过了这个底线,就会给哥哥带来麻烦。甚至,会让哥哥为难。”

“呵呵。”

李元庆用力在张芸娘的俏脸上亲了一下,“就是这么个道理。芸娘,记得,我不想我的手上,沾上我的妻妾们的鲜血。所以,芸娘,你要替哥哥把好这一关,知道么?”

“嗯。哥哥,芸娘一定会努力去做的。”

看着张芸娘郑重的模样,李元庆一笑,贴在她的耳边道:“娘子,时候已经不早了。咱们该歇息了……”

****************************************************************

小船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难,身心都比较疲惫。不过,就像诗仙的名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困难,总是会过去的吧。

在这里,小船要忠心感谢那些一路陪伴着小船的朋友们,没有你们的支持,小船根本简直不到现在。

就像那句老话,‘最好的爱,是陪伴。’

只要兄弟们不抛弃小船,小船会在这里,一路陪伴大家走下去……

我们相互陪伴,就不会再那么孤独。

第896章 辽西!

~~~~~~

一晃,时间已经来到了天启七年十二月初。

京里已经传来了消息,等过完年,就要启用新的年号,到崇祯元年了。

这些时日,经过了李元庆老牛一般的辛勤‘耕耘’,后宅的波动,已经被李元庆稳稳压制下去,在政务军务方面,征兵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正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新兵操练。

银行方面的事务,也基本上收拾利索,只待来年选个黄道吉日,便要开业大吉。

而最为关键的报功事务,经过了李元庆与陈忠、杨妙才等一众将官们的仔细商议,也定下来最终的方案,那便是‘缓缓细流,由小而大’!

陈忠作为辽南方面的代表,将协同杨妙才一起,带着五百颗鞑子首级,先行前往京师报功。

李元庆因为还有诸多杂务缠身,则是要等到十二月中、京师方面有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再行进京。

这一来,过年,李元庆是注定无法陪着他的老婆孩子们了。但此时,新皇登基,李元庆显然不能不给朱由检这个面子。

码头上,李元庆亲自送着陈忠一行人的船队消失在视野里,和商老六一起,乘上了返回城区的马车。

商老六自是明白李元庆的担忧,笑道:“元庆,新皇登基,新年新气象,我想,他应该不会太难为咱们的。就算不升你的官,但财物功赏,却必定要分发一些的。你也不用太过担心。”

时至今日,也就是商老六,还敢与李元庆这般亲密的、像是朋友一般的交谈。哪怕是陈忠,在面对李元庆的时候,现在也会注意他的用词了。

无怪乎王者,总是会用‘孤家寡人’来形容自己。等真正到了这个位置,才知,‘高处不胜寒’啊。

但李元庆和商老六在这方面,却并没有实际的利益冲突。

商老六只有一个女儿,因为刘春花的关系,他并没有纳妾,说白了,在此时这个时代,像是商老六这般,他几乎已经无欲无求,辅佐李元庆,就成了他最大的追求。

李元庆当然明白商老六的安慰,却笑着摇了摇头,“商大哥,我倒并不是担心新皇方面。而是……”

李元庆虽未说完,但商老六又怎的能不明白李元庆的意思?“元庆,你是说,辽西?”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商大哥,王大人已经上任几个月了,我到现在还没有去见他,说不过去啊。”

商老六此时已经完全明白了李元庆的安排,心中一时不由也是无比赞叹。

也无怪乎,李元庆此时,尚还不到而立之年,却已经积攒下如此规模的基业了啊。

举一反三,串联成片。

在这方面,哪怕他商老六比李元庆年长十几岁,却也只能是甘拜下风啊。

“元庆,咱们虽未跟王大人会过面,但战报、文书,却并没有少。只要咱们这边带的礼物多些,想必,王大人也不会挑他们的毛病的。对了,元庆,你准备什么时候走?”

李元庆一笑:“明天吧。明天,先去山海关!”

…………

陪着一众老婆孩子吃过了晚饭,李元庆来到了内书房,只留下小荷在身边伺候,拿起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

时至今日,以李元庆的身份、地位,他早已经不再是一个人。

说的直白点,别说李元庆说一句话了,哪怕是他的一个小动作,都会成为底下人揣摩的风向。

因此,李元庆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必须要条理规划,将大势,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只用脑子来想,显然不如列出个简要的大纲更为条理。

