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5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像是圣人那句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而对于李元庆而言,每次享受了更安乐的生活,反倒会更激起他的斗志,充沛他的精力,让他有更高昂的状态,去面对未来的各种竞争,从而安稳的保全、并不断的再去扩大这安乐的硕果!

把昨天的事务亲自批复完毕,令亲兵发走,李元庆又翻看起今天早间的情报。

也无怪乎崇祯皇帝在煤山的歪脖子树前,写下了‘朕宵衣旰食,不是朕负天下,而是众臣负朕’的血书了。

李元庆此时虽只坐拥辽南一地,又有府内政事署辅佐,但各方面的诸多情报,还是像雪片一样。

今天虽是一早,但各方面的情报,已经有十几封,都还算是紧要,必须要李元庆亲自过目、点头的。

崇祯皇帝身为一国之君,做事又喜欢亲力亲为,可想而知,他究竟要面对多少纷杂事务了。

但李元庆显然不会跟崇祯皇帝这么……这么轴。

实际上,大明的帝王之中,绝不乏玩弄权术的高手,甚至是超高手。

远的不说,就说万历爷。

万历爷几十年不上朝,但整个大明的一举一动,整个朝廷的大势,整个天下的大势,却绝逃不过他的眼睛。

倘若不是万历爷命薄,若他再能熬个十几年,辽东女真,怕绝不是此时这般规模。

至少,辽阳、沈阳几个大城市,绝不会失去的那么容易。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发生了,就是发生了。

而万历爷之所以能如此牢固的掌握着整个天下大势,唯两点而已!

一手钱袋子,一手官帽子!

李元庆此时对整个辽南、包括对整个军队的掌控,基本上也是遵循着这两个核心点。

政务方面的财政支出,李元庆若在,必须由政事署审议之后,报李元庆批复,才可生效。

李元庆若是出征在外,则一切以军务优先,除了李元庆在之前,便亲自定下的基础政务,一切,皆为军务让道,服务。

至于人事,则是李元庆无论是否出征在外,都必须要李元庆亲自点了头,甚至要亲自接见了被提拔之人之后,才可生效。

而军队方面就更不用说了。

所有一切军务开支,基本都是要按规制、按计划来发放,更临时筹调、改动之人,唯有李元庆一人!

至于军官的提拔,甚至是把总级的提拔,李元庆就算再忙,也会接见一下,再不济,也要利用军议,先审查一下被提拔者的状态。

牢牢把握这个框架,其余的事务权利,李元庆自然可以安心下放不少、让麾下这帮老弟兄去操心了。

当然~,这只是李元庆的辽南集团,正处在新兴之初,各方面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根基支持,还不够强力,再加之李元庆的强势威严,可以凭借他的个人威望和手段,牢牢的掌握大局。

但等到日后辽南再发展,长生营、或者以后应该叫‘军’了,就必须要做出更完善、更优良的规章制度改进,用制度,来约束权利,从而~~,让整个大局,牢牢的被掌控在李元庆的手里。

今天的事务,大多是政事署和各部军队的财政报表申请,数目都不算大,都是几千、几万两而已,但李元庆却看得很仔细。

等全部处理完,已经过去了小半个小时。

这时,念儿已经和几个侍女端着丰盛营养的早饭走进来。

四个煎鸡蛋,一盘瘦肉羹,三张热气腾腾的大羊肉烙饼,还有一盘摆好了葱白、香菜、香喷喷的酱鹿肉。

都是李元庆最喜欢的食物。

李元庆笑着揉捏的念儿的翘~臀,用力在她的红唇上亲了一下,表扬道:“今天伺候的不错。等下爷再赏你。”

念儿又羞又喜,忙笑道:“爷,婢子服侍您去洗手。”

李元庆这时却忽然想起来,昨日个,他可是让梅甘娜一早,就打扮妥当,过来这边等他了。

忙笑道:“不用。我去外面井边洗。正好放点水,舒坦舒坦。”

念儿俏脸登时一红,也不再坚持,忙笑道:“爷,那婢子先把羊肉饼给您切好。”

李元庆笑着捏了一把她柔软的小腰,“这才乖嘛。”

念儿在里面忙活,李元庆大步走向门口,佯作退开口,却是闪身进了一旁的小隔间通道。

走了十几步,在小隔间里,果然,梅甘娜正像是一只可怜的小兽,打扮的花枝招展,正眼巴巴、委屈的看着自己,“老爷。”

****************************************************************

第939章 视察春耕!

