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5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决完了沈世魁的事情,李元庆也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聚齐到北地攻略之上。

后世,蒋公曾有一句至理名言:“攘外必先安内”。

对这句话,李元庆深以为意。

说白了,只有先把自己能力下的事情做好,先照顾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儿’,才能去考虑其他,才能有资格去考虑其他。

否则,根基不稳,一切不都只是空想、镜花水月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时至此时,雄踞如此高位,李元庆自然也不可能再去犯眼高手低的错误。

此时~,经过了李元庆这么多年的辛苦经营,呕心沥血,长生营的体系已经基本稳固,包括整个辽南的构架,也已经趋向于稳定。

在‘内务’方面,李元庆其实不用操心太多。

最关键的,还是周边的大环境,以及军队的矛和盾。

毕竟,以长生营现在的体系,所有军官,包括段喜亮、孔有德这些大将,也只有统兵权,而没有调兵权,军务方面的事务,唯李元庆一人而绝!

但李元庆就算是要决断,却也总要召开一个军方的内部会议,让主要的儿郎们,都参与进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然后再抛出决议!

至于政务方面,李元庆则是选择大范围的放权,然后利用规则来制衡。

正如太祖那句名言,‘枪杆子出政权’。

军队主力,李元庆随时带在身边,还怕那些没枪的,跟他耍花枪?

更不要提,整个政事署的构架,都是李元庆的嫡系心腹,但这里面,因为种种纠葛,又小派系林立,谁又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敢在这种体制内‘兴风作浪’?

沈世魁走后不久,李元庆来到了军器坊,视察军器坊方面的工作。

对于李元庆的突然到来,军器坊方面的主管徐良和杨沛福老爷子,虽然没有准备,但对李元庆的这种‘私访’,他们早已经非常熟悉,自然也不会存在什么猫腻。

军器坊是长生营、包括是整个辽南的重中之重,绝对的核心,李元庆不仅给他们厚禄,他们各方面的待遇,也是顶尖的。

谁又敢在这种地方动手脚?

杨沛福老爷子年纪毕竟大了,走路不方便,简单跟李元庆寒暄几句之后,他便回去他的公房休息,由徐良和约瑟夫,引领着李元庆,来到李元庆最为重视的‘生产线’方面查看。

等李元庆亲自看完了,回到公房,杨沛福老爷子再对李元庆进行综合汇报。

这里所谓的‘生产线’,并不是真正的军械生产线,而是指的炸药包、手~榴~弹、以及火药、弹丸的小型生产线。

对于此次北地之行,李元庆从规划上,就相当深远。

与其携带大量的战备物资,拖慢儿郎们的脚步,给儿郎们造成压力很大的行军负担,何如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现有条件,就地加工生产?

尤其是有长生营强大船队的辅助,又有军器坊诸多经验丰富的老匠户们,长生营此时,已经拥有了架构前线生产线的能力。

李元庆又怎会不用?舍近求远?

不过,炸药包、手~榴~弹、包括火药的生产线,相对简单,但铅弹的生产线方面,却要复杂一些。

主要是铅这种金属,谁也不能保证,随时随地都能找到。

生产线的小厂房内,徐良笑道:“大帅,关于铅弹的问题,这些时日,卑职和杨老爷子、约瑟夫先生,以及托马斯、罗彼得等诸位同僚,也有了数次商议。将军,卑职等以为,这铅弹生产线,咱们大军可以带上五条到十条。如果能用得上,那自然最好。如果用不上,咱们就多多携带现成的军需贮备。毕竟,铅弹这东西,并不算是太重。每个儿郎,就算是携带一千发,也不会造成太多的行军负担。主要是炸药包和手~榴~弹的生产线控制。”

“大帅,卑职等这些时日,也仔细分析了我军最近几场大规模的战役。在很大程度上来讲,一场大规模战事中,儿郎们开铳的频率,在五十发左右。这是卑职按照一天、最高强度的水平来计算。如果这战役持续十天,那便是五百发铅弹。所以,大帅,卑职给儿郎们铅弹的初步定量,是三千发到五千发左右……”

徐良说的很详细,对长生营最近几场大规模战事,都有了仔细的总结,李元庆也是缓缓点了点头。

徐良的能力,还是毋庸置疑的。

军器坊一老一小,相辅相成,简直可以说是李元庆无意间的神来之笔。

徐良此时所说,一场大规模战事,一个鸟铳兵儿郎,每天消耗的铅弹数量五十发,基本是决战日、最高强度下的战争消耗。

但实际上,在寻常的僵持中,鸟铳兵儿郎的铅弹消耗量,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平均数量,也就在十发左右。

此时,一两银子,也就能造五十发左右的合格铅弹。

每人携带五千发铅弹,这就意味着,仅是一个普通的鸟铳兵儿郎,李元庆就要付出一百两银子。

便是李元庆财大气粗,也不免会有些肉疼。

这他娘的哪里是打仗嘛……分明就是烧银子啊!