此时,李元庆虽然贵为镇国将军、长生岛总兵官,统揽辽南战事大权,但实际上,他还是武人,还是泥腿子。

此次对朝廷报功,虽然报奏、文书,已经先行送去了辽西,但验功方面,却并没有通过辽西,这实际上已经破坏了官场的潜规则。

但这种东西,却又不能直接送去辽西。

雁过拔毛,早已经是大明统治阶层的共识。

李元庆此行一共只报上去五百级鞑子首级,说实话,已经够少了。若再被辽西扒一层皮,那在新皇朱由检面前,可就真不好看了。

这倒不是李元庆要故意缩小首级的数目,故意不给辽西面子,主要是因为,辽西方面的构造实在太过复杂了。

现在辽地的战事,皇太极已经实施了严密的收缩防守策略,再不像是几年前那样,双方稍微‘擦枪走火’,便能引发双方大规模的交战。

李元庆现在搞到鞑子首级,也没有那么容易。

这一来,资源是有限的。

李元庆显然再也不能像是以前、那般‘割肉饲鹰’,去喂养辽西那帮子大佬了。

但辽南毕竟是辽西督抚治下,哪怕双方心知肚明,这潜规则,还是不能公然去破坏的。

历史上,袁督师为何要冒着天下之大不韪,要拿毛文龙的首级来祭旗?

最关键的一点,便是东江本部是辽西治下,但毛文龙却是完全抛弃了辽西,单方面与朝廷、与登莱联络。

如此,双方本就有大矛盾,毛文龙还不知收敛,不给他袁督师面子,双方擦枪走火,也就是必然了。

此时,毛文龙依旧是我行我素,而他李元庆哪怕比毛文龙的功绩还要耀眼呢,但在面子上,却总要交代过去。

再直白点说,李元庆可恶交辽西本土的既得利益阶层,但~~,王之臣的面子,他还是必须要给的。

而李元庆之所以让陈忠和杨妙才先行前往京师,一方面,是为了能先探知京师的风向,根据风向来微调策略,另一方面,则是要利用这个时间差,先行去辽西走一趟,把面子上的事务,照应周全。

一个多时辰,李元庆已经将计划完全的差不多了,小心收到牛皮做成的厚账本里。

小荷赶忙乖巧的将账本放入一旁的包裹里,帮李元庆收拾立整,方便李元庆随时查看。

窗外,雪花漫天,寒风呼啸。

室内,虽是温暖如春,美人在侧。

只不过,小荷身上的处子幽香虽然很好闻,也很诱人,但李元庆的心里,却总有些心神不宁。

崇祯元年的到来,也就意味着……浩劫,已经不远了啊……

…………

十二月初二一大早,李元庆便告别了一众妻妾,在八百亲兵的护卫下,乘坐五艘大船、七艘中船,在十艘快船的护卫下,一路奔往辽西。

时至今日,大势波云诡异,对于自己的安全,李元庆可更不敢有半分怠慢。

这般搭配的西班牙武装船队规模,虽然稍微浪费了点,却是让李元庆进可攻、退可守,即便遇到突发事件,也能在最大范围内,拥有足够的主动权。

此行,随行的还有杨娇~娘母子三人,月娘,李琉璃,以及雾雨阁方面的数百号人手。

耽搁了这么久,雾雨阁的再次开业,也不能再拖下去了。

而雾雨阁方面的事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新皇朱由检对待李元庆态度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此时正值最寒冷的三九天,旅途虽是风寒,但长生营的船队,在这方面,早已经拥有了丰厚的经验,完全没有任何障碍。

唯一的区别,就是李元庆身边的亲兵头子,由牛根升换成了杨磊。

牛根升此时在负责新兵操练事务,明眼人都已经看明白,只待新军练成,牛根升作为李元庆心腹中的心腹,升为一军主将,已经是没跑的了。

杨磊虽然不如牛根升‘灵巧’,但这厮可绝不笨,只不过,他更为稳妥老成,这才让人看上去,他似乎没有啥子优点。

但这厮也是三岔河时期,便跟随在李元庆身边的老兵,又因为他这木讷的性格,某种程度上,他比牛根升还要更得李元庆的信赖。

五日之后,船队顺利在山海关沿海靠岸,满桂这边早就得到了消息,冒着漫天的大雪,亲自来迎。

一见面,这厮便又给了李元庆一个招牌式的熊抱,哈哈大笑:“元庆,可是想死哥哥了啊!”

李元庆对满桂这头蛮牛也有些无语,但满桂的真诚,却也让李元庆感动。

寒暄几句,李元庆和满桂顶着风雪,策马而行,边走,边聊着最近一段时间的局势。

因为此行雾雨阁的女眷众多,长生营方面,只是马车,就有几十辆之多。

好在马车装备先进,队伍人手也充足,完全没有大碍。

山海关关城距离海边不远,只有十几里的路程,但因为风雪太大了,李元庆和满桂在马上根本很那交流,行到一半,两人便都进了马车里说话。

满桂这厮虽然不喜欢马车这东西,但这里面,温暖如春,的确比外面要舒适不少,很快,这厮也适应了这节奏。

两人一人点燃了一根雪茄,满桂长长吐出一口烟雾道:“元庆,现在辽西方面的局势,比之前,还要纷杂缭乱啊。”

“哦?”

李元庆看向了满桂的眼睛,笑道:“桂大哥,这怎么说?难不成,咱们这王大人,还想要收权不成?”

满桂一笑,“元庆,倒不是王大人想收权。是关外那些狗杂碎,这些日子,他们一个比一个跳的更欢啊。”

***************************************************************

第897章 让路?