怒求一波订阅……

~~~~~~

梅甘娜叫着‘老爷’,又委屈、又欢喜,一下子扑到了李元庆的怀里。

李元庆不由摇头失笑,笑着拍打着她的后背,安抚着她的情绪,“等急了吧?今天有点事情,爷起晚了些。”

梅甘娜早已经深深明白了李元庆的性子,又怎敢跟李元庆较真儿?忙亲昵的嗲声道:“老爷,奴婢,奴婢也刚来一小会儿。”

这小隔间只不过是应急等待之用,并没有火盆。

虽然隔壁的室内,被火盆熏烤的暖烘烘,但这小隔间一侧就是外面后院的寒风,自然不可能太暖和。

梅甘娜的小脸儿和小手都一片冰凉。

李元庆抓着她的小手用力揉搓几下,帮她暖和,笑道:“吃过早饭了没?”

梅甘娜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大眼睛委屈若小兽般看着李元庆。

李元庆一笑,“你去里面吧。陪爷一起吃。等会儿,我带你们出去转转。”

梅甘娜登时大喜,她艰辛的付出,终于换回来汇报,忙主动踮起脚尖,对李元庆送上了香吻,这才小跑着走向了里间。

李元庆摇头笑了笑,这才大步出去井边洗手。

在外面的院子里舒缓了一下手脚,简单活动了一下身体,洗好了手,李元庆回到了内书房里间,果然,念儿的小嘴已经撅起来,看向李元庆的目光里,说不出的哀怜。

意思是,‘爷,您怎么把这个狐媚子带过来?’

李元庆一笑:“待会儿,爷要出去看看春耕田地,念儿,你让人去后厨再多做点羊肉烙饼来,咱们都吃一些,午饭就不吃了,晚上回来再说。”

“是,爷。”

念儿虽不情愿,但李元庆发了话,她又怎敢反驳?忙恭敬去做。

梅甘娜看着念儿离去的背影,绝美的嘴角,不由微微翘起来,但看向李元庆时,却瞬间又成了乖乖女。

李元庆自然注意到了梅甘娜的小动作,却也懒得理会,在梅甘娜的小心服侍下,舒坦吃起了早饭。

吃过了早饭,杨磊已经将马车准备利索。

李元庆携带两女上了一辆小型马车,在百多名亲兵的护卫下,出了官厅,直奔西南面的田野。

李元庆之所以选择小型马车,而不是更加舒适豪华的大马车,最关键的原因,便是小型马车速度更快,更轻巧,能去的地方也更多。

此时,经过这接连数次的补充,长生岛上的战马资源虽依然不算是充裕,但勉强已经能维持过来。

也可以说是‘鸟枪换炮’。

李元庆的亲兵阵营,基本已经可以保证人手一马。

此时,虽还是二月末,辽地依然天寒地冻,但来年的春耕,已经要开始准备了。

民以食为天!

大明是纯正的封建农业社会,虽有部分精英阶层,在商业方面,包括海贸,做的还不错,但规模还是太小了。

而且受制于生产力的不足,此时,这点商业化的进程,还远远不足与维持整个大明的经济状态。

李元庆的长生岛方面,虽然已经初步完成了这个过程,但有备才可无患啊。

就算有银子,但田地若没有收成,不说老百姓心里不踏实,他李元庆的心里也一样不踏实。

长生岛虽然靠海,但此时,受制于整个大气候的影响,自过年之后,整个长生岛,包括整个辽南,都没有下雪,田地里又冷又涩。

这几乎已经可以铁定判断,在五六月天气回暖、冻土解冻之后,这些田地,必定会十分干旱,必须要人工浇水。

此时,天气虽然极冷,北风呼啸,海风串联,又冷又咸又湿。

但四处的田地里,到处都有着不少忙碌的人影,还有许多身穿军装的身影。

他们都是田间地头的挖井作业队。

既然老天爷不下雪、不下雨,那李元庆和他的子民们,只能是靠自己来了。

外面风极大,李元庆披上裘皮袄,戴上鹿皮帽,亲自到这些挖井作业队身边查探状况。

念儿和梅甘娜,在马车里也呆的无聊,便也都包裹的严实,跟着李元庆身边,小心而又有趣的,查看着这些挖井作业队的昨夜情况。

庆幸的是,天气虽然恶劣,但长生岛的地理条件却是非常优越。

在南信口北段的辽南本土,许多挖井作业队,要挖上二十几米,也就是七八丈、甚至是八~九丈,才可见到干净的淡水,但在长生岛本土,一般挖个十几米,甚至是七八米,便可以找到干净的淡水水源。

只不过,因为靠海实在是太近了,四面环海。

许多淡水水源,需要仔细甄别。

如果混杂了海水的咸度,那就绝不能浇灌土地,那样就会把庄稼烧死。

如此,挖井作业队的工作,依然不轻松。

好在,长生岛此时物资充盈,挖金作业队,不仅有李元庆官方、政事署方面的补贴,被打井土地上的老百姓,自然也不能怠慢了这帮工程师,也会好酒好肉的伺候。

这也使得,挖金作业队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油水却也很丰厚,各人干的也都非常卖力,有条不紊。

又视察了几处挖井作业队的工况,李元庆一行人,来到了西南面的一处舒缓、但却并不算矮的土坡上。

李元庆一身黑色裘皮袄,头戴镶金鹿皮帽,腰束白玉带,脚蹬鹿皮靴,居高临下的俯视、审视着周围田地的详情。

这片区域,距离长生岛城区大概四五里地,一路向西面、向南面的陆地深处延伸,方圆大概有五六千倾土地,皆是良田,都是用来种庄稼的,是长生岛的核心利益所在。

早在三四年前,李元庆从上海县、徐光启老爷子那里,引进了地瓜之后,便一直不断的完善、改良。

