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5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庆一笑:“左兄弟,想不到,你居然来的这么快。”

看到李元庆说话的语气很柔和,并没有太多架子,左良玉登时不由一愣,心中不由暗道:“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啊。也无怪乎,连满桂那种刺头儿,都要跟李元庆穿一条裤子了。仅看李元庆这气势,便……”

但李元庆可以轻松,左良玉又怎敢轻松,忙恭敬磕头道:“李帅,让您见笑了。卑职不知道您已经来到了京师,要不然,卑职一定会及早过来拜访的。”

李元庆淡淡一笑。

左良玉这种穷军汉,要在京师里打探消息,那必定是非常困难的,他不知道自己来京师,反倒是才正常。

“呵呵。左兄弟,起来,进屋里来说话吧。杨磊,把小锅给我弄好,端屋子里来!”

“是。”

看着李元庆进了屋子里,左良玉忙小心翼翼,跟在了身后。

李元庆笑着招呼左良玉落座,自己大马金刀的坐在了主座上,笑道:“左兄弟,事情,想必你已经清楚了。我想知道你的诚意。”

左良玉早有准备,一咬牙道:“李帅,根据卑职的估测,若是宁远的事态,依然得不到控制,恐怕,不出正月,宁远城内,很可能会出现兵变!”

*****************************************************************

第913章 大丈夫,当如是啊!

~~~~~~

明末的将星构架,或者说,叫军阀派系……其整个构成,其实是非常清晰的。

大名鼎鼎的三顺王,加之后来的平西王吴三桂,都是出自辽地。

当然,这其中又分为辽西和东江。

在历史上,东江不用多说,毛文龙死后,绝大多数的东江将领,都选择投靠了满清,辅佐满清,日益强大,并最终定鼎天下。

而辽西,又分为将门和‘杂牌’。

将门,自然是以祖家、吴家为首的关宁铁骑,他们虽然把牛皮吹得震天响,但最终,还是没有逃脱东江余部的命运,一样都是投靠了满清。

而辽西其中的杂牌,却并非没有闪光点。

这里面,最有名的,便要属江北四镇中的两个大佬了。

江北四镇,左良玉,刘泽清,黄德功,高杰。

左良玉和刘泽清皆是出自辽西杂牌军,黄德功是属于江南本土派别,实力微弱,而大名鼎鼎的高杰,则是出自闯营。

至于后来的永历小朝廷,则更简单明了,就是三个派系,闯营,西营,官军残留。

就像是那句老话,“天下武功出少林”。

明末整个时代的军阀构成,至少有七成,出自辽地。

也正是他们,彻底左右了大明王朝的命运、改变了华夏历史五千年的历史走向。

此时,面对未来大名鼎鼎的平贼将军左良玉,李元庆也非常有兴趣。

历史上,左良玉被朝廷策封为‘平贼将军’,但因为其恶劣的作为,老百姓们将其前面的‘平’字去掉,直接呼其为贼将军。

但这厮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也是人间的一朵奇葩。

尤其是其在襄阳的作为,简直是令人发指。

这厮为了筹集军饷,不仅将襄阳城洗劫一空,杀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更是突发奇想,要将襄阳城的年轻女人,卖到江西。

有女子离开家乡忍不住哭泣,都会被他一刀杀害。

理由竟然是,‘女人哭了就不美,卖不上好价钱……’

但此时,左良玉还远为发迹,正在艰难的‘贫困线’上挣扎……

除了他身材高大魁梧些,与寻常的军汉,也并没有太多不同。

“李帅,其实,其实卑职也不想这样啊。但事已至此,卑职也是实在活不下去了,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会出此下策啊。从年中袁大人去职之后,宁远城方面,已经有近半年,没有切实的粮饷发下来,弟兄们已经吃不上饭了,老婆孩子,都在家中饿肚子。可恨那毕自肃,只知搪塞弟兄们,却就是没有一句实话。尤其是……”

左良玉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毫不保留的,将他掌握的情报,对李元庆叙述。

“李帅,就在卑职进京前不久,张正朝、张思顺兄弟,已经与蜀、楚两籍的弟兄们歃血为盟,决定要发动兵变。卑职不想参与其间,又恐被他们挟持,只能,只能提前离开了那是非之地,逃到京师来求条活路啊。李帅……”

左良玉说到最后,简直是声泪俱下,一米八多高的汉子,却哭的像个委屈的孩子。

李元庆的眼睛不由微微眯起来,缓缓把玩着手里的雪茄。

毕自肃,便是此时的辽东巡抚。

在袁督师去职后,王之臣上任辽东经略,也算是辽地文臣老体系内的毕自肃,便接了袁督师的班,升任为辽东巡抚。

这个人,李元庆得知他的大名已久,但这么多年了,却一直未曾有过什么实质性的接触。

主要是毕自肃此人十分清高,直白点说,就是此人眼高于顶,只认圣人之道,不食人间烟火。

但他与袁督师的清高却还不一样。

袁督师的清高,是因为他自觉胸有抱负,要执掌万丈乾坤,野心勃勃。

但毕自肃却远没有袁督师这样的野心,他想做的,是青史留名的‘好官’。

这样的人,跟他李元庆,自然是妥妥的‘尿不到一个壶里’。

尤其是其迂腐的做派,让李元庆对他并没有太多好感。

此时,看着跪倒在自己脚边、像个孩子般哭泣的左良玉,李元庆的心神,一时也有些恍惚。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

但片刻,李元庆的眼神却已经恢复了清明,‘空穴必不来风’啊。