不过,‘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只要能保证明军主力,在正面战事的势头,还愁着赚不回来这些银子?

如果能有这么多的弹药贮备,李元庆估摸着,明军打到莫斯科,甚至是圣彼得堡,问题都不算大了。

“徐良,此事做的不错。有备无患。有备才可无患!大军出征,天长日久,远非是一时一地之功。你们能考虑的这么深远,本帅深感欣慰啊!”

徐良登时大喜,却是小心看了李元庆一眼,犹豫了片刻,这才小心道:“大帅,卑职,卑职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嗯?”

李元庆眼皮子微微翻一下,片刻,笑道:“你我之间,还需如此?有话直说便是。”

“是。”

徐良不由大喜,忙小心道:“大帅,卑职,卑职此次,想跟随大帅出征……”

“嗯?”

李元庆的眉头不由微微皱起来,片刻,却也明白了徐良的意思。

此时,岛上的大环境,就是竞争,竞争,再竞争。

虽然他徐良军器坊的功绩不小,但毕竟~,这只是后勤的活计,尤其是,这厮今年又添了个宝贝儿子。

恐怕……这厮是想拼了性命,为他这宝贝儿子,挣下份大前程啊……

片刻,李元庆哈哈大笑:“徐良,你想出征,倒是好事儿。你若在,本帅在军械物资方面,便可高枕无忧矣。只是,军器坊方面的事务,又该如何处置?”

徐良忙笑道:“大帅,在军旗改良方面,杨老爷子的手段、经验,比卑职更甚。咱们此时的新式鸟铳,就算在极寒的气候下,也至少可以保证发射十五发以上,而不会出现炸膛。尤其是杨老爷子他们几人,对铁器的成分研究,非常精熟。大帅,此时,咱们长生营的新技术,已经是冠绝整个大明。有杨老爷子亲自坐镇,假以时日,必定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而卑职……嘿嘿……也想跟在大帅身边,继续开拓眼界。”

李元庆不由哈哈大笑。

但片刻,他忽然想起来,此时,在欧洲,军队恐怕已经开始装备遂发枪。

可不要小看,这只是点火射击装置的一个小小进步,对于战争,尤其是大规模战争来说,这却是开天辟地的一大步!

可以这么说,遂发枪装置的出现,直接将人类的战争,由半火器时代,直接推进到了火器时代!

但~~~,哪怕此时老毛子已经装备了遂发枪,李元庆却也丝毫不虚。

因为长生营的新式鸟铳,射程已经可以稳稳的稳定在百步出头,也就是一百米到一百二三十米区间,在这个区域内,可以稳稳的直接破甲。

尤其是顺风、或者是高低打低地,距离只会更远。

这是在最恶劣的条件下,测试出来的基本数据。

依照老毛子的尿性,一帮奴隶穷鬼,不为欧洲主流社会所容,又怎的能搞到法国最先进的遂发枪?

哪怕他们真的有先进装备,但射程,却必定也远远无法与长生营儿郎们的新式鸟铳可比。

大不了双方就是纯白刃肉搏,李元庆倒也想看看,他的精锐儿郎们,跟所谓的战斗民族,到底有多少差距!

“此事嘛。还不着急。徐良,你小子先把这边的事情,都给我安顿妥当了,再来跟老子提条件!”

“是。”

徐良赶忙恭敬拱手,心中登时大喜。

大帅话里的意思,只要他能把军器坊都安顿妥当了,那~,跟随大军主力出征,那不就是板上钉钉了?

他徐良,又不傻,怎的可能浪费这种好机会?