到了此时,长生岛在地瓜和庄稼的分配方面,已经非常成熟。

好地种粮食,差地种地瓜。

尽可能不浪费每一分土地,节约资源,充分利用资源。

李元庆此时也无比佩服自己,当年果断而又艰难的这个决定。

也就是在长生岛,完全属于一张白纸,可以由他李元庆,完全按照他想要的规制,来作画,来实施。

否则,哪怕是广鹿岛、石岛、长山岛这种地方,这些规划,都不一定能顺利实施下去,还不知道要经过多少扯皮和煎熬。

因为地方本土势力的顽固,不思进取,或者说没有知识,他们只认死理儿,很多事情,非常难以推广。

包括后世时,农村工作,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工作,也是相当难以进行的。但凡能做出成绩的,那都是真正的强人。

一是这些地区,老百姓的知识程度普遍较低,乡土化、宗族等等各种意识,太过强烈,简直是油盐不进。

再者,受制于先天条件的劣势,没有强有力的外力帮忙,很难会取得开拓性的进展。

但却很少有、有资本的强力,愿意去开发这些‘吃力不讨好’、可能几年都见不到回报的地方。

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工作自然就难以进行了。

但此时,长生岛是李元庆的长生岛,是他的本土,他才是这里唯一的主人。

这里的一切,都是由他和他的儿郎们,一手构架起来。

其余所有人,都是外来户。

如此,李元庆想要推行政令,再加之他无以复加、高高在上的权威,自然就要简单不少了。

而有了长生岛的榜样,这些政令,再往复州、往羊官堡、往金州、往盖州、包括旅顺诸地推广,老百姓们眼见有成功的先例就摆在眼前了,谁又不想吃得饱、穿得暖、甚至是发财呢?

这阻力,自然就小了不少。

此时,放眼望去,在诸多连绵广阔的田地中,还散落着不少老百姓的聚居点。

多则十几户,少则几户。

他们的房子,皆是砖石构架,已经颇具规模。

就像是广袤田地中的一颗颗宝石,将这片土地,装点的有生气起来。

尤其是房子里火炉、火盆,升腾起的袅袅烟火气息,让人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这片土地上的生机。

一旁,梅甘娜和念儿,皆是穿着厚厚的裘皮袄,戴着鹿皮帽,还围着厚厚的狐狸毛围巾,只露出两只眼睛,俏丽的侍立在李元庆身侧。

跟李元庆一起,打量着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

念儿的芳心里自然是很开心的,李元庆能带她出来,不管是做什么,她都很开心,只要能跟李元庆呆在一起,她就心满意足了。

只不过,梅甘娜的大眼睛里,晶亮的蓝色眼珠,却在来回转动。

如果是照这般节奏下去,她今日,可是就得不到李元庆的雨露了啊。

若无法得到李元庆的雨露,无法怀孕,她就无法进一步提高她的地位……

虽然今天她已经得到了消息,卡斯蒂亚并没有事情,李元庆已经改善了他的一些待遇,但太多太多的事情,总是受制于人,尤其是,在李元庆的后宅里,她的小腰板,总是挺不起来。

这让心高气傲的梅甘娜感觉非常不爽……

尤其是此时,身边还有念儿在,她就算想在马车里勾引李元庆,怕也很难。

“到底该怎么做呢?”

梅甘娜心里一时有些急躁的纠结。

这时,一旁的亲兵头子杨磊笑着对李元庆汇报道:“大帅,前面是葛家庄。葛力这小子的家,就在那边。这厮早上还吹牛皮,他爹猎到了一头大狍子,还存了不少大海参。咱们可以去杀他一顿。”

葛力是新生代被提拔起来的亲兵营副千总,也是长生营的老人了,镇江时期,便已经跟随在李元庆身边,是李元庆的铁杆小兄弟。

这厮在城里有宅子,但他的爹娘姐妹,却都在城外安了家。

说白了,老一辈人,还是不习惯在城里的生活。

李元庆不由笑着看向葛力,“小子,你杨爷非要杀你一顿,咋办?”

葛力嘿嘿直笑,“大帅,您能光临寒舍,那可是卑职的造化啊!卑职绝无二话。必定要酒肉管饱,伺候好大帅和兄弟们!”

李元庆不由哈哈大笑:“伺候好我可以,但伺候好弟兄们,你小子就别逞能了。杨磊,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是!”杨磊忙拱手笑道。

长生营在这方面早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自然是拿银子跟百姓们采购食物了。

亲兵们的军务属于高度紧张的活计,难得出来放松一次,大家登时都欢笑起来,身上的寒意也消散了不少。

一旁,梅甘娜大眼睛不由一亮,她的机会,这不是来了吗?

*****************************************************************

第940章 比登天还难!

感谢书友书友31355081、默難沉寂、小说工程师、jimmy516兄弟的月票和捧场。

顺便感谢水手本尊的捧场……不过,还是要严重鄙视这厮一下……

怒求一波订阅支持……