~~~~~~

李元庆在辽西的情报网系统,早已经很完善。

对辽西最近一段时间的动向,李元庆也有着很清醒的认知。

只不过,因为时间差、以及地位高低等原因,李元庆对辽西最上层的一些变故,掌握的并不是太准确。

但随着满桂的叙述,李元庆却是逐渐摸到了核心。

如果论资历、论威望,万历二十三年、三甲出身的王之臣,无疑要甩袁督师几十条街。

但很多事情,并不是资历和威望就能解决问题的,尤其是辽西。

袁督师已经在辽地扎根十几年,熬走了一个又一个的对手,几乎是眼睁睁看着、并亲身参与,看到辽西成长到现在的规模。

而王之臣,则是在天启五年时,才加入了辽西系统。

虽然王之臣是‘自上而下’,拥有朝廷大义,但‘强龙不压地头蛇啊’。

官场的老规矩,在辽西,却并不是行的太通……

尤其是之前,因为满桂的事情,王之臣与袁督师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朝廷最后虽然息事宁人,将满桂掉到了山海关,但双方面的矛盾,几乎已经不可遮掩。

虽然辽西关宁集团,对王之臣表面上毕恭毕敬,但职责,他的命令,根本过不了关门。

王之臣对此也有自知之明,也不再去插手关外事务,其驻地,也由原本的宁远,设立在山关海内。

但此时快要过年了,涉及到明年粮饷的拨付、分配情况,辽西将门集团的人,这些时日,纷纷奔到了山海关,以送年货为名,纠结在王之臣身边。

说到这,满桂忍不住狠狠啐道:“元庆,这帮小婊~子养的,真是欺人太甚啊!王大人这一大把年纪了,他们还要这般折腾。尤其是祖家那帮龟儿子,昨天,我们差点当着王大人的面儿动手。”

满桂虽然说得夸张,但李元庆却是明白,事情应该没有这么严重。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辽西将门~~,要想从王之臣手里讨好处,这礼物,那就绝不可能薄了。

满桂如此义愤填膺,很可能,是这厮感觉自己要被比下去……

李元庆其实也能理解满桂的苦衷。

王之臣此时是‘得势不得分’,虽然成功逼走了袁督师,但实际上,他根本不可能掌控辽西的大局。

如此,收受辽西集团的礼物,他的心里,恐怕也并不是太安生啊。

这种局面,与王之臣交好的满桂,显然也就不可能妥帖了……

“桂大哥,老话怎么说的来着?得饶人处且饶人!与那帮龟孙子计较什么?祖家兄弟若要不爽,那咱们就干上一场不就完了?”

李元庆笑道。

虽然此时李元庆和满桂都已经贵为总兵,祖家此时也因为宁锦大捷的战功,摸到了总兵的边缘,但在九边将门之中,这种斗殴私斗之事,早已经是司空见惯。

当然,不是将官们之间直接动手,而是底下人,主要亲兵团体动手。当然也不能是械斗。

真要出了人命,那谁也捂不住这盖子。

满桂这时忍不住说了实话:“元庆,你不知道啊。祖家麾下有几个狠角色,着实是硬骨头啊。哥哥这边,倒,倒真没有太多底气啊。”

李元庆不由哈哈大笑:“桂大哥,无妨。谁敢不给你面子,那就是不给我李元庆面子!我来收拾他们!”

…………

马车驶进关城,满桂得到了李元庆的支持,心情也放松了不少,笑道:“元庆,我已经准备好了酒宴。走,咱们先去好好喝一顿。等晚上,再去见王大人。”

李元庆却摆手笑道:“大哥,喝酒先不急。王大人上任以来,我还没有去见过他。中午随便吃点,我先去见王大人。晚上,咱们再整。”

满桂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忙点头,招呼亲兵安排。

山海关很大,有数个罗城,加之是边关,客栈、酒楼这种服务场所很多。

按照惯例,李元庆八百多号亲兵,是不能入城的,但满桂就是山海关总兵,谁又敢拦着?

李元庆一行人直接包下了几个相邻的大客栈,满桂又特意令人清出了一片库房街区,给李元庆的亲兵们扎营。

本来,满桂还想直接让给李元庆一处军营的,但李元庆却拒绝了。

用关系可以,但若用关系破坏了规矩,嚣张过了头,那可就不美了。

中午,简单跟满桂一起,吃了一碗热腾腾的羊肉面,满桂亲自引领着李元庆,来到了官厅门外。

有满桂引路,李元庆的名帖都省了,不过,李元庆此行也为王之臣准备了丰厚的礼物,不下五千两之巨。

不多时,有家奴恭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