跟徐良和约瑟夫一行人视察完了生产线,又实验了几十杆新式鸟铳的威力,李元庆一行人来到了一处温暖阳光直射的小公房内喝茶,暂时休息。

因为军器坊处于山坡高处,阳光照射的角度更足,没事来这边晒晒太阳,倒也是一件相当惬意舒坦之事。

喝了些热茶,今天一直没有来得及说话的约瑟夫有些急眼了,好不容易逮到了机会,忙小心对李元庆请示道:“尊贵的大帅,难道,此次,此次出征,您,您不准备携带火炮吗?要知道,火炮,尤其是3磅炮和6磅炮,才是此时野战的真正王者啊。那些什么狗鞑子的骑兵,只要有咱们的炮兵儿郎们在,卑职可以保证,他们有多少,卑职就能让他们躺着回去多少。”

李元庆当然明白约瑟夫这厮的意思。

这厮作为军器坊的副主管,主管火炮事务,又怎的能允许这么大规模的战事,居然没有他们炮兵什么事儿了?

片刻,李元庆笑道:“约瑟夫,炮兵的难题,就在于长途跋涉时,难以搬运移动,此行,我们可是要横行万里啊!在这方面,你有什么新的创意和见解么?”

****************************************************************

第948章 新式武器!

感谢太平流星、weijnan、书友28323340、huigeforever、叶知秋8、书友6083591兄弟的月票。

感谢默難沉寂兄弟的多次捧场。

小船多谢。怒求各种支持……

~~~~~~

约瑟夫显然早有准备,嘿嘿笑道:“大帅,火炮最大的不便,就是在于难以搬运,不过,卑职的意思,咱们此行远征,并不是要携带重型火炮,而主要是是3磅炮为主。”

约瑟夫说了几句,慢慢也稳住了心神,忙又笑道:“将军,对于那些老毛子,卑职也没有丝毫好感。不过,卑职之前、在欧洲时,也曾与几个俄国人接触过。他们都非常彪悍,好勇斗狠。”

“尤其是俄国境内,地域广袤,气候恶劣,他们都喜欢据点而居。卑职想,咱们即将面临的攻坚战,肯定是不少。火炮虽然难以搬运,炮弹也法在那种恶劣条件下打造,但咱们带上这些轻型火炮,却可以有备无患。至少,在面临骑兵冲击的时候,能有更强的威慑力。”

“大帅,事实上,卑职和诸位同僚,这些时日,也一直在研究、改进,想找到一种更简洁、或者说更廉价的火炮。就像是投石弩,却又兼备手~榴~弹的弹片效果。经过了这些时日的艰苦研究,大帅,卑职等人,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办法。”

约瑟夫卖了个关子,忙讨喜的看向了李元庆,等待着李元庆的表扬。

李元庆一笑:“约瑟夫,我的兄弟,你能有这个尽头,真的非常不错。本帅非常欣慰啊。说说你的想法,若是做的好,我不会吝惜对你的赏赐!”

“是!大帅英明啊!”

约瑟夫等的就是李元庆这句话,忙笑道:“大帅,北地天气极为严寒凛冽。咱们就算是六月份出发,恐怕,等到了北地,也已经进入冬季了。大帅,依照卑职理解的您的战略意图,就是以推进为主,而不是拘于一时一地,固守城池。所以,卑职想,咱们需要一样像是手~榴~弹一般简单实用、又方便的新式武器。”

“那便是改良后的小型炸药包。”

“大帅,请原谅卑职擅自给这个宝贝起名。这东西,就是炸药包改良而来。又汲取了手~榴~弹的特点。尤其是在发射方式上。卑职和同僚们经过仔细研究,实验,找到了一种新型的刻度测量方法……”

约瑟夫此时已经来到辽地几年了,他早已经完全适应了长生岛的生活,一口辽地土话,怕是比李元庆还要纯正……

这厮详细的解释了他们炮兵团队的想法。

其实就是最原始的土办法,利用投石机的原理,代替人工抛射手~榴~弹,来抛射这种装满了砂石和铁片碎屑的小型炸药包。

原先明军的投石机,最大的问题,就是刻度不够精细。

直白点说,就是准头不够。

尤其是这种抛射爆炸性的小型炸药包,万一抛射失败,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

约瑟夫他们经过数次商议、实验、改良,采取了一种更为稳妥的方式。

他们将炮兵测量、校对的那一套,用在了投石机的设计和构架上。