~~~~~~

葛家庄规模不大,只有十三四户人家。但其在长生岛的聚居点中,已经算是中等规模了。

主要是此时长生岛的人口还是太少了。

尤其是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在城区找活做,因为城区机会更多、也更繁华,而乡下,什么事情都不方便,一切都要白手起家,明显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对于此事,李元庆也有些头疼,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绞尽脑汁、想办法,必须要让更多的年轻人,意识到,其实种地,也是有出路的。

甚至,还能发财……

整个葛家庄的布局,完全是采用的田地缝隙中的节点,都是些不是太好、有瑕疵的田地。

人工垫起地基来之后,再修建砖石构架的房舍。

这主要是为了节省田地,尤其是良田。

毕竟,长生岛四面环海,有效的耕地面积,其实是有限度的。

哪怕是稍微次些、小些的‘废田’,也可以当做菜园,随意种些青菜,便足够一家人吃上四季了。

与大明、或者说东亚地区整个建筑构架一样。

葛家庄的房舍,都是坐北朝南,每家每户都用一人高些的土墙围起来。

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养着牛羊、鸡鸭、猎狗,等等诸多常见的牲畜。

此时,整个长生岛的治安状况虽然极好,几乎鲜有偷盗、放火之类的事情发生,但这里毕竟是乡下了,周围良田附近,有很多小山、林子,野猪、狼这种常见的野兽,还是有不少的。

老百姓们自然是不敢怠慢。

否则,万一随便放进来一只,必然会造成很大的财产损失。

葛力家这院子不算小,差不多有三四个平方。

主体架构,皆是砖石构架,院墙,厢房,厨房,厕所,包括猪栏、羊圈、鸡舍之类的小设施,样样俱全。

尤其是他们家,还根据地势,在屋后,有又木材、夯土,构架了几间宽敞的小胚屋。

外表看,这模样似乎不太好看,但其实用性,却是相当强。

就这样,葛力家至少能有十几间房子能住人。

这在普通老百姓中,那可是绝对的豪宅了。

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