沉吟片刻,李元庆道:“有人要图谋兵变,毕自肃知不知情?”

左良玉忙道:“回李帅的话,卑职离开时,张家兄弟的串联,是在几个杂营,巡抚大人应该并不知情。但现在,卑职,卑职也不知道……”

李元庆点了点头,又道:“那~,赵率教、朱梅诸人,知不知情?”

“这……”

左良玉没想到李元庆的问题,居然会这么犀利,这,这是要直接戳破事情的核心啊。

一时间,左良玉额头上的冷汗,止不住的往外翻涌。

他终于意识到了,此时,他面前,是威凛天下的李元庆啊!他那些小把戏,又怎的可能瞒过从最底层起家的李元庆。

“李帅,赵帅和朱帅,应该,应该是知晓一些的……”

说出这句话,左良玉登时如获大赦,仿似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一下子软倒在地上。

李元庆的嘴角边不由露出了一丝说不出的冷冽笑意。

宁远城这种地方,底下士兵哗变,毕自肃或许会不知晓,但~~,这又怎的可能逃过赵率教和朱梅的眼睛?

还是那句老话,‘无风不起浪,空穴不来风啊’。

有人,就算是人走了,但心,却未必会走啊……

片刻,李元庆忽然淡淡一笑:“左兄弟,你对将来,有什么规划?”

“呃?”

左良玉不由一愣。

跟李元庆说话,他实在是有些吃力。

主要是李元庆的思路转化的太快了,而且问题又准又狠,这让一直处在泥汤子里的左良玉很难适应。

他那老一套,在李元庆身前,根本半点都用不上。

片刻,左良玉这才回过神来,忙恭敬磕头道:“李帅,卑职,卑职只想吃口饱饭,绝无参与叛乱之心。李帅,卑职自知卑职低贱,怕,怕无法入了李帅您的法眼,但,但只要李帅需要,卑职必定会为李帅赴汤蹈火,肝脑涂地……”

左良玉可不傻啊。

天下间,最大的大腿,就在眼前,他又怎的可能不好好把握?

只要他能抱上李元庆的大粗~腿,还怕吃不上饭,还愁着不能升官发财?

在辽地,谁不知道,只要能凑到他李元庆身边,哪怕是端茶倒水倒夜壶,那功绩,也绝不会少了啊。

李元庆不由淡淡一笑。

坦白说,看着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霸王’,枭雄,此时,在自己的面前,却像是个无助的娘们儿,李元庆的心里,也有些无法难言的畅快。

按照道理来讲,左良玉的确该死,甚至,该千刀万剐。

但此时,他却是李元庆手中一颗极为活络的棋子。

“左兄弟,说实话,你这样的汉子,我也很欣赏。只不过,有些事情,你应该明白的。”

李元庆直勾勾的看着左良玉的眼睛。

左良玉此时已经意识到了什么,根本不敢直面李元庆的目光,忙恭敬道:“李帅,卑职明白,卑职明白。卑职绝不会给李帅添麻烦。”

李元庆点了点头,“你手下,有多少可用之人?”

“呃?”

左良玉呆愣了片刻,这才反应过来,额头上冷汗更甚,斟酌了许久,这才道:“李帅,卑职,卑职麾下的心腹弟兄,有,有七十人。”

“嗯?”

李元庆眉头不由一皱。

左良玉登时泄了气,忙用力抽打着自己的耳光,“卑职该死,卑职该死。李帅,卑职可用之心腹弟兄,有三十余人。都是卑职五年以上的老弟兄,皆可保证忠诚。”

“哼。”

李元庆微微冷笑,“左兄弟,你可知,我李元庆,生平最讨厌何种人?”

左良玉忙拼命磕头,眼泪鼻涕一大把,“李帅,卑职知错,卑职知错了啊!卑职绝不敢再信口开河了啊!恳请李帅,念在卑职是初犯,再给卑职一次机会啊!”

李元庆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冷冷的看着左良玉的眼睛,“左兄弟,你可知,机会,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创造的。若是当初你不去拜会陈帅,便不会有今日面见我的机会!你明白么?”

左良玉此时哪里还敢再跟李元庆耍心眼儿,只是下意识的拼命磕头。

李元庆道:“左兄弟,我李元庆,也是从底层的泥汤子里,一步一个脚印,拼了性命爬上来。底下儿郎们的艰辛,我李元庆感同身受。但你的位子特殊,短时间内,我不会给你太多帮助,你明白么?”

“卑职明白,卑职明白。”

左良玉拼命磕头,犹如捣蒜。

李元庆站起身来,大步走到窗边,打开了一丝缝隙儿,感受着外面寒冷的北风,片刻,居高临下的回身道:“宁远之事,非常关键。张家兄弟,也是豪杰之辈。我给你三千两银子,你即刻便返回辽西。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呃?”

左良玉有些发懵,有些茫然的看向了李元庆的眼睛,片刻,他这才反应过来,忙小心试探道:“李帅,您,您的意思,是要卑职……”

李元庆道:“辽地兄弟苦难,尤其是外籍兄弟,他们不容易啊!”

左良玉此时已经明了了李元庆的意思,忙用力对李元庆磕了个响头,“李帅,卑职明白了。若一旦事发,卑职会拼劲最大全力,保证那些蜀、楚兄弟们的安全。”

…………

左良玉本以为李元庆可能还会留下他吃饭,进一步笼络他,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但很快,他便发现,他失策了。

李元庆根本就不给他这个机会。

好在,外面的亲兵们,却是已经为他准备好了一小盆热腾腾的羊肉汤。

此时,左良玉虽然又饥又饿,但香喷喷的羊肉汤摆在眼前,他却并没有太多食欲。

他终于明白,为何,李元庆年纪轻轻,便已经能有如此地位了……

跟李元庆相比,他左良玉这辈子,简直是活到狗身上了啊。

“大丈夫,当如是啊!”

左良玉心中深深感叹一声,忙像条狗一样,逮着小盆中的羊肉,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

第914章 除夕夜宴