尤其是,改良了小型炸药包的引线构造和形状。

将原先棉被大小的炸药包,该为炮弹一样的纯圆形,大概跟足球差不多大小。

外面,用两层猪的‘尿~泡’,也就是膀胱来包裹,里面坠上火药和砂石、铁片碎屑,来保证重量。

并利用更规整的方式,来设计投石机的轨道,可以将这小型炸药包的射程,稳稳的控制在三百步到三百五十步。

这样,出征时,明军只需携带拆解后的投石机,最主要的就是上好的牛皮筋。

需要使用时,直接把投石机插起来。

另外,北地树木繁多,即便是只带牛皮筋,投石机的构造都有完整的图纸规划,完全可以现造。

寻常时候,急速突击战中,这些‘土把式’,效果虽然不大,但一旦等到大型的正面战场,这些老掉牙的投石机,却是可以充当先锋、第一道火力阻隔。

李元庆闻言也非常感兴趣。

主要是开花弹的设计,李元庆也不甚精通,尤其是此时,哪怕是李元庆和军器坊的工匠们都已经很努力了,但在钢铁的冶炼方面,还是无法达到精确的想要的标准。

这就显得很尴尬了。

就像是一拳打在了空气上,有力气也使不出来。

尤其是~~,在没有足够庞大的牲畜大军,或者是不靠海、无法利用船队运输之时,火炮就无法发挥最大强度的威力。

因为搬运实在太不方便了,严重影响行军速度。

而有了这些土办法,哪怕面临坚城,有敌方的火炮压制,但只要明军能稳住阵势,敌方就不可能冲的过来,他们就算有火炮,也只能是变成摆设。

再加之,这些小型炸药包和投石机,造价非常低廉,但实际用起来,却非常方便,又非常好用。

最关键的是,李元庆此次北地攻略,完全就是侵略性、野蛮性极强的掠夺战争,在很多方面,自然是怎么好用、怎么顺手,那就怎么来了。

“约瑟夫,此事,你做的不错。回头,领五百两的赏钱吧。不过,此事具体如何,我还要亲眼看过实验,看过测试结果再说!”

约瑟夫登时大喜,“尊贵的大帅,只要您有时间,卑职随时为您效命!”

…………

接下来的七八天时间,除了召开必要的军议,李元庆一直泡在军器坊方面,与徐良、杨老爷子、约瑟夫等一众人,具体研究各种武器的改良。

约瑟夫嘴皮子虽然不牢靠,但此次小型炸药包的成果,是炮兵团队、精心改良的结果。

这七八天时间,李元庆和他们一起,实验了不下百次,效果非常良好。

只不过,火药、铁片、砂石碎屑好找,但猪尿~泡,李元庆却必须要仔细收集了。

好在,此时时间还非常充裕,明军想要成行,至少要等到五月以后,甚至六月。

加之大明的老百姓们,吃猪肉是传统,收集这些没什么用的猪尿~泡,并不用花费太多银子。

另一方面,辽南军校第二批新学员的入学,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此次,李元庆继续加大了招收的规模,长生营序列达到了八百人,陈忠广鹿岛方面,也达到了五百人,包括张攀、陈~良策,以及辽西满桂方面,都有五十人以上的名额分下去。

军校定在了三月二十八正式开学,届时,所有军校学生,将会陪同李元庆一起,踏上北地征程。

也正如那句老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晃,时间已经来到了三月下旬。

经过了这些时日的忙碌,岛上的事务,基本被李元庆理顺了头绪,包括整个辽南、各部队的换防,也进行的有条不紊。

这就像是临考前的大冲刺。

接下来,就是更为有效、更为迅速的备战了。

与此同时,京师方面,也传来了详细的消息,崇祯皇帝,终于对阉党余孽动手了。

内书房内。

看着情报司、三号仓库、以及杨妙才亲笔写来的此次京师风暴的详细过程,李元庆的眉头不由紧紧皱起来。

崇祯皇帝,比李元庆想象的还要果断狠厉的多啊。

简直是出手毫不留情。

四品大员中,仅是被抄家的,就有十几户之多,昔日的魁首,崔呈秀家里,也没有得到幸免。

倒是黄立极这老狗,因为其曾经阁老首辅的身份,暂时保全了家人、财产。

对于此,李元庆虽是有些恨及,却也没有太多的好办法,至少在明面上。

毕竟,这是游戏规则,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