~~~~~~

窗边。

看着左良玉如同恶鬼投胎一般、开始大口吃喝,李元庆淡淡一笑,随手将身边一具最熟悉的娇躯,揽入怀中。

两人来到舒适的沙发上坐定,杨娇~娘有些不解道:“元庆,此人奸猾狡诈,你为何还会这般信任他?若他万一走漏了风声,那咱们可就要更被动了啊。”

之前,杨娇~娘一直在屏风后面,观察着李元庆与左良玉之间的对话。

如果放在寻常,这种事情,是绝对犯忌讳的事情,但此时,李元庆和雾雨阁,都处在很被动的状态,杨娇~娘心里非常着急,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李元庆笑着躺在一旁,把脚担在杨娇~娘两条丰腴圆润的大腿上,选了个最舒服的姿势,笑眯眯点燃了一颗雪茄,“他不会走漏风声。至少在此时,他也不敢背叛我!娇~娘,你不用担心。”

“可是……”

杨娇娘有些急了,忙又道:“元庆,就算左良玉不会背叛你,但~,那毕竟是辽西,是年后的事情,咱们现在这边,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呵呵。”

李元庆淡淡一笑,成竹在胸,笑道:“娇~娘,记不记得,我以前一直教你一句话。要透过事物看本质!左良玉虽然是颗小棋子,但其作用力,却绝不容小觑。同样,咱们此时看似被动,但形势,却未必就会真如表面看到的那般被动。不要着急,咱们休息一会儿,先去吃饭,晚上,你把爷伺候舒坦了,爷慢慢给你解释。”

“……”

杨娇~娘俏脸登时一红。

她实在无法想象,在这般危机的形势下,李元庆竟然还有这种闲心和情调,真是……

不过,看李元庆成竹在胸的模样,杨娇~娘也意识到,李元庆必定是真的有了左右乾坤的办法。

尤其是李元庆这看似吊儿郎当、实则却是运筹帷幄的气势,让她的身体深处,不自禁的便开始有些灼热起来……

…………

一夜风流不表。

次日,时间的车轮,滚滚来到了天启七年的除夕之夜。

与李元庆预料的几乎无二。

一大清早,宫里便传来了消息,新皇朱由检,邀请李元庆下午去皇宫赴宴。

同时被邀请的,还有近百位重臣、显贵。

用两张五十两银票打发了传信的小太监,李元庆忽然淡淡一笑。

此时,怕是京师人人都以为,他李元庆,已经完全落入了新皇的毂中,却是不知,他李元庆对这一天的筹谋,早已经走在了他们所有人的前头。

中午,李元庆并没有选择在雾雨阁吃午饭,而是来到了雾雨阁不远处一座豪华的酒楼,十几个亲兵,点了满满一大桌子上等佳肴,‘胡吃海喝’。

但似乎是巧合,今天中午,有三桌御前侍卫,也在这边大开宴席。

据说,是某位权贵的小舅子,前几天得了个宝贝儿子,在这边开‘庆功宴’。

只是,没有人留意到的是,新晋御前侍卫副统领,新皇身边的红人,顺子爷,已经去上茅房,上了五六分钟……

此时,在后院的一间杂物室内,顺子正飞速对李元庆汇报着这些时日,他这边的情况。

“哥。新皇表面虽对我还充满了信任,但实际上,已经开始逐步削弱我的实权。我已经得到了消息,不出意外,明年年中,我有可能会被派去守陵。哥,新皇此人,还真是……”

顺子一时也找不到言语形容,他到此时,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过河拆桥。

李元庆淡淡一笑:“小子。不错。利索了不少。此事,你是怎么打算的?”

顺子不由无言,“哥,京师这鸟地方,虽是繁华,但是把人的性子都给磨没了。我若再不回去,丫头怕是要把我的毛都给剪了啊。”

李元庆不由用力在顺子的屁股上踢了一脚,“说你胖,你还喘上了?丫头那边,我给你兜着。只要你他娘的不给老子乱惹风流债。现在,你能控制的有多少人?”

顺子有些委屈,但这么多年下来,他早已经完全适应了李元庆的‘淫威’,忙嘿嘿笑道:“哥,您的名声那可不是盖的啊。此时,想依附咱们的弟兄,已经不下五百人。不过,人都被打散了,想聚齐起来,得费些力气。”

李元庆点了点头,“这事儿做的还算不错。今夜除夕宴,你去不去值守?”

“哥。今夜我被安排在东安门值守,但我混过去,问题不大。路子早已经通了。”

李元庆沉吟片刻,“今晚不要轻举妄动,只用咱们的老弟兄。若无事,一切最好。若有事,你明白该怎么做?”

顺子登时兴奋起来,“哥,放心吧。我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李元庆却又在顺子的屁股上踢了一脚,“你等个屁。没乱子,还盼着出乱子么?给老子耐住性子,不出一月,我离京时,必定带着你回去。时候差不多了,不要让他们生疑。”

顺子还有些不舍,但片刻,只得重重点点头,“哥,咱们晚上再见。”

…………

申时末。

李元庆如约来到了宫门之外。

此时,马车已经不少了。

此次除夕夜宴,新皇朱由检不仅邀请了朝内的阁老大员,还有很多皇族、勋贵。

当然,按照大明的惯例,留在京师的皇族勋贵,除了半大孩子,其余的,都是公主、驸马之类。

李元庆的到来,虽有些不起眼,但很快,却吸引到了不少关注的目光。

有些与李元庆有过几面之交,看着眼熟的大佬,纷纷以眼神对李元庆示意,算是行过礼。

有些不认识的,则是对李元庆嗤之以鼻,看都懒得看一眼。

李元庆此时虽然威凛天下,为大明立下了无数的显赫战功,但这天下,毕竟还是文人的天下,尤其是魏逆已经失势,天下间,还有谁~,还有谁能阻挡他们?

对这些善意的目